走近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教案
四大名著教案

四大名著教案一、引言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包括《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于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四大名著的深入研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四大名著的作者背景、创作背景和主题。
2. 掌握四大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3. 理解四大名著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
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红楼梦》a. 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b. 故事情节与主要角色c. 主题与意义2. 《水浒传》a. 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b. 故事情节与主要角色c. 主题与意义3. 《西游记》a. 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b. 故事情节与主要角色c. 主题与意义4. 《三国演义》a. 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b. 故事情节与主要角色c. 主题与意义四、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共同研读和讨论四大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2. 视频欣赏:观看相关纪录片和电视剧片段,加深对四大名著的理解和认知。
3. 朗读演练: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体会经典文学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
4. 写作与展示:学生可以根据四大名著的主题和情节,进行独立写作,并在班上进行分享和展示。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根据学生的参与和发言情况,评估其对四大名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3. 展示评估:观察学生的写作展示过程和结果,评估其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四大名著文本:提供纸质或电子版的《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2. 视频资料:选取相关的纪录片和电视剧片段,作为学生了解四大名著的参考材料。
3. 辅助教材:准备与四大名著相关的图书、参考书和插图资料,便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七、教学计划根据教学时间的安排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每个名著的学习时长。
走近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教案

走近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教案走近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五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四大名著的作者、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
2.研究、交流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惯、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爱好。
教学重点:研究交流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惯、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良好阅读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四大著作者简介及节选内容。
3.布置学生预。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
1.教师引导同学们交流课外阅读的书籍。
2.教师出示“四大名著”,询问同学们是否读过。
引导同学们了解四大名著。
3.板书课题:走近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二、认识作者,了解内容。
1.教师出示四大名著的作者,询问同学们是否知道。
2.简要介绍四位作者。
3.介绍《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和主要内容。
4.请同学们谈谈《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
5.出示相应人物图片,让同学们猜猜是谁。
6.询问同学们最想了解哪个人物的故事。
7.交流其他几部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
8.询问同学们最喜欢哪个人物,最佩服哪个人物,最想读哪本书。
三、交流方法、培养惯1.询问同学们读课外书的时间和方法,分享好方法。
2.总结几种阅读方法,包括速读、精读、品读和对比阅读。
3.通过断章取篇的方式,用精读的方法读一读四大名著中精彩的片断,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惯。
4.以XXX见XXX为例,明确题目所对应的读书方法,检查预成果。
教学结束: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同学们了解了四大名著的作者、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研究了交流阅读方法,培养了良好的阅读惯、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阅读兴趣,培养了阅读爱好。
《走进名著》展示分享课教案

《走进名著》展示分享课教案[教学目标]1、背诵和展示在本单元学习中课内外积累的诗词、歇后语、优美句段。
2、分享关于四大名著的人物形象分析,进一步深化对四大名著的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营造氛围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历史的天空》,营造氛围。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当我们阅读一本本古典名著时,在我们眼前,又会飞扬起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在文字的性灵中,来展示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的收获,让我们来咀嚼、感悟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分享我们的所学。
二、集体背诵1、下面我们先到文章中去品味名著的魅力,齐背《景阳冈》《美猴王》片段。
2、我们集体背诵古诗《题乌江亭》《念奴娇赤壁怀古》。
4分钟背诵日积月累中的歇后语。
三、分享展示1、出示课件,齐诵:三国写了一个大时代,水浒写了一帮大英雄,红楼写了一个大家族,西游写了一伙大妖怪。
三国玩的是心计,水浒玩的义气,红楼玩的感情,西游玩的是感性。
2、自由展示自己积累的名著中的诗词。
15分钟太有韵味了,接下来我们就来分享名著中你最喜欢的的诗词,按照《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顺序进行展示。
学生发言按三个层次表述:先交代自己背诵或朗诵什么内容,然后再背诵或朗诵有关诗文;最后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相机穿插点评、激励学生。
(如果能有感情背诵加100分,能交代自己背诵或朗诵什么内容加120,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加140分,说什么都行,没有对错,如果你没有机会发言,但认真倾听了,在听的过程中也有收获,加100分,最后我们计算每个人得了多少分)3、分享歇后语(4个同学) 20分钟出示课件,齐诵:三国在国,治国,兴国,安国,丧国。
水浒在气,勇气,义气,豪气,霸气。
红楼在情,亲情,爱情,宦情,民情。
西游在趣,情趣,游趣,野趣,妖趣。
名著中的歇后语也会给我们启发。
学生展示。
学生发言按三个层次表述:先交代自己背诵或朗诵什么内容,然后再背诵或朗诵有关歇后语;最后选一句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讲有关的故事,并造句。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掌握其基本内容。
难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相关材料、图片或视频素材等。
四、教学过程:【引入】1. 情境导入:教师通过播放相关古代文学作品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问题导入: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吗?”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逐步引导他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
【主体】1. 分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部古代文学名著,例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材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该文学名著的基本内容、作者以及与其相关的背景知识。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所负责的古代文学名著。
学生们可以通过图片、展板、PPT等形式进行展示,介绍该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3. 教师讲解:教师对每一部文学名著进行简要的讲解,强调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以及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总结】1.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代文学名著对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发表对古代文学名著的感想,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感悟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古代文学名著,读一读并写一篇读后感,或是绘制一幅相关插图。
鼓励他们展示自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想象。
六、板书设计: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七、教学反思:通过设计这堂语文教案,学生们在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增加了对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了解,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走进中国四大名著

