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3学案中国的自然资源--河流汇总
中国的河流与自然资源

答题启示: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河流的影响
(1)地形:①决定河流流向;②影响汇水区域;③影响河道状况; ④影响水文特征,如平原型、山地型河流。
(2)气候:①影响水源补给类型;②河流水文特征,如汛期、冰期
等;③影响河流水系特点。
命题视角
考查目标: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例】 读下列材料及“中国沿海耕地、水资源对比图”、“中国 沿 海地区水土协调度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应
用
重难点1
水位
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在
水位变化大或小 比较两条 河流水文 特征和某 一特征的 差异并分 析原因, 或分析某 一河流某 一水文特 征
流量 含沙量 结冰期 凌汛
流量多或少 含沙量多或少 有或无,长或短 有或无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4)黄河流域被誉为我国的“能源流域”。分析黄河中游地区的山 西 省成为国家重点能源基地的区位优势。 优势区位因素有:煤炭储量丰富;有多条运煤干线与海港连 通,利于能源输出;接近东部沿海的能源消费地区。 解析:能源基地的建设要受该地区能源的数量、质量、开采条 件、交通及区位因素的影响。
探究二:我国的耕地资源
(2)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可对我国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南水北调西 线工程穿过横亘于长江与黄河流域之间的分水岭
是 巴颜喀拉山 ,将长江水引入黄河上游地区。与南水北调东
线和中线工程Biblioteka 比,西线工程的输水量和水质情况是 引水水量少于东线、中线,但水质最佳
西线工程建设中可能面临哪些不利的自然因素?
途经高寒缺氧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山高谷深,地形和地质条 件较为复杂;有大面积的冻土层,施工难度大。 解析:影响工程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地貌、地质条件、气 候、土壤情况。
初中地理中国河流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河流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2)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3)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地图,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分析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河流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及名称。
2. 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3. 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1. 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分析。
2. 我国河流资源的保护。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吗?它流经哪些省份?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自主学习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8页,自主阅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并了解它们的位置。
2.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1)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区。
(2)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区。
2. 讲解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1)长江的水文特征:流域面积广阔,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较小,冬季河流不结冰。
(2)黄河的水文特征:流域面积较大,水量较少,汛期较短,含沙量较大,冬季河流结冰。
四、课堂练习1.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10页的“长江流域水文特征图”,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
2.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12页的“黄河流域水文特征图”,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以及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
2. 强调我国河流资源的保护意识。
六、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8页的“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绘制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示意图。
2.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河流资源的保护措施,并结合实际生活,提出自己保护河流资源的建议。
中国的河流和自然资源

■ 土地资源
●特点:山地多 平原少,耕地比 重小;各类土地 资源丰富,人均 占有量少。 ●分布(如图) ●问题: ☆水蚀、风蚀 沙漠侵吞、 次生盐碱化; ☆工交、住宅 占地; ●措施: ☆草场超载; ☆森林破坏。 ★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安排农、林、牧、矿。
■ 矿 产 资 源
● 分布:煤 石油 铁 ● 开发:有色金属 磷矿基地00万平方千米,自 北而南有渤海、黄海、东海、 南海。渤海、琼州海峡为内海。
在浅海大陆架海底__ 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等 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__ 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具有开发价值的海洋能源__ 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海洋渔业资源__ 沿海大陆架海域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5.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东北地区(松花江、黑龙江): 南方地区(长江、珠江):水量 水量丰富,含沙量小,冰期长 丰富,含沙量小 ,春夏两 ,汛期长。(森林密 次汛期(森林密,气候湿润) ,雨量大)
西北地区(塔里木河):季节性 , 华北地区(辽、海、黄河):水 夏为汛期,冰雪融水。(降水少 量小,,冰 含沙量大, 汛期短,有结冰。 雪融水) (植被差,夏季暴雨)
●人均量少(世界的1/3) 矿产3/5,耕地1/3,径流量1/4,森林1/5。 ●人口仍在增长,资源还有被浪费和破坏。 ●措施:对非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节约利用;对可再生资源 要促进更新;积极探索和开发新资源。
■ 水资源
●分布特点: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东南有余,西北不足, 华北平原占6%,而耕地占40%。时间上—夏季丰沛,河水暴涨,冬 春水位下降,甚至干涸,严重不足。 ●解决途径: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引滦入津、 引黄济青);兴修水库,植 树种草;节约用水,防止水 污染。 ●水能的开发:长江水系, 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 珠江水系(水电的优点) ●长江:水利工程、防洪、航运 ●黄河:地上河的成因与治理、上中下游的开发和利用
专题十二 中国的河流及自然资源

