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稳态与环境2.4免疫调节(第二课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2.4免疫调节 (共30页)

作用 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 抗体与相应的 密切接触,使靶细胞 抗原特异性结 裂解死亡。 合。
1. 下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 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 ),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C.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分化形成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 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 呈递抗原 T细胞 呈递抗原 淋巴因子
B细胞 增殖分化 浆细胞 产生 抗体 记忆细胞
直 接 刺 激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一
合作探究
1.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哪些免疫细胞参与?
2.这些免疫细胞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3.体液免疫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 4.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
课堂自测
2、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课堂自测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HIV侵入人体对⑤⑥尤其是⑤有破坏作用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 触抗原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 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识别、呈递抗原、分泌淋巴因子. 胸腺中发育 分化效应细胞、记忆细胞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 分泌抗体 胞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 细胞 发挥免疫效应
造血干细胞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记忆细
2.这些免疫细胞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吞噬细胞 T 细胞 效应T细胞
识别、处理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吞噬 抗体抗原结合体 识别抗原,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 合使靶细胞裂解,从而暴露出抗原,进 而被吞噬消灭。 记忆并识别抗原,当抗原再次入侵时快速 分化产生大量效应T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2.4 免疫调节 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 原体吗?能直接清除体内异常的细胞吗?
那该生物体该如何应对?
第4节 免疫调节
免疫: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 护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1.抗原: 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特性: 大分子 异物性 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
2.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 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产生: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 分布:血清、组织液、乳汁 作用: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进入 人体
在体液中被相应的 抗体消灭
(1)图中A、B、C、D表示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四个阶段, 据图回答: A.免疫缺陷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 ___大__多__数_(填“大多数”或“少数”)病毒。 B.免疫缺陷病毒(HIV)浓度__升__高___(填“升高”或“降低”), 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填“增多”或“减少”)。 C.T细胞数量__减__少__,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 D.人体免疫能力几乎_全__部__(填“全部”或“少部分”)丧失。
别
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作用方式 ②T细胞释放__淋___巴___因__子_,促
__效__应___T_细胞与靶
细胞密切结合
进免疫作用
①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_体__液___免疫阻止病原
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布;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彻底
联系
消灭;②细胞免疫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抗原暴露,与抗体结合而被消灭。(二者相互配合,
教学设计2:2.4 免疫调节(Ⅱ)

第4节免疫调节(Ⅱ)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
联系前面三节有关稳态维持的内容,从现代生物科学的观点出发,突出免疫调节在稳态维持中的重要作用,是个体水平上稳态维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节课突出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通过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免疫有关的问题,利用合理的问题设置主动地探究其科学原理,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需求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且,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态度,形成关心社会的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教学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解决方法](1)让学生联系初中所学的知识,分析讨论人体需要通过哪些途径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2)讲解第三道防线。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解决方法](1)由于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抗体,故从体液免疫开始讨论,设置相关问题,结合示意图让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归纳。
(2)用类似的方法进行细胞免疫的教学。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具准备:收集的相关资料、图片。
六、学生活动1、交流和讨论各自收集的资料。
2、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七、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导入:通过体液免疫机体只能消灭体液的病原体,如果病原体侵入了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消灭这些病原体通过什么途径呢?呈现教材P37细胞免疫示意图讲解,然后归纳:教师归纳一下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 2.4 免疫调节 第2课时

3.细胞免疫的过程
(1)阶段Ⅰ:抗原要经过_吞__噬__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再呈
递给__T_细胞。 (2)阶段Ⅱ: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开始一系列的 ___增__殖__、__分__化___,大部分形成__效__应__T_细胞,小部分形 成__记__忆__细胞。
吞噬细胞既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又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二次免疫反应
抗原
吞噬 细胞
T细胞
淋巴 因子
记忆T细胞 效应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靶 细 胞 破 裂
抗体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抗原
靶细胞
产生效应 细胞
浆细胞
产生效应 浆细胞产生抗体与 方式 抗原结合
效应T细胞
(3)阶段Ⅲ:__效__应__T__细胞和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 ___裂__解_死__亡____,释放内部的抗原。
列举两例引起细胞免疫的胞内寄生菌: _________结__核__杆__菌__、__麻__风__杆__菌____。
根据已有知识推测,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可能与 ________溶__酶__体__释__放__溶__酶__体__酶__________有关。
过敏反应发生机理
再次刺激
刺
过激 敏
机
产 生
抗
吸 附
某 些
原
体
体
细
胞
释放物质 (组织胺等)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 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导致免 疫反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四节免疫调节课件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激情探究】阅读教材P36 什么是艾滋病(AIDS)?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激情探究】阅读教材P41
HIV主要攻击对象是谁? HIV主要存在于患者的哪些成分中? 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讨论)
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免疫失调性 疾病
社会关怀,仁爱之心
社会
防卫 监控 清除
科学·技术·社会 (S·T·S)
12 · 1
谢谢观赏
反应特点: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引起严
重损伤; 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过敏反应的机理
过敏原 刺激 机 体 产生 抗 体 吸附 某些细胞
再次 刺激
过敏原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 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
释放物质 组织胺
导致
全身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课标
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理解)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理解)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
人教版 必修3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第二课时)
课标领航
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联
系 【重点】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难点】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免疫失调性疾病
过敏反应 过强
自身免疫病
“反应迟钝” “反应过度”
过弱 免疫缺陷病
“敌我不分”
1. 过敏反应——“反应过度”
【激情探究】阅读教材P38 什么是过敏反应呢? 过敏反应有什么特点?
