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植物病理学复习重点

植物病理学复习重点

植物病理学第一章植物病害的概念及症状1、植物病害:当植物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或遭受其他生物侵染后,其代谢过程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组织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并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造成生长受阻、产量降低、质量变劣甚至植株死亡的现象。

2、病原生物:除植物以外的另一种生物因素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引起病害,这种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生物,统称为病原生物。

3、植物病害的分类根据致病因素性质: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根据病原生物种类: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

根据病原物传播途径:气传病害,土传病害,种传病害,虫传病害。

根据表现症状类型:花叶病,斑点病,溃疡病,腐烂病,枯萎病,疫病,癌肿病等。

根据植物发病部分:根部病害,茎秆病害,花器病害,叶部病害,果实病害。

根据被害植物类别:大田作物病害,经济作物病害,蔬菜病害,果树病害,观赏植物病害,药用植物病害。

根据病害流行特点:积年流行病,单年流行病。

根据病原物生活史: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

4、症状:是指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在组织内部和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

分为内部症状和外部症状。

外部症状:通常是指受病植物上肉眼可见的病变。

植物病害的症状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发病植物自身组织或器官的不正常表现。

病征是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上所形成的特征。

5、病状:变色:植株生病后局部或整株失去正常的绿色。

坏死: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

腐烂: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

萎蔫:植物局部或整株凋萎。

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凋萎。

畸形:植株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

6、病症:霉状物、粉状物、颗粒状物、锈状物、脓状物。

7、寄生性: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称为寄生性。

8、寄生物分类:活体营养型:在自然界只能从寄主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获取营养的生物,寄生能力强。

专性寄生物不能人工培养。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PDF.pdf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PDF.pdf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植物病害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的持续影响,在生理、组织和细胞上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外部表现出不正常现象传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浸染造成的病害,可以传染非传染性病害无病原生物参加,只是由于植物自身原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引起的病害,不具有传染性症状植物受病原物或不良环境的侵扰后,内部生理活动或外观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病状植物患病后,植物病部本身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病征病部上出现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个体或群体活体营养型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和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的寄生物,其营养方式为活体营养型死体营养型以死亡的有机体作为营养物质来源的生活方式称为死体营养型专性寄生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和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的特性非专性寄生寄生物即能从活体又能从死的植物组织上获取营养物质的特性柯赫法则确定某种微生物是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常表述为四步:1病植株上有一种微生物的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3将纯化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健康植株上出现相同症状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可以再分离得到相同的纯培养物,性状与接种物相同真菌狭义的真菌是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典型的营养体为丝状体,不含光合色素,主要以吸收的方式获取营养,靠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生物。

广义的真菌是包括卵菌、黏菌、壶菌、接合菌、子囊菌和担子菌等,又称菌物。

吸器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支,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菌丝变态结构菌核由真菌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较为坚硬的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子座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形成的或是由菌组织和寄主组织组成,可用于产生子囊等生殖器官的垫状或头状组织。

菌索菌组织纠缠在一起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可吸收营养和抵抗不良环境厚垣孢子由菌丝中的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的休眠孢子,可抵抗不良环境游动孢子鞭毛菌的无性孢子,具鞭毛,无细胞壁,可在水中游动孢囊孢子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不具鞭毛,有细胞壁,原生质割裂产生分生孢子子囊菌、半知菌及担子菌的外生无性孢子,主要由芽殖和裂殖产生卵孢子卵菌的有性孢子,由雄器和藏卵器配合产生具有厚壁的休眠孢子,卵孢子为二倍体接合孢子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配子囊配合产生子囊孢子子囊菌的有性孢子,产于子囊内,每个子囊8个孢子担孢子担子菌的有性孢子,着生在一种称为担子的结构上,单细胞、单核、单倍体子实体具有一定形状并着生孢子的真菌的产孢结构闭囊壳包被完全封闭,无固定孔口的子囊果称作闭囊壳子囊壳子囊果有孔口,球形或瓶形,内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座子囊着生与子座部分组织消解形成的空腔内,子囊周围不形成真正的子囊果壁,此子座组织称为子囊座子囊盘子囊果盘状或杯状,子囊平行排列在盘上分生孢子梗由菌丝分化产生的一种分支或不分支的梗状物,其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由菌丝体组成的一种垫状或浅盘状的产孢结构,上面成排的短生分生孢子梗,或直接在内壁生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由菌丝组成的一种球形、近球形、或不规则的结构,有孔口和拟薄壁组织单主寄生有的真菌在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其整个生活史的现象转主寄生真菌必须在两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革兰氏染色鉴定细菌细胞壁性状的一种染色方法,一般分为结晶紫染色,碘液处理,乙醇脱色,红色染料复染稀释终点病株组织榨取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限度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限度称为稀释终点失活温度病株组织榨取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十分钟,十分钟内病毒全部失去传染力的温度全寄生从寄主植物上夺取自己所需所有生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例如:列当、菟丝子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寄生性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水分养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致病性病原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毒性寄主植物对病原表现垂直抗性时,病原物致病力的强弱用毒性表示,强弱程度称为毒力的不同生理小种病原物种、变种或专型内对寄主植物种和品种具有不同致病力的专化类型专化型同一种寄生物种内,根据其对寄生物种内的科、属、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区分的专化类型变种病原物种内对不同科、属植物致病性各异,且形态上差别小的群体基因对基因学说对应于寄主方面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反之亦然。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资料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资料

