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刀治疗的前后对比图

合集下载

伽玛刀治疗的不良反应

伽玛刀治疗的不良反应

伽玛刀治疗的不良反应“伽玛刀”名为“刀”,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手术刀,它是一个布满直准器的半球形头盔,头盔内能射出201条钴60高剂量的离子射线---伽玛射线,那么你知道伽玛刀治疗的不良反应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伽玛刀治疗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伽玛刀治疗的不良反应伽马刀一般只用于头部,在国外是很少医院会用的,只用中国才这么普遍。

因为这个东西辐射太大了,一段除了什么纰漏,那就是一颗核弹,杀伤性太大了。

如果可以尽量不要做伽马刀,可以考虑放疗或其他疗法,相对来讲副作用小一点。

伽玛刀治疗的误区严重误区一:所有肿瘤都可以进行伽马刀治疗众多临床病例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肿瘤患者都适合伽马刀治疗,伽马刀治疗肿瘤有着严格的适应症。

如果肿瘤巨大,且周围正常组织浸润广泛的患者不宜伽马刀治疗。

伽马刀治疗效果较好的是肿瘤在3公分左右。

其次针对一些比较表浅的肿瘤如皮肤癌、黑色素瘤等肿瘤不适合做伽马刀治疗,伽马刀针对体内深部的肿瘤治疗效果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伽马刀不宜进行空腔脏器肿瘤的治疗,如胃癌,易造成胃穿孔。

严重误区二:肿瘤越严重做伽马刀效果越好网上很多资料显示把伽马刀的治疗功效夸大能治疗晚期癌症,其实专家告诉我们,伽马刀并不是万能的手术刀,伽马刀只针对晚期癌症局灶性病变有治疗效果,如果肿瘤扩散的比较广泛,单选伽马刀治疗也没有回天之力,伽马刀治疗晚期癌症只作为姑息治疗的一种方式,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让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严重误区三:高龄有基础疾病的肿瘤患者都能做伽马刀这个问题也是很多肿瘤患者选择伽马刀治疗的一大原因,伽马刀被认为是不开刀胜似开刀的肿瘤***治疗方式,伽马刀适应症上写到:针对年老体弱有基础疾病的肿瘤患者可以考虑做伽马刀治疗,但是专家提醒患者这里提到的适应症范围是有明确规定的,如:患者如果高龄超过80岁并且身体状况不佳,医生并不建议做伽马刀治疗,这类患者做任何治疗都存在风险,对于基础疾病的限定也比较严格,如患有心、肝、肾等疾病必须处于代偿期才考虑做伽马刀,如有高血压、糖尿病也要控制在正常水平下才能做伽马刀治疗。

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的光镜及电镜观察(一)

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的光镜及电镜观察(一)

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的光镜及电镜观察(一)摘要:目的探讨伽玛刀(γ-刀)治疗颅内肿瘤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方法应用光镜、电镜观察16例γ-刀照射后颅内肿瘤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其中星形细胞瘤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脑膜瘤2例;颅咽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垂体腺瘤1例和转移性腺癌2例。

结果γ-刀照射后肿瘤中心和肿瘤边缘的瘤细胞及血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恶性肿瘤呈急性坏死,良性肿瘤呈延迟性坏死;边缘部位残留的瘤细胞较中心部位多,肿瘤旁脑组织中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主要以胶质细胞损伤为显著。

结论残留的瘤细胞是肿瘤复发的形态学依据,γ-刀对肿瘤旁脑组织的损伤与脑水肿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提示临床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照射剂量及肿瘤大小,以防止肿瘤复发和预防脑水肿的发生。

关键词:伽玛刀脑肿瘤病理学超微结构近年来,γ-刀作为一种治疗颅内小肿瘤非手术治疗方法,以其创伤性小,无手术死亡,无感染和低并发症等优点而日益被人们所接受。

但是,仍有少数病人经γ-刀照射后被迫行开颅手术。

目前对其放射生物学效应尚不清楚,有作者〔1〕从病理形态学进行研究,但观察例数较少。

本文报道光镜、电镜观察16例γ-刀照射后颅内肿瘤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以探讨其形态学变化与临床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4年8月至1997年11月收治16例γ-刀照射后颅内肿瘤患者,男女各8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43.4岁,因颅内高压无法缓解(11例)或肿瘤复发(5例)行开颅手术。

