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T磁共振成像系统技术参数.doc

合集下载

5T西门子磁共振全参数

5T西门子磁共振全参数

2D序列参数Routine:Slice group:层组,常用于扫描多层多角度的序列。

例如:颈椎、指间关节等Slices:当层组为1时,即为扫描层数,层组不为1时,即为当前层组的层数。

Dist.factor:层间距,层厚的百分比。

Position:位置,定义了被扫描对象的中心位置,鼠标移到该位置时可以显示对象相对中心位置的偏移值。

当对象处于中心位置时,列表以灰色显示。

Orientation:方位,用于修改序列使用的扫描方位。

常规有横断、冠状、矢状。

另外,可以使用参数后面的标识来选择想要的断面。

Phase enc. Dir.:相位编码方向,其利用病人的坐标位置来表示的,所以在登记病人时必须把病人位置输入准确。

可以通过修改相位编码方向达到去除卷褶伪影和血管的搏动伪影,同时也可实现矩形FOV的扫描。

AutoAlign:自动定位,可以用于头颅、膝关节、脊柱的自动定位。

Phase oversampling:相位过采样,在FOV相位编码方向上对称地增加相位编码数,在相位编码方向以虚线表示,图像不显示。

其作用是可以避免卷褶伪影、提高信噪比;但是会增加采集时间。

FoV read:FoV读数,其显示的是FoV中频率编码方向(读出梯度)的大小。

FoV phase:FoV相位,其值是FoV read的一个百分比。

Slice thickness:层厚,决定在层面方向上的范围。

TR:重复时间,即相邻两次激发的间隔时间。

更改TR值会影响对比度及扫描时间。

例如在STIR压脂序列中,TR越长,压脂越弱,对比增加。

多TR时间的序列?TE:回波时间,即激发脉冲与回波采集时的时间间隔。

更改TE 值会对图像的权重及信噪比产生影响。

同时可以通过更改多对比得到多TE取得多回波。

Averages:平均,为重复采集次数,重复的结果由系统决定,可以达到提高信噪比的目的,但扫描时间相应增加。

Concatenations:分次采集,此参数规划了在给定的断层数中需要几个TR时间来完成采集。

0.5T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技术规格与性能要求

0.5T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技术规格与性能要求

0.5T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技术规格与性能要求参数:序号技术和性能名称具体参数要求1磁体系统1.01磁体类型永磁型(自恒温无涡流)*1.02磁场强度≥0.5T1.03磁体外型后双柱型开放式(附产品彩页)1.04磁体水平开放角度≥280°1.05磁极直径(不含外壳)≥145cm*1.06磁场均匀度(40cm DSV,VRMS)≤1.6ppm1.07匀场方式主动匀场+被动匀场1.085高斯线范围≤2.5m(X、Y、Z三个方向)2梯度系统#2.01梯度放大器产地原装进口,提供报关单*2.02梯度场强(单轴,非有效值)≥30mT/m*2.03梯度切换率(单轴,非有效值)≥100mT/m/ms2.04最短爬升时间≤0.3ms#2.05梯度冷却方式(含梯度放大器和梯度线圈)风冷3射频系统3.01系统类型全数字化发射和接收*3.02射频功率≥6kW3.03射频接收通道数≥4#3.04各通道接收带宽≥1.25MHz*3.05谱仪产地原装进口,提供报关单*3.06射频放大器产地进口品牌4接收线圈4.01多通道相控阵头部线圈具备4.02多通道相控阵颈部线圈具备4.03多通道相控阵体部线圈(大号)具备4.04多通道相控阵体部线圈(中号)具备4.05多通道相控阵膝关节线圈具备4.06多通道相控阵肩关节线圈具备4.07多通道相控阵踝关节线圈具备5病人检查环境*5.01扫描床类型悬浮式,电动/手动双模式控制5.02扫描床控制方式双侧触摸屏控制5.03扫描床最大承重≥200kg5.04激光十字光标定位具备5.05定位精度≤1mm5.06紧急呼叫按钮具备5.07双向对讲系统具备6计算机系统6.01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7及以上专业版6.02CPU主频≥3.6GHz6.03内存≥8GB6.04硬盘容量≥1TB×26.05图像存储数量(256×256矩阵)≥6,250,000幅*6.06图像重建速度(256×256矩阵,100%FOV)≥1500fps6.07显示器尺寸≥24英吋6.08显示器分辨率≥1920×10806.09图像数据外部存储方式DVD/USB6.10DICOM3.0接口具备,同时具备以下功能:发送/接收查询/检索基本打印病人登记6.11图像网络传输1000M以太网连接6.12图像传输速度≤1秒(512×512矩阵)6.13主机高级后处理功能6.13.01MPR后处理具备6.13.02MIP后处理具备6.13.03MinIP后处理具备6.13.04实时互动重建具备6.13.05图像回放软件具备6.13.06图像评价软件具备6.13.07图像转换BMP格式功能具备7扫描序列7.01自旋回波类7