走进四大名著——五年级古典文学知识拓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四大名著的作者、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
2、学习、交流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爱好。
教学重点:学习交流阅读读方法,学习、交流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四大著作者简介及节选内容。
3、布置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
1、师:我们班里同学特别爱看课外书,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说说你都看过哪些课外书?(交流)同学们看的课外书可真不少!2、师出示“四大名著”,问同学看过的请举手?没有多少,看来我们对这四部书了解甚少,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四大名著。
板书课题:走近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二、认识作者,了解内容。
1、那么这四部书的作者分别都是谁呢?同学们已读了相关的材料,下面考一考大家。
媒体出示:《红楼梦》吴承恩《三国演义》施耐奄《水浒传》罗贯中《西游记》曹雪芹2、师简要介绍作者。
3、在这四部名著中,《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最高,这部书主要写了什么,你知道吗?4、请说说这部书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
5、媒体出示相应的人物图片,让同学们猜一猜是谁?6、在这些人物当中,你最想了解谁的故事?师小结:《红楼梦》里的故事很精彩,请同学们课外多读一读。
7、交流其他几部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
8、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你最佩服哪个人物?你最想读哪本书?三、交流方法、培养习惯我们了解了这四部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那么同学们一定特别想找这四部名著来读一读。
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读?1、你读课外书在什么时候?给你一本课外书,你是怎样读书的?有什么好方法?交流2、总结:A、“囫囵吞枣”式——速读B、“细嚼慢咽”式——精读(1)不动笔墨不读书:①圈点勾划;②写批注;③做摘录;④列提纲;⑤写心得(2)断章取篇来细读C、“如牛反刍”——品读D、对比阅读3、断章取篇,熟悉精读方法。
(完整版)四大名著阅读课教案