自γ-刀照射至开颅手术时间为2~19个月,平均7.1个月。

肿瘤类型:星形细胞瘤7例(其中Ⅰ~Ⅱ级1例、Ⅱ级3例、Ⅱ~Ⅲ级1例、Ⅲ级2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脑膜瘤2例、颅咽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垂体腺瘤1例和转移性腺癌2例。

1.2γ-刀治疗前的肿瘤大小6例肿瘤直径3.1~4.3cm,余均为1~3cm;照射剂量:中心剂量32~50Gy;周边剂量:13~20Gy;治疗后肿瘤有不同程度增大和/或明显脑水肿。

伽马刀拉弧治疗原理

伽马刀拉弧治疗原理

伽马刀拉弧治疗原理
伽马刀拉弧治疗是一种放射治疗技术,通过聚焦高强度伽马射线来治疗肿瘤,其原理如下:
1. 聚焦伽马射线:伽马刀拉弧治疗利用多个伽马射线束同时聚焦在肿瘤部位,形成高剂量的放射线能量,并将其精确地聚焦在肿瘤组织上。

2. 高精度定位:治疗时,通过先进的图像引导系统和导航技术,能够准确地定位和追踪肿瘤的位置和形状,确保对肿瘤的精确照射。

3. 高剂量放疗:高剂量的伽马射线能够杀死肿瘤细胞,阻止其生长和扩散。

伽马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直接照射到深部的肿瘤组织。

4. 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伽马刀拉弧治疗采用精确的聚焦技术,能够在治疗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保护健康组织免受放射线伤害。

总之,伽马刀拉弧治疗通过聚焦高剂量的伽马射线,精确照射肿瘤组织,杀死肿瘤细胞,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超级伽玛刀治疗肿瘤的近期疗效报道

超级伽玛刀治疗肿瘤的近期疗效报道

超级伽玛刀治疗肿瘤的近期疗效报道朱政鸣;钟晓;严程;刘琼【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05(34)11【摘要】目的探讨超级伽玛刀治疗全身各部位肿瘤的特点及疗效.方法在立体定向精确定位下,使用超级伽玛刀特有的绕人体轴360°旋转、拉弧式照射方式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技术,对全身各部位的肿瘤进行治疗.肿瘤直径积<2.5cm3的给予一次照射,肿瘤体积>2.5cm3的行多次分割照射. 结果本组98例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后见肿瘤消失或缩小,仅见2例稍有增大,随访时间2.5~ 6个月. 结论超级伽玛刀在各类型的伽玛刀中,其独具的照射方式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优势,可以很方便地治疗其他伽玛刀难以照射的部位,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保证高精确度,显著提高疗效.【总页数】5页(P1614-1617,1619)【作者】朱政鸣;钟晓;严程;刘琼【作者单位】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400014;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超级伽玛刀研究治疗中心,400014;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超级伽玛刀研究治疗中心,400014;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超级伽玛刀研究治疗中心,40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7【相关文献】1.伽玛刀治疗肿瘤的护理体会 [J], 徐国先2.超级伽玛刀治疗肿瘤536例近期疗效分析 [J], 庞军;陈浩涛;陈燕;孙德仁3.超级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56例近期疗效 [J], 党亚正;杨洁;吴发伟;雷续虎;陆婉玲;张鹏4.超级伽玛刀治疗肺癌90例报道 [J], 邱开贵;武林旺;邹永琼;黄辉;杨金鸽5.超级伽玛刀治疗鼻咽癌57例报道 [J], 武林旺;黄辉;马以骝;杨金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肿瘤患者伽玛刀治疗前后不良反应指标及护理干预效果对比分析

脑肿瘤患者伽玛刀治疗前后不良反应指标及护理干预效果对比分析

脑肿瘤患者伽玛刀治疗前后不良反应指标及护理干预效果对比分析郑兰华;王爱贞;王光【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7(014)002【摘要】目的:对比脑肿瘤患者伽玛刀治疗前后不良反应情况,并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

方法:选取80例接受伽玛刀治疗的脑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颅内压为(186.4±34.2) mm H2O,显著低于治疗后的(232.3±41.5)mm H2O,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4, P<0.05)。

治疗后观察组癫痫、头皮破溃以及头皮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1,x2=5.541,x2=3.914;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颅内压以及康复时间分别为(195.3±36.9)mm H2O和(13.4±3.2)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8.2±42.5) mm H2O和(16.1±3.7)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3,t=3.491;P<0.05);观察组头痛、呕吐以及视乳头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4,x2=5.000,x2=4.211;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5,P<0.05)。

