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图像质量评价表.doc
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图像质量评价标准|一、评价参数(一)对比度1、客观对比度:物体本身的差异,由被检体的密度和厚度决定。
2、x线对比度:穿过人体后,x线强度上的差异。
3、图像对比度:x线照片上所表现出的密度差。
客观对比度是成像的基础,图像对比度是图像的最基本特征。
下图很好的说明了以上三个对比度:1、客观对比度:骨骼、软组织、气体存在密度上的差别。
2、X线对比度:透过不同组织形成的X线强度上的差别。
3、图像对比度:图像上形成的黑白差别。
对比度分辨率是指将客观对比度转换成图像对比度的能力。
分辨率高的成像装置可将低对比的组织区分开;分辨率低的成像装置只能将高对比的组织区分开。
例如:CT与平片。
左图是普通平片,属于分辨率低的装置(X线机)摄取的片子;右图是胸部C T横断片,属于高分辨率的装置(CT机)摄取的片子。
对低对比的组织的区分能力,CT高于平片(即分辨率高的成像装置可将低对比的组织区分开),而平片只能区分差别较大组织(即分辨率低的成像装置只能将高对比的组织区分开)。
(二)模糊1、指物体的边界不清楚。
2、原因:每个物点的像向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扩展。
3、影响:降低了图像的清晰度。
空间分辨率:区分相互靠近的两个物体细节的能力。
用LP/mm表示。
是评价影像设备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电影《神话》的一幅海报,表现的是图像的模糊。
下图是一幅分辨率较高的图片,图像较清晰。
(三)噪声1、定义:图像中可随机观察到的光密度变化。
2、表现为:斑点、雪花、网纹等。
3、原因:x线光子的随机分布。
4、描述:信噪比(SNR)。
SNR越大,图像质量越好。
(四)伪影1、定义:指图像中出现的被检体不存在的虚假信息。
2、影响:干扰正常结构,造成误诊。
(五)畸变定义:指物体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不同程度的改变。
超声科图像质量评价详细介绍

超声科图像质量评价评分标准细则附表(一)1.图像清晰度(10分)(一副图像显示不清晰扣1分)2.图像均匀性(10分)(一副图像不均匀扣1分)3.超声切面标准性(10分)(一副图像不标准扣1分,漏一个常规切面扣2分)4.伪相识别(10分)(缺伪像图像相关图像扣5分)5.彩色血流显示情况(10分)(缺规定血流图像一副扣2分)6.图像于超声报告相关性(10分)(缺报告相关性常规切面图像一副扣1分)7.图像有无斑点、雪花细粒、网纹(10分)(一副图像有斑点、雪花细粒、网纹扣1分)8.图像与临床疾病相关性(10分)(报告所选图像与疾病相关性无关扣5分)9.探测深度(要占1/2以上)(10分)(一副图像未达到1/2扣1分)10.工作频率与脏器相关性(10分)(一副图像工作频率与脏器相关性不符扣1分)超声科图像质量评价评分标准1.图像清晰度10分2.图像均匀性10分3.超声切面标准性10分4.伪相识别10分5.图像与报告相关性10分6.彩色血流显示情况10分7.图像有无斑点、雪花细粒、网文10分8.图像与临床疾病相关性10分9.探测深度(要占1/2以上)10分10.工作频率与脏器相关性10分超声科图像质量评价细则附表(二)按照超声科常规切面操作规范规定细则如下:1.肝脏:正常肝脏6个切面(第一肝门,门静脉二维图像,门静脉血流频谱图像并有测值,第二肝门图像,肝脏工字状结构图像,肝左叶图像)。
异常肝脏8个切面(第一肝门,门静脉二维图像,门静脉血流频谱图像并有测值,第二肝门图像,肝脏工字状结构图像,肝左叶图像,异常部位二维及彩色)2.胆囊:正常1个切面(显示胆囊颈部,胆囊底部)异常2个切面(显示胆囊颈部+胆囊底部,异常部位图像)3.胰腺:正常2个切面(胰腺的二维+彩色血流图像,显示胰头,胰体,胰尾,)4.异常3个切面(胰头,胰体,胰尾,胰腺彩色血流图像)5.脾脏:正常2个切面(脾脏全长及脾门彩色血流图像)异常3个切面(脾脏全长切面,异常二维及彩色血流图像)5.泌尿系统:正常双肾2个切面(肾脏纵切面二维及彩色血流图像)异常双肾4个切面(肾脏纵切面二维及彩色血流图像,异常部位二维及彩色)6.膀胱:正常2个切面(膀胱三角,膀胱底部)异常4个切面(膀胱三角,膀胱底部,异常部位二维及彩色)7.前列腺:正常3个切面(前列腺纵切面,前列腺横切面,前列腺彩色血流图像)异常4个切面(前列腺纵切面,前列腺横切面,前列腺异常部位彩色血流图像)经直肠检查前列腺:4个切面(前列腺纵切面,前列腺横切面,正常及异常前列腺彩色血流图像)8睾丸:正常4个切面(睾丸纵切面,睾丸横切面,附睾纵切面,双侧精索静脉彩色血流情况)异常7个切面(睾丸纵切面,睾丸横切面+睾丸血流,附睾纵切面横切面,双侧精索静脉彩色血流情况,异常部位的二维及彩色)9.妇科子宫:正常7个切面(子宫纵切面,子宫横切面,子宫彩色多普勒,左侧卵巢二维切面+彩色,右侧卵巢二维切面+彩色。
