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精选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有详细答案)

浦东新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向来枉费推移力,。
(《观书有感(其二)》)2、,尘暗旧貂裘。
(《诉衷情》)3、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弛担持刀。
(《狼》)5、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6-7题。
(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霜”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7、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狂”在这里不是狂妄、疯狂,而是有“激情”“豪情壮志”的意味。
B、作者在云中以孙权、魏尚自比,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C、“酒酣胸胆尚开张”表明词人在尽情畅饮之后胸襟开阔,更显豪情。
D、词中描写了出猎情景,抒发了作者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迈气概。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岳阳楼记(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选文作者是(朝代)的。
(2分)9、选文①、②段凑够听觉角度描写的句子分别是、。
(3分)10、“或异二者之为”中“异”的内涵是(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周伯仁为.仆射①,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帝大怒,还内,作手诏满一黄纸,遂付廷尉②令收,因欲杀之。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片联合体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片联合体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狡黠玷污惩罚莫明其妙B.拮据诘难竹蒿小心翼翼C.聒噪杀戮履行恃才放旷D.对称天簌蹒跚大彻大悟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简·爱》一书讲述了一位孤女在经历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主人公简·爱是一个性格坚强、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首诗歌。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垂髫”指代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
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童年。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能把我们内心爱的渴望与爱的失落变成这么十六个精简的文字再现出来。
B.“大漠孤烟”描述了在辽阔的地平线上看到一缕炊烟升起来,抑或是抵御烽火的狼烟烧起来。
C.“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这句诗可以概括出李白的全部:落魄、流浪,又聪明到才华盖世。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李白的这句诗体现的诗风,绝对就是“贵游文学”风格。
4.请选出下列关于陶渊明《饮酒》的说法有误的一项()A.开头四句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2024届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2024届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踌躇(chú)拗口(ǎo)B.祈祷(qí)恣睢(zì)C.拮据(jū)隐匿(nì)D.鄙夷(bǐ)胆怯(què)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王同学演讲时口若悬河,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明察秋毫,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C.这座古老的建筑经过修缮,重新焕发出生机,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D.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班在年级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挫折和磨难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也是一笔财富。
C.“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就因为你过去做得不对——现在来做补救还来得及!”D.“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5、下列句子中,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刘备的一篇表文,文章主要是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洛阳);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B.《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这篇文章主要写“我”一家人在去哲尔赛岛途中,巧遇于勒的经过,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情形。
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诗文阅读(35 分)(一)默写与运用(13 分)1.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2.,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入则无法家拂士,……(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一轮明月倒映水中,宛如明镜,风儿吹来,微波荡漾,让我们不由想起《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
(二)古诗文(22 分)【甲】愚公移山(节选)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詹何钓鱼詹何以独茧丝为纶①,芒②针为钩,荆蓧③为竿,剖粒④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⑤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
