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威海市2010年海洋经济概况(精选5篇)

威海市2010年海洋经济概况(精选5篇)第一篇:威海市2010年海洋经济概况威海市2010年海洋经济概况2010年,全市海洋与渔业系统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克服海冰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强化海洋环境保护,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现代渔业发展,全市海洋与渔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全年实现海洋产业产值1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海洋产业增加值60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1%,提高1.1个百分点;实现水产品产量213.17万吨,增长2.2%;实现渔业总产值662亿元,增长9%;渔民人均纯收入1.50万元,增长10%。
【海洋综合管理】年内,以海岸带综合协调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等为重点,贯彻执行基本管理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力度,促进了海洋的科学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渔业管理】年内,以渔船、渔业资源、渔业安全生产、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涉外渔业管理等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执法活动,保护了渔业资源,规范了渔业生产秩序,促进了和谐渔区的建设。
8月25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威政办发〔2010〕83号),对全市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
在全省率先制定了《渔业船舶安全管理考核办法》,将渔船安全管理情况与涉外入渔资格、渔船燃油补贴和捕捞许可证、船长职务证书管理等挂钩。
【水产捕捞】2010年,全市海洋捕捞总产量85.6万吨,产值7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3.6%。
全年报废渔船9艘,报废总功率135.7千瓦,转产转业渔民32人,发放补助资金54.28万元。
【水产养殖】年内,全市新增海参等增养殖面积6666.7公顷,新增魁蚶底播面积6666.7公顷,新增栉孔、虾夷、海湾等扇贝养殖面积206.7公顷,新增牡蛎养殖面积400公顷,新增深水网箱75个。
全市水产养殖面积5.79万公顷,产量127.5万吨,产值14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2.9%和6.2%。
2010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

2010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8日 10:12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农民日报评分00 排行榜意见反馈顶踩收藏分享MSN或QQ好友贴到博客或论坛转发邮件一键转帖返回首页三农社区农家乐导航三农资讯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农业致富创业 | 科技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政策农产品交易供应 | 求购 | 产品 | 行情 | 分析 | 报价广告糖尿病--美国新突破领导者的全手写电脑腰椎病-颈椎病权威报道夏季美白祛斑注意方法牛皮癣-新药震撼上市那些女人不知道的秘密女人或爱的暖气流炫我--炫出美丽女人妙用喝茶补肾护肝胖女孩夏季如何穿衣拯救美丽-紧急招募夏日MM特有的明星范儿更多创业致富∙答应岳父三个条件之后4年赚了200多万,却又在3个月内全部砸在一座山上……∙鸭嘴怪鱼的财富秘籍∙能人孙世建抓“鸡”遇致富∙网络架起联系桥城乡沟通效果好∙涿州:大学生养起大棚蚂蚱∙“CNTV7+农业”涉农资讯一网打尽广告男人补肾强肾--震撼秘方牛皮癣-鱼鳞病-专利疫苗妙用喝茶补肾护肝养肾茶-给男人添动力领导者的全手写电脑女人必知美丽法则女人换脸,从眼开始两步告别黑眼圈眼袋风湿-痛风-抗复发抗反弹窈窕熟女,君子好逑!更多科技致富∙来自深山的珍珠菜看似普通的山野菜,却发展成了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
∙甜油制作工艺∙箱包制作之男士公文包∙北方优良桃品种介绍∙山东17个县区今年实施现代奶业项目∙北京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单产刷新纪录更多三农新闻∙上半年价格下滑下半年或将企稳回升∙如何应对高成本下农产品价格涨跌?∙近期牛羊肉、鸡蛋和玉米价格上涨∙太原市场大蒜批发价格一路暴跌∙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将领老年生活补助∙促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生态与产业建设并重是林业发达的标志∙引导青年在合作社发展中成才∙政策性农牧保险助增收 "地标"农产品∙秋老虎“促销”瓜市最后火一把更多>> 农产品供求信息∙【供应】∙【求购】∙[供应]灵芝∙[供应]割灌机∙[供应]金银花∙[供应]猪苗∙[供应]土鸡∙[供应]金针菇∙[供应]燕窝∙[供应]淡水鱼热点专题∙农产品·老区新印象盘点井冈山、遵义等红色旅游胜地的特色优质农产品。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内容简介发布时间:2010-6-23《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分别以中国海洋发展的宏观环境、海洋法律与海洋权益、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和海洋政策与海洋管理等五大部分,全面总结和分析了中国海洋发展的国内外宏观环境、海洋事业发展的形势和现状、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一部分: 中国海洋发展的宏观环境该部分从国际、地区、国内三个层面,介绍并分析海洋的发展进程、热点问题等。
在全球范围内,海洋发展的趋势是国际社会将加强和改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的海洋规划的实施,遏制海洋资源衰竭和生态健康状况恶化,开拓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国家层面,海洋发展的趋势是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海洋和海岸带综合管理机制,以整合各行业、各部门的涉海规划和活动,实现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和海岸带管理。
中国海洋的发展与周边海洋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生态等方面联系紧密。
2009年,中国与海上周边地区既存在经济依存度增大、利于海上局势稳定,同时也面临一些周边国家争夺海洋权益和外部势力介入的挑战,周边海洋开发活动所引发的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凸显。
中国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条件决定了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快速发展中的沿海大国。
发展海洋事业是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战略任务。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带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腾飞、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与进步的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陆东部沿海地区11个省级行政区划,用约占全国12.4%土地面积承载着约占全国36%的人口。
东部沿海地区仍然担负着拉动全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重任,也面临着环境、生态和自然资源的压力与挑战。
中国海洋事业和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极大地依赖于转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开发利用模式。
第二部分: 海洋法律与海洋权益国际海洋法随着人类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提高、对海洋开发程度的加深而发展。
