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MPa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配合比设计.doc
抗折5.0配合比设计书

张石高速公路涞水西至曲阳段抗折5.0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书施工单位:河北建设集团一、设计说明:按合同和规范要求,已完成抗折5.0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
设计坍落度为30-50mm。
根据试验室28天标准养护抗压试验结果,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比例为: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394:626:1271:142=1:1.59:3.23:0.36二、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三、设计要求:坍落度为30-50mm四、原材料名称:1、水泥样品名称:太行和益P.O 42.5 样品描述:无结块产地:易县抽样地点:现场2、细集料样品名称:水洗砂样品描述:干燥产地:易县沽酒抽样地点:现场表观密度(g/m3):2.71细度模数:2.70五、配合比设计1、计算初步配合比1.1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c= f cm/(1-1.04*C v)+t*s=5.67Mpa1.2计算水灰比(W/C)=1.5684/(fc+1.0097-0.3595*f s)=1.5684/(5.67+1.0097-0.3595*7.5)=0.391.3选定砂率= 34%1.4确定单位用水量m w0=104.97+0.309*40+11.27*0.39+0.61*34=142kg/ m31.5 计算单位水泥用量=142/0.39=364kg/ m31.6计算单位细集料用量= 671kg/ m3计算单位粗集料用量=1302kg/ m3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样材料用量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25L,各种材料用量水泥:9.1kg 砂:16.775kg粗集料:32.55kg 水:3.55kg调整工作性按初步配合比试样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坍落度测定值为40mm,粘聚性和保水性亦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抗折5.0MPa配合比

抗折5MPa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设计图纸2、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二、设计说明:1、设计强度等级:抗折5MPa2、设计混凝土坍落度:25~50mm。
3、水泥:海螺水泥P.O 42.5。
细骨料:选用泾川0~4.75mm天然中砂。
粗骨料:选用策底坡石料厂5~31.5mm碎石。
(注:该配合比所用粗集料为三级级配,5~10mm:10~20mm:20~31.5mm碎石按2:5:3比例掺配)。
拌合水:饮用水。
4、拟使用工程部位:5、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及试验结论(1:水泥)(2:粗集料)(3:细集料)三、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1、计算配制强度混凝土弯拉设计强度:ƒr =5.0MPa配制强度:ƒc=[ƒr /(1-1.04cv)]+ts=[5.0/(1-1.04×0.10)]+0.35×0.40=5.72MPa式中:ƒc :配制28d 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ƒr :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5.0MPa)cv :弯拉强度变异系数,按JTG F30-2003表 取值0.10 t: 保证率系数,按JTG F30-2003表S: 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依据已往记录提供取值0.40MPa)2、计算水灰比: C /W =s 0.3595-1.00971.5684f f c + = 7.60.3595-1.00975.72 1.5684⨯+ = 0.39式中:C /W :水灰比ƒc :配制28d 弯拉强度的均值(MPa)ƒs :水泥实测28d 抗折强度值(MPa) 3、选定砂率:根据JTG F30-2003表 %34=Sp4、计算单位用水量根据JTG F30-2003规范及施工条件需要,混凝土坍落度取35mm 。