.01.01自旋回波(SE2D/3D)具备7.01.02快速自旋回波(FSE2D/3D)具备7.01.03双回波(DE)具备7.01.04自旋双回波(DSE)具备7.01.05多层多回波(MSME)具备7.01.06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具备7.01.07多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MSFSE)具备7.01.08主动恢复快速自旋回波(FRFSE)具备7.02反转恢复类7.02.01反转恢复序列(IR)具备7.02.02反转恢复自旋回波(IRSE)具备7.02.03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IRFSE)具备#7.02.04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具备#7.02.05水脂分离成像(SEDIXON)具备7.02.06快速反转恢复序列(FIR)具备7.02.07流动衰减反转恢复(FLAIR)具备7.02.08T2权重流动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具备7.02.09T1权重流动衰减反转恢复(T1-FLAIR)具备7.03梯度回波类7.03.01梯度回波(GRE2D/3D)具备7.03.02梯度双回波(DGRE)具备7.03.03快速梯度回波(FGRE2D/3D)具备7.03.04稳态进动梯度回波(SSPGRE)具备7.04弥散成像类7.04.01线扫弥散成像(LSDW)具备7.04.02自旋回波弥散成像(DWISE)具备7.05血管成像类7.05.01TOF2D具备7.05.02TOF3D具备7.06螺旋桨扫描序列*7.06.01螺旋桨扫描技术T1WI成像具备,同时适用于头部和腹部*7.06.02螺旋桨扫描技术T2WI成像具备,同时适用于头部和腹部8扫描及成像技术8.01自动射频校正具备8.02自动频率锁定具备8.03自动增益调整具备8.04自动线圈识别具备8.05自动相位校正具备8.06自动匀场线性补偿具备8.07扫描方案预置和选择技术具备8.08GRSCOUT三维定位扫描具备8.09三维三片快速定位扫描技术具备8.10三维九片快速定位扫描技术具备8.11多组任意定位技术具备8.12批次成像技术(扫描序列排队等待)具备8.13间隔扫描技术具备8.14偏中心成像技术具备8.15矩形FOV成像技术具备8.16无层面限制扫描技术具备8.17部分采集技术具备8.18部分回波技术具备8.19回波共享技术具备8.20优化带宽采集技术具备8.21相位编码梯度可选技术具备8.22椭圆编码采集成像技术具备8.23并行采集技术具备8.24流动补偿技术具备8.25多片多角度预饱和技术具备8.26预饱和自动跟踪技术具备8.27磁化转移对比技术(MTC)具备8.28倾斜优化非饱和激发技术(TONE)具备8.29屏息扫描技术具备8.30呼吸门控技术具备8.31运动伪影抑制技术具备8.32金属伪影抑制技术具备8.33过采样技术具备8.34相位编码方向防卷褶技术具备8.35选层编码方向防卷褶技术具备8.36胰胆管水成像MRCP(2D/3D)具备8.37泌尿系水成像MRUR(2D/3D)具备8.38椎管水成像MRM(2D/3D)具备8.39超快速水成像技术具备,≤2s/幅8.40腹部屏息扫描技术具备8.41在线图像过滤技术具备8.42在线式后处理技术具备9扫描参数#9.01最大FOV≥400mm*9.02最小FOV≤5mm9.03最短TE(自旋回波)≤5ms9.04最短TR(自旋回波)≤11ms#9.05最短TE(梯度回波)≤1ms9.06最短TR(梯度回波)≤3ms*9.07最小2D层厚≤1.0mm9.08最小3D层厚≤0.1mm9.09最大采集矩阵≥1024×1024 9.10DWI最大b值≥1000s/mm2 #9.11头部常规序列扫描层厚≤5mm*9.12颈椎常规序列扫描层厚≤3mm9.13胸椎腰椎常规序列扫描层厚≤4mm9.14腹部盆腔常规序列扫描层厚≤6mm*9.15四肢关节常规序列扫描层厚≤3mm10其他配置10.01磁共振系统稳压电源提供10.02计算机不间断电源UPS提供10.03屏蔽室提供11售后服务11.01投标方须免费向招标方提供机房要求和设计图纸提供提供最新版本全中文操作界面的磁共振成像系统提供11.02专用软件,并提供持续的软件免费升级服务11.03装机培训一周11.04操作培训一周11.05维修培训一周设备装机验收合格后,免费保修一年,终身提供满足11.06配件和维修服务11.07800/400免费服务电话提供电话号码11.08零响应时间,24小时到达现场满足11.09厂家承诺不设置售后服务密码满足12投标产品资质及制造商要求投标方所投磁共振设备必须为本品牌本系列最新#12.01满足软件、硬件配置机型*12.02产品认证具有CFDA认证、FDA认证、CE认证,提供复印件并加盖生产企业公章12.03磁共振成像系统专用软件具有国家注册并自主研发的磁共振成像专用软件系统,有磁共振成像专用软件系统注册证书或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投标文件中提供复印件并加盖生产企业公章。