结论:伽玛刀治疗脑肿瘤后患者颅内压会显著升高,而通过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颅内压及脑水肿症状发生。

【总页数】4页(P74-76,77)【作者】郑兰华;王爱贞;王光【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相关文献】1.马里脑肿瘤患者与中国浙江地区脑肿瘤患者的临床对比分析 [J], 王宇军;胡利荣2.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出院后持续性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J], 曾敏;熊伟;韩兴平3.护理干预对颅脑肿瘤伽玛刀治疗患者恐惧心理的影响 [J], 周玉珍;宋玉成;郝玉荣4.伽玛刀治疗颅脑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J], 尹慧娟5.脑肿瘤患者应用伽玛刀治疗的护理 [J], 李英杰;唐柳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评价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90例疗效观察

CT评价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90例疗效观察

CT评价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90例疗效观察方金洲;姜忠于;陈立中;车晓玲;何帮志;张树亭【期刊名称】《浙江实用医学》【年(卷),期】2005(010)001【摘要】目的观察立体定向伽玛射线体部治疗系统(以下简称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CT影像的变化.方法应用OUR-QGD型体部伽玛刀分次大剂量照射肺癌肿块,照射后3个月左右行CT随访复查,比较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肺癌肿块经体部伽玛刀分次大剂量照射后,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肿块内部出现液化、坏死或空洞形成;其周围出现放射性肺炎或肺纤维化,部分中央型肺癌照射后出现相应肺不张;转移的肿大淋巴结均缩小.结论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近期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总页数】2页(P56,63)【作者】方金洲;姜忠于;陈立中;车晓玲;何帮志;张树亭【作者单位】浙江衢化医院,浙江,衢州,324004;浙江衢化医院,浙江,衢州,324004;浙江衢化医院,浙江,衢州,324004;浙江衢化医院,浙江,衢州,324004;浙江衢化医院,浙江,衢州,324004;浙江衢化医院,浙江,衢州,324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18F-FDG PET/CT评估体部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 [J], 康静波;方恒虎;杜锐;赵向飞;梁英魁;赵文锐2.艾迪加体部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J], 钱永红;孙小东;赵琦3.体部伽玛刀治疗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96例近期疗效观察 [J], 胡佳乐;吴黎明;秦萍;刘炜;张帆4.体部伽玛刀治疗202例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J], 李宏斌;彭海波;戴德银;陈利君5.体部伽玛刀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J], 单国用;陈永顺;宋淑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伽玛刀治疗失眠的原理

伽玛刀治疗失眠的原理

伽玛刀治疗失眠的原理伽玛刀(Gamma Knife)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失眠的非侵入性手术工具。

伽玛刀治疗失眠的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靶向性放射治疗:伽玛刀通过电子加速器产生高能伽玛射线,准确地聚焦在大脑中的特定区域。

这种放射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不需要开颅手术,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创伤。

2. 大脑中的失眠核团:科学家们对失眠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大脑中一些特定区域可以与失眠有关。

其中一个核团是位于脑内杏仁核(amygdala)的前庭丘区域,它可以影响甲状腺激素和松果体激素的分泌,从而调节人的睡眠。

3. 伽玛刀照射失眠核团:在伽玛刀治疗中,医生会将伽玛射线聚焦在失眠核团附近的区域进行照射。

照射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核团内的活动,调整神经元的功能。

4. 神经启动过程:伽玛刀照射后,神经元的功能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影响神经元之间的通信,从而改变大脑中相关区域的活动模式。

5. 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是大脑适应性改变的能力,它使得神经元能够重新组织和建立新的连接。

伽玛刀治疗可以通过神经可塑性来改变失眠核团的活动,进而调整睡眠模式,改善失眠症状。

6. 长期效果:伽玛刀治疗的效果并非即时出现,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

研究发现,大约80%的失眠患者在治疗后能够获得显著的改善。

然而,治疗的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些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7. 安全性:伽玛刀治疗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治疗而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由于不需要切口和开颅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也较低。

总体而言,伽玛刀治疗失眠的原理是通过靶向性的放射治疗作用于大脑中的失眠核团,通过神经启动过程和神经可塑性调整大脑的功能,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高、非侵入性、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伽玛刀治疗失眠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垂体瘤伽玛刀治疗后的 MRI 特征及相关研究

