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观后感想
士兵突击观后感(通用26篇)

士兵突击观后感〔通用26篇〕士兵突击观后感〔通用26篇〕士兵突击观后感篇1 《士兵突击》是一部士兵精英的血泪成长史。
他们的生存原那么很简单,只有六个字:不抛弃,不放下。
由于许三多初入军营的木讷和懵懂,他被称为“傻瓜”,一个十足的笑柄。
这时,班长史今的教育和帮助使他脱胎换骨:一个对任何事都不在乎,一个做什么事情都出洋相,走路都不知道该迈哪条腿的许三多,凭借着执着与单纯,一步步“爬”向成功。
可以说,史今和许三多,就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没有抛弃,学生没有放下,终究可以成功。
“要做有好处的事。
什么是有好处的事?就是好好地活!”这是许三多的另外一句座右铭。
军营中不乏一点就通的聪明人,但他们的小聪明却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他们的失败和出局。
外表上对任何事都不放在心上的许三多,事实上却是对任何事都异常认真;外表上什么都落后的许三多,却正因永不言弃的精神变成了事事在行的“兵王”。
不善言谈的许三多,用笨拙甚至让人喷饭的语言,表达的却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真理!生活的真谛,便如大侠郭靖的武功,练到之后,已经与聪明无关。
木讷的许三多,在绝望的状况下孤军奋战,在“A大队”的选拔中得到了最高的成绩。
剧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天资过人的成才,在考核中却正因考虑的过多而放下,最后在第一年的选拔中出局。
还好,他遇到了袁朗,正是袁朗运用其独特的方式,让骄傲的成才看到了自己的缺乏,彻底成长起来,再第二次选拔中获得成功。
《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以战友之间的友谊贯串始终,以许家的亲情做点缀,即便是“A大队”非人类般的磨练中,仍然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寂寞的人更有承受潜质-----不信,生活中自己体味吧。
许三多刚到五班时,队友和他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再五班做事是做荣耀而伟大的事。
为什么荣耀、伟大?他们做的事正因平庸而伟大,正因漫长而艰巨!我们大多数人还只是做一些平庸而漫长的事情,假如平庸的事都要放下,那还能做什么大事呢?士兵突击观后感篇2 以前,老是以为做一个军人很威风,但在军训时,我体会到了当军人的辛苦,而在《士兵突击》上,我更理解了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人所需要理解的考验。
《士兵突击》观后感(15篇)

《士兵突击》观后感(15篇)《士兵突击》观后感1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从一个荒芜之地回到正规连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许三多却不愿意离开,甚至想中途“逃跑”,他认为在五班很有意义,他喜欢五班的战友,从这里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多么有情有义的人啊!做一行,爱一行,在一个团队中,就爱这个团队,我想这正是许三多扎根荒原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的根本原因。
团长的一席话,简单中蕴含大道理。
在“想要”和“得到”之间还有个做到,只有做到,才能得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宏伟壮大,或平淡安稳,但不论这个梦想是大是小,只有努力打拼、奔跑,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许三多的入连仪式上,钢七连的练歌打动了我。
这是一个由鲜血和汗水铸就的钢铁连队。
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可以为了自己的连队、战友流血牺牲,正因为这些,钢七连才之所以为钢七连,才之所以成为全团最优秀士兵最向往的连队。
茫茫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咱们得努力——这是成才对许三多的鼓励,让我们以此共勉。
《士兵突击》观后感2 以前,老是以为做一个军人很威风,但在军训时,我体会到了当军人的辛苦,而在《士兵突击》上,我更了解了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人所需要理解的考验。
我看了《士兵突击》的第一感受就是—苦。
军人们第一次来到军训地点,第一天就早上2点起床,然后理解“暴风雨”的洗礼,又开始匍匐前进……他们直到天亮的考验,让我的心里发酸,身上背负着三十公斤的物品,又走了那么长的路,能坚持下来,真牛!我看《士兵突击》的第二感受就是—毅力。
做一个军人是能够锻炼一个人的体魄,但最能锻炼一个人的毅力—受了这么大的苦,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也毫不犹豫地说:“我必须要坚持到底。
”而要换做是我,我肯定坚持不下来。
看了《士兵突击》这个片子后,我才真正的感受到自己的无能和软弱。
我觉得那些士兵不必须胜利了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能坚持到底,问心无愧的士兵,都是好士兵。
人的一生,不求对社会有多大的轰动,只要你发奋做好你该做的事,问心无愧就行了。
《士兵突击》观后感11篇

《士兵突击》观后感《士兵突击》观后感11篇《士兵突击》观后感1许三多懵懵懂懂踏入了军营。
新兵训练结束了,三多被分到了偏远艰苦的后勤管道维护班,单纯的三多依然每天出操、训练,老兵们觉得他不合群,许三多却不明所以。
许三多把班长的话(修路)当成了命令,靠一个人的力量修成了这条路。
团长听说了此事,把许三多调到了钢七连。
到了钢七连后,许三多成了越来越没信心的人——周围的人都比他强。
越怕犯错误却错误不断,作为装甲侦察兵,他还竟然晕车……许三多拖累了全班的成绩,班长史今又一点一滴地启发教导许三多。
为了克服晕车,许三多一次次地在单杠上旋转,又一次次摔下来。
直到在一次全团考核中,在班长的鼓励下,许三多让全连上下大吃了一惊……渐渐地,许三多成为了训练和比赛的尖子。