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
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⑥之弋也,弱弓纤缴⑦,乘风振之,连双鸧⑧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
臣因其事,放⑨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
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惟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
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⑩,吞之不疑。
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
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纶:钓鱼的丝绳。
②芒:谷头端细长而尖锐的刺。
③荆蓧(diào):楚国产的细竹。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8.0分)1.默写(1)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
(《诉衷情》)(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______,雪尽马蹄轻。
(《观猎》)(4)______,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5)日星隐曜,______。
(《岳阳楼记》)(6)山水之乐,______。
(《醉翁亭记》)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阅读下面的两首小令,完成下列各题。
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中“______”和《天净沙•秋思》中“______”,表明两首小令写的都是黄昏之景。
(2)选出下列错误的一项是______A.两首小令是同一曲牌,所以韵脚相同。
B.两首小令都描写的萧瑟荒凉的秋景。
C.两首小令写景都由远及近、实虚结合。
D.两首小令都抒发了游子思归的情怀。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1)选文出自《______》,作者是______(人名)。
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内容预览:浦东新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的答案在答题卷中完成,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高》)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5.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6.酿泉为酒,。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第7——8题(4分)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7.曲中“杨花雪”的意思是(2分)8.下列选项对此曲理解适当的一项是()(2分)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切之情。
B.“凭阑袖拂杨花雪。
”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的是离别的悲情。
C.此曲的末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
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难过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圆的急迫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浦东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浦东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浦东新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规范一、白话文阅读〔42分〕〔一〕默写〔共18分,每题3分,错1字扣1分,扣完为止〕1. 两山排闼送青来2.往年元夜时3.匹马戍梁州4.孤村落日残霞5. 百废俱兴6.醉翁之意不在酒〔每格3分〕〔二〕诗词了解〔共4分,每题2分〕7. 漂泊在外/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游子〔2分〕8.C 〔2分〕〔三〕课内白话文阅读〔8分〕9.宋范仲淹〔每格一分〕10.假设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分〕11.B〔3分〕〔四〕课外白话文阅读〔12分〕12. 〔1〕辆或量词〔2〕担任〔每题2分〕13. 圣人〔有贤德的人〕选拔官吏/任命官员,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3分〕14. 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二鸡子或听说他曾经做税吏时,白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2分〕15. 劝谏卫侯要任用苟变这样的人才,取其之长,弃其所短〔切不因他的优点掩盖人的优点。
〕〔3分〕二、现代文阅读〔48分〕〔一〕«气候的威力»〔20分〕16.D〔3分〕17.列数字〔1分〕南极冰盖对来自太阳的能量石十分敏感的〔2分〕18.C〔3分〕19.〔1〕南极冰盖对太阳辐射能量的敏感变化,会招致全球气候的剧烈变化。
〔3〕南极冰盖使南极成为全球性大气和陆地环流的中心或南极冰盖对全球性大气和陆地环流的影响庞大〔每点3分〕20.前后分歧给1分,言语1分;前后不分歧不给分。
表述内容时:只谈到南极大陆威力大:最多给2分;谈到南极大陆的影响与作用:3分。
〔二〕«心花»〔28分〕21.堪〔2分〕22.写出了我家境贫穷,为下文写她不自动请客作铺垫。
〔3+3〕23.A:强调了我心中原没有请客的意思,听到室友说要请客时感到十分的惊讶。
B:强调了我知道要请客的传统,但遗忘了。
〔3分〕24.室友们以为我小气,不情愿请客,以为我的请客是虚情假意;我说出请客是在室友提示下的踌躇表现〔如提到:我家穷,第一次请客;踌躇的表现各得1分〕3分25.D〔3分〕;B〔1分〕26.评分规范:日记格式1分,言语表述3分,感受的内容4分。
(完整word版)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201512)官方审定版

浦东新区 2021 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202112〕〔总分值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27 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地址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 39 分〕〔一〕默写〔 15 分〕1.风劲角弓鸣,。