垂体瘤伽玛刀治疗后的 MRI 特征及相关研究
一般而言, 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垂体微腺瘤首选药物治 疗, 即口服嗅隐停等; 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相对较宽, 尤其 是近年日益成熟的经鼻蝶手术, 无论 肿瘤大小都 可以取得较 理想效果, 该手术的绝对禁忌证是手术入路感染; 普通放射 治疗常针对侵袭性垂体 瘤因 与周 围重 要结构 关系 密切 手术 无法全切者, 防止手术 后残 留病 灶进一 步生 长[ 2] ; 随着 现代 神经影像学、立体定向技术的快速发 展和伽玛刀 治疗垂体瘤 经验的不断积累, 该技术日益成熟, 已成为国内伽玛刀治疗 疾病例数最多的颅 内疾 病之一。 伽玛 刀治疗 垂体 瘤的 原理 是利用60 Co 产生的 γ射线通过准直器经 固定轴线旋 转聚焦, 形成高剂量区作用于病变组织, 而病 变周围正常 组织只受到 瞬时的、分散的弱剂 量照 射, 不足 以引 起其正 常形 态和 功能 的改变[ 3] 。
M RI features and relevant r esear ch of pituitary adenomas after gamma knife r adiosur ger y
HU Ai2hua , HE Di2ping, CHEN Wang2sheng. Depa rtment of Ra diology, Qichun Pepole s Hospital, Qichun 435300 , Ch ina [ Abstr act] Objective To study MRI features of pituitary adenomas after gamma knife treatment . Methods 67 cases of pituitary adenomas were treated with gamma knife, MRI imaging data was followed up for 24 months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 esults In 6 months after gamma knife treatment, 33 tumors marked increased intensity on T2 WI, 2 cases bleeded, and no changes of tumors size and intensity were found in 2 cases, but the clinic symp2 toms were relieved. In 12 months after gamma knife treatment, the tumors size were shrinked in 25 cases, and in2 tensity on T2 WI decreased, bleeding disappeared in 2 cases. In 24 months after gamma treatment , the edema sur2 rounding tumors of all cases were disappeared, and no tumor was found on MRI imaging in 27 cases, 38 tumors shrinked totally, no changes happened during 24 months after treatment of 2 cases. C onclusion MRI can refluence the dynamic conversion process of pituitary adenomas treated with gamma knife and evaluate its effect objectively. It is the best method , which can display tumors change and surrounding structure. [ K ey words] pituifary adenomas; gamma knife; MR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鞍区--松果体生殖细胞瘤
• 治疗后 5 个月复查 MR 示:鞍
内病灶基本消失,鞍区组织
解剖形态恢复。
• 复查 CT 、 MR 均示瘤灶消失。 • 临床症状缓解。
鞍区--松果体生殖细胞瘤
• 男,14岁,头痛,呕吐,视力
下降1月余。
• MR 示松果体 -- 垂体间一占位
病灶。
• 诊断:鞍区 --松果体生殖细胞
自如,视力有所恢复。
脑胶质瘤