必修3 稳态与环境2.4免疫调节(第二课时)

1
人体抵御病原体攻击的三道防线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 第二道
皮肤和黏膜
体液中的杀菌 物质(如溶菌酶) 和吞噬细胞
阻挡和杀灭病原 体,清扫异物
溶解、吞噬 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 免疫
第三道 免疫器官和 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 特异性 灭病原体(抗原) 免疫
2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点:
淋巴因子 效应阶段 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随机现象的理解,能通过实验、计算器(机)模拟估计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
8
(1)自身免疫病
• 概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 身的组织所发生的免疫反应“敌我不分”。 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 并出现症状,就成为自身免疫病。
• 举例: 1)系统性红斑狼疮
2)风湿性心脏病
3)类风湿关节炎
9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习算法初步、统计、概率的基础知识。 1.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中学数学中的算法内容和其他内容是密切联系在一 起的, 比如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数列的求和等。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含义,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并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在本教科书中,首先通过实例明确了算法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算法介绍了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和循环,以及基本的 算法语句,最后集中介绍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排序、进位制等典型的几个算法问题,力求表现算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2.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把问题用数量化的形式表示,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数量化表示的问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答问题。统计学是研究 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本教科书主要介绍最基本的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以及几种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统计方法,其中包括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及数字特征和线性回归等内容。本教科书介绍的统计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抽样 调查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侧重点放在了介绍获得高质量样本的方法、 方便样本的缺点以及随机样本的简单性质上。教科书首先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统计数据,通过边框的问题和探究栏目引导学生思考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必要性,以及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为强化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教科书通过一个著名的预测结果出错的案例,使学生体会抽样不是简单的从总体中取出几个个体的问题,它关系到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是 否可靠。然后,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进了随机样本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情景引入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方法,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最后,通过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三种随机抽样方法的优缺点。 3.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型,同时为 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稳态与环境 2-4免疫调节公开课 共36张PPT

细 胞 名 称 吞 噬 细 胞
所参与的免疫 类型 非特异性免 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
细 胞 所参与的免 来源 功能 名 疫类型 称 B细胞 分泌抗体 体液免疫 浆 或 细 记忆B 胞 细胞 识别并与靶 T细胞或 细胞免疫 细胞结合将 效 记忆T细胞 其裂解 应 T 识别抗原,增殖 记忆B细胞: 细 B细胞或 胞 T细胞 分化成相应的效 体液 应细胞 记忆T细胞: 细胞 记
与 免 疫 有 关 的 细 胞 的 比 较
来源 功能 摄取、处理、 造血 干细 呈递抗原,吞 噬抗原抗体复 胞 合物 识别抗原,增 造血 殖分化为浆细 干细 胞、记忆细胞 胞 B细 骨髓 识别、呈递抗 细胞免疫 胞 造血 原;增殖分化 体液免疫 干细 为效应T细胞、 胞 记忆细胞; 胸腺 分泌淋巴因子 T细
从出生那一刻起,他就生 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 隔离罩中,因为他患有一 种及其罕见的基因缺陷疾 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病(简称SCID)”。他的 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 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 的能力。对他来说,泡泡 外面的世界充满着致命的 威胁,甚至连母亲一个充 满疼爱的吻或者拥抱,都 可能会给他带来可怕的后 果。 他在塑料泡泡里度过了 12年的光阴,他渴望亲人 深情地拥抱,却在临死那 我们时刻被病原体包围却安然无恙,为何 一刻,第一次触摸到妈妈 他一出生就必须生活在无菌的泡泡房里?
