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混凝土配比设计说明
混凝土路面铺设规格

混凝土路面铺设规格一、前言混凝土路面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路面类型,具有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本文将针对混凝土路面的铺设规格进行详细的说明,以确保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二、材料要求1.水泥: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骨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天然砂、碎石或人工砂、碎石。
3.水:采用清洁、无害的自来水或地下水。
4.掺合料:如有需要,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掺合料。
三、混凝土配合比1.强度等级:C25~C50。
2.水灰比:0.40~0.50。
3.砂率:35%~45%。
4.粗骨料最大粒径:25mm~40mm。
5.掺合料掺量:当需要使用掺合料时,按掺量不超过水泥用量的20%进行掺合。
四、施工工艺1.基础处理:在路面施工前,应对路基进行清理、整平、加固等处理,确保路基均匀、平整、无松土、水坑等问题。
2.模板制作:路面施工采用钢模板或玻璃钢模板,模板的尺寸、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涂抹脱模剂。
混凝土浇筑采取分段浇筑的方法,每段长度应不小于50m,浇筑厚度不得小于150mm。
4.压实: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压实。
压实方式可采用振动棒、平板振动器等设备,压实不得留有气孔。
5.养护:混凝土路面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养护期间应保持路面湿润。
五、验收标准1.混凝土路面应符合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平整度等要求。
2.路面表面应平整、无裂缝、无鼓包、无起伏。
3.路面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路面弯曲度、横向坡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5.路面标志、标线、排水设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六、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安全防护用品。
2.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现场的清洁、卫生,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压实等环节,确保施工质量。
4.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天气变化,避免雨水、冰雪等对路面施工造成影响。
C40、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40(抗折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2、 JTJ053-9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 JTG F30-2003《公路水泥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二、工程要求:1、强度等级:C40、抗折5.0(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时应以抗折强度指标控制,以下则按抗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坍落度:10-30mm3、拌合及振捣方法:机械4、部位:隧道路面三、材料:1、水泥:浙江兰溪红狮P.O42.52、砂:雷石河砂,细度模数2.653、石子:碎石,最大粒径19mm,4.75-19mm连续级配,4.75-9.5mm30%、9.5-19mm70%。
4、水:饮用水5、外加剂:武钢浩源FDN-1高效减水剂,掺量0.6%。
6、钢钎维:嘉兴秀特薄板剪切型JG,长径比1:60 ,掺量为砼体积的1%。
四、砼配合比设计步骤:1、基准配合比(C40-B)1、试配强度:fcf′o=kfc′f×1.15=5.0×1.15=5.752、计算水灰比:fcef取8.0C/W=( fcf′o+1.0079-0.3485×fcef /1.5684=(5.75+1.0079-0.3485×8.0/1.5684=2.531W/C=1/2.531=0.40根据施工经验W/C采用0.46⑶、计算单位用水量:Mw0=104.97+3.09H+11.27C/W+0.61βs=104.79+3.09×3+11.27×2.531+0.61×45=170 Kg/m3掺减水剂0.6%,减水率13%,故单位用水量为:170-170×13%=148 Kg/m3⑷计算水泥用量:Mc0=Mw0/w/c =148/0.46=322Kg/m3为了保证钢钎维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水泥用量增加10%,则单位水泥用量为:322+322×10%=354 Kg/m3;另水灰比保持不变,单位用水量为:354×0.46=163 Kg/m3。
C2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2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C2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在施工中使用的水泥混凝土中,水、水泥、砂、石等各种成分的比例关系。