……在离别的痛苦和艰苦的训练中,许三多成长了起来。
然而他所在的钢七连却在这次演习中难逃失败的命运-----撤编。
靠坚持和每天一成不变的行动,许三多默默坚守着……许三多进入了一个他从未预料到的世界——“A 大队”。
新的作战形态需要单纯的许三多头脑不能太单纯、需要喜欢依赖别人的许三多独立判断和决定自己的行动,在一次又一次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的训练中,许三多靠本我的力量,坚持了下来。
在一次实战行动中,毒贩临终的眼神和第一次杀人对三多的冲击,让许三多精神难以恢复过来,善良的许三多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干下去。
许三多回到了老部队,遇到了当年伴他成长的战友们,军人的理解让战友们看出了许三多的痛苦和挣扎。
许三多寻找着一个答案、一种解脱。
许三多的家庭此时也发生了重大变故。
许三多回到家乡,从监狱里接出了父亲,又靠袁朗他们的集资让亲人们有了新的前景。
许三多回来了。
在一场突发战斗中,A大队奉命出击,迅捷无比的行动表达了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感想:许三多从一个懵懵懂懂的胆小懦弱的人,经过当兵,他慢慢蜕变为一个勇敢聪明的兵王。
这个过程时漫长的、艰辛的、痛苦的。
他是一个傻傻的但又执着的人,一直坚信一个目标——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义;不抛弃,不放弃。
士兵突击观后感(通用15篇)

士兵突击观后感(通用15篇)士兵突击观后感1刚刚看完了非常感人的《士兵突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勇敢的战士都非常令人敬佩。
刚开始,看见许多士兵,想必他们都有三十来岁了吧,当士兵接受采访时,看见了他们的介绍,我不禁吓了一跳。
一群几乎都是九零后的青年在训练!有的还未满十八岁,我不禁暗地佩服了一下。
想到我哥都20岁了,现在还在无忧无虑的.上着大学,不愁吃不愁穿,吃不到什么苦头。
真为哥哥感到惭愧,这么大了,还是一事无成。
最令我感动的是那一幕……我记得犹为清楚,看到那儿,我心里非常感动……三位兄弟一起从一个十字路口前往一座山峰,是在晚上凌晨,并且有一位战友患有夜盲症,他走得非常慢。
为了不连累其他两位战友,他想退出,但他并不是不想连续努力到达终点,而是假如他们到达不了终点不仅他会被淘汰,其他两位坚持陪他的战友也必将会被淘汰。
我多么期望他们能一起肩并肩走向胜利的终点啊。
当患有夜盲症的战友终于答应他们肯定在终点等他们时,到了终点,他满怀激动站在终点等他们,他们呢?却已经坐在了回家的汽车上……这样的结局多么令人惋惜啊。
记者采访他们时,他们都情不自禁的哭了,那一幕,多么令人感动……班里很静,大家应当都有很大的感触吧!留下来的那位战友非常疲乏走完十几里路程时,已经是又累又饿的了,但是一想到离开的两位战友,对于这些物质上的需求就全然不顾。
看着他凄凉的身影渐行渐远,我觉得他们太令我们敬佩了!九零后的大学生魔鬼训练,饱含了他们坚持不放弃的精神与兄弟之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责任心。
我们呢?实在应向他们看齐。
学习他们的精神。
我懂得了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士兵突击观后感2《士兵突击》的编剧兰小龙本身就是军人。
“每个士兵身上都有‘许三多’的影子”,他这样说。
“许三多”的身上,体现了这个时代所匮乏的精神:坚韧、坚持、坚守!七连没了,只留下他和连长面面相觑,连长颓废了,但“许三多”一如既往:一个人说话、一个人训练,一个人一遍遍地重复着加入钢七连的宣誓,然后在去老A之前的离别之夜,又一次泪流满面……“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士兵突击观后感(八篇)

士兵突击观后感(八篇)第一篇:士兵突击观后感刚看到士兵突击这部连续剧的时候的时候,还没有感觉到里面有什么好看的,可是越往下看越让人感动。
,特别是里面得到的班长史金我比较喜欢这个人,他的韧劲和善良,使人永远不会记。
看到史今,看到许三多,史今在许三多家的拼命喝酒的时候,我感觉史今特像男人,还有史今在火车上给许三多的温暖拥抱,史今那永恒的男人气质会深刻吸引着每一个见过他的人,他那骨子里的笑容。
还有许三多和史金他们到部队的情景和感人的故事至尽仍在我眼前,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在问自己现在还有这样的好班长,我真不相信,他在帮助许三多的每一件事都让人感动,许三多是一个木木呆呆得人,通过史金对许三多不断的帮助和努力,使许三多变成了一个尖子兵,他为许三多的成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除了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以外还看到了他的质朴,善良,温暖等等。
在我的心目中,我想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做到无怨无悔,坦然离开。
“大爱无言”,“大音希声”,这些,是给予史今的,却是我所想说的。
诚如后来的吴哲所说的“平常心”,可是他一路走来的平常心给我们内心却是心痛。
在现实生活中,最不喜欢的就是“离开”,无论是永别或是短暂,即便这样许三多身边熟悉的人一个一个的都离开了。
他离开了他的家,和虽然打骂却仍深沉爱着的他的爹爹;离开了他最熟悉的从小长到大的虽然仍欺负他却不乏关爱着他的成才;第一次离开恩重如山的史班长唯不能面对的是史今的离开,唯不能心安理得的是史今的离开?和许三多一样的泪落如雨“为什么要离开”?对与许三多的真诚挽留史今,是因为史班长给了他人生命运的巨大改变和人生活者的价值。
他由此也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学会了坚持、。
努力和不抛弃、不放弃他懂得了为朋友着想,他很喜欢史班长,喜欢他虚拟中的温暖和依靠,现实中的同情心和细腻;喜欢他,虚拟中真实,现实中一样的真诚,不遥远。
但是,史班长终究要走的。
史班长是个心很细的人,他复员后不放心许三多今后的生活,把照顾这个许三多任务交给了他最好的朋友伍六一,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史金是个很负责、很善良的人,我看史金走的那一集我哭了,很感动,许三多演的很好很到位,说实在的我很喜欢史金,他是一个感情很细腻而又不失男人味的人,他近乎是一个完美的男人。
