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具件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蒙台梭利教具使用方法

蒙台梭利教具使用方法

蒙台梭利教具使用方法
蒙台梭利教具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工具,旨在帮助儿童发展各种认知和生活技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方法:
1. 棱镜棒(Prism Bars):这是一组不同长度的木棒,用于教授几何学概念和比较长度。

儿童可以按照长度从小到大排列棒子,掌握大小的概念。

2. 潜水绳(Dressing Frames):这是一组绣花绳,帮助儿童练习解开扣子、系鞋带、拉拉链等日常生活技能。

3. 地球仪(Globe):地球仪帮助儿童了解地理概念和各个国家的位置。

儿童可以观察并使用地球仪搜索不同的地方。

4. 盛放物体的容器(Container with Objects):这是一组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容器,用于开发儿童的触觉和智力能力。

儿童可以摸到并辨认容器中的物体。

5. 字母拼图(Sandpaper Letters):这是一组用砂纸贴制的字母拼图,帮助儿童学习字母和字母的发音。

使用蒙台梭利教具时,教师应该:
1.展示正确的使用方法,并给予儿童适当的示范。

2.让儿童由浅入深地进行练习,逐步提高难度。

3.鼓励儿童亲自操作教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与儿童进行交流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教具的概念。

5.及时给予儿童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和儿童的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蒙特梭利数学教具操作步骤

蒙特梭利数学教具操作步骤

蒙特梭利数学教具操作步骤数学教具操作步骤一、数棒示一: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以三指拿的方式从短到长将数棒搬运到工作毯上(老师在示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搬运,并作提示)4、拿出第一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1,这是1”;拿出第二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1、2,这是2”,进行三阶段教学法5、依序点数到“10”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二: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以三指拿的方式从短到长将数棒与数字卡搬运到工作毯上4、先将数字卡从1—10水平排放在工作毯上5、拿出第一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1,这是1”,再拿出1的符号与数棒相结合;拿出第二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1、2,这是2”,再拿出2的符号与数棒相结合,(老师在示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依序点数与符号相结合到“10”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二、砂纸数字板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把砂纸数字板盒搬运到桌上4、取出1的砂纸数字板,与桌延对齐,口念“1”,用2指触摸书写“1”进行3次书写(老师在示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取出2的砂纸数字板,与桌延对齐,口念“2”,用2指触摸书写“2”进行3次书写。

完成后进行三阶段教学法6、用上述的方法依序完成“3—9”的书写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三、纺锤棒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纺锤棒箱搬运到工作毯上4、手指数字点数给孩子看,并进行三阶段教学法5、手指数字“1”,取一根纺锤棒,口念“1”,放入相应的盒;手指数字“2”,取二根纺锤棒,口念“1、2”,放入相应的盒(老师在示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用上述的方法,完成“3—9”的纺锤棒工作7、纺锤棒盒子空空的没有了,询问孩子“还有哪里也是空空的?”,孩子指出“0”的位置,老师进行“0”的介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四、数字与筹码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数字与筹码搬运到工作毯上4、把数字卡从1—10排放在工作毯上,进行三阶段教学法5、手指数字卡“1”,取出“1”的筹码,手指数字卡“2”,取出“2”的筹码,手指数字卡“3”,取出“3”的筹码(老师在示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用上述的方法完成4—10的数字与筹码排放7、最后检查一下数字与筹码是否都排对了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五、彩色串珠操作步骤:示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彩色串珠搬运到工作毯上4、拿出“1”的量,点数“1”,拿出“2”的量,点数“2”,然后进行三阶段教学法5、用上述的方法完成3—10的点数(老师在示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彩色串珠和小数字卡搬运到工作毯上4、将小数字卡从1—10水平呈现在工作毯上5、老师取出一个数字卡,孩子拿出相应数字的量6、最后检查一下数字与彩色串珠是否都配对了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金黄色珠搬运到工作毯上4、老师示工作“这是一粒珠,我们叫它1”、“这是一串10,我们叫它10”、“这是一片百,我们叫它100”、“这是一个千,我们叫它1000”,并从右到左依序排放,然后进行三阶段教学法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大数字卡搬运到工作毯上4、老师取出大数字卡“1、10、100、1000”进行示,并从右到左依序排放,然后进行三阶段教学法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八、金黄色珠与数字结合—十进位的介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金黄色珠和大数字卡搬运到工作毯上4、老师先进行“1、10、100、1000”量的复习,再将数字卡“1、10、100、1000”放在相对应的量的位置,进行三阶段教学法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

