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趣味小故事
我们身边的税收故事

我们身边的税收故事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征收税收,国家能够为公众提供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等各项公共服务。
税收不仅是国家的需求,也是每个人身边的一部分。
故事一:小明的故事小明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他经营着一家小型超市。
每年都要按照法律规定缴纳营业税和所得税。
营业税是根据他超市每年的销售额来计算的,所得税则是根据他的利润来计算的。
小明每个月都要将一部分销售额交给国家税务机关,用于补充国家的财政收入。
虽然有时候觉得很心疼,但他知道税收的重要性,也明白通过纳税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故事二:李叔叔的故事李叔叔是一名工程师,每个月获得的工资都要交个人所得税。
这些个人所得税是根据他每月的收入水平来计算的,主要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提供。
李叔叔之前生病住院,得到了各种医疗保障的帮助,他深刻地体会到纳税的重要性。
通过纳税,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保障。
故事三:王爷爷的故事王爷爷是一位退休的老人,他在工作时也要为自己的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
退休后,他可以享受到国家为他提供的养老金,这些养老金是通过前期纳税累积起来的。
王爷爷深深地感受到纳税能够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的重要性。
在他的眼中,税收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爱国行为和社会责任。
故事四:小燕子的故事小燕子是一位年轻的职场新人,她刚刚买了一套房子。
作为一名房产业主,她要按照法律规定交房屋税和契税。
房屋税是按照房产的市值来计算的,契税是按照房产转让款的比例来计算的。
小燕子有时觉得纳税对自己的压力较大,但她也清楚,通过纳税可以为社会提供住房保障和城市建设的资金支持。
她愿意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是我们身边的一些纳税故事。
无论是企业家、工薪族还是老年人或是房产业主,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到税收的重要性。
纳税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贡献回报社会的行为。
通过纳税,我们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福利保障。
关于税收的故事

关于税收的故事我有个朋友叫小李,是个小老板,开了个小小的火锅店。
他呀,一开始对税收那是一知半解,总觉得这税收就像从他口袋里硬生生掏钱似的,心里老大不乐意。
有一回,我们几个朋友在他店里涮火锅,酒过三巡,他就开始抱怨税收的事儿。
他说:“你们看,我这每天忙里忙外,累得像头牛,好不容易赚点钱,还得交那么多税,这不是割我的肉嘛。
”我就笑着跟他说:“兄弟,你这想法可不对。
你这店门口的大马路是谁修的?这路灯晚上亮堂堂的,电费谁出的?还有啊,你这店里要是万一有个小偷啥的,警察叔叔来保护你,这钱从哪来?”他愣了一下,嘟囔着:“这跟税收有啥关系?”我夹起一片毛肚,边涮边说:“关系可大了去了。
这些都是政府用税收的钱来做的呀。
你想想,如果没有这些公共设施和保障,你这店能有这么多人来吗?就说这大马路,要是坑坑洼洼的,谁愿意大老远跑你这儿吃火锅?”小李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对税收的看法。
有一天,他店旁边的下水道堵了,污水横流,那臭味熏得顾客都不敢上门。
他正发愁呢,给市政部门打了个电话。
没想到,人家很快就派人来修了,而且一分钱没要他的。
他好奇地问工人师傅,师傅说:“这是政府出钱,税收的钱就有一部分是用来维护这些公共设施的。
”从那以后,小李再也不抱怨税收了。
他还经常跟顾客说:“咱这吃火锅交的税啊,那可都是有大用处的,就像咱们吃火锅的底料一样,虽然看不见,但缺了可不行。
”再说说我自己的一次经历吧。
我在网上买了个东西,发现价格比我想象中要便宜一些。
我就纳闷了,这商家怎么赚钱呢?后来一了解,才知道有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
这商家因为符合一些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条件,少交了不少税,所以能把价格降下来让利给消费者。
你看,税收这东西啊,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我们所有人都联系在一起。
它不是只从我们口袋里掏钱,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就像我们大家一起凑份子钱,然后把这些钱用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让大家都能受益。
税收小故事三篇

