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

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

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和背景幼儿园作为儿童的第二个家庭,承担着保护儿童安全和健康的重要责任。

急救知识的掌握对幼儿园教职工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幼儿园教职工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使其能够有效应对突发状况,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

二、培训内容1. 儿童生命体征的认识和检查- 儿童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体温和血压,教职工需要了解正常值范围,并能够正确检查。

- 学习如何观察儿童的面色、表情、呼吸、心跳和皮肤等指标,判断儿童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2. 儿童常见急救病症及处理方法- 突发性高热:了解高热的原因、症状和处理方法,如合理降温、观察病情等。

- 呼吸道异物:学习如何判断和处理儿童吞咽异物的情况,掌握胸部冲击法和背部拍击法。

- 意外伤害:介绍常见的意外伤害,如割伤、撞击伤等,并学习相应的急救措施。

- 突发性呼吸困难:了解呼吸困难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如正确的体位、人工呼吸等。

3. 儿童心肺复苏(CPR)- 学习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 实践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掌握正确的按压深度和频率。

4. 骨折和扭伤的急救处理- 学习如何判断骨折和扭伤的症状,掌握正确的急救处理方法,如固定、止血等。

5. 中毒急救处理- 介绍常见的中毒原因和症状,如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并学习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洗胃、吸毒等。

6. 突发性儿童疾病的急救处理- 了解突发性儿童疾病的症状和处理方法,如哮喘、癫痫等。

三、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本次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时间为两天。

第一天主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案例分析,第二天进行实操训练和模拟演练。

四、培训师资和设施要求1. 培训师资:- 培训师应具备相关急救知识和经验,熟悉儿童急救处理方法。

- 培训师应能够清晰、生动地讲解急救知识,并能够引导教职工进行实操训练。

2. 培训设施:- 培训场地应具备足够的空间,以便进行实操训练和模拟演练。

幼儿园急救常识及安全教育培训

幼儿园急救常识及安全教育培训

幼儿园急救常识及安全教育培训一、培训目的1. 增强幼儿园教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对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2. 普及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培训内容(一)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1. 擦伤、割伤-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污垢和杂质。

- 止血:对于小伤口,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止血;对于较大伤口,可用止血带在伤口上方绑扎,但需注意定时放松,以免造成组织坏死。

- 消毒: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 包扎: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伤口,避免感染。

2. 烫伤- 冲: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 15 - 20 分钟,降低局部温度。

- 脱:小心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如有粘连,不要强行撕扯。

- 泡: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 10 - 15 分钟,缓解疼痛。

- 盖: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口。

- 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3. 扭伤- 休息:停止活动,让受伤部位休息。

- 冰敷:在受伤后的 24 - 48 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减轻肿胀和疼痛。

- 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 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肢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4. 鼻出血- 让幼儿保持身体前倾,头部略低,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持续按压 5 - 10 分钟,同时张口呼吸。

- 可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幼儿的额头或鼻部,促进血管收缩,止血。

- 若出血不止,应及时送往医院处理。

(二)突发疾病的急救1. 高热惊厥- 让幼儿侧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 解开幼儿的衣领和裤带,保持呼吸通畅。

- 用筷子或压舌板放在幼儿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 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2. 气管异物- 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 3 岁以上儿童):站在幼儿背后,用两手臂环绕幼儿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幼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幼儿的腹部,重复多次,直至异物排出。

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

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

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职员工在应急情况下的急救能力,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培训内容1. 急救意识的培养- 介绍急救的重要性和意义- 强调急救的责任和义务- 培养教职员工对急救的积极态度2. 常见急救知识- 窒息急救- 学习如何判断窒息的症状- 学习正确的窒息急救方法,如背部拍击法和人工呼吸法- 意外伤害急救- 学习处理创伤、出血、骨折等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 学习正确使用急救包和止血带- 中暑急救- 学习如何判断中暑的症状- 学习中暑急救的方法,如迅速降温和及时就医- 烧烫伤急救- 学习如何判断烧烫伤的程度- 学习正确的烧烫伤急救方法,如冷水冲洗和包扎处理- 呼吸道急救- 学习如何判断呼吸道急救的症状- 学习正确的呼吸道急救方法,如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3. 幼儿急救技能训练- 模拟幼儿窒息急救演练- 模拟幼儿意外伤害急救演练- 模拟幼儿中暑急救演练- 模拟幼儿烧烫伤急救演练- 模拟幼儿呼吸道急救演练4. 幼儿急救预案制定- 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制定幼儿急救预案- 确定急救责任人和急救流程- 制定幼儿急救培训和演练计划三、培训方式1. 理论讲解- 通过幻灯片、视频等形式进行急救知识的讲解- 结合实例分析,加深教职员工对急救知识的理解2. 模拟演练- 利用模拟器材和幼儿园实际场景,进行各类急救情况的模拟演练- 指导教职员工正确操作急救器材和急救技巧3. 小组讨论- 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提高教职员工的急救应变能力- 互相交流经验和分享急救知识四、培训效果评估1. 知识考核- 进行急救知识的考试,测试教职员工的掌握程度- 结合实际情况,评估教职员工在急救知识上的应用能力2. 模拟演练评估- 观察教职员工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评估其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 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培训补充3. 反馈和总结- 收集教职员工的培训反馈和建议,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总结培训效果,制定下一步的培训计划以上是针对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的标准格式文本,内容详细介绍了培训的目的、内容、方式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

