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五轴加工中心的制作流程
数控五轴加工中心编程的方法及步骤

数控五轴加工中心编程的方法及步骤小伙伴!今天咱们来唠唠数控五轴加工中心编程这个事儿。
一、了解加工零件。
咱得先好好看看要加工的零件长啥样。
就像认识新朋友,得知道它的轮廓、尺寸、精度要求这些。
你得清楚哪里是平面,哪里是曲面,有没有啥特殊的形状。
这就好比给零件做个全身检查,心里有数了,编程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
二、确定加工工艺。
这一步可重要啦。
要想清楚用啥刀具合适呢?大零件和小零件用的刀具可能就不一样。
还有切削的参数,就像炒菜放多少盐、多少油一样,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都得定好。
这得根据零件的材料来,要是硬邦邦的材料,那切削参数就得小心调整,不然刀具可能就受不了啦。
工艺路线也得规划好,先加工哪里,后加工哪里,就像规划旅行路线一样,得合理安排。
三、建立坐标系。
这个就像是给零件在加工中心里找个家。
确定一个原点,然后X、Y、Z轴就像房间的坐标一样,每个点都有自己的位置。
五轴加工中心还有两个旋转轴呢,这两个轴的坐标系也要确定好。
这就像给零件的每个部分都贴上了地址标签,加工的时候刀具才能准确找到地方。
四、编写程序。
现在就开始正儿八经写程序啦。
用那些编程代码,像G代码、M代码之类的。
比如说G00就是快速定位,让刀具快速跑到指定位置。
编写的时候要按照之前确定的加工工艺来。
如果有曲面的话,可能得用一些特殊的编程方法,像宏程序之类的。
这就像写作文,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和规则来写,不能乱写一气。
五、模拟加工。
程序写好可别着急让加工中心干活。
先模拟一下,就像演习一样。
看看刀具的路径对不对,有没有可能撞到零件或者夹具。
要是模拟的时候发现问题,那就赶紧修改程序。
这就像出门前检查一下东西有没有带齐,发现没带钥匙还能及时补上。
六、实际加工。
经过前面的步骤,没问题啦,就可以让加工中心开始干活啦。
不过在加工的时候也不能完全不管,得盯着点。
万一有啥突发情况,像刀具磨损啦,还能及时处理。
数控五轴加工中心编程就是这么个事儿,看起来有点复杂,但是只要一步一步来,多实践,肯定能掌握的。
CimatronE五轴加工教程

CimatronE五轴加工教程五轴加工教程--Cimatron China技术工程师胡志林使用5轴航空铣创建优化涡轮叶片刀路轨迹在该教程中将练习以下内容:1、为叶片创建不带干涉检查的高精度精加工,刀轴沿曲面法矢方向2、降低层间快速跳刀高度3、限制刀路轨迹使其在不能实现倒扣加工的机床上运行4、修改切削平面获得沿叶片轴向更加光顺的切削纹理5、使用边界样条线获得比单纯切削平面更加光顺的刀路轨迹6、应用起始点进入叶片顶端7、应用切向进退刀切削8、使用自动干涉检查删除刀尖可能切削涡轮叶片轴的位置9、使用自动干涉检查使刀具在干涉涡轮叶片的地方倾斜10、应用干涉检查在尖角处去处多余干涉11、使用笔式跟踪刀路不带刀尖干涉检查获得更光顺的刀路练习1–创建精加工路径加载叶片并导入Improt.elt到NC文档,检查物体的曲面方向,切换曲面法向向外的是黑色曲面。
进入方式:分析-曲面方向或工具条上的。
注释:为了使改变对模型有效,导入的数据应该和原始文档解除关联,为了反转某些面的法向,请使用“手动模式”修改曲面方向。
创建5X TP.创建所有曲面的零件并定义毛坯为所有曲面偏移1mm。
创建主选项为5X航空铣程序。
在程序设置中使用以下的设置:选择刀具按钮按照以下图示定义新的刀具确认之后,进入5X航空铣刀路轨迹对话框。
在曲面路径页面,选择“等高”按钮然后选择“导动曲面”按钮,切换到选择导动曲面图标。
通用的零件曲面选择功能有效,选择绿色的曲面并退出(MMB)结束选择,返回界面。
选择确认,保存计算刀路,刀路显示如下图:可以看出退刀高度非常高,我们希望降低快速抬刀高度,编辑程序请选择连刀页面设置快速抬刀高度为54mm。
刀路显示如下:保存上面的程序。
练习2–精加工角度限制保障在某些机床上进行非倒扣切削一些机床轴在一定角度的范围内旋转,不能进行倒扣加工,我们将通过角度限制检查在5AxMSurf内的角度输出。
注释:一些机床倾斜角度为45度,这些机床一般不能超过90度(例如DMU70V,或DMU80P...)创建一个新的程序,刀轴控制选项按以下页面设置:激活在XZ平面内的角度范围设置为0到180度,在YZ平面内设置同样的角度。
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PPT课件:整体叶轮五轴加工中心加工工艺编制及程序生成

表2-4-4 整体叶轮数控加工合理的装夹方案
装夹序号
装夹方法
定位基准
使用夹具
表2-4-12 学生任务6参考答案:整体叶轮五轴加工中心加工合理的装夹方案
在五轴加工中心数控回转盘上安装专用夹具 夹紧工件,工件以底部外圆柱面+底面为定位基 准,底部中心M10螺纹锁紧。
装夹序号 1
装夹方法 底部中心 M10 螺纹锁紧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面名称
使用刀具名称 刀尖圆弧半径 刀具半径
表2-4-11学生任务5参考答案:整体叶轮数控加工选用的刀具及
参数
序号
加工内容
使用刀具名称
刀角半径 刀具半径
五轴加工用包络毛坯的粗加工
400R C32-32-160
1
(三轴数控加工)
(Ф 32 立铣刀杆)
0.8
D8R4 (Ф 8 球铣刀)
4
4
精加工叶片
D8R4
7
(此工序可完成 9 个叶精片加的工侧叶面片和前缘面的精加工)
(Ф 8 球铣刀)
4
4
(特别说明:此工序可完成 9 个叶片的侧面和前
D6R3
8
叶轮叶根圆角清根 缘面的精加工)
(Ф 6 球铣刀)
3
3