一、1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

2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生物。

3物侵染植物引起的病害。

4、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病害。

5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6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

7、专性寄生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生物。

8、致病性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9、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连续过程。

10、病害循到后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11植物在新的生长季节中受到从越冬(越夏)场所来的病原物的侵染。

12、再次侵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扩散后侵染同一生长季内的寄主植物。

13些寄主植物可能是其生育期与病原物的侵染期不相开了病害。

14寄主植物对病原生物具有组织结构或生化抗性的性染。

15成功侵染所需的最低数量。

16入寄主后暂时不表现症状也就是保持在潜育阶段一症状才开始表现。

17、死体死亡的细胞中吸收养分。

18活的细胞建立密切的营养吸收营养物质而并不很快丝在寄主细胞间发育和蔓活细胞内吸收营养。

19、分布感染。

20的则从侵入点向各个部位感染。

21物的种内形态特征上有差病力不同的类群。

22、专化属植物的致病力不同的类群。

23原物诱发病害的相对的能力。

24病原物诱发植物群体病害的相对的能力。

25 二、填空题1、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很多,即生物因素、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和环境与生物相互配合的因素。

2、植物生物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类立克次氏体、类螺质体、类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

3、化也很大。

归纳起来有5种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4、植物腐烂可以分干腐、湿腐和软腐。

5、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可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

6、植物病害循环分为病害发生前阶段、个体发病阶段、群体发病阶段和病害延续阶段四个阶段。

7、在病害的发生发展抗接触、抗侵入、抗扩展、抗损害等几种类型。

8、病原物有各种越夏或越冬的方式。

植物病理学复习大纲

植物病理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1、植物病害,病状,病症,隐症现象及病害三角等的的定义2、病状的类型(5个),病征的类型(6个)3、跟植物病理学发展相关的人物及其事件第二章植物病原菌物1、菌物的营养体类型及变态结构2、菌物的无性孢子及有性孢子类型,准性生殖的定义;生活史类型3、七大菌门菌物基本特征,分类,及一些代表性病害的病原菌物的分类地位4、各菌门里的一些重要名词概念(如双游现象,转主寄生,锈孢子,子囊,分生孢子等等)5、各菌门所致病害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1、原核生物的侵染途径及传播2、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及一些代表性病害的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地位3、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害的特点和诊断第四章、植物病毒1、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组成2、病毒的核酸类型3、病毒的分类及一些重要植物病毒病害4、植物病毒病害的特点及诊断第五章植物病原线虫1、植物病原线虫的食道类型2、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类及一些重要植物线虫病害3、植物病原线虫病害的诊断要点第六章寄生性植物1、寄生性植物的寄生性及主要类群的特点第七章非侵染性病害1、非侵染性病害的定义及发生因素2、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及诊断要点,与侵染性病害的关系第八章侵染过程1、病程的概念2、病程4个时期的定义和特点3、病原物的侵入方式及途径第九章病害循环1、病害循环的定义2、病害循环设计的三个问题(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病原物传播途径)第十章植物病原物在病害互作中的作用1、共生,共栖、寄生、死体营养、活体营养等的定义2、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关系3、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第十一章植物的抗病性在病害互作中的作用1、植物抗病性的定义2、抗病性的划分类型3、植物的抗病机制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1、植物病害的计量(发病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概念)2、植物病害的流行学类型(单/多循环病害;单/积年流行性病害)及时间动态(季节流行曲线)概念及特点3、植物病害流行的影响因素及预测依据第十三章植物病害的诊断1、柯赫氏法则的内容(鉴定某种微生物是病原物的方法)第十四章植物病害的防治1、植物病害防治的策略。

