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7、总供求模型.ppt
合集下载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学课堂PPT

➢ 又称“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它研究了在利率可变,价格水平不变的条
件下,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 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 重点分析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对宏观经济 的影响。属于总需求分析。
3
AD-AS模型
➢ 又称“完全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研究在利率和价格水平都可变的条件下,
代数法 借助IS-LM图形
总产出-总支出法
12
用代数法推导总需求曲线
在两部门经济中, IS曲线的方程:
s(y)i(r) 或
LM曲线的方程: M PL1(y)L2(r) 或
re1y
dd
r
ky
1
M
h hP
14
用代数法推导总需求曲线
IS: s(y)=i(r) LM: M/P=L1(y)+L2(r )
P↑→资产实际价值↓→相对贫穷 P↑→名义收入↑→T↑(税收自动上升)→yd↓
→c↓ →y↓ ∴ c与P负相关
9
国际替代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效应): 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其它国家生产的产
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本国居民就会用外国产品 来替代本国产品,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而外国 居民则会用本国产品来替代外国产品,减少对出 口品的需求,因此,净出口需求量减少。
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 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
25
3.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劳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可以改变。 宏观生产函数为:
y*f(N*K , *)
其中N*为各个短期中的充分就业量,K*为各 期的资本存量,技术水平的变化没有被明确表示 出来,y*为各期的充分就业时的产量。 y*也被称为潜在产量。
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国民收 入是如何决定的。 ➢ 引入了劳动力市场和总生产函数,重点分 析了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对总供给乃至宏 观经济的影响。不仅进行了总需求分析, 还进行了总供给分析。
件下,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 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 重点分析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对宏观经济 的影响。属于总需求分析。
3
AD-AS模型
➢ 又称“完全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研究在利率和价格水平都可变的条件下,
代数法 借助IS-LM图形
总产出-总支出法
12
用代数法推导总需求曲线
在两部门经济中, IS曲线的方程:
s(y)i(r) 或
LM曲线的方程: M PL1(y)L2(r) 或
re1y
dd
r
ky
1
M
h hP
14
用代数法推导总需求曲线
IS: s(y)=i(r) LM: M/P=L1(y)+L2(r )
P↑→资产实际价值↓→相对贫穷 P↑→名义收入↑→T↑(税收自动上升)→yd↓
→c↓ →y↓ ∴ c与P负相关
9
国际替代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效应): 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其它国家生产的产
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本国居民就会用外国产品 来替代本国产品,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而外国 居民则会用本国产品来替代外国产品,减少对出 口品的需求,因此,净出口需求量减少。
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 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
25
3.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劳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可以改变。 宏观生产函数为:
y*f(N*K , *)
其中N*为各个短期中的充分就业量,K*为各 期的资本存量,技术水平的变化没有被明确表示 出来,y*为各期的充分就业时的产量。 y*也被称为潜在产量。
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国民收 入是如何决定的。 ➢ 引入了劳动力市场和总生产函数,重点分 析了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对总供给乃至宏 观经济的影响。不仅进行了总需求分析, 还进行了总供给分析。
第17章--总供求模型1PPT课件

10/12/2024
政治经济学
复习
10/12/2024
政治经济学
IS-LM曲线四个区域(复习一)
(1)四个区域含义不同
产品市场
r
I
I<S L<M
LM Ⅰ
4
Ⅳ
3 I>S
Ⅱ
E
Ⅱ
E’’ I<S
2 L<M E’ Ⅲ
L>M
Ⅲ
1
I>S
IS
0
L> M
100 150 200 250
yⅣ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17章 总供求模型1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函数
1、总需求: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 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Y来表示。
2、总需求函数:产出Y与价格水平之间的 函数关系,即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 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函数关系。
3、存在价格变量时,总供求均衡即IS-LM 的交点,其交点值即Y的量值,同样也是由IS曲 线与LM曲线方程的联立方程式决定:
10/12/2024
政治经济学
i<s
i<s i>s 短缺 i>s
货币市场 L<m L>m L>m L<m
IS、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异: 陡峭),被动(平坦)
IS曲线与LM曲线斜率与政策效果(复习二)
IS曲线移动时:
IS斜率越陡峭效果越好;LM斜率越平坦越好;
LM曲线移动时:
LM斜率越陡峭越好;IS斜率越平坦效果越好;
斜率为负数,
P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原因
P0
若价格水平上升 (下降),实际货币 P1
减少(增加),利率
上升(下降),投
资减少(增加), 国民收入减少。
宏观经济学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精品PPT课件共40页)

Y
Y
v
1 va
P
P e
即: Y Y P Pe
25
第四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一、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
Y Y P Pe
P Pe
1
Y Y
方程告诉我们,当预期价格确定后,价格高
于(或低于)预期价格时,企业的供给量就
石油价格变动 9.4% 25.4% 47.8% 44.4% -8.7%
通货膨胀率 7.7% 11.3% 13.5% 10.3% 6.1%
失业率 6.1% 5.8% 7% 7.5% 9.5%
36
20世纪80年代中期,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政治 动乱削弱了欧佩克限制石油供给的能力。石 油价格下降,扭转了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滞 涨。
P
AS1 P3=Pe3 P2 AD2
AD1 经济的波动
工资、原料上 涨,期望价格 AS2 高于实际价格, 减少产量
AS1
AD2 AD1
Y1=
Y2
Y
Y3=
Y2
Y
30
第六节 总供给曲线与非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的现代表达 式认为通货膨胀率与三种力量有关:期 望的通货膨胀率,周期性失业率,供给 冲击。期望的通胀率越高,通胀率越高 ,周期性失业率越高,通胀率越低。冲 击越大,通胀率越大。菲利普斯方程表 示为
P
P
SRAS Y
SRAS
AD1 AD2
Y
14
从短期到长期
P
LRAS
P
SRAS AD
Y
LRAS SRAS AD1
AD2 Y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课件