学生任务6:填写表2-4-4 整体叶轮数控加工合理的装 夹方案
表面加工刀路生成 CAVITY_方MI式LL ZLEVEL_PROFILE
ZLEVEL_PROFILE MULTI_BLADE_ROUG H HUB_FINISH BLADE_FINISH BLADE_FINISH BLEND_FINISH
学生任务4:填写整体叶轮加工 选来自的设备及主要规格和技术参数表2-4-1 整体叶轮需加工部位及表面
五轴加工工作流程及基本原理

五轴加工工作流程及基本原理摘要:简洁扼要说明五轴加工流程,并对关键节点工作原理展开详细说明。
应用齐次变换法,对五轴CAM刀位数据及后处理机床各轴运动进行数据建模求解,该方法简便易于理解。
关键词:五轴加工;CAM;程序后处理;齐次变换引言目前越来越多领域对其产品的设计要求日益提高,除了传统航天航空、汽车轮船等领域经常用到大曲率的曲线表面,以达到较高的空流体力学性能,日常用品因功能外观要求,也开始使用越来越多的自由形状。
传统3轴加工仅可加工一个单凸曲线特征的表面,对复杂曲线变化的表面(深凹或低切)无能为力,此时需要使用5轴加工。
另外对形状尺寸公差要求严格的产品,也可采用5轴一次装夹进行多面加工,避免多次装夹导致精度损失。
成功的5轴加工取决于4个不同程度互相依赖的因素:●机床(床身结构刚性、主轴稳定性、传动系统精度等)●控制硬件(电机、反馈部件、驱动器等)●控制软件(数控系统运动、插补算法等)●工艺编程软件(刀具轨迹的生成和后处理)综述所述,在5轴加工中,机床、控制系统、刀具夹具等纯技术性能并非影响最终结果的唯一因素,结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持整个工艺的设计工具(特别是CAM软件)的正确使用。
本文就第4点展开详细说明,对5轴加工工作流程及基本原理进行简介。
1.五轴加工工作流程简介如图1所示,五轴加工工作流程大致如下[1]:1)产品3D设计根据产品的功能及外观要求,利用CAD设计软件进行3D设计,CAD设计软件提供多种自由曲面造型,主要有Coons曲面、Bezier曲面、B样条曲面等,另外3D设计软件一般可与有限元分析软件、CAM软件进行结合对接,为产品设计优化、后续加工制造提供好的支持。
常用的CAD设计软件有:UG、Pro/E、SolidWorks等。
2)刀具位置文件生成输入产品的3D造型文件,利用CAM软件对刀具类型及参数、工艺方案、刀轴控制方式、刀具路径规则等进行设置,并计算生成刀具位置文件(该计算处理称为CAM的主处理)。
五轴精密加工中心的详细讲解

五轴精密加工中心的详细讲解五轴加工中心分为两类:一类是立式的,另一类是卧式的。
深圳凯福精密制造的黄教授首先谈一下立式五轴加工中心是怎么实现精密铝合金零件加工的这类加工中心的回转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工作台回转轴。
设置在床身上的工作台可以环绕X轴回转,定义为A轴,A轴一般工作范围+30度至-120度。
工作台的中间还设有一个回转台,在图示的位置上环绕Z轴回转,定义为C轴,C轴都是360度回转。
这样通过A 轴与C轴的组合,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工件除了底面之外,其余的五个面都可以由立式主轴进行加工。
A轴和C轴最小分度值一般为0.001度,这样又可以把工件细分成任意角度,加工出倾斜面、倾斜孔等。
A轴和C轴如与XYZ三直线轴实现联动,就可加工出复杂的空间曲面,当然这需要高档的数控系统、伺服系统以及软件的支持。
这种设置方式的优点是主轴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轴刚性非常好,制造成本比较低。
但一般工作台不能设计太大,承重也较小,特别是当A轴回转大于等于90度时,工件切削时会对工作台带来很大的承载力矩。
另一种是依靠立式主轴头的回转。
主轴前端是一个回转头,能自行环绕Z轴360度,成为C轴,回转头上还带可环绕X轴旋转的A轴,一般可达±90度以上,实现上述同样的功能。
这种设置方式的优点是主轴加工非常灵活,工作台也可以设计的非常大,客机庞大的机身、巨大的发动机壳都可以在这类加工中心上加工。
这种设计还有一大优点:我们在使用球面铣刀加工曲面时,当刀具中心线垂直于加工面时,由于球面铣刀的顶点线速度为零,顶点切出的工件表面质量会很差,采用主轴回转的设计,令主轴相对工件转过一个角度,使球面铣刀避开顶点切削,保证有一定的线速度,可提高表面加工质量。
这种结构非常受模具高精度曲面加工的欢迎,这是工作台回转式加工中心难以做到的。
为了达到回转的高精度,高档的回转轴还配置了圆光栅尺反馈,分度精度都在几秒以内,当然这类主轴的回转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也较高。
五轴加工技术

五轴加工技术简介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3.五轴加工中的核心技术
RTCP
Definition
RTCP,即旋转 Rotational Tool Center Point Fidia 刀具中心编程 功能,通过在 海德汉 Tool Centre Point Management NC代码中指定 Real-time Tool Center Point rotation PA 刀具中心点位 置和刀轴矢量, 数控系统可以 根据期望的刀 轴矢量,实现 对刀具中心点 的控制。
五轴加工技术简介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2.五轴加工技术的基本步骤
C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解读CAD数据 设定编程坐标系 设定选择刀具 确定加工策略 刀具干涉检查与避让 加工过程仿真 输出刀位信息