(完整版)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

(完整版)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植物病害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的持续影响,在生理、组织和细胞上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外部表现出不正常现象传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浸染造成的病害,可以传染非传染性病害无病原生物参加,只是由于植物自身原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引起的病害,不具有传染性症状植物受病原物或不良环境的侵扰后,内部生理活动或外观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病状植物患病后,植物病部本身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病征病部上出现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个体或群体活体营养型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和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的寄生物,其营养方式为活体营养型死体营养型以死亡的有机体作为营养物质来源的生活方式称为死体营养型专性寄生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和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的特性非专性寄生寄生物即能从活体又能从死的植物组织上获取营养物质的特性柯赫法则确定某种微生物是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常表述为四步:1病植株上有一种微生物的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3将纯化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健康植株上出现相同症状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可以再分离得到相同的纯培养物,性状与接种物相同真菌狭义的真菌是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典型的营养体为丝状体,不含光合色素,主要以吸收的方式获取营养,靠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生物。

广义的真菌是包括卵菌、黏菌、壶菌、接合菌、子囊菌和担子菌等,又称菌物。

吸器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支,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菌丝变态结构菌核由真菌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较为坚硬的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子座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形成的或是由菌组织和寄主组织组成,可用于产生子囊等生殖器官的垫状或头状组织。

菌索菌组织纠缠在一起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可吸收营养和抵抗不良环境厚垣孢子由菌丝中的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的休眠孢子,可抵抗不良环境游动孢子鞭毛菌的无性孢子,具鞭毛,无细胞壁,可在水中游动孢囊孢子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不具鞭毛,有细胞壁,原生质割裂产生分生孢子子囊菌、半知菌及担子菌的外生无性孢子,主要由芽殖和裂殖产生卵孢子卵菌的有性孢子,由雄器和藏卵器配合产生具有厚壁的休眠孢子,卵孢子为二倍体接合孢子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配子囊配合产生子囊孢子子囊菌的有性孢子,产于子囊内,每个子囊8个孢子担孢子担子菌的有性孢子,着生在一种称为担子的结构上,单细胞、单核、单倍体子实体具有一定形状并着生孢子的真菌的产孢结构闭囊壳包被完全封闭,无固定孔口的子囊果称作闭囊壳子囊壳子囊果有孔口,球形或瓶形,内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座子囊着生与子座部分组织消解形成的空腔内,子囊周围不形成真正的子囊果壁,此子座组织称为子囊座子囊盘子囊果盘状或杯状,子囊平行排列在盘上分生孢子梗由菌丝分化产生的一种分支或不分支的梗状物,其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由菌丝体组成的一种垫状或浅盘状的产孢结构,上面成排的短生分生孢子梗,或直接在内壁生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由菌丝组成的一种球形、近球形、或不规则的结构,有孔口和拟薄壁组织单主寄生有的真菌在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其整个生活史的现象转主寄生真菌必须在两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革兰氏染色鉴定细菌细胞壁性状的一种染色方法,一般分为结晶紫染色,碘液处理,乙醇脱色,红色染料复染稀释终点病株组织榨取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限度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限度称为稀释终点失活温度病株组织榨取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十分钟,十分钟内病毒全部失去传染力的温度全寄生从寄主植物上夺取自己所需所有生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例如:列当、菟丝子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寄生性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水分养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致病性病原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毒性寄主植物对病原表现垂直抗性时,病原物致病力的强弱用毒性表示,强弱程度称为毒力的不同生理小种病原物种、变种或专型内对寄主植物种和品种具有不同致病力的专化类型专化型同一种寄生物种内,根据其对寄生物种内的科、属、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区分的专化类型变种病原物种内对不同科、属植物致病性各异,且形态上差别小的群体基因对基因学说对应于寄主方面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反之亦然。

