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中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的提取
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

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摘要: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饮食日趋精细对健康越来越注重,膳食纤维作为功能食品中的一分子其生理功能已经成为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并立为保健食品的功能成分之一。
本文对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综述,以其对膳食纤维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膳食纤维;提取;化学;酶膳食纤维俗称肠道清道夫,是自1970年才被正式命名的一种膳食元素。
膳食纤维是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纤维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摄取足够的纤维也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
纤维可以清洁消化壁和增强消化功能,纤维同时可稀释和加速食物中的致癌物质和有毒物质的移除,保护脆弱的消化道和预防结肠癌。
纤维可减缓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胆固醇,所以可让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平。
因此膳食纤维的功能在营养学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无疑会在健康饮食中得到更大的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由于生产膳食纤维的原料多来源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下脚料和废弃物等,大部分原料含有大量的水分、灰分、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等杂质,分离制备工艺中要有一个预处理的过程。
预处理的工艺有多种。
如干燥法、悬浮法、气流分级法、研磨法和热蒸煮法等。
干燥法可以减少水分,降低生产工艺中的能耗。
悬浮法可以减少植酸、淀粉含量。
气流分级法可分离出灰分除去杂质。
研磨法可以增加原料的比表面积。
有利于化学反应。
除去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
加热蒸煮法可以使原料软化,有利于酶和化学试剂的作用。
促进提取的效果。
这些方法可以改变原料中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增加膳食纤维的相对含量。
如陕方等提取燕麦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时采用研磨和蒸煮等预处理的方法,将可溶性膳食纤维物质与β-葡聚糖分离出来,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更高的保健生理活性。
同时延长了保质期。
目前,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是与原料的成分及性质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4类:化学分析法、化学试剂、酶结合分离法、膜分离法和发酵法。
不同燕麦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的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大学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不同燕麦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的研究进展姓名: 米合热古丽·艾合单木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专业: 应用化学班级: 应化081班学号: 085131149成绩:指导教师: 阿卜杜拉职称: 讲师2012 年11月07日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不同燕麦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研究进展作者:米合热古丽.艾合旦木指导教师:阿不杜拉老师摘要:膳食纤维做为人类第七大营养物质,具有对人体有益的尘理功能。
