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精讲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 精讲篇 中考压轴题重难点突破七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 类型四

中考数学 精讲篇 中考压轴题重难点突破七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 类型四

由勾股定理得 BC2=22+32=13,CG2=1+(2-n)2,BG2=4+n2,
①若∠BCG=90°,则 BC2+CG2=BG2,

13+1+(2-n)2=4+n2,解得
7 n=2,此时点
G
的坐标为1,27.
②若∠CBG=90°,则 CB2+BG2=CG2,
即 13+4+n2=1+(2-n)2,解得 n=-3,此时点 G 的坐标为(1,-3). ③若∠CGB=90°,则 CG2+BG2=BC2,
即 1+(2-n)2+4+n2=13,解得 n=1+ 3或 n=1- 3, 此时点 G 的坐标为(1,1+ 3)或(1,1- 3).
7 综上所述,点 G 的坐标为1,2或(1,-3)或(1,1+ 3)或(1,1- 3).
【思路点拨】 要使以 B,C,G,H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只需△BCG 是直角三角形即 可,可分为①∠BCG=90°;②∠CBG=90°;③∠CGB=90°三种情况, 分别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求解.
类型四:二次函数与特殊四边形问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 y=ax2+bx+2(a≠0)与 x 轴交于 A(-1,0),B(3,0)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C.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由题意知抛物线经过 A(-1,0),B(3,0),
a-b+2=0,
a=-23,
∴9a+3b+2=0,解得b=43.
等及勾股定理得:AQ2=CQ2,
∴12+q2=(2-q)2,解得
3 q=4.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1+0=0+x,0+2=q+y,
∴x=-1,y=54,即 I-1,45.
②若 AC 是菱形的边,由菱形性质得:QI∥AC,QI=AC. ∵当点 A 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点 C. ∴点 I(或 Q)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点 Q(或 I), 即 x+1=0,y+2=q 或 0+1=x,q+2=y, ∴x=-1 或 x=1.