中国农业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

中国农业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

绪论1、植物病理学1)性质:植物病理学是以植物为保护对象,以研究病原-寄主-环境相互关系为基础,以阐明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而设计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为目的的应用基础科学。

2)任务(研究内容):a)病害病原体的本质及其活动b)受病植物的本质及其活动c)植物与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d)病害(H-P)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e)根据上述基础研究的结果,阐明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并设计经济有效防治措施。

为园艺作物生产提供保障。

2、著名植物病理学工作者:戴芳澜(中国真菌学植病学奠基人)、俞大绂、邓叔群、林传光、曾士迈等。

植物病原真菌1、菌物病害特点: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萎蔫,少为畸形。

病斑上常有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和颗粒状物。

卵菌门中,多数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引起植物根部和茎基部腐烂或苗期猝倒。

卵菌多数以卵孢子或休眠孢子越冬。

接合菌门真菌引起的病害很少,而且多是弱寄生菌,引起的症状通常为薯、菜、果的软腐或花腐。

许多子囊菌及半知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在叶、茎、果上形成明显的病斑,其上产生各种颜色的霉状物或小黑点。

它们大多是死体营养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

但是,白粉菌则是活体营养生物,常在植物表面形成粉状的白色或灰白色霉层,后期霉层中夹有小黑点即闭囊壳。

担子菌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都是活体营养生物,在病部形成黑色或褐色的锈状物。

黑粉菌多以冬孢子附着在种子上、落入土壤中或在粪肥中越冬,黑粉菌种类多,侵染方式各不相同。

锈菌的生活史在真菌中是最复杂的,有多型性和转主寄生现象。

锈菌形成的夏孢子量大,有的可以通过气流作远距离传播,所以锈病常大面积发生。

锈菌的寄生专化性很强,因而较易获得高度抗病的品种,但这些品种也易因病菌发生变异而丧失抗性。

非侵染性病害1、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一般来说,病害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大多是由于大气污染、三废污染、气候因素所致;病害产生明显的枯斑、灼烧、畸形等症状,又集中于某一部位,无病史,多为使用农药、化肥不当造成的伤害;植株下部老叶或顶部新叶颜色发生变化,可能是缺素病,可采用化学诊断和施肥试验进行确诊;病害只限于某一品种,表现生长不良或有系统性的一致表现,多为遗传性障碍;日灼病常发生在温差变化很大的季节及向阳面。

最新普通植物病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最新普通植物病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最新普通植物病理学期末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植物病害诊断、稀释限点、钝化温度、复合侵染、植物病害诊断、并发病害、植物线虫病害、潜伏侵染、拮抗作用、抗体、类病毒、鉴别寄主、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隐症现象、植物病害诊断、植物线虫病害、鉴别寄主、稀释限点、抗原、类病毒、继发病害、复合侵染植物病理学、病原、病状、病症、专性寄生、致病性、毒性、病害循环、侵染过程、整体产果、分体产果、菌索、子座、菌核、子实体、假根、同宗配合、异总配合、准性生殖、真菌的生活史、生活史的多形现象、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子囊座、侧丝、丁侧丝、拟侧丝、缘丝、初生菌丝、次生菌丝、三生菌丝、担子果、转主寄生、先担子、后担子、病毒、亚病毒,朊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卫星病毒、卫星RNA、初侵染、再侵染、复合侵染、外运凝集素(lectin)、激发子(elicitor)、毒素(toxin)、被动的抗病性、主动抗病性、定向选择、稳定化选择、植物保卫素(phytoalexin)、过敏性反应、PR蛋白、诱发抗病性、基因对基因学说、(+)RNA 、系统症状、抗血清反应、诱导抗病性、病毒的突变、钝化温度、多分体现象、系统症状、抗原、二、填空1.病害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短,只有几天,大多是由于、或气候因素如冻害、干热风、日灼所致。