准确测定出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具有重大意义,因为膳食纤维的过量摄取和不足量摄取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本论文综述了膳食纤维的定义与分类、膳食纤维的应用与开发现状、还综述了膳食纤维的6种提取方法,分别为粗分离法、化学法、酶法、膜分离法、酶-化学结合法、发酵法、等提取法的研究概况、本章主要从膳食纤维分析方法的沿革角度对膳食纤维的不同类型和结构以及不同的测定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膳食纤维、燕麦、提取方法、前言:膳食纤维是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营养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果胶及木质素等。
膳食纤维是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纤维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摄取足够的纤维也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
所谓膳食纤维,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通用的定义,一般认为膳食纤维是植物性食品中一种不能被人体的消化酶所消化、也不被小肠吸收但能被大肠内的某些微生物部分酵解和利用的以多糖为主体的高分子物质的总称。
膳食纤维是植物性成分,植物性食物是膳食纤维的天然食物来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性地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糙米和胚牙精米,以及玉米、小米、大麦、小麦皮(米糠)和麦粉(黑面包的材料)等杂粮;此外,根菜类和海藻类中食物纤维较多,如牛蒡、胡萝卜、四季豆、红豆、豌豆、薯类和裙带菜等。
膳食纤维在蔬菜水果、粗粮杂粮、豆类及菌藻类食物中含量丰富。
纤维可以清洁消化壁和增强消化功能,纤维同时可稀释和加速食物中的致癌物质和有毒物质的移除,保护脆弱的消化道和预防结肠癌。
关于燕麦β-葡聚糖保健作用综述

关于燕麦β-葡聚糖保健作用综述摘要:燕麦是我国重要农作物之一。
其含有的β-葡聚糖具有降胆固醇、调节血糖、提高免疫力等特殊生理功能,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保健产品。
就燕麦葡聚糖的保健作用以及应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燕麦;β-葡聚糖;保健作用;应用燕麦也称莜麦,是我国重要农作物之一,主要加工成燕麦片、燕麦粉等简易食品,在加工过程产生大量的燕麦麸仅为饲料使用,经济价值不高。
而在燕麦麸的胚乳细胞壁中含有75%的β-葡聚糖,研究表明,燕麦中的β-葡聚糖是由吡喃型葡萄糖单元通过1-3和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非淀粉黏性多糖。
燕麦β-葡聚糖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短链葡聚糖[1]。
这种β-葡聚糖具有降胆固醇、调节血糖、提高免疫力等特殊生理功能[2,3]。
因此,开发燕麦β-葡聚糖,对人类健康和燕麦麸皮的综合利用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燕麦麸皮的经济价值,促进燕麦的深加工,增加当地财政和农民的收入。
本文就燕麦β-葡聚糖的保健作用以及应用做一综述。
1燕麦β-葡聚糖的保健作用1.1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燕麦β-葡聚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胆固醇的含量,降低患心脏病以及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可增加胆汁酸的排泄。
胆固醇过高患者,可以吃燕麦食品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健康声明中指出:燕麦类食品具有降低人体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性成分为燕麦β-葡聚糖;Bell etal [4]指出每天食用2. lg燕麦β-葡聚糖,可使胆固醇的含量下降9.5%;申瑞玲[5]研究发现,给与大鼠不同剂量β-葡聚糖能够极显著降低大鼠空腹血浆TC、LDL-C水平,并具有明显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后大鼠体重和采食量均有所下降,说明燕麦β-葡聚糖能够促进脂代谢,具有降胆固醇作用。
