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诗押韵要求

合集下载

五言绝句与七言律诗的韵律特点与要求

五言绝句与七言律诗的韵律特点与要求

五言绝句与七言律诗的韵律特点与要求
一、五言绝句的韵律特点和要求
五言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其具有独特的韵律特点和要求。

1. 韵律特点
•五言绝句每句由五个字组成,总共四句,共二十个字;
•每两句为一个对仗结构,即第一句与第三句、第二句与第四句的字数、韵脚相对应;
•绝句的韵脚要求平仄相间,即「仄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平」。

2. 韵律要求
•音调:五言绝句取用的文字必须具有清晰、准确和优美的音调;
•押韵:每一行都需要押韵,通常使用官话拼音进行标注(如abab结构);•对仗:每两个对称排列的字形成一个完整意义单位,在意义上进行呼应或转承,并保持思想和感情上的连贯性;
•平仄:在创作时需要注意文辞中的头尾字不要出现相同的平仄声调,以免影响整体的韵律效果。

二、七言律诗的韵律特点和要求
七言律诗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形式之一,与五言绝句相比,它有着独特的韵律
特点和要求。

1. 韵律特点
•七言律诗每句由七个字组成,通常分四联排列;
•每两句为一个对仗结构,即第一句与第三句、第二句与第四句的字数、韵脚相对应;
•律诗的韵脚要求平仄相间,即「仄仄平平仄平平」或「平平仄仄平仄仄」。

2. 韵律要求
•音调:七言律诗的音调也需要具备清晰、准确和优美的特点;
•押韵:每一行都需要押韵,通常使用官话拼音进行标注(如aabbccdd结构);
•对仗:每两个呼应或转承,并保持思想和感情上的连贯性;
•平仄:在创作时同样需要注意文辞中头尾字不要出现相同平仄声调。

以上就是五言绝句与七言律诗的韵律特点与要求的介绍。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律诗的四种平仄

七律诗的四种平仄

七言律诗的四种格式七言律绝的句式经过一定规则得到了四种七言律绝的句式。

分别如下:1.平起仄收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起仄收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3.仄起平收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4.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并用这四个基本句式,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的口诀,排出了七言律绝的四种基本格式,如下:1.平起仄收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仄起仄收不入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起平收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平起平收入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今天,我们要说说七言律诗的四种格式。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概念是,七言律诗有四行八句,共56个字。

在格式的排列上,我们同样可以使用七言律绝的四个基本句式,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的口诀,排出四种七言律诗的格式。

但是,还有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是,使用我们之前排出的四种七言律绝的基本格式,再续上四句,就可以得到七言律诗的格式了。

下面,我们分别使用四种七言律绝的基本格式,续编成律诗格式:1.平起仄收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个格式的第四句是平起平收句,那么基于“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的原则,第五句要和第四句一样,都是平起,且尾字需仄收。

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续上1.平起仄收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依此排列出第一个七言律诗句式如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此格式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句的尾字需押韵。

例诗:(红色字为入声字)题陈将军别墅(唐·李咸用)七言律诗押灰韵明王猎士犹疏在,岩谷安居最有才。

七律绝句的平仄格律

七律绝句的平仄格律

七律绝句的平仄格律(原创版)目录一、七言律诗的基本格律二、七言律诗的平仄搭配规则三、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举例正文一、七言律诗的基本格律七言律诗,又称七律,是中华古典诗词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由七个字组成一句,每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每部分分别为四个字。

七言律诗在句与句之间的对应关系上有严格的要求,包括字数、词性、意义和声韵等方面。

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如下:1.每句必须为四个字,共七句;2.平仄相间,即平音和仄音交替出现;3.每句中平仄音的数量应符合特定的规律;4.第一句和第五句通常以平声字开头,第二句和第六句通常以仄声字开头;5.第三句和第七句通常以平声字结尾;6.每首诗的平仄音总数应为 14 个。

