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压强浮力专题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专题11 压强与浮力(解析版)

中考物理专题11  压强与浮力(解析版)

专题11 压强与浮力一、单项选择题目1.(2020·四川省雅安市)预计2020年通车的雨城区“大兴二桥”在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

如图甲所示,假设一正方体构件从江面被匀速吊入江水中,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 逐渐增大,构件所受浮力F 1、钢绳拉力F 2随h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g 取10N/kg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构件的边长为4mB. 构件密度为3×103kg/m 3 C. 浮力F 1随h 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①图线D. 当构件的下表面距江而4m 深时,构件上表面受到江水的压强为4×104Pa 【答案】B 【解析】 【分析】(1)当构件完全淹没时的高度则为构件的边长;(2)利用体积公式求出其体积,根据图中可知构件完全浸没时的拉力,此时构件受到的浮力、重力以及拉力的关系为F 浮=G -F 2 ,然后将密度和体积代入可得ρ水gV 排=ρgV -F 2,将已知数据代入即可求出构件的密度。

(3)先分析构件下沉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因此构件受到的浮力变大,当构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时,构件受到的浮力也不再改变; (4)利用p =ρ水gh 即可求出底部受到江水的压强。

【详解】A .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当构件完全淹没时的高度为2m ,则构件边长为2m ,故A 错误; B .构件体积V =2m×2m×2m=8m 3的构件完全淹没时,V 排=V =8m 3,F 2=1.6×105N ,则有 F 浮=G −F 2 ρ水gV 排=ρgV −F 2代入数值可得1×103kg/m 3×10N/kg×8m 3=ρ×10N/kg×8m 3−1.6×105N则ρ=3×103kg/m 3,故B 正确; C .由图可知,构件在浸入水中的过程是排开的水的体积变大,所以浮力逐渐变大;当构件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因此浮力F 1随h 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②,故C 错误;D .当h =3m 时,构件底部受到江水的压强p =ρ水gh =1×103kg/m 3×10N/kg×3m=3×104Pa故D 错误。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以下现象不会再发生的是()A.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B.水往低处流C.将衣服上的灰尘抖下D.用吸盘挂钩挂衣服2.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3.如图所示,取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体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则()A.p a=p c>p b B.p a=p c<p b C.p a>p b>p c D.p a<p b<p c4.下列有关压强与浮力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具有压强B.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C.升空时,飞机机翼的升力和热气球的升力产生的原理相同D.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沉入水里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5.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6.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浮力,而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B.夏天向教室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①F1>F2;②ρ1>ρ2;③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④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8.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B.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220HzC.一只老母鸡的质量大鸡20kgD.一个初中生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1.2×104Pa9.如图所示,A、B、C三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ρ水>ρ酒精)()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p A>p B=p C10.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同的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2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解析版)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2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解析版)

专题22 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速记手册)考点1 计算浮力方法(1)称重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3)漂浮、悬浮:F浮=G物(二力平衡求浮力);(4)阿基米德原理:F浮=G物或F浮=ρgV排(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2.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上浮);(3)根据浮沉条件列出等式(一般平衡状态的居多)。

3.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①物重G与视重F;②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③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④上浮、漂浮、悬浮;⑤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⑥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体积V物、物体露出液体的体积V露。

4.解浮力问题经常用到的一些规律和概念:①二力平衡条件(推广到三力平衡);②密度;③液体内部压强规律;④浮力;⑤阿基米德原理;⑥物体浮沉条件。

考点2 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例1】一艘质量为2 000 t的货轮沉没在主航道60 m深的水底。

相关部门派出满载排水量为4 000 t 的打捞船进行打捞。

经过现场勘探后得知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1 500 m3,决定采用浮筒打捞法(利用充满水的钢制浮筒靠自重下沉,在水下充气将筒内水排出,借助浮力将沉船浮出水面)进行打捞。

若打捞时所用钢制浮筒体积为200 m3,浮筒充气排水后的质量为30 t。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求:(1)60 m深的水底受到水的压强。