井路路等[6]研究发现,添加一定量的全胚芽裸燕麦替代等量主食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模式,降低其血清胆固醇水平。
燕麦对血脂的调节作用研究

燕麦对血脂的调节作用研究燕麦(Oat)是一种常见的谷物,以其高纤维含量和各种营养成分而闻名。
近年来,研究发现燕麦对血脂的调节作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燕麦如何调节血脂以及其背后的机制,并总结目前的研究结果。
燕麦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其中主要成分为β-葡聚糖(β-glucan)。
许多研究表明,燕麦中的β-葡聚糖对血脂有显著调节作用。
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研究发现,每天摄入3克燕麦β-葡聚糖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这源于燕麦中的β-葡聚糖可与胆固醇结合形成凝胶,通过减少胆固醇的吸收而降低血脂。
除了β-葡聚糖,燕麦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
这些脂肪酸对血脂调节也起到积极作用。
亚油酸和亚麻酸是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和抑制胆固醇合成来维持血脂平衡。
一项对9000多名参与者的研究发现,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燕麦能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此外,燕麦中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E、维生素B群、抗氧化剂和多酚。
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血管内膜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功能,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一项对健康志愿者的研究发现,长期摄入富含多酚的燕麦能显著降低TC和LDL-C水平。
此外,燕麦中的植物固醇也对血脂调节起着积极作用。
植物固醇与胆固醇结构相似,可以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通过减少胆固醇在肠道中的转运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大量文献证实,燕麦中的植物固醇摄入能显著降低胆固醇水平。
除了调节血脂,燕麦还有许多其他健康益处。
研究表明,燕麦中的β-葡聚糖可增强免疫力,防止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而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大肠癌的发生。
燕麦还富含矿物质,如铁、锌和镁,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
总体而言,燕麦作为一种有益的谷物食品,在血脂调节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功效。
其主要作用机制涉及β-葡聚糖、不饱和脂肪酸、生物活性物质和植物固醇的相互作用。
燕麦中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的提取

燕麦中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的提取燕麦是世界八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围北方各省重要的小杂粮作物.燕麦〔oats〕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医学研究证明,常吃燕麦有降血脂,降血糖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所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许可在商标或广告上宣传燕麦的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脏病的作用.国内外科学研究认为,燕麦的保健功能主要归功于燕麦中可溶性燕麦纤维——β-葡聚糖.它是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种可溶性膳食纤维(SDF), 这种可溶成分在燕麦麸中的含量远高于燕麦胚乳,在燕麦麸中为6.6%~11.3%.在去皮的燕麦粉中为3.0%~5.4%.燕麦麸中的β—葡聚糖含量在4%~10%之间,且可溶部分占65%~90%.