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一上学期生物教案 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第一节花的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设计两篇

《开花和结果》教案设计两篇篇一一、学习目标1、概述花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学会观察桃花,掌握观察的方法二、自主学习1、一朵花是由、、、和等组成的。
2、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
从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3、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
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
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内部。
胚珠里面有,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结合,形成。
三、合作探究(一)观察:阅读课本P103观察与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对花进行观察和解剖,并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取一朵桃花对照图3-21观察它的、、、和。
(2)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和,仔细观察和的特点。
(3)用镊子夹开一个,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4)用刀片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二)传粉和受精阅读课本P104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叫传粉?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1)如桃花、李花、苹果花、油菜花都是靠传粉的花,其特点是、、。
(2)如玉米、杨、柳的花是靠传粉的。
其特点是、、。
2、描述图3-25受精的过程,3、果树开花的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
这是什么原因?四、达标测试1、雌蕊的组成是()A、花药和花丝B、柱头、花柱和子房C、花柱和子房D、花药和花柱2、人工授粉的好处在于()A、加速果实发育B、减少虫害C、增加产量D、防止品种变异3、花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A、花芽B、花柄C、花轴D、花梗4、从花粉萌发到进入子房前,精子存在于()A、柱头上B、花药中C、花粉管中D、胚珠中5、解剖开一朵花的子房,可以看到胚珠的形态特征是()A、近球形,绿色B、褐色的小球C、白色的小球D、成果实的形状,很小6、许多黄瓜只开花不结果的原因是()A、只有雄蕊B、只有雌蕊C、只有花萼D、只有花瓣7、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要完成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A、开花和传粉B、开花和受精C、传粉和受精D、白花传粉和异花传粉8、一朵花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七年级生物上册3.2.3植物的开花结果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对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理解,特别是受精后子房的发育过程;
-对传粉和受精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可能对传粉媒介的种类和作用感到困惑;
-在观察和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观察不仔细、思考不深入等问题。
针对以上分析,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以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植物开花的基本概念。植物的开花是植物繁殖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花的结构和功能来实现传粉与受精,最终形成果实和种子。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植物开花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花的结构和功能、传粉与受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花的结构与功能:介绍花的组成部分,如花梗、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并分析各部分的功能。
2.传粉与受精的过程:讲解传粉的方式,如自花传粉、异花传粉,以及受精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繁殖的基本原理。
3.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分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包括受精后子房的发育、种子的结构及传播方式。
核心素养目标
2.传粉与受精过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以及受精的具体过程;
3.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及其传播方式。
二、当堂检测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特设计以下检测题目:
1.选择题:
(1)以下哪部分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A.花梗B.花托C.雌蕊D.雄蕊)
(2)传粉分为哪两种类型?(A.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B.风力传粉和水力传粉C.动物传粉和植物传粉D.主动传粉和被动传粉)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开花与结果——花的结构》 教学设计

《开花与结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章讲述的是被子植物的一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本节是本章的第三节,是在前面了解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的基础上,认识植物的开花、结果的过程。
从教材内容设计看,本节由“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三部分组成。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粉和受精”,本节内容重点学习花的结构,通过让学生解剖花的各个部分,具体的认识、熟悉花的各个结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植物,学生都接触过花,对探究花的内部结构有浓厚的兴趣。
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实验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解剖动植物,使用显微镜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别花的各个部分,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认识花的主要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的知识,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四.教学设计思路学生利用桃花模型认识了花的基本结构后,尝试自己解剖花,进一步识别花的各个部分,认识到雌蕊和雄蕊的重要性,然后师生合作制作花粉培养基,模拟雌蕊柱头黏液环境,促进花粉萌发,学生于显微镜下观察花粉萌发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教师利用桃花模型,由外到内的向学生介绍桃花的各个结构。
2.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利用镊子依次摘下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3.学生尝试用镊子夹开花药,利用放大镜观察花药中花粉。
4.学生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利用放大镜观察子房中胚珠。
5.教师讲解完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后,师生共同完成花粉培养基的制作。
6.教师指导学生将培养基滴到载玻片上,待培养基凝固后,均匀涂抹上花粉。
7.于室温下,置于暗处培养3h。
8.利用显微镜在10x10倍下,定性观察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
9.学生讨论,交流,表达,教师释疑。
10.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进一步展示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过程,来强化学生认知。