5T磁共振成像系统技术参数.doc

5T磁共振成像系统技术参数.doc
分离器
具备
16.6
双机组水冷机、精密空调
具备
16.7
胶片激光打印机
具备
16.8
稳压电源
具备
16.9
后处理工作站:原厂原装进口
具备
16.10
诊断报告工作站
具备
十七
安装要求
17.1
使用电压
三相380V
17.2
最小安装而积
W27m2
17.3
最小高度
W 2.40m
17.4
电子柜数量
W3个
具备
8.3.8
除剩余磁化梯度回波
具备
8.3.9
利用剩余磁化梯度回波
具备
8.4
平面回波成像技术
8.4.1
单多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
具备
8.4.3
自旋回波EPI
具备
8.4.4
梯度回波EPI
具备
8.4.5
反转EPI
具备

体部成像技术
9.1
T1W 3D高分辨屏气容积成像技术
具备
9.2
MR结肠造影技术(亮、暗腔)
1.7
主动匀场技术
具备
1.8
匀场线圈组数
>18组
1.9
10cm DSV(20点24平面VRMS测量法)
W 0.014ppm
1.10
20cm DSV(20点24平面VRMS测量法)
W 0.044ppm
1.11
30cm DSV(20点24平而VRMS测量法)
W O.lppm
1.12
40cm DSV(20点24平面VRMS测量法)
最高梯度性能时X轴扫描野
2 50cm

5TMRI的可行性报告

5TMRI的可行性报告

5TMRI的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5TMRI一、引言5TMRI(第五代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成像技术,它结合了磁共振成像(MRI)和第五代挪移通信技术(5G),具有更高的图象分辨率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本报告旨在评估5TMRI技术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二、技术可行性1. 技术原理5TMRI技术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原理,通过对人体内部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生成高清晰度的影像。

同时,利用5G技术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远程访问,提供更高效的医学影像诊断。

2. 技术优势5TMRI相较于传统MRI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更高的图象分辨率:5TMRI技术能够提供更清晰、更准确的医学影像,有助于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 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利用5G技术,5TMRI能够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和远程访问,方便医生进行远程会诊和快速报告生成。

