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电子版与答案详细讲解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电子版与答案详细讲解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型1•病理生理学是A. 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B. 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C. 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D. 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科[答案]B [题解]病理生理学属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2. 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A. 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C. 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D.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答案]D[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共同规律和机制,也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和机制。

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共同规律)。

3. 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A. 流行病学调查B.动物实验研究C. 临床观察病人D.推理判断E. 临床实验研究[答案]B[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成果可来自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等,但主要来自动物实验。

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A. 病理状态B.病理过程C病理反应D.病理障碍E病理表现[答案]B [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又称基本病理过程。

5•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A. 器官病理学B.细胞病理学C实验病理学D.疾病病理学E. 医学生理学[答案]C[题解]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 Bernard倡导以研究活体疾病为对象的实验病理学,复制动物模型是病理生理学的前身。

6. 病理生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岀现在A. 19世纪前叶B.19世纪中叶C. 19世纪后叶D.20世纪前叶E. 20世纪中叶[答案]C[题解]1879年俄国的喀山大学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独立学科和教研室,讲授病理生理学。

7. 我国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成立于A. 20世纪20年代B. 20世纪30年代C. 20世纪40年代D. 20世纪50年代E. 20世纪60年代[答案]D[题解]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东北有些院校最先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1954年卫生部聘请苏联专家举办讲习班,1956年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均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病理生理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病理生理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病理生理学课程练习册答案第一章疾病绪论、概论一、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2.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条件因素即为疾病的诱因3.下列哪项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应激反应4.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不可逆性永久性停止5.脑死亡发生于:临床死亡期6.脑死亡判断标准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脑干神经反射存在二、名词解释1.脑死亡全脑功能(包括大脑半球、间脑和脑干各部分)的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停止。

三、问答题1.脑死亡与植物人存在哪些方面的区别?参考答案:脑死亡指全脑功能不可逆地永久性丧失,标志机体已经死亡。

植物状态指大脑因受损而功能停止,意识及脑电波消失,病人处于持续深昏迷状态,但植物人脑干功能尚存在,故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仍存在。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一、选择题1.体液是指:体内的水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2.正常成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0%3.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Na+4.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阴离子是:cl-5.血浆和组织间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Na+、Cl-和HCO3-6.决定血浆渗透压高低的最主要离子的是:Na+7.血浆和组织间液所含溶质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8.机体正常的排水途径不包括:生殖道9.体液中各部分渗透压的关系是: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10.高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高于:150mmol/L1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也称为:低渗性脱水12.低渗性脱水的特点不包括:细胞内液量增加13.低渗性脱水的婴儿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囟门下陷主要是由于:组织间液量减少14.昏迷病人最易出现的脱水类型是:高渗性脱水15.下列有关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哪项是错误的?肾外因素所致失钠者,尿Na+含量高;肾性因素所致失钠者,尿Na+含量减少16.低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细胞内液无明显丢失,细胞外液明显丢失17.下列关于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维持不变18.尿崩症患者易引起:高渗性脱水19.高渗性脱水时体液容量的变化为:细胞内液量JM细胞外液量J20.下列关于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哪项是错误的?细胞外液量增加21.低渗性脱水对机体最严重的影响是:外周循环衰竭22.高热病人容易发生:高渗性脱水23.下列哪一类型水电解质代谢障碍更易发生休克?低渗性脱水24.患者口渴,尿少,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明显减少,血钠浓度>150mmol/L,其水电解质紊乱的类型是:高渗性脱水25.产生脱水热的主要原因是:散热减少26.有关等渗性脱水的描述,下面哪项错误?等渗液大量丢失只引发等渗性脱水27.等渗性脱水时体液容量的变化为:细胞内液量变化不大,细胞外液量I28.等渗性脱水如未得到任何处理,易转变为:高渗性脱水29.高渗性脱水的补液原则是:补水为主,适当补钠30.低渗性脱水的补液原则是:补充等渗液31.等渗性脱水的补液原则是:补偏低渗(1/2或2/3张)液32.细胞内、外液均增多并有低钠血症,说明有:水中毒33.水中毒最常发生于: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而又补液过多时34.下列有关水中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低渗性液体主要在细胞外液潴留35.水肿液在组织间隙以游离状态存在,说明存在:显性水肿36.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液体过多37.下列有关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发生机制中,哪项是错误的?球-管失衡38.下列哪项不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低渗性脱水39.水肿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的主要机制是: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大40.钠水潴留的发生机制中,下面哪项是错误的?肾血流重分布(较大量的血流转入皮质肾单位,而近髓肾单位血流量II)41.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提示发生了:心性水肿42.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的主要依据是水肿液的:蛋白质含量43.下述哪项不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肾小球囊内压下降44.下列有关钾跨细胞转移因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升高可直接抑制Na+-K+-ATP酶活性45.下述哪项不是高钾血症的原因:胰岛素过量使用46.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47.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代谢性酸中毒48.引起低钾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钾丢失过多49.某手术患者术后禁食7天,仅从静脉输入大量的5%葡萄糖维持机体需要,此患者最易发生:低钾血症50.下面关于肾外途径过度失钾的原因,哪一项是错误的?长时间使用速尿等利尿剂51.过量使用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跨细胞转移,细胞摄钾增多52.低钾血症时,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53.高钾血症对机体最危险的影响是:心室纤颤54.碱中毒患者尿液呈酸性,提示存在:低钾血症55.急性轻度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是: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无力56.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是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Kf;)T或I(严重缺钾)57.低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不包括:去极化阻滞58.引发高钾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是:肾排钾障碍59.高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是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C.轻症T,重症I;;;60.高钾血症患者尿液为:反常性碱性尿二、名词解释1.低渗性性脱水其特点是:失HO(失Na+;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无明显1减少。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附答案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多选题A型题1.病理生理学是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D.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B.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科[答案]B[题解]病理生理学属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2.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D.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 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答案]D[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共同规律和机制,也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和机制。