由于目前国内对燕麦β—葡聚糖的提取研究不多.大量的燕麦麸仅作为饲料用,经济效益不高.因此积极开展对燕麦麸的深加工利用,进行β—葡聚糖的提取和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如果将过去认为是废物的燕麦麸进行深加工利用,对开发保健食品或功能食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1 实验方法1.1 原料的预处理1.1.1可溶性膳食纤维物质(β-葡聚糖)的富集提取燕麦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或β-葡聚糖,关键是要明确β-葡聚糖位于燕麦籽粒中的部位.国外Wood and Fulcher.《燕麦,化学和工艺》中表明β-葡聚糖主要存在于胚乳细胞壁中,在次糊粉层中大量浓缩.这就说明可以对燕麦经过研磨,将富集可溶性膳食纤维物质(β-葡聚糖)的麸皮分离出来.但在除去胚乳时必须小心防止次糊粉层的胚乳细胞壁过多地随面粉分离出去.1.1.2 研磨燕麦粉燕麦→清理→研磨→燕麦麸皮用布勒试验磨粉机装置对燕麦进行研磨,制成60%的燕麦粉和40%的燕麦麸皮,麸皮中富集β-葡聚糖.1.2 燕麦麸中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的提取工艺燕麦麸→粉碎→过筛(60目)→加水搅拌提取(调pH9.0,70℃)→离心收集上清液→去蛋白(搅拌下调pH至4.5并静置)→离心收集上清液→醇析(调pH至7.0,80%酒精沉淀)→离心收集沉淀,干燥→β—葡聚糖粗品提取后的物质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故可以用乙醇进行醇析.1.3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定测方法实验中使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1.4 β-葡聚糖的测定方法:50mg试样中加入1m180%酒精润湿,之后再加入20m1醋酸钠缓冲液(pH5.5),沸水浴溶解;取出后50水浴中恒温10min,加入40Uβ—葡聚糖酶反应1h;冷却到室温,定容至100m1,取0.1m1(两份),加入0.2Uβ—葡萄糖苦酶,50℃反应10min;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含量,推算β—葡聚糖含量,由此求得葡聚糖纯度.2 实验结果分析2.1 各因素对β—葡聚糖提取率的影响2.1.1 粉碎粒度对提取率的影响麸皮粒度对提取率有一定的影响,粒度越大,大部分β—葡聚糖尚被颗粒所包裹,不能被提取出来;但粒度太小,澄清困难,粗品中淀粉含量多,色泽不佳.故选择其粒度为40~60目.2.1.2 料水比对提取率影响根据液固萃取基本理论,增大提取液的量将有利于溶质的溶出.但过大的液固比对实际生产过程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不仅增加水的消耗及后续的浓缩成本,而且容易导致加工过程中溶质的丢失.本实验研究60℃,pH9.0,提取时间1h条件下,料水比在1:9—1:21之间提取情况.料液比1:91:121:151:20得率3.13.33.43.52.1.3 提取温度对提取率影响液固比,pH,提取时间分别固定为15,7.0,1h,研究提取温度的变化对提取率影响.温度40506070得率1.52.53.24.22.1.4 pH对提取率和色泽的影响在50℃下提取1h,液固比为15的条件下研究pH对提取率影响一般在稀碱条件下进行提取,这是由β—葡聚糖本身的碱溶性质决定的.随着pH的升高,提取率也增加,同时提取液颜色也逐渐加深.选择PH值为9.02.1.5 蛋白的去除麸皮中存在大量蛋白会造成制品纯度不高,选择等电点沉淀法去除蛋白.在搅拌下调pH至4.5并静置,用离心法去除沉淀.2.2 粗品的纯化2.2.1 淀粉的检测准确称取NSP样品0.1g,加水定容至100ml,取一滴于白瓷扳上,加碘液1滴,如碘液不显蓝色,表明样品中不含淀粉,可直接进行纯化.若碘液呈显蓝色,则表明混有淀粉,需进行纯化预处理.2.2.2 纯化的预处理由于在热水浸提过程中,随着淀粉在提取液中的糊化,导致它和多糖一起提取出来,因此有必要在制备过程中用酶法除去淀粉.淀粉的去除效果以碘液与提取液反应所产生的颜色变化作为评判标准,颜色越浅表示淀粉残余含量越低,若无颜色变化,即可认为淀粉已水解完全.将提取液用O.1mol/L Na0H调pH至5.5~6.O,于恒温水浴上加热至92℃,加lml α-淀粉酶溶液恒温酶解,并经常搅拌,酶解过程中淀粉检测,直至没有蓝色为止.二,β-葡聚糖的功能性1,β一葡聚糖降血糖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用含5%燕麦可溶性膳食纤维饲料喂养的实验组大鼠,其血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仅为对照组的68.9%.该结果与国外文献相关报道一致.该结果表明:NSP是莜麦中降低血糖的主要有效成份之一,它能使高血糖大鼠体内血糖明显降低.