2022届中考数学压轴题押题及答案解析

2022届中考数学压轴题押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数学压轴题1.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1,0)、C(3,0),点B为抛物线顶点,直线BD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D在x轴上,连接AB、BC.(1)如图1,若∠ABC=60°,则点B的坐标为B(1,2√3);(2)如图2,若∠ABC=90°,AB与y轴交于点E,连接CE.①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②点P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设△PEC的面积为S,点P的横坐标为m,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③如图3,连接OB,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直线QC与直线BC所夹锐角等于∠OBD,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A(﹣1,O)、C(3,0),∴AC=4∵直线BD为抛物线的对称轴,∴AB=CB,BD⊥AC,AD=CD=2∴D(1,0),∵∠ABC=60°,∴△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60°∴tan∠ABC=BDAD,即BD=AD•tan∠ABC=2tan60°=2√3,∴B(1,2√3);故答案为:B(1,2√3);(2)①∵A(﹣1,0),C(3,0)∴AC=4∵直线BD为对称轴∴AD=CD=12AC=2,AB=BC∴D(1,0)∵∠ABC=90°∴△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1,2)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2+2,图象过A(﹣1,0),则0=a(﹣1﹣1)2+2,解得a=−1 2,∴y=−12(x﹣1)2+2,即y=−12x2+x+32;②如图2,过点P作PF⊥y轴于点F,则P(m,−12m2+m+32)∵AB=BC,∠ABC=90°∴∠BAC=45°在Rt△AOE中,∠AOE=90°,∴∠AEO=∠EAO=45°∴AO=EO=1∴E(0,1)∴S=S四边形FPCO﹣S△PEF﹣S△CEO=12(m+3)(−12m2+m+32)−12m(−12m2+m+32−1)−12×1×3 =−34m2+2m+34=−34(m−43)2+2512∵−34<0,∴当m=43时,S最大值=2512,∴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为S=−34m2+2m+34,S的最大值为2512;③抛物线上存在点Q,使直线QC与直线BC所夹锐角等于∠OBD,如图3,在Rt△ABC中,∠ABC=90°,AB=BC,AC=4∴△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2√2∵E(0,1)∴BE =AE =12BC ,即tan ∠BCE =BE BC =12∵tan ∠OBD =OD BD =12∴tan ∠BCE =tan ∠OBD ,即∠BCE =∠OBD 易求得直线CE 解析式为y =−13x +1, 联立方程组{y =−13x +1y =−12x 2+x +32, 解得{x 1=3y 1=0,{x 2=−13y 2=109;∴Q 1(−13,109)在直线AB 上截取BG =12BC ,∴tan ∠BCG =BG BC =12=tan ∠OBD ∴∠BCG =∠OBD ,过点G 作GL ⊥y 轴于L ,则△OAE ∽△LGE ∴GL OA=EL OE=EG AE=21∴GL =2OA =2,EL =2OE =2,OL =OE +EL =1+2=3 ∴G (2,3)∴直线CG 解析式为y =﹣3x +9,解方程组{y =−3x +9y =−12x 2+x +32得{x 1=3y 1=0,{x 2=5y 2=−6 ∴Q 2(5,﹣6),综上所述,点Q 的坐标为:Q 1(−13,109),Q 2(5,﹣6).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12x2+bx+c交x轴正半轴于点A、点B,交y轴于点C,直线y=﹣x+6经过点B、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D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连接DB、DC,点D的横坐标为t,△BCD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点E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过点E作EF⊥x轴,垂足为点F,连接DE,将射线ED沿直线EF折叠,得到对应射线EG,直线DF交射线EG于点H,当S=12,EF=√5FH时,求点E的坐标.解:(1)在y=﹣x+6中,令x=0,得y=6,∴C(0,6),令y=0,得x=6,∴B(6,0)将B(6,0),C(0,6)代入y=12x2+bx+c中,得{12×62+6b+c=0c=6,解得{b=−4c=6∴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2x2−4x+6;(2)如图1,过点D作DL⊥BC于L,作DK∥y轴交BC于K,则∠DLK=∠BOC=90°,∵DK∥y轴∴∠DKL=∠BCO∴∠DKL∽∠BCO∴DLDK =OBBC∴DL •BC =DK •OB∵D (t ,12t 2−4t +6),K (t ,﹣t +6)∴DK =﹣t +6﹣(12t 2−4t +6)=−12t 2+3t∴S =12DL •BC =12DK •OB =12×(−12t 2+3t )×6=−32t 2+9t ,在y =12x 2−4x +6中,令y =0,得12x 2−4x +6=0,解得:x 1=2,x 2=6,∵点D 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2<t <6, ∴S =−32t 2+9t (2<t <6);(3)当S =12时,−32t 2+9t =12,解得:t 1=2,t 2=4,∵2<t <6,∴t =4,∴D (4,﹣2)如图2,点E 在x 轴上方对称轴左侧时,过D 作DG ∥x 轴交射线EG 于G ,交EF 于R ,设E (m ,12m 2−4m +6),m <2,则F (m ,0),G (2m ﹣4,﹣2)∴直线DE 解析式为y =12(m ﹣4)x +6﹣2m ,直线GE 解析式为y =12(4﹣m )x +m 2﹣6m +6 直线DH 解析式为y =2m−4x −2mm−4 ∵12(4﹣m )×2m−4=−1∴GE ⊥DH∴∠EHG =∠ERD =90° ∵∠REG =∠RED ∴△EFH ∽△EDR ∴DR ER=FH EH,∵EF =√5FH ,∴EH =2FH∴ER =2DR ,即12m 2−4m +6+2=2(4﹣m ),解得:m 1=0,m 2=4(舍去) ∴E 1(0,6);如图3,点E 在x 轴上方对称轴右侧时,过D 作DG ∥x 轴交射线EG 于G ,交EF 于R ,设E (m ,12m 2−4m +6),m >6,与上述方法相同可得:ER =2DR ,即12m 2−4m +6+2=2(m ﹣4),解得:m 1=4(舍去),m2=8,∴E2(8,6);综上所述,点E的坐标为:E1(0,6),E2(8,6).3.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12x2+2x﹣1与直线y=﹣x﹣1相交于A,B两点,点C为顶点,连接AC.(1)如图1,连接BC,点P为线段AB上一动点,过点P作PE⊥x轴于点E,PF⊥BC 于点F,过点P作PQ∥x轴交抛物线于点Q(点Q在点P左侧),当PE•PF取得最大值时,在y轴上取一点R,连接QR,求PQ+2QR+√2RO的最小值;(2)如图2,将抛物线沿射线AC方向平移,记平移后的抛物线为y′,顶点为K,当AC=CK时,点N为平移后的抛物线y′上一点,其横坐标为8.点M为线段AB上一点,连接CM,且CM=BM,将△ACM绕点B顺时针旋转α度(0<α<180),旋转后的三角形为△A′C′M′,记直线A′C′与直线AB相交于点S,直线C′M′与直线AB相交于点T,连接NS,NT.是否存在点S和点T,使△C′ST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NST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由抛物线y =−12x 2+2x ﹣1=−12(x ﹣2)2+1得:C (2,1),解方程组{y =−12x 2+2x −1y =−x −1,得:{x 1=0y 1=−1,{x 2=6y 2=−7;∴A (0,﹣1),B (6,﹣7),过C 作CS ⊥y 轴于S ,过B 作BK ⊥y 轴于K ,则∠ASC =∠AKB =90° ∵CS =2,AS =1﹣(﹣1)=2,BK =6,AK =﹣1﹣(﹣7)=6 ∴AS =CS ,AK =BK∴△ACS 和△ABK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AS =∠BAK =45°,AC =2√2,AB =6√2 ∴∠BAC =90°,BC =√AC 2+AB 2=4√5设P (m ,﹣m ﹣1),0≤m ≤6,则PE =﹣(﹣m ﹣1)=m +1,PB =√2(6﹣m ), ∵PF ⊥BC∴∠BFP =∠BAC =90° △BPF ∽△BCA ∴PF BP=AC BC=√24√5,∴PF =√55(6﹣m ) ∴PE •PF =(m +1)×√55(6﹣m )=−√55(m −52)2+49√520,∵−√55<0,∴当m =52时,PE •PF 取得最大值,此时,P (52,−72),∵PQ ∥x 轴∴Q (﹣1,−72),在x 正半轴上截取OG =OR ,连接RG ,过O 作OT ⊥RG 于T ,则RT =√22RO ,∵PQ +2QR +√2RO =PQ +2(QR +√22RO )求PQ +2QR +√2RO 的最小值,即求QR +√22RO 的最小值,当Q ,R ,T 三点共线时,QR +√22RO 的值最小;∵∠ORG =45° ∴∠PQR =∠QRK =45° ∴QR =√2,RO =52, ∴PQ +2QR +√2RO 的最小值=52−(﹣1)+2(√2+√22×52)=7+9√22; (2)∵AC =CK ,∴K (4,3)∴平移后的抛物线为y ′=−12(x ﹣4)2+3, ∴N (8,﹣5)过点N 作NZ ⊥AB 于Z ,作NN ′∥x 轴交AB 于N ′,则∠NN ′Z =45°,N ′(4,﹣5) ∴NN ′=8﹣4=4,NZ =√22×4=2√2∵点M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CM =BM ,设M (t ,﹣t ﹣1) ∴(t ﹣2)2+(﹣t ﹣1﹣1)2=(t ﹣6)2+(﹣t ﹣1+7)2,解得:t =83∴M (83,−113)∴CM =BM =10√23,AM =AB ﹣BM =8√23∴AC :AM :CN =3:4:5,△C ′ST 为等腰三角形,可以分三种情形:①C ′T =ST ,如图2,作TL ⊥SC ′于L ,则∠TSC ′=∠C ′=∠ACM ,SL =LC ′=12SC ′, ∴sin ∠TSC ′=sin ∠ACM =45,∵BA ′=BA =6√2, ∴BS =BA′sin∠TSC′=6√245=15√22,∴S (−32,12),∵A′BA′S=tan ∠TSC ′=tan ∠ACM =43,∴A ′S =34A ′B =9√22,SC ′=A ′S +A ′C ′=13√22,SL =13√24, ∴ST =53SL =65√212∴S △NST =12ST •NZ =12×65√212×2√2=656, ②C ′S =C ′T ,如图3,作C ′H ⊥AB 于H ,作TL ⊥SC ′于L ,作NZ ⊥AB 于Z , 由①知AC :AM :CN =3:4:5,即:A ′C ′:A ′M ′:C ′M ′=3:4:5, ∵TL ∥A ′M ′,∴C ′L :LT :C ′T =3:4:5,设C ′L =3k ,LT =4k ,C ′T =5k ∴C ′S =C ′T =5k ,LS =2k ,ST =√LS 2+LT 2=2√5k ,A ′S =5k ﹣2√2, ∵LT ∥A ′B∴A ′S :A ′B =SL :LT =1:2,即:2A ′S =A ′B ,2(5k ﹣2√2)=6√2,解得:k =√2 ∴ST =2√5×√2=2√10 ∴S △NST =12ST •NZ =12×2√10×2√2=4√5; ③C ′S =ST ,如图4,作SB ⊥C ′T 于B ′,作TL ⊥SC ′于L ,作NZ ⊥AB 于Z , 则C ′B ′=B ′T ,∠STC ′=∠C ′=∠ACM ∴SB′SC′=LT C′T =sin ∠ACM =45,设SB ′=4t ,SC ′=5t ,则C ′B =B ′T =3t ,ST =5t∴C ′L =35C ′T =185t ,SL =SC ′﹣C ′L =75t ,LT =245t , ∵LT ∥BA ′ ∴SA′A′B=SL LT=724,24SA ′=7A ′B∴24(5t ﹣2√2)=7×6√2,解得:t =3√24 ∴ST =15√24 ∴S △NST =12ST •NZ =12×15√24×2√2=152, 综上所述,△C ′ST 为等腰三角形时,△NST 的面积为:656或4√5或152.4.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D 为AB 边上的一点,以AD 为直径的⊙O 交BC 于点E ,交AC 于点F ,过点C 作CG ⊥AB 交AB 于点G ,交AE 于点H ,过点E 的弦EP 交AB 于点Q (EP 不是直径),点Q 为弦EP 的中点,连结BP ,BP 恰好为⊙O 的切线.(1)求证:BC 是⊙O 的切线.(2)求证:EF̂=ED ̂. (3)若sin ∠ABC ═35,AC =15,求四边形CHQE 的面积.(1)证明:连接OE ,OP ,∵AD 为直径,点Q 为弦EP 的中点,∴PE ⊥AB ,点Q 为弦EP 的中点,∴AB 垂直平分EP ,∴PB =BE ,∵OE =OP ,OB =OB ,∴△BEO ≌△BPO (SSS ),∴∠BEO=∠BPO,∵BP为⊙O的切线,∴∠BPO=90°,∴∠BEO=90°,∴OE⊥BC,∴BC是⊙O的切线.(2)证明:∵∠BEO=∠ACB=90°,∴AC∥OE,∴∠CAE=∠OEA,∵OA=OE,∴∠EAO=∠AEO,∴∠CAE=∠EAO,̂=ED̂.∴EF(3)解:∵AD为的⊙O直径,点Q为弦EP的中点,∴EP⊥AB,∵CG⊥AB,∴CG∥EP,∵∠ACB=∠BEO=90°,∴AC∥OE,∴∠CAE=∠AEO,∵OA=OE,∴∠EAQ=∠AEO,∴∠CAE=∠EAO,∵∠ACE=∠AQE=90°,AE=AE,∴△ACE≌△AQE(AAS),∴CE=QE,∵∠AEC+∠CAE=∠EAQ+∠AHG=90°,∴∠CEH=∠AHG,∵∠AHG=∠CHE,∴∠CHE=∠CEH,∴CH =CE ,∴CH =EQ ,∴四边形CHQE 是平行四边形,∵CH =CE ,∴四边形CHQE 是菱形,∵sin ∠ABC ═sin ∠ACG ═AG AC =35, ∵AC =15,∴AG =9,∴CG =√AC 2−AG 2=12,∵△ACE ≌△AQE ,∴AQ =AC =15,∴QG =6,∵HQ 2=HG 2+QG 2,∴HQ 2=(12﹣HQ )2+62,解得:HQ =152,∴CH =HQ =152,∴四边形CHQE 的面积=CH •GQ =152×6=45.5.如图,△ABC 中,AB =AC ,⊙O 是△ABC 的外接圆,BO 的延长线交边AC 于点D .(1)求证:∠BAC =2∠ABD ;(2)当△BCD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BCD 的大小;(3)当AD =2,CD =3时,求边BC 的长.(1)证明:连接OA.∵AB=AC,̂=AĈ,∴AB∴OA⊥BC,∴∠BAO=∠CAO,∵OA=OB,∴∠ABD=∠BAO,∴∠BAC=2∠ABD.(2)解:如图2中,延长AO交BC于H.①若BD=CB,则∠C=∠BDC=∠ABD+∠BAC=3∠ABD,∵AB=AC,∴∠ABC=∠C,∴∠DBC=2∠ABD,∵∠DBC +∠C +∠BDC =180°,∴8∠ABD =180°,∴∠C =3∠ABD =67.5°.②若CD =CB ,则∠CBD =∠CDB =3∠ABD , ∴∠C =4∠ABD ,∵∠DBC +∠C +∠CDB =180°,∴10∠ABD =180°,∴∠BCD =4∠ABD =72°.③若DB =DC ,则D 与A 重合,这种情形不存在. 综上所述,∠C 的值为67.5°或72°.(3)如图3中,作AE ∥BC 交BD 的延长线于E .则AE BC =AD DC =23, ∴AO OH =AE BH =43,设OB =OA =4a ,OH =3a , ∵BH 2=AB 2﹣AH 2=OB 2﹣OH 2,∴25﹣49a 2=16a 2﹣9a 2,∴a 2=2556,∴BH =5√24, ∴BC =2BH =5√22.。

