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路面)
C40、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40(抗折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2、 JTJ053-9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 JTG F30-2003《公路水泥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二、工程要求:1、强度等级:C40、抗折5.0(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时应以抗折强度指标控制,以下则按抗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坍落度:10-30mm3、拌合及振捣方法:机械4、部位:隧道路面三、材料:1、水泥:浙江兰溪红狮P.O42.52、砂:雷石河砂,细度模数2.653、石子:碎石,最大粒径19mm,4.75-19mm连续级配,4.75-9.5mm30%、9.5-19mm70%。
4、水:饮用水5、外加剂:武钢浩源FDN-1高效减水剂,掺量0.6%。
6、钢钎维:嘉兴秀特薄板剪切型JG,长径比1:60 ,掺量为砼体积的1%。
四、砼配合比设计步骤:1、基准配合比(C40-B)1、试配强度:fcf′o=kfc′f×1.15=5.0×1.15=5.752、计算水灰比:fcef取8.0C/W=( fcf′o+1.0079-0.3485×fcef /1.5684=(5.75+1.0079-0.3485×8.0/1.5684=2.531W/C=1/2.531=0.40根据施工经验W/C采用0.46⑶、计算单位用水量:Mw0=104.97+3.09H+11.27C/W+0.61βs=104.79+3.09×3+11.27×2.531+0.61×45=170 Kg/m3掺减水剂0.6%,减水率13%,故单位用水量为:170-170×13%=148 Kg/m3⑷计算水泥用量:Mc0=Mw0/w/c =148/0.46=322Kg/m3为了保证钢钎维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水泥用量增加10%,则单位水泥用量为:322+322×10%=354 Kg/m3;另水灰比保持不变,单位用水量为:354×0.46=163 Kg/m3。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

5.0 Mpa 路面抗折砼配合比编制:白晓东2017年08月03日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图纸设计要求》;2、《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5、《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6、《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二、设计说明用于隧道路面等,混凝土设计抗折强度5.0Mpa,混凝土设计坍落度30-50㎜。
三、原材料组成1.水泥:选用秦皇岛冀东水泥制造有限公司P.O42.5水泥, 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GB175-2007要求。
2.碎石:选用白塔碎石场5~31.5mm连续级配碎石(5~10mm掺量20%,10~20mm掺量30%,16~31.5mm掺量50%), 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JTG/T F50-2011规范要求。
3.砂:采用六股河砂石场河砂(Ⅱ区中砂), 经试验其各项试验指标均符合JTG/T F50-2011规范要求。
4.水:饮用水,符合设计要求四、设计步骤1、配制强度:s t C 04.11f f vrc •+-=式中:f c ——试配强度Mpa ;f r ——配制28天弯拉强度的均值5.0Mpa ;c v ——弯拉强度变异系数。
根据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c v 允许范围0.05~0.10取0.10; t ——保证率系数根据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水平及规定的保证率范围取1.36;s ——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依据JGJ55-2011《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取0.4Mpa 。
计算得:Mpa 1.64.036.110.004.110.5f c =⨯+⨯-=2、计算水灰比:sc f395.00097.1f 5684.1c w •-+=式中:W/C ——用水量与水泥之比; f c ——试配强度6.1Mpa ;f s ——水泥平均实测28天抗折强度,8.85Mpa 。
抗折5.0配合比设计书

张石高速公路涞水西至曲阳段抗折5.0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书施工单位:河北建设集团一、设计说明:按合同和规范要求,已完成抗折5.0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
设计坍落度为30-50mm。