• 男,30岁。右侧肢体运动障碍。 • 诊断:左顶叶胶质瘤。 • MR定位片示左顶叶类圆形异常信号,明显强化,中心低信号影,
周围大片低信号,占位效应明显。
脑胶质瘤Biblioteka • 伽玛刀治疗后6个月复查CT示:病灶消失。 • 症状改善。
脑胶质瘤
• 男,24岁,右侧肢体乏力3月,
肌力下降1个月。右侧下肢肌力 4级,右上肢肌力弱于左上肢。
乱 3 年余,闭经,泌乳 1 年余。 血PRL>100ng/ml。
• 诊断:垂体PRL腺瘤 • 治疗前 MR 示 : 鞍区一不规则异
常信号影,信号向鞍旁两侧浸
润性发展。视交叉不清,基本 均匀强化。
垂 体 瘤
• 治疗后 26 个月复查 MR 示 : 肿瘤
信号己缩小至10mm以内,强化
效应减弱,视交叉清晰可见。
视力进行严重下降半年。
• CT 示 : 松 果 体 占 位 ( 直 径
35mm) 病灶,梗阻性脑水肿。
• 诊断:松果体生殖细胞瘤;
V-P术后
• 治疗MR定位影象,图示:松
果体区一圆形异常信号,直 径35mm,均匀强化,侧脑室, 三脑室引流充分。
松果体生殖细胞瘤
• 治疗后3个月复查CT示:
松果体占位灶消失,之后 又分别于 6 个月后, 12 个 月后复查CT、MR均示瘤 灶消失。
度影,占位效应明显。
脑转移瘤
• 伽玛刀治疗后 6 个月复查 CT 示:
瘤灶明显缩小,灶影留下大片 低密度区,占位效应消失。
脑转移瘤
• 男,63岁。
• 诊断:多发脑转移瘤、肺癌
• MR示:右顶叶、左小脑半球占
位灶,明显强化大小
10mm*20mm
脑转移瘤
• 伽玛刀治疗后 3 个月复查 CT 示:
右顶叶及左小脑半球病灶消失。
15mm*18mm , 囊 性 变 己 吸 收 消失,脑干受压消除。
• 临床症状基本恢复正常。
右听神经瘤
• 男,43岁,右听力减退,伴头
昏,行走不稳1年余。
• MR示:右桥小脑角巨大椭圆囊
性占位病灶。大小
61mm*28mm结节状强化,脑 干受压。
• 诊断:右听神经瘤
右听神经瘤
• 治疗后12个月复查: • MR示:肿瘤无明显变化,瘤结
第一代伽玛刀
FGS头部伽玛刀
圣爱数全自动头刀
玛西普头部伽玛刀
TOP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
OUR-XGD旋转式头刀
OPEN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
圣爱数全身伽玛刀
圣爱数全身伽玛刀
月亮神
月亮神
超级伽玛刀
陀螺刀
OUR-QGD体部伽玛刀
中国伽玛刀之父——宋世鹏
国家领导人和放疗专家对伽玛刀的关注
4.
简便、省时:治疗仅需数十分钟,全过程 3~4 小时, 病人一般不用住院,或住院观察1-2天,多数病员可短 时间返回工作岗位,不影响术后的工作和生活能力。
自动化程度高:先进的治疗设备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得到了有力的保障,治疗过程完全计算机控制, 程序化、自动化。 节省费用:手术治疗或其它如化疗、放疗等,除了手 术费用外,患者住院期间的其它费用,如检查费、药 费、治疗费、护理费及营养费等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而精神和时间上的损失则难以用金钱来估算。 以上简单阐述了伽玛刀的特点和优势。
• 女, 45 岁,头痛 3 年 , 头痛加重 ,
伴右面部麻木 , 行走步态不稳 1 年。 • CT示右侧颅底巨大占位病灶。 未查及神经系统明显缺失与刺 激征。患者拒绝手术,坚持伽 玛刀治疗。 • 诊断:右侧颅底 ( 中 ~ 后凹 ) 脑膜 瘤。大小 (57mm*30mm) ,均匀 强化,无明显占位效应。
节部分消失,脑干受压及临床 症状稍好转。
• 二次伽玛刀治疗。
右听神经瘤
• 治疗后37个月复查: • CT示:肿瘤明显缩小,瘤结节
消失,脑干受压及临床症状消
失。
颅内恶性肿瘤
脑转移瘤
• 男,60岁。结肠癌术5年后出现
头痛,左侧肢体运动障碍。
• 诊断:脑转移瘤 • CT定位片示:左枕顶部一椭圆
形混杂密度影,灶周大片低密
脑转移瘤
• 男, 69 岁,左眼视力进行下降,
失明,突眼 1 年余,面部麻木 1 个月。
• 诊断:左眶、左前颅底转移瘤
(NPC)
• MR 示 : 左眶球后,左前,中颅
底大面积均匀强化信号。
脑转移瘤
• 治疗4月后复查:左眶内球后仅
留小面积异常密度影,左颅底
病灶基本消失。
• 左眼外形恢复正常,眼球活动
• 临床症状消除。视力1.2
垂 体 瘤
• 女,31 岁,头痛1年余,月经紊
乱 3 年余,闭经,泌乳 1 年余。 血PRL>100ng/ml。
• 诊断:垂体PRL腺瘤 • 治疗前 MR 示 : 鞍区一不规则异
常信号影,信号向鞍旁两侧浸
润性发展。视交叉不清,基本 均匀强化。
垂 体 瘤
• 治疗后 26 个月复查 MR 示 : 肿瘤