2022年中考数学压轴题讲义 利用代数求解最值问题

2022年中考数学压轴题讲义 利用代数求解最值问题

利用代数求解最值问题1、问题提出:(1)如图1,点B 、C 在O 上且BC=2,过点O 作OE ⊥BC ,交BC 于点A ,交O 于点E ,连接BE 、CE ,若∠CBE =30°,则线段AE 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问题探究:(2)如图2,在ABC 中,BC=2,∠BAC=45°,求边AC 长度的最大值: 问题解决:(3)如图3,某城市拟在河流m 、n 所夹半岛区城建一个湿地公园,公园的周长由亲水廊桥AB 、AD 、CD 和绿化带BC 四部分构成,其中B 、C 两定点间的距离为2000米,根据规划要求,A 、D 两点间的距离为600米,A 、D 两点到直线BC 的距离相等,AD 的中点E 到BC 的距离比点A 到BC 的距离多1003米。

若修建时需保证∠B 与∠C 的和为120度,请判断这个湿地公园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结果保留π)图1 图2 图32、问题探究:(1)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 ,∠ABC =60°,AB =3,BC =5,M 、N 分别为AD 、DC 上的点,且DM +DN =4,则四边形BMDN 的面积最大值是 . (2)如图2,∠ACB =90°,且AC +BC =4,连接AB ,则△ABC 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问题解决EDC AO E C BBAB Cmn(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交BD于O,已知∠AOB=120°,且AC+BD=10,则△AOD与△BOC的周长之和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定值;若不是,求出最小值.3、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90°,AB∥CD.AB=5,AD=6,∠A=60°,在AD边上确定一点E,使得∠BEC=60°,则AE=()A.4−√6B.6﹣2√3C.5−√13D.3√324、【问题提出】(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点P为AB上一点,∠DPC=∠A=∠B=90°,若AP=2,PC=2DP,则BC=____________(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90°,AB=10,AD=13,点E在线段BC上且BE=6,连接DE,作DE⊥EF,交AB于点F,则四边形ADEF的面积为___________【问题解决】(3)某精密仪器厂接到生产一种特殊四边形金属部件的任务,部件要求: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4厘米,点C到AB的距离为5厘米,∠C=90°,且BC=2CD,在满足要求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仪器厂希望造价最低,已知这种金属材料每平方厘米造价50元,请问一个这种四边形金属部件的造价最低是多少元?图1 图2 图35、如图,已知30MAN ∠=,点P 为MAN ∠内部一点,PEF 为等边三角形,点F 落在AM 上,点E 落在AN 上,过点P 做PC AN ⊥于点C ,PD AM ⊥于点D ,设PC 的长为x ,PEF 的面积为y ,若43AC =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6、如图,等腰Rt △DEF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等边△ABC 的三条边上,∠EDF=90°,已知AB=3√3+3,则△DEF 面积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C DCB A D CFM NAP EFCABED7、问题提出(1)如图1,已知三角形ABC ,请在BC 边上确定一点D ,使得AD 的值最小. 问题探究(2)如图2,在等腰△ABC 中,AB =AC ,点P 是AC 边上一动点,分别过点A ,点C 作线段BP 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为点D ,E ,若AB =5,BC =6,求线段BP 的取值范围,并求AD +CE 的最大值.问题解决(3)如图3,正方形ABCD 是一块蔬菜种植基地,边长为3千米,四个顶点处都建有一个蔬菜采购点,根据运输需要,经过顶点A 处和BC 边的两个三等分点E 、F 之间的某点P 建设一条向外运输的快速通道,其余三个采购点都修建垂直于快速通道的蔬菜输送轨道,分别为BB ′、CC ′、DD ′.若你是此次项目设计的负责人,要使三条运输轨道的距离之和(BB ′+CC ′+DD ′)最小,你能不能按照要求进行规划,请通过计算说明.8、(1)问题初探: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长度之和是10,当两直角边分别是_____,_______时,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最大;(2)问题解决:如图,在一个t R EFG 的内部作一个矩形ABCD ,其中点A 和点D 分别在两直角边上,BC 在斜边上,EF=30cm ,FG=40cm ,矩形面积最大是多少?(3)问题拓展:如图,矩形ABCD 中,AB=20cm ,BC=30cm ,点E 是AD 边上的动点(点E 与A,D 两点不重合),连接BE 、CE ,点F 是BC 边上的动点,过F 作FG ∥CE 交BE 于点G ,求三角形EFG 面积的最大值。