蒙氏教具操作说明

蒙氏教具操作说明

蒙氏教具操作说明蒙氏教具操作说明:一、蒙氏教具概述蒙氏教具是一种用于儿童早期教育的教具集合,它是由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所设计的。

蒙氏教具通过帮助儿童感知和探索,促进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学习和发展,包括数学、语言、生活和感官等方面。

本操作说明将逐步介绍蒙氏教具的使用方法。

二、数学教具1.直觉数:直觉数是蒙氏数学教具中最基础的部分,用于帮助儿童理解数的概念。

将直觉数的图形与相应的数字配对,引导儿童逐渐了解数字的意义。

2.十位数板:十位数板用于教授十以内的数的概念,通过让儿童将木制的数字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帮助他们理解十位和个位的概念。

3.金属材料的材料立方:金属材料的材料立方用于教授立方和立方根的概念,让儿童通过触摸和感知金属材质的特点,进一步认识立方和立方根。

三、语言教具1.字母积木:字母积木是用于教授字母认知和拼读的教具,每个积木上都有一个字母,儿童可以通过拼装字母来拼写单词。

2.三字母音素盒:三字母音素盒是用于教授三个字母组合音的概念的教具,每个盒子里都有一些带有三个字母组合音的物品,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同时,帮助儿童理解这些组合音的发音规则。

3.句子分析木板:句子分析木板用于教授句子结构和语法的概念,通过将不同的部分组合在一起,帮助儿童理解句子的构成和规则。

四、生活教具1.洗衣工具盒:洗衣工具盒是用于教授儿童日常生活技能的教具,包括洗衣板、洗衣刷等,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生活场景,让儿童学会洗衣服的基本方法。

2.插花盒:插花盒是用于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生活美感的教具,通过插植花卉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帮助儿童发现自然的美丽和价值。

五、感官教具1.散射光球:散射光球用于教授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通过观察球体各个表面的折射和反射效果,帮助儿童理解光的行为。

2.听觉框:听觉框是用于培养儿童听觉和语言能力的教具,盒子内装有各种产生不同声音的物品,通过儿童的触摸和听觉感知,帮助他们区分声音的不同。

3.器皿倾倒:器皿倾倒是用于培养儿童动手能力和触觉感知的教具,通过将物体倾倒到不同的容器中,帮助儿童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容量。

蒙特梭利感官教具操作步骤

蒙特梭利感官教具操作步骤

蒙特梭利感官教具操作步骤教具操作步骤一、粉红塔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把粉红塔最小的放置于手心盖住,搬运到工作毯上(示范教具搬运模式)4、从第二个粉红塔开始,以三指~五指拿的方式从小到大将粉红塔搬运到工作毯上,按水平方向依序排列(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搬运,并作提示)5、搬运完成后,老师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粉红塔与孩子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大”和“小”(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6、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大的粉红塔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老师重点提示:每个粉红块以2边对齐的方式堆叠成塔,进行物归原位三、带插座圆柱体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老师提示用三指抓的方式将带插座圆柱体依序由粗到细拿出来放在工作毯上(最细的圆柱体如果无法站立,可以水平呈放)5、指示孩子看到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的排列方式,反之是由细到粗排列的方式6、教导孩子将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放置原位示范二:1、取出最“粗”的和最“细”的带插座圆柱体,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粗”和“细”2、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四、彩色圆柱体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以三指~五指抓的方式将彩色圆柱体拿出来散放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5、教师提示:从里面找出最粗的把它拿出来,依序由粗到细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6、将彩色圆柱体由粗到细依序放回教具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五、长棒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以三指拿的方式从短到长将长棒搬运到工作毯上散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搬运,并作提示)4、询问孩子找出最长的长棒,依序从最长的排到最短的5、指示孩子看到长棒由短的到长的排列方式6、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长”和“短”(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7、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长的长棒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物归原位六、色板色板Ⅰ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与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摆放,并作提示)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与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Ⅲ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Ⅲ盒内一组颜色的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依次找出最深的颜色排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指示孩子看到色板的颜色由“最深”的到“最浅”的排列方式7、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七、几何图形橱几何嵌图组示范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上下移动几何拼图的位置5、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7、将几何图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四边形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放置在工作毯上5、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用同样的方法,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序完成其他的四边形图形7、将四边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八、几何立体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现在进行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球体,转动球体,让孩子看到球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球体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蛋形体,转动蛋形体,让孩子看到蛋形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蛋形体5、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这2种几何立体组的名称6、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椭圆体,转动椭圆体,让孩子看到椭圆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椭圆体7、把椭圆体与蛋形体进行比较,观察他们的差异性8、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柱体,转动圆柱体,让孩子看到圆柱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柱体9、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锥体,转动圆锥体,让孩子看到圆锥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锥体10、现在进行不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柱,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柱11、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锥12、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四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四角锥13、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立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立方体1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长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长方体1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九、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盒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最后用灰色的完整三角形检查其余的大三角形是不是一样大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大六边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小六边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蓝色三角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告知孩子图形名称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二项式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比较高哪一个比较矮,先把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高的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放回二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矮的一层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三项式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和第三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是最高的哪一个是最矮的,先把最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最高的第三层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然后放回三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二层和第一层按顺序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听觉筒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声音一样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听一遍原先的声音,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听觉筒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味觉瓶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一样味道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尝一遍原先的味道做确认,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味觉瓶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三、布盒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布盒中的不同布料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布料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四、温觉板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温觉板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五、温觉瓶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瓶水平方式排放在桌上5、老师双手握住温觉瓶,感受后告诉孩子这是冰的,让孩子也感受一下,然后配上“冰的”字卡6、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剩下的3个温觉瓶,分别是冷的、温的、热的7、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辨别4个温觉瓶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六、重量板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重量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掂量,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老师取出不同材质的重量板让孩子进行分别哪一个比较重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哪一个比较重(老师从旁协助)5、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一样重的(老师从旁协助)6、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