电视剧《士兵突击》的观后感5篇

电视剧《士兵突击》的观后感5篇电视剧《士兵突击》的观后感精选1他们的生存原则很简单,只有六个字:不抛弃,不放下.由于许三多初入军营的木讷和懵懂,他被称为〝傻瓜〞,一个十足的笑柄.这时,班长史今的教育和帮忙使他在乎,一个做什么事情都出洋相,走路都不知道该迈哪条腿的许三多,凭借着执着与单纯,一步步〝爬〞向成功.能够说,史今和许三多,就是老师和学生,老师没有抛弃,学生没有放下,终究能够成功.〝要做有好处的事.什么是有好处的事?就是好好地活!〞这是许三多的另外一句座右铭.军营中不乏一点就通的聪明人,但他们的小聪明却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他们的失败和出局.表面上对任何事都不放在心上的许三多,事实上却是对任何事都异常认真;表面上什么都落后的许三多,却正因永不言弃的精神变成了事事在行的〝兵王〞.不善言谈的许三多,用笨拙甚至让人喷饭的语言,表达的却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真理!生活的真谛,便如大侠郭靖的武功,练到之后,已经与聪明无关.木讷的许三多,在绝望的状况下孤军奋战,在〝A大队〞的选拔中得到了最高的成绩.剧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天资过人的成才,在考核中却正因思考的过多而放下,最后在第一年的选拔中出局.还好,他遇到了袁朗,正是袁朗运用其独特的方式,让骄傲的成才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彻底成长起来,再第二次选拔中获得成功.《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以战友之间的友情贯串始终,以许家的亲情做点缀,即便是〝A大队〞非人类般的磨练中,依然是〝道是无情却有情〞.寂寞的人更有承受潜质-----不信,生活中自己体味吧.许三多刚到五班时,队友和他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再五班做事是做光荣而伟大的事.为什么光荣.伟大?他们做的事正因平庸而伟大,正因漫长而艰巨!我们大多数人还只是做一些平庸而漫长的事情,如果平庸的事都要放下,那还能做什么大事呢?电视剧《士兵突击》的观后感精选2最近我观看了《士兵突击》这部剧.它主要讲的是军旅生活.而我们的主角,就是一个名字叫〝许三多〞的普通士兵,一个很朴实.很倔强的普通士兵,一个永不抛弃队友.永不放弃希望的普通士兵.《士兵突击》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的问题,它让我明白:人的品质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士兵突击》可以说是继《亮剑》之后,国产电视剧中又一部体现中国人精神的抗鼎之作.它不但让我感动,震撼,也让我反思工作,反思人生,许三多经常说:〝好好活就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而将许三多化腐朽为神奇的钢七连为他的〝有意义〞加了一个特殊的注解:不抛弃,不放弃.我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不就是需要这种精神吗?教学工作不是哪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作为一个教育团队不但要有它的教育理念,更需要有灵魂.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又让我想起了士兵突击,题目是《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文艺复兴》,文章的开头是这么写的: 当代中国在创造物质财富高速增长的奇迹的同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确显的苍白贫乏.就在西方人惊叹中国物质技术的进步.惊呼 _世界将是中国世纪时,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面孔.这种物质进步和精神堕落的反差,不但使中国人有愧于中国世纪这个伟大的时代,也必将使物质的进步难以持续. 用精神堕落可能有点过了,但是我觉得我们的社会确实生病了,或者所处于亚健康状态,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呀!我们的社会太浮躁和太焦虑了.我们的物质文明确实进步很多也很快,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我们在追求富裕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又失去了什么,或者我们缺少什么,当我们看到成才一次次为我们做实用主义的范例的时候,难道我们从心底里不是很认同这样的行为吗?因为这合乎社会主流价值观.成才说,从踏上火车的那个时候开始,就慢慢的变成了电线杆,在老A遭受挫折后,反思要去寻找自己的枝枝蔓蔓,那么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也要经受过类似的挫折后,才开始反思呢?老实说,我很敬佩许三多.他让我懂得什么叫坚持,什么叫〝不抛弃,不放弃〞的真正涵意.那是一种朴实无华的气质,更让我明白,中国士兵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像许三多这样农民出身的人.是他们构成了中国军队长期以来的主要成份,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塑造了中国军队攻必取,战必胜,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是他们打出了军威.国威.他们的形象,才是中国军人的标准形象.要想做好每一件事情,就要像许三多一样懂得去坚持,不管有多么的困难,坚持下来,不断向着目标前进,再大的困难,都会因为你的坚持而越变越小,最终变成过去.逃避固然可以暂时的解脱,但接下来只会更加的困难,这并不是一个有着坚忍不拔精神的人所为.我想,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可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但是也不能苛求于环境,从自我做起,许三多说,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是就是好好活!