五轴加工技术简介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2.五轴加工技术的基本步骤
双转台结构
摆头转台结构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1.五轴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
机床的机械零点
机械零点指机床机 械结构上的零点, 有机床本身的结构 所决定,设定后不 可更改。
五轴加工技术简介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1.五轴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
五轴机床的回转中心 在机床中表示方向的坐标系原点,一般是旋转 轴之间或者旋转轴与主轴的交点
Lookahead G2 blend Wihout Lookahead
1000 500
0
五轴加工技术简介 x 10
5
0
200
400
600 T:0.004s
800
1000
Lookahead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航空航天五轴加工工艺手册

;
N07 TRAFOOF
;5 轴转换关闭
M30
;程序结束
这个例子中,由 X0 至 X10 铣削了一条直线。刀具方向由 90 度改变为 45 度。
注意:使用 TRAORI 编辑直线时无需担心机床的实际运动,刀具将准确趋近终点,
刀尖的运动路径是一条直线。
1.4 刀具半径补偿原理
刀具补偿使得 CNC 程序独立于刀具半径。在 2D 范围内的刀具半径补偿是一 种常见方案。但在 3D 范围内,特别是 5 轴铣削时,情况可能截然不同。 用 CUT3DF 端面铣削时刀具半径的影响
航空航天五轴加工 工艺手册 V1.0
2008 年 9 月 5 日
1
目录
1.基本原理 1.1 用 3 轴、3+2 轴或 5 轴铣削 1.2 什么在运动?怎么运动? 1.3 独立于机床的 CNC 程序 1.4 刀具半径补偿原理 1.5 什么是框架(FRAME) 1.6 精度、速度、表面质量 1.7 五轴应用中的刀具定向
切削刀具方向在沿着整个切削路径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刀尖的切削状态始终无 法达到完美。 ②3+2 轴 控制进给轴 X、Y、Z
在这些机床上,刀具的方向或是工作台的位置可以改变,比如通过重新设置。 上面的左图中,,切削刀具正在最佳切削状态下运转。当切削刀具向顶端或工件
边缘移动时,切削状态逐渐变差。要在此处也保持最佳切削状态,请旋转工
2
3.6 定向插补 ORI— 3.7 三维刀具补偿 CUT3DFS 3.8 在机床上编程
3
1.1 用 3 轴、3+2 轴或 5 轴铣削
带有相同凸曲线的复杂曲面加工通常采用 3 轴加工,但对于深凹槽或频繁改变曲 率的情况来说,则需要使用 5 轴加工。 无疑,Sinumerik 840D 将支持所有加工方案。 ①3 轴 控制直线进给轴 X、Y、Z
阐述五轴数控加工程序的设计

阐述五轴数控加工程序的设计数控加工的编程规定不但是要求计算直线运动,根据生产需要协调其旋转角度的行程检验、道具的旋转运动或者是非线性的误差校核等与之相关计算,传统的手工编程对于这些抽象的或者是运算量非常大程序的编制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自动软件UG与后置的处理器的使用,根据需求编制出五轴数控的加工程序,在生产制造软件前期根据独立的模拟仿真软件特点—模拟仿真功能,仿真功能对于整个生产机械的加工环节具有重要作用,以此检验出数控加工的程序的准确性。
五轴数控加工难点是曲面的形状相对复杂,对于自动生成软件所提供五轴数控加工的功能来说应用性不强,其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加工程序制造出的五轴数控的机床,发挥效果不明显。
自动化编程的第一步是前置处理,第二步是生成数控加工刀具的轨迹,相应地生成G代码的程序。
生成G代码的程序中需要排除G指令,不但如此,大量的数值组成了数控机床的各轴的坐标值,而坐标值即刀具轨迹点与之相对应的加工程序的坐标系值。
在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数控机床会根据坐标值位置确定自动化刀具运动轨迹,从而实现精确的工件加工。
1 五轴刀具在加工时产生的轨迹分析人类头部模型曲面,曲率的变化范围很大。
三轴与四轴通常是刀具轨迹的传统方式,但是不能满足复杂曲面的加工需求。
在加工前期三轴刀具的轨迹,只需要进行一次的装夹限制,加工时迎着三轴刀具的曲面,如果进行全部的曲面最好进行重复性的装夹,但是重复性的装夹其弊端是定位误差容易造成数控加工的效率降低,同时也会影响加工工艺的质量。
进行切削时刀具的摆角会是在曲率偏小处,切削速度几乎为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摆角曲率的差异性,会导致曲面加工表面的质量差异性大。
如果四轴在使用日常刀具的轨迹运动中加入旋转或者是摆动轴,会大大改善三轴的加工轨迹弊端,但问题是二次性装夹或者是曲面加工时质量的差异性大,这个问题需要解决,所以为了得到连续的、高效的刀具轨道,则需要采用现代化技术—五轴联动的方式进行数控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摇篮支撑座、安装在摇篮支撑座上的摇篮主体,摇篮支撑座上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连接摇篮,伺服电机带动摇篮主体绕左右方向转动,机座上设置有x轴滑移机构,x轴滑移机构上设置有第一机架,第一机架在x轴滑移机构上左右运动,第一机架上设置有y轴滑移机构,y轴滑移机构上设置有第二机架,y轴滑移机构带动第二机架上下运动,第二机架上设置有z轴滑移机构,z轴滑移机构上设有刀具,z轴滑移机构带动刀具前后运动,刀具的运动轨迹形成一个加工空间,摇篮主体设置在加工空间内。