2.鞭毛菌所致植物病害的主要病状是:①;②;③;④;⑤花序、花梗。

主要病征为、、等。

3.真菌的分类、鉴定基本上是以形态特征为主,并辅之以生理、、遗传、生态、超微结构及等多方面的特征。

4.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真菌的分类、鉴定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极大地推动了真菌学的发展。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脉冲场电泳)技术、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技术、技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ITS(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技术等。

5.通常用作接种的敏感寄主有、、、、、、、、等。

6.植原体病害在田间表现出与病毒相似的症状, 植株、、、丛根、、花变绿, 并使植株衰退和。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需要掌握得名词概念植物病害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得持续影响,在生理、组织与细胞上发生得一系列病理变化, 外部表现出不正常现象传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浸染造成得病害,可以传染非传染性病害无病原生物参加,只就是由于植物自身原因或外界环境条件得恶化引起得病害,不具有传染性症状植物受病原物或不良环境得侵扰后,内部生理活动或外观生长发育所显示得某种异常状态病状植物患病后,植物病部本身表现出来得不正常状态病征病部上出现得肉眼可见得病原物个体或群体活体营养型只能从活得寄主组织与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得寄生物,其营养方式为活体营养型死体营养型以死亡得有机体作为营养物质来源得生活方式称为死体营养型专性寄生寄生物只能从活得寄主组织与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得特性非专性寄生寄生物即能从活体又能从死得植物组织上获取营养物质得特性柯赫法则确定某种微生物就是侵染性病害得病原物时必须遵循得原则,常表述为四步:1病植株上有一种微生物得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3将纯化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健康植株上出现相同症状病害;4从接种发病得植株上可以再分离得到相同得纯培养物,性状与接种物相同真菌狭义得真菌就是具有真正得细胞核,典型得营养体为丝状体,不含光合色素,主要以吸收得方式获取营养,靠产生孢子得方式进行繁殖得生物。

广义得真菌就是包括卵菌、黏菌、壶菌、接合菌、子囊菌与担子菌等,又称菌物。

吸器真菌菌丝产生得一种短小分支,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物质得菌丝变态结构菌核由真菌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共同构成得一种较为坚硬得结构,具有较强得抗逆性子座由疏丝组织与拟薄壁组织形成得或就是由菌组织与寄主组织组成,可用于产生子囊等生殖器官得垫状或头状组织。

菌索菌组织纠缠在一起形成得绳索状结构,可吸收营养与抵抗不良环境厚垣孢子由菌丝中得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得休眠孢子,可抵抗不良环境游动孢子鞭毛菌得无性孢子,具鞭毛,无细胞壁,可在水中游动孢囊孢子接合菌得无性孢子,不具鞭毛,有细胞壁,原生质割裂产生分生孢子子囊菌、半知菌及担子菌得外生无性孢子,主要由芽殖与裂殖产生卵孢子卵菌得有性孢子,由雄器与藏卵器配合产生具有厚壁得休眠孢子,卵孢子为二倍体接合孢子接合菌得有性孢子,由配子囊配合产生子囊孢子子囊菌得有性孢子,产于子囊内,每个子囊8个孢子担孢子担子菌得有性孢子,着生在一种称为担子得结构上,单细胞、单核、单倍体子实体具有一定形状并着生孢子得真菌得产孢结构闭囊壳包被完全封闭,无固定孔口得子囊果称作闭囊壳子囊壳子囊果有孔口,球形或瓶形,内生子囊与子囊孢子子囊座子囊着生与子座部分组织消解形成得空腔内,子囊周围不形成真正得子囊果壁,此子座组织称为子囊座子囊盘子囊果盘状或杯状,子囊平行排列在盘上分生孢子梗由菌丝分化产生得一种分支或不分支得梗状物,其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由菌丝体组成得一种垫状或浅盘状得产孢结构,上面成排得短生分生孢子梗,或直接在内壁生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由菌丝组成得一种球形、近球形、或不规则得结构,有孔口与拟薄壁组织单主寄生有得真菌在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其整个生活史得现象转主寄生真菌必须在两种以上不同得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革兰氏染色鉴定细菌细胞壁性状得一种染色方法,一般分为结晶紫染色,碘液处理,乙醇脱色,红色染料复染稀释终点病株组织榨取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限度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限度称为稀释终点失活温度病株组织榨取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十分钟,十分钟内病毒全部失去传染力得温度全寄生从寄主植物上夺取自己所需所有生活物质得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例如:列当、菟丝子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得寄生关系主要就是水分得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寄生性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水分养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与繁殖得特性致病性病原所具有得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得特性毒性寄主植物对病原表现垂直抗性时,病原物致病力得强弱用毒性表示,强弱程度称为毒力得不同生理小种病原物种、变种或专型内对寄主植物种与品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得专化类型专化型同一种寄生物种内,根据其对寄生物种内得科、属、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区分得专化类型变种病原物种内对不同科、属植物致病性各异,且形态上差别小得群体基因对基因学说对应于寄主方面每一个决定抗病性得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得基因,反之亦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植物病害? 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的持续影响,在生理、组织和细胞上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外部表现出不正常现象传染性病害? 由病原生物因素浸染造成的病害,可以传染非传染性病害? 无病原生物参加,只是由于植物自身原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引起的病害,不具有传染性症状?植物受病原物或不良环境的侵扰后,内部生理活动或外观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病状? 植物患病后,植物病部本身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病征?? 病部上出现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个体或群体活体营养型? 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和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的寄生物,其营养方式为活体营养型死体营养型?以死亡的有机体作为营养物质来源的生活方式称为死体营养型专性寄生? 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和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的特性非专性寄生? 寄生物即能从活体又能从死的植物组织上获取营养物质的特性柯赫法则确定某种微生物是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常表述为四步:1病植株上有一种微生物的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3将纯化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健康植株上出现相同症状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可以再分离得到相同的纯培养物,性状与接种物相同真菌? 狭义的真菌是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典型的营养体为丝状体,不含光合色素,主要以吸收的方式获取营养,靠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生物。