国际社会积极实践《公约》,促进了《公约》的普遍性。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海洋产业体系也逐步完善,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尽快如此,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海洋产业科技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仍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文章提出了包括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制定完善的海洋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海洋产业科技创新的力度,重视人才培养;改革分散式的管理,构建统一综合的海洋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提升中国的海洋开发利用能力、促进中国成为海洋强国,有所助益。
标签:海洋经济;中国;海洋产业结构一、引言所谓海洋经济就是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陆地空间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压力日益增大,人们逐渐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占地球总面积70%的广阔海洋,蓝色海洋正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领域。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也逐步认识到海洋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中国海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根据《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03~2010年,中國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到21.08%。
中国海洋产业占GDP的比重也从2006年的4%增加至2013年的9.5%,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尽管如此,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海洋产业科技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成为海洋大国战略步伐的推进。
为此,了解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对于大力推动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中国的海洋开发利用能力,促进中国成为海洋强国,均具有重大意义。
2010年中国船舶企业运行情况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造船三大指标大幅增长201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656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4.6%;新承接船舶订单量7523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新接订单量增长1.9倍;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9590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上升4.1%。
近三年造船三大指标比较(二)工业总产值继续保持增长2010年,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保持增长,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增幅有所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214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799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下降3.5个百分点。
其中船舶制造业5135亿元,同比增长23.9%,增幅下降7.8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769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幅下降16.7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825亿元,同比增长30.9%,增幅提高25.9个百分点。
(三)船舶出口增势良好2010年,我国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5300万载重吨,占造船完工总量的80.8%;新承接出口船订单5702万载重吨,占新接订单总量的75.8%;手持出口船舶订单16573万载重吨,占手持订单总量的84.6%。
2010年,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949亿元,同比增长18.1%。
其中,船舶制造业2452亿元,同比增长18.1%;船舶配套业103亿元,同比增长7.9%,;船舶修理及拆船业349亿元,同比下降18.3%。
2010年1~11月,船舶出口金额368.38亿美元,同比增长47%。
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66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欧洲仍是出口的主要市场,非洲和拉丁美洲出口呈大幅增长,其中向亚洲出口168.86亿美元,占比45.84%,向欧洲出口94.68亿美元,占比25.7%,向非洲出口37.08亿美元,占比10.07%,向拉丁美洲出口45.49亿美元,占比12.35%。
(四)经济效益稳步提高1~11月,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71亿元,同比增长28.2%。
海洋经济

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四。按照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的有关规定,中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同时,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油气资源沉积盆 地约70万平方公里,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等 等。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国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着巨大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
发展状况
历史
中国海洋开发历史悠久,2006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亿元,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海洋 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上升很快,2006年海洋产业增加值为8286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4%,海洋产业对国 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随着陆地资源逐步紧缺,人类活动进一步向海洋延伸,海洋经济地位加速提升。2006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 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为近年来的最高点10%;之后便在9.6%左右徘徊,海洋经济地位得到巩固。预计后期随着海洋 开发力度的加大,其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
概况简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海洋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活动范围多方向扩展,经济 总量迅速增加,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国民经济增长及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的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海洋产业发展 速度快于行业整体产业的发展。这样的趋势和特点是带有普遍性的,同期,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步入了世界经济发 展的快车道:在众多沿海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中国共有 5个海洋经济区,分别为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 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环北部湾经济区。其中,环渤海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 济区的海洋经济总量较大,在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均超过 30%。其中原因,一