专题十二 中国的河流1、概念:区别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概念(见课本内我国主要河流)2、河流概况 ①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辽河、淮河、京杭运河、黄河、海河、长江、珠江、闽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②读图:我国内、外流区的界线大致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我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内流区河流较少众多外流河中,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雅鲁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额尔齐斯河,其余外流河注入太平洋 ③京杭运河3、湖泊①填图: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我国最大湖泊,内陆湖,咸水湖是青海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是鄱阳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解释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小的原因:围湖造田使得湖面不断缩小)注:辽河、海河、黄河中上游的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 (2)空间 ③内流河 (1)水位特征:河水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夏季冰雪大量融化,成为丰水期,冬季有的河流出现断流;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2)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水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是新疆人民的母亲河,对该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巨大 ※比较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解释其成因②填图长江:唐古拉山、东海、宜昌、湖口、玉树、宜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洞庭湖、鄱阳湖、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巴颜喀拉山、渤海、河口、桃花峪(旧孟津)、湟水、汾河、渭河、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6、长江、黄河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①综合治理(1)长江(主要灾害洪涝灾害)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主要措施有:上中游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中游荆江河段截弯取直;下游修建江防大堤和分洪蓄洪工程(2)黄河 A 凌汛含义: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河段:上游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开封至人海口河段;危害:阻塞河道,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措施:飞机,大炮炸开冰坝;B 断流;自然原因:水资源不丰富,平均径流量小;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枯水期易造成断流;社会原因:上中游沿岸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量大,影响下游径流量;农业用水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解决措施:南水北调,对黄河水统一管理,统一调配,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C 地上河 原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泥沙流入河中;下游水流平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河段:下游河段;危害:洪水决口,危害下游人民生命安全;措施: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下游修筑防洪大堤和分洪蓄洪工程;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治理黄河的根本是治沙,关键是加强中游的水土保持 ②开发利用(1)长江:A 水能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蕴藏量占全国1/3,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最丰富的位于源头至宜宾一段,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长江三峡,这里有世界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长江三峡位于二三阶梯过渡处,首要目标是防洪,同时兼有发电、航运、灌溉、旅游、供水等综合效益,竣工于2009年,防洪的措施是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使大型船只可直达重庆,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地理课中国的主要河流

地理课中国的主要河流中国地理多河,主要河流总结中国是一个多河流的国家,境内有数百条河流。
其中一些河流很长,流经多个省份,对中国的农业、工业、治理、文化等起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境内,许多重要的河流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下面将对中国的主要河流进行总结。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它发源于青海省阿尔金山脉的唐古拉山脉,向东流经九个省份和两个自治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文化和文明,诸如夏、商、周等古代的朝代都曾随着黄河的流域而产生和衰落。
然而,污染、过度开发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都对黄河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导致黄河流域持续出现洪涝灾害和旱灾事件。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河流。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向东流贯穿中国中部和东南部,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带“长江三角洲”。
最后,长江注入东海。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长达6,300公里,它的经济、文化和地理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长江流域,有着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例如武汉、南京、上海等。
然而,工业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给长江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许多城市和企业的排放物质、水土流失等问题导致长江流域生态失衡,水污染和洪灾氾滥也时有发生。
松花江:中国东北重要的流域松花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它发源于黑龙江省境内,向东北方向流向海洋。
它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之一,总长1,895公里,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水源之一。
松花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水利和养殖基地,不仅给东北地区提供水源,也支撑了周边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发展。
然而,由于过度的开发和人类活动,松花江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珠江:中国南方的母亲河珠江是中国南方的母亲河,是中国第三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
它发源于云南,向东南流经广东,最后注入南中国海。
中国自然资源导学案及答案