根据试验室28天标准养护抗压试验结果,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比例为: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394:626:1271:142=1:1.59:3.23:0.36二、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三、设计要求:坍落度为30-50mm四、原材料名称:1、水泥样品名称:太行和益P.O 42.5 样品描述:无结块产地:易县抽样地点:现场2、细集料样品名称:水洗砂样品描述:干燥产地:易县沽酒抽样地点:现场表观密度(g/m3):2.71细度模数:2.70五、配合比设计1、计算初步配合比1.1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c= f cm/(1-1.04*C v)+t*s=5.67Mpa1.2计算水灰比(W/C)=1.5684/(fc+1.0097-0.3595*f s)=1.5684/(5.67+1.0097-0.3595*7.5)=0.391.3选定砂率= 34%1.4确定单位用水量m w0=104.97+0.309*40+11.27*0.39+0.61*34=142kg/ m31.5 计算单位水泥用量=142/0.39=364kg/ m31.6计算单位细集料用量= 671kg/ m3计算单位粗集料用量=1302kg/ m3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样材料用量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25L,各种材料用量水泥:9.1kg 砂:16.775kg粗集料:32.55kg 水:3.55kg调整工作性按初步配合比试样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坍落度测定值为40mm,粘聚性和保水性亦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C50混凝土配合比

四、试验配合比的确定:
根据上述结果,拟采用水灰比为0.36 的配合比。即 mc:mw:ms:mg:减水剂=461:166: 709:1064:11.986
3、坍落度的选择: 根据JGJ55-2000该配合比坍落度选为 120~140mm。 4、用水量选用: 根据JGJ55-2000,掺减水剂时混凝土 用水量mwo选用166kg。
5、水泥用量计算: mco=166/0.36=461kg 6、砂率选择: 根据JGJ55-2000,Mx=2.68,选用砂 率β s=40%
三、配合比设计步骤: 1、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根据JGJ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δ δ 为6MPa fcu.k为50 MPa fcu.o≥59.9(MPa)
2、水灰比计算: W/C=aafce/(fcu.o+aa.ab.fce) aa为0.46 ab为0.07 fce为52.5MPa W/C=0.39 根据施工经验选取0.36为基准水灰比
7、重量法计算集料用量: 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 2400kg, mso=( mcp – mwo – mco)X0.36 =709kg mgo = mcp - mwo – mco -mso =1064kg 根据规范,矿质混合料采用5-20mm连续级 配。经筛分计算确定: 10-20mm碎石:5-10mm碎石=80:20。
8、减水剂掺量: 根据产品说明书减水剂掺量选为水泥 质量的2.6%, 9、初始配合比: mc:mw:ms:mg:减水剂= 461:166:709:1064:11.986
10、水灰比上调0.2、下调0.2各材料 用量 水灰比为0.38时: mc:mw:ms:mg:减水剂=437:166:719: 1078:11.362 水灰比为0.34时: mc:mw:ms:mg:减水剂=488:166:698: 1047:12.688
185(28天)5.0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0MPa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设计依据及要求: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1、施工坍落度H=10-30mm碎石最大粒径为26.5mm2、公路等级一级,施工单位混凝土弯拉强度样本的标准差s=0.4MPa(n=9)二、原材料检验说明:1.碎石:山东3.水泥:P.O42.5山东磐磊,4、水:饮用水三、配合比设计1、计算初步配合比(1)配合比试配强度已知设计抗弯拉强度(f cm)=5.0MPa,根据设计公路等级,结合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水平等,计算配制抗弯拉强度为:f c=f cm/(1-1.04Cv)+ts=5.0/(1-1.04*0.12)+0.61*0.4=6.0MPa(2)计算水灰比:已知配制抗弯拉强度f c=6.0MPa,水泥抗弯拉强度f s=7.8MPa,代入公式得W/C=1.5684/(f c+1.0097-0.3595f s)=1.5684/(6.0+1.0097-0.3595*7.8)共 7 页第 4 页=0.37(3)确定砂率。
已知砂的细度模数为2.6,取砂率βs=32%(4)确定单位用水量:已知水灰比W/C=0.37,砂率βs =32%,取坍落度S L =20mm,代入公式得mw o=104.97+0.309S L+11.27C/W+0.61S P=161kg/m3(5) 计算水泥用量:Mc0=Mw0/0.37=161/0.37=435Kg/m3(7)计算粗集料(Mg)、细集料(Ms)用量(体积法:)Mc0/ρc+ Mw0/ρw+Mg0/ρs+Ms0/ρg +0.01a=1Ms0/(Ms0+Mg0)*100=βS则:435/3100+161/1000+ Mg0/2655+Ms0/2577+0.01a=1Ms0/(Ms0+ Mg0)*100=32解得:Ms0=579Kg/m3,Mg0=1230Kg/m3因此,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435:579:1230:161=1:1.33:2.83:0.372、工作性、强度检验,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35:579:1230:161进行试拌,测得其坍落度为20mm,满足施工坍落度要求,和易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亦符合要求。