配合比的设计对于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配合比设计原则、各组分比例和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配合比设计原则1.确保强度要求:C20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即抗压强度为20MPa。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中,要合理控制水泥、砂、石等各组分的比例,确保其强度能够满足要求。
2.确保工艺性能:水泥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和流动性,以便于施工操作。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中,要控制含水量和砂石比例,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和可塑性。
3.经济合理:配合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施工工艺和成本等因素,并在确保强度和工艺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水泥用量和成本。
二、各组分比例1.水泥:C20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通常为水泥总质量的10%-15%,一般可取12%左右。
过多或过少的水泥用量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工艺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2.砂:砂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填充水泥和石之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砂的用量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在水泥总质量的35%-45%之间,可取40%左右。
3. 石:石是混凝土的骨料,主要承担着抗压和抗拉的作用。
石的粒径要选择合适的大小,一般为5mm-20mm之间。
石的用量在水泥总质量的35%-45%之间,可取45%左右。
4.水:水是混凝土中的溶液,起到搅拌和保证混凝土流动性的作用。
水的用量要根据砂石含水率、气温和工艺要求等因素确定,一般在水泥总质量的20%-25%之间,可取22%左右。
三、施工注意事项1.混凝土的搅拌应均匀,以保证各组分能够充分混合。
搅拌时间和速度要适当,一般不低于3分钟。
2.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和可塑性,以便于浇筑和整形。
3.施工中要注意控制水泥的含水量,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和龟裂等问题。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与说明一.计算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J55-20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二.材料来源:1.水泥:采用萍乡中材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材”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碎石:采用上栗县金山镇南华采石场生产的碎石。
碎石按19~31.5mm :9.5~19mm :4.75~9.5mm = 30% :55% :15%比例掺配成符合规范的连续级配碎石。
3.砂:采用湖南平江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2.72。
4.水:饮用水。
5.坍落度为30~50mm,砂率为39%三.计算步骤:1、确定5.0Mpa配制强度F cf,o=K F cf,o,K=1.15×5.0=5.75Mpa2、计算水灰比(w/c)W/C=1.5684/( F cf,o+1.0079-0.3987F CEf)=1.5684/(5.75+1.0079-0.3987×7.4)=1.5684/(6.7579-2.95038)=0.41 取W/C=0.393、计算单位用水量(Mwo)Mwo=104.97+3.09H+11.27×C/W+0.61ßS=104.97+3.09×3+11.27/0.39+0.61×30=161 kg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Mco=Mw0/(W/C)=161/0.39=413kg5、计算砂石材料单位用量(Mso,Mgo)采用重量法计算:假定砼2420kg/m3Mso+Mgo=2420-161-413=1846砂率为39%Mso=1846×39%=720kg/m3Mgo=1846-720=1126 kg/m36、确定理论配合比为:水:161kg、水泥:413kg、砂:720kg、碎石:1126kg7、确定调试后的配合比采用理论配合比配制砼,调试坍落度、和易性,得最佳每立方米砼配合比为:1:0.39:1.74:2.73比例为:水泥用量砂用量碎石用量水用量413 720 1126 161比例: 1 :1.74 :2.73 :0.39四.以上计算的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分别按增加和减小水灰比0.03及保持砂率基本不变进行试拌,对其拌和物和易性分别进行检测,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并分别将拌和物制做试块,标准养护,进行7天和28天的抗弯拉强度检验,详见下表:五.根据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方便施工的原则,拟定用试验编号为2的配合比为路面用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经28天强度检测符合设计要求。
抗弯拉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抗弯拉5.0Mpa 砼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材料的选用1、水泥:P.O42.5R 硅酸盐水泥2、细骨料:河砂、中砂3、粗骨料:4.75~31.5mm 碎石4、水:饮用水5、外加剂:木钙减水剂,(网上查掺量为水泥的0.25%,减水率12.0%)。