广义的真菌是包括卵菌、黏菌、壶菌、接合菌、子囊菌和担子菌等,又称菌物。

吸器? 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支,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菌丝变态结构菌核? 由真菌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较为坚硬的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子座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形成的或是由菌组织和寄主组织组成,可用于产生子囊等生殖器官的垫状或头状组织。

菌索? 菌组织纠缠在一起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可吸收营养和抵抗不良环境厚垣孢子?? 由菌丝中的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的休眠孢子,可抵抗不良环境游动孢子? 鞭毛菌的无性孢子,具鞭毛,无细胞壁,可在水中游动孢囊孢子?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不具鞭毛,有细胞壁,原生质割裂产生分生孢子?? 子囊菌、半知菌及担子菌的外生无性孢子,主要由芽殖和裂殖产生卵孢子?卵菌的有性孢子,由雄器和藏卵器配合产生具有厚壁的休眠孢子,卵孢子为二倍体接合孢子? 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配子囊配合产生子囊孢子? 子囊菌的有性孢子,产于子囊内,每个子囊8个孢子担孢子担子菌的有性孢子,着生在一种称为担子的结构上,单细胞、单核、单倍体子实体? 具有一定形状并着生孢子的真菌的产孢结构闭囊壳包被完全封闭,无固定孔口的子囊果称作闭囊壳子囊壳? 子囊果有孔口,球形或瓶形,内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座? 子囊着生与子座部分组织消解形成的空腔内,子囊周围不形成真正的子囊果壁,此子座组织称为子囊座子囊盘?子囊果盘状或杯状,子囊平行排列在盘上分生孢子梗? 由菌丝分化产生的一种分支或不分支的梗状物,其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 由菌丝体组成的一种垫状或浅盘状的产孢结构,上面成排的短生分生孢子梗,或直接在内壁生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由菌丝组成的一种球形、近球形、或不规则的结构,有孔口和拟薄壁组织单主寄生? 有的真菌在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其整个生活史的现象转主寄生真菌必须在两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革兰氏染色鉴定细菌细胞壁性状的一种染色方法,一般分为结晶紫染色,碘液处理,乙醇脱色,红色染料复染稀释终点? 病株组织榨取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限度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限度称为稀释终点失活温度??病株组织榨取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十分钟,十分钟内病毒全部失去传染力的温度全寄生? 从寄主植物上夺取自己所需所有生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例如:列当、菟丝子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寄生性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水分养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致病性病原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毒性?寄主植物对病原表现垂直抗性时,病原物致病力的强弱用毒性表示,强弱程度称为毒力的不同生理小种病原物种、变种或专型内对寄主植物种和品种具有不同致病力的专化类型专化型?? 同一种寄生物种内,根据其对寄生物种内的科、属、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区分的专化类型变种? 病原物种内对不同科、属植物致病性各异,且形态上差别小的群体基因对基因学说? 对应于寄主方面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反之亦然。