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共同规律)。

3.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A.流行病学调查 D.推理判断B.动物实验研究 E.临床实验研究C.临床观察病人[答案]B[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成果可来自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等,但主要来自动物实验。

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A.病理状态 D.病理障碍B.病理过程 E. 病理表现C.病理反应[答案]B[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又称基本病理过程。

5.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A.器官病理学 D.疾病病理学B.细胞病理学 E.医学生理学C.实验病理学[答案]C[题解]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 Bernard倡导以研究活体疾病为对象的实验病理学,复制动物模型是病理生理学的前身。

6.病理生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在世纪前叶世纪前叶世纪中叶世纪中叶世纪后叶[答案]C[题解]1879年俄国的喀山大学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独立学科和教研室,讲授病理生理学。

7.我国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成立于世纪20年代世纪50年代世纪30年代世纪60年代世纪40年代[答案]D[题解]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东北有些院校最先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1954年卫生部聘请苏联专家举办讲习班,1956年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均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答案: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在医学教育中,它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

它的任务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2.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答案: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

如: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发热、休克等。

二.单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A.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学科。

B.探明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

C.研究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的学科。

D.描述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的学科。

答案:(B).2.病理生理学的最根本任务是A.观察疾病时机体的代偿与失代偿过程。

B.研究各种疾病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C.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D.描述疾病的表现。

答案:(C).三.多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A.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B.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学科。

C.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

D.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答案:(A、B、C、D)2.基本病理过程是A.可以出现在不同疾病中的相同反应。

B.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C.可以在某一疾病中出现多种。

D.指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

答案:(A、C)四.判断题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明确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

答案:(×)2.基本病理过程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答案:(×)五.问答题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并成功用于临床实践?答案要点:病理生理学与生物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物物理学等各医学基础学科密切相关。

基础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病理生理学的发展。

为了研究患病机体复杂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必须运用有关基础学科的理论、方法。

国家开放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第一章疾病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健康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1.体格健全2.不生病3.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4.社会适应力的完全良好状态5.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2.疾病是指()。

A.机体有不适感B.细胞受损的表现C.机体对内外环境协调功能异常D.劳动力下降和丧失E.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3.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条件B.疾病的原因C.疾病的危险因素D.疾病的诱因E.疾病的外因4.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的是()。

A.病毒B.细菌C.四氯化碳D.立克次体E.疟原虫5.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A.病因的数量与强度B.存在的诱因C.机体的抵抗力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6.死亡的概念是指()。

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终止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D.脑干以上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7.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

A.植物人状态B.濒死状态C.脑死亡D.生物学死亡E.临床死亡8.脑死亡的判定标准不包括()。

A.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C.颅神经反射消失D.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E.瞳孔散大或固定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一、单项选择题1.支气管黏膜上皮由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是指()。

A.增生B.再生C.化生D.萎缩E.肥大2.从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另一种成熟的细胞类型的过程称为()。