蒙台梭利、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

蒙台梭利、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

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1、圆柱体插座活动名称:圆柱体插座教具构成:圆柱体插座4组第一组:直径和高同时递减第二组:高固定不变直径递减第三组:反比例组第四组:直径不变高度递减教具目的:直接目的一培养孩子视觉的敏锐性,学习辨别物品大小,高低,粗细的特征。

间接目的一1、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配对、排序)。

2、 为书写作准备。

操作方法:配对:1、邀请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做圆柱体插座的工作。

”2、双手握住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把圆柱体插座拿到桌子上(注意一次只出示一组).3、坐在孩子右手一侧。

4、用三指捏的动作捏住圆柱体的手柄部分,从粗到细把圆柱体抽出,放在插座前。

5、三指捏住最大的圆柱体插座将其插回插座。

6、如此示范2-3个后请孩子尝试。

7、展示结束后可让孩子自由操作一会儿。

8、注意:“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

排序:1、请孩子取来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放在桌子上。

2、将圆柱体插座取出随意混放,通过视觉的辨别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桌子的左边。

3、在从剩余的圆柱体插座中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上一个的右铡,依次类推将其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将排列好的的圆柱体插座一一放回凹曹中,结束工作。

5、注意: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

三阶段教学法(名称练习):1、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放在一起。

2、用三阶段教学法将两个圆柱体插座的特征“大的”“小的”教给孩子第一段:命名一介绍概念和物体或名称,把感觉和名称联系起来。

用手指着大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大的”,重复2-3次并示意孩子模防;用手指着小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小的”,重复2-3次。

第二段:辨别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再确认,使用选择性的问题让孩子来回答,问题中要出现“大的”“小的”,如:“请你指一下哪个是大的/小的?”“请你把大的/小的放在我的手上”“请你摸一下,这个是大的还是小的?”等。

第三段:发音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记忆重现,请孩子发音说出正确名称。

“这是什么?”注意:在第一次教孩子认识“大、小”时,选择最大的和最小的两个,给孩子视觉上反差最大的刺激,等孩子比较熟练后,再选择相近的两个让孩子来认识。

蒙台梭利、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

蒙台梭利、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

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1、圆柱体插座活动名称:圆柱体插座教具构成:圆柱体插座4组第一组:直径和高同时递减第二组:高固定不变直径递减第三组:反比例组第四组:直径不变高度递减教具目的:直接目的一培养孩子视觉的敏锐性,学习辨别物品大小,高低,粗细的特征。

间接目的一1、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配对、排序)。

2、 为书写作准备。

操作方法:配对:1、邀请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做圆柱体插座的工作。

”2、双手握住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把圆柱体插座拿到桌子上(注意一次只出示一组).3、坐在孩子右手一侧。