二、七言律诗的平仄搭配规则七言律诗的平仄搭配规则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平仄交替:每两个字之间的平仄音应交替出现。

如“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等;2.句首平仄:第一句和第五句通常以平声字开头,第二句和第六句通常以仄声字开头;3.句尾平仄:第三句和第七句通常以平声字结尾;4.平仄数量:每句中平仄音的数量应符合特定的规律。

第一句和第三句通常包含四个平仄音,第二句和第四句通常包含三个平仄音,第五句和第六句通常包含四个平仄音,第七句通常包含三个平仄音;5.联间平仄:每两句之间的平仄音应保持一致,即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数量应相同。

三、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举例以下是一个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举例: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通过以上举例,我们可以看到七言律诗的平仄搭配规则在具体诗句中的应用。

七律仄韵格式

七律仄韵格式

七律仄韵格式七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七律必须采用“仄韵仄韵仄仄韵”形式,也就是每句诗都有7个字,每个字都必须有音节,七律必须采用仄声和平声的相互交替,并要求每句诗的韵脚必须为仄声音。

这样的写作规范可以保证七律诗歌的声音韵律统一,让诗人在写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七律的格式,其实并不难掌握,只要掌握了它的基本规律,就可以轻松地写好一首有水平的七律诗歌了。

下面是对七律格式的详细介绍:首先,七律的体裁要求每句长七个字,总字数为28个,并组成四句押韵的诗歌;其次,七律的韵律要求每句都采用仄声和平声的交替,一般是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等等,使整首诗的音韵更加和谐;最后,七律的韵脚要求都是仄声音,即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音,这样可以让整首诗更加有节奏感,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举一个例子,以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七律诗歌,我们可以来看看它的格式和规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这首诗歌就是非常好的一个七律的范例,它的每一句都规规矩矩地长七个字,而且采用了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这样的韵律,使整首诗打破了单调枯燥的感觉,更加优美动听。

当然,写好一首有声有色的七律诗歌并不只是在格式上押韵就够了,本质上还是需要把诗歌赋予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这样才能抒发出自己真正的情感和思考。

在写作思路上,可以从诗歌的情感主题、人物描写、景色描绘等多个方面着手,充分表现出诗人对于生活、人生、自由和理想等方面的思考,清晰表现出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总之,七律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种非常严谨的诗歌形式,在写作时需要严格遵循格式和规律,并把思想和情感融为一体,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品。

七律的格律

七律的格律

七律的格律七律是一种中国古代的严格的诗歌形式,也是唐宋时期最重要的七言诗形式之一。

七律通常由四个平韵的句子和三个仄韵的句子构成,形式上比较固定,所以写七律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律。

七律的格律要求如下:1. 韵脚的选择:每句的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必须是平声韵(包括轻声韵),而第三句、第五句、第六句则必须是仄声韵(不包括轻声韵);第七句可以是平声韵或仄声韵。

2. 韵脚的平仄排列:每句的平仄排列必须是“平仄平平仄”,即第一句和第四句是平声韵,第二句是仄声韵,第三句和第五句是平声韵,第六句是仄声韵,第七句可以是平声韵或仄声韵。

3. 句子的长度:每句一般由五个字组成,也可以是七个字或者九个字,但要保持平仄的要求。

七律的格律要求较为严格,在写作时需要特别注意韵脚的选择和平仄的排列,以保持诗歌的整体和谐和韵脚的鲜明。

在写作中,七律可以根据内容和情感自由表达,既可以写抒情诗,也可以写咏物、咏景等其他主题。

七律的格律可以限制写作的自由度,但在有限的规则下,诗人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通过选择恰当的韵脚和平仄的排列,突显诗句的音韵之美,增加诗歌的优美程度。

七律既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又给予诗人一定的自由度,使得写作过程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

在写七律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参考格律:1. 韵脚的选择和排列:根据写作的主题和情感,选择适合的韵脚,并注意平仄排列的和谐。