f5.0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_secret

按质量法计算,假定混凝土拌和物湿密度ρcp=2400 kg/m3
mso+mgo=2400-383-153=1864
mso/(mso+mgo)=0.34
得砂用量633kg/m3,卵石用量1231kg/m3
7、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
A、计算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水=383:633:1231:153
WO=104.97+0.309SL+11.27 +0.61Sp=104.97+0.309*40+11.27*2.5+0.61*34=166
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4.1.2-4中规定三辊轴机组摊铺(碎石)最大用水量为153,取单位用水量153。
5、计算单位水泥用量
Co=( )Wo=153*2.5=383kg
B、试配方量为26L,则每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砂:石:水=9.958:16.484:31.98:3.978
C、试拌后,拌合物坍落度为38㎜,棍度为“上”,含砂情况为“中”,粘聚性良好,保水性为“无”。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良好,其用水量和砂率不需要调整,所以将计算配合比定为基准配合比。
D、基准配合比:
水泥:砂:石:水=383:633:1231:153
9、`调整水灰比及砂率后,试配配合比见下表:
水灰比(w/c)
砂率βs(%)
水泥(kg/m3)
砂(kg/m3)
石(kg/m3)
水(kg/m3)
0.45
33
340
629
1278
153
0.40
34
383
633
1231
153
0.35
抗折5.0Mpa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XXXXXX联络线段抗折5.0Mpa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原则XX至XX公路建设项目XXX联络线段XX标水泥混凝土路面5.0Mpa抗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本项目施工设计文件及规范标准要求进行设计,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经济合理,易于施工的原则进行。
二、设计依据1、《图纸设计要求》;2、《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JTG E42-2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5、《JTJ0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三、设计要求1、混凝土设计抗折强度5.0Mpa;2、混凝土设计出机坍落度30-50mm;施工坍落度20-40mm。
四、使用部位3、混凝土路面面板五、原材料技术指标4、碎石明兴石料场生产的碎石,规格为19.0-31.5㎜、9.5-19.0mm、4.75-9.5mm,按照JTG F30-2003级配要求,三级配碎石掺配比例为55%:35%:10%。
混合级配表观密度为2.716g/cm3;2、水泥庙岭水泥厂生产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密度为3.1 g/cm3;5、砂砂产地苇子沟,规格为中砂。
表观密度为2.649 g/cm3;6、外掺剂采用XX市庆东经贸有限公司生产的QD-01聚羧酸高性能引气减水剂,掺加量2.0%,减水率为β=30%。
六、配合比设计过程1、确定抗弯拉强度:公式得:Fc=Fr/(1-1.04Cv)+ts=5.75,其中Fr=5.0MPa,Cv=0.08,s=0.5,t=0.59。
2、计算水灰比:由公式W/C=1.5684/(fc+1.0097-0.3595fs),其中,fc=5.75,fs=6.8,得W/C=0.36,C/W=2.78。
3、计算单位用水量:Wo=104.97+0.309S L+11.27C/W+0.61S P根据水灰比、碎石最大粒径,查表取砂率ßs=34%,坍落度S L=50㎜,得Wo=172㎏。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

5.0Mpa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原始资料*******工程路面、大中桥及附属工程三合同,辅道路口路面采用5.0Mpa水泥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30-50mm,抗折强度≥5.0 Mpa,本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
二、设计资料1、《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设计图纸三、原材料选用1、水泥:******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联”牌P.O 42.5水泥。
2、碎石:*****石料场生产的16-31.5mm、10-20mm、5-10 mm石灰岩碎石,碎石合成级配为:16-31.5 mm碎石:10-20 mm 碎石:5-10mm碎石=35:45:20。
3、砂:****产河砂。
4、水:采用饮用水。
5、减水剂:*****有限公司生产的NOF-AS聚羧酸引气减水剂。
四、设计要求1、计算初步配合比。