幼儿园全员普急救知识培训方案 幼儿园急救知识

幼儿园全员普急救知识培训方案 幼儿园急救知识

幼儿园全员急救知识培训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幼儿园,孩子们的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

由于儿童年龄小,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往往需要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

幼儿园全员普急救知识培训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目的1. 提高全体员工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增强应急意识;2. 有效救治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降低事故伤害;3. 提升幼儿园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增加社会责任感。

三、急救知识培训内容1. 基本生命支持(心肺复苏)。

包括发现意外伤害后的现场评估、呼叫急救、进行心肺复苏等基本操作步骤;2. 口对口人工呼吸。

教授员工正确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让他们能够在孩子窒息时进行必要的救助;3. 创伤急救。

包括擦伤、割伤、骨折、扭伤等创伤的基本急救处理方法;4. 突发疾病急救。

例如突发心脏病、中风、昏厥等疾病的紧急处理方法;5. 各类意外伤害急救。

如溺水、电击、窒息、烧伤等不同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

四、实施方法1. 课堂培训。

组织专业的医护人员或培训机构进行专业的急救知识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2. 制定急救手册。

编写专门的急救手册,详细介绍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流程,方便员工在应急时查阅;3. 模拟演练。

定期组织模拟急救演练,让员工在模拟情景下进行应急操作,锻炼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4. 建立急救小组。

选拔具有一定医护背景的员工组建急救小组,负责平时的应急培训和事故急救。

五、效果评估1. 组织考核。

定期进行急救知识考核,检测全员员工的急救能力,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2. 实际应用效果评估。

对实际应用急救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救治成功率、伤亡率等数据统计。

六、经验总结1. 持续培训。

急救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急救知识培训;2. 定期演练。

通过定期模拟演练,让员工加深对急救知识的记忆,并能在实际情况下快速有效地进行救援;3. 紧急预案。

建立完善的紧急预案,包括疏散逃生、急救流程等,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

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

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和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幼儿园内的安全和健康,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伤害的发生。

二、培训内容1. 基本急救知识- 了解常见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 学习急救流程,掌握正确的急救顺序和方法。

- 掌握急救器材的使用,如急救箱、救护车等。

2. 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 烫伤、烧伤、切割伤等常见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 骨折、扭伤等骨骼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 窒息、溺水等突发情况的急救处理方法。

3. 儿童特殊情况的急救处理- 儿童突发疾病的急救处理方法,如发热、呼吸难点等。

- 儿童过敏反应的急救处理方法。

- 儿童中毒的急救处理方法。

4. 急救演练和摹拟- 进行急救演练,摹拟真正的急救场景,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 学习团队协作,分工合作,提高急救效率。

三、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 通过讲座、教材和多媒体等形式,向教师和工作人员传授急救知识。

- 重点讲解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和儿童特殊情况的急救处理方法。

2. 实践培训- 进行急救演练和摹拟,让教师和工作人员亲自参预,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 摹拟真正的急救场景,让教师和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急救顺序和方法。

3. 评估和考核- 设计急救知识的测试题目,对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评估和考核。

- 根据评估和考核结果,对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急救能力进行反馈和改进。

四、培训后的跟进措施1. 急救设备和器材的配备- 确保幼儿园内配备齐全的急救设备和器材,如急救箱、急救车等。

- 定期检查和维护急救设备和器材,确保其正常使用。

2. 急救知识的巩固和更新- 定期组织急救知识的巩固培训,加强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急救能力。

- 根据最新的急救知识和技术,更新培训内容,保持教师和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

3. 急救演练和摹拟的定期进行- 定期组织急救演练和摹拟,让教师和工作人员保持应急处理能力。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1. 介绍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通过本次培训,参与者将学习到急救的原则、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以及在幼儿园中发生的常见安全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 急救的原则2.1 捡起电话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如中国的急救电话为120。

告诉急救中心发生的事件和需要救护的人员情况,接听急救中心的指示。

2.2 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正确判断和应对危险,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2.3 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伤口等,直到专业急救队伍到达现场。