该结果也为阐明莜麦血糖指数最低的原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由于莜麦中所含的NSP是富强粉的9.0倍,大量NSP的存在而使得莜麦粉的血糖指数很低oNSP降低血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NSP的存在增加了胃内容物的粘滞性,使得胃排空延迟,从而防止了爱后血糖急剧上升,同时可镕性膳食纤维进人小肠,又使小肠内不搅水层加厚而降低了糖的吸收,因此阳P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2 β一葡聚糖降血脂作用β一葡聚糖对高血脂人群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作用. 可以用四种代谢机制来解释这一作用结果:(1)这种可溶性淀粉在肠道内与胆酸结合,使循环至肝的胆酸量减少.这样,可促使胆固醇分解胆酸,来满足内源代谢和循环的需要.只有一小部分胆固醇与胆酸结合随粪便一起排外,所以,经粪便排除并不是降低胆固醇的主要原因.(2)可溶性淀粉在肠内微生物菌丛的作用下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乙酸,丙酸和丁酸.这些SCFAs经过门静脉被吸收,通过抑制HMG—CoA(胆固醇生物分解作用的限速酶)的活力,可以阻止肝胆固醇的合成,提高LDL—C的分解作用.但是,据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只有SCFAs之丙酸有作用.(3)可溶性淀粉可以减缓胃的排空,这样可以减少由于多食引起的血中胰岛素的提高.这一作用可以减少通过HMG—COA合成肝胆固醇.(4)燕麦可溶性淀粉可提高肠道内粘度,从而抑制膳食中脂肪的吸收,其中包括胆固醇.当粘度增加后,食物含有过量的水,从而减缓了其运动速度.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方法一:1、根据样品重量(1g样品加入3.5ml提取液,可根据材料不同适当加入),准备提取液放在冰上。
二次回归法优化燕麦β-葡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随着人们 对燕 麦 营 养 价值 的不 断认 识 ,燕麦
生产作 指导 。
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青睐。近些年来 国内外研 究 表 明 ,燕麦 中 的水 溶 性膳 食 纤 维 一B一葡 聚糖 具 有明显 的降血脂 的功 效 ¨ ,越来 越 多 糖 尿病 和 J
高血 脂患 者将燕 麦 食 品视 为 一 种重 要 营 养膳 食 来
收稿 1期 3
20 0 6—0 6—3 0
作者简介 :杜先锋 ( 9 3一) 16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 方向:主要从事功能性食 品的研究与开发 。
维普资讯
s r h p t i d p g n e e as t d e . t c , r en a ime tw r l s id a o n o u
Ke r s:o t;B—Gu a ;e t cin;t i srttdrge so ywo d as le n xr t a o wot a e e rsin me o
we e a s y d r s e t e y b e meh d o i ge fc o x rme t T e r a e e p ci l y t t o fs l a tre p i n . h n,t e t i sr tt d r g e so n e i n s v h n e h wo t me oa e e r si n a d d sg
源 ,这些 已引 起 国 内外 科 研 工 作 者 的 广 泛 关 注 。 而我 国关 于它 的研 究 报道 尚不 多 见 。 因此 积极 开 展对燕 麦 B一葡 聚糖 的开 发 利 用研 究 ,有 着 重 大 的科 研及 应用价值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实验材料 与试 剂 . B一葡聚糖标 准 品 :Sg a公 司 ;刚 果 红 :上 i m
燕麦麸中β-葡聚糖的提取及荧光法测定

Ab ta t nti ep r n ,o t rnw su n sr c :I hs x ei t a a a sda a tr l ope aeB gu a i t df rn rc siga d me b i J h wo
低血 液 中低 密度 脂蛋 白胆 固醇 的 功效 后 ,导 致 许
并增 强 c cf o 的荧 光强度 ,荧 光强 度 的增强值 l l a our
多谷物科学 家工作者对燕麦产生 了浓厚 的兴趣 。
最近 的研究 表 明 ,起 作 用 的是 燕 麦 中水溶 性 的膳 食纤维 ,即 一葡聚糖 。燕麦 中 卢一葡 聚糖主要 存
聚糖 的含 量 。所 以 以燕 麦 麸 为原 料 提 取 一葡 聚
食 品工业 上 几 乎 没 有 什 么利 用 。直 到 近几 十 年 , 由于 发现燕 麦能够 提 供人 体 中所 需 膳 食纤 维 和 降