影像图像质量评价表

12. 检查部位错误
对照申请单和检查部位是否一致
50
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
优:≥90分 良:80~89分 差:70~79分 不合格:<70分
影像图像质量评价:
以每天阅片的形式对每一张图像进行评价,参加人员前一天夜班、当天上夜班、白班、技术组人员;
日期: 影像号: 操作员: 分数:
内容
备注
扣分标准
扣分
1. 图像对比
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
5
2. 图像层次
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层次欠分明
5
3被检查者部位、肢体位置准确,照片上下、左右边缘对称
5
4.人为伪影
如未去除金属物引起的伪影
10
5.运动伪影
不影响诊断
5-10
6.设备伪影
不影响诊断
5-10
7.拼音错误
如‘o’拼为‘e’等
8.图像标识
不完整
5
9. 图像重要标识错误
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
50
10.造影片造影剂显影均匀、充盈满意
造影剂显影不均匀、充盈吧不满意
55
11图像后处理方法
不准确,不影响诊断
位置不正、照片上下、左右边缘不对称、体位不标准
5
4.人为伪影
如未去除金属物引起的伪影
10
5.运动伪影
不影响诊断
5-10
6.设备伪影
不影响诊断
5-10
7.拼音错误
如‘o’拼为‘e’等
10
8.图像标识
不完整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图像重要标识错误
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
放射科影像质量评价方法

放射科影像质量评价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放射科的影像质量,每月由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电脑上随机分别抽取DR、CT、MR图片,以以《放射科诊疗规范》为基础,实事求是,严格把关,力求影像科图像和报告质量不断提高。
一、图片质量评价标准:1、X线影像质量要求:(1)一般要求: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明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及年龄等信息完整;3)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4)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
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
成人胸片放大比例不小于65%;4)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2、除上述一般要求外,优质图像标准:1)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0.25~2.0之间;2)层次分明;3)摄影体位标准,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无失真;4)照射野大小合适: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包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一个临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5)无体外伪影;6)无运动伪影;7)胶片无污迹、划片、粘片、指纹。
DR影像评价内容及方法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上述DR影像质量,每份图像100分,扣完为止优:≥90分良:80~89分差:70~79分不合格:≤70分CT影像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上述CT影像质量,每份图像100分,扣完为止:优:≥90分良:80~89分差:70~79分不合格:≤70分MR影像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上述MRI影像质量,每份图像100分,扣完为止:优:≥90分良:80~89分差:70~79分不合格:≤70分二、报告质量评价标准:影像诊断报告是一份重要的临床档案资料,必须认真书写。