- 更好的挪移性:5TMRI设备相对较小且便携,可以更灵便地部署在医疗机构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技术挑战5TMRI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成本问题:5TMRI设备的创造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以提高技术的可行性。

- 安全性问题:5TMRI设备涉及到辐射和电磁波等安全问题,需要加强相关安全措施,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三、市场可行性1.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对医学影像诊断的需求不断增加。

5TMRI技术的高清晰度影像和远程访问功能能够满足医生和患者对更准确、更便捷的医学影像诊断的需求。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全球医学影像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估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5TMRI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有望在市场中占领一定份额。

3. 竞争分析目前,医学影像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传统MRI设备创造商和其他新兴技术的厂商。

然而,5TMRI技术的独特性和优势使其在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5TMRI的可行性报告

5TMRI的可行性报告

5TMRI的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5TMRI一、引言本报告旨在评估5TMRI(第五代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可行性,并提供关于其潜在应用领域、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和商业化策略的详细分析。

通过对5TMRI技术的全面评估,我们将为决策者提供有关该技术的全面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背景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详细图像。

目前,MRI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五代(5TMRI),这一技术在图像分辨率、扫描速度、对比度和功能性成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进。

三、技术优势1. 高分辨率图像:5TMRI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图像分辨率,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

2. 快速扫描速度:相比于传统的MRI技术,5TMRI技术的扫描速度更快,可大大减少患者在机器中的停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 多模态成像:5TMRI技术能够同时获取多种成像模态,如结构成像、功能成像和代谢成像,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4. 无辐射:与X射线等成像技术相比,5TMRI技术不涉及辐射,对患者无害。

四、潜在应用领域1. 临床诊断:5TMRI技术在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

2. 个体化治疗:5TMRI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信息,帮助他们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研究和开发:5TMRI技术在药物研发、疾病机制研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提供非侵入性的成像方法,帮助科研人员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药物的作用机制。

五、市场前景5TMRI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对高质量医疗成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5TMRI技术以其高分辨率、快速扫描速度和多模态成像的优势,能够满足市场对高质量医疗成像的需求。

六、商业化策略1. 技术推广:为了推广5TMRI技术,我们将与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临床试验和研究项目,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超导5T磁共振扫描成像设备技术条款及要求

超导5T磁共振扫描成像设备技术条款及要求

超导5T磁共振扫描成像设备技术条款及要求
1.磁场强度:超导5T磁共振扫描成像设备的主磁体磁场强度应为5T,确保成像的高分辨率和质量。

2.超导磁体技术:磁体应采用超导材料制造,以确保稳定和持久的磁场,避免磁场漂移和能源浪费。

3.成像分辨率:设备应具备高分辨率成像能力,能够在细微结构和病
变上提供清晰、准确的图像。

4.扫描速度:设备扫描速度应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扫描,并且不
影响成像质量。

5.患者舒适度:设备应具备人性化设计,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扫描环境,减少扫描过程中的不适感。

6.操作便捷性:设备应具备简单易用的界面和操作系统,方便医生进
行扫描操作和图像处理。

7.安全性:设备应符合医疗设备的安全标准,如防止放射性辐射泄漏、电磁辐射等。

8.维护和保养:设备应易于维护和保养,降低维护成本,并能够长时
间稳定运行。

9.数据存储和传输:设备应具备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能力,方便进行数
据的备份、管理和传输。

10.整合性:设备应能够与其他医疗设备和信息系统进行无缝整合,
方便医生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