这样的话放到十几年前肯定没什么,但是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有着非常的意义!我们能不能这么理解?好好活是为自己,做有意义的事是为社会.不抛弃,不放弃是好好活的精神支柱.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能让社会更健康的发展,反过来都能让我们都能好好活!我以前觉得奉献这个词离我们遥远,甚至很假,因为奉献会让我们没有回报,会让我们吃亏,真的没有回报吗?看了士兵突击我学会了两字:我信,但这个回报不是金钱,不是名利,而是友情,是亲情,是一种经历.过程可能是艰辛的,但它却是能让我们长成大树的枝枝蔓蔓.可能每天的教育工作就是简单而枯燥的重复,但是简单不代表可以忽视,枯燥不代表没有意义,认真去做自己的工作,平凡中就会孕育出伟大,身体力行就会感染身边的人,我们同样不是被剧中的人物,老马,班长,伍六一,所感染和感动吗?电视剧《士兵突击》的观后感精选3刚刚看完了十分感人的《士兵突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英勇的战士都十分令人钦佩.刚开始,看见许多士兵,想必他们都有三十来岁了吧,当士兵接受采访时,看见了他们的介绍,我不禁吓了一跳.一群几乎都是九零后的青年在训练!有的还未满十八岁,我不禁暗地佩服了一下.想到我哥都20岁了,现在还在无忧无虑的上着大学,不愁吃不愁穿,吃不到什么苦头.真为哥哥感到惭愧,这么大了,还是一事无成.最令我感动的是那一幕……我记得犹为清楚,看到那儿,我心里十分感动……三位兄弟一起从一个十字路口前往一座山峰,是在晚上凌晨,并且有一位战友患有夜盲症,他走得十分慢.为了不连累其他两位战友,他想退出,但他并不是不想继续努力到达终点,而是如果他们到达不了终点不仅他会被淘汰,其他两位坚持陪他的战友也必将会被淘汰.我多么希望他们能一起肩并肩走向胜利的终点啊.当患有夜盲症的战友终于答应他们一定在终点等他们时,到了终点,他满怀激动站在终点等他们,他们呢?却已经坐在了回家的汽车上……这样的结局多么令人惋惜啊.记者采访他们时,他们都情不自禁的哭了,那一幕,多么令人感动……班里很静,大家应该都有很大的感触吧!留下来的那位战友十分疲惫走完十几里路程时,已经是又累又饿的了,但是一想到离开的两位战友,对于这些物质上的需求就全然不顾.看着他凄凉的身影渐行渐远,我觉得他们太令我们敬佩了!九零后的大学生魔鬼训练,饱含了他们坚持不放弃的精神与兄弟之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责任心.我们呢?实在应向他们看齐.学习他们的精神.我懂得了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电视剧《士兵突击》的观后感精选4写这篇日记,不完全是为了要写我的观后感,更是想提议身边的朋友看一下这部有意思的电视剧.一开始看许三多,感觉就是无聊.后面发现,他的行为,里面很多对话都算是真理.我享受和同事们一起看的过程,我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理解,一起分享当中有用的道理.一部没有女人的片子,整部电影都是围绕那群华丽的男人.从班长到连长,还有老a,更是队长.我都觉得他们很帅,那股帅气不是偶像剧中的万能帅男,有钱富人.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个性都让我觉得很帅.许三多是幸福的,每一步走来虽然要比别人付出很多,但是他的真诚与努力都感动了很多人,因而使他每个阶段都有战友帮忙.为了尽快看完电视,我每天在公司看完,回家又继续看.同事们都说我觉得看许三多是件幸福的事,挺幸福的.除了放松,还可以学到很多.当中有用的,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希望自己以后能用上.今天是这一年上班的最后一天,总监规定所有人不能约见客户,都要在会议室看完《士兵突击》.最后还是没有看完,剧情虽然让人震撼心酸,但是也有令人觉得好笑的.最好笑的莫过于,当许三多提出要复原,袁朗为了挽留他.放他一个月的大假,而且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给了他让他去旅游散心,然后再给他答复.小恩说袁朗这点很值得我们经理学习,就是以后我们如果我们部门有人想走人,经理也把他一个月的工资给我们让我们去旅游散心.o(∩_∩)o哈哈_把经理弄得好无奈,我们却很开心.总的来说在公司认识到这帮朋友是幸运和快乐的,新的一年祝我们都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顺利.电视剧《士兵突击》的观后感精选5《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所表现出〝父子之情.手足之情.战友之情〞让我为之动容!特别是他那毫无瑕疵的感情.在他的眼里所有人都是好人,即便是别人做了对他再不好的事情,他也觉得别人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对的!三多一个很多人口中的傻子,最后确成了军营中的强人,明明是一强人,却长着一副熊样.不过,最本质的他不把自己当强人看,一直再强调〝我很笨,真得很笨〞这是他对自己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对别人最常说的一句话.不过,也因为这句话,他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靠着一个信念:〝要好好活,要做有意义的事〞《士兵突击》这个剧从头至尾似乎都在诠释着〝不抛弃.不放弃〞.因为有史今的〝不抛弃.不放弃〞才给了许三多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转变机会;许三多自己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抛弃.不放弃〞的过程;而后来他又用〝不抛弃.不放弃〞理论去说服袁朗,将成才重新争取回了A大队;成才的回归,也是〝不抛弃.不放弃〞的又一次胜利.〝不抛弃.不放弃〞就是〝坚持〞吧.〝坚持就是胜利〞并不是什么多新多深的道理,但把这个道理通过一个〝傻呵呵〞的主人公给巧妙的演绎出来,或许正是《士兵突击》的成功之处.我们这些平凡小人物也就喜欢为这种傻傻的坚持.获取的成功而感动落泪.当我们热捧许三多的时候,是不是也在充分肯定他那〝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呢?