Wo=104.97+0.309S L +11.27W /C +0.61Sp = 165kg 式中:Wo :不掺外加剂与掺和料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S L :坍落度W /C :灰水比(水灰比的倒数)Sp : 砂率5、计算单位水泥用量:165÷0.39=423kg6、计算配合比:质量法: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cp m 为2400kg 则 cp w s g c m m m m m =+++0000 Sp =%100000⨯+s g s m m m =34%即:423+00s g m m ++165=2400解得:=0s m 616kg =0g m 1196kg5~10mm 碎石用量239kg ,10~20mm 碎石用量598kg ,20~31.5mm 碎石用量359kg 。
抗折5.0MPa砼路面配合比计算书

抗折5.0MPa砼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及引用规范:1、《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2、《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3、《普通砼拌和物性能试验规程》GB/T50080-2002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二、技术要求:1、砼强度等级:抗折5.0MPa2、坍落度:30~50mm3、搅拌方式:机械4、捣实方式:震动台三、原材料:1、水泥:青海省乐都金鼎水泥有限公司金鼎牌P.O 42.52、碎石:K83碎石场(自采)碎石掺配比例:G(5-20mm):G(16-31.5mm)=80:20(重量比)3、砂:中砂,产地:子曲河采砂场。
4、高效减水剂:山西远航建材有限公司。
四、砼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砼配制强度:f c=f r/(1-1.04c v)+ts=5.0/(1-1.04*0.10)+0.37*0.5=5.8MPa (取5.8MPa)2.计算水灰比W/CW/C=1.5684/(f c+1.0097-0.3595f s)=1.5684/(5.8+1.0097-0.3595*8.0)=0.40根据JTG F30-2003 以及施工经验选取W/C=0.403.确定单位水量:根据碎石最大粒径、砼坍落度要求初步确定每立方米砼用水量W o=175kg,掺加山西远航高效减水剂,掺量为 1.5%,减水率为14%,用水量为175-175×0.14=150.5 kg,取150 kg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C0=W o÷W/C =150÷0.40=375kg 查表满足要求。
5.选定砂率S P=42%6、基准配合比计算:五、试拌及调整:根据以上数据每种水灰比分别试拌0.042m3砼,检测砼工作性、坍落度及拌和物的容重,结果如下:1、试拌材料用量:2、砼工作性及坍落度3、拌和物的容重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均不超过计算值的2%,故不须校正。
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5.0混凝土路面防冻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说明:1.编制依据:JTG F30-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2.用途:5.0MPa混凝土路面。
3.所用材料:碎石:太湖县弥陀碎石厂生产的碎石,规格为4.75~26.5mm,按照级配要求,采用40%4.75~9.5mm,60%9.5~26.5mm两种规格碎石混合掺配使用。
砂:太湖县牛镇砂厂水泥:华新水泥厂P.O42.5水泥水:饮用水外加剂:江苏超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NF-3高效减水剂,掺量为1.2%,实测减水率β=17%防冻剂:江苏超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L-A型防冻剂二、配合比设计与计算:1.计算配制28天弯拉强度值:根据规范JTG F30-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fc=5.0MPa,弯拉强度样本偏差s取0.45MPa,保证率系数取值t=0.72,变异系数取cv=0.15fc=fr/(1-1.04cv)+ts=5/(1-1.04*0.15)+0.72*0.45=6.25MPa2.根据粗集料的类型,计算水灰比:W/C=1.5684/(fc+1.0097-0.3595fs)=1.5684/(6.25+1.0097-0.3595*7.4)=0.34fs为水泥实测抗折强度7.4MPa3.确定含砂率:查表4.2.11-1水泥混凝土的砂率用砂细度模数在2.8-3.1之间,故选定砂率为36%4.计算单位用水量:W o=104.97+0.309S L+11.27C/W+0.61S P=172Kg选用坍落度S L为40mm注:砂石均以自然烘干计算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W ow=W o(1-β/100)=143Kg4.计算水泥和外加剂用量:C0=(C/W)*W0=421KgMJ1=Mco*0.012=5.1KgMJ2=Mco*0.05=21.05Kg5.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集料用量(采用重量法计算,假定混凝土密度为2430㎏/m3):Mco+ Mwo+ Mso+ Mgo=2430Mso/( Mso+ Mgo)=36%即:421+ 143+ Mso+ Mgo=2430Mso/( Mso+ Mgo)=36%计算得:Mso=672㎏/m3 Mgo=1194㎏/m36.