中考物理专题——压强和浮力

中考物理专题——压强和浮力

第十专题:压强和浮力例1、 如图10—1所示,在盛水容器中,有4个体积完全相同的物体:A 是一浮于水面的正方体木块;B 是用线吊着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铁块;C 是悬浮在水中的空心钢球;D 是圆台形石蜡块,它沉于容器底面并与容器底无缝隙紧密结合,试比较分析A 、B 、C 、D 所受浮力的情况.图10—1例2、 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其密度分别是0.8×103千克/米3和1.2×103千克/米3, 同时投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____________;如果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则在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__________.例3.如图10—2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 ).A .将管倾斜B .将玻璃管变粗C .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D .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图10—2例4.给病人输液时,应使药液均匀地滴下,再注入血管,为使整个输液过程都保持匀速下滴,如图10—3所示的各装置中应采用的装置为( ).能力训练题1. 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实施.据交通管理部门的统计.有70%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车辆超限超载还是造成公路受损严重的原因之一.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 (1)由于汽车超载,使得汽车对路面的 增大,而汽车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几乎不变,因而所产生的 增大而导致路面容易损毁. (2)要对机动车进行限速原因是 。

2. 一块长方体橡皮,重为0.3N ,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10-3m 2,如图所示。

它对桌面的压强是 Pa 。

若沿ab 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橡皮的密度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请用你两只手的食指同时按住一支圆珠笔(或铅笔)的笔帽和笔尖,向内挤压(注意不图10—3要用力过度),你的感觉是_ __ __ __ __ __ __,这个实验揭示的物理道理是_ __ __ __ ___ __ __ __ __。

中考浮力和压强必考题型(经典)附答案)

中考浮力和压强必考题型(经典)附答案)

中考浮力和压强必考题型(经典)附答案例1、装有液体甲、乙两烧杯,如图9,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

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巴中08)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例2、把—个质量为40g,体积为6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B.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D.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例3、如图所示,将边长是10 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水槽内。

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550 g水,g取10N/kg,求:(1)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2)术块的密度;(3)木块静士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大小。

例4、(09台州)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

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伞面被向下“吸”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例5、例6、冬天,把自来水笔从室外带到室内,有时会有墨水流出.这主要是因为( )(江苏无锡09)A.墨水受热膨胀,流出来了B.笔囊受热膨胀,把墨水挤出来了C.笔囊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把墨水挤出来了D.笔尖处的缝隙受热膨胀,把墨水漏出来了例7、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将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

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例8、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的堰塞湖(如图14所示),这些堰塞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的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压强、浮力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压强、浮力

2023中考专题练习——压强、浮力选择题1.下列关于压强、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的大小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B.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C.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该物体将上浮2.下列现象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A.蚊子尖尖的口器B.水从瓶子侧壁的孔喷出C.用吸管吸饮料D.口吹硬币跳跃木块3.下列做法能够增大压强的是()A.图钉尖端做得很尖 B.滑雪板板面做得很大C.书包背带做得很宽 D.载重汽车安装多个车轮4.有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现缓慢持续地往容器中注水,一段时间后,木块浮起并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停止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停止注水时木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等于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B.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C .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D .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浮力逐渐增大5.(2021·四川眉山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质量不计)底面积为4210m -,将一体积为43210m -⨯的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有15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用一根质量和体积不计的细线把容器底和木块底部中心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已知:水的密度为33 1.010kg /m ρ=⨯水,10N /kg g =)( )A .木块的密度为330.810kg /m ⨯; B .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质量为160g ;C .浸没水中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0.6N ;D .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6.(2020·福建)如图,体积相同的两物体A 、B 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A 有四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细线被拉直。

已知A 重4N ,B 受到的浮力为8N ,A 、B 密度之比为2∶5,那么( )A .A 、B 所受的重力之比为5∶2B .A 、B 所受的浮力之比为1∶2C .细线对A 的拉力大小为1ND .B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填空题 7.一个李子的体积约为60cm 3,质量约为66g ,若把李子放入水中静止时将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一个西瓜的体积为6×103cm 3,所受重力为55N ,若把西瓜浸没在水中后放手,当西瓜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 .8.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物体浸没在装有足够深水的容器中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1.8N ,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3N ,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 ;如将物体再下沉5cm ,则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 .9.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精确的测出来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银,水银在A 点产生的压强为 P a .(ρ水银=13.6×103kg/m 3) 10.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潜水艇漂浮在水面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 浮 G (填“>”、“<”或“=”);当潜水艇水舱充水时,潜水艇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11.(2021·云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水中有一支长14cm 、底部嵌有铁块的蜡烛,露出水面的长度为1cm 。