地热能(板块交界处)太阳能(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 削弱作用小)水能,生物能(大拐弯处落差大,西南季风迎风坡) 探究 4. 从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寒暖流交汇;入海河流带来营养物质三 个方面探究 长芦盐场的形成条件为地势平坦、海滩宽广;风多雨少,日照充 足,蒸发旺盛 课堂检测 1.C 2.D 3 1)江南丘陵或东南丘陵春季锋面雨带控制且时间长;多山地丘 陵,多地形雨;夏季受副高控制的时间长,晴天多,降水少 (2)春旱、夏涝、风沙、土地盐碱化 (3)黄淮海地区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发展节水农业;调整 农业结构;防治水污染等(言之有理即可) (4)东北地区比重小,黄淮海地区比重大。东北地区与黄淮海 地区相比:人口少;开发历史晚;热量条件不足限制其开发;林 地、草地及未开发的土地多;自然保护区多。(言之有理即可)
2.我国为了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要() A.在内蒙古建立磷矿基地 B.在苏、浙建立有色金属矿产基地 C.在鄂、滇、黔建立稀土工业基地 D.以山西为中心建立能源 和重化工基地 3 读图回答
1)据图 l 回答,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最大的地形 区是____,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2)分析图 1 中甲地春、夏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对该地农业生 产的不利影响。 (3)据图 2 中信息判断,水资源与耕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是_ ___,请提出解决该矛盾的合理化建议。 (4)据图 2 提供的信息,比较东北地区与黄淮海地区的各流域 耕地面积分别占全国耕地的比重差异,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中国河流湖泊 探究 1. 原因:
1 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我国 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 基本概况,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3、 我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分布和开发利用。 4、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主要海洋水产;主要渔场和盐场的分 布 5、能够根据各类资源分布图,分析说明该类资源的地区分布 特点,并能结合相关自然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 课前预习 一.中国自然资源总特征 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 、( ) ( ) ()() 2、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3、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耕地 《精编》P84 图林地 二.中国的土地资源草地 4 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 我国水资源特点?读《区域地理精编》P85 图分析 2.存在问题及成因 三.中国水资源 3.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成因 我国水能资源基本特点(总量、分布、开发) 四中国水能资源主要水电站:在《区域地理精编》P85 图中标示 三峡葛洲坝小浪底 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二滩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复习(学生用) 学案

第四部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复习学案考纲浏览:1、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2、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3、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4、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
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5、京杭运河概况。
热点提示:1、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河流开发利用和治理一直都是高考的重点2、南水北调、黄河断流、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与小浪底水利枢纽、长江的防洪与三峡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与三江并流、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自主学习和探究:一、河流概况1、了解有关河流的几个概念:外流河--最终流入_____的河流外流区--外流河的_____区域(流域)内流河--最终未流入______的河流内流区--内流河的____区域水系--有干流和支流构成的排水系统分水岭--分隔两大水系的山岭或高地(1)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_________(3)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________3、河流的水文特征(动态):河流水文特征分析:包括①水位:(水位的高低决定于____________,在湿润地区,河流补给以______补给为主,水位变化则由_____特点决定,水位高低随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在干旱地区,河流的补给以________补给为主,水位变化由______特点决定,水位高低随______的高低变化而变化)②流量:(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取决于________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_____状况、地面____、降水____程度、地面____结构、流量)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决定于_____均温的高低,最冷月均温大于0℃,河流___结冰期;最冷月均温低于0℃,河流___结冰期,且纬度_____,结冰期_____。
中国的河流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记住我国内外流区的划分和分布。
2、记住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通过阅读地图记住京杭运河的概况。
4、记住我国主要的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名称和位置,理解围湖造田的危害。
5、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和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记住我国内外流区的划分和分布。
2、京杭运河的概况。
难点:1、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围湖造田的危害。
教学方法:读图法、归纳分析、比较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方案一:同学们,你们知道举世瞩目的三峡建在哪条河上吗?(长江)罗布泊的消失与哪条河流有关吗?(塔里木河)下面就让我们走遍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方案二:播放关于中国河流与湖泊自然或人文景观的照片(或录像或歌曲《长江之歌》),把学生的意境引入中国的河流。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主学习(1)读图2—28,找出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怒江、雅砻江;额尔齐斯河。
(2)以上三组河流分别注入哪个大洋?(3)读图2—28,找到塔里木河,它最终流到哪里?(4)什么是流域、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5)读图2—28,找出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
它与前面学过的哪几条地理分界线接近?〔转折过渡〕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
(6)P44“活动1”(7)读P43“阅读塔里木河”,河流的水源?水量愈往下游愈小?环境问题?采取措施?(8)读《中国政区图》,完成P44“活动4”【信息平台】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8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称霸中原,于公元前485年,从邗城(今江苏扬州)东南到末口(今江苏淮安)开凿邗沟,使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得以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学案中国的自然资