税收小故事三篇文章标题:税收小故事三篇我零零碎碎听到了这些故事,这些关于税收的故事,我忠实地记录它们,是因为我们很可能有一天会成为某个故事的主角。
听到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一次次被感动,但愿有一天我们的故事也能感动别人。
两个山头和十块钱税款力是鄂西山里一个地税所的所长。
所里人手少,力就爬山过河带头去收税。
他管的户里,有一个代销店,离最近的集中征收点还有两个山头,每月定税十块钱。
店主是对老夫妇,主动来交税不方便,力就月月爬两个山头去收十块钱的税款。
有一天,遇了山洪,山上有石头滚下来,砸断了他一条腿。
开表彰会那天,有人在会上说:“征收方式也该改改了,为十块钱税款搭进去一条腿,我们心痛啊!”力轻描淡写地说:“你们没见过那两个老人,整整一个月,他们用一张张毛票攒足十块钱,你去了,交完钱,他们说,别忘了,下个月十号一定来……两个不识字的老人在提醒我们呐!”会场里先前有人讲小话,那会儿,那些声音刀砍样断在空气里。
“税”字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阳是个地税干部,阳是个哑巴。
阳是在一次医疗事故后成了哑巴的,分局里原本是要将他调到内勤岗位的,他倔得很,脸一沉,一扭头就上街收他的税去了。
成了哑巴的阳收起税来直接了当,直奔主题。
他往纳税户面前一站,先是笑,拍拍税票,紧接着把税票开出来,递过去,接钱。
成了哑巴的阳年年都超额完成任务。
省局有领导下来视察,在大街上见了正在收税的阳,心头一热,上前握住了阳的手。
吃力地一问一答了几句,省局领导忽然问:“‘税’字用哑语怎么说?”阳想了一会儿,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来,把有国徽的一面朝省局领导,用手指着,久久的。
人群里有人鼓掌,有人落泪。
一张税票玫二十出头,是个泼泼辣辣的姑娘。
玫管的是饮食行业,月月在油烟里收税。
有个炸油条的女人,两年没交过一分钱的税。
玫说:“我去收。
”玫去了八次,苦口婆心,却次次遭骂。
第九次去,玫当着女人的面把税票开出来,说:“大姐,要是真没钱我先替您垫上,票您收好,有了钱还我。
关于税收的小故事

关于税收的小故事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它是政府从居民和企业收取的一种强制性的财政性收入。
税收的征收和使用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税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讲述关于税收的一些事情。
故事的主人公是小明,他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
每个月,他都要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
小明觉得纳税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对国家的贡献。
他知道,国家需要税收来支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公共事业,而这些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公民的纳税。
有一天,小明在单位里听到同事们在讨论税收的话题。
有人认为税收太高了,工资都被扣得差不多了;也有人认为税收是必要的,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小明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于是他开始了解更多关于税收的知识。
他了解到,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纳税人有义务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税款。
税收的征收主要是通过税法来规定,包括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而税收的使用则是由政府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来决定的,主要用于国防、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
小明还了解到,税收的征收和使用需要依法公开透明,政府需要对纳税人缴纳的税款使用情况进行公开披露,确保税收的合理使用。
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对税收的征收管理,防止税收的滥用和浪费,确保税收的合理征收和使用。
通过这些了解,小明对税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明白了税收不仅仅是一种财政收入,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他也意识到,纳税人应该关注自己纳税的权益,同时也要关注税收的合理使用,促进税收的公平和效率。
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税收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关乎每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税收有更深入的了解,关注税收的征收和使用,做一个负责任的纳税人,也关注税收的公平和效率,推动税收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税收的重要性,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作为纳税人的责任和义务。
税收小故事