2021年中考《第一讲:填空选择压轴题选讲》专题复习含答案

2021年中考《第一讲:填空选择压轴题选讲》专题复习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辅导 第一讲 填空选择压轴题选讲真题再现:1.(2022年苏州第12题)初三数学课本上,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时.列了如下表格:根据表格上的信息同答问题:该=次函数2y ax bx c =++在x =3时,y= .2.(2022年苏州第18题)如图.AB 为⊙O 的直径,AC 交⊙O 于E 点,BC 交⊙O 于D 点,CD=BD ,∠C=70°. 现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45°; ②AC=AB :③AE BE =; ④CE ·AB=2BD 2.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3.(江苏省2022年第8题)下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 第1个数:11122-⎛⎫-+ ⎪⎝⎭; 第2个数:2311(1)(1)1113234⎛⎫⎛⎫---⎛⎫-+++ ⎪⎪ ⎪⎝⎭⎝⎭⎝⎭; 第3个数:234511(1)(1)(1)(1)11111423456⎛⎫⎛⎫⎛⎫⎛⎫-----⎛⎫-+++++ ⎪⎪⎪⎪ ⎪⎝⎭⎝⎭⎝⎭⎝⎭⎝⎭; ……第n 个数:232111(1)(1)(1)111112342n n n -⎛⎫⎛⎫⎛⎫----⎛⎫-++++ ⎪⎪ ⎪ ⎪+⎝⎭⎝⎭⎝⎭⎝⎭. 那么,在第10个数、第11个数、第12个数、第13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 .第10个数;B .第11个数;C .第12个数;D .第13个数4.(江苏省2022年第18题)如图,已知EF 是梯形ABCD 的中位线,DEF △的面积为24cm ,则梯形ABCD 的面积为cm 2.5.(202X 年苏州第10题)如图,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2),⊙C 的圆心坐标为(-1,0),半径为1.若D 是⊙C 上的一个动点,线段DA 与y 轴交于点E ,则△ABE 面积的最小值是( )A .2B .1C .222- D .22- 6.(202X 年苏州第18题)如图,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30,、(0,2), P 是△AOB 外接圆上的一点,且∠AOP=45°,则点P 的坐标为.7.(2022年苏州第10题)如图,已知A 点坐标为(5,0),直线(0)y x b b =+>与y 轴交于点B ,连接AB ,∠a =75°,则b 的值为( )A .3B .533C .4 D .5348.(2022年苏州第18题)如图,已知点A 的坐标为(3,3),AB ⊥x 轴,垂足为B ,连接OA ,反比例函数k y x =(k>0)的图象与线段OA 、AB 分别交于点C 、D .若AB =3BD ,以点C 为圆心,CA 的54倍的长为半径作圆,则该圆与x 轴的位置关系是(填“相离”、“相切”或“相交”).9.(2022年苏州第10题)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放置了 5个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用阴影表示),点B 1在y 轴上,点C 1、E 1、E 2、C 2、E 3、E 4、C 3在x 轴上.若正方形A 1B 1C 1D 1的边长为1,∠B 1C 1O =60°,B 1C 1∥B 2C 2∥B 3C 3,则点A 3到x 轴的距离是( )A .3318+B . 3118+C . 336+D . 316+10.(2022年苏州第17题)如图,已知第一象限内的图象是反比例函数1y x =图象的一个分支,第二象限内的图象是反比例函数2y x=-图象的一个分支,在x 轴上方有一条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与它们分别交于点A、B,过点A、B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若四边形ACDB的周长为8且AB<AC,则点A的坐标是.(第10题)11.如图①,在梯形ABCD中,AD∥BC,∠A=60°,动点P从A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A→B→C→D 的方向不停移动,直到点P到达点D后才停止.已知△PAD的面积S(单位:cm2)与点P移动的时间t(单位:s)的函数关系如图②所示,则点P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秒(结果保留根号).12.(2021年•苏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OAB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3,),点C的坐标为(,0),点P为斜边OB上的一个动点,则P A+PC的最小值为()A.;B.;C.;D.2;(第12题)(第13题)13.(2021年•苏州)如图,AB切⊙O于点B,OA=2,∠OAB=30°,弦BC∥OA,劣弧的弧长为.(结果保留π)14.(2021年•苏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顶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点Q在对角线OB上,且QO=OC,连接CQ并延长CQ交边AB于点P.则点P的坐标为.(第14题)(第15题)15.(2021年•苏州)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边CD的中点,将△ADE沿AE折叠后得到△AFE,且点F在矩形ABCD内部.将AF延长交边BC于点G.若=,则=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16.(2021年•苏州)如图,港口A在观测站O的正东方向,OA=4km,某船从港口A出发,沿北偏东15°方向航行一段距离后到达B处,此时从观测站O处测得该船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则该船航行的距离(即AB的长)为()A.4km;B.2km ;C.2km;D.(+1)km(第16题)(第17题)17.(2021年•苏州)如图,△AOB 为等腰三角形,顶点A 的坐标(2,),底边OB 在x 轴上.将△AOB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A ′O ′B ′,点A 的对应点A ′在x 轴上,则点O ′的坐标为( )A . (,)B . (,)C . (,)D . (,4) 18.(2021年•苏州)如图,在△ABC 中,AB =AC =5,BC =8.若∠BPC =∠BAC ,则tan ∠BPC =.(第18题)(第19题) 19.(2021年•苏州)如图,在矩形ABCD 中,=,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边AD 于点E .若AE •ED =,则矩形ABCD 的面积为. 20.(2021年•苏州)如图,直线l 与半径为4的⊙O 相切于点A ,P 是⊙O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重合),过点P 作PB ⊥l ,垂足为B ,连接P A .设P A =x ,PB =y ,则(x ﹣y )的最大值是.(第20题)模拟训练:1.(青云中学2021年中考模拟)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 =2,点E 是DC 中点,AF 平分∠EAB ,FH ⊥AD 交AE 于点G ,则GH 的长为( ) A.512 B.512 C.514 D.5142.(青云中学2021年中考模拟)已知菱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A (5,0),OB =54,点P 是对角线OB 上的一个动点,D (0,1),当CP +DP 最短时,点P 的坐标为( ) A.1(1,)2 B.42(,)33 C.63(,)55 D.105(,)773.(青云中学2021年中考模拟)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C ⊥AB ,∠ABC =30°,过点A 作AE ⊥BC 于点E ,交BD 于点F ,则AOAF =.4.(青云中学2021年中考模拟)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A (1,12)和B (6,2)两点,点P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不与点A 和B 重合),过P 点分别作x 、y 轴的垂线PC 、PD 交反比例函数图像于点M 、N ,则四边形PMON 面积的最大值是.5.(无锡市滨湖区2021年)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A 、B 在双曲线y =k x ( x >0)上,BC 与x 轴交于点D .若点A 的坐标为(2,4),则点D 的坐标为()A .(322,0)B .(215,0) C .(968,0) D .(548,0) 6.(无锡市滨湖区2021年)如图,在⊙O 中直径AB=8,弦AC=CD=2,则BD 长为( ) A .7 B .6 C .53 D .51597.如图,⊙O 的半径为1,正方形ABCD 顶点B 坐标为(5,0),顶点D 在 ⊙O 上运 动,则正方形面积最大时,正方形与⊙O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8.如图,在Rt △ABC 中,∠C=90°,AC=3cm ,BC=4cm ,点E 从C 点出发向终点B 运动,速度为1cm/秒,运动时间为t 秒,作EF ∥AB ,点P 是点C 关于FE 的对称点,连接AP ,当△AFP 恰好是直角三角形时,t 的值为____________.(第7题)9.(南通启东市2021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OC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边BO 在x 轴的负半轴上,∠BOC =60°,顶点C 的坐标为(m , 33),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像与菱形对角线AO 交于D 点,连接BD ,当BD ⊥x 轴时,k 的值是( ).A .63;B .-63;C .123;D .-123(第9题)(第10题)10.(南通启东市2021年)如图,在RT △ABC 中,∠A =90°,AB =6,AC =8,点D 为边BC 的中点,点M 为边AB 上的一动点,点N 为边AC 上的一动点,且∠MDN =90°,则cos ∠DMN 为( ). A. 105; B. 55; C. 35; D. 4511.(南通启东市2021年)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 =8,BC =6,P 为AD 上一点,将△ABP 沿BP 翻折至△EBP ,PE 与CD 相交于点O ,且OE =OD ,则AP 值为.12.(南通启东市2021年)已知点P 的坐标为(m -1,m 2-2m -3),则点P 到直线y =-5的最小值为.(第11题)13.(2021年苏州市平江)如图,在等边△ABC 中,AB =10,BD =4,BE =2,点P 从点E 出发沿EA 方向运动,连结PD ,以PD 为边,在PD 的右侧按如图所示的方式作等边△DPF ,当点P 从点E 运动到点A 时,点F 运动的路径长是.14.(2021年苏州模拟)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º,∠A =30º,BC =2,将△AB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n 度后,得到△EDC ,此时,点D 在AB 边上,斜边DE 交AC 边于点F ,则n 的大小和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A . 30,2B .60,2C . 60,32D . 60,315.(2021年苏州模拟)如图,以O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y =-x +3交于A 、B 两点,若△OAB 恰为等边三角形,则弧AB 的长度为()A .23πB .πC . 23πD .13π 16.(2021•苏州模拟)如图,□ABCD 顶点A ,B 坐标分别是A (-1,0),B (0,-2),顶点C ,D 在双曲线y =kx上,边AD 交y 轴于点E ,且四边形B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5倍,则k =_____. (第16题)(第17题)17.(2021年苏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 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 的坐标为(1,0),点D 的坐标为(0,3).延长CB 交x 轴于点A 1,作正方形A 1B 1C 1C ;延长C 1B 1交x 轴于点A 2,作正方形A 2B 2C 2C 1…,按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第4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18.(吴江区2021年)如图,在半径为5的⊙O 中,AB 、CD 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弦,垂足为P ,且4AB CD ==,则OP 的长为( )A. 1B.2C. 2D. 22(第14题) 15题) AB x y O19. (吴江区2021年)如图,A 、B 、C 是反比例函数(0)k y k x=<图象上三点,作直线l ,使A 、B 、C 到直线l 的距离之比为3:1:1,则满足条件的直线l 共有( )A. 4条B. 3条C. 2条D. 1条(第18题)(第19题)20.(蔡老师预测2022年)如图,将正六边形ABCDEF 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后,若点A 、B 、E 的坐标分别为 (a ,b )、(3,1)、(-a ,b ),则点D 的坐标为( )A .(1,3)B .(3,-1)C .(-1,-3)D .(-3,1)21.(蔡老师预测2022年)二次函数y =a (x -b )2+c (a <0)的图像经过点(1,1)和(3,3),则b 的取值范围是.22.(蔡老师预测2022年)如图,在△ABC 中,∠C =90°,AC =BC =1,P 为△ABC 内一个动点,∠PAB =∠PBC ,则CP 的最小值为.23. (苏州市区2021年)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OB 的两条直角边OA 、OB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OA =3,OB =4.把△AOB 绕点A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ADC .边OB 上的一点M 旋转后的对应点为'M ,当DM AM +'取得最小值时,点M 的坐标为( )A.)5330(,B.)430(,C. )530(, D.)30(, 24.(苏州市区2021年)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ABC =90°,AB =BC =4.点P 是△ABC 内的一点,连接PC ,以PC 为直角边在PC 的右上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连接AD ,若AD ∥BC ,且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12,则BP 的长为.25.(太仓市2021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为坐标系原点,A (3,0),B (3,1),C (0,1),将O AB ∆沿直线OB 折叠,使得点A 落在点D 处,OD 与BC 交于点E ,则OD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 )A .45y x =B .54y x =C .34y x =D .43y x =26.(太仓市2022年)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且a >b >c ,a +b +c =0,有以下四个命题,①x =1是二次方程ax 2+bx +c=0的一个实数根;②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开口向下;③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④不等式4a +2b +c >0一定成立.则一定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27.(太仓市2021年)已知△ABC 中,AB=4,AC=3,当∠B 取得最大值时,BC 的长度为.28.(相城区2021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 的端点坐标为(2,4)A -,(4,2)B ,直线2y kx =-与线段AB 有交点,则k 的值不可能是( )A 5- B.2- C. 3 D. 529.(相城区2021年)若,()m n m n <是关于x 的方程()()310x a x b --=的两根,且a b <,则a 、b 、m 、n 的大小关系是( )A.m a b n <<<B.a m n b <<<C.a m b n <<<D. m a n b <<<(第28题)(第30题)30.(相城区2021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3,2)M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4y 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则四边形MAOB 的面积为. 31.(相城区2021年)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P 为AB 的中点,Q 为边CD 上一动点,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边AD 、BC 于点M 、N ,顺次连接P 、M 、Q 、N ,则四边形PMQN 的面积的最大值.(第31题) 32.(高新区2021年)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P 从起点B 出发,沿BC ,CD 逆时针方向向终点D 匀速运动.设点P 所走过的路程为x ,则线段AP ,AD 与平行四边形的边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y ,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大致如图2,则AB 边上的高是( ) A .3B .4C .5D .6 33.(高新区2021年)如图,菱形ABCD 放置在直线l 上(AB 与直线l 重合),AB =4,∠DAB =60°,将菱形ABCD 沿直线l 向右无滑动地在直线l 上滚动,从点A 离开出发点到点A 第一次落在直线l 上为止,点A 运动经过的路径总长度为( )A 163πB .163π;C .4433ππD .8833ππ 第32题图 O 图2 xy 5 11 24 B图1 A C34.(高新区2021年)如图,已知点A 是双曲线1y x=在第一象限的分支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O 并延长交另一分支于点B ,以AB 为边作等边△ABC ,点C 在第四象限.随着点A 的运动,点C 的位置也不断变化,但点C 始终在双曲线k y x=(k <0)上运动,则k 的值是. 35.(高新区2021年)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 、D 重合),连结AP ,过点B 作直线AP 的垂线,垂足为H ,连结DH ,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则线段DH 长度的最小值是.36.(高新区2021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平行四边形OABC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6,0),(7,3),将平行四边形OABC 绕点O 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平行四边形OA′B′C′,当点C′落在BC 的延长线上时,线段OA ′交BC 于点E ,则线段C′E 的长度为.(第37题)37.(2021年常熟)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60ADC BAD ∠=︒∠=︒,对角线AC 平分BAD ∠,且4AB AC ==,点E 、F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连接DE 、EF 、DF ,则DF 的长为.38. (2021年常熟)如图,在ABC ∆中,90,8,6ACB BC AC ∠=︒==,以点C 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上有一个动点D .连接AD 、BD 、CD ,则12BD AD +的最小值是. 39.(2021年吴中)如图,二次函数213222y x x =--+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点(,)D m n 是抛物线在第二象限的部分上的一动点,则四边形OCDA 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2024届中考数学压轴题冲刺满分(含答案)