专题七 九年级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

专题七 九年级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

D ������ 减小压强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电子在磁场中运动 , 受磁场作用 , 显像管颈部有一对圆线圈 , 是根据实际 情 况 变 形 后 的 亥 姆 霍 兹 线 圈, 通电时在线圈间产生磁场 , 电子束飞过时在磁 场 力 作 用 下 发 生 偏 转 . 改 变 通 入 线 圈 的 电 流, 磁场发 生变化 , 电子的偏转也发生变化 , 产生变化的图像 .
压强小 B.龙卷风内部的气体流速大 ,
A.龙卷风使物体受到重力变小
“ 吸” 起物体的主要原因是 ( ) .
地面上的物体或人 畜 “ 吸” 起卷入空中( 如 图 所 示) 龙卷风能 .
B ������ 减小压力
C ������ 增大压强
将物体吸 C.龙卷风 具 有 强 大 的 磁 性 ,
中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 6.( 2 0 1 2������ 福建南平 ) 2 0 1 2年5月 9日, “ ” 海洋石油 9 在 南 海 首 钻 成 功, 最大作业水深3 巨 8 1 0 0 0 米. 大的金属钻头从没入海水到接触海底的过程中, 受到海水的
上天空 将物体吸上天空 D.龙卷风产生强大的静电 , 首台载人潜水器 “ 蛟龙号 ” 在太平洋马
我国 4.( 2 0 1 2������ 福建福 州 ) 2 0 1 2 年 6 月, 里亚 纳 海 沟 , 进 行7k 如图 m级 海 试 ,
D.沉底 , F浮 =1 . 蛟 龙 号” 下 沉、 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A.下沉时靠减小浮力 , 上浮的原理是 ( ) .
������������������������������������������������������������������������������������������������������������������������������������������������������������������������������������������������������������������������������������������������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浮力和压强的综合计算(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浮力和压强的综合计算(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浮力和压强的综合计算1.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薄壁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壁厚度忽略不计)。

杯子重1N,高(1)通过计算该货车最多能装的沙子质量是多少?(2)货车满载在这段公路上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总重的0.02倍,这段时间内货车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求:(1)小明所做的有用功;(2)小明作用在绳上的拉力;(3)若将正方体物块放到图乙所示的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静止置于水平桌面上。

用细线吊着质量为5kg、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A,使其一半体积浸入水中静止,求:(1)没有放入A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11.如图所示,放于水平桌面的容器中装有水,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其中容器的底面积为0.01m2,容器的质量为500g,容器中的水质量为2kg(水的密度为ρ水=1×103kg/m3),求:(1)A点处水的压强是多大?(2)该容器底部所受到的水的压力是多大?(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大?12.体积为5×10-4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1)该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2)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

13.如图所示,由江南造船厂与大连造船厂共同承建的055型驱逐舰是目前我国最新型的防空导弹驱逐舰。

该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1.23×104 t,在海面上以恒定功率做直线运动。

已知ρ海水=1.05×103 kg/m3。

求该驱逐舰:(1)在水下6m处有一面积为200cm2的观察窗口,窗口受到海水的压力大小;(2)满载时在匀速航行的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14.云门屯景区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三渡镇的国家4A级景区,该景区核心景点之一“天门洞”是乐安江在此穿山而过留下的宽80余米、高100余米的巨型山洞,十分壮观。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江上游船采用电力驱动,如图为一艘电动游船正驶过天门洞。

这种游船满载时,船和人的总质量为2800kg。

(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1)该游船满载时,外船底最深处距离水面0.5m,该处所受水的压强;(2)该游船满载时,游船排开水的体积;(3))该游船满载时,在平静的乐安江上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游船所受水的阻力为400N,驱动电机的工作电压为60V,且消耗的电能有80%用来克服水的阻力做功,则此时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__控制变量法 __、 __转换法 __。
唐玲
(5) 实验结束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某一甲合金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的
表达式 ( 已知合金的密度为 ρ ,圆柱体的高度为 h,底面积为 S) ,表达式为 __p=ρ gh__ 。
(6) 上面推导出的表达式 __不能 __( 填“能”或“不能” ) 应用于各类固体的压强的计算。
图所示,则铅笔分别在三种液体中受到浮力
F 的大小和三种液体密度 ρ 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C )
A. F 甲> F 乙 >F 丙, ρ 甲> ρ 乙> ρ 丙 B. F 甲< F 乙 <F 丙, ρ 甲< ρ 乙< ρ 丙 C. F 甲= F 乙 =F 丙, ρ 甲> ρ 乙> ρ 丙 D. F 甲= F 乙 =F 丙, ρ 甲< ρ 乙< ρ 丙 14.1644 年,意大利科学家 __托里拆利 __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银,水 银在 A点产生的压强为 __1.36 ×10 4 __Pa。 ( ρ水银 =13.6 ×10 3 kg/m 3)
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在此处的压强就越 __大__。
(4) 小敏发现在同种液体中,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
__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__。
24.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__小于 __大气压。 ( 均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18.小明用细线系住重为 5 N 的物体,使其一半体积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
2 N ,此时
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__2__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__4__N,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为
__4×10- 4__m3,松手后,物体将 __下沉 __(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 。 ( g 取 10 N/kg)
__大气压强 __作用下被
“抽”上来的。 用抽油烟机“抽”油烟时, 油烟是由于空气流速越大, 压强越 __小 __的缘故被“抽”出去的。
17.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 __等于 __大气压;抽气时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
压强 __大于 __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 L;
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
h1( 如图所示 ) ;
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
h2。
根据上面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 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
L - h1
(4) 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
ρ
盐水