• 治疗MR 检查示:鞍区和松果
体各一类圆形异常信号,鞍内 解剖结构不清,均匀强化,脑 室轻度扩张。
鞍区--松果体生殖细胞瘤
• 治疗后5个月复查MR示:
鞍内病灶基本消失,鞍区 组织解剖形态恢复。
• 复查CT、MR均示瘤灶消
失。
• 临床症状缓解。
松果体生殖细胞瘤
• 男, 13 岁,头痛,恶心呕吐,
• 诊断:左丘脑胶质瘤
• 治疗前CT示:右基底节丘脑一圆
形混杂密度影,直径35mm,增
强后有高密度结节状影,占位
效应明显。同侧侧脑室前角受 压变形。
脑胶质瘤
• 治疗后 8 个月复查 CT 示 : 左丘脑
占位影有较明显缩小,其内强
化结节缩小,占位效应明显减 轻。
• 临床症状缓解,右侧肌力接近
正常。
脑胶质瘤
室管膜瘤
• 男, 65 岁,头昏,恶心呕吐 20
• 男,22岁。头痛,眼球运动受限,左耳听力下降,步态不稳。 • 诊断:桥脑(背侧)胶质瘤。 • MR定位片示:桥脑背侧不规则异常信号,明显强化。
脑胶质瘤
• 伽玛刀治疗后12个月复查CT示:病灶得以控制。 • 症状明显好转,眼球活动自如,病情稳定。
脑胶质瘤
• 男 64岁 胶质瘤术后 • 下排图为3个月后的CT复查片
昏,行走不稳1年余。
• MR 示 : 右桥小脑角一分隔状囊
性占位病灶。
• 诊断:右听神经瘤(囊性变) • 治疗前MR影像示:右桥小脑角
一 类 圆 形 异 常 信 号 , 35mm*30mm , 灶 呈 分 隔 囊 性 改变,结节状强化,脑干受压。
右听神经瘤
• 治疗后23.5个月复查:
• MR 示 : 瘤 灶 己 缩 小 至
• 3月后症状控制,6个月后
症状消失,视力恢复正常。
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
• 男, 36 岁。头痛,复视,视力
下降1月余。
• 诊断: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
并颅内扩散
• CT示 : 松果体区,侧脑室,左
额叶各一高密度影(直径 30mm,15mm,10mm)
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
• 伽玛刀治疗后2个月复查CT示:上述病灶消失,症状稳定。
果体占位灶消失,脑室系统形 态恢复正常。
• 临床症状消失。
鞍区--松果体生殖细胞瘤
• 男,14 岁,头痛,呕吐,视力下
降1月余。
• MR示松果体--垂体间一占位病灶。 • 诊断:鞍区--松果体生殖细胞瘤
• 治疗 MR 示:鞍区和松果体各一
类圆形异常信号,鞍内解剖结构 不清,均匀强化,脑室轻度扩张。
区组织解剖关系恢复。
垂 体 瘤
• 男, 28 岁,头痛、头昏 , 视力进
行下降,肥胖3年。
• CT示鞍区巨大不规则占位,均
匀强化。
• 诊断:(功能性)垂体腺瘤
垂 体 瘤
• 治疗后18个月复查:
• MR 示 : 瘤灶明显缩小,仅留下
小部分病灶,视交叉等结构已 显现。
• 临床症状也明显进步。
脑 膜 瘤
国家领导和业界专家对伽玛刀的支持
伽玛刀 ?

就像放大镜聚焦阳光足以烧焦皮肤的原 理那样,在立体定向下,用若干束伽玛射 线聚焦后的 → 焦点 → 代替手术刀,由于 治疗剂量在靶区外急剧陡降,治疗后的肿 瘤 / 病灶与正常组织分界非常明显,边缘 如刀割一样整齐,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 “伽玛刀”。
适应症广:不但可以治疗颅内的肿瘤、血管畸形,也 可治疗功能性疾病,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适合于年 龄大、身体虚弱,伴全身并发症(心、肝、肾等重要 脏器疾病)和其他具有手术 禁忌症的病人。对于功能 区手术风险大或术后残留的病人更可发挥其优势,在 功能性疾病方面有待研究和开发的病种相信会更多。
3.
旋转式头部伽玛刀治疗的优越性
诊断:垂体腺瘤
MR图示 : 鞍内一类圆形异常信 号影,大约18mm*15mm,均匀
强化,上界左顶紧贴视交叉
垂 体 瘤
• 治疗后17个月复查 • MR示: 鞍内异常信号消失,
视交叉-垂体柄清晰可辩。 临床症状消除。
垂 体 瘤
• 女,43岁,视力进行下降1年余,
肥胖2年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