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培训教程
液压基础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液压油的选择和维护
粘度和温度
根据工作环境和要求,根据 手册推荐的粘度和使用温度 范围选择液压油。
过滤和替换
安装油品过滤器并定期更换 油液可以防止泥沙和水分的 混入,最大限度地避免系统 故障的发生。
质量要求
确保油液品质符合设计、安 全和环保要求,选择合格的 液压油直接影响系统寿命和 安全。
常见液压系统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1
油液污染
用滑块阀检测法和棕色纸检测法对油液和系统的污染程度进行检测,最终实现修 理或更换元件的目的。
2
压力不稳定
再用液压仪器测试回路油压,调整液压溢流阀和三通减压阀的调整螺母和堵头, 最终使压力恒定、足够和精准运行。
3
元件失灵
首先用手动操作控制元件来判断故障部位,然后检查电气元件和线路并检查液压 油液质量,进行维修或更换。
当系统受到意外负载 或过载时,液压系统 可以自动卸荷,保护 设备和工作员安全。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
功率传递性
2
电、气等传感器和动作执行机构之
间传递能量勾连复杂,但液压系统
中则可以简单地利用油的流动性进
行传递。
3
液体承载力
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和能量传递能力 是实现液压传动的关键。随着压缩 体积的减少,液体流动而转移能量, 驱动机械装置。
负载平衡性
随着回路中液压元件作动,液体压 力和流量相互平衡,达到自动调节 和平衡功能。
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液压动力装置
• 液压泵:负责将油 液吸入并增压
• 电动机或原动机: 为泵提供动力
执行元件
• 液压缸:把油液能 量转化成直线运动
• 和液力压马达:把油液 能量转化成旋转运 动和力
液压基础培训讲解ppt课件

传动平稳、无级调速、过载保护 、布局灵活、容易实现自动化等 。
液压系统组成要素
动力元件
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 的压力能,如液压泵。
执行元件
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 ,驱动负载作直线往复运动或 回转运动,如液压缸、液压马 达。
控制元件
控制和调节液压系统中液体的 压力、流量和方向,如压力控 制阀、流量控制阀、方向控制 阀等。
包括液压泵、油箱、电机 、控制阀等组成部分,确 保学员了解实验台架的基 本构造。
安全操作规程讲解
强调实验前的安全检查、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应 急处理措施,提高学员的 安全意识。
实验台架搭建实践
指导学员亲自动手搭建实 验台架,熟悉各部件的连 接方式和安装要求。
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指导
液压泵启动与调试
教授学员如何正确启动液压泵, 并进行必要的调试,确保液压泵
方向控制阀
压力控制阀
流量控制阀
作用
控制液压油的流动方向 ,如单向阀、换向阀等
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 如溢流阀、减压阀等
控制液压油的流量,如 节流阀、调速阀等
实现液压系统的压力、 流量和方向控制
辅助元件功能介绍
油箱
储存液压油,起到散热、沉淀杂质的 作用
滤油器
过滤液压油中的杂质,保证系统清洁 度
冷却器
冷却高温液压油,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温度
设计要点
合理选择液压元件、确定调速范围、考虑系统效 率等。
方向控制回路实现方法
方向控制回路作用
01
控制执行元件的启动、停止和换向。
常见方向控制阀
02
单向阀、换向阀等。
实现方法
03
采用不同组合的方向控制阀,实现多种换向要求。
液压培训ppt课件

液压系统对液压缸的位置控制 精度要求较高,采用了死挡铁 停留来保证其定位精度及加工 的重复性。
万能外圆磨床液压系统
磨床工作台的往复运动采用了由 换向阀换向的液压缸回路。
砂轮箱横向进给运动采用了由换 向阀换向的液压马达回路。为减 小换向冲击,采用电液换向阀换
向。
磨床液压系统的特点:执行元件 多、要求同步运动、调速范围大
且平稳、保压性能要求高。
05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 算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明确设计要求
了解设备的用途、性能、 工作环境等,确定液压系 统的设计要求。
进行工况分析
分析设备的工作循环、负 载特性、速度特性等,为 液压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确定系统类型
根据工况分析结果,选择 合适的液压系统类型,如 开式系统、闭式系统等。