本技术提供一种精度较高的卧式五轴加工中心。
权利要求书1.一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包括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机座上的摇篮支撑座、安装在所述摇篮支撑座上的摇篮主体,所述摇篮支撑座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摇篮,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摇篮主体绕左右方向转动,所述机座上设置有x轴滑移机构,所述x轴滑移机构上设置有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在所述x轴滑移机构上左右运动,所述第一机架上设置有y轴滑移机构,所述y轴滑移机构上设置有第二机架,所述y 轴滑移机构带动第二机架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机架上设置有z轴滑移机构,所述z轴滑移机构上设有刀具,所述z轴滑移机构带动所述刀具前后运动,所述刀具的运动轨迹形成一个加工空间,所述摇篮主体设置在所述加工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滑移机构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的y轴滑轨、以及沿竖直方向竖直电动丝杆,两个所述y轴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y轴滑轨朝向所述摇篮主体,所述第一机架上设置有一个沿前后方向的第一安装通道,所述第一安装通道设置于两个所述y轴滑轨之间,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内设置所述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机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y轴滑轨,所述竖直电动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架,所述竖直电动丝杆带动所述第二机架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架包括机箱、竖直滑块,所述竖直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机箱,所述竖直滑块滑动连接所述y轴滑轨,每一个所述y轴滑轨上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竖直滑块,所述机箱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的第二安装通道,所述第二安装通道内设置所述z轴滑移机构,所述竖直电动丝杆带动所述机箱上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滑移机构包括z轴滑轨、前后滑块、框架、刀具固定支架、z轴电动丝杆,所述z轴滑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通道的内底面,所述z轴滑轨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z轴滑轨设置两个,所述z轴电动丝杆设置于两个所述z轴滑轨之间,所述前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z轴滑轨,每一个所述z轴滑轨上至少一个所述前后滑块,每一个所述前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框架,所述框架内固定连接所述刀具固定支架,所述刀具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刀具,所述z轴电动丝杆驱动连接所述框架,所述z轴电动丝杆带动所述框架前后运动,所述框架设置于在所述第二安装通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通道的内顶面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滚柱导轨块,所述框架的顶面设置有两个凸起滑轨,每一个所述凸起滑轨沿前后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凸起滑轨间隔设置,所述凸起滑轨与所述滚柱导轨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凸起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滚柱导轨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固定支架包括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支撑杆,每一条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框架,每一条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筒体,所述筒体内固定设置有主轴电机,所述主轴电机的转动部连接有刀套,所述刀套内设置有沿莫氏锥度设置的刀头安装