A.增生B.化生C.间变D.不典型增生E.肿瘤性增生4.萎缩是指()。

A.器官、组织的体积变小B.组织细胞变小C.组织的细胞减少D.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变小E.间质纤维细胞增多1.最易导致脑萎缩的因素是()。

A.颅内压升高B.脑膜刺激征C.脑脓肿D.脑动脉粥样硬化E.颈内动脉栓塞5.患者,男,68岁,患高血压病20年,临床叩诊心界大,心肌最可能出现的病变是()。

(完整版)《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病理生理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2、病理生理学的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并着重从机能和代谢变化的角度研究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制,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研究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3、基本病理过程:在多种疾病中共同的、成套的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炎症、DIC、休克等。

4、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5、疾病:由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后,因机体稳态破坏而发生的机体代谢、功能、结构的损伤,以及机体的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子及损伤作斗争的过程。

6、分子病:由于DNA的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7、衰老:是一种生命表现形式和不可避免的生物学过程。

8、病因:指引起某一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特征的因素。

诱因:指能够加强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病因的作用,从而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

条件:能够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体内因素。

9、疾病发生的外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疾病发生的内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

10、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11、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疾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疾病过程中的病因转化;疾病时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

12、疾病转归的经过:病因侵入(潜伏期)非特异性症状(前驱期)特异性症状(临床症状明显期)疾病结束(转归期)13、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4、脑死亡:指枕骨大孔以上全脑的功能不可逆行的丧失。

15、植物状态和脑死亡的区别:植物状态:①自己不能移动;②自己不能进食;③大小便失禁;④眼不能识物;⑤对指令不能思维;⑥发音无语言意义脑死亡:①不可逆性深昏迷;②自主呼吸停止,需行人工呼吸;③瞳孔扩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咽喉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分章练习)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分章练习)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1.病理生理学是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D.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B.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科[答案]B[题解]病理生理学属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2.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D.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 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答案]D[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共同规律和机制,也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和机制。

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共同规律)。

3.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A.流行病学调查 D.推理判断B.动物实验研究 E.临床实验研究C.临床观察病人[答案]B[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成果可来自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等,但主要来自动物实验。

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A.病理状态 D.病理障碍B.病理过程E.病理表现C.病理反应[答案]B[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又称基本病理过程。

5.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A.诊断疾病 D.研究疾病的归转B.研究疾病的表现 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答案]C[题解]病理生理学属于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

6.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缺氧B、创伤性休克C、酸碱平衡紊乱D、呼吸衰竭E、水肿[答案]D[题解]呼吸衰竭属于临床综合征,不是病理过程。

二、名词解释题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答案] 属于病理学范畴,是从功能、代谢的角度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学科。

2.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答案] 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的变化。

病理生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病理生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1.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A. 疾病的预防B. 疾病的治疗C. 疾病的发生机制D. 疾病的诊断答案:C2.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是什么?A. 细胞凋亡是程序化的细胞死亡,细胞坏死是非程序化的B. 细胞凋亡是非程序化的细胞死亡,细胞坏死是程序化的C. 两者都是程序化的细胞死亡D. 两者都是非程序化的细胞死亡答案:A3. 炎症反应中,哪种细胞是主要的效应细胞?A. 红细胞B. 白细胞C. 淋巴细胞D. 血小板答案:B二、填空题4. 肿瘤细胞的______是其无限增殖的基础。

答案:遗传不稳定性5.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脂质代谢紊乱和______是主要因素。

答案:血管内皮损伤三、简答题6. 简述病理生理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答案:病理生理学为临床医学提供了疾病的理论基础,帮助医生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同时,临床医学中的病例研究和临床实践也为病理生理学提供了研究材料和研究对象。

四、论述题7. 论述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临床表现。

答案: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负荷增加、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等。