4、用三指捏的动作捏住圆柱体的手柄部分,从粗到细把圆柱体抽出,放在插座前。

5、三指捏住最大的圆柱体插座将其插回插座。

6、如此示范2-3个后请孩子尝试。

7、展示结束后可让孩子自由操作一会儿。

8、注意:“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

排序:1、请孩子取来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放在桌子上。

2、将圆柱体插座取出随意混放,通过视觉的辨别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桌子的左边。

3、在从剩余的圆柱体插座中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上一个的右铡,依次类推将其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将排列好的的圆柱体插座一一放回凹曹中,结束工作。

5、注意: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

三阶段教学法(名称练习):1、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放在一起。

2、用三阶段教学法将两个圆柱体插座的特征“大的”“小的”教给孩子第一段:命名一介绍概念和物体或名称,把感觉和名称联系起来。

用手指着大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大的”,重复2-3次并示意孩子模防;用手指着小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小的”,重复2-3次。

第二段:辨别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再确认,使用选择性的问题让孩子来回答,问题中要出现“大的”“小的”,如:“请你指一下哪个是大的/小的?”“请你把大的/小的放在我的手上”“请你摸一下,这个是大的还是小的?”等。

第三段:发音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记忆重现,请孩子发音说出正确名称。

“这是什么?”注意:在第一次教孩子认识“大、小”时,选择最大的和最小的两个,给孩子视觉上反差最大的刺激,等孩子比较熟练后,再选择相近的两个让孩子来认识。

蒙特梭利教具使用方法

蒙特梭利教具使用方法

1、圆柱体插座活动名称:圆柱体插座教具构成:圆柱体插座4组第一组:直径和高同时递减第二组:高固定不变直径递减第三组:反比例组第四组:直径不变高度递减教具目的:直接目的一培养孩子视觉的敏锐性,学习辨别物品大小,高低,粗细的特征。

间接目的一1、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配对、排序)。

2、为书写作准备。

操作方法:配对:1、邀请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做圆柱体插座的工作。

”2、双手握住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把圆柱体插座拿到桌子上(注意一次只出示一组).3、坐在孩子右手一侧。

4、用三指捏的动作捏住圆柱体的手柄部分,从粗到细把圆柱体抽出,放在插座前。

5、三指捏住最大的圆柱体插座将其插回插座。

6、如此示范2-3个后请孩子尝试。

7、展示结束后可让孩子自由操作一会儿。

8、注意:“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

排序:1、请孩子取来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放在桌子上。

2、将圆柱体插座取出随意混放,通过视觉的辨别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桌子的左边。

3、在从剩余的圆柱体插座中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上一个的右铡,依次类推将其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将排列好的的圆柱体插座一一放回凹曹中,结束工作。

5、注意: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

三阶段教学法(名称练习):1、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放在一起。

2、用三阶段教学法将两个圆柱体插座的特征“大的”“小的”教给孩子第一段:命名一介绍概念和物体或名称,把感觉和名称联系起来。

用手指着大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大的”,重复2-3次并示意孩子模防;用手指着小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小的”,重复2-3次。

第二段:辨别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再确认,使用选择性的问题让孩子来回答,问题中要出现“大的”“小的”,如:“请你指一下哪个是大的/小的?”“请你把大的/小的放在我的手上”“请你摸一下,这个是大的还是小的?”等。