2024届中考数学压轴题冲刺满分(含答案)

压轴题【题型精讲】题型一:动态几何1(2021·江苏苏州·一模)如图,△ABC 内接于⊙O ,BC =12,∠A =60°,点D 为弧BC 上一动点,BE ⊥直线OD 于点E .当点D 从点B 沿弧BC 运动到点C 时,点E 经过的路径长为()A.833π B.83π C.433π D.43π2(2021·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2cm ,∠D =60°,点P ,Q 同时从点A 出发,点P 以1cm/s 的速度沿A -C -D 的方向运动,点Q 以2cm/s 的速度沿A -B -C -D 的方向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D 点时,两点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 (s ),△APQ 的面积为y (cm 2),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是()A. B.C. D.3(2021·山东济南·三模)如图1,在Rt △ABC 中,∠A =90°,BC =10cm ,点P ,点Q 同时从点B 出发,点P 以2cm/s 的速度沿B →A →C 运动,终点为C ,点Q 出发t 秒时,△BPQ 的面积为ycm 2,已知y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曲线OM 和MN 均为抛物线的一部分),给出以下结论:①AC =6cm ;②曲线MN 的解析式为y=-45t2+285t(4≤t≤7);③线段PQ的长度的最大值为6510cm;④若△PQC与△ABC相似,则t=407秒,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题型二:新定义问题4(2023·重庆·中考真题)在多项式x-y-z-m-n(其中x>y>z>m>n)中,对相邻的两个字母间任意添加绝对值符号,添加绝对值符号后仍只有减法运算,然后进行去绝对值运算,称此为“绝对操作”.例如:x-y-|z-m|-n=x-y-z+m-n,x-y-z-m-n=x-y-z-m+n,⋯.下列说法:①存在“绝对操作”,使其运算结果与原多项式相等;②不存在“绝对操作”,使其运算结果与原多项式之和为0;③所有的“绝对操作”共有7种不同运算结果.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B.1C.2D.35(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如M=1,2,x,我们叫集合M,其中1,2,x叫做集合M的元素.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如x必然存在),互异性(如x≠1,x≠2),无序性(即改变元素的顺序,集合不变).若集合N=x,1,2,我们说M=N.已知集合A=1,0,a,集合B=1a,a ,ba,若A=B,则b-a的值是()A.-1B.0C.1D.26(2021·湖北荆州·中考真题)定义新运算“※”:对于实数m,n,p,q,有m,p※q,n=mn+pq,其中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如:2,3※4,5=2×5+3×4=22.若关于x的方程x2+1,x※5-2k,k=0有两个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54且k≠0 B.k≤54C.k≤54且k≠0 D.k≥54题型三:猜想和证明7(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题)综合与实践.(1)提出问题.如图1,在△ABC和△ADE中,∠BAC=∠DAE=90°,且AB=AC,AD=AE,连接BD,连接CE交BD的延长线于点O.①∠BOC的度数是.②BD:CE=.(2)类比探究.如图2,在△ABC和△DEC中,∠BAC=∠EDC=90°,且AB=AC,DE=DC,连接AD、BE并延长交于点O.①∠AOB的度数是.②AD:BE=.(3)问题解决.如图3,在等边△ABC中,AD⊥BC于点D,点E在线段AD上(不与A重合),以AE为边在AD的左侧构造等边△AEF,将△AEF绕着点A在平面内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如图4,M为EF的中点,N 为BE的中点.①试说明△MND为等腰三角形.②求∠MND的度数.8(2020·河南驻马店·模拟预测)在△ABC中,∠ACB=90°,AC=BC,点D是直线AB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CD,在CD的右侧以CD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CDE,点H是BD的中点,连接EH.【问题发现】(1)如图(1),当点D是AB的中点时,线段EH与AD的数量关系是,位置关系是.【猜想证明】(2)如图(2),当点D在边AB上且不是AB的中点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仅就图(2)中的情况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拓展应用】(3)若AC=BC=22,其他条件不变,连接AE,BE.当△BCE是等边三角形时,直接写出△ADE的面积.题型四:阅读理解9(2023·江西新余·一模)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 a≠0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c,那么我们把经过点0,c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称为这条抛物线的极限分割线.【特例感知】(1)抛物线y=x2+2x+1的极限分割线与这条抛物线的交点坐标为.【深入探究】(2)经过点A-2,0和B x,0(x>-2)的抛物线y=-14x2+12mx+n与y轴交于点C,它的极限分割线与该抛物线另一个交点为D,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点D的坐标.【拓展运用】(3)在(2)的条件下,设抛物线y =-14x 2+12mx +n 的顶点为P ,直线EF 垂直平分OC ,垂足为E ,交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F .①当∠CDF =45°时,求点P 的坐标.②若直线EF 与直线MN 关于极限分割线对称,是否存在使点P 到直线MN 的距离与点B 到直线EF 的距离相等的m 的值?若存在,直接写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23·山东青岛·二模)如图1,AD 是△ABC 的高,点E ,F 分别在边AB 和AC 上,且EF ∥BC .由“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对应边的比”可以得到以下结论:AG AD=EFBC .(1)如图2,在△ABC 中,BC =6,BC 边上的高为8,在△ABC 内放一个正方形MNGH ,使其一边GH 在BC 上,点M ,N 分别在AB ,AC 上,则正方形MNGH 的边长=;(2)某葡萄酒庄欲在展厅的一面墙上,布置一个腰长为100cm ,底边长为120cm 的等腰三角形展台.现需将展台用平行于底边的隔板,每间隔10cm 分隔出一层,再将每一层尽可能多的分隔成若干个开口为正方形的长方体格子,要求每个格子内放置一瓶葡萄酒,平面设计图如图3所示,将底边BC 的长度看作是第0层隔板的长度;①在分隔的过程中发现,当隔板厚度忽略不计时,每层平行于底边的隔板长度(单位:cm )随着层数(单位:层)的变化而变化.请完成下表:层数/层0123⋯隔板长度/cm120__________________⋯②在①的条件下,请直接写出该展台最多可以摆放多少瓶葡萄酒?题型五:开放探究11(2022·安徽滁州·二模)【证明体验】(1)如图1,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ADC =60°,点E 在线段AB 上,AE =AC ,求证:DE 平分∠ADB ;【思考探究】(2)如图2,在(1)的条件下,F 为AB 上一点,连接FC 交AD 于点G .若FB =FC ,求证:DE 2=BD ⋅DG ;【拓展延伸】(3)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平分∠BAD ,∠BCA =2∠DCA ,点E 在AC 上,∠EDC =∠ABC ,若BC =5,CD =25,AD =2AE ,求AC 的长.12(2022·浙江杭州·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4,0),(0,8),动点P从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C从点B出发,沿射线BO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以CP,CO为邻边构造▱PCOD,在线段OP延长线上取点E,使PE=AO,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点C运动到线段OB的中点时,求t的值及点E的坐标;(2)当点C在线段OB上时,求证: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3)在线段PE上取点F,使PF=3,过点F作MN⊥PE,截取FM=3,FN=1,且点M,N分别在第一、四象限,在运动过程中,当点M,N中,有一点落在四边形ADEC的边上时,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题型六:综合应用13(2024·河北邢台·三模)如图1至图3,▱ABCD中,AB=20,BC=15,点P在折线BA-AD上,连接PC,将▱ABCD沿PC向右上方折叠,折叠后得到△PCE或四边形PCEF.探究如图1,若∠A=90°,点P在BA上①当射线PE经过点D时,求证:△PDA≌△DCE;②当点E,A的距离最小时,求BP的长.尝试如图2,若∠A=90°,点P在AD上,当点F在CD的延长线上时,求tan∠PCE的值.延伸如图3,若∠A<90°,tan A=43,EF恰好经过点D时,直接写出AP的长.14(2024·福建宁德·二模)蹦床是一项运动员利用蹦床的反弹在空中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运动,有“空中芭蕾”之美称.甲、乙两位蹦床运动员在某次训练过程中同时起跳,甲运动员着落蹦床后便停止运动,乙运动员着落蹦床后继续做放松运动,每次蹦床运动间隔停留时间忽略不计.图1是甲、乙两位运动员的运动高度S(m )与运动时间t (s )的二次函数图象,点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52,0 ,点D 的坐标为(1,5),且所有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大小相同.(1)求甲运动员在这次训练中运动的最大高度;(2)图2是教练员观测到乙运动员在这次训练中,每次运动的最高点都在同一视线DE 上,教练员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①若甲、乙运动员在2.4s 时运动高度相同,求直线DE 的表达式;②当α≤33.5°时,求乙在第二次蹦床运动中最大运动高度的取值范围.sin33.5°≈1120,cos33.5°≈2125,tan33.5°≈2315(2024·山东淄博·二模)如图1,抛物线y =ax 2+bx +3a ≠0 与x 轴交于点A -1,0 ,B 3,0 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C ,BC .(1)求该抛物线及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2,在BC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不与B,C重合),过点P作PD∥AC,交BC于点D,过点P作PE∥y轴,交BC于点E.