税收小故事从前有个小镇,叫幸福镇。
镇里的人们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
在这个小镇上,有个叫李三的小伙子,他经营着一家小小的杂货店。
李三特别勤劳,每天早起晚睡,把杂货店打理得井井有条。
可是呢,李三有个小毛病,就是不太懂税收是咋回事儿。
有一天,镇上来了个税务员,告诉李三要依法纳税。
李三就有点懵了,纳啥税呀?我的钱都是我辛辛苦苦挣来的,为啥要给别人呀?税务员就耐心地给他解释,说税收就像是大家一起修的一条路,每个人都出一点力,这样路才能又平又好,大家都能在上面走得顺畅。
李三好像有点明白了,但还是有点舍不得那点钱。
过了一阵子,小镇上要建一所新学校。
哇,那学校可漂亮了,有宽敞的教室,崭新的桌椅。
李三看着那些孩子们开开心心地在新学校里学习,突然就想到了之前税务员说的话。
他一拍大腿,哎呀,这学校不就是大家纳税的钱建起来的嘛!要是没有税收,哪来这么好的学校给孩子们读书呀。
从那以后,李三再也不抵触纳税了,每次都按时足额地交税。
他还跟其他街坊邻居说,税收可不是白交的呀,那是为了咱们大家的生活更好呢!就像那路灯,要是没有税收,晚上走路不就得摸黑啦?还有那公园,要是没有税收,咱们去哪散步休闲呀?你看,税收不就是这样嘛,看似从我们手里拿走了一些钱,但实际上是为了让整个社会变得更美好。
就像我们家里过日子一样,有时候得拿出点钱来买些大家都能用的东西。
咱再想想,如果没有税收,那国家怎么有钱去建设基础设施呢?没有好的道路、桥梁,我们的生活能方便吗?没有强大的国防,我们能安心过日子吗?这税收呀,可真是太重要啦!咱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家庭的一员,都有责任为这个家出一份力。
纳税就是我们出的那份力呀!虽然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有点舍不得那点钱,但是想想我们得到的那些好处,不就觉得值了嘛。
所以呀,大家可别小看了税收,它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魔法棒,轻轻一挥,就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都要积极纳税,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呀!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吗?。
我身边税收的故事

我身边税收的故事税收是国家用来筹措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也能从身边的经历中感受到税收所带来的影响。
下面我将分享几个身边税收的故事,以展示税收的重要性和价值。
故事一:小商贩的纳税我生活的社区里有一位年轻的小商贩,他每天在街头摆摊卖水果。
虽然他的生意不大,但每个人都能从他这里买到新鲜的水果。
有一次我和他聊天时,他告诉我他是如何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
根据规定,他每个月都要向税务部门做一次纳税申报,这包括销售额、成本费用和利润等信息。
他会将自己的营业额用电子收款机进行记录,并留存所有的收据和账目。
在纳税时,他会将这些资料提供给税务部门进行核对和审核,然后按照规定缴纳相关税款。
他告诉我,虽然纳税并不容易,但他深知纳税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他会积极履行自己的纳税义务。
故事二:企业的税收贡献税收对于企业来说更是一个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我所在的城市里有一家大型物流公司,他们通过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和一位该公司员工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们每年纳税数额巨大,对于地方财政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关键的支持作用。
他告诉我,公司每年都会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印花税等。
同时,他们还要履行一些间接税的义务,比如提供完整的发票,按照规定时限缴纳营业税等。
他强调,企业的税收贡献不仅是一种法定的责任,更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回馈。
故事三:个人所得税的影响税收对于个人而言,个人所得税是最为熟悉而又直接体验到的税种。
我的朋友小明是一名年轻的白领,他有自己的房产并每个月按时领取工资。
他告诉我,他每个月都会从工资中扣除一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
虽然缴纳个人所得税会让他的收入减少,但他非常理解这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他表示,通过纳税,他对国家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他希望自己的纳税行为能够帮助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趣味会计-税务会计之小故事蕴含大道理