糖 可 以大 大提 高 一 聚糖综 合利用 价值 。 葡
一
葡聚糖 能 与 c cf o 高度 专 一 性 的结 合 l l a our
维普资讯
史
CnF d捌 坌堑 h i oA ao : : !
燕麦麸中 一 葡聚糖的提取及荧光法测定
汪雪丽 ,杜先锋
( 徽农业 大学 食 品科 学与 工程 系 ,合 肥 安 203 ) 306
摘
要 :以燕 麦麸 为原料 ,分别进行灭酶和不灭 酶处理 ,通过水 提法提取 ~葡聚糖 ,并采 用荧光光度
关键词 :燕麦麸 ;J B一葡聚糖 ;荧光法
中图 分 类 号 :T 2 2 1 S0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2 1 (0 7 0 0 5 0 06— 5 3 20 ) 6— 18— 3
燕麦β-葡聚糖的提取及测定研究进展

麦 , 为内蒙古 、 主要 河北 、 , 山西 其次是 甘肃 、 宁夏 、 陕西 、 海 青 及 四川 、 、 的高寒 山区 。燕麦 是一种古 老 的农 作物 , 云南 贵州
早在 200多年前就有 文 章记 载。在我 国古 代 , 0 燕麦 不仅 作 为 一种耐饥 抗寒食 品, 也作 为一种 药物 , 汉古 籍 中记载燕 麦
一
燕麦 中的脂 肪含量较 高 , o 等 提出l , Wo d 9 提取 8 - 葡聚糖 时首先要对燕麦进行脱脂 处理。脱脂料 液 比、 脱脂时 间对
葡 聚糖 的纯度 均 有影 响 , 且脱 脂 时 间对产 品 的纯 度影 响较 大| 1 。也有研究认 为原料脱 脂与 否对 p葡聚糖 的提取率 与 纯度 并无较 大影 响 , 只是未脱 脂 的原料在 提取 离心 时 , 上清 液表面浮有 的脂类物 质容易黏连离心 管和容器 壁 , 因此建议 实验室研究最好 进行 脱脂处理l l 。 _ 2 6J ’ 燕麦籽 粒中不同程度的存在 活性 内源 8葡聚糖 酶 , - 这些 酶的存在不仅会 影 响提 取过 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且会 降解 8葡 聚糖 , 而 - 导致
安徽 农 业 科 学 , u a o A hi g .c.093 {3 :14— 15 64 J r l f nu n Si 0 ,7 1 )6 3 6 3 ,10 on A 2
责 任 编辑
夏静
责任校对
卢瑶
燕 麦 . 聚 糖 的 提 取 及 测 定 研 究 进 展 葡
刘 影, 利 茂 职 技 学 化 工 系广 茂 20 董 (名 业 术 院 学 程 ,东 名50) 50
中医认为 , 燕麦味甘性平 , 能治虚汗 。
近年研 究发现 , 燕麦 具有 很高 的营 养价 值 , 富含蛋 白 它 质 、 饱和脂肪 酸 、 素和矿物质 等 , 中最 引人注 目的是 不 维生 其 燕麦中含有 丰 富 的可 溶性 膳 食 纤维 , 主 要成 分 是 葡 聚 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麦中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的提取燕麦是世界八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围北方各省重要的小杂粮作物.燕麦〔oats〕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医学研究证明,常吃燕麦有降血脂,降血糖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所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许可在商标或广告上宣传燕麦的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脏病的作用.国内外科学研究认为,燕麦的保健功能主要归功于燕麦中可溶性燕麦纤维——β-葡聚糖.它是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种可溶性膳食纤维(SDF), 这种可溶成分在燕麦麸中的含量远高于燕麦胚乳,在燕麦麸中为6.6%~11.3%.在去皮的燕麦粉中为3.0%~5.4%.燕麦麸中的β—葡聚糖含量在4%~10%之间,且可溶部分占65%~90%.由于目前国内对燕麦β—葡聚糖的提取研究不多.大量的燕麦麸仅作为饲料用,经济效益不高.因此积极开展对燕麦麸的深加工利用,进行β—葡聚糖的提取和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如果将过去认为是废物的燕麦麸进行深加工利用,对开发保健食品或功能食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1 实验方法1.1 原料的预处理1.1.1可溶性膳食纤维物质(β-葡聚糖)的富集提取燕麦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或β-葡聚糖,关键是要明确β-葡聚糖位于燕麦籽粒中的部位.国外Wood and Fulcher.《燕麦,化学和工艺》中表明β-葡聚糖主要存在于胚乳细胞壁中,在次糊粉层中大量浓缩.