一份规范化的诊断报告书要求文字简洁,语句通顺,表达准确。
内容包括以下部分:一、一般项目: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门诊号或住院号;病室和床位号;检查设备、检查方法、对比剂种类用法和用量、检查部位和位置、照片序号;检查日期和报告日期等均应逐项填写清楚。
超声图像质量评价分析

超声图像质量评价分析
图像质量评价是超声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超声医学图像采集依赖于超声医师的手法和患者检查时的配合,主观性较大,为提高超声影像质量,建立规范化超声影像图像采集,依据《二甲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相关要求,医务科对影像科进行督导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反馈如下:
检查方式:每月随机抽取100份超声报告,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
检查内容:
1.图像清晰度
2.图像均匀性
3.超声切面标准性
4.伪相识别
5.图像与报告相关性
6.彩色血流显示情况
7.图像有无斑点、雪花细粒、网文
8.图像与临床疾病相关性
9.探测深度(要占1/2以上)
10.工作频率与脏器相关性
从科室检查病例中抽查100例影像资料,发现缺陷影像资料17例
(17/100,17%),合格率83%,包含患者基本信息、图像质量及报告单书写规范等方面的缺陷。
存在问题
1.图像质量缺陷
2.体表标识及病变注释缺失
3.部分重要切面及CDFI缺失
4.报告描述及诊断结果不规范
整改措施
1.组织新进医生及报告文员入职培训,加强岗位业务技能,报告单书写规范及沟通服务能力学习,每月坚持科内业务专题讲座一次,并进行三基理论测试,提升科室人员影像质量认识。
2.严格落实超声诊断报告发放过程中的查对及审核制度,减少报告发出错误。
3.每月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将图像评价列为会议的重要内容,对上述实施措施进行阶段性小结,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调整,并提
出下阶段整改措施及目标,促超声诊断报告规范及满意度持续改进。
2011年5月放射科影像图像质量评价记录及整改措施

2011年5月放射科影像图像质量评价记录及整改措施放射科影像图像质量评价记录及整改措施
随机调阅当月平片检查图像及CT检查图像质控方法
各30例(体检除外)
时间 2011年 5 月
存在的问
题及缺陷 1、关节平片图像左右标贴摆放不当。
2、腰椎间盘扫描图像中发现腰5、骶1椎间盘
扫描时CT机架倾斜角度未达够。
原因分析拍片技师对拍片标准细节掌握不够。
及少数病人腰椎生理弯曲度过大。
整改措施 1、严格按照照片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化操作。
2、腰椎间盘扫描时发现生理弯曲度过大的病人,
应用海绵垫垫高病人臀部以减小弯曲度,从而
时机架倾斜到最佳扫描角度。
质控人员签名:。
CT图像质量评分表

技术参数 选择适当
①患者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检查号、检查日期及时间等)显示完整、 无误;②技术参数信息(扫描时间、层 厚、管电流、管电压、图像窗宽及窗位 等)显示完整;③定位标志明确、无误。
①扫描体位标准,兴趣区显示充分; ②图像无失真变形。
①管电压、管电流、层厚、FOV选择合 理;②重建算法选择得当。
CT图像质量评分表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要点
权重 分数
判定方法
检查方式 合理
①根据临床申请要求,合理选择扫描方 式(如平扫、增强扫描、多期扫描、高 分辨率扫描等);②扫描范围适当,符合 临床需要和疾病诊断要求。
根据对诊断影响程度酌情扣 12 分,如完全不能满足诊断要
求,则直接判定为不合格。
图像信息 标示完整
15 每项缺陷酌情扣1~4分。
得分
辐射防护 图像上反映出对检查范围之外的辐射敏 措施得当 感组织和器官已经采取了屏蔽防护措施。
6
防护措施使用不当酌情扣 分,未采取防护不得分。
技术操作 无误
①无体外伪影;②无运动伪影;③无影 像设备产生的伪影;④照片无损伤、污 染或图像缺失等。
12 每项缺陷酌情扣1~3分。
合计
100