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两个,所述筒体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左下角,所述筒体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其中一条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框架的右上角与所述筒体,另一条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框架的右下角与所述筒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内设置有空腔,所述机座上设置有连通到所述空腔的排屑口,所述排屑口设置于所述摇篮主体的下方,所述机座的旁侧设置有排屑机,所述机座上的一侧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开口,所述排屑机穿过所述开口延伸到所述空腔内,排屑机用于收集从所述排屑口进入的碎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机座上表面的高度,所述机座上表面的左右两侧边缘往所述排屑口的高度逐渐缩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设置有刀库,所述刀库包括两个立柱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立柱顶部的横梁,两个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形成倒凵型,所述横梁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横梁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若干个所述凹槽沿左右方向线性排列,每一个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性卡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滑移机构包括两条x 轴滑轨,两条所述x轴滑轨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两条所述x轴滑轨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远离所述刀具的x轴滑轨的高度高于靠近所述刀具的x轴滑轨,所述第一机架滑动配合两条所述x轴滑轨。
技术说明书一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机床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加工所能达到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的同时,人们也要求加工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对机床的加工精度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一方面,对机床所占用的空间要求往越来越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传统的卧式五轴加工中心一般是具有x轴、y轴、z轴从而可实现工件与刀具之间的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内的相对运动,例如公开号为CN206825066U的对比文件1。
该对比文件1是采用了上述的运动方式。
对比文件1的z轴方向上,z轴的导轨在带动工作台沿z轴方向运动到刀具处进行加工时,刀具与工件接触进行加工时,工作台是可以沿z轴方向运动的,因而对比z轴的轨道,在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工作台相对于z轴具有一个绕工作台与z轴接触处的一个力矩,然由于工作台与z轴导轨是滑动连接的,因而在工作台运动的方向上是必然具有一定的间隙,而且刀具的旋转必然会产生振动,进而导致加工精度会降低。
同时,对比文件1中加工时所产生的碎屑很容易就会进入到z轴的轨道上,一旦加工所产生的碎屑进入到轨道中,进一步的影响到其加工的精度。
技术内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所提出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包括机座、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摇篮支撑座、安装在所述摇篮支撑座上的摇篮主体,所述摇篮支撑座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摇篮,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摇篮主体绕左右方向转动,所述机座上设置有x轴滑移机构,所述x轴滑移机构上设置有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在所述x轴滑移机构上左右运动,所述第一机架上设置有y轴滑移机构,所述y轴滑移机构上设置有第二机架,所述y轴滑移机构带动第二机架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机架上设置有z轴滑移机构,所述z轴滑移机构上设有刀具,所述z轴滑移机构带动所述刀具前后运动,所述刀具的运动轨迹形成一个加工空间,所述摇篮主体设置在所述加工空间内。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z轴滑移机构设置到第二机架上,区别于传统的z轴滑移机构设置在工件处,能够有效的避免加工时所产生的碎屑进入到z轴滑轨机构中而导致影响精度。