这就说明可以对燕麦经过研磨,将富集可溶性膳食纤维物质(β-葡聚糖)的麸皮分离出来.但在除去胚乳时必须小心防止次糊粉层的胚乳细胞壁过多地随面粉分离出去.1.1.2 研磨燕麦粉燕麦→清理→研磨→燕麦麸皮用布勒试验磨粉机装置对燕麦进行研磨,制成60%的燕麦粉和40%的燕麦麸皮,麸皮中富集β-葡聚糖.1.2 燕麦麸中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的提取工艺燕麦麸→粉碎→过筛(60目)→加水搅拌提取(调pH9.0,70℃)→离心收集上清液→去蛋白(搅拌下调pH至4.5并静置)→离心收集上清液→醇析(调pH至7.0,80%酒精沉淀)→离心收集沉淀,干燥→β—葡聚糖粗品提取后的物质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故可以用乙醇进行醇析.1.3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定测方法实验中使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1.4 β-葡聚糖的测定方法:50mg试样中加入1m180%酒精润湿,之后再加入20m1醋酸钠缓冲液(pH5.5),沸水浴溶解;取出后50水浴中恒温10min,加入40Uβ—葡聚糖酶反应1h;冷却到室温,定容至100m1,取0.1m1(两份),加入0.2Uβ—葡萄糖苦酶,50℃反应10min;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含量,推算β—葡聚糖含量,由此求得葡聚糖纯度.2 实验结果分析2.1 各因素对β—葡聚糖提取率的影响2.1.1 粉碎粒度对提取率的影响麸皮粒度对提取率有一定的影响,粒度越大,大部分β—葡聚糖尚被颗粒所包裹,不能被提取出来;但粒度太小,澄清困难,粗品中淀粉含量多,色泽不佳.故选择其粒度为40~60目.2.1.2 料水比对提取率影响根据液固萃取基本理论,增大提取液的量将有利于溶质的溶出.但过大的液固比对实际生产过程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不仅增加水的消耗及后续的浓缩成本,而且容易导致加工过程中溶质的丢失.本实验研究60℃,pH9.0,提取时间1h条件下,料水比在1:9—1:21之间提取情况.料液比1:91:121:151:20得率3.13.33.43.52.1.3 提取温度对提取率影响液固比,pH,提取时间分别固定为15,7.0,1h,研究提取温度的变化对提取率影响.温度40506070得率1.52.53.24.22.1.4 pH对提取率和色泽的影响在50℃下提取1h,液固比为15的条件下研究pH对提取率影响一般在稀碱条件下进行提取,这是由β—葡聚糖本身的碱溶性质决定的.随着pH的升高,提取率也增加,同时提取液颜色也逐渐加深. 选择PH值为9.02.1.5 蛋白的去除麸皮中存在大量蛋白会造成制品纯度不高,选择等电点沉淀法去除蛋白.在搅拌下调pH至4.5并静置,用离心法去除沉淀.2.2 粗品的纯化2.2.1 淀粉的检测准确称取NSP样品0.1g,加水定容至100ml,取一滴于白瓷扳上,加碘液1滴,如碘液不显蓝色,表明样品中不含淀粉,可直接进行纯化.若碘液呈显蓝色,则表明混有淀粉,需进行纯化预处理.2.2.2 纯化的预处理由于在热水浸提过程中,随着淀粉在提取液中的糊化,导致它和多糖一起提取出来,因此有必要在制备过程中用酶法除去淀粉.淀粉的去除效果以碘液与提取液反应所产生的颜色变化作为评判标准,颜色越浅表示淀粉残余含量越低,若无颜色变化,即可认为淀粉已水解完全.将提取液用O.1mol/L Na0H调pH至5.5~6.O,于恒温水浴上加热至92℃,加lml α-淀粉酶溶液恒温酶解,并经常搅拌,酶解过程中淀粉检测,直至没有蓝色为止.二,β-葡聚糖的功能性1,β一葡聚糖降血糖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用含5%燕麦可溶性膳食纤维饲料喂养的实验组大鼠,其血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仅为对照组的68.9%.该结果与国外文献相关报道一致.该结果表明:NSP是莜麦中降低血糖的主要有效成份之一,它能使高血糖大鼠体内血糖明显降低.该结果也为阐明莜麦血糖指数最低的原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由于莜麦中所含的NSP是富强粉的9.0倍,大量NSP的存在而使得莜麦粉的血糖指数很低oNSP降低血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NSP的存在增加了胃内容物的粘滞性,使得胃排空延迟,从而防止了爱后血糖急剧上升,同时可镕性膳食纤维进人小肠,又使小肠内不搅水层加厚而降低了糖的吸收,因此阳P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2 β一葡聚糖降血脂作用β一葡聚糖对高血脂人群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作用. 可以用四种代谢机制来解释这一作用结果:(1)这种可溶性淀粉在肠道内与胆酸结合,使循环至肝的胆酸量减少.