〔?观猎?〕2.,这日中流自行家。
〔?观书有感〔其二〕?〕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思而不学那么殆。
〔?孔孟论学?〕5.青山绿水,。
〔?天净沙·秋?〕〔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 7 题〔 4 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哪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梁州〞和“天山〞都代指。
〔2分〕7.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觅封侯〞写出了词人当年立功立业的理想。
B.“尘暗旧貂裘〞显露出词人消极颓丧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词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大方和悲壮。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第8—9 题〔 8 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纷乱,太守归.而贵宾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但是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完成以下基础题。
〔 5 分〕〔 1〕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作者是;乙文选自??一文。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 3 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
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浦东新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浦东新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诗文阅读 (40分)(一)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
(《观猎》)2.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3.,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4.向来枉费推移力,。
(《观书有感(其二)》)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这首词的作者是(姓名),词牌名是。
(2分)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识”是因“少时”纯真无知,“识尽”是因“而今”饱尝忧患。
B.上片抒发少时不谙世事的闲愁,下片感慨当下“欲说还休”的悲愁。
C.上片慷慨豪放,下片哀婉凄绝,上下两片的词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却道天凉好个秋”一句,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之“愁”的深沉厚重。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记承天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画线句中“”交代了作者夜游的起因。
(3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题的意思是记述作者夜游承天寺之事。
B.张怀民与作者的遭际相同、情感相通。
C.“水中藻荇交横”描绘出清澈空明的月色。
D.本文意在表达作者对悠闲安逸生活的追求。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甲文鉴 得归乡里。
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 。
鉴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 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咸相谓曰:“今天子播越④,中原无伯⑤,当归依仁德,可以后亡。
”遂共推鉴为主,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峄山。
乙文峄山……石间多孔穴,洞达相通,往往如数间居处,其俗谓之峄孔。
……永嘉中,太尉郗鉴将乡曲逃此山,胡贼攻守不能得。
【注】①鉴:郗鉴,人名。
②资赡:资助,供给。
③曲:偏僻的地方。
④播越:流亡不定。
⑤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1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4分)(1)鉴得归乡里(2)可以后亡 __________12.甲文中画线句“鉴复分所得”,“所得”具体指的是。
后来,他被众人推举为首领,是因为他具有“”的美德。
(4分)13.乙文解释了郗鉴选择峄山为避难所的理由:(1);(2)。
(4分)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地标性建筑要有文化追求郑时龄①“让我看看你的城市,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这是美国建筑师伊罗·沙里宁的话。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之一,集中表现了城市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背景。
而地标性建筑,往往成为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名片,如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
②地标性建筑应该与城市环境相融合。
挪威首都奥斯陆港口的歌剧院,是由挪威建筑师罗伯特·格林伍设计的,这个国家一年里大半时间都是白雪皑皑,他就以白色石头作表层,如地毯般一直覆盖到屋面,使整栋歌剧院像一座白色的平台从大海中升起,与自然完美相融。
建筑与环境协调,成为当地文化的一个象征。
③城市建筑应该是大众宜居的,创造一个地标性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当下的生活,还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活。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完美诠释了联合国人居组织《伊斯坦布尔宣言》的理念:“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
”前几年,太原南部新城规划,外国建筑师把建筑设计得很雄伟,但是,外国人根本不了解这个城市缺水的严峻性,试想这样的建筑建成之后,人们怎么生活?④此外,地标性建筑要在承载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基础上追求文化创新。