是的,当整个社会弥漫着浮躁的气息,当我们芸芸众生内心都难以平静,做事情陷于急功近利之时,其实在我们内心里都有一种对那些能够静下心来,坚持坚持再坚持的人的由衷钦佩.《士兵突击》适时而出,仿佛一下又唤起了我们这个民族一贯拥有,但如今这个喧嚣的社会中又很稀缺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要好好的活〞.〞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声音,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不都曾响起过吗?我们没有那一个人不是生来就志向远大,不想有所成就!?可当我们努力,我们奋斗,付出很多却得不到回报时,当整个社会陷入亢奋躁动时,我们还有几个人能够静下心来,不抛弃.不放弃,慢慢等待最后的成功呢?可当慢慢向〝成才〞那样的人靠拢,变得越来越〝聪明〞时,我们也越来越发现我们离成功很远!我们迷茫!我们彷徨!我们需要解答,我们该怎么办?!《士兵突击》给了我们当头棒喝:平凡的人啊,浮躁是不行的!象成才一样〝聪明〞的人们,回头是岸!要坚持!要不抛弃.不放弃!你看,许三多不是成功了吗?他的成功不就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吗?!于是我们那颗快绝望的心又复活了,我们又看到了希望!这也许就是《士兵突击》成功的另一个原因吧.它给了我们这些平凡人一些安慰,让我们又有了那么一点走下去的勇气.可那不是拯救我们的参天大树,仅仅是根〝救命稻草〞,正如金庸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一样,《士兵突击》其实也就是一部〝成人的童话〞,仅仅靠〝不抛弃.不放弃〞这六个字,是解不开了现实世界里的那些疙瘩的.试想,现实生活中,能象史今那样对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的有几个?象许三多那样荡几个腹部绕杠突然就自身〝小宇宙〞爆发,一跃从后进变先进的有几个?而一个象成才那样失败了一次的人,能再杀回来的又有几人?我敢肯定,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会是〝很多〞.〝不抛弃.不放弃〞是不够的.抛开许三多的〝绕口令〞,谁也不能说清究竟怎样的生活才是〝好好的活〞而换个角度,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士兵突击》里连长高诚的话),更极端点的说,生活其实就是失败接着失败,不管你中间有没有喘息的时候,结果的失败其实早就注定了(再〝成功〞的人,也要面对〝死亡〞这一谁也逃不过的失败.)既然如此,我们何必太在乎事情的结果呢?就让我们把精力贯注到过程中吧!坚持,不抛弃,不放弃!让我们感受生活的过程吧,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明天不会比今天更糟,这也是〝成功〞吧!即使没有成功,我们也要坚持!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好久好久没更新博客了,先向关注洒家博客的博友们道个歉,最近干什么了呢?呵呵,把《士兵突击》看了两遍,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不才抒发下下小小的感触.《士兵突击》无疑谁都能看得出主角许三多,一个有血有肉对生活充满憧憬所谓有意义的人.许三多从一个木愣毫无见识的农村小伙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万里挑一的尖子士兵,在他的成长历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艰辛.不仅仅是奋斗.我个人认为他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一个给了他机会并为他呕心沥血完善机会的人,一个注定要为了他而离开的人——史今.许三多的破格入伍对史今来说注定了要为之付出心血,这一点他是深知的,但他还是选择了这根朽木.选择了为之付出,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我相信这不仅仅是一句承诺.许三多不是个合格的士兵,更谈不上优秀的士兵,但他却在班长的鼓励下一次次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线,一次次地走上自己曾经认为不能干.不能走的路.许三多在部队中甚至人群中是一个令人不懈的.家伙,不予理睬的确不为过,更何况有人会欺负他.他对一切事物都像是在抓一颗救命稻草,对于班长对自己的好更是不遗余力的紧紧抓住,跟屁虫似的跟着.极力的讨好,但这种好真实在是有些点不尽人意,令人烦.班长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来没有恼过他,压着性子去对他好,为什么会这样?我想班长首先一定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不想看到任何人不好过.其次,他对任何事情都会主动换位思考,我想许三多的令人讨厌他绝不会不知,但他从未在许三多面前让他自卑,也不允许周围的人可以贬低许三多,这是许三多之后成功的一个关键,因为他让许三多逐渐有了更多的自信.再者,班长的因人适宜更是恰到好处,激励许三多克服晕车,却令其创造出330个的最好成绩,用自己对他的好感化他.用〝优秀集体〞来激励他,一块冷石头逐渐有了温度,一棵朽木雕成了作品,这一切真的少不了他——班长.史今在全集中戏份不多,但我认为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他的到来就是许三多的福音,他的付出就是许三多的成功.其中最感人的一幕就是班长退伍,许三多的百般无奈.倔强无理催人泪下,但却深刻的反映出班长在许三多的心目中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结合到眼前,形形色色的行行业业,人们都在为自己拼搏努力,我们有没有人环顾四周看看是否有人终日碌碌无为?是否有人愿意为自己的同事.朋友甚至亲友伸出援助之手?我感觉班长史今在实际生活中绝对是个好领导.好朋友.好家人,对人能宽容大度,对朋友能两肋插刀,对领导能认真负责,对下属能毫无保留,一切的一切组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慈父般的班长.回头看看,在这个许多人天天叹空虚说无聊的年代,多少人虚度年华碌碌无为,一个拥有目标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事呀!一个能称作自己在从事着有意义事情的人那是多么的充实啊!而为你制造这个目标的人是不是更值得人尊敬呢?电视剧《士兵突击》的观后感精选。