液压系统的使用维护
使用操作规范
01
遵守操作规程,避免违规操作;保持系统清洁,定期更换液压
油和滤芯。
日常维护内容
02
定期检查系统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是否正常;检查管道、
接头等是否泄漏;检查紧固件是否松动。
定期保养计划
03
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定定期保养计划,包括更换液压油、清
洗油箱、检查电气元件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压缩性
油液受压力作用时体积 缩小的性质,影响系统 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
润滑性
油液具有润滑摩擦副的 作用,减少磨损和摩擦
热。
液压系统组成
执行元件
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 ,驱动工作机构运动,如液压 缸和液压马达。
辅助元件
包括油箱、滤油器、冷却器、 加热器、蓄能器等,保证系统 正常工作。
液压技术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课件汇编

§1-3
流体力学基础
2.压力的表示方法
绝对压力:以绝对真空作为基准所表示的压力。
相对压力:以大气压力作为基准所表示的压力。
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相对压力
压力的法定单位是Pa(帕),在工程上常采用kPa(千帕)
和Mpa(兆帕)。
§1-3
流体力学基础
3.压力的传递
帕斯卡原理:置于密闭容器
中的液体,其外加压力发生变化
大时,柱塞向左运动,密封容积减
小,油液产生压力。泵体内压力油
经单向阀6进入系统,液压泵压油。
§1-1
液压传动系统概述
二、液压泵的类型、参数和图形符号
1.液压泵的类型
§1-1
液压传动系统概述
2.液压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1)压力
1)工作压力(p)
液压泵实际工作时的输出压力。
2)额定压力(pn)
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
回油箱,大活塞8在重物和自重
的作用下向下移动。
§1-1
液压传动系统概述
二、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1.动力部分
动力部分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
油液的压力能(液压能)。
2.执行部分
执行部分将液压泵输入的油液压力能转
换为带动机构工作的机械能。
§1-1
液压传动系统概述
3.控制部分
控制部分用来控
4.辅助部分
作用下始终与偏心轮1接触。当偏心轮转动时,
柱塞作左右运动。
§1-1
液压传动系统概述
1.吸油过程
当偏心轮的向径由最大转向
最小时,柱塞向右运动,其左端
和泵体间的密封容积增大,形成
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
压的作用下打开单向阀5,油液进
液压控制教程(2)

(四)PLS压力的产生
主控阀阀芯移动时,主泵压力通过输入孔a进入c口,产生PLS油压通过 LS梭阀被送进LS回路
输入孔a直径较小,起着节流的作用 PLS压力从主控滑阀节流取出,PLS大小反映了滑阀的位置状态,因此也
反映了操纵杆行程的大小 PLS油压的流向:①流向压力补偿阀 ②流向主泵LS阀 ③流向卸荷阀
17、吸油阀 24、阀弹簧
主控制阀——铲斗控制阀(11/17)
1、安全吸油阀 2、滑阀 3、压力补偿阀 4、 LS梭阀 5、压力补偿阀
6、安全吸油阀 13、回位弹簧 14、回位弹簧
主控制阀——备用控制阀(12/17)
7、安全吸油阀 8、滑阀 9、压力补偿阀 10、 LS梭阀 11、压力补偿阀 12、安全吸油阀
背压阀
背压阀在主阀下端,设定 在泄油回路回油箱之前; 其作用是在泄油回路中建 立适当的油压,防止机器 工作时液压装置(油缸、 马达等)产生负压或气穴 现象而引起的破坏
机器工作时,先导控制油 压PR作用于c室推动阀芯1 右移,阀芯1处于平衡位 置时泄油回路背压的大小 PA=(Φd×PR + 弹簧2的 力)/Φd1
动臂下降操作时,PPC先导 压力推动滑阀2,使b室压 力油经泄油口c排出,由于 a孔的节流作用,b室仍为 低压,故滑阀5打开,接通 油路B1→A1
动臂自然下降保持阀
如果动臂油缸底部 的油路产生异常高 压时,油口B处的 高压油将会打开单 向阀6,经主阀内 部油道打开安全阀 3,成为排泄油压 流回油箱;防止了 异常高压的破坏
14.弹簧
⒈伺服柱塞 ⒉拨叉 ⒊弹簧 ⒋柱塞 ⒌弹簧 ⒍弹簧座 7.弹簧 8.PC阀阀芯 9.PC阀阀体 10.柱塞 11.柱塞
15.LS阀阀芯
(三)主控制阀(1/17)
液压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常见的液压元件和设备
液压马达 液压管路 液压过滤器
液压紧固件