第三段:发音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记忆重现,请孩子发音说出正确名称。

“这是什么?”注意:在第一次教孩子认识“大、小”时,选择最大的和最小的两个,给孩子视觉上反差最大的刺激,等孩子比较熟练后,再选择相近的两个让孩子来认识。

蒙特梭利日常教具操作步骤

蒙特梭利日常教具操作步骤

欢迎共阅教具操作步骤一、倒水操作步骤:示范一:有柄倒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一手三指握住杯子手柄,另一手托住杯身,把水倒入另一杯中(提示语:“注意听,你听到什么声音”)5、把水全部倒完后,用海绵擦拭杯口6、用同样的方法再把水倒回去,并用海绵擦拭杯口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示范二:无柄倒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单手握住杯子,另一手托住杯身,把水倒入杯中(提示语:“注意听,你听到什么声音”)5、将杯子的水全部倒完后,用海绵擦拭杯口6、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再把水倒回去,并用海绵擦拭杯口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二、舀豆子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张开3指,将勺子放在虎口处,握住勺子,腾空做舀的动作5、将碗里的豆子舀到旁边的空碗中(左手扶住碗)6、提示孩子,碗里“空空的没有了”,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它舀回去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三、夹操作步骤:示范一:镊子夹物品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张开3指,将镊子放在虎口处,并提示孩子“压下去”、“打开”腾空做夹的动作5、把蝴蝶面从盘子中夹到旁边空盘子中(左手扶住盘子)6、提示孩子盘里“空空的没有了”,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它夹回去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示范二:夹衣夹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张开3指,拿住衣夹腾空做夹的动作提示孩子“压下去”、“打开”,将衣夹夹在相应的位置上5、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示范三:筷子夹物品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张开手掌,依序将2支筷子放在虎口处定位,腾空做夹的动作5、把花生从碗中夹到另一空碗中(左手扶住盘子)6、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四、穿、脱、挂衣服操作步骤:示范一:挂衣服(衣架法)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把衣服整齐的平放在桌上,打开衣襟2侧3、把衣架依序穿过两边的袖子,将衣襟盖起来4、拉链对齐,提示孩子“拉”,一手按住衣服,一手慢慢从下往上拉,完成后拿住衣架,衣服就挂好了示范二:挂衣服(椅背法)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把衣服整齐的挂在椅背上3、把衣架放进衣服两边的袖子里,拿住衣架,提起来4、平放在桌上,拉链对齐,一手按住衣服,一手慢慢从下往上拉,完成后拿住衣架,衣服就挂好了示范三:穿衣服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把衣服整齐的平放在桌上,衣领朝向自己,打开衣襟2侧3、把2手分别伸到2个衣袖里4、手伸直,将衣服往后翻5、衣服穿好了,把衣服整理整齐示范四:脱衣服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将衣服前襟打开,衣领翻过肩膀3、双手向后交叉,由一只手把另一只手袖口拉出4、再交换手,将另一只袖口拉出,完成脱衣服工作示范五:折衣服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老师示范,左手右手交叉,肚子往上翻的动作3、将上述动作实施操作在衣服上,衣服折叠完成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把水倒入水盆内,直至刻度线,再用海绵擦拭水瓶口3、把手打湿,接着抹肥皂,双手搓一搓4、把手打湿清洗,直到没有肥皂泡沫5、打开擦手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025
1-100连续数板
儿童将活动数字卡片排列在一定的方格板上,认识1-100的排列并认识数的连续性。
A026
加、减法板
加数最大为9的加法练习,熟练后可导入加法心算;
用于呈现被减数最到为18的减法运算练习,熟练后可导入减法心算。
A027
数棒
由从短到长10根红、蓝相同的木棒和从1到10的10块数字片组成。数棒是代表连续“量”的教具。认识、了解数的及数词,记忆1到10,十进位法的预备,导入数的概念。
A034
数字与筹码
由55个圆片,10张1到10数字卡片组成。了解数与量的关系,认识奇数与偶数。
A035
100串珠链
培养儿童练习1-100以内连续数,并熟悉十进法,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A036
体积组
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建立不同几何立体的体积可以换算的概念,发展儿童对空间的概念。