初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为:Mco :Mwo:Mso :Mgo:Mj=421:143:672:1194:5.1:21.05 7.根据基准配合比试拌160L,测其坍落度为40mm,毛体积为2430㎏/m3,和易性,保水性,粘聚性均符合规范要求,制着抗折抗压试件各3组,各种材料重量如下:Mco =67.36㎏/m3,Mwo=22.88㎏/m3,Mso =107.52㎏/m3,Mgo=191.04㎏/m3Mj1=0.816㎏/m3,Mj2=3.37㎏/m38.在基准配合比为基础上,采用了±0.03的水灰比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设计;保持单位用水量不变,砂率分别增减1%,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为:水灰比0.31:Mco :Mwo:Mso :Mgo:Mj1:Mj2=461:143:639:1187:5.5:23.1水灰比037:Mco :Mwo:Mso :Mgo:Mj1:Mj2=386:143:704:1197:4.6:19.3三、配合比确定:由以上试拌和易性、28天强度及混凝土的经济性考虑,我部欲选用以下配合比作为5.0MPa混凝土路面防冻配合比。
185(28天)5.0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0MPa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设计依据及要求: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1、施工坍落度H=10-30mm碎石最大粒径为26.5mm2、公路等级一级,施工单位混凝土弯拉强度样本的标准差s=0.4MPa(n=9)二、原材料检验说明:1.碎石:山东3.水泥:P.O42.5山东磐磊,4、水:饮用水三、配合比设计1、计算初步配合比(1)配合比试配强度已知设计抗弯拉强度(f cm)=5.0MPa,根据设计公路等级,结合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水平等,计算配制抗弯拉强度为:f c=f cm/(1-1.04Cv)+ts=5.0/(1-1.04*0.12)+0.61*0.4=6.0MPa(2)计算水灰比:已知配制抗弯拉强度f c=6.0MPa,水泥抗弯拉强度f s=7.8MPa,代入公式得W/C=1.5684/(f c+1.0097-0.3595f s)=1.5684/(6.0+1.0097-0.3595*7.8)共 7 页第 4 页=0.37(3)确定砂率。
已知砂的细度模数为2.6,取砂率βs=32%(4)确定单位用水量:已知水灰比W/C=0.37,砂率βs =32%,取坍落度S L =20mm,代入公式得mw o=104.97+0.309S L+11.27C/W+0.61S P=161kg/m3(5) 计算水泥用量:Mc0=Mw0/0.37=161/0.37=435Kg/m3(7)计算粗集料(Mg)、细集料(Ms)用量(体积法:)Mc0/ρc+ Mw0/ρw+Mg0/ρs+Ms0/ρg +0.01a=1Ms0/(Ms0+Mg0)*100=βS则:435/3100+161/1000+ Mg0/2655+Ms0/2577+0.01a=1Ms0/(Ms0+ Mg0)*100=32解得:Ms0=579Kg/m3,Mg0=1230Kg/m3因此,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435:579:1230:161=1:1.33:2.83:0.372、工作性、强度检验,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35:579:1230:161进行试拌,测得其坍落度为20mm,满足施工坍落度要求,和易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亦符合要求。
抗折5.0MPa配合比(新)

抗折5MPa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设计图纸2、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二、设计说明:1、设计强度等级:抗折5MPa2、设计混凝土坍落度:25~50mm。
3、水泥:海螺水泥P.O 42.5。
细骨料:选用泾川0~4.75mm天然中砂。
粗骨料:选用策底坡石料厂5~31.5mm碎石。
(注:该配合比所用粗集料为三级级配,5~10mm:10~20mm:20~31.5mm碎石按2:5:3比例掺配)。
拌合水:饮用水。