3. 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3.1 轻度烫伤•如果是烫伤,立即将烫伤部位放在流动的冷水下冲洗,持续约10-20分钟。

•用清洁的棉纱或绷带轻轻包扎,避免用棉花、纱布等粘住伤口表面。

•将烧伤部位抬高,并尽快转送医院。

3.2 轻度切伤•用流动的水清洗创面,用纱布或干净的毛巾进行轻轻包扎。

•开放性创伤,应立即包扎并送医院就诊。

3.3 绞伤•松开绳子、衣物或其他扼紧伤口的物品,但不要将绞紧的死结松开,以免加重出血。

•温和地清洗伤口,并覆盖干净的纱布。

•尽快送往医院。

4.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措施4.1 摔倒•在幼儿园的室内外设立防摔措施,如地毯、安全垫等。

•避免幼儿在跑步、跳跃、奔跑时摔倒,密切监护和照顾幼儿的行为和状态。

4.2 溺水•在游泳池、水池等水域设置防护栏和安全网,确保幼儿不会无监护地接触到水域。

•不要将幼儿单独留在水域附近。

4.3 电器安全•安装漏电保护器,定期检查电器线路是否损坏。

•家长和教师应教导幼儿正确使用电器,不触碰插座、插头等危险区域。

4.4 毒物•将化学品、药品等有害物品放置在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

•教导幼儿不要随便品尝未知的食物和饮品,以防误食有害物质。

幼儿园急救培训内容

幼儿园急救培训内容

幼儿园急救培训内容幼儿园急救培训内容一、气管异物针对小年龄幼儿,可以采用倒拎拍背法,即将幼儿倒提起来,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对于大龄幼儿,可以采用趴卧拍背法,让其趴在成人腿上,胸部紧贴急救者的膝部,头朝下,拍其背部。

另外,成人可以采用站位急救法,双臂围绕幼儿腰部,一手握拳,拳头的拇指顶在患儿的上腹部(脐稍上方),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后方猛烈挤压上腹部。

需要注意的是,拍打后背的方法对于像果冻、年糕、汤团等具有一定粘性的食物所引起的气道阻塞难以见效,此时可以采用哈姆立克急救法,即施救者站在伤者的后面,以拳头的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伤者肚脐与剑突之间的腹部,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紧握,而后快速向上方压挤,使横隔膜突然向上,压迫肺部,以使阻塞气管的异物喷出。

针对鱼刺,如果较小且没有卡在喉咙的入口两边,可以采用小勺将舌背压低,仔细检查咽峡部,如果发现刺不大,扎得不深,就可用长镊子夹出。

对于较小的细刺,也可用食醋或威灵仙煎汤含漱,效果也较为理想。

但是,对于较大或扎得较深的鱼刺,无论怎样作吞咽动作,疼痛不减,喉咙的入口两边及四周如果均不见鱼刺,就应该去医院治疗。

当鱼刺卡在嗓子里时,千万不能让患者囫囵吞咽大块馒头、烙饼等食物,这样不仅没把鱼刺除掉,反而可能使其刺得更深,更不宜取出,严重时还会感染发炎。

幼儿园急救培训内容二、头部摔伤对于孩子头部着地跌倒或被硬物碰撞头颅,即使当时无任何症状,也应该让他安静休息,并注意观察。

观察最少需要24小时,若达48小时则更为安全。

如果出现出血,需要立即用一块消毒纱布轻轻按压伤口,并及时送医院。

如果出现嗜睡、恶心呕吐、头痛、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就需要引起重视紧急送往医院。

因此,平时要教育幼儿摔伤头部后务必及时告诉成人。

如果孩子头部出现隆起,一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用手摸清是否有局部的骨板凹陷。

如果有,则意味着颅骨受外力冲撞而破裂或下陷,有可能损伤脑膜或脑实质,需要及时送医院作进一步观察。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培训记录 幼儿园安全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培训记录 幼儿园安全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培训记录一、前言在幼儿园,孩子们的安全永远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应急情况的处理能力,我园特邀请了专业的急救培训机构进行了一次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培训,本文将详细记录了培训内容及教师学习的情况。

二、培训内容1.急救基本知识1.1 心肺复苏(CPR)技能1.2 创口处理1.3 骨折、扭伤的急救处理1.4 感染控制1.5 意外伤害处置2. 环境安全2.1 火灾逃生知识2.2 水上安全知识2.3 日常安全防范3. 集体突发事件处理3.1 疏散逃生演练3.2 突发传染病控制三、教师学习情况我们的教师团队非常重视这次培训,他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对于急救处理技巧和应急预案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模拟演练环节中,教师们能够迅速进行正确的急救处理,提高了自救互救的能力,增强了安全意识。