3.2.3开花和结果 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2.3开花和结果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知道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3、知道两性花和单性花的区别。
4、通过观看视频和花的解剖图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观察桃花和南瓜花,知道两性花和单性花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对丰富多彩的图片、动画以及实物观察和动手实验等非常感兴趣。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具有了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所需条件,植物各部位的生长的知识储备,但对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没有完整的认识。
通过引导让学生思考:我们自然界中有很多的花,花又会结出果实,那么花到底又哪些结构?这些结构又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些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教学重点:1、花的主要结构。
2、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3、知道两性花和单性花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1、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五、教学设计新课导入我们生活中有着很多的花,带领同学们一起观察春夏秋冬四季之花,引领学生思考花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推进新课(一)花的结构1、以桃花为例,按照从下往上、从外往内观察花的基本结构并分析其作用。
花柄——支撑作用花托——保护作用花萼——保护作用花瓣——吸引昆虫,帮助传粉雄蕊——花药——含有花粉,花粉含有精子花丝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含有胚珠,胚珠含有卵细胞2、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的是雌蕊和雄蕊最重要的。
雌蕊和雄蕊也是花中最重要的部分。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子房中有胚珠,胚珠中有卵细胞;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中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
(二)实验操作——解剖一朵花1、实验材料:签字笔、A4纸、双面胶、花、镊子。
2、实验步骤:分组实验,先在A4纸上写下花的结构名称,解剖鲜花将对应的结构放到对应的名称上。
3、观看实验视频,了解实验步骤。
4、观察油菜花、栀子花、南瓜花的解剖图,进一步了解花的基本结构。
初一生物教案(花的结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初一生物教案
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第一节花的结构
佛山市二中谢晓霜
教学目的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认识到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雌蕊、雄蕊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学生实验的组织教学。
教具准备投影仪、摄像枪、电视机、板书设计投影片、桃花的挂图、雄蕊和雌蕊结构投影片、昆虫采集花粉花蜜录像片
段、花的基本结构图投影片。
实验材料大红花、白合花、黄菊花、白菊花、红.黄.粉色玫瑰、白菜花、紫罗兰。
实验用具解剖针、镊子、刀片、放大镜、透明胶、白纸。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演示观察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是什么?
2、绿色开花植物由哪些器官构成?
3、哪些是生殖器官?哪些是营养器官?
学生回答: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是绿色开花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有关属于生殖器官。
(引入新课)提问:谁能讲讲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历程呢?
学生回答:植物由种子——幼苗——长大——开花——结果(内含种子可繁殖下一代)
讲述:回答的很好。
绿色开花植物由种子繁殖,长到一定时候就会开花,开花是该植物走向成熟的标志。
花谢后就结果(即平时所说的开花结果),果实内含种子,所以,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有直接关系。
那么,花为何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呢?这就与花的结构有关,今天我们就讲讲这方面的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学案

3.2.3 开花和结果教学案
概述花的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概述花的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过程
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
这是什么原因?
合作互动,质疑解惑
,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
,最终进入胚珠内部。
胚珠里面有
发育成果皮
种植物的花粉。
玉米的果穗常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
流。
组间质疑,补充,
纳梳理,达标升级
一朵豆角花里有
A
④从
,甲不结果实,乙结果实,丙不结果实
,甲不结果实,乙结果实,丙结果实
部分主要是植物的哪一部分?
⑧盛花期,刮大风。
3.2.3开花和结果——花的结构(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2.3开花和结果——花的结构(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被子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开花和结果。
虽然学生对花的形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花的结构未必清楚。
而了解花的结构是理解传粉、受精、结果的过程。
因此,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观察与思考”的活动,让学生解剖并观察桃花等典型花,了解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尤其是了解雄蕊、雌蕊的结构,为后面学习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内容打基础,所以本节微课以花的结构为知识点展开探究。
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对于生物学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开花和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对花的形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很多不清楚花的重要结构。
学生通过微课以桃花的结构图和花的实验认识花的结构。
结合微课配套作业设计单,观看微课后去认识花的结构,再解剖花的结构,就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认识花的结构,将知识内化吸收,通过学以致用让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1.概述花的基本结构。
2.通过观察和解剖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4.认同花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花的重要部分花蕊结构和功能五、教学内容和过程情景导入(展示一年四季的代表花,花的形态、大小和颜色虽然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以桃花为例,认识花的结构和功能(按照由下到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认识,理解花各部分的功能)观看解剖和观察花的实验视频(观看视频的同时,认真学习怎样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仔细观察花药中的花粉和子房内的胚珠。
)用思维导图概括花的结构(用思维导图总结花的结构和功能,感性和理性相结合认识花的结构并将知识内化吸收。
)六、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体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有理论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概括性作业等不同类型的作业,夯实基础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拓展提升,学生寓学于乐的同时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