4、拟使用工程部位:5、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及试验结论(1:水泥)(2:粗集料)(3:细集料)三、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1、计算配制强度混凝土弯拉设计强度:ƒr =5.0MPa配制强度:ƒc=[ƒr /(1-1.04cv)]+ts=[5.0/(1-1.04×0.10)]+0.35×0.40=5.72MPa式中:ƒc :配制28d 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ƒr :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5.0MPa)cv :弯拉强度变异系数,按JTG F30-2003表4.1.2-2 取值0.10 t: 保证率系数,按JTG F30-2003表4.1.2-1取值0.35S: 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依据已往记录提供取值0.40MPa)2、计算水灰比: C /W =s 0.3595-1.00971.5684f f c + = 7.60.3595-1.00975.72 1.5684⨯+ = 0.39式中:C /W :水灰比ƒc :配制28d 弯拉强度的均值(MPa)ƒs :水泥实测28d 抗折强度值(MPa) 3、选定砂率:根据JTG F30-2003表4.1.4取值 %34=Sp4、计算单位用水量根据JTG F30-2003规范及施工条件需要,混凝土坍落度取35mm 。
Wo=104.97+0.309S L +11.27W /C +0.61Sp = 165kg 式中:Wo :不掺外加剂与掺和料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S L :坍落度W /C :灰水比(水灰比的倒数)Sp : 砂率5、计算单位水泥用量:165÷0.39=423kg6、计算配合比:质量法: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cp m 为2400kg 则 cp w s g c m m m m m =+++0000 Sp =%100000⨯+s g s m m m =34%即:423+00s g m m ++165=2400解得:=0s m 616kg =0g m 1196kg5~10mm 碎石用量239kg ,10~20mm 碎石用量598kg ,20~31.5mm 碎石用量359kg 。
5.0抗折 C40抗压配比

抗折5.0Mpa(C40)路面砼配合比设计1.砼设计依据2.1《公路水泥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2.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范》JTG E42-20052.3《公路工程水泥试验规程》JTG E30-20052.4《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2.砼说明本设计抗折强度为5.0Mpa(C40)砼为路面碎石砼,。
该配合比主要用于路面连续配筋、收费广场等施工;施工中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合、机械振实成型。
是根据工程要求,构造形式和施工要求,并且本着满足设计要求,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经济合理,易于施工的原则进行设计。
3.砼设计要求3.1设计抗折强度为5.0Mpa,设计抗压强度40Mpa.3.2坍落度70-90mm.4.原材料情况4.1水泥:采用湖南坪塘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南方〞牌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2细集料:采用岳阳市湘阴河砂,细度模数M x=2.68,含泥量低,级配良好,有机质含量在允许范围内;4.3粗集料:桐梓坪碎石场5-31.5mm连续级配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15%,质地坚硬;4.4水:施工用水。
5.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5.1确定配置强度:f c =f r /(1-1.04C v )+ts=5.0/(1-1.04*0.10)+1.36*0.50=6.26MPa ; f c —配制28d 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 r —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MPa); f r =5.0 MPa; C v —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查表取值为0.10;s —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已知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C v =0.10; 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f r =5.0 MPa, 则s= f r*Cv=0.50 MPa5.2确定水胶比,粗集料使用碎石,查表得 αa =0.53,αb =0.20: W/B= = =0.495.3确定用水量要求砼坍落度:70-90mm 碎石最大粒径31.5mm ; 查表选取用水量m w =205kg/m ³; 5.4确定水泥用量水泥m c = = =418kg/m 35.5确定砂率:碎石最大粒径31.5mm ,水胶比w/B =0.49查表取砂率s p =38% 5.6假定砼容重2450kg/m ³;解方程 m c +m w +m s +m g =2450αа•ƒb ƒcu ,0+αа•αb •ƒb0.53×42.548.2+0.53×0.20×42.5 m w W/B2050.49×100%=38%解联立方程得:砂m s =694kg/m ³,碎石m g =1133kg/m ³; M c :M s :M g :M w =418:694:1133:2056.调配与调试1.经试拌水胶比为 0.49时砼和易性良好,具有良好的粘聚性、保水性。