不合格图像单项否决内容:检查部位错误、信息标识错误以及因各种技术原因导致不能正确作出影像诊断 或判断者。
解剖细节 显示清楚
解剖细节显示清楚:如脑部灰质、白质能 清晰区分,胸部能区分肺段支气管, 腹部肾上腺清晰可辨,脊柱神经根可清 楚看到。
10 每项缺陷酌情扣1~2分。
清楚显示10分,可见8分,隐 10 约可见5分,不能辨认不得分
。
①根据诊断需要,正确选做薄层图像、各 种后处理图像(如MPR、VR等);②窗 图像后处理 宽、岗位适当调节,根据不同检查部位要 选择合理 求正确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如骨窗/软 组织窗、肺窗/纵隔窗等;③兴趣区CT值测 量,增强扫描前后CT值测量等。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记录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记录
2.影像技师要加强业务研究,严格掌握技术操作规范,掌
握机器的投照条件。
3.激光打印机、阅读器应有专人定期清洁维护,保持打印
机和阅读器所在房间清洁,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减少灰尘带入。
4.对于灰雾度过大、曝光过度的CR照片,应及时调整曝
光参数,确保图像质量。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结果汇总
汇总季度:2012年第三季度
汇总时间:2012年10月1日
汇总人员:XXX
汇总结果:
本季度共抽查CR照片50张,CT照片20张。
抽查结果:
1.其中2份CR照片有异物(分别为拉链和内衣上的胶字)。
2.1份CR照片灰雾度过大,曝光过度。
3.1份CT片图像模糊,影像质量不佳。
4.本次抽查结果为甲级片率为92%,无废片。
整改措施:
1.所有影像科技师应该树立高度责任心和职业感,在检查
前详细地核查病人身上有无异物,并耐心地说服病人摘除异物,取得病人的配合。
2.影像技师要加强业务研究,严格掌握技术操作规范,掌
握机器的投照条件,确保曝光参数合理。
3.对于图像模糊、影像质量不佳的CT片,应及时调整设
备参数,重新拍摄,确保图像质量。
4.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减
少灰尘和异物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图像质量评价:
以每天阅片的形式对每一张图像进行评价,参加人员前一天夜班、当天
上夜班、白班、技术组人员。
日期:影像号:操作员:分数:内容备注扣分标准扣分
1. 图像对比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 5
2. 图像层次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层次欠分明 5
3 被检查者部位、肢位置不正、照片上下、左右边缘不对 5
体位置准确,照片上称、体位不标准
下、左右边缘对称
4. 人为伪影如未去除金属物引起的伪影10
5. 运动伪影不影响诊断5-10
6. 设备伪影不影响诊断5-10
7. 拼音错误如‘ o’拼为‘ e’等10
8. 图像标识不完整 5
9. 图像重要标识错如左右 . 姓名 . 性别错误50
误
10. 造影片造影剂造影剂显影不均匀、充盈吧不满意55
显影均匀、充盈满意
11 图像后处理方法不准确,不影响诊断10
12. 检查部位错误对照申请单和检查部位是否一致50
日期 : 影像号:操作员:分数:内容备注扣分标扣分
准
1. 图像对比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 5
2. 图像层次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层次欠分明 5
3 被检查者部位、肢位置不正、照片上下、左右边缘不对 5
体位置准确,照片上称
下、左右边缘对称
4. 人为伪影如未去除金属物引起的伪影10
5. 运动伪影不影响诊断5-10
6. 设备伪影不影响诊断5-10
7. 拼音错误如‘ o’拼为‘ e’等
8. 图像标识不完整 5
9. 图像重要标识错如左右 . 姓名 . 性别错误50
误
10. 造影片造影剂造影剂显影不均匀、充盈吧不满意55
显影均匀、充盈满意
11 图像后处理方法不准确,不影响诊断10
12. 检查部位错误对照申请单和检查部位是否一致50
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 分,扣完为止
优:≥ 90 分良: 80~89 分差: 70~79分不合格:< 7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