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请求出△PDE周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如图3,若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问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以B,C,P,Q 为顶点BC为对角线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2024·江苏淮安·模拟预测)如图1,二次函数y=-14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B坐标为(6,0),点C坐标为(0,3),点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D⊥x轴,垂足为D,PD交直线BC于点E,设点P的横坐标为m.(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2,过点P作PF⊥BC,垂足为F,当m为何值时,PF最大?最大值是多少?(3)如图3,连接CP,当四边形OCPD是矩形时,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点Q,使原点O关于直线CQ的对称点O 恰好落在该矩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上,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专题精练】一、单选题1(2023·四川宜宾·三模)如图,在Rt△ABC中,∠BAC=90°,AB=AC=6,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射线BD与射线CE交于点P,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有下列结论:①△AEC≌△ADB;②CP存在最大值为3+33;③BP存在最小值为33-3;④点P运动的路径长为22π.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2023·湖北十堰·三模)若一个点的纵坐标是横坐标的2倍,则称这个点为二倍点,若在二次函数y=x2 +2mx-m(m为常数)的图象上存在两个二倍点M x1,y1,N x2,y2,且x1<1<x2,则m的取值范围是()A.m<2B.m<1C.m<0D.m>03(2023·黑龙江大庆·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半径为2的⊙O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点B是⊙O上一动点,点C为弦AB的中点,直线y=34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D、E,则点C到直线DE的最小距离为()A.1B.35C.45D.344(2022·浙江宁波·二模)如图,正六边形ABCDEF中,点P是边AF上的点,记图中各三角形的面积依次为S1,S2,S3,S4,S5,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S1+S2=2S3B.S1+S4=S3C.S2+S4=2S3D.S1+S5=S35(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M,N分别是边BC、CD上的动点,∠BAC=∠MAN=60°,连接MN、OM.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①△AMN是等边三角形;②MN的最小值是3;③当MN最小时S△CMN=18S菱形ABCD;④当OM⊥BC时,OA2=DN⋅AB.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2022·辽宁抚顺·模拟预测)如图,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CD、AD上,且AB=2CE=3AF,过F作FG⊥BE于P交BC于G,连接DP交BC于H,连BF、EF.下列结论:①△P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②H为BC的中点;③∠DEF=2∠PFE;④SΔPHGSΔPDE=23.其中正确的结论()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③④D.①②③④7(2020·浙江金华·一模)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P,Q分别是AC,BC边上的动点(都不与线段端点重合),且AP=CQ,AQ、BP相交于点O.下列四个结论:①若PC=2AP,则BO=6OP;②若BC=8,BP=7,则PC=5;③AP2=OP⋅AQ;④若AB=3,则OC的最小值为3,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8(21-22九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边AB上,BE=1,∠DAM =45°,点F在射线AM上,且AF=2,过点F作AD的平行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H,CF与AD相交于点G,连接EC、EG、EF.下列结论:①CG=3434;②△AEG的周长为8;③△EGF的面积为1710.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③9(2021·广东深圳·二模)如图,在矩形ABCD中,BC=2AB,E为BC中点,连接AE交BD于点F,连CF,下列结论:①AE⊥BD;②S矩形ABCD=10S△CEF;③DC2=2DO⋅DF;④FCAE=63正确的有( )个.A.1B.2C.3D.410(2020·安徽滁州·模拟预测)在△EFG中,∠G=90°,EG=FG=2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D 与EF在一条直线上,点A与点E重合.现将正方形ABCD沿EF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正方形ABCD和△EFG重叠部分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 B.C. D.二、填空题11(2024·陕西西安·二模)如图,菱形ABCD中,AB=8,∠B=60°,E为AB的中点,F为BC上一点,连接EF,作∠GEF=60°且△GEF面积为33,则DG的最小值为.12(2023·陕西咸阳·一模)如图,矩形ABCO的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的坐标为(-8,6),⊙M是△AOC的内切圆,点N,点P分别是⊙M,x轴上的动点,则PB+PN的最小值是.13(2023·天津河西·一模)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是边CD上一点,DE=3CE,连接BE,与AC 相交于点M ,过点M 作MN ⊥BE ,交AD 于点N ,连接BN ,则点E 到BN 的距离为.14(2021·浙江湖州·二模)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m >0,对于任意的函数值y ,都满足-m ≤y ≤m ,则称这个函数是有界函数,在所有满足条件的m 中,其最小值称为这个函数的边界值.例如,如图中的函数是有界函数,其边界值是1.将函数y =-x 2+1-2≤x ≤t ,t ≥0 的图象向上平移t 个单位,得到的函数的边界值n 满足是94≤n ≤52时,则t 的取值范围是.15(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如图,△ABC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延长AC 至点P ,使得CP =1.点E 在线段AB 上,且AE <12AB ,连接PE ,以PE 为边向右作等边△PEF ,过点E 作EM ∥AP 交FA 的延长线于点M ,点N 是MF 的中点,则四边形AEPN 的面积为.16(2023·浙江宁波·二模)如图,y =-2x +b 与y =k 1x (k 1>0,x >0)交于A 、B 两点,过B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C ,交y =k 2x (k 2>0,x >0)于点D ,点D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E 恰好落在x 轴上,且AE ⊥x 轴,连接BE ,则k 1k 2=;若△ABE 的面积为15,则k 1的值为.三、解答题17(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如图,已知抛物线W 1:y =ax 2+bx -2与x 轴交于A ,D 两点,AD =5,点A 在直线l :y =12x +12上.(1)求抛物线W 1的解析式;(2)将抛物线W 1沿x 轴翻折后得到抛物线W 2,W 2与直线l 交于A ,B 两点,点P 是抛物线W 2上A ,B 之间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PM ⊥AB 于M ,PN ∥y 轴交AB 于N ,求MN 的最大值.18(2024·福建龙岩·模拟预测)在锐角∠MON 内部取一点A ,过点A 分别作AB ⊥OM 于点B ,作AC ⊥ON 于点C ,以AB 为直径作⊙P ,CA 的延长线与⊙P 交于点D .(1)求证:∠MON +∠ABD =90°;(2)若OB =BD ,点D 在OP 的延长线上,求证:ON 是⊙P 的切线;(3)当tan ∠MON =1时,连接OA ,若CP ⊥OA 于点F ,求PFCF的值.19(2024·广东佛山·模拟预测)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矩形,点E 是AD上的一动点,连接AE ,BE ,DE ,其中BE 交AD 于点F .(1)如1图,当AB =ED 时,①求证:△AEB ≌△EAD ;②若∠EAD =30°,连接BO ,EO .求证:四边形ABOE 是菱形.(2)如2图,若BC =2AB =2,EFFB=k ,请用含k 的式子表示EA ⋅ED 的值.20(2024·黑龙江哈尔滨·一模)如图,抛物线y =-12x 2+bx 交x 轴正半轴于点A ,过顶点C 作CD ⊥x 轴于点D ,OA =C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2≤x ≤6时,则函数y 的取值范围是;(3)点P 为CD 右侧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 作PH ⊥x 轴于点H ,点Q 为y 轴正半轴上一点,连接AQ 、HQ ,tan ∠OHQ =23,PQ 延长线交x 轴于点B ,点N 在y 轴负半轴上,连接BN 、AN ,若∠BQA =135°,∠ANB =45°求直线AN 的解析式.21(2024·吉林长春·一模)如图,在菱形ABCD 中,BC =10,tan B =43.点E 为线段BA 延长线上一点,且BE =15,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E 向终点E 匀速运动.连结PC 、PD ,将△PCD 绕点P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PC D ,设点P 运动的时间是t 秒(t >0).(1)菱形ABCD 的面积是;(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A PA >0 的长;(3)当C 、A 、C 三点共线时,求t 的值;(4)当△EC D 是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t 的值.22(2024·吉林长春·一模)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 -B -C 运动到点C 停止.