将液体能量转变为机械能,驱动旋转式设备。 将液体传输到不同部件的管道系统。 过滤液压油中的杂质和颗粒,保护液压系统的正 常工作。 连接液压元件和管路的螺纹接头、连接器等。
液压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了解液压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对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本节将介 绍常见的维护操作和故障排查技巧。
液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液压技术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更复杂、高效的工程需求。
液压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欢迎参加我们的液压基础知识培训!在本课程中,您将学习液压技术的工作 原理、应用领域、组成部分、维护与故障排除等内容,深入了解液压系统的 精髓。
液压基础知识介绍
液压技术是一种利用流体力学原理传递能量和控制信号的技术。本节将介绍液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汽车工业
汽车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都采用了液压技术。
重工业
液压系统在钢铁、采矿等行业中的运用广泛。
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
液压泵
提供液体流动的动力,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
液压缸
将液体能量转化为力和运动,驱动工作装置。
液压阀门
控制液体流量和压力,调节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
液压油箱
储存液压油,保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
液力放大
2பைடு நூலகம்
通过液体的不可压缩性,能够放大力的
作用效果。
3
压力传递
液体在封闭的系统内传递压力,从而产 生力和运动。
速度调节
通过控制阀门和液体流量,实现对运动 速度的调节。
液压的应用领域
叉车、液压车安全作业培训教程

在维护方面,叉车的维护保养相对复 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护,而液压 车的维护保养相对简单,一般人员即 可完成。
在操作方面,叉车需要驾驶员具备一 定的操作技能和经验,而液压车操作 相对简单,适合各种不同场所的使用。
02
安全操作规程
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01
02
03
04
驾驶前检查
在驾驶叉车前,应检查车辆的 轮胎、刹车系统、转向系统、
详细描述
通过讲解叉车、液压车安全事故案 例,让员工认识到安全作业的重要 性,提高安全意识。
总结词
了解叉车、液压车安全作业相关法 律法规和标准
详细描述
培训员工了解国家和地方关于叉车、 液压车安全作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明确安全作业的规范要求。
总结词
掌握叉车、液压车安全作业基本知 识
详细描述
培训员工学习叉车、液压车的结构 、工作原理和安全装置,了解其基 本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
发动机无法启动
检查电瓶是否亏电、点火系统是 否正常,以及发动机供油系统是
否堵塞。
转向失灵
检查转向泵是否正常工作、转向 油缸是否有泄漏,以及转向阀是
否卡滞。
制动不灵
检查制动油液位、制动蹄片磨损 情况以及制动管路是否有泄漏。
04
安全作业培训
安全意识培训
总结词
培养员工对叉车、液压车安全作业 的重视和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进行叉车、液压车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详细描述
组织员工进行叉车、液压车安全事故 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 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05
法律法规与标准
相关法律法规
01
02
03
注塑机液压系统培训教程

•注塑座;方向比例控制(注口分配阀,螺杆旋转,锁板 ,调模动作; 方向阀控制) •模具设置状态; 压力/流量比例控制 •顶出动作;压力/流量比例控制
闭环控制部分
输入信号
放大卡
比例阀或伺服阀
执行机构
传感器
•持续检验执行机构是否对应于输入信号 •要求非常精确的场合
G系列-闭环控制系统
•锁模系统; 压力/流量控制 •注塑; 闭环压力/流量控制 •保压; 闭环压力控制 •开/合模和模具保护
原理图
挤出泵控制
a. 油泵卸载状态:电磁阀Y1DP不通电,液压油 b. c. d.