二、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依据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要求,按弯拉强度≥5.0MPa 进行设计与计算,具体过程如下:1、 计算28天弯拉配制强度 fc ::取值:(1)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fr=5.0MPa (2)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s=0.5MPa(3)保证率系数:t=1.36(n 取3组) (4)弯拉强度变异系数:cv=0.07 fc=[fr/(1-1.04cv)]+ts=[5.0/(1-1.04╳0.07]+1.36╳0.5) =6.07MPa.2、 确定水灰比:sc f f C W 3595.00097.15684.1-+= W/C =1.5684/(6.07+1.0097-0.3595╳8.5)=0.39灰水比为:c/w=1/0.37=2.563、 确定砂率:查桥涵用砂细度模数在2.3~2.5之间,故选定砂率为34%。
4、 单位用水量确定:W o =104.97+0.309S L +11.27WC +0.61S P W o =104.97+0.309╳40+11.27╳2.70+0.61╳34=168kg计算掺外加剂的砼单位用水量:W ow =W o ⎪⎭⎫⎝⎛-1001β =168╳(1-12.0%)=148kg 5、 单位水泥用量确定:C o =⎪⎭⎫ ⎝⎛W C W o Co=2.56╳148 Co=3796、减水剂用量确定:减水剂=379╳0.25%=0.95Kg/m3三、通过上述的计算,以上计算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分别增减水灰比,进行试拌,对其拌和物和易性分别进行检测,是否能满足要求,并分别将拌和物制件,标准养护,并进行7d 和28d 的抗折、抗压强度检验验证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

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试验室所用仪器设备及试验环境:试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精度、规格、准确度等均符合规范要求,并通过福建省检测仪器计量检定站检验合格。
试验室、标样室,温度、湿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材料选用:1.水泥:选用龙岩“龙麟”牌P.O42.5R水泥,依据JTG E30-2005试验规程,各项指标符合JTG F30-2003规范要求,详见下表:厂牌名称等级水泥批号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初凝时间(min)终凝时间min)安定性3天抗折强度(Mpa)3天抗压强度(Mpa)28天抗折强度(Mpa)28天抗压强度(Mpa)龙岩“龙麟”42.5级 2006-020# 3.2 26.3 180270 合格 5.8 29.27.953.32、细骨料:选用汀龙砂场中砂,依据JTJ058-2000试验规程,其各项指标符合JTG F30-2003规范要求,详见下表:名称产地表观密度(g/cm3)含泥量(%)筛分细度模数砂汀龙砂场 2.625 0.6 中砂 2.773、粗骨料:选用南山碎石场4.75~31.5mm连续级配。
依据JTJ058-2000试验规程,其各项指标符合JTG F30-2003规范要求,详见下表:名称产地表观密度(g/cm3)针片状含量(%)压碎值(%)含泥量(%)碎石南山碎石场2.634 10.5 8.9 0.64、水:饮用水,符合JTG F30-2003规范砼拌和用水要求。
5、外加剂:厦门宏发高效减水剂。
三、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四、设计要求:1.弯拉强度等级: 5 Mpa2.坍落度: 20-40mm五、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依据JTG F30-2003及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版下册,结合工地实际情况对砼设计与计算,具体过程如下:1.计算试配抗折强度:fc =fr÷(1-1.04Cv)+ts=5÷(1-1.04×0.075)+0.61×0.4=5.67Mpa2、计算水灰比:W/C=1.5684÷(fc+1.0097-0.3595×fs)=1.5684÷(5.67+1.0097-0.3595×7.9)=0.41根据试验选用:W/C=0.383、确定砂率:砂的细度模数为2.77,根据实际经验暂确定为37%。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路面

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阐明一、编制根据:1、JTG F30-2023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2、JTJ 55-2023 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JTG E30-2023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4、JTG E42-2023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5、GB175-2023 通用硅酸盐水泥原则6、设计图纸二、工程规定:1、强度等级:C35,28天弯拉强度5.0Mpa2、坍落度:40-60mm3、拌合及振捣措施:机械4、部位:路面砼面层三、材料:1、水泥:湖南金磊南方水泥有限企业生产旳南方牌P.O42.5水泥2、细集料:江西河砂,细度模数2.803、粗集料:采用四都碎石厂碎石,最大粒径31.5mm,4.75-31.5mm合成级配,4.75-16mm 占37%、16-26.5mm 占45%、19-31.5mm 占18%4、水:饮用水5、外加剂:湖南衡阳金栋旺建材有限企业JD型高效减水剂四、砼配合比设计环节:1、基准配合比(C35-B)⑴、试配强度:fc=fr/(1-1.04Cv)+ts=5.82⑵、计算水灰比:W/C=1.5648/(fc+1.0097-0.3595*fs) =0.38采用W/C=0.38 其中fr=5.0,c v=0.12,s=0.15,t=0.72,fs=7.4⑶、根据JTG F30-2023规范,查表4.1.4。