88
是这两大经济区所占的沿海国土面积、涉海就业人口规模较大;二是本身海洋经济发
表 5-1 环渤海地区海上交通运输情况一览
省份
货物吞吐量 (万吨) 集装箱吞吐量 (万标准箱)
辽宁
55259
812
河北
50874
57
天津
38111
870
山东
73072
1312
地区合计Leabharlann 217316305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0)
万吨级泊位 (个) 124 93 80 145 442
2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包括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两省一市的海域与陆域。该
89
地区是中国陆域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依靠陆域经济的有力支撑,长三角地区海洋经
济取得长足进展。2010年该地区海洋生产总值 12059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
重达到 314%。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产业包括:海洋渔业 (特别是海洋捕捞)、海洋矿业、海洋
服务业不断取得突破。2009年长三角造船完工量达到 2900万综合吨,集装箱吞吐量 3
923万标箱,接待国内外游客量 34432万人次,继续保持全国造船基地、航运中心和
主要旅游目的地地位。
3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包括广东省所辖的广州、深圳和珠海等城市的海域与陆域, 以广东省域为主体。2010年区内海洋生产总值 8291亿元,同比增长 254%,占全国海 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上年提高 09个百分点,达 216%。
2010福州海洋经济总产值1200亿_鲍鱼在养量20亿粒

32第 26 卷 第 3 期现 代 渔 业 信 息合法查验的同时,渔业主管部门共为近2万批次、货值100亿元的水产品出具了合法来源证明。
非法捕鱼年收入逾百亿美元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措施未得到切实遵守是目前世界各国致力解决的难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全球9 000万t捕捞产量中有37%进入国际贸易。
而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IUU)捕鱼的年收入高达100亿至235亿美元,占全球捕捞业产值的11%至26%。
资料显示全球70%具备商业价值的鱼类资源处于衰退或被过度捕捞状态。
作为常规渔业管理措施的重要补充,通过市场监管阻止非法来源的水产品进入国际贸易,已逐渐被有关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认同。
1993年,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委员会率先对蓝鳍金枪鱼实施合法捕捞证明制度后,其他国际组织纷纷跟进。
这一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对捕捞产品进行合法来源认证,未经过认证的产品不得进入国际贸易。
扩大查验范围是大势所趋记者被告知,加强市场监管,阻止非法来源的水产品进入国际贸易的措施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加强,鲨鱼、鱿鱼等产品将逐渐被国际渔业管理组织纳入合法来源认证范围。
自2010年起,欧盟成员国和智利等开始对更大范围的水产品实行进口合法来源查验。
2002年起我国连续9年位居世界水产品出口第一。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开发和来进料加工产业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水产品进口国,我国是国际渔业管理领域重要的成员,也是重要的水产品出口国和进口国,将有义务扩大进口水产品的查验范围,为世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据了解,为履行市场国义务,用国际通行的有效手段打击IUU渔业,2010年,农业部与海关总署发布联合公告,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进口蓝鳍金枪鱼等4类、13个税号的产品必须持农业部出具的通关证明方可通关。
这一措施强化了我国渔业主管部门在水产品国际贸易监管方面的职能,有效阻止了IUU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提升了我国作为负责任渔业大国和水产品国际贸易大国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2010年,沿海各地区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不断推进海洋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海洋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海洋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据初步核算,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8 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
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2 370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6 069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2 06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 1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 258亿元。
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
据测算,2010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 350万人,其中新增就业80万人。
图 1 2001年-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情况
三、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2010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
其中,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15 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6 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如下:
图 2 2010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
——海洋油气业我国继续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多个油气田陆续投产,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5 000万吨。
海洋油气业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 302亿元,比上年增长53.9%。
——海洋电力业海洋风电陆续进入规模开发阶段,海洋电力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增加值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1%。
——海洋生物医药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有力实施,海洋生物医药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全年实现增加值67亿元,比上年增长25.0%。
——海洋船舶工业我国造船完工量及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增长,海洋船舶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 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