过点C 作DP 的垂线,垂足为点G ,延长CG 到点E ,使EG =CG ,连结DE ,AE ,直线EA 与DP 交于点F .设∠ADP 为α,且0°<α<90°.(1)当α=10°时,∠ADE=°,∠DAE=°;(2)当点P在AB上时,①求sin F的值;②当△DEF为轴对称图形时,求α的大小;(3)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直接写出△DAF面积的最大值.23(2024·黑龙江哈尔滨·一模)综合实践菱形ABCD中,点E在对角线BD上,点M在直线AB上,将线段ME绕点M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MF,旋转角∠EMF=∠BAD,连接BF.【问题发现】(1)如图1,当点M与点A重合时,线段BE、BF、B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类比探究】(2)如图2,当点M在AB边上时,∠EMF=60°时,求证:BM+BF=BE;【拓展延伸】(3)如图3,点M在BA延长线上,H为AD中点,当MH⊥BM,AM=74,BD=20时,设BE=x,BF=y,求y与x之间的数量关系.24(2023·吉林白城·模拟预测)下面是小明同学的作业及自主探究笔记,请认真阅读并补充完整.【作业】如图①,已知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边上的点,且∠EDF=45°.求证:EF=AE+ CF.证明:如图,将△DA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则DE=DM,∠A=∠DCM,∠ADE=∠MDC.∵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ADC=∠DCB=90°,∴∠EDM=∠EDC+∠MDC=∠EDC+∠ADE=∠ADC=90°.∵∠EDF=45°,∴∠MDF=∠EDF=45°.又∵∠A=∠DCM=∠DCB=90°,∴点B,F,C,M在一条直线上.∵DF=DF,∴△EDF≌,∴EF=MF=CM+CF=+CF.【探究】(1)在图①中,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AE=1,其他条件不变,求EF的长.压轴题【题型精讲】题型一:动态几何1(2021·江苏苏州·一模)如图,△ABC内接于⊙O,BC=12,∠A=60°,点D为弧BC上一动点,BE⊥直线OD于点E.当点D从点B沿弧BC运动到点C时,点E经过的路径长为()A.833π B.83π C.433π D.43π【答案】A【分析】连接OB,设OB的中点为M,连接ME.作OH⊥BC于H.首先判断出点E在以OB为直径的圆上运动,求出点D与C重合时∠EMB的度数,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OB,设OB的中点为M,连接ME.作OH⊥BC于H.∵OD⊥BE,∴∠OEB=90°,∴点E在以OB为直径的圆上运动,当点D与C重合时,∵∠BOC=2∠A=120°,∴∠BOE=60°,∴∠EMB=2∠BOE=120°,∵BC=12,OH⊥BC,∴BH=CH=6,∠BOH=∠COH=60°,∴OB=BHsin60°=43,∴点E的运动轨迹的长=240∙π×23180=833π,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轨迹、弧长公式、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正确寻找轨迹,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021·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cm,∠D=60°,点P,Q同时从点A出发,点P以1cm/s的速度沿A-C-D的方向运动,点Q以2cm/s的速度沿A-B-C-D的方向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D点时,两点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s),△APQ的面积为y(cm2),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A. B.C. D.【答案】A【分析】先证明∠CAB=∠ACB=∠ACD=60°,再分0≤x≤1、1<x≤2、2<x≤3三种情况画出图形,求出函数解析式,根据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逐项排除即可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AD,∠B=∠D=60°,∴△ABC,ACD都是等边三角形,∴∠CAB=∠ACB=∠ACD=60°.如图1,当0≤x≤1时,AQ=2x,AP=x,作PE⊥AB于E,∴PE=AP∙sin∠PAE=32x,∴y=12×2x∙32x=32x2,故D选项不正确;如图2,当1<x≤2时,CP=2-x,CQ=4-2x,BQ=2x-2,作PF⊥BC与F,作QH⊥AB于H,∴PF=CP·sin∠PCF=322-x,QH=BQ∙sin∠B=322x-2=3x-1,∴y=34×22-12×2×3x-1-12×4-2x∙322-x=-32x2+3x,故B选项不正确;当2<x≤3时,CP=x-2,CQ=2x-4,∴PQ=x-2,作AG ⊥CD 于G ,∴AG =AC ∙sin ∠ACD =32×2=3,∴y =12×x -2 ∙3=32x -3,故C 不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性质,等边三角形性质,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利用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等知识,根据题意分类讨论列出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3(2021·山东济南·三模)如图1,在Rt △ABC 中,∠A =90°,BC =10cm ,点P ,点Q 同时从点B 出发,点P 以2cm/s 的速度沿B →A →C 运动,终点为C ,点Q 出发t 秒时,△BPQ 的面积为ycm 2,已知y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曲线OM 和MN 均为抛物线的一部分),给出以下结论:①AC =6cm ;②曲线MN 的解析式为y =-45t 2+285t (4≤t ≤7);③线段PQ 的长度的最大值为6510cm ;④若△PQC 与△ABC 相似,则t =407秒,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A【分析】①根据图2可知:P 走完AB 用了4秒,得AB =2×4=8cm ,利用勾股定理得AC 的长;②当P 在AC 上时,4≤t ≤7,利用同角的三角函数表示高PD 的长,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y 与t 的关系式;③当P 与A 重合时,PQ 最大,如图4,此时t =4,求出PQ 的长;④当P 在AC 上时,ΔPQC 与ΔABC ,列比例式可得t 的值.【详解】解:①由图2可知:t =4时,y =485,∴AB =2×4=8cm ,∵∠A =90°,BC =10cm ,∴AC =6cm ,故①正确;②当P 在AC 上时,如图3,过P 作PD ⊥BC 于D ,此时:6+82=7,∴4≤t ≤7,由题意得:AB +AP =2t ,BQ =t ,∴PC =14-2t ,sin ∠C =PD PC =ABBC,∴PD =4(14-2t )5,∴y =S ΔBPQ =12BQ ∙PD =12t ∙4(14-2t )5=-45t 2+285t ,故②正确;③当P 与A 重合时,PQ 最大,如图4,此时t =4,∴BQ =4,过Q 作GH ⊥AB 于H ,sin ∠B =QH BQ =ACBC,∴QH 4=610,∴QH =125,同理:BH =165,∴AH =8-165=245,∴PQ =AH 2+QH 2=245 2+125 2=1255;∴线段PQ 的长度的最大值为1255,故③不正确;④若ΔPQC 与ΔABC 相似,点P 只有在线段AC 上,分两种情况:PC =14-2t ,QC =10-t ,i )当ΔCPQ ∽ΔCBA ,如图5,则PCCB =CQ AC,∴14-2t 10=10-t6,解得t =-8不合题意.ii )当ΔPQC ∽ΔABC 时,如图6,∴PCAC=QC BC ,t =407;∴若ΔPQC 与ΔABC 相似,则t =407秒,故④正确;其中正确的有:①②④,故选:A .【点睛】本题是动点问题的图象问题,此类问题比较复杂,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是学会读懂函数图象信息,并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相似或三角函数列方程解决问题.题型二:新定义问题4(2023·重庆·中考真题)在多项式x -y -z -m -n (其中x >y >z >m >n )中,对相邻的两个字母间任意添加绝对值符号,添加绝对值符号后仍只有减法运算,然后进行去绝对值运算,称此为“绝对操作”.例如: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下列说法:①存在“绝对操作”,使其运算结果与原多项式相等;②不存在“绝对操作”,使其运算结果与原多项式之和为0;③所有的“绝对操作”共有7种不同运算结果.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 B.1C.2D.3【答案】C【分析】根据给定的定义,举出符合条件的说法①和②.说法③需要对绝对操作分析添加一个和两个绝对值的情况,并将结果进行比较排除相等的结果,汇总得出答案.【详解】解:x -y -z -m -n =x -y -z -m -n ,故说法①正确.若使其运算结果与原多项式之和为0,必须出现-x ,显然无论怎么添加绝对值,都无法使x 的符号为负,故说法②正确.当添加一个绝对值时,共有4种情况,分别是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当添加两个绝对值时,共有3种情况,分别是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共有7种情况;有两对运算结果相同,故共有5种不同运算结果,故说法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题型,根据多给的定义,举出符合条件的代数式进行情况讨论;需要注意去绝对值时的符号,和所有结果可能的比较.主要考查绝对值计算和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5(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如M =1,2,x ,我们叫集合M ,其中1,2,x 叫做集合M 的元素.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如x 必然存在),互异性(如x ≠1,x ≠2),无序性(即改变元素的顺序,集合不变).若集合N=x ,1,2 ,我们说M =N .已知集合A =1,0,a ,集合B =1a ,a ,b a ,若A =B ,则b -a 的值是()A.-1 B.0 C.1 D.2【答案】C【分析】根据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对于集合B 的元素通过分析,与A 的元素对应分类讨论即可.【详解】解:∵集合B 的元素1a ,ba,a ,可得,∴a ≠0,∴1a ≠0,ba =0,∴b =0,当1a =1时,a =1,A =1,0,1 ,B =1,1,0 ,不满足互异性,情况不存在,当1a =a 时,a =±1,a =1(舍),a =-1时,A =1,0,-1 ,B =-1,1,0 ,满足题意,此时,b -a =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互异性、确定性、无序性。