在很低的压力下经过插装阀C3直接回油箱 螺杆旋转状态:Y1DP通电,VT5041控制卡控 制Y3PQ使挤出泵输出流量对应螺杆的设定转 速,液压油的压力取决于螺杆旋转的阻力 螺杆停转状态:Y1DP通电,VT5041卡输出一 定电压(2VDC)给Y3PQ,输出压力由油泵补偿 阀控制,压力为2650psi 非正常状态:Y1DP通电,但油泵压力控制失 控,不能控制在2650psi内,液压油压力达 到3050psi,通过插装阀C3流回油箱
- 锁模活塞锁定(Clamp lock) - 注塑位置锁定(Shot size lock) - 挤塑机马达(Extruder motor)
Y308DQ
主动式插装阀:插装阀+先导方向阀
- 锁模活塞锁定(Clamp lock) - 注塑位置锁定(Shot size lock) - 挤塑机马达(Extruder motor)
b.
c.
G 系列伺服阀工作方式
a. 油泵启动,伺服阀
进行自检并反馈至 PLC,自检不正常时 会切断动作指令, 并显示警报 伺服阀自检正常时 ,Y276DQ通电并 保 持通电状态,伺服 阀处于待命状态 Y1SD得到-10V~+10V 的信号,先导阀芯 移动改变主阀芯两 端的控制油压力而 推动主阀芯运动, 从而改变主油路流 向,并决定流量的 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培训教程本教程主要用于液压维护及技术人员日常点检、修理液压设备时参考之用,其主要内容包括:液压基本原理、主要液压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液压油的特性及使用方法、液压故障判断与处理方法及相关的技术资料等。
一、液压基本工作原理1、定义液压传动是以流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的转换、传递和控制的传动。
2、特征(1)力的传递按照帕斯卡定律进行,结论:活塞的推力等于油压力与活塞面积的乘积;油压力P由外负荷建立。
(2)速度的传递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V=Q/A(3)输出力与油缸速度:(P3)注意:压力取决于负荷,速度取决于流量3、液压装置的主要优缺点:P14、液压传动装置的组成(1)液压泵: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的元件。
(2)执行元件:把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元件,如液压缸、马达等。
(3)控制元件:通过对流体的压力、流量、方向的控制,来实现对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方向、作用力等的控制;也可用于实现过载保护、程序控制等,如各种液压控制阀等。
(4)辅助元件:如管道、接头、油箱、滤油器等。
(5)传动介质:如液压油等。
二、主要液压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1、液压泵(P5)1.1 液压泵工作的必要条件:(1)吸油腔和压油腔要互相隔开,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2)由吸油腔容积扩大吸入工作液体,靠压油腔体积缩小排出(相同体积)液体,靠容积变化工作。
(3)吸油腔扩大到极限位置时,先要和吸油腔切断,然后再转移到压油腔中来,以保证泵的连续工件。
1.2 液压泵的分类:按液压泵中主要运动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形式来分,有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径向、轴向)、螺杆泵等。
1.3 泵的工件原理:简单介绍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工件原理。
1.3.1 齿轮泵:1.3.2 叶片泵1.3.3 柱塞泵3、液压控制阀主要分为压力控制阀、方向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等4.1 压力控制阀:~用来控制液压传动系统中油液压力的阀类,包括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以及压力继电器等。
(P18)4.1.1 溢流阀:(1)符号;(2)工作原理;(3)用途:定压阀—在定量泵节流调速系统中,保持系统压力;在容积调速系统中,常闭,作安全阀用;卸荷阀4.1.2 减压阀:~是一种将出口压力调节至低于进口压力的压力控制阀,分为定压、定比、定差减压阀三种。
(1)符号;(2)工作原理;(3)与溢流阀的主要区别:Y 型溢流阀是利用进口压力油来控制滑阀的移动,保持进口压力恒定,而减压阀是利用出口压力来控制滑阀的移动,保持出口压力恒定。
4.1.3 顺序阀: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溢流阀相似,具有多种用途:如使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执行元件按压力控制实现顺序动作,用来作为回路背压阀或卸荷阀,与单向阀并联组成一体时又称为单向顺序阀等。