源--河流
精品资料
总复习十三------中国的河流
A卷
1、读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与黄河都结冰
B.长江与黄河的流量都不大
C.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D.长江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含沙量增大
2、下图是我国东部四条大河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其中表示“长江”的是()
A B C D
3、长江流域发生大洪灾的频率,在1300—1950之间平均每14年一次,而近40年中,不到3年就有一次。
进入20世纪80年代,长江流
域几乎年年发生洪灾。
1998年长江全流域的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
长江流域洪灾频率加快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自然界气候的反常
B.人们对工程设施的维护不及
C.入海河道减少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河湖淤积、湖面减少
4、下列河流与其特征的组合,正确的是()
A.珠江—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B.黄河---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长江---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D.淮河---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5、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河共同流经了青海和四川两省
B.长江和黄河的下游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平原区
C.长江为我国的第一大河,黄河为第二大河
D.长江、黄河所流经的地形区都比较多
6、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为:①青藏高原;②华北平原;③黄土高原;④内蒙古高原,按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7、珠江的水量是黄河的七倍,其主要原因是()
A.珠江比黄河流程长,支流多 B.珠江流域位于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C.珠江比黄河流域面积大 D.黄河流经干旱地区
8、黄河和长江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是()
A.青海省和青藏高原B.四川省和四川盆地C.西藏自治区和青藏高原D.青海省和黄土高原
9、读右图,分析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容易发生黄河凌汛的一组是()
A.宁夏回族自治区、山东省 B.山东省、河北省 C.青海省、陕西省 D.陕西省、山西省
10、下列地形区的河流,既有注入印度洋的、又有注入太平洋的是()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
11、《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
你能从这几句歌词中体会到长江的哪些基本特点( )
①发源地地势高;②春季水量上涨;③向东流人东海;④支流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
A.青海湖 B.洞庭湖 C.鄱阳湖 D.太湖
13、读右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说明长江流域湖泊面积不断缩小 B.乙图说明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C.两图反映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人为原因 D.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在该流域兴建了“三北”防护林
14、下列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B.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
C.黄河冬季无结冰期
D.黄河流经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15、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A.在上游峡谷建设水电站
B.在中游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在下游植树种草
D.加固黄河大堤
16、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河流,汛期都在夏季的原因是()
A.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B.都受夏季气温的影响 C.都受地形的影响 D.外流区域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域受夏季气温的影响
17、下列对长江流域开发利用的方式,合理的是()
A.上游地区毁林开荒
B.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C.中下游发展内河航运
D.下游建大型水电站
18、下面有关三峡水利枢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河流下游B.位于重庆境内C.是我国第一大水利枢纽工程 D.在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19、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①结冰期较长②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变慢,泥沙沉积③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④人类向河中倾倒大量固体废弃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0、黄河、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
A .形成“地上河” B. 水能资源丰富 C. 水土流失严重 D.支流、湖泊众多
B卷
2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发源于A ,注入B 。
主要支流是a
b c d 。
主要城市是:①②
③④。
水利枢纽工程D ,它是
世界最大的
水利枢纽,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如:
(两条)
(2)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线是E ,中、下游的分界线是F 。
(3)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是。
(4)长江的航运价值很高,被喻为“”。
长江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河段。
(5)南水北调工程是把水系的丰富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地区。
22. 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注入。
主要支流是:
①②。
上、中游的分界线是⑤,中、下游的分
界线是⑥。
水利枢纽工程:⑦。
(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平原,④平原。
(3)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
失严重的主要原
因。
那么,治理黄河中游的措施
是。
23、读图(A)、(B)(图(A)表示的是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的流量比较图;图(B)表示的是哈尔滨、
北京、武汉、广州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要求:
(1)对照图(B),图(A)中表示松花江的是_____(字
母),
理由是_ 。
表示长江的是
_____
(字母),理由是___ __。
表示珠江的是____
(字母),
理由是____ _。
(2)流量图中,有结冰现象的河流是_____和_____,判
断的依据
是____
_。
(3)A图中表示流量最大的河流与B图中表示降水最多
的
分
布地是否一致?___ ,原因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