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慌等症状。

结束语:以上测试题涵盖了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细胞死亡机制、炎症反应、肿瘤生物学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方面。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病理生理学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 )A .肺炎B .休克C .缺氧D .发热E .水肿第二章疾病概论(一) • A型题(为单项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疾病的概念中下列哪项陈述较确切( B )A .疾病即指机体不舒服B .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C .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D .疾病是祝体对内环境的协调障碍E .疾病是细胞损伤的表现.1.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B )A .疾病的条件B .疾病的原因C .疾病的危险因素D .疾病的诱因E .疾病的外因2.能够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 A )A .疾病发生的条件B .疾病发生的原因C .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D .疾病发生的诱因E .疾病发生的外因4.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C )A .病因的数量与强度B .存在的诱因C .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D .机体的抵抗力E .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7.有关健康的正确定义是( E )A .不生病就是健康B .健康是指体格健全C .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D .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E .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26.有关健康的正确定义是( E )A .不生病就是健康B .健康是指体格健全c .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D .健康是指社会适应熊力的完全良好状态E .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15.能引起疾病的特定性因素称为( A )A .疾病的原因B .疾病的条件C .疾病的诱因D .疾病的外因E .疾病的内因12.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B )A .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B .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 .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D .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E .条件也可称为诱因18.发病学研究的内容是( E )A .疾病发生的原因B .疾病发生的条件C .疾病发生的诱因D .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E .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27.对胎儿生长发育有损伤的因素属于( C )A .生物性致病因素B .遗传性致病因素C .先天性致病因素D .营养性致病因素E .免疫性致病因素28.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A )A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B .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C .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D .因果转化规律E .疾病转归的规律29.能够加速或延缓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 A )A .疾病的条件B ,疾病的原因C .疾病的诱因D .疾病的外因E .疾病的危险因素22.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 B )A .生物性因素B .遗传性因素C .先天性因素D .营养性因素E .免疫性因素13.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 E )A .生物性因素B .理化性因素C .先天性因素D .营养性因素E .免疫性因素8.电离辐射属于( D )A .化学性致病因素B .遗传性致病因素C .免疫性致病因素D.物理性致病因素E .先天性致病因素9.艾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 A )A .生物性因素B .理化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 .免疫性因素E .营养性因素3.C0 中毒属于( A )A .化学性致病因素B .遗传性致病因素C .免疫性致病因素D .物理性致病因素E .先天性致病因素16. 下述哪项属于物理性致病因素( A )A .中暑B .结核病C .糖尿病D .青霉素过敏E .铅中毒17. 下述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 C ) A .病毒B .细菌C .基因突变D .立克次体E .疟原虫25.不完全康复时( C )A .致病因素已完全消失B .功能、代谢和结构的障碍完全消失C .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D .机体的自稳调节完全恢复正常E .劳动力完全恢复正常30.下述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E ) A . 致病因素已经消失或不起作用B . .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C .劳动能力完全恢复D .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E .遗留有基本病理变化,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5. 临床死亡期时( B )A .脑干以上处于深度抑制B .延髓处于深度抑制C .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D .脊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E .小脑功能丧失6.死亡的概念是指( C )A .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 .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终止C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D .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 .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损伤10.濒死期时( A )A .脑干以上处于深度抑制B .延髓处于深度抑制C .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D .脊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E .小脑功能丧失14.按照传统的死亡概念临床死亡期是指( B )A .脑干以上处于深度抑制状态B .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C .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D .脊髓处于抑制状态E .小脑功能丧失19.死亡的标志是( A )A .脑死亡B .反射消失C .脑电波消失D .呼吸停止、心跳停止E .瞳孔散大20.下列哪项不是脑死亡的必备条件( D )A .瞳孔散大固定B .脑电波消失C .自主呼吸停止D .心跳停止E .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二) • B型题(为配伍选择题,为一组试题(2 —5个)共用A, B. C, D, E五个备选答案。