四、培训成果经过培训,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掌握了急救基本技能和对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更具信心,这对于学校的安全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本次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培训积极有效,提高了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应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增强了校园安全意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我们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和学习,为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贡献更多力量。

六、深化安全培训在本次急救常识安全培训取得了初步成果后,我们决定进一步深化安全培训,以确保校园安全工作更加完善。

具体措施如下:1.定期演练1.1 进一步加强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急救演练,以提高其在实际应急情况中的应对能力。

1.2 进行模拟演练,包括火灾逃生演练、地震疏散演练等,促进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2.持续培训2.1 邀请专业的急救机构定期开展培训课程,以更新教师关于急救知识和安全技能。

2.2 教师定期参加有关安全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3.校园安全巡查3.1增加校园安全巡查的频率,使校园内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保证幼儿生命安全,5月11日,兴隆园幼儿园组织全院教职工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本次培训在幼儿园大厅举行,首先,医生为大家讲解了何为心肺复苏抢救以及它的作用和专门针对的对象和实施者的要求。

关注到教师们教育的对象——幼儿年龄的特殊性,医生又另外重点讲解了幼儿心肺复苏术和成人心肺复苏术的不同之处及应重点注意的方面。

最后,为了让广大教职工们对心肺复苏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掌握,医生指导大家相互配合练习,使大家更深入的掌握急救要点和注意
事项。

通过此次培训,全园教职工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急救知识对幼儿进行救助,也可以进行自救和互救,保教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心肺复苏急救步骤:检查意识,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

1人时→先进行1分钟心肺复苏,再打电话呼救。

心肺复苏要点:A.通畅气道(头略后仰、清除异物、解开衣领) B.人工呼吸(口对口或简易气囊)C.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

1。

人工呼吸是采取人工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最后使病人恢复呼吸功能的急救技术。

人工呼吸不仅在麻醉时使用,对溺水、电击、中毒、工矿事故、地震、航海意外和战地急救等往往是抢救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2人工呼吸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不需任何器械,操作时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口鼻内异物痰液,取出假牙,拉出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者一手托起下颌,另一手捏紧鼻孔,术者先深吸一口气,再对病人口部用力吹入,如此反复施行。

如病人胸壁能随每次吹气而举起,吹气停止后于病人口部能感到气流呼出时,即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人工呼吸每分钟进行16次。

如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口对口呼吸则可行口对鼻呼吸。

如同时有心跳停止,则可人工呼吸同时作胸外心脏按摩。

一般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摩比率为1∶4,即作一次人工呼吸,需作4次人工胸外心脏按摩。

3人工呼吸必须进行到病人出现自主呼吸,并继续间断进行才能有效。

(1)判断意识;
(2)如无反应,立即呼救;
(3)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
(4)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
(5)判断有无呼吸;
(6)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
(7)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
(8)如有脉搏,可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9)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0)每按压15次,口对口吹气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按压15次,如此反复进行;
(11)心肺复苏开始1分钟,或者连续操作四个循环后,检查一次呼吸和脉搏、瞳孔变化,
以后每进行4~5分钟检查一次,每次不超过5秒钟。

(12)如用担架搬运病人或者是在救护车上进行心肺复苏,应不间断地进行,必须间断时,时间不超过5~10秒。

双人心肺复苏步骤
①基本上与单人心肺复苏术步骤相同;
②两人动作必须协调配合,一人按压,一人吹气,以5:1比率进行;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者,负责开放气道,观察瞳孔,触摸颈动脉搏动。

③施行心肺复苏的人可分别站在(或跪在)病人的左侧和右侧,便于交替进行人工呼吸
和心脏按压。

受到条件的限制,也可站(跪)在同侧。

④做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者交换位置,互换操作,中断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①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②确定病人已死亡。

③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心肺复苏术的要点
①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以挽救生命。

②心肺复苏术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③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头后仰,打开气道,捏住鼻孔,封住口唇,深吸一口气
后,向口腔内吹气,每分钟12~14次。

④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要点: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垂直下压3~4厘米,每分钟100次左右。

⑤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按15:2进行;双人心肺复苏按5:1进行。

婴幼儿心肺复苏手法要点
①判断意识:叩击足底部,捏掐合谷处(手背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地方。


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婴幼儿头部轻轻后仰,畅通呼吸道,但不可使头部过度后仰,
吹气时将婴儿口鼻包紧,吹气频率每分钟20次。

③检查脉搏的搏动,判断有无心跳。

婴儿检查肱动脉搏动,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
肩之间。

④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2.5~3.5厘米,婴儿1.5~2.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