《士兵突击》观后感15篇_1

《士兵突击》观后感15篇《士兵突击》观后感1《士兵突击》的编剧兰小龙本身就是军人。
“每个士兵身上都有‘许三多’的影子”,他这样说。
“许三多”的身上,体现了这个时代所匮乏的精神:坚韧、坚持、坚守!七连没了,只留下他和连长面面相觑,连长颓废了,但“许三多”一如既往:一个人说话、一个人训练,一个人一遍遍地重复着加入钢七连的宣誓,然后在去老A之前的离别之夜,又一次泪流满面……“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一句看似啰唆的话,隐喻了淡定却有力的做人信念。
这句话,已经深深植入“许三多”的血液里,让他认真甚至执拗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就像连长在一夜之间顿悟的:“我从没见过一个人,对待每个任务都像抓着救命稻草,直到有一天,我才发现他所抱住的,是一棵参天大树。
”任何人都有过困惑与迷失,“许三多”也一样。
“当兵就是为了杀人吗?”他曾茫然地质问“袁朗”。
但当他找到军人的意义后,迷失的“兵王”又回来了,一如既往地坚韧、质朴。
你丢失过你自己吗?每一个看过《士兵突击》的人都应该这样来问自己。
“‘许三多’是这个浮躁社会的清醒剂。
他执著、本真,恪守着钢七连的连训,也恪守着做人的信念,而这正是好高骛远的当代人所缺乏的。
每一个在功利社会迷失的人,都应该从‘许三多’身上找回自己。
”有网友这样评论。
“许三多”给了你什么?或许正如王宝强所说,是给了你一朵心中的花——永远不抱怨生活,永远对生活充满信心。
应该像“许三多”一样,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任何困境中,都永不抛弃,不放弃。
《士兵突击》观后感2由王宝强主演的《士兵突击》正在热播,这部让许多观众为之震撼的电视剧,也深深吸引了我。
士兵许三多,在别人眼里看来是一个十足的“呆子”,但是看了他在兵营生活中干出的一系列让人敬佩的事后,人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从原先的“讥讽”到后来的“夸赞”。
从《士兵突击》中,我懂得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最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不抛弃、不放弃”这六个字,它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
士兵突击观后心得体会(4篇)

士兵突击观后心得体会《士兵突击》是一部以军队生活为背景的电视剧,它通过讲述一群士兵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在军营中的艰辛与坚韧。
观看完这部电视剧后,我深受触动,对于人生和军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首先,电视剧中展现的军队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军队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其中秩序与纪律被严格执行,每个士兵都要遵守规定并服从指挥。
通过剧中的呈现,我对军人的吃苦精神有了更加真实的了解。
他们每天在演习、训练中付出巨大努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计较个人的辛劳与付出。
而且,在剧情中还展现了军人间的兄弟情谊,相互扶持、互相帮助是他们在集体中共同的信念。
在军队生活中,强调团结一心,互帮互助,这种精神可以在其他领域中得到借鉴和应用。
其次,电视剧中展示的军人的个人成长过程引发了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剧中的每个角色都经历了从无知到成熟的过程,在面对失利和困难时,他们并没有退缩或者放弃,而是选择了和敌人战斗到底。
这种拼搏精神和永不言败的意志给了我很多启示。
人生中我们都会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有坚持不懈、不畏艰险,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同时,剧中还展示了军队对于个人的培养和训练,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洞察先机、做出正确判断。
这让我意识到,个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在逆境中崛起。
此外,电视剧中的感情线也让我对爱情和友情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爱情故事,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情感纠葛中面临抉择。
其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王翠花和战友小鬼之间的感情。
虽然他们并非情侣关系,但却在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
他们一同排除困难,携手并肩,互相扶持,展现了无尽的友情和拳拳的爱心。
在剧中,他们不仅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也为了对方的幸福而努力。
这段感情让我感到无比温暖,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友情和爱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真正的情感是无私和无私的。
最后,电视剧中所展示的战争场景让我深感战争的残酷性和可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兵突击观后感想
《士兵突击》战友感情刻画的成功之处,就是这些平实的、当兵人身边的话语与事件。