5T西门子磁共振全参数

5T西门子磁共振全参数

2D序列参数Routine:Slice group:层组,常用于扫描多层多角度的序列。

例如:颈椎、指间关节等Slices:当层组为1时,即为扫描层数,层组不为1时,即为当前层组的层数。

Dist.factor:层间距,层厚的百分比。

Position:位置,定义了被扫描对象的中心位置,鼠标移到该位置时可以显示对象相对中心位置的偏移值。

当对象处于中心位置时,列表以灰色显示。

Orientation:方位,用于修改序列使用的扫描方位。

常规有横断、冠状、矢状。

另外,可以使用参数后面的标识来选择想要的断面。

Phase enc. Dir.:相位编码方向,其利用病人的坐标位置来表示的,所以在登记病人时必须把病人位置输入准确。

可以通过修改相位编码方向达到去除卷褶伪影和血管的搏动伪影,同时也可实现矩形FOV的扫描。

AutoAlign:自动定位,可以用于头颅、膝关节、脊柱的自动定位。

Phase oversampling:相位过采样,在FOV相位编码方向上对称地增加相位编码数,在相位编码方向以虚线表示,图像不显示。

其作用是可以避免卷褶伪影、提高信噪比;但是会增加采集时间。

FoV read:FoV读数,其显示的是FoV中频率编码方向(读出梯度)的大小。

FoV phase:FoV相位,其值是FoV read的一个百分比。

Slice thickness:层厚,决定在层面方向上的范围。

TR:重复时间,即相邻两次激发的间隔时间。

更改TR值会影响对比度及扫描时间。

例如在STIR压脂序列中,TR越长,压脂越弱,对比增加。

多TR时间的序列?TE:回波时间,即激发脉冲与回波采集时的时间间隔。

更改TE 值会对图像的权重及信噪比产生影响。

同时可以通过更改多对比得到多TE取得多回波。

Averages:平均,为重复采集次数,重复的结果由系统决定,可以达到提高信噪比的目的,但扫描时间相应增加。

Concatenations:分次采集,此参数规划了在给定的断层数中需要几个TR时间来完成采集。

5T磁共振参数范文

5T磁共振参数范文

5T磁共振参数范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无创性医学成像技术,能够获取人体内部的详细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信息。

最常用的磁共振设备是以产生1.5T或3T磁场为主,但近年来,技术发展使得5T磁共振设备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1. 磁场强度:5T磁共振设备的磁场强度为5特斯拉(Tesla),是一台比较高磁场强度的设备。

相比于普通的1.5T或3T磁共振设备,5T 磁共振设备能够提供更高的信噪比和更好的空间分辨率,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

2.信噪比:信噪比是指图像中信号和噪声的比值,也是评估磁共振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磁场强度越高,信噪比通常也越高,这意味着在5T磁共振设备上获得的图像质量更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细微的解剖细节。

3.空间分辨率:磁共振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的是图像中最小可分辨结构的大小。

5T磁共振设备具有更高的磁场强度,能够提供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使医生和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地分析和定位病变区域。

4. 快速成像技术:为了提高图像质量和减少扫描时间,5T磁共振设备通常结合了快速成像技术,如平行成像加速技术(Parallel Imaging Acceleration,简称PI),使得成像时间缩短,提高病人接受度。

5.应用范围:5T磁共振设备主要应用于一些特殊的临床病例和科研领域。

例如,神经科学研究中,5T磁共振设备能够提供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好的脑功能成像效果,有助于研究脑功能的局部化和功能网络的组织;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5T磁共振设备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心脏图像,更准确地评估心脏病变等。

总之,5T磁共振设备具有高磁场强度、高信噪比和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和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5T磁共振设备在临床应用和科研领域的重要性将会不断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T 磁共振成像系统技术参数* 总体要求:投标时提供进口品牌产品、技术白皮书(DATA SHEET)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技术要求中的全套配置。