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采用了江南民居白墙灰瓦的主色调,依据山势,建成高低错落的四合院形式,既有北京传统的建筑风格,又创造性地加入了江南民居的元素,将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成为城市建筑的典范。
⑤可是当下的中国,不少城市打造地标性建筑时,只是相互竞高、竞大,很少文化创新。
首先表现为缺乏文化自信。
各大城市争相举办国际设计招标,借外国建筑师的名望和设计,为自身增添光彩。
其次是简单拼凑。
上海某大学松江校区,英语系的楼仿照剑桥,行政办公楼仿法式,最奇怪的是学生活动中心,“拼贴”了意大利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建筑,整个校园的建筑风格似乎是一个脱离了现实文化环境的“洋杂烩”。
此外,还有一些城市径直克隆,打造山寨版建筑,将创造变成制造,设计变成抄袭。
这样一来,地标性建筑就失去了创新与活力,也就失去了作为城市文化名片的价值。
⑥因此,优秀的地标性建筑要有文化追求。
按照城市自身的文化和理想建设的地标性建筑,能真正体现现代城市建设的价值取向。
(有删改)14.第①段中加点词“名片”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15.第⑥段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词是(2分)A.只有……才B.只要……就C.如果……就D.因为……所以1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城市文化的核心就是地标性建筑。
B.《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地标性建筑要与城市环境相融。
C.作者反对聘请外国建筑师参与设计中国的地标性建筑。
D.地标性建筑的文化追求离不开创新。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围绕这个论点,文章依次阐述的三个观点是:(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下面这个事例,可以放到上文哪一段作为事实论据?请简述理由。
(4分)在国际大都市上海陆家嘴中央商务区,有一栋仿18世纪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立面用了上千根希腊柱子,上面是罗马穹顶。
第段。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鸳鸯劫梁晓声①冯先生是画家,擅画鸳鸯。
他在京郊置了一幢大别墅,还营造了几亩地的庭院。
那庭院里,蓄了一塘水。
塘中养着些水鸟,有野鸭、鹭鸶,还有一对天鹅。
自然,鸳鸯也是少不了一对的。
②有人在买冯先生的鸳鸯戏荷图时,问他:“鸳鸯鸳鸯,雄者为鸳,雌者为鸯;鸳不离鸯,鸯不离鸳,如若分离,又岂能叫鸳鸯?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什么传说故事?”冯先生说,他只对线条和色彩以及构图技巧感兴趣,从来不想知道鸳鸯的什么故事。
③冯先生有一个习惯,每天午睡前,总要坐在二层的落地窗前,俯视着庭院里的花花草草,静静地吸一锅烟斗。
那是夏的一天,他正要磕尽烟灰站起身来的时候,忽见一道暗影自天而降,坠向水塘。
定睛细看,竟是一只苍鹰,企图从水塘里攫捉水鸟。
水鸟们受此惊吓,四面游逃。
两只天鹅,猝临险况,反应迅疾,扇着翅膀跃到了岸上。
苍鹰一袭未成,不肯善罢甘休,旋身飞上天空,第二次俯冲下来,目标盯准的是那只雌鸳鸯。
而水塘里,除了生长着几株荷,再没什么可供水鸟们藏身的地方。
偏那些水鸟,包括鸳鸯,久不起飞,飞的本能已经大大退化。
④冯先生隔窗看呆了。
⑤正在那雌鸳鸯命系一发之际,雄鸳鸯不逃窜了。
它一下子游到了雌鸳鸯前面,张开双翅,勇敢地扇打俯冲下来的苍鹰,结果苍鹰的第二次袭击也没成功。
那苍鹰似乎急眼了,也似乎饿急了,飞上空中,又进行第三次攫捉。
而雄鸳鸯,那美丽的,除了被人观赏几乎再无可取之处的水鸟,也又一次飞离水面,用显然弱势的双翅扇打苍鹰的利爪,拼死保卫它的雌鸳鸯。
力量悬殊的战斗,就这么接二连三地展开了。
⑥令冯先生更加看呆了的是——塘岸上的一对天鹅,仿佛产生了正义的冲动,它们一齐伸展双翅,扑入塘中,同时加入保卫战。
在它们的带动之下,那些野鸭呀,鹭鸶呀,也都不再恐惧,先后参战。
水塘里一时间情况大乱…….⑦待冯先生不再发呆,冲出别墅,战斗已经结束。
苍鹰一无所获,不知去向。
水面上羽毛零落一片,有鹰的,也有那些水鸟的……那只雄鸳鸯就惨了,遍体伤,两只眼睛也瞎了。
⑧到了秋季,冯先生的水塘里增添了一道使人好奇的风景——那只雌鸳鸯,将它的一只翅膀,轻轻搭在雄鸳鸯的身上,缓缓地,缓缓地,在塘中游来游去,俨然一对臂挽着臂散步的恋人。
⑨而那只雄鸳鸯,往日的漂亮不再。
它的背上,翅根,有几处地方裸着褐色的创疤。
肯定的,那几处地方,是永远也不会长出鲜丽的羽毛了……⑩更令人然心动的是——塘中的其他水鸟,包括两只雪白的气质高贵的天鹅,一旦和那对鸳鸯相向游着了,都自觉地给那对鸳鸯让路,仿佛那是不言而喻之事,仿佛那就是塘中的文明准则。
尤其那一对天鹅,当它们让路时,每每曲颈,将它们的头低低地俯下,一副敬的姿态。
!冯先生心中清楚那是为什么。
后来,他常常跟来庭院的朋友讲这个故事。
末了,还总要加上一句:“在我看来,它们每一只都是高贵的。
”(有删改)19.选字填空,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1)那是夏的一天(2)那只雄鸳鸯就惨了,遍体伤(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6.(2分)辛弃疾丑奴儿7.(2分)C(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8.(3分)月色入户9.(3分)只是缺少了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罢了(“但”、“耳”、语序)10.(3分)D(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11.(4分;各2分)(1)返回,回归(2)逃跑,逃亡12.(4分;各2分)州中之士资赡他的物资仁德(或:仁、义;答“恩义”,扣1分)13.(4分;各2分)(1)峄山石间多孔穴,洞达相通,可以居住;(2)地形易守难攻二、现代文阅读(48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14. (2分)地标、标志(代表、象征)15. (2分)A16. (3分)D17. (8分;各2分)论点:优秀的地标性建筑要有文化追求(1)地标性建筑应该与城市环境相融合(2)地标性建筑还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3)地标性建筑要在承载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的基础上追求文化创新。
18. (4分)【评分建议】明确结论(第④、⑤段),1分;理由,3分(提炼出该事例的关键信息,1分;明确相对应的观点,1分;分析事例与观点的关系,1分)【答题示例】A. 可以放在第④段(1分)理由:这座建筑创造性地融合古典与现代(或:中国与西方、多个国家)多元建筑文化,形成了新的建筑样式(1分),能体现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特点(1分),能论证第④段“追求文化创新”的观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