这样,可促使胆固醇分解胆酸,来满足内源代谢和循环的需要.只有一小部分胆固醇与胆酸结合随粪便一起排外,所以,经粪便排除并不是降低胆固醇的主要原因.(2)可溶性淀粉在肠内微生物菌丛的作用下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乙酸,丙酸和丁酸.这些SCFAs经过门静脉被吸收,通过抑制HMG—CoA(胆固醇生物分解作用的限速酶)的活力,可以阻止肝胆固醇的合成,提高LDL—C的分解作用.但是,据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只有SCFAs之丙酸有作用.(3)可溶性淀粉可以减缓胃的排空,这样可以减少由于多食引起的血中胰岛素的提高.这一作用可以减少通过HMG—COA合成肝胆固醇.(4)燕麦可溶性淀粉可提高肠道内粘度,从而抑制膳食中脂肪的吸收,其中包括胆固醇.当粘度增加后,食物含有过量的水,从而减缓了其运动速度.植物蛋白质提取的三种protocols1. TCA/丙酮法:(1)取4g果肉,用液氮在研钵中将其研磨成粉。
(2)加入12.5%冰冷的TCA/丙酮(含0.07%β-巯基乙醇),匀浆液在-20 ºC下放置3h,纱布过滤。
(3)滤液在20000g离心30min,收集沉淀。
(4)用冷丙酮洗3次,沉淀在4ºC下干燥,备用。
2. 匀浆法:(1)称取4g果肉,用液氮在研钵中研磨成粉。
(2)加入4ml的匀浆缓冲液(匀浆液中含有20 mM Tris-HCl (pH 7.5), 250 mM sucrose, 10 mM EGTA, 1 mM PMSF, 1 mM DTT,以及1% Triton X-100),继续研磨。
(3)匀浆液20000g离心30min。
(4)将上清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加入终浓度为10%TCA溶液,4ºC下放置2 h。
(5)20000g离心40min,收集沉淀。
(6)用冷丙酮洗3次,沉淀在4ºC下干燥,备用。
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方法一:1、根据样品重量(1g样品加入3.5ml提取液,可根据材料不同适当加入),准备提取液放在冰上。
2、把样品放在研钵中用液氮研磨,研磨后加入提取液中在冰上静置(3-4小时)。
3、用离心机离心8000rpm 40min4℃或11100rpm 20min4℃4、提取上清夜,样品制备完成。
蛋白质提取液:300ml1、1M tris-HCl(PH8)45ml2、甘油(Glycerol)75ml3、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olypyrrordone)6g这种方法针对SDS-PAGE,垂直板电泳!方法二:三氯醋酸—丙酮沉淀法1、在液氮中研磨叶片2、加入样品体积3倍的提取液在-20℃的条件下过夜,然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弃上清。
3、加入等体积的冰浴丙酮(含0.07%的β-巯基乙醇),摇匀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然后真空干燥沉淀,备用。
4、上样前加入裂解液,室温放置30分钟,使蛋白充分溶于裂解液中,然后离心(15℃8000rpm 以上1小时或更长时间以没有沉淀为标准),可临时保存在4℃待用。
5、用Brandford法定量蛋白,然后可分装放入-80℃备用。
药品:提取液:含10%TCA和0.07%的β-巯基乙醇的丙酮裂解液:2.7g尿素0.2g CHAPS溶于3ml灭菌的去离子水中(终体积为5ml),使用前再加入1M的DTT65ul/ml。
这种方法针对双向电泳,杂质少,离子浓度小的特点!当然单向电泳也同样适用,只是电泳的条带会减少!蛋白质样品制备秧苗蛋白质样品的提取按Davermal等(1986)的方法进行。
100mg材料剪碎后加入10mg PVP-40(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少量石英砂,用液氮研磨成粉,加入1.5 ml 10% 三氯乙酸(丙酮配制,含10mM即0.07%β-巯基乙醇),混匀,-20℃沉淀1小时,4℃,15000 r/min离心15 min,弃上清,沉淀复溶于1.5ml冷丙酮(含10 mMβ-巯基乙醇),再于-20℃沉淀1小时,同上离心弃上清,(有必要再用80%丙酮(含10 mMβ-巯基乙醇所得沉淀低温冷冻真空抽干。
按每mg干粉加入20μl(可调)UKS液[9.5 M尿素,5mM碳酸钾,1.25%SDS,0.5%DTT(二硫苏糖醇),2% Ampholine (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 Inc,pH3.5-10),6% Triton X-100],37℃温育30min,期间搅动几次,28度(温度低,高浓度的尿素会让溶液结冰)16000 r/min 离心15 min,离心力越大时间长一点越好!上清即可上样电泳。
或者-70度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