选项在前,题干在后。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

)A.生物性致病因素B .理化性致病因素c .先天性致病因素D .遗传性致病因素E .免疫性致病因素32.寄生虫属于( A )33.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于( E )34.染色体畸变属于( D )35.基因突变属于( D )(三) • X型题(为多项多选题,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36.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包括( BCDE )A •心跳停止B •自主呼吸停止C •瞳孔散大或固定D •脑电波消失E •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37. 下列哪些因素属于疾病发生的原因(ABDE ) A •精神因素B •免疫因素C •年龄和性别因素D •心理因素E •先天因素38. 下列哪些属于化学性致病因素(AD )A •一氧化碳中毒B •烧伤C •高山病D •汞中毒E •青霉素过敏39. 生物性致病因素包括(ABD )A .细菌B .病毒C .一氧化碳D .寄生虫E .高温40. 以下属于基本病理过程的有(ACDE)A .休克B .尿毒症C .发热D .酸中毒E .水肿41. 下列哪些项目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CE)A .低钾血症B .肝性脑病C .代谢性酸中毒D .尿毒症E .发热42. 免疫性因素所致疾病有(ADE)A .免疫缺陷病B .基因病‘C .染色体病D .自身免疫病E .变态反应性疾病第三章和第四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一).A型题(为单项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43.下列哪项因素不会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D )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D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E .淋巴回流受阻39.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D )A .血浆球蛋白减少B .血浆白蛋白减少C .血液浓缩D .血红蛋白减少E .血钠含量降低6.下列哪项因素不会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D )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D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E .淋巴回流受阻37.不同类型脱水的分型依据是( C )A .体液丢失的总量B .细胞外液丢失的总量C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D .细胞外液的胶体渗透压E .细胞内液丢失的总量88.下列哪一类水、钠代谢紊乱在早期就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A )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急性水中毒E .慢性水中毒87.低渗性脱水的早期症状是( E )A .口渴B .尿量减少C .易发生脱水热D .组织失水体征不明显E .易出现外周循环衰竭1.低渗性脱水是指( B )A .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310 mmol/ L,血钠<150mmo l/ LB .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280 mmol/L,血钠<130mmol/LC .失钠与失水成比例,细胞外液渗透压=300mmo/L,血钠=140mmo/LD .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 310 mmol /L,血钠<150mmo/LE .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310 mmol/L,血钠<150 mmol/ L3.低渗性脱水时体液分布改变的特点( A )A .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B .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C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D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问液E .细胞内外液均明显减少22.低渗性脱水早期出现循环衰竭是由于( B )A .细胞内液减少B .细胞外液减少C .组织间液减少D .血浆减少E .细胞内、外液均减少23.给低渗性脱水患者输入大量水分而未补充钠盐可引起( C )A .高渗性脱水B .等渗性脱水C .水中毒D .高钾血症E .水肿56.发生低渗性脱水的婴儿出现皮肤弹性降低、囟门凹陷主要是由于( D ) A .血容量减少B .细胞内液减少C .淋巴减少D .组织间液减少E .脑脊液减少57.下列哪项在高渗性脱水时不容易发生( D )A .少尿B .口渴C .脱水热D .休克E .氮质血症19.高渗性脱水是指( A )A •失水>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B •失水>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C •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D •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E •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310mmoj/ L,血钠>150mmoj/ L >280mmo|/ L,血钠>130mmoj/ L <310mmoj/ L,血钠<130mmoJ/ L<280mmoj/ L,血钠<130mmoj/ L =300mmoj/ L,血钠=140mmoj/ L21 •高渗性脱水时体液分布改变的特点( B )A •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B •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C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D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E •细胞内外液均明显减少38.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是(B )A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口渴中枢B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C •肾血流量明显减少D •细胞内液减少E •醛固酮分泌增多54 •高烧患者出汗多、呼吸增快易出现(A )A •高渗性脱水B •水中毒C .低渗性脱水D .等渗性脱水E .低钠血症2.高热患者不作任何处理易发生( A )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水中毒E .水肿40.最易发生脱水热的水与电解质素乱类型( A )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水肿E .水中毒41.急性重症水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 B )A .急性血容量增多,血管破裂B .脑水肿、颅内高压C .肾脏负担过重D .急性肺水肿E .低钾血症60.下列哪项不属于水中毒的变化( D )A .细胞外液增多B .细胞内液增多C .脑组织水肿D .血钠>150mmol/LE .血浆渗透压<280mmo/l L42.水肿的概念是指( A )A .组织间液增多B .细胞外液含量过多C .体内液体含量过多D .血管内液体过多E .细胞内液含量过多5.下列哪项不是水中毒时的基本特征( D )A .细胞外液低渗,细胞外液增多B .细胞内液低渗,细胞内液增多C .肾排水功能低下D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E.脑细胞水肿25.水肿时造成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C )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D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E .淋巴回流受阻70.下列哪种水、钠代谢障碍易发生脑出血( A )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水中毒E .水肿7.下列何种情况可引起高钾血症( D )A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B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 .大量应用速尿D .大量输注库存血E .大量应用胰岛素27.