选择用砂率:砂旳细度模数为2.80,选用砂率为S P = 38%。
⑷、设计坍落度为40-60mm,选用S L=60mm。
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单位用水量:W0=104.97+0.309S L+11.27C/W+0.61S P=176 Kg选用单位用水量为:180 Kg掺外加剂单位用水量:外加剂:湖南衡阳金栋旺建材有限企业JD型高效减水剂,其减水率为12%~20%,掺量为1.8%,减水率为β=16%;因此用水量W0w=W0(1-β/100)=151 Kg⑸、计算水泥用量:Co=Wo/(W/C)=397 Kg⑹、计算每立方米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397+Mg 0+Ms0+151=245038%=Ms0/(Ms0+Mg0)×100%解之得:Ms0=723Kg/m3Mg0=1179Kg/m3⑺、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397:723:1179:1511 :1.82:2.97:0.38外加剂,掺量为1.6%,水泥用量为397 Kg/m3,水灰比不变则: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97:723:1179:151:7.151 :1.82:2.97:0.38:0.0182、调整配合比(C35-A):水灰比减少0.02,则:⑴、水灰比:W1/C1=0.36⑵、砂率:βs1=38%⑶、用水量:Mw1=151Kg/m3⑷、计算水泥用量:Mc1= Mw1/ w1/c1=419 Kg/m3⑸、计算每立方砼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419+Mg 1+Ms1+151=245038%=Ms1/(Ms1+Mg1)×100%解之得:Ms1=714Kg/m3Mg1=1166Kg/m3⑹、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419:714:1166:151:7.541 :1.70:2.78:0.36:0.0183、调整配合比(C35-C):水灰比增长0.02,则:⑴、水灰比:W2/C2=0.40⑵、砂率:βs2=38%⑶、用水量:Mw2=151Kg/m3⑷、计算水泥用量:Mc2= Mw2/ w2/c2=378Kg/m3⑸、计算每立方砼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378+Mg 2+Ms2+151=245038%=Ms2/(Ms1+Mg2)×100%解之得:Ms2=723Kg/m3Mg2=1179Kg/m3⑹、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78:730:1191:151:6.801 :1.93:3.15:0.40:0.0184、试拌校正40L:设计编号C35-B C35-A C35-C名称称量实际用量称量实际用量称量实际用量水泥(Kg)15.8815.8816.7616.7615.1215.12砂(Kg)28.9228.9228.5628.5629.2029.20碎石(Kg)47.1647.1646.6446.6447.6447.64水(Kg) 6.04 6.04 6.04 6.04 6.04 6.04减水剂(Kg)0.2860.2860.3020.3020.2720.272棍度中上中粘聚性好好好泌水无无无抹面光光光实测坍落度(mm)555060实测容重(Kg/m3)245224512451设计容重(Kg/m3)245024502450五、28天抗弯拉强度成果,各配合比汇总如下:设计编号试配抗折强度(MPa)水灰比灰水比水泥用量(Kg/m3)坍落度(mm)配合比28天抗折强度(MPa)C35-A 5.820.36 2.778397501:1.70:2.78:0.36 6.31 C35-B 5.820.38 2.632419551:1.82:2.97:0.38 6.08 C35-C 5.820.40 2.500378601:1.93:3.15:0.40 5.72按实测成果及经济性、耐久性考虑推荐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97:723:1179:151:7.151 :1.82 :2.97 :0.38 :0.018。
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

4.0
5.0
6.0
二、计算水胶比 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混凝土水胶比宜按下式计 算:
W
a b cu , 0 b 式中: W/B——混凝土水胶比; αa,αb——回归系数 ,可按下表规定取值; ——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MPa),可实测,也可 以按下表确定。 回归系数( αa,αb )取值表
说明:1、采用其他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 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 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 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种类 粉煤灰 粒化高炉矿渣粉 钢渣粉 磷渣粉 硅灰 复合掺合料 水胶比 ≤0.40 >0.40 ≤0.40 >0.40 —— —— —— ≤0.40 >0.40 最大掺量(%) 采用硅酸盐水泥时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 35 30 25 20 55 45 45 35 20 10 20 10 10 10 55 45 45 35