故事三、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2
01
04
02
03
【评】
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
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01
02
【评】
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把,但是,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我认为,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
企业在面临税务危机时,需要“救火”的人,但是,如果,企业在日常税务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听取“烟囱改曲的人”的意见的话,或许根本就不会着火,税务管理的成本会低很多!
我认为,企业管理也是如何,企业的税务管理更是如此,不要因为所谓人性管理而降低了数字管理的标准!
关于税收的小故事简短

关于税收的小故事简短在一个小镇上,生活着一对夫妻,丈夫叫李明,妻子叫王丽。
他们经营着一家小小的杂货店,虽然生意不算特别红火,但也足以维持生计。
有一天,镇上来了一位新的税务官员,名叫张峰。
张峰工作认真负责,他挨家挨户地向商户们宣传税收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
当他来到李明和王丽的杂货店时,李明心里犯起了嘀咕:“这税收会不会让我们本来就不宽裕的日子更加艰难呢?”张峰似乎看出了李明的顾虑,他耐心地解释道:“李先生,税收可不是为了给大家增加负担。
您想想,咱们镇上的道路需要修缮、学校需要建设、路灯需要安装,这些公共设施和服务都需要资金。
而税收就是大家共同为了小镇的发展出一份力。
”李明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太情愿。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明发现镇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前坑坑洼洼的道路变得平坦了,学校里新增了许多教学设备,晚上的街道也因为新安装的路灯而变得更加明亮和安全。
他的孩子在学校里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自己进货的道路也因为交通设施的改善而更加便捷。
渐渐地,李明开始意识到税收带来的好处。
他不再抵触交税,而是主动按时足额地缴纳税款。
有一次,杂货店的生意遇到了一些困难,资金周转不开。
李明想到了向银行贷款。
没想到,因为他一直以来良好的纳税记录,银行很快就批准了他的贷款申请,并且给予了较低的利率。
这让李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而在小镇的另一边,有一家饭店的老板叫刘强。
他总是想方设法地逃避交税,觉得能少交一点是一点。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税务部门经过调查,发现了他的违法行为,并对他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不仅要补缴所欠税款,还缴纳了一大笔罚款。
刘强后悔不已,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也给自己的生意带来了负面影响。
经过这件事,刘强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开始老老实实交税,并积极改进饭店的经营管理。
几年过去了,小镇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和依法纳税,变得越来越繁荣。
新的医院建起来了,公园里多了许多娱乐设施,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商人前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汉减税:造就“光武中兴”“明章之治”
光武帝,即刘秀,东汉王朝的建立者。
在位期间(公元25年—57年)先后多次颁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多次下诏免罪徒为庶民;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减轻田赋,恢复西汉三十而税一的旧制,山林池泽听任贫民开采,不收假税,兴修水利,实行屯田;废除地方兵役制,裁并400余县,精简官吏十分之九,中央机构包括财政机构也大为紧缩,如秦汉以来一直归属少府掌管的“山泽陂池之税,”亦令其改属司农,由国家统一征收一切租税,少府的职掌只是单纯管理皇室支出。
这是封建税收体制上的一个重要政策。
正是这些措施积极的实行,东汉政治清明,轻徭薄赋,健省刑罚;汉明帝和汉章帝两代皇帝也积极沿承了光武帝的治国方式和道理均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徭役,除此之外他们还给一些没有土地的贫苦子民安排土地,并贷款给他们粮种和农用工具。
因此,明帝统治后期史书有云:“天下太平,人无徭役,百姓殷富,牛马被野”,全国政治稳定,巩固了亡而复立的刘氏王朝,史家誉作“光武中兴”“明章之治”。
就像东汉的精减机构、精简人员、减少财政支出,才能减轻民众负担,“藏富于民”。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减税降费,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措施,希望减税降费的红利真正落实到每个纳税人的手里,减轻纳税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