A037
三倍数
A012
几何立体组
包括长方体、正方体、球体、椭球体、卵形体、三角柱、圆柱、圆椎、三角椎、四角椎,另有11枚与上述几何体的一个侧面相等的投影板组成。培养儿童对实体的感觉,认识各种几何体,了解其特征;进入几何学的准备,刺激肌肉的感觉。
A013
重量板
进口实木6组12个。培养辨别轻重的感觉和判断力。
A014
二项式
木制立方体和长方体共8块组成。培养视觉对立体空间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能力,可作为计算体积(a+b)3 的代数教具。(a+b)3=a3+3a2b+3ab2+b3
A017
三项式
木制立方体和长方体共27块组成。培养视觉对三次元的辨别能力,数学的思考能力,可作为三项式(a+b+c)3的代数教具使用。 (a+b+c)3=a3+3a2b+3a2c+b3+3ab2+3b2c+c3+3ac2+3bc2+6abc
A005
粉红塔
由10块立方体组成。透过视觉正确获得对三维空间差别变化的知觉;了解递进、递减的关系;培养立方体的概念、手眼协调 和肌肉运动的控制力;积高时敏锐的观察力;数学教育(理解十进位法)的间接准备;逻辑思考(顺序性)的能力。
A006
嗅觉筒
通过嗅觉筒的配对操作,训练嗅觉器官辨别各种气味的能力,金属几何嵌板是书写能力的直接预备,练习金属嵌板不仅强化三指抓的能力,加强腕肌的协调力,而且透过描绘的练习,更可增强笔触力道的熟练度,重叠描绘不同的几何图形板使图形变化无穷。
A011
构成三角形
由5盒不同的三角形块组成。透过视觉认识三角形,通过对多边形的组合与分解了解三角形与多边形的几何关系和相等概念。
A018
色板
由大、中、小3盒各种颜色的小色板组成。培养分辨颜色的对色彩的美感,颜色的对比及组合的预备。
A019
手眼协调掷圈
由5个可组装的锣口木柱和5个麻绳套圈组成,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A020
圆圆板
由100个彩色圆组成。可做颜色的排序、对应。
A021
几何体支柱
由1个插板盒、3个圆柱、3个三棱柱、3个四方柱组成。培养儿童对实体的感觉,认识几何体特征,可作颜色分类,高->低比较,排序。
A022
立体四子棋
由16组64颗棋子组成,分成两组,锻炼观察与逻辑分析能力。
A023
圆柱体阶梯
由1个插板,25个高低、颜色不同的圆柱组成。可作颜色分类,高->低比较,排序。
数学教育教具
A024
塞根板
由4块板、18块数字片组成。对于11到19的数能正确的做名称练习;能把握连续数的排列,体会连续数的顺序关系;了解10位与个位数的关系;学习量与代表数量的符号(数字)的一致性。
蒙特梭利教具件使用方法
感官教具
A001
插座圆柱体
由4组圆柱体组成。培养儿童辨别大小、高低、粗细、深浅的触觉、视觉能力,依圆柱体顺序对应培养逻辑思考敏锐观察能力;把握圆柄可作握笔练习和写字前准备。
A002
彩色圆柱
由4盒、每盒10个圆柱组成。培养视觉上识别大小、对应概念,发展手眼动作的协调,手臂肌肉控制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和注意力。
A003
长棒
由10根方长棒组成。透过触觉、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的差别有正确的了解,发展手、眼与肌肉的协调性;数学教育(量,基本运算、十进位、分制系统)的直接准备教具。
A004
棕色梯
由10块长方体组成。透过触觉、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等次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了解递进、递减的关系;学习长方体的概念;培养逻辑思考(顺序性和专注观察能力。
A031
乘除法板
进行得数最大为100的乘法题目,熟练后可导入乘法心算。
练习被除数最大为81以内除法题目,从感官上认识平均分配的概念,熟练后可导入除法心算。
A032
立方体
由1000颗边长为1厘米的立方块组成,学习立方的概念。
A033
十进位法及银行游戏
由10颗单珠、10根珠棒、10个100珠板、9个1000珠阵、4套136张数字卡片组成。了解十进位法的排列与形成,学习交换的规则,可做大数目四则运算。
A028
邮票游戏
幼儿通过银行游戏认识十进位法以后,即可进入邮票游戏的操作,熟悉数位的转换关系,并进行大数量的四则运算,培养数学思考能力。
A029
二倍数
由7个木块组成。培养2倍的概念,认识简单的倍数关系,导入平方概念。
A030
分数小人
由1个木座、小人4组10块组成。知道1个整体(=1)如何分成若干部分,作为进入分数的预备。
用立方体或长方体等实物来显示三倍数之间的关系。
A038
灰色串珠棒
熟悉十以内数量、数字与名称,为学习减法运算做准备。
A039
黑色串珠棒
加深了解十以内的数量的概念,体会等量交换的概念,可用于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
A007
音筒
两个木箱中各有6个木制圆筒组成,圆筒内装有石子、沙子、壳类、米粒、米糠等不同材料,摇动时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培养辨别声音强弱的听觉能力,发展腕部的肌肉运动。
A008
味觉瓶
由8个滴瓶组成。品尝各式味道,培养辨别基本味觉的能力。
A009
温量板
由金属、石材、木质、地毯片各2块组成,培养对温度的感觉,辨别温度的差异。
触觉板
由13块表面粗糙和光滑程度不同的木板组成。培养粗糙与光滑的触觉感和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A015
几何图形嵌板柜
由几何嵌板操作1个屉、6层几何嵌板橱1个、几何嵌板36块、几何图形卡片99张组成。通过肌肉和触觉的联合,帮助视觉认识平面几何图形;发展手眼协调、注意力和观察力;平面几何学的预备。
A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