高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 A )A .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B .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正常D .细胞内外均碱中毒D .细胞内外均酸中毒E .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47.高钾血症对机体的最大危害是( D )A .低血糖B .酸中毒C .心肌收缩性降低D .心室纤颤E.骨骼肌麻痹61.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引起高钾血症见于( D ) A.碱中毒B.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C.静脉输入大量胰岛素D.组织损伤E.静脉输入大量氨基酸6 2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 B )A.4.5mmol/L B.5.5mmol/L C.6.5mmol/L D.7.5mmol/L E.8.5mmol/L6 3.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 DA.高钠血症B.低钠血症C.低钾血症D.高钾血症E.低镁血症8.低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 E )A.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B.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正常C.细胞内外均碱中毒D.细胞内外均酸中毒E .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44.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 C )A .1.5mmol/LB .2.5mmol/LC .3.5mmol/LD .4.5mmol/LE .5.5mmol/L45.下列哪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 B )A .长期使用速尿B .代谢性酸中毒.禁食D .醛固酮含量增高E .大量使用胰岛素46.过量使用胰岛素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E )A .大量出汗导致钾丢失B .醛固酮分泌过多C .肾小管重吸收障碍D .结肠分泌钾增多E .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26.下列何种情况可引起低钾血症( D )A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B .大量输注库存血C .严重组织损伤D .消化液大量丢失E .醛固酮合成减少9.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 D )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肾小管泌氢增加D .心律失常E .肾小管泌钾增加10.血浆[HC03-] 原发性降低可见于( A )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28.血浆[HC03-] 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B )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9.血浆[H2CO3] 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B )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1.血浆[H2CO3] 原发性降低可见于( D )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48.酸中毒可使心肌收缩力( C )A .先增强后减弱B .先减弱后增强C .减弱D .增强E .不变50.酸中毒时血钾的变化为( A )A .增高B .先增高后降低C .先降低后增高D .不变E .降低12.代谢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B )A .脑内谷氨酸增多B •脑内丫-氨基丁酸增多C .脑内多巴胺增多D •脑内乙酰胆碱增多E •脑内谷氨酰胺减少13 •代谢性酸中毒时不会出现下列哪种变化(E )A •心律失常B •心肌收缩力减弱C •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D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E.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30 •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D )A •糖尿病B •休克D •缺氧D •呕吐E •腹泻51 •下述哪项原因可引起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C )A •糖尿病B •休克C •消化道丢失HC03一D •严重饥饿E.水杨酸中毒96•可以引起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 B )A .服用含氯酸性药物过多B .酮症酸中毒C .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D .腹泻E .肾小管性酸中毒97.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是( E )A .吸入C02 过少B .输入.NaHC03过多C .肺泡通气量减少D .输入库存血E .呼吸中枢兴奋,肺通气量增大65.乳酸酸中毒的常见原因不包括(E )A .休克B .低氧血症C .心脏停搏D .肺水肿E .严重饥饿67.下列哪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 E )A.呼吸中枢抑制B.呼吸肌麻痹C.呼吸道阻塞D.严重气胸E.肺泡弥散障碍68.碱中毒时血钾的变化为( E )A.增高B.先增高后降低C.先降低后增高D.不变E.降低49.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抽搐是因为(C )A .血Na+降低B .血K+降低C .血ca2+降低D .血Mg+降低E .血CI -降低26.代谢性碱中毒常可引起低血钾,其主要原因是( C )A . K+摄入量减少B .细胞外液量增多使血钾稀释C .细胞内H+与细胞外K+交换增加D •消化道排K+增多E .肾滤过K+增多16.代谢性碱中毒时,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由于( C )A .脑内ATP生成减少B .脑内多巴胺增多C .脑内Y- 氨基丁酸含量减少D .脑内假性神经递质增多E .脑血流量减少17.下列哪项因素不会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B )A .剧烈呕吐B .严重腹泻C .醛固酮增多D .大量输注库存血E .低钾血症85.下述哪项不属于代谢性碱中毒的变化( B )A .血浆[HCO3] 增加B . PaC02 降低C .血钙降低D .血钾降低E . AB SB均升高32.下列哪项原因不易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D )A .呼吸中枢抑制B .气道阻塞D .肺泡通气量减少D .呼吸加深加快E •吸入气中CQ浓度过高53.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机制是( B )A .增加肺泡通气量B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C .肾小管泌H+、泌NH增加D .血浆碳酸氢盐缓冲系统进行缓冲E .肾重吸收HC03减少34.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E )A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B .增加肺泡通气量C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D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E .肾重吸收HCQ3-增加14. 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下述哪个系统的功能障碍最明显( E )A .心血管系统B .血液系统C .泌尿系统D .消化系统E .中枢神经系统15.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下述哪项不能发挥代偿作用( D )A .磷酸盐缓冲系统B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C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D .肾重吸收HC03增加E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二) . B 型题( 为配伍选择题,为一组试题(2 —5 个) 共用A,B. C,D,E 五个备选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