2. 句子的长度和结构:注意保持句子的长度一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五、七、九个字的长度,并注意句子的平仄长度排列。

3. 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七律的格律要求较为严格,但诗人可以通过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七律是一种格律较为严格的诗歌形式,通过正确的韵脚选择、平仄排列和句子结构,诗人可以创作出既符合七律格式要求又充满个人风格的优美诗歌。

写七律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但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摸索,可以写出有韵律美的七律佳作。

七律诗押韵要求

七律诗押韵要求

七律诗押韵要求第一篇:七律诗押韵要求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第二种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第三种格式: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第四种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为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押韵的常识

七律押韵的常识

七律押韵的常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七律是一种古典诗体,起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了极盛时期。

七律具有固定的格律要求,每首诗有七句,每句五言,共七言,又称为“七言古体诗”。

其押韵方式是每句的偶数句押韵,奇数句不押韵,这种押韵方式称为“押交字”。

七律押韵的常识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宝贵遗产之一。

七律的格律要求严格,除了每句五言之外,还要求偶数句押韵,这就为诗人提供了一定的限制和挑战,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美感和音乐感。

在写作七律时,诗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押韵:七律的押韵是其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在押韵时要注意让偶数句押韵,奇数句不押韵。

押韵要求精准,既要符合音韵美感,也要符合逻辑和语墅。

2. 内容:七律的内容要求丰富多样,可以描绘自然景物、抒发情感、讴歌功德等。

诗人要注重表达情感和思想,在有限的七言之内体现出丰富的内涵。

3. 表达技巧:七律需要诗人具备良好的表达技巧,包括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用字准确、形象生动,避免平淡乏味。

4. 情感饱满:七律是一种感情流露的诗体,诗人在写作时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

七律押韵的常识主要包括押韵、内容、表达技巧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只有掌握了这些常识,诗人才能写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七律诗作,展现出七律这一古典诗体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2000字】第二篇示例:七律是一种中国古代诗歌形式,其特点是每首诗都由七律句组成,每句各五、七个字,总共七句,每首诗共28个字。

而且在构思的时候,每句必须押韵,形式刚好是aabbcc。

七律的句子形式简练,既不失古典的含蓄,同时也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七律的押韵方式丰富多样,使得这种诗歌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七律押韵的常识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七律的韵脚必须是平仄相间。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平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平仄是指一个字的声调。

唐诗七言绝句的押韵要求

唐诗七言绝句的押韵要求

唐诗七言绝句的押韵要求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八句,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分五言、七言两体。

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下面小编整理了唐诗七言绝句的押韵要求,欢迎参考。

古诗(律诗)格律知识古代诗歌,其作品蔚为大观,其种类也纷繁芜杂,在这里,我们仅从格律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古代诗歌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相应地,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我们都笼统地将其称为古体诗。

另外,从诗句字数上看,诗歌主要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形式。

因此,本文就将古诗格律的讨论,限定在五言或七言律诗上。

律诗每首八句,分别组成四联。

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在讲律诗的格律时,我们主要了解“押韵”“平仄”和“对仗”等概念。

一、押韵韵是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歌中用韵,叫做押韵。

诗歌(包括古体诗歌、民歌等)没有不押韵的。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是句尾)上。

古诗创作中讲究的“韵”,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拼音中的“韵母”,所以,所谓的“同韵”,我们可以近似地理解为“相同或相近韵母”。

例(一):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里的“苔”、“栽”和“来”的韵母都是“ai”,自然属于“同韵”,所以,它们是押韵的。

例(二):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耕耘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中的“麻”、“家”和“瓜”的韵母分别是“a”、“ia”和“ua”,但其主要韵母都是“a”,在古韵中属于“同韵”字,所以,它们也是押韵的。

例(三):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比较“斜”、“家”和“花”三个字的读音可以发现,“xie”和“jia”“hua”不应是“同韵”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第二种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第三种格式: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第四种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为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