指导员要带新兵许三多这个“呆兵”要离开驻守草原的五班,许三多偷偷跑出去躲了一夜,第二天回来时被班里战友“收拾”,初时大笑,后来嚎淘大哭。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士兵突击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士兵突击观后感1
他们的生存原则很简单,只有六个字:不抛弃,不放下。
由于许三多初入军营的木讷和懵懂,他被称为“傻瓜”,一个十足的笑柄。
这时,班长史今的教育和帮忙使他在乎,一个做什么事情都出洋相,走路都不知道该迈哪条腿的许三多,凭借着执着与单纯,一步步“爬”向成功。
能够说,史今和许三多,就是老师和学生,老师没有抛弃,学生没有放下,终究能够成功。
“要做有好处的事。
什么是有好处的事?就是好好地活!”这是许三多的另外一句座右铭。
军营中不乏一点就通的聪明人,但他们的小聪明却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他们的失败和出局。
表面上对任何事都不放在心上的许三多,事实上却是对任何事都异常认真;表面上什么都落后的许三多,却正因永不言弃的精神变成了事事在行的“兵王”。
不善言谈的许三多,用笨拙甚至让人喷饭的语言,
表达的却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真理!生活的真谛,便如大侠郭靖的武功,练到之后,已经与聪明无关。
木讷的许三多,在绝望的状况下孤军奋战,在“A大队”的选拔中得到了最高的成绩。
剧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天资过人的成才,在考核中却正因思考的过多而放下,最后在第一年的选拔中出局。
还好,他遇到了袁朗,正是袁朗运用其独特的方式,让骄傲的成才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彻底成长起来,再第二次选拔中获得成功。
《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以战友之间的友情贯串始终,以许家的亲情做点缀,即便是“A大队”非人类般的磨练中,依然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寂寞的人更有承受潜质-----不信,生活中自己体味吧。
许三多刚到五班时,队友和他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再五班做事是做光荣而伟大的事。
为什么光荣、伟大?他们做的事正因平庸而伟大,正因漫长而艰巨!我们大多数人还只是做一些平庸而漫长的事情,如果平庸的事都要放下,那还能做什么大事呢?
士兵突击观后感2
去年夏天在昆明,各个电视台热播《士兵突击》,两位领导在吃饭的时候也对这部电视剧赞叹有加,我零零碎碎看了几集,并没有太大兴趣。
直到后来回北京后,朋友强烈推荐我看,陪着我看了一个周末的碟,突击一口气看完了。
看完之后,几个电视台还反复播出,有时候我也停下来看几眼,听一听里面熟悉的撩拨心弦的动人旋律,那种旋律似乎就应该属于军营,属于那种在
阳光里挥洒着汗水的青春。
王宝强演绎了许三多这样一个中国式的阿甘。
也许,正是因为“许木木”的简单,甚至有些愚笨,或者说单纯,成就了这样一个兵王,而成才成不了大才,正是因为他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太聪明。
很多人都渴望成功,可是达到成功并不需要太多杂念,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成才身上正是因为有太多杂念,他看不起许三多,可除了许三多,他没有真正的朋友,基本上以自我为中心。
他目标明确,就是要出人头地,可为了目标,他迷失了自己。
相反,许三多不是这样的,他说,“活着,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什么是好好活着,他用自己的坚韧、顽强,用他的无私奉献,用他对战友、对家人质朴纯真的爱,来演绎着什么叫好好活,什么是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还有班长史今、钢七连连长、老A 大队长袁朗都非常生动的演绎了什么叫“不抛弃,不放弃”,那就是顽强拼搏,不折不挠,不放弃任何一线希望,无私奉献,爱护关爱身边每一个人,不让他们掉队,不让他们走更多的弯路。
史今给人留下的印象近乎完美,很多地方非常感人,尤其在他退伍时经过天安门流泪的那一幕,我也跟着流泪了。
他是许三多的伯乐,他甘当铺路石,用他的善良,用他的真诚,成就了许三多的成才。
他是那样一个有情有义、可爱可敬的角色,以至于绿叶的风头盖过了红花。
我们生活的环境与军队有着截然的不同,人的精神感受很不一样,奋斗追求也很不同。
但我们不能否认部队生活的艰苦、清
贫、单调甚至乏味,像个寺庙和修道院。
可是为什么我们时常感到更加困顿和迷惘。
有时候觉得自己身边零乱纷杂,甚至想逃避,去另一个地方,比如军队大院和政府大院,重新过另一种简单的生活。
现在终于体会到,很多时候生活是一种选择,不能怪任何人,是我自己选择了现在的这种生活方式。
去抱怨毫无意义,也许只有让自己的想法变得简单一点,切合于实际,不好高鹜远,不贪慕虚荣,不争强斗狠,不心猿意马,不放弃自己原来的奋斗目标,不抛弃内心本初的善良与纯真,坚守住内心真正的自我,才能不让自己的青春消逝得不至于那么残酷,才会找回内心的平衡,突破内心的牢笼和枷锁,击退绝望、恐惧、迟疑、迷惘和失落的失败心理。
是男人,就该像个军人去战斗!去突出重重包围!其实,大多情况下,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士兵突击观后感3
许三多,他勇敢,却又自卑;他坚定,却又无知。
他不懂得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却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执着中最完整地升起充满意义的人生。
相比之下,聪明的成才也只是他的影子,被许三多的单纯掩去了光芒。
不过,这样也好。
人生历练本该如此。
成才?这个名字里蕴涵着天下父母的期盼,也是莘莘学子的夙愿,但埋头于应试教育的我们可曾想过,当自己果真成为一名开口成章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时,自己就成才了吗?不,不是,中国需要的并不是一群群动作单一,思维迟钝,怕苦怕累,
柔弱无力的文学傀儡。
中国的人口多,文盲多,下岗职工多也是三多,但那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美德在哪儿呢?面对外敌进犯时,奔腾热血的勇敢在哪儿?披星戴月,增删十载的耐心在哪儿?幻想月亮是一只白玉盘的天真在哪儿?