2、按初步配合比在试验室进行试验,调整得出试验室配合比。
五、配合比设计A、计算初步配合比1、计算试配强度:5.0÷(1-1.04×0.12)+0.45×0.4=5.89 MPa2、计算水灰比1.5684÷(5.89+1.0097-0.3595×7.5)=0.37水泥计算抗折强度为:7.5 Mpa,根据施工经验选取水灰比为0.34。
3、选用砂率查规范选取36%4、计算单位用水量104.97+0.309×50+11.27×1÷0.34+0.61×36=175 Kg掺加减水剂,其减水率约为26%,故用水量为:175×(1-26%)=129.5Kg,依据工程情况取经验用水量为:147Kg。
5、计算水泥用量147÷0.34= 432 Kg6、选用减水剂取水泥用量的1.3%,5.62Kg7、计算砂、碎石用量采用质量法,假定表观密度为2450Kg/m3则砂:674 Kg,石:1197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编制依据:
1、JTG F30-2014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2、JT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3、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4、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5、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6、设计图纸
二、工程要求:
1、强度等级:C35,28天弯拉强度5.0Mpa
2、坍落度:40-60mm
3、拌合及振捣方法:机械
4、部位:路面砼面层
三、材料:
1、水泥:湖南金磊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南方牌P.O42.5水泥
2、细集料:江西河砂,细度模数2.80
3、粗集料:采用四都碎石厂碎石,最大粒径31.5mm,4.75-31.5mm合成级配,
4.75-16mm 占37%、16-26.5mm 占45%、19-31.5mm 占18%
4、水:饮用水
5、外加剂:湖南衡阳金栋旺建材有限公司JD型高效减水剂
四、砼配合比设计步骤:
1、基准配合比(C35-B)
⑴、试配强度:fc=fr/(1-1.04Cv)+ts=5.82
⑵、计算水灰比:W/C=1.5648/(fc+1.0097-0.3595*fs) =0.38
采用W/C=0.38 其中fr=5.0,c v=0.12,s=0.15,t=0.72,fs=7.4
⑶、依据JTG F30-2003规范,查表4.1.4。
选择用砂率:
砂的细度模数为2.80,选取砂率为S P = 38%。
⑷、设计坍落度为40-60mm,选用S L=60mm。
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单位用水量:
W0=104.97+0.309S L+11.27C/W+0.61S P=176 Kg
选用单位用水量为:180 Kg
掺外加剂单位用水量:
外加剂:湖南衡阳金栋旺建材有限公司JD型高效减水剂,其减水率为
12%~20%,掺量为1.8%,减水率为β=16%;
所以用水量W0w=W0(1-β/100)=151 Kg
⑸、计算水泥用量:Co=Wo/(W/C)=397 Kg
⑹、计算每立方米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
即:397+Mg 0+Ms0+151=2450
38%=Ms0/(Ms0+Mg0)×100%
解之得:
Ms0=723Kg/m3Mg0=1179Kg/m3
⑺、初步配合比:
水泥:砂:碎石:水
397:723:1179:151
1 :1.82:2.97:0.38
外加剂,掺量为1.6%,水泥用量为397 Kg/m3,水灰比不变则:
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
397:723:1179:151:7.15
1 :1.82:2.97:0.38:0.018
2、调整配合比(C35-A):水灰比减少0.02,则:
⑴、水灰比:W1/C1=0.36
⑵、砂率:βs1=38%
⑶、用水量:Mw1=151Kg/m3
⑷、计算水泥用量:Mc1= Mw1/ w1/c1=419 Kg/m3
⑸、计算每立方砼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
即:419+Mg 1+Ms1+151=2450
38%=Ms1/(Ms1+Mg1)×100%
解之得:
Ms1=714Kg/m3Mg1=1166Kg/m3
⑹、初步配合比:
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
419:714:1166:151:7.54
1 :1.70:2.78:0.36:0.018
3、调整配合比(C35-C):水灰比增加0.02,则:
⑴、水灰比:W2/C2=0.40
⑵、砂率:βs2=38%
⑶、用水量:Mw2=151Kg/m3
⑷、计算水泥用量:Mc2= Mw2/ w2/c2=378Kg/m3
⑸、计算每立方砼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378+Mg 2+Ms2+151=2450
38%=Ms2/(Ms1+Mg2)×100%
解之得:
Ms2=723Kg/m3Mg2=1179Kg/m3
⑹、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
378:730:1191:151:6.80
1 :1.93:3.15:0.40:0.018
五、28天抗弯拉强度结果,各配合比汇总如下:
按实测结果及经济性、耐久性考虑推荐配合比为:
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
397:723:1179:151:7.15
1 :1.8
2 :2.97 :0.38 :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