(1)财富效应
价格上升导致以真实购买力表示的财 富“缩水”,人们变得比较“穷”了, 结果减少支出,产出减少。反之亦然。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rthur Pigou: 1877-1959)强调了这一效应,因而 又称为庇古效应。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2) 利率效应
物价上升——货币交易需求上升— —利率上升——抑制投资需求和居 民信贷消费需求——产出减少。
物价水平的变动。
N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2、劳动需求
劳动需求者——厂商 这里只考虑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企业的劳动需求决策条件? 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条件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即劳动的边际产品(P)=实际工资水平
(W/P) 厂商不会有货币幻觉。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二、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分析
案例研究:
假设一国由于国内景气长期不振,
为刺激经济,政府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
率,这一举动对该国国民收入、利率、
物价、就业以及工资水平会产生什么影
响?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分析: 1、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运用LM曲线分析
LM
货币供给增加——
LM曲线右移——使 国民收入增加,同时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 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
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中各种行为主体的
总支出。包括:c、i、g和国外需求。 二、总需求函数 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曲线
物
总供求模型中的总
价 水
需求是一条向左下 平
方倾斜的曲线。
一、由经济衰退到充分就业
价格上升导致以真实购买力表示的财 富“缩水”,人们变得比较“穷”了, 结果减少支出,产出减少。反之亦然。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rthur Pigou: 1877-1959)强调了这一效应,因而 又称为庇古效应。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2) 利率效应
物价上升——货币交易需求上升— —利率上升——抑制投资需求和居 民信贷消费需求——产出减少。
物价水平的变动。
N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2、劳动需求
劳动需求者——厂商 这里只考虑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企业的劳动需求决策条件? 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条件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即劳动的边际产品(P)=实际工资水平
(W/P) 厂商不会有货币幻觉。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二、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分析
案例研究:
假设一国由于国内景气长期不振,
为刺激经济,政府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
率,这一举动对该国国民收入、利率、
物价、就业以及工资水平会产生什么影
响?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分析: 1、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运用LM曲线分析
LM
货币供给增加——
LM曲线右移——使 国民收入增加,同时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 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
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中各种行为主体的
总支出。包括:c、i、g和国外需求。 二、总需求函数 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曲线
物
总供求模型中的总
价 水
需求是一条向左下 平
方倾斜的曲线。
一、由经济衰退到充分就业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课件

19
总供给曲线
二、劳动力需求函数和劳动力供给函数
Nd= Nd(W/P)W/P
Nd
Ns
W/P2
Ns= Ns(W/P)W/P0
E
W/P1
N
O
N2 N1 N0 N1 N2
20
总供给曲线形成
W/P
W/P2 W/P0
W/P1
O
Y Y1 Y0 Y2
O
Nd E2
P
P1
E0
P0
E1
P2
N2 N0
E0 E2
N2
N0
17
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及函数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特征 总供给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的总产出或总产 量。二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的社会总供给公式 分别为:Y=C+S;Y=C+S+T;Y=C+S+T+ M。总供给实际上是全社会利用各种资源生产和 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社会总供给除受价格 水平影响外,还受劳动、资本和技术水平影响。 只考察总供给和价格的关系,用AS代表总供给, 公式:AS=f(P)
29
总供给曲线
cd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 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这是因为已 充分就业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 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 这条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30
总供给曲线
对于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总供给曲线,要研究 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供给量的变化程度,即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AS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 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AS的斜 率越小,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 变动量越大。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劳动 需求曲线的斜率、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的变动等。 总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是一种客观必然性,这里 最重要的是研究正常的供给曲线的移动
总供给曲线
二、劳动力需求函数和劳动力供给函数
Nd= Nd(W/P)W/P
Nd
Ns
W/P2
Ns= Ns(W/P)W/P0
E
W/P1
N
O
N2 N1 N0 N1 N2
20
总供给曲线形成
W/P
W/P2 W/P0
W/P1
O
Y Y1 Y0 Y2
O
Nd E2
P
P1
E0
P0
E1
P2
N2 N0
E0 E2
N2
N0
17
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及函数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特征 总供给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的总产出或总产 量。二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的社会总供给公式 分别为:Y=C+S;Y=C+S+T;Y=C+S+T+ M。总供给实际上是全社会利用各种资源生产和 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社会总供给除受价格 水平影响外,还受劳动、资本和技术水平影响。 只考察总供给和价格的关系,用AS代表总供给, 公式:AS=f(P)
29
总供给曲线
cd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 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这是因为已 充分就业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 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 这条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30
总供给曲线
对于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总供给曲线,要研究 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供给量的变化程度,即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AS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 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AS的斜 率越小,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 变动量越大。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劳动 需求曲线的斜率、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的变动等。 总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是一种客观必然性,这里 最重要的是研究正常的供给曲线的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