回味经典——品四大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回顾单元内容,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对作品和人物发表看法。
2、乐于交流课外阅读收获,在交流中提升人物形象的了解。
3、初步了解中国四大名著,激发后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的古典名著在时间长河洗涤后更是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本组课文让我们感受着先人的哲思,感动着人物的精彩,感想着想象的魅力。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忆。
(齐读:回味经典)二、回顾1、知识连线本单元四篇课文分别来自四本古典名著,你能帮它准确连好线找到作品和作者吗?《将相和》《史记》司马迁《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罗贯中《景阳冈》《水浒传》施耐庵《猴王出世》《西游记》吴承恩2、故事链结四篇课文讲述了四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你最喜欢哪个故事,能把故事简单地向同学做个介绍吗?3、镜头扫描让我们继续将目光定格故事中那几个精彩镜头,在镜头中走近人物。
①出示《将相和》课文插图一和相关文字齐读,面对职位比自己低的下属,面对背后在非议自己;②出示插图二插图三插图四;课文的哪段是图片的相关介绍?请快速找出,读一读,;预设1:背后是敌方的十万人马,背后是己方的居心叵;预设2:别小瞧武松的一“按”,面对凶猛的吊睛白额;预设3:此时的石猴端坐在上,你认为怎样读才像你印;4、人物评点;古典名著之所以是经典,除了故事跌宕起伏,让人意犹;三、拓展;1、汇报阅齐读,面对职位比自己低的下属,面对背后在非议自己的下属,蔺相如选择了(点击“迎接”)。
一“迎”迎出了一个宽宏大度、国家至上的贤者形象。
(板书:贤)②出示插图二插图三插图四课文的哪段是图片的相关介绍?请快速找出,读一读,体会人物形象。
预设1:背后是敌方的十万人马,背后是己方的居心叵测,谁能明白此时的诸葛亮在笑些什么(点击“笑”)?一笑笑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识人心的慧者形象。
(板书;慧)预设2:别小瞧武松的一“按”,面对凶猛的吊睛白额大虫,你认为按出了武松怎样的形象?(板书:勇)预设3:此时的石猴端坐在上,你认为怎样读才像你印象中的猴王。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整组教学设计目录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教材简介2“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3第18课《将相和》课时教学设计5第18课《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9第19课《草船借箭》课时教学设计11第19课《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4第20课《景阳冈》教学设计17第21课《猴王出世》教学设计21“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单元总结课设计24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教材简介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
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
4篇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回的《猴王出世》。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这也是本组教学的重点。
本组教学,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本组4篇课文在这两个方面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个方面也比较感兴趣。
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
其次要注意适度拓展,举一反三。
本组课文都是节选或改编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读原著,但可以查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知道这些名著的存在。
名著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仅通过一组教材的学习和阅读几篇课文,要让学生全面感受名著的魅力,是远远不够的。
四大名著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四大名著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在当今社会,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我们现代人生活和价值取向的启示。
因此,通过四大名著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正确的道德品质,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他们的成长铺设良好的文化基础。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4. 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1. 以四大名著为主线,设立读书分享会。
通过学生自主报名,选择自己喜欢的四大名著进行阅读,并在读书分享会上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书中人物和故事发表看法,也可以用现代语言解释书中的哲理和价值观念。
时间安排:每周举行一次读书分享会,每次持续1-2小时。
2. 举办相关主题的讲座和演讲比赛。
邀请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作家和文学研究者,为学生讲解四大名著的文化背景、作者生平等相关知识,并为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
同时,举办四大名著演讲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语言表达能力。
时间安排:每学期举办一次讲座,每学年举办一次演讲比赛。
3. 组织影视欣赏和文学作品创作。
安排学生观看由四大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对比书本和影视作品的差异和联系,从而增加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同时,组织学生参与四大名著相关的文学作品创作,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时间安排:每月举行一次影视欣赏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文学作品创作比赛。
4. 组织走进名著的实地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与四大名著相关的实地文化遗址和纪念馆,如红楼梦纪念馆、三国演义遗址、西游记中的道教寺庙等,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历史的魅力,加深对名著的理解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五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四大名著的作者、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
2、学习、交流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爱好。
教学重点:
学习交流阅读读方法,学习、交流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四大著作者简介及节选内容。
3、布置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
1、师:我们班里同学特别爱看课外书,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说说你都看过哪些课外书?(交流)同学们看的课外书可真不少!
2、师出示“四大名著”,问同学看过的请举手?没有多少,看来我们对这四部书了解甚少,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四大名著。
板书课题:走近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二、认识作者,了解内容。
1、那么这四部书的作者分别都是谁呢?同学们已读了相关的材料,下面考一考大家。
媒体出示:
《红楼梦》吴承恩
《三国演义》施耐奄
《水浒传》罗贯中
《西游记》曹雪芹
2、师简要介绍作者。
3、在这四部名著中,《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最高,这部书主要写了什么,你知道吗?
4、请说说这部书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
5、媒体出示相应的人物图片,让同学们猜一猜是谁?
6、在这些人物当中,你最想了解谁的故事?
师小结:《红楼梦》里的故事很精彩,请同学们课外多读一读。
7、交流其他几部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
8、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你最佩服哪个人物?你最想读哪本书?
三、交流方法、培养习惯
我们了解了这四部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那么同学们一定特别想找这四部名著来读一读。
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读?
1、你读课外书在什么时候?给你一本课外书,你是怎样读书的?有什么好方法?
交流
2、总结:
A、“囫囵吞枣”式——速读
B、“细嚼慢咽”式——精读
(1)不动笔墨不读书:①圈点勾划;②写批注;③做摘录;④列提纲;⑤写心得
(2)断章取篇来细读
C、“如牛反刍”——品读
D、对比阅读
3、断章取篇,熟悉精读方法。
下面我们断章取篇,用精读的方法读一读四大名著中精彩的片断,使我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一)王熙凤见林黛玉
1、明确题目所对应的读书方法。
2、检查预习,交流成果。
3、师小结:林黛玉初到贾府,处处留意,步步小心,一个个人物随着林黛玉的到来而场,表现了不同的性格,那么林黛玉又怎么和贾宝玉见面的呢?请同学们读原著。
(二)香菱学诗
1、你在读这篇文章时都使用了哪些读书方法?
2、交流文后题。
3、要把这篇文章写成读后感,你该写些什么?
4、香菱这个人物,命运很悲惨,她原本生活在富贵人家,可被人拐骗,卖给了宝钗家做丫鬟,她后来的命运又怎样呢?请同学们阅读原著。
(三)关羽刮骨疗毒
1、请说说这个片断的主要内容。
2、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最深?
3、阅读原著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发挥想像,像怎样想就怎样想,每个人对关羽的感受都不一样,电视剧的导演就是把自己阅读后心目中的关羽还原成画面。
同学们请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刮骨疗毒的片断,你的想像是否也是如此呢?
4、读了原著,看了视频,同学们能否说说关羽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5、师小结:关羽这个人物,最后的命运怎样呢?请同学们读原著。
四、激发兴趣,布置作业。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四大名著的内容及主要人物,也熟悉了一些读书方法。
那么同学们,课后,就请到图书馆去借阅,也可到书店购买读。
你可以拣自己喜欢内容看,可以囫囵吞枣地看,也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精读,还可以和这四部书拍成电视剧对照读。
等你读完这四部书后,我再给大家上一课,课题就叫《走进四大名著》。
2、写一篇《香菱学诗》读后感
板书设计:走近四大名著
囫囵吞枣——速读
断章取篇来细读
圈点勾划
细嚼慢咽——精读写批注
不动笔墨不读书做摘录
如牛反刍——品读列提纲
对比阅读写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