开花和结果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明确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2、能力:通过观察和解剖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观点、情感:
(1)观点: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情感: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培养爱花、护花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花的基本结构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受精的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
教学手段:PPT文件和视频资料等。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1.提前一个月左右把“白菜疙瘩”浸泡在水中,使其抽莛、开花。
还可以带领生物小组的学生种植盆栽草莓,观察开花结果的全过程。
上课时,把它们带到课堂上。
2.花的结构模型及结构图,果实和种子的解剖图。
3.传粉和受精过程、果实与种子形成的动画课件。
板书设计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一、花的结构
二、传粉和受精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课后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第一节花的结构
教学目标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明确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通过解剖桃花和观察各种植物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
重点、难点分析
1.“花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因为:
(1)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
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才能形成。
2.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因为: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
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北方的冬天吃完的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种在花盆里或浸泡在水中,一个月左右就能抽出花莛、开花。
还可以选择一些秋季盛开的花卉备用。
3.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因为:
(1)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
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镊取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贴在台纸上。
(2)做粘贴花标本的过程,学生也往往容易把台纸弄得很脏,而且粘出的花摆放不够科学和美观。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正确的操作过程,要设法引导学生粘贴出来的标本,既科学又美观。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关于引言:由于前几章己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了根、叶、茎的结构和功能,所以在本章教学前,可以这样引入:大家知道,根、茎、叶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靠着这些器官逐渐地生长起来,当植物体生长到一定的时期就要开花、结果和产生种子。
植物为什么要开花,为什么开花后才能结果和产生种子呢?这些是我们这一章所要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2.关于“花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实验十二)与教学同步的教学方法。
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先放一段录像,没有条件的学校可用花卉的图片或摆放几盆已开花的植物,向学生展示或描述自然界中各种植物的花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争先斗妍的美丽景色。
然后话题一转:各种植物的花,虽然它们的形态、大小、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是基本一致的。
花的结构怎样?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植物的花(课前把准备好的花放在学生面前)。
②观察和解剖桃花的过程可以在教师的提示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利用解剖工具,参照教材上的图注,把桃花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弄清楚。
事后,教师可以请学生说明桃花的结构或教师指着图让学生说出名称和功能。
在学生回答问题和说明的过程中,教师可做补充。
在学生观察桃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动脑去观察。
如①桃花是由几部分构成的?②哪个部分是最主要的?为什么?
在学生解剖花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正确的解剖方法和步骤,避免造成花损坏了,而花的结构又没有看清楚的现象。
在学生制作粘贴花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提醒学生:不要丢失花的结构;台纸要干净。
至于怎么贴,贴成什么样的都不要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最后可以让大家评判。
教师也可做为学生中的一员提出自己的意见,使学生明白怎样贴更科学、更美观。
当学生解剖完桃花后,教师可以请一名学生到前面向大家讲明桃花的结构。
教师可以把桃花的结构图制作成剪贴图,让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把所观察到的结构贴在黑板上,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功能。
如果这名学生没有说全,可请其他学生补充。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把桃花的结构弄清楚了,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如果有遗漏的地方教师再做补充说明。
最后,可让学生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用放大镜观察内部有什么结构;再用镊子从花的中央将子房取出,用刀片将它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面有什么结构,当学生说出:花药里有花粉、子房里有胚珠后,教师可以马上追问:花粉和胚珠各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学生不会说得很清楚,需要教师告诉学生:只有当花开后,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里的胚珠才能发育成种子了,而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就发育成果皮了。
讲到这里如果再问:花的哪个部分最重要?学生一定会说是“花蕊”或“雌蕊和雄蕊”,而且也不难回答出其中的原因了。
3.关于“花的其他结构”的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花粉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呢?”学生一般能够回答出:靠风、靠昆虫传粉。
教师可接着问:“昆虫是怎样帮助花传粉的呢?”有些学生会提到昆虫采蜜的问题,教师可以就势引出花的其他结构。
昆虫采花蜜无意中给花传粉,学生是能够理解的,但需要告诉学生:不同的植物吸引昆虫前来“传粉”的方式是不同的,如枣花,它的花冠并不好看,但是它的花蜜很香甜,这样也会招引昆虫。
总之,花瓣的美丽颜色和香气,蜜腺产生的花蜜,都能招引昆虫前来帮助传送花粉,这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小资料
无花果真的不开花吗?
从无花果的名字看起来,无花果好像没有花的。
事实究竟怎样呢?,
典型的花,由花托、花萼、花冠、花蕊四部分组成。
这四部分完全具备的叫完全花,如桃花;这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叫不完全花,如桑树花。
一般植物,是花托把花被和花蕊抬得高高的,因此鲜艳夺目,引诱人们欣赏,蜂来蝶往。
无花果的花却静静悄悄地隐居在新枝叶腋间,它的雌花、雄花躲藏在囊状肥大的总花托里面。
总花托顶端深凹进去,造成一问宽大的房子。
由于总花托把雌花、雄花从头到脚包裹起来了,人们看不见,因此,认为无花果是不开花的。
说起来你或许不信,无花果还会一年开两次花,结两次果呢!当大地回春,草木欣欣向荣的时候,它就朝气蓬勃地抽枝发芽。
叶腋间生出花来;在秋高气爽,雨水充足的时候,它的枝条又向上延伸,叶腋间又生出花来。
第一次花结的果在当年秋季成熟;第二次花结的果要等到第二年春暖花开才能成熟。
无花果的老家在亚洲西部。
新鲜的无花果,果实肉质柔软,味甜,是良好的水果;还可以制成果干、果酱和蜜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