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化学本质: 球蛋
2)组织液及外分泌 液(乳汁) 抗体的形 成: B 抗 原 刺 浆 合 抗 细 激 细 成 体 胞 胞
增 殖 分 分
白 性质: 特异 性 1 )血清(主要) 分布:
抗体立体模式图
抗 体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示意
效应B淋巴 细胞
高中生物_【课堂实录】免疫调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节免疫调节(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人教版教材《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的内容。
免疫调节是一种调节方式,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机体的调节网络,这是“人体稳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而实现”观点的进一步发展。
本节分2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本学时是第二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有哪些、免疫学的应用,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授课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图片和视频素材能使教学更生动、更形象,避免简单说教,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情感教育。
二、学情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学过免疫与计划免疫,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了解免疫的功能,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疾病的原理、免疫学原理的应用方面还了解太少,这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普遍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
教师正好抓住这一契机,通过展示视频和图片,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和洁身自爱的生活方式”。
三、知识与能力目标1、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对稳态的维持。
2、免疫学的应用原理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四、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通过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引起学生对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关注,认识到自尊自爱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免疫学发展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同时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本节运用信息技术,在创建学习情境同时,搭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从深层次上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创新及信息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吞噬细胞 B、靶细胞 C、T细胞 D、浆细胞
27
3、为什么免疫系统能够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菌, 却不能抵御爱滋病病毒?
答:因为爱滋病病毒直接杀死的是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 用的T淋巴细胞,当T淋巴细胞被杀死之后,免疫系统就处 于瘫痪状态,因而不能抵御爱滋病病毒。
4.提示:牛痘疫苗中含有少量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天花病毒。 接种牛痘后,婴儿体内经过一定阶段,B细胞开始分化,小部 分形成记忆B细胞,该细胞具有记忆和分化、产生抗体的功能。 所以,当再遇到天花病毒侵染时,便能杀灭之。
TIP2:什么叫认知获取:知道一些概念、过程、信息、现象、方法,知道它们 大 概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而这些东西过去你都不知道;
TIP3:认知获取是学习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为啥总是听懂了, 但不会做,做不好?
高效学习模型-内外脑 模型
2
内脑- 思考内化
思维导图& 超级记忆法& 费曼学习法
1
外脑- 体系优化
知识体系& 笔记体系
内外脑高效学习模型
超级记忆法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记忆前
选择记忆的黄金时段
前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先进入大脑的信息抑制了后进 入大脑的信息
后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因为接受了新的内容,而把前 面看过的忘记了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TIP1:我们可以选择记忆的黄金时段——睡前和醒后! TIP2:可以在每天睡觉之前复习今天或之前学过的知识,由于不受后摄抑制的 影 响,更容易储存记忆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
3、仅靠医疗技术的改进,能解决器官移植所面 临的所有问题吗?
不能。例如解决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人自愿捐 献器官。
26
P40页 课后练习
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
2)只要接触一次某种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
该抗原的特征。(√) 3)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28
过敏反应发生示意图
为什么室内尘土会使某些人产生过敏反应? 因为室内尘土是霉菌、人和动物的皮屑、
螨、纤维等的混合物,是重要的过敏原之一, 所以会使某些人产生过敏反应。
29
30
本章小节
31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检测
1.填空
(1)下降,骨骼肌收缩。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下丘脑,肾上腺、胰岛、甲状腺等。
(2) 过敏反应
• 机理:
再次刺激
释放
过敏原
某些细胞
组织胺等
与抗体结合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 导致 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皮肤过敏反 应 (荨麻疹、 湿疹、血管 性水肿)
呼吸道过敏 反应(过敏 性鼻炎、支 气管哮喘)
消化道过 敏反应 (食物过 敏性胃肠 炎)
全身过
敏反应
(过敏 性休克)
15
维。
32
各种过敏反应
返回 33
天花:在历史上,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曾经导致很多人死亡。天花疫苗的发明和使用,则根除了这种
传染病的发生
34
詹纳为男孩接种牛痘
免疫预防又称预防接 种。是将灭活的病原体(疫 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 内产生抗体及记忆细胞以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接种了疫苗的人体内 有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 胞,当传染病的病原体侵 入体内时,就能迅速产生 大量的效应细胞和抗体将 病原体清除,从而避免传 染病的发生。