__ L

× h2
ρ

__(
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
ρ 水) 。
25.小雪发明了一种“不倒水杯”,其底部装有一个吸盘。用力下压时吸盘会吸附在桌面上,使水杯不容易
被碰倒。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用力下压时,挤出吸盘里面的部分空气,大气压强将杯子压在桌面上,变成不倒水杯。 26.如图所示,柱形容器 A 和均匀柱体 B 置于水平地面上, A 中盛有体积为 6×10-3m3 的水, B 受到的重力为 250 N , B 的底面积为 5×10-2 m2。
(2)p
B=
FB =
SB
GB =
SB
250 N 5×10 -2
m2= 5× 10
3
Pa
(3)p ′B
FB′ = =ρ BghB′,
SB
p 水 =ρ 水 gh 水, p′ B= p 水 ,即
ρ BghB′= ρ

gh
水,
ρ
B=
h水 h′
×
B
ρ
水=
唐玲
(1) 求 A 中水的质量。 (2) 求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 现沿水平方向在圆柱体 B上截去一定的厚度, B剩余部分的高度与容器 A中水的深度之比 hB′∶ h 水=2∶3,
且 B 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
A 底部的压强,求 B 的密度 ρ B。
解: (1)m 水= ρ 水 V 水 =1.0 ×10 3 kg/m 3× 6× 10- 3 m3 =6 kg
23.小敏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 乙和丙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 )
(1) 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发现
U 形管
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
__差 __( 填“好”或“差” ) ;调节好压强计后, U
(1) 在向容器中注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逐渐
__增大 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
(2) 木块完全浸没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对木块的拉力为
__4__N。
22.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
柱体的密度 ρ 、高度 h、圆柱体底面积 S 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
(B)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B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
D .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
7.如图所示,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唐玲
A.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变大了 B.碗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C.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变大了 D.碗沉入水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 8.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 两次放置时, 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__降低重心 __( 填“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撑面” ) ,使竹筷能
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2) 密度计是利用浮力 __等于 __重力的条件工作的,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_ ( 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__越小 __( 填“越小”或“越大” ) 。
入两烧杯中,小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甲烧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烧杯液体的密度
B.甲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C.甲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D.甲、乙两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10.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合计
10 min ,显示器上分别显示全过程深度曲线和速度图象如
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 小敏把探头分别浸入到图甲、乙中的两种液体
( 水和酒精 ) 中,发现图甲中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比图
乙小,由此,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他的判断是
__错误 __( 填“正确”或“错误” ) 的;接着他改变图
乙中探头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3) 比较图 __乙、丙 __,得出探头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__越深 __( 填“越深”或“越浅” ) ,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
开阀门使水缓缓流出,当细线断裂的瞬间关闭阀门,则
(B)
K。打
A.细线断裂的瞬间,木块受到的拉力大于重力 B.细线断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比断线的瞬间大 C.细线断裂前,木块受到的拉力的变化量大于浮力变化量
唐玲
D.细线断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断线的瞬间小
12.如图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 ρ1 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
p 随时间 t
4.下列各图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C )
5.海上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式,而不采用“并排”形式,图中与其原理相同的 是( D )
6.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
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
学习资料专题
压强、浮力
1.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 C )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 C.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2.下列物理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B ) A.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C.在高海拔地区一次性打火机不容易打燃火,其主要原因是空气稀薄,大气压高 D.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窗打开时,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飘,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3.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变化的图象大致如下列图中的 ( D )
S2、内装有某液体的薄壁圆柱形容器,
也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
当把物体 A 浸没在液体中时 ( 液体未溢出 ) ,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
S2 若物体 A 的密度为 ρ ,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__ · ρ __。 (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
S1
21.已知木块 A 的体积为 1×10 -3 m3,重力为 6 N,与固定在容器底部的轻质弹簧相连,如图甲所示,现向 图甲容器中缓慢注水,直至木块 A 完全浸没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
10
10
1
3
甲合金圆柱体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