4.2 方向控制阀:~是用来改变液压系统中各油路之间液流通断关系的阀类,如单向阀、换向阀、以及压力表开关等。
(P25)PTBA a4.2.1 单向阀:单向阀是只允许液流沿管道一个方向通过,而另一个方向则被截止的阀类。
(1)符号(2)工作原理(3)液控单向阀:重点介绍,在单向阀的基础上加一个控制油口p1,根据活塞泄油方式不同,分为外泄式和内泄式,双液控单向阀(液压锁)介绍。
4.2.2 换向阀:~是借助于阀芯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来改变连接在阀体上诸管道之通断关系的阀类。
(1)换向阀的位和通:“位”是指阀芯在阀体内停留的位置数,“通”是指与阀体连接的主油路数,表示形式。
(2)符号:(3)典型换向阀介绍:4.3 流量控制阀:~是在一定的压力差下,依靠改变节流口液阻的大小来控制通过节流口的流量,从而调节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阀类,包括节流阀、调速阀、溢流节流阀等。
主要介绍节流阀的工作原理、符号、用途等。
其它:液压集成块等油路块(集成块)4、液压缸液压缸是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用来实现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摆动。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在主机中布置方便,应用很广。
3.1 分类:分类方法众多,若按照作用和结构形式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作用液压缸:柱塞式、单活塞杆式、双活塞杆式等(仅单向运动,反向需借助重力、弹簧力等)。
(2)双作用液压缸:单活塞杆式、双活塞杆式、伸缩式等。
(3)组合液压缸:略3.2 结构:主要有缸体、缸盖兼导向套、活塞、活塞杆、缸底、密封装置等组成。
结合简图进行介绍3.3 注意事项:缸结构上要设置缓冲、排气等装置,使用时注意不能划伤。
5、液压辅件密封件、管件、管接头、油箱、滤油器、冷却器、加热器、蓄能器等,主要简介其用途、符号等。
膜片式蓄能器 皮囊式蓄能器 活塞式蓄能器附1:部分液压元件符号图单向定量泵单向定量马达单向减压阀单向阀双液控单向阀(液压锁)溢流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减压阀调速阀过滤器加热器蓄能器液压缸电液换向阀顺序阀附2:主要液压件厂家三、液压油液1、液压油液种类及特点常用的液压油液主要有抗磨液压油、水乙二醇抗燃液压液、脂肪酸脂等,部分重要设备如鼓风机、汽轮机等使用齿轮油、汽轮机油等,除了简单的液控外其主要功能是润滑和冷却设备的相关部位。
1.1 抗磨液压油又名HM 抗磨液压油,是矿物油的一种。
它是以精制矿物油为基础油,除加抗氧剂、防锈剂外,主剂是极压抗磨剂,还辅以抗泡剂等多种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润滑性、防锈性、抗氧性等。
抗磨性好是其突出特点,适用于低、中、高压液压系统。
注意事项:该类型油粘温性能一般,粘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因此冬季和夏季应分别换用32#和46#油,以适应温度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另外,天气非常寒冷时,室外设备应每隔2小时要动一次车,以防油液过于粘稠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1.2 水乙二醇抗燃液压液水乙二醇抗燃液压液是由30~55%的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5~45%乙二醇、丙二醇或其聚合物、水溶性稠化剂及抗磨、防锈、消泡等添加剂所组成。
该液压液具有优良的抗燃性,高的粘度指数、良好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注意事项:水-乙二醇的抗燃性决定于水的含量,当水的含量低于35%时,会造成抗燃性的大幅度降低和粘度的显著增加。
当液体长期在65℃以上的温度下工作时,大量水的蒸发会引起粘度上升,造成抗燃性下降。
此时需补充适量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恢复液体的粘度和抗燃性,但不能添加普通硬水。
因此,控制油温非常重要,一般应≤60 ℃.水-乙二醇粘度不随剪切率变化,而是随着水含量而变化,水含量减少,液体粘度就增大。
水-乙二醇液的润滑性较矿物型液压油要差,所以其不宜在高压系统中使用,通常,叶片泵压力不能超过14Mpa,柱塞泵不能超过21Mpa,而且泵的转速不宜超过1200转。
然而,水的存在使该液的比热、导热率及压缩性优于矿物油型液压油。
水-乙二醇呈弱碱性,所以在系统材料的适应性上与矿物油略有不同。
一般,水-乙二醇液与锌、镉、镁、银及未经阳极化的铝不相容,也不能采用皮革和软木。