5.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沿黄一级公路独贵塔拉至巴拉贡段DBLM-01标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题目抗弯拉强度5.0MPa路面用水泥砼配合比二、基本情况〈一〉试设计燕子埠——薛庄抗折5.0水泥砼配合比。
坍落度要求10-30mm。
〈二〉原材料1、水泥:内蒙古蒙西水泥P.O型42.5级,密度为3.1 g/cm3,其它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2、碎石:乌拉山碎石场碎石,粒径1-3cm与0.5-1cm,其级配合成比例为1-3cm :0.5-1cm =65:35;其它技术指标均合格。
3、黄砂:隆鑫水洗砂,细度模数Mx=2.73,其它技术指标均合格。
4、水:地下水。
三、设计过程〈一〉计算初步配合比1、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f cu,o)由设计要求知: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 =5.0MPa.混凝土试配强度f c = f r/(1-1.04C v)+ts=5.0/(1-1.04×0.10)+0.46×0.23=5.69(MPa)2、计算水灰比(W/C)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设定28天水泥强度fce=7.3MPa已知混凝土配制强度f c =5.0MPa,水泥强度f ce=7.3 MPa,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计算水灰比。
计算水灰比:W/C=1.5684/(fcf,o+ 1.0097-0.3595f ce)=1.5684/(5.69+1.0097-0.3595×7.3)=0.39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查表4.1.2-6可知,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42,上述水灰比为0.39,符合耐久性要求,拟采用水灰比0.39。
3、确定砂率(βs)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由砂的细度模数为2.73查表4.1.4可知34%。
4、计算单位用水量(m wo)m wo=104.97+0.309×20+11.27×1/0.39+0.61×34=161kg/m3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 查表4.1.2-4可知,允许最大单位用水量为156kg/m3,本次拟采用水量为150k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7.5
67.5
40
20
5
2.5
共7页第2页
矿料合成级配图
100
工程设计
90
级配上限
80
70
合成级配
)
60
%
(
50
率
过
40
工程设计
通
30
级配中值
20
10
工程设计
0
级配下限
2.36
4.75
9.5
16
19
26.5
31.5
筛孔尺寸(mm)
2.砂:赣榆黑林
检测参数
单位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含泥量
%
<2.0
1.6
度fs=7.8MPa,代入公式得
W/C=1.5684/(fc+1.0097-0.3595fs)
=1.5684/(6.0+1.0097-0.3595*7.8)
共7页第4页
=0.37
(3)确定砂率。已知砂的细度模数为2.6,取砂率βs=32%
(4)确定单位用水量:已知水灰比W/C=0.37,砂率βs=32%,取坍
5.0MPa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配合比设计
一、配合比设计依据及要求:
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
1、施工坍落度H=10-30mm碎石最大粒径为26.5mm
2、公路等级一级,施工单位混凝土弯拉强度样本的标准差s=0.4MPa(n=9)
C0.4016140360612304.74待检
共7页第6页
试
试样编
件
号制件日期试验日期
编
(W/C)
号
抗折极
抗折强度
龄期
配制
试样尺寸
(MPa)
(天)
限荷载
强度
(cm)
单值
测定值(MPa)
(kN)
1
A
组2
(0.34)
3
1
B
组2
(0.37)
3
1
C
组2
(0.40)
3
试
试样编
件
号
编
(W/C)
号
1
A
组2
(0.32)
12.06.17
12.06.10
制件日期试验日期
12.06.10
12.06.10
12.06.10
12.06.10
12.06.10
12.06.10
12.06.10
12.06.10
12.06.10
7
15×15×55