——海水利用业我国海水淡化能力不断增强,海水直接利用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海水利用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全年实现增加值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4%。
——海洋交通运输业随着国际贸易形势趋好和航运价格恢复性增长,海洋交通运输业迅速回暖。
我国海洋交通运输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 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海洋盐业受不利天气以及盐田面积减小等因素影响,海盐产量有所下降,但由于价格持续上行,海洋盐业仍实现了良好的经济增长。
全年实现增加值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工程建筑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海洋化工业海洋化工业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滨海旅游业沿海地区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发展多样化旅游产品,滨海旅游业保持平稳增长。
全年实现增加值4 838亿元,比上年增长7.9%。
——海洋渔业全国海洋渔业保持平缓增长,海水养殖产量稳步提高。
全年实现增加值2 813亿元,比上年增长4.4%。
——海洋矿业随着管理力度的加强,我国海砂开采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海洋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9亿元,比上年减少0.5%。
2010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3 271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5%,比上年减少0.1个百分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2 059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4%,比上年减少0.6个百分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8 291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6%,比上年增长0.9个百分点。
2011年,沿海各地区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加快海洋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培育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着力推动海洋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海洋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注: 1.本公报为初步核算数据。
2.本公报中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3.沿海地区包括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
4.各项数据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5.数据来自沿海地区海洋行政管理机构、统计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附录2:主要名词解释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
海洋生产总值是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简称,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沿海地区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海洋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是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之和。
增加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与服务活动的最终成果。
海洋产业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主要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
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过程中所进行的科研、教育、管理及服务等活动,包括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服务、海洋保险与社会保障业、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技术服务业、海洋地质勘查业、海洋环境保护业、海洋教育、海洋管理、海洋社会团体与国际组织等。
海洋相关产业是指以各种投入产出为联系纽带,与主要海洋产业构成技术经济联系
的上下游产业,涉及海洋农林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涉海建筑与安装业、海洋批发与零售业、涉海服务业等。
海洋渔业包括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洋渔业服务业和海洋水产品加工等活动。
海洋油气业是指在海洋中勘探、开采、输送、加工原油和天然气的生产活动。
海洋矿业包括海滨砂矿、海滨土砂石、海滨地热、煤矿开采和深海采矿等采选活动。
海洋盐业是指利用海水生产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盐产品的活动,包括采盐和盐加工。
海洋化工业包括海盐化工、海水化工、海藻化工及海洋石油化工的化工产品生产活动。
海洋生物医药业是指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或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海洋药品与海洋保健品的生产加工及制造活动。
海洋电力业是指在沿海地区利用海洋能、海洋风能进行的电力生产活动。
不包括沿海地区的火力发电和核力发电。
海水利用业是指对海水的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活动,包括利用海水进行淡水生产和将海水应用于工业冷却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活动,不包括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活动。
海洋船舶工业是指以金属或非金属为主要材料,制造海洋船舶、海上固定及浮动装置的活动,以及对海洋船舶的修理及拆卸活动。
海洋工程建筑业是指在海上、海底和海岸所进行的用于海洋生产、交通、娱乐、防护等用途的建筑工程施工及其准备活动,包括海港建筑、滨海电站建筑、海岸堤坝建筑、海洋隧道桥梁建筑、海上油气田陆地终端及处理设施建造、海底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不包括各部门、各地区的房屋建筑及房屋装修工程。
海洋交通运输业是指以船舶为主要工具从事海洋运输以及为海洋运输提供服务的活动,包括远洋旅客运输、沿海旅客运输、远洋货物运输、沿海货物运输、水上运输辅助活动、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服务活动。
滨海旅游业包括以海岸带、海岛及海洋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依托的旅游经营、服务活动。
主要包括:海洋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度假住宿、体育运动等活动。
沿海地区是指有海岸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包括部分黄海)的沿岸地区所组成的经济区域,主要包括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山东省三省一市的海域与陆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指长江三角洲的沿岸地区所组成的经济区域,主要包括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两省一市的海域与陆域。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珠江三角洲的沿岸地区所组成的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广东省所辖的广州、深圳和珠海等城市的海域与陆域。
上述名词解释主要摘自《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 20794-2006)、《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HY/T 094-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