除此之外,它还能使普通油漆涂料发生变化,因此,使用水-乙二醇液的系统必须换用环氧树脂或乙烯基涂料。
水-乙二醇液所用的密封件与矿物型液压油基本相同,常用的如丁晴橡胶、氟橡胶等,但水乙二醇与一般矿物油不同,它不适应于聚氨脂胶,应特别注意。
水-乙二醇液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只要防止进入口内,就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水-乙二醇液在使用中应定期监测粘度、水含量及PH值。
如粘度和PH值超过规定指标,应补加水和添加剂。
污物太多时,应将液体放出进行过滤。
1.3脂肪酸脂脂肪酸脂是一种新型的合成油,它具有优良的抗磨性能、抗燃性及高温稳定性,广泛适用于炼钢、炼铁等高温、高压、有明火等工作环境。
脂肪酸脂难燃但并非不燃,但当排除火源后,它能自行熄灭火焰,能有效防止火势的扩大和蔓延。
同时,它又是一种无毒性物质,其所含的有机物具有生物降解能力。
总之,脂肪酸脂是一种优异的液压用油,与水乙二醇相比,它最突出的优点是润滑性好、高温稳定性强、适用于高压系统。
1.4 三种油品主要性能对照2、污染控制2.1 污染源及控制措施液压系统中存在着各种污染物,其中最主要的是固体颗粒物,此外,还有水、空气,以及有害化学物质等。
污染物的来源是多方面面,可概括为系统固有的、工作中外界侵入的和内部生成的。
为了有效地控制污染,应对一切可能的污染源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如下表:2.2 防止污染侵入的主要措施(1) 新油的过滤净化实践证明:未经过滤净化的新油其污染度往往超过规定的要求,目前国内桶装油的污染度一般为NAS10~14级,国外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新油的污染度超过了实际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度。
因此,对清洁度不符合要求的新油,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过滤净化。
新油净化可采用过滤车进行过滤,过滤精度根据需要可选用3~15μm,如果新油中的含水量超过了规定的值,则进行除水处理(非水乙二醇油液)。
(2)油箱防污染侵入的措施一般油箱都是通过呼吸孔与外界大气相通,当油箱液面下降时,外界空气被吸入油箱这样不可避免地带入大气中的尘埃和湿气,使系统油液受到污染。
在油箱呼吸孔装设空气滤清器可以有效地防止外界污染物的侵入。
系统油液中的水分主要来自油箱吸入的潮湿空气,因此有必要采取防止空气中水分侵入的措施,一般采取在空气滤清器中加带干燥气的方法。
(3)液压缸防止污染侵入的措施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端是污染物侵入的主要途径之一,液压缸活塞杆端一般装有防尘密封以防止外界污染物侵入。
防尘密封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对保护液压缸和整个液压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旦防尘密封失效,活塞杆压力密封即暴露于外界污染环境而迅速磨损失效,以致使大量污染物侵入液压缸内,从而导致活塞密封的磨损和失效。
目前常用的防尘密封为带唇部的胶圈,其唇部与活塞杆应为过盈配合以保持严密接触。
防尘密封圈唇部的几何形状对防尘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一般采用锐角或直角形唇部。
防尘密封圈的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坚韧性和耐磨性,并具有一定的塑性,摩擦系数要小。
2.3油液的更换液压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机械、物理和化学的作用,其性能逐渐劣化。
当油液主要性能劣化到对系统有危害作用的程度时,必须更换油液。
油液性能劣化与油液污染有直接的关系,油液中的水、空气、固体颗粒污染物,以及热能是引起添加剂耗损、失效和基础油氧化的根本原因,而油液中的金属颗粒对油液氧化起催化作用,加速油液的劣化。
液压系统油液的更换通常采取以下方式:定期更换;根据经验和对油样的观察确定是否换油;按照规定的换油性能指标,根据油样化验结果确定是否换油。
前两种方式虽然简便,但不够科学和合理,应采用后一种方法,既能充分利用油液,又能保证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和寿命。
由于液压设备的类型、工作条件和使用的油液种类不同,因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换油指标,现场更换时应参照相关指标进行相应的修正。
下表为HM液压油换油指标,可作相应的参考:规定:在用液压油每半年化验一次,特殊情况可增加化验频次;每年清洗一次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