45.4
6.05
7
15×15×55
42.3
5.64
5.69
7
15×15×55
40.4
5.38
二、原材料检验说明:
1.碎石:山东
检测参数
单位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含泥量
%
<1.0
0.7
表观密度
g/cm3
>2.500
2.655
针片状含
量
%
<15
9.5
压碎值
%
<15
10.3
材料名称
通过下列筛孔的百分率(
%)
31.5
26.5
19
16
9.5
4.75
2.36
16-26.5mm
100.0
81.7
20.4
7.2
Mc:Ms:Mg: Mw=435:579:1230:161
=1:1.33:2.83:0.37
W/C=0.37
注:采用真空吸水工艺时可增加10%单位用水量
三种配合比材料用量:
组
水灰比
水
水泥
砂
碎石
7d强度
28d强度
别
(MPa)
(MPa)
A
0.34
161
473
550
1225
5.69
待检
B0.3716143557912305.15待检
(1)配合比试配强度
已知设计抗弯拉强度(fcm)=5.0MPa,根据设计公路等级,结合施
工单位施工技术水平等,计算配制抗弯拉强度为:
fc=fcm/(1-1.04Cv)+ts=5.0/(1-1.04*0.12)+0.61*0.4=6.0MPa
(2)计算水灰比:已知配制抗弯拉强度fc=6.0MPa,水泥抗弯拉强
3
1
B
组2
(0.35)
3
1
C
组2
(0.38)
3
12.06.1012.06.17
12.06.17
12.06.10
12.06.17
12.06.10
12.06.17
12.06.10
12.06.17
12.06.10
12.06.17
12.06.10
12.06.17
12.06.10
12.06.17
12.06.10
0.5
0.1
0.1
9.5-16mm
100.0
100.0
65.8
44.2
13.4
1.6
0.3
4.75-9.5mm
100.0
100.0
100.0
95.9
20.3
0.7
0.7
矿质混合料级配组成计算
矿料
配
合
31.5
26.5
19
16
9.5
4.75
2.36
比(%)
16-26.5mm
30
30.0
24.5
6.1
2.2
测定值(MPa)
2815×15×55
2815×15×55
2815×15×55
2815×15×55
2815×15×55
2815×15×55
2815×15×55
2815×15×55
2815×15×55
共7页第7页
表观密度
g/cm3
>2.500
2.577
细度模数
/
2.3-3.0为中砂
2.6
筛孔尺寸
mm
4.75
2.36
1.18
0.6
0.3
0.15
筛底
通过率
%
96.3
87.4
71.1
49.8
16.5
4.1
/
规范要求
%
100-90 100-75
90-50
59-30
30-8
10-0
/
共7页第3页
3.水泥:P.O42.5山东磐磊,
=1:1.33:2.83
:0.37
2、
工作性、强度检验,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采用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
=435:579:1230:161进行
试拌,测得其坍落度为20mm,满足施工坍落度要求,和易性、粘聚性
和保水性亦符合要求。在初步配合比的基础上,采用初步配合比±
0.03,砂率分别增减1%,保持单位用水量不变,分别进行试拌,经测
0.2
0.0
0.0
9.5-16mm
40
40.0
40.0
26.3
17.7
5.4
0.6
0.1
4.75-16mm
30
30.0
30.0
30.0
28.8
6.1
0.2
0.2
合成级配
100.0
90.9
0.4
设计级配上限
100
100
75
50
30
10
5
设计级配下限
100
95
60
30
10
0
0
设计级配中值
检测参数
单位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标准稠度
%
/
29.5
初
min
≮45
250
凝
凝结时间
终
min
≯600
365
凝
安定性
mm
≯5.0
0.5
3d
≥3.5
5.6
抗折强度
Mpa
28d
≥6.5
7.8
3d
≥17.0
25.7
抗压强度
Mpa
28d
≥42.5
49.1
胶砂流动度
mm
/
/
4、水:饮用水
三、配合比设计
1、计算初步配合比
其坍落度25 mm、15 mm,和易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亦符合要求。
共7页第5页
以上三种配合比成型试件, 其7天抗折强度如下:(具体数据见后表):
水灰比
7
天抗折强度(MPa)28
天抗折强度(MPa)
A:0.34
5.69
待检
B:0.37
5.15
待检
C:0.40
4.74
待检
依据强度要求及施工需要, 综合比较,建议采用B配合比为试验室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为:
Ms0/(Ms0+Mg0)*100=βS
则:435/3100+161/1000+0/2655+MsMg0/2577+0.01a=1
Ms0/(Ms0+ Mg0)*100=32
3
3
解得:Ms0=579Kg/m,0
Mg =1230Kg/m
因此,初步配合 比为:
水泥:砂:碎石:水=435:579:123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