序号项目要求一磁体1.1 磁场强度 1.5T1.2 磁体类型超导磁体1.3 磁体屏蔽方式主动屏蔽1.4 抗外界电磁干扰屏蔽具备1.5 匀场方式主动匀场 + 被动匀场1.6 磁场稳定度<0.1ppm/hour1.7 主动匀场技术具备1.8 匀场线圈组数≥18 组1.9 10cm DSV ( 20 点 24 平面 VRMS 测量法)≤ 0.014ppm1.10 20cm DSV ( 20 点 24 平面 VRMS 测量法)≤ 0.044ppm1.11 30cm DSV ( 20 点 24 平面 VRMS 测量法)≤ 0.1ppm1.12 40cm DSV ( 20 点 24 平面 VRMS 测量法)≤ 0.22ppm1.13 磁体长度(不含外壳)≤160cm* 1.14 磁体长度(包含外壳)≤170cm1.15 病人检查孔道孔径≥ 60cm* 1.16 液氦消耗率(以datasheet 公布的数据为准)≤0.01 升 /年1.17 理论液氦填充周期(以datasheet 公布的数据为≥5 年准)1.18 五高斯磁力线X,Y 轴≤2.5m1.19 五高斯磁力线Z 轴≤ 4.0m1.20 磁体重量 (连液氦 ) ≥3.2 吨1.21 冷头保用时间≥2 年二梯度系统2.1 梯度系统具备源屏蔽2.2 梯度场强( X,Y,Z 轴,非有效值)≥ 33mT/m 2.3 梯度切换率( X,Y,Z 轴,非有效值)≥ 120mT/m/s 2.4 梯度爬升时间≤ 0.275ms 2.5 最高梯度性能时X 轴扫描野≥ 50cm2.6 最高梯度性能时Y 轴扫描野≥ 50cm2.7 最高梯度性能时 Z 轴扫描野≥ 50cm2.8 最大场强、切换率、FOV 同时到达具备2.9 工作周期中的最大占空比100%2.10 梯度控制技术全数字化实时发射接收2.11 梯度工作方式非共振式三射频系统3.1 射频类型全数字实时控制系统3.2 射频放大器类型固态前放3.3 射频功率≥13KW3.4 发射带宽≥ 500KHZ3.5 接收带宽≥ 1 MHZ3.6 用户可调节接收带宽技术具备3.7 射频同时、并行终端接收通道数≥16 个3.8 射频同时、并行 A/D 转换器个数≥16 个3.9 线圈免调谐或自动调谐具备3.10 射频噪声水平≤ 0.5dB3.11 Tim 及类 Tim 一体化线圈技术:3.11.1 正交发射 / 接收体线圈具备3.11.2 头部矩阵线圈≥ 12单元3.11.3 颈部矩阵线圈≥4单元3.11.4 神经血管线圈或者头颈联合线圈≥ 16单元3.11.5 腹部矩阵线圈≥ 12单元3.11.6 心脏矩阵线圈≥ 12单元3.11.7 颈胸腰椎矩阵线圈≥ 16单元3.11.8 头颈脊柱矩阵线圈≥ 40单元3.11.9 大号关节通用柔性线圈≥4单元3.11.10 小号关节通用柔性线圈≥4单元3.11.11 可同时组合线圈数≥4个3.11.12 线圈接口数≥8个3.12 GEM/dStream 一体化线圈技术:3.12.1 正交发射 / 接收体线圈具备3.12.2 头 / 颈部线圈≥18 通道3.12.3 脊柱线圈≥20 通道3.12.4 腹部线圈≥16 通道3.12.5 膝关节线圈提供3.12.6 腕关节线圈提供3.12.7 足 / 踝关节线圈提供3.12.8 肩关节线圈提供3.12.9 乳腺线圈提供3.13 高密度矩阵线圈技术必须完整提供:3.13.1 正交发射 / 接收体线圈3.13.2 并行采集头部相控阵线圈≥8通道3.13.3 并行采集相控阵头颈部专用线圈≥8通道3.13.4 并行采集相控阵全脊柱专用线圈≥8通道3.13.5 并行采集相控阵体部专用线圈≥8通道3.13.6 并行采集相控阵头颈脊柱专用线圈≥ 16通道3.13.7 并行采集相控阵下肢专用线圈≥ 16通道3.13.8 并行采集相控阵心脏专用线圈≥ 16通道3.13.9 并行采集相控阵腕关节专用线圈≥8通道3.13.10 并行采集相控阵膝关节专用线圈≥8通道3.13.11 