成才,也许真的不如许三多。
回想指缝中流沙一般的时光,我猛然醒觉,童年时代常做的美梦连同怪梦一同消失了。
再也没有会走在水面上的我,再也没有庞大可怖的食肉恐龙,再也没有找我一同办案、穿梭于黑夜的`柯南,再也没有会跑来跑去的月亮,有的只是枕头下尚未完成的作业,白雪般飞舞的试卷和血一样红的分数。
我发现,自己不会为能够跳一下午的橡皮筋而将喜悦显颜,不会再抱着大堆的零食看画工不优的漫画,不会再拿着网兜捧着铁罐去捉蚂蚱网蝴蝶。
我刚刚才明白,也才糊涂,这样的我,是自主的,还是被动的?
成才,指的不仅仅是学识的渊博,更是能力上的丰富。
不仅是学习能力,更是生活能力。
如果生活失去了乐趣,失去了坚持,那又有什么创造,又何来时代的进步。
保留自己的那份勇敢与天真吧,那将是我们毕生的宝藏!
士兵突击观后感4
如果说史今就像一个母亲,用自己温柔的爱去包容和滋养三多成长的话,那么袁朗之于三多,就很像父亲,慈爱、却又严厉,远非一路护送,纵却三规五矩,常有电闪雷鸣,又不乏阳光普照,多是步步引导,直至长大成人。
他很是了解三多,知道他杀人之后心理定然崩溃,因此拿出一个月的工资让他去逛大街。
他更是很讲义气,三多开口二十万,一句话:“没有问题!”然后像一个匪徒一样把能搞到钱的地方归荡一空,却又能很知性地要求三多拿走账本,正因他知道,这是一个人尊严所在,越是朋友就越是要讲尊严。
仔细想想袁朗是一个很柔情的人,“山里的黄昏,总是令人想到很多往事”。
谈到自己的爱侣时,袁朗的脸上写满诗意、写满惬意,这个总是超然冷静的中校,在这一刻,温柔的却像个大孩子。
片中两位中层带兵者,高城干劲冲天,热血十足,事事讲冲锋,步步不落后,他带出的兵,自然就也是热血沸腾,充满钢铁意志;袁朗却着力无痕,飘逸洒脱,以柔克钢,注重个性发展,“但我能够保证,你们过的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
他的兵,自然是充满个性。
这两个虽几成对立,却是同样的优秀和充满理想,在《士兵突击》的最后,又有了一次应对面的较量,结果是袁朗再度被俘,而高城的指挥中心被毁。
在战场上他们拼的你死我活,
在战斗的间隙又是肝胆相照,两人要在酒场上,再觅机会,重诉真情,真是英雄惜英雄。
这两个人,都是值得舍了命去跟的对象。
突然想起苏轼《赤壁怀古》中的一句来,拿来形容袁朗十分适宜:“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雄恣英发。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一个从容写意,胸有千军的领兵人的形像油然跃与纸上。
其实从第一眼就喜爱袁朗这个主角,轻描淡写的一枪就毙掉了踌躇满志的成才,这绝对是个高手,看到那里时还不知道这个主角在这部戏里所占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待到被拼命三郎许三多俘虏,脱掉那身野人般的伪装,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之后,心里一震,这个家伙,有戏!那种淡定的神色,从容的语言,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利索劲。
最令人兴奋不已的是,这位中校同志被一个列兵俘虏后,虽也表示自己有点冤,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许三多的赏识,甚至等不及当场挖角。
想想以前看的那些个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中,也有类似场景发生,但是都是出于战场利益,更直白点就是为了突出我们伟大的男主角卓越的军事指挥潜质和战场应变潜质,而这个时候的被俘者一般表现都是气急败坏外加羞愧难当。
那里又要赘言一下许三多抓袁朗的原因,这个原因可能不伟大,但绝对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