垂直抗病性? 由单个或较少基因控制的抗性,只对一种病原物特定的小种或株系有效,可使植物免于发病水平抗病性由多个微效基因赋予抗性,对所有病原物都有一定的抗性,但是抗性不强病害循环? 一种病害从寄主的一个生长季开始发病,到后一个生长季再度发病的过程初侵染植物在新的生长季节中受到从越冬或越夏场所来的病原物的侵染称作初次侵染再侵染在田间已经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后侵染同一生长季内的寄主植物越冬? 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后病原物的存活方式和存活场所,病原物度过寄主休眠期后,引起下一季节的初次侵染单年流行高频侵染病害,在一个生长季内便完成由轻转重到达流行的程度,取决于气候条件和植物的抗病性积年流行经多年积累,病原物群体方可达到造成病害流行的程度,能否流行取决于初浸染的数量植物检疫? 又称为法规防治,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减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抗病? 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的侵入和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免疫? 植物受到病原物侵袭后,完全不发生病害能力耐病寄主植物在受到病原侵染后,表现明显病害症状,但仍可获得较高产量过敏性反应? 植物对非亲和性病原物表现高度敏感的现象,受侵袭细胞及其临近细胞快速死亡,病原物受遏制或被杀死,或封锁在枯死组织中植保素? 植物受到病原物的侵染后,或者是受多种生理的物理的刺激后所产生或积累的一类低分子抗菌性此生代谢物交互保护先侵染的病毒可以保护植物不受另一个病毒侵染(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或者低毒性的病原物事先接种于植物体后,可诱发职务产生抗病性,从而抵抗同种病原物内强毒菌株的侵染的现象)病征中的小黑颗粒是真菌的哪些结构体?答:子囊壳闭囊壳病征中的粉状物、霉状物和索状物各是真菌的什么结构?答:粉状物——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霉状物——气生菌丝或孢子梗和孢子索状物——菌索怎样初步诊断一种细菌性病害?答:(1)症状识别(2)显微镜检查(3)分离培养侵染实验(从病害的症状描述开始,描述症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选取最典型的症状来命名这种病害,从这些病害名称中就可以知道病害类型。

当掌握了大量病害症状表现,尤其是综合征和并发症的变化之后,就比较容易对某些病害样本做出初步诊断)植物病害的症状分哪些类型?答:内部症状:内含体、侵填体、胼胝体外部症状:(1)病状:变色、坏死、萎蔫、腐烂、畸形(2)病症:霉状物(丝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点状物、索状物、菌脓或流胶5.植物病害的病原有那些?答:包括寄生或危害植物的:线虫、真菌、藻物、细菌、寄生植物、病毒6.原核生物有什么特点?答: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微生物,特点是:无细胞核,细胞质有细胞膜和细胞壁或只有细胞膜包围。

细胞质中含有小分子的核蛋白体,但没有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分化,大多数原核生物形态为球状或短杆状,少数为丝状、分支至不定型状7. 简述病毒的复制。