并行采集相控阵肩关节专用线圈≥8通道3.13.12 并行采集相控阵足 /踝关节专用线圈≥8通道四主控计算机系统4.1 主机主频≥ 2x2.6GHz4.2 内存≥ 6GB4.3 图像重建速度≥8300 幅 /秒 (256 ×256 全 FOV) 4.4 系统软件硬盘容量≥ 300GB4.5 图像存储硬盘容量≥ 300GB4.6 最大重建矩阵≥ 1024× 10244.7 阵列处理器内存≥ 16GB五操作台、扫描床及其环境调节系统5.1 自动步进式扫描床具备5.2 扫描床水平移位精度≤ 06mm.5.3 扫描床最大承重量≥195kg5.4 磁体双侧具备控制面板具备5.5 病人通道环境照明、通风、通话、音乐等5.6 专用防磁耳机、呼叫按钮具备5.7 病人状况监视、对讲系统具备5.8 远程遥控定位系统具备5.9 床水平移动最大床速≥10cm/s5.10 扫描床紧急制动功能具备5.11 蓝牙周边脉搏门控系统或有线门控系统具备5.12 蓝牙心电门控系统或有线门控系统具备六扫描参数6.1 最小扫描野≤1cm6.2 最大扫描野≥ 50cm6.3 最小二维采集层厚≤ 05mm.6.4 最小三维采集层厚≤ 01mm.6.5 最大采集矩阵≥ 1024× 1024 6.6 最大采集弥散加权 B 值≥ 100006.7 快速自旋回波最短TR ( 128×128 采集矩阵)≤12ms6.8 快速自旋回波最短TE ( 128×128 采集矩阵)≤ 37ms.七图像拷贝方式与网络功能7.1 软件控制照相技术具备7.2 光盘刻录机具备7.3 可同时回读至主机和PC 机具备具备完整 DICOM3.0 接口及与 PACS 网络连接7.4 (包括 Query/Retrieve 、 Send/Receive 、 Print 、具备Worklist )的功能7.5 具备 DICOM3.0 标准激光相机数字接口具备7.6 远程遥控检修技术具备7.7 图像网络传输标准≥ 100M 以太网连接7.8 图像网络传输速度512×512/ 幅传输时间≤1秒八成像序列和技术8.1 自旋回波序列8.1.1 2D/3D 快速自旋回波具备8.1.2 FSE 回波分享技术具备8.1.3 三维 FSE 序列具备8.1.4 单次激发 SE 序列具备8.1.5 脂肪抑制序列具备8.1.6 频谱脂肪抑制序列具备8.1.7 水抑制序列具备8.2 反转恢复序列8.2.1 快速 IR( 脂肪、水抑制)具备8.2.2 快速自由水抑制(T1 、 T2FLAIR )具备8.2.3 STIR 短 T1 压脂序列具备8.2.4 单次激发快速IR 具备8.2.5 常规反转恢复序列具备8.2.6 真实影像反转恢复(灰白质强对比)具备8.2.7 脂肪 / 水激发技术具备8.3 梯度回波序列(2D/3D )8.3.1 2D/3D 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具备8.3.2 in-phase 和 out-phase 成像具备8.3.3 多回波聚合MEDIC 序列具备8.3.4 亚秒 T1 扫描序列( 2D/3D )具备8.3.5 亚秒 T2 扫描序列( 2D/3D )具备8.3.6 单次多平面梯度回波序列具备8.3.7 多回波梯度回波序列具备8.3.8 除剩余磁化梯度回波具备8.3.9 利用剩余磁化梯度回波具备8.4 平面回波成像技术8.4.1 单多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具备8.4.3 自旋回波 EPI 具备8.4.4 梯度回波 EPI 具备8.4.5 反转 EPI 具备九体部成像技术9.1 T1W 3D 高分辨屏气容积成像技术具备9.2 MR 结肠造影技术(亮、暗腔)具备9.3 MR 胰胆管造影技术 (2D/3D) 具备9.4 单次激发2D/3D 水成像具备9.5 自由呼吸3D 水成像具备9.6 MR 尿路造影技术(2D/3D )具备9.7 MR 脊髓造影技术(2D/3D )具备十神经系统成像软件10.1 弥散成像10.1.1 自动采集处理具备10.1.2 各向同性采集具备10.1.3 各向异性采集具备10.1.4 ADC 成像具备10.1.5 可选优化 B 值成像具备10.1.6 实时 ADC-map 图具备10.2 全中枢神经系统成像具备,使用一体化线圈或专用线圈10.3 脑积液成像具备十一心血管成像技术11.1 2D/3D 时飞法 (TOF) 血管成像具备11.2 相位对比 (PC) 血管成像具备11.3 门控法 TOF/PC 血管成像具备11.4 3D 增强对比 CE — MRA 技术具备11.5 超快速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具备11.6 磁化转移( MTC )技术具备11.7 造影剂实时跟踪触发技术具备11.8 导航技术具备11.9 白血技术具备11.10 黑血技术具备11.11 2D/3D 多相位心脏电影成像具备11.12 心肌灌注成像技术具备11.13 心肌活性成像技术具备十二运动伪影校正技术12.1 螺旋 K 空间伪影校正技术具备12.2 可用于全身每个扫描部位具备12.3 可用于任意对比度的检查序列具备12.4 可用于人体任意扫描层面具备12.5 可配合所有线圈使用具备十三关节软骨成像13.1 3D 高分辨率扫描序列具备, 3D MEDIC 或 3D COSMIC 或 3D m-FFE13.2 3D 软骨成像扫描序列具备, SPACE 或 CartiGram 十四并行采集技术14.1 具备并行采集加速技术具备14.2 全面自动校正部分并行采集技术具备14.3 并行采集加速因子≥814.4 并行采集技术兼容的扫描序列SE 、FSE 、 EPI 、 GRE 序列14.5 并行采集自动校正技术具备14.6 同时提供 SENSE 、 ASSET 、 iPAT 中的两种并行具备采集技术十五其他成像技术15.1 节段性 K 空间采集技术具备15.2 可变 K 空间填写方式具备15.3 非对称 / 对称回波序列具备15.4 磁化转移 MTC 具备15.5 水激发技术具备15.6 水抑制技术具备15.7 脂肪激发技术具备15.8 脂肪抑制技术具备15.9 3D 高分辨各向同性成像技术具备15.10 可变偏转角技术具备15.11 流动补偿技术具备15.12 心电门控技术具备15.13 呼吸门控技术具备15.14 外周脉搏门控技术具备15.15 移动饱和带技术具备15.16 偏中心扫描技术具备15.17 多层面多角度技术具备15.18 电影采集回放技术具备15.19 三维定位系统具备15.20 频率编码方向扩大采集具备15.21 相位编码方向扩大采集具备15.22 饱和带数目≥815.23 自动编程扫描技术具备15.24 磁共振实时定位和成像技术具备15.25 半傅立叶采集技术具备15.26 运动伪影校正技术具备15.27 脂肪饱和技术具备15.28 扫描暂停具备15.29 可变带宽技术具备15.30 实时像素大小指示器具备15.31 实时信噪比指示器具备15.32 3D 后处理功能MPR 、 SSD 、 MIP 、 MPVR 15.33 回顾性和前瞻性去伪影技术具备15.34 儿童成像软件包具备15.35 肿瘤成像软件包具备** 十六附属设备16.1 核磁屏蔽工程具备16.2 五年免费升级具备16.3 计算机主机带 UPS 电源具备16.4 高压注射器 (进口 ): 中标后根据业主要求提供具备16.5 分离器具备16.6 双机组水冷机、精密空调具备16.7 胶片激光打印机具备16.8 稳压电源具备16.9 后处理工作站 :原厂原装进口具备16.10 诊断报告工作站具备十七安装要求17.1 使用电压三相 380V17.2 最小安装面积≤ 27 m217.3 最小高度≤ 2.40m17.4 电子柜数量≤3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