此外,摇篮支撑座固定在机座上,避免了摇篮支撑座的可滑移以及避免了传统的z轴上的轨道与摇篮支撑座的滑动配合两者之间的间隙而导致在加工时产生的力矩而使摇篮支撑座倾侧,进而导致加工精度降低,z轴滑移机构设置到第二机架上,从而,通过z轴滑移机构带动刀具沿前后方向运动,z轴滑移机构与刀具的垂直距离更小,从而对于刀具与z轴滑移机构连接处的力矩更小,进而可达到的精度更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y轴滑移机构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的y轴滑轨、以及沿竖直方向竖直电动丝杆,两个所述y轴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y轴滑轨朝向所述摇篮主体,所述第一机架上设置有一个沿前后方向的第一安装通道,所述第一安装通道设置于两个所述y轴滑轨之间,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内设置所述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机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y轴滑轨,所述竖直电动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架,所述竖直电动丝杆带动所述第二机架上下运动。
作为上述进一步改进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第一安装通道的设置,形成了一个可用于设置第二机架的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的紧凑、节省空间,第一安装通道设置于两个y轴滑轨之间,在竖直电动丝杆带动第二机架上下往复运动时,第二机架与y轴滑轨的滑动连接更为稳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机架包括机箱、竖直滑块,所述竖直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机箱,所述竖直滑块滑动连接所述y轴滑轨,每一个所述y轴滑轨上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竖直滑块,所述机箱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的第二安装通道,所述第二安装通道内设置所述z 轴滑移机构,所述竖直电动丝杆带动所述机箱上下运动。
作为上述进一步改进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机箱通过竖直滑块滑动连接y 轴滑轨,从而在竖直电动丝杆可带动机箱上下运动时,机箱在竖直的方向上更加的稳定,而机箱上开设沿前后方向的第二安装通道,z轴滑移机构安装在第二安装通道内,从而z轴滑移机构可在第二安装通道内带动刀具前后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z轴滑移机构包括z轴滑轨、前后滑块、框架、刀具固定支架、z轴电动丝杆,所述z轴滑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通道的内底面,所述z轴滑轨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z轴滑轨设置两个,所述z轴电动丝杆设置于两个所述z轴滑轨之间,所述前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z轴滑轨,每一个所述z轴滑轨上至少一个所述前后滑块,每一个所述前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框架,所述框架内固定连接所述刀具固定支架,所述刀具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刀具,所述z轴电动丝杆驱动连接所述框架,所述z轴电动丝杆带动所述框架前后运动,所述框架设置于在所述第二安装通道内。
作为上述进一步改进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z轴滑轨设置于第二安装通道的内底面,框架通过前后滑块与z轴滑轨滑动连接,而z轴电动丝杆设置于两个z轴滑轨之间,从而当z轴电动丝杆带动框架前后滑动时,框架更为平稳,通过该刀具固定支架的设置,能够对刀具进行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安装通道的内顶面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滚柱导轨块,所述框架的顶面设置有两个凸起滑轨,每一个所述凸起滑轨沿前后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凸起滑轨间隔设置,所述凸起滑轨与所述滚柱导轨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凸起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滚柱导轨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