答:(1)植物病毒被动的方式进入活体细胞(2)释放核酸,称为脱壳(3)脱壳后的病毒核酸直接作为MRNA,利用寄主提供的核糖体、TRNA、氨基酸等物质和能量,释放形成病毒专化的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4)在聚合酶的作用下,以正链RNA为模板复制负链RNA(5)以负链RNA为模板,复制一些亚基团核酸,同时大量复制正链RNA (6)亚基团组核酸翻译出3种蛋白,包括衣壳蛋白(7)病毒合成的正链RNA与衣壳蛋白进行装配,成为完整的子代病毒粒体(8)子代病毒粒体可以不断增殖并通过胞间连丝扩散转移9. 怎样从形态结构上区分植物寄生线虫与腐生线虫?答:寄生线虫有口针,在水中不活泼,腐生线虫没有口针,在水中活泼;10. 植物寄生线虫为什么会致病?答:(一)因为线虫通过口针对寄主细胞或组织直接穿刺吸食过程对寄主细胞和组织有直接的破坏作用(二)线虫食道腺分泌物造成以下的症状:刺激寄主细胞增大,以致形成巨型细胞刺激细胞分裂形成肿瘤或从根抑制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溶解中胶层使细胞离析溶解细胞壁,破坏细胞(三)植物根部收到线虫侵袭后,更容易遭到其他病原物的侵染,从而加重了病害的发生11. 怎样在田间区分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答: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无发病中心,症状分布均一;侵染性病害大都有病症,无病症的有发病中心,症状分布不均匀,且往往表现为复合型非侵染性病害在田间分布受地形、地物的影响大,发病普遍面积较大侵染性病害有发病中心,具有传染性,非侵染性病害不具传染性非侵染性病害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恢复12. 列举10种国内植物检疫性病害.答: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小麦线粒虫病、小麦黑粉病、小麦锈病、小麦1号病、玉米霜霉病、玉米大斑病、大豆疫病、马铃薯癌肿病、棉花黄萎病、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烟草环斑病毒、番茄溃疡病、鳞球茎茎线虫、木薯细菌性枯萎、13. 何谓革兰氏染色?它在细菌的分类和鉴定中有何作用?答:革兰氏染色是鉴定植物细胞壁性状的一种染色方法,主要步骤包括用结晶紫染色后经过碘液处理,乙醇脱色,再利用红色染料复染格兰仕染色反应了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本质上的差别,由染色反应的不同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再通过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一些性状上的不同,可以起到细菌分类和鉴定的作用14. 病原细菌和病原真菌在侵染、传播方面有何特点?答:(1)病原细菌的侵染方式包括气孔、皮孔、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伤口侵入,侵入途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症状病原细菌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雨水传播,其次包括介体传播以及使用工具上的传播(2)病原真菌的侵染方式都具有主动性,是以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者以菌丝从伤口、自然孔口侵入或从表皮直接侵入,担子菌还能以侵入能力更强的根状菌索侵入病原真菌的传播主要方式是气流传播,也有雨水介体和人为因素的传播15. 植物病毒是如何传播的?答:植物病毒有两种传播方式:(一)介体传播:昆虫、螨虫、线虫、细菌、菟丝子等介体;(二)非介体传播:花粉和种子传播、营养体繁殖材料传播和机械传播,植物病毒的有效传播近距离主要是靠活体接触摩擦而传播,远距离主要是靠寄主繁殖材料和传播介体的传带16. 实验室鉴定植物病毒依据哪些原理和方法?答:(1)鉴别寄主诊断:不同病毒对不同的寄主植物有特定反应,用具有特征性症状的植物来鉴别植物病毒(2)传染实验:不同病毒有不同传播介体,确定传播介体可以进一步缩小工作范围(3)显微镜观察:病毒内含体大都存在有典型症状部位,他们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识别(4)血清学技术:利用植物病毒衣壳蛋白的抗原特性,制备病毒的特异性抗血清,再使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鉴别病毒(5)核酸杂交以及PCR技术:核酸杂交依据RNA与互补DNA之间存在着碱基互补关系,做成DNA探针;检测目标病毒核酸从而鉴别病毒,PCR技术通过扩增和检测RNA的互补DNA序列鉴别病毒(6)物理化学特性:不同病毒对外界条件的稳定性不同,从而区别不同的病毒,包括稀释限点、钝化温度、体外存活期、沉降系数、相对分子质量、光谱吸收特性17. 线虫是如何对植物致病的?答: 因为线虫通过口针对寄主细胞或组织直接穿刺吸食过程对寄主细胞和组织有直接的破坏作用,更重要的是食道腺分泌物造成以下的症状:刺激寄主细胞增大,以致形成巨型细胞,刺激细胞分裂形成肿瘤或从根,抑制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溶解中胶层使细胞离析,溶解细胞壁,破坏细胞.由于上述方面的影响使得植物产生根结、根斑、从根、根腐,地上部分类似营养缺乏导致黄叶、萎蔫等,最终是植物减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