拌合物稠度卵石最大公称粒径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mm项目指标100200315400160200315400坍落度mm1030190170160150200185175165355020018017016021019518517555702101901801702202051951857590215195185175230215205195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流动性或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mw0w0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w0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以上表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中坍落度90mm坍落度的用水量为基础按每增大20mm坍落度相应增加5kgm用水量来计算当坍落度增大到180mm以上时随坍落度相应增加的用水量可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JGJ 55-2011《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2、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3、JTG F30-2014《公路水泥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4、设计文件 二、工程要求:
1、强度等级:抗折强度5.0MPa
2、坍落度:30-50mm
3、拌合及振捣方法:机械
4、部位:框架涵路面 三、材料:
1、水泥:陕西秦岭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盾石牌P ·O52.5 水泥;
2、砂:周至渭中砂场中砂,各项指标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
3、碎石:山西河津生产的5-10mm 、10-20mm 、16-31.5mm 单粒级碎石分别按20%:60%:20%比例掺配成5-31.5mm 连续级配;
4、水:甘泉县马岔乡饮用水;
5、外加剂:山西黄恒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YH-A 型高效减水剂。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弯拉强度
fc =
cv fr
04.11-+ts=08
.004.115.4⨯-+0.59×0.45=5.3
2、计算水灰比(w/c )
c
w =
fs fc 3595.00097.15684.1-+=1
.93595.00097.13.55684
.1⨯-+=0.52
根据施工经验,水灰比取0.34 3、选定砂率
已知集料采用碎石,砂的细度模数为 2.77,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 /T F30-2014查表 4.2.11-1选定砂率S p =35%。
4、选定单位用水量(按碎石) W O =104.97+0.309S L +11.27W
C +0.61S p =104.97+0.309*40+11.27×
2.94+0.61×35=172
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 /T F30-2014查表4.2.11-2中规定三辊轴机组摊铺(碎石)最大用水量为153,采用山西黄恒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YH-A 型高效减水剂,掺量1.2%,减水率33%,计算单位用水量为129。
5、计算单位水泥用量 C o =(w
c )W o =129*2.94=379kg
6、计算砂石用量
按质量法计算,假定混凝土拌和物湿密度ρcp=2400 kg/m 3 m so +m go =2400-379-129=1892 m so /(m so +m go )=0.35
得砂用量662kg/m 3,碎石石用量1230 kg/m 3 7、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
A、计算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水=379:662:1230:129:4.548
B、试配方量为30L,则每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砂:石:水=11.37:19.86:36.90:3.87:0.136
C、试拌后,拌合物坍落度为45㎜,棍度为“上”,含砂情况为“中”,粘聚性良好,保水性为“无”。
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良好,其用水量和砂率不需要调整,所以将计算配合比定为基准配合比。
D、基准配合比:
水泥:砂:石:水=379:662:1230:129
9、`调整水灰比及砂率后,试配配合比见下表:
10、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A、试配水灰比与强度见下表:
取水灰比为0.34
B、因为试配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平均值为2422 Kg/m3,计算值为2400 Kg/m3,差值不超过2%,所以调整后的配合比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见下表:
11、耐久性校核
按照JTG /T F30-2014最大水灰比不超过0.44,最大水泥用量不超过420kg,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300 kg,该设计配合比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均满足要求。
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LJ-15合同段工地试验室
2015年08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