第4节:免疫调节(第二课时)
1
人体抵御病原体攻击的三道防线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 第二道
皮肤和黏膜
体液中的杀菌 物质(如溶菌酶) 和吞噬细胞
阻挡和杀灭病原 体,清扫异物
溶解、吞噬 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 免疫
第三道 免疫器官和 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 特异性 灭病原体(抗原) 免疫
2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点: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记忆中
选择恰当的记忆数量
魔力之七: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曾对短时记忆的广 度进行过比较精准的测定: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记忆 广度为7±2项内容。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TIP1:我们可以选择恰当的记忆数量——7组之内! TIP2:很多我们觉得比较容易背的古诗词,大多不超过七个字,很大程度上也 是因 为在“魔力之七”范围内的缘故。我们可以把要记忆的内容拆解组合控制 在7组之 内(每一组不代表只有一个字哦,这7组中的每一组容量可适当加大)。 TIP3:比 如我们记忆一个手机号码18820568803,如果一个一组的记忆,我 们就要记11组,而如果我们拆解一下,按照188-2056-8803,我们就只需要 记忆3 组就可以了,记忆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项目 作用对象
体液免疫 抗原
细胞免疫 靶细胞
产生效应 细胞
浆细胞
产生效应
效应B细胞产
方式 生抗体与抗原结合
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与靶 细胞接触,使靶细胞 破裂,释放淋巴因子
相互关系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6
2005年广东省高考题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题)(BC)
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B、淋巴因子能够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 D、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亚洲拉蒙—麦格塞公
共服务奖
23
五、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御功能: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异物入 清除功能: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细胞 监控功能:消灭突变细胞
六 免疫学的应用
1.预防接种(疫苗) (小资料)
2.临床检测 原理:根据抗原和相应的抗体 特异性相结合的特性,用人工 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
3.器官移植 进行检测 (阅读P39<资料分析>) 24
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能对 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体液免疫 分 类
细胞免疫
3
4
细胞免疫的过程
吞噬细胞 T细胞
抗原
感
应
被抗原
阶
侵入的 组织细胞
段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反应阶段
T细胞与靶细 靶细胞破裂死亡
胞紧密接触
抗原被消灭
淋巴因子 效应阶段
(如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等)
5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11
返回
(2)过敏反应
• 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
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图片)
请有过过敏反应的同学讲述一下过敏的经历。
•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具破坏性;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12
(2)过敏反应
• 过敏原: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记忆后
选择巩固记忆的时间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TIP1:我们可以选择巩固记忆的时间! TIP2:人的记忆周期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 第一个记忆周期是 5分钟 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 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小时 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期记忆的范畴。
HIV(蓝色) 攻击T细胞
19
艾滋病
• 预防措施:
1)洁身自爱 2)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3)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 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20
我们应如何 对待爱滋病
人?
21
河南文娄村的爱滋病孤儿
22
温家宝在河南与艾滋病 患者共度春节
高耀洁中国“民间防
艾第一人”,获“亚
洲的诺贝尔奖”——
• 不能。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只能对
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返回 36
【学习力-学习方法】
优秀同龄人的陪伴 让你的青春少走弯路
小案例—哪个是你
忙忙叨叨,起早贪黑, 上课认真,笔记认真, 小A 就是成绩不咋地……
好像天天在玩, 上课没事儿还调皮气老师, 笔记有时让人看不懂, 但一考试就挺好…… 小B
目 录/contents
18
艾滋病
HIV侵入人体后,特异性地作用于某些T淋巴 细胞。侵入细胞后,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合成
DNA,并与宿主基因整合,进行复制增殖。
•
致病机理:
病毒大量释放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可广泛 侵犯淋巴系统及T细胞。受感染的T细胞膜通
透性增加,发生溶解坏死,导致免疫调节障碍,
最终引起全面的免疫功能受损。
• 举例: 1)系统性红斑狼疮
2)风湿性心脏病
3)类风湿关节炎
9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表出现红斑
10
返回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是以 慢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临 床表现的一种全身性自身免 疫性疾病。该病以骨膜炎为 主要特征,常见的症状是关 节疼痛,晚期可引起关节强 直、畸形和功能障碍,甚至 残废。我国约有400万患者, 患病率为0.32%~0.34%。约 80%患者的发病年龄在20~ 45岁,男女之比为1.2∶4。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TIP3:另外,还有研究表明,记忆在我们的睡眠过程中也并未停止,我们的大 脑 会归纳、整理、编码、储存我们刚接收的信息。所以,睡前的这段时间可是 非常 宝贵的,不要全部用来玩手机哦~
TIP4:早晨起床后,由于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我们可以记忆一些新的内容或 者 复习一下昨晚的内容,那么会让你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