专题09 三角形问题-2022中考数学压轴题精讲(解析版)

专题09 三角形问题-2022中考数学压轴题精讲(解析版)

一、单选题1.如图,在△ABC中,AB=20cm,AC=12cm,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cm速度向点A运动,点Q从点A 同时出发以每秒2cm速度向点C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当△APQ是以PQ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秒A.2.5 B.3 C.3.5 D.4【答案】D【关键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涉及到动点,有一定的拔高难度,属于中档题.2.已知等边△ABC中,在射线BA上有一点D,连接CD,并以CD为边向上作等边△CDE,连接BE和AE.试判断下列结论:①AE=BD;②AE与AB所夹锐夹角为60°;③当D在线段AB或BA延长线上时,总有∠BDE-∠AED=2∠BDC;④∠BCD=90°时,CE2+AD2=AC2+DE2 .正确的序号有()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BCA=∠DCE=60°,∴∠BCA+∠ACD=∠DCE+∠ACD,∴∠BCD=∠ACE,学科*网又∵AC=BC,CE=CD,∴△BCD≌△ACE,∴AE=BD,∠CBA=∠CAE=60°,∠AEC=∠BDC,①正确,∴∠BAE=120°,∴∠EAD=60°,②正确,∵∠BCD=90°,∠BCA=60°,∴∠ACD=∠ADC=30°,∴AC=AD,∵CE=DE,∴CE2+AD2=AC2+DE2,④正确,当D点在BA延长线上时,∠BDE-∠BDC=60°,∵∠AEC=∠BDC,∴∠BDC+∠AED=∠AEC+∠AED=∠CED=60°,∴∠BDE-∠BDC=∠BDC+∠AED∴∠BDE-∠AED=2∠BDC,故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④,故选C.学科*网【关键点拨】此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3.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D,E是BC上的两点,且∠DAE=30°,将△AEC绕点A 顺时针旋转120°后,得到△AFB,连接DF.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①∠FBD=60°;②△ABE∽△DCA;③AE平分∠CAD;④△AF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B∴∠BAD+∠EAC=120°−∠DAE=90°,∴∠ABC+∠BAD<90°,∴∠ADC<90°,∴∠DAC>60°,∴∠EAC>30°,即∠DAE≠∠EAC,∴③错误;∵将△AEC绕点A顺时针旋转120°后,得到△AFB,∴AF=AE,∠EAC=∠BAF,∵∠BAC=120°,∠DAE=30°,∴∠BAD+∠EAC=90°,∴∠DAB+∠BAF=90°,【关键点拨】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性质进行推理的能力,题目比较典型,但是有一定的难度.4.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在AC边上取两点M、N,使∠MBN=30°.若AM=m,MN=x,CN=n,则以x,m,n为边长的三角形的形状为()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随x,m,n的值而定【答案】C【解析】将△ABM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CBH.连接HN.【关键点拨】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旋转法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C=90°,点O是AB的中点,且AB=,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始终保持该直角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与AC、BC相交,交点分别为D、E,则CD+CE=()A. B. C.2 D.【答案】A【解析】6.如图,在△ABC中,∠ABC=45°,CD⊥AB于D,BE平分∠ABC,且BE⊥AC于E,与CD相交于点F,H是BC边的中点,连结DH、BE与相交于点G,以下结论中正确的结论有()(1)△ABC是等腰三角形;(2)BF=AC;(3)BH:BD:BC=1::;(4)GE2+CE2=BG2.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C【解析】(1)∵BE平分∠ABC,∴∠ABE=∠CBE,∵CD⊥AB,学*科网∴∠ABE+∠A=90°,∠CBE+∠ACB=90°,∴∠A=∠BCA,∴AB=BC,∴△ABC是等腰三角形;故(1)正确;,∴△BDF≌△CDA(AAS),∴BF=AC;故(2)正确;(3)∵在△BCD中,∠CDB=90°,∠DBC=45°,∴∠DCB=45°,∴BD=CD,BC=BD.由点H是BC的中点,∴DH=BH=CH=BC,∴BD=BH,∴BH:BD:BC=BH: BH:2BH=1::2.故(3)错误;学*科网(4)由(2)知:BF=AC,∵BF平分∠DBC,∴∠ABE=∠CBE,又∵BE⊥AC,∴∠AEB=∠CEB,在△ABE与△CBE中,【关键点拨】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学&科网7.如图,∠AOB=30°,OC为∠AOB内部一条射线,点P为射线OC上一点,OP=4,点M、N分别为OA、OB 边上动点,则△MNP周长的最小值为( )A.2 B.4 C. D.【答案】B【解析】【关键点拨】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的应用,正确作出辅助线,确定M、N的位置,证明△OP1P2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8.如图,,,,点D、E为BC边上的两点,且,连接EF、BF则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个.A.1 B.2 C.3 D.4【答案】D②∵△AED≌△AEF,∴AF=AD,∵,∴∠FAB=∠CAD,∵AB=AC,∴≌,②正确;③∵∠BAC=∠DAF=90°,∴∠BAC-∠BAD=∠DAF-∠BAD,即∠CAD=∠BAF.在△ACD与△ABF中,学科*网,∴△ACD≌△ABF(SAS),∴CD=BF,由①知△AED≌△AEF,∴DE=EF.在△BEF中,∵BE+BF>EF,∴BE+DC>DE,③正确;④由③知△ACD≌△ABF,∴∠C=∠ABF=45°,∵∠ABE=45°,∴∠EBF=∠ABE+∠ABF=90°.④正确.故答案为D.【关键点拨】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题时要注意仔细分析,有一定难度.9.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的角平分线恰相交于一点P,记△APD、△APB、△BPC、△DPC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则有()A. B. C. D.【答案】A【关键点拨】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作高线和理解角平分线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10.如图,已知AD为△ABC的高线,AD=BC,以AB为底边作等腰Rt△ABE,连接ED,EC,延长CE交AD于F点,下列结论:①△ADE≌△BCE;②CE⊥DE;③BD=AF;④S△BDE=S△ACE,其中正确的有()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C③∵∠BDE=∠ADB+∠ADE,∠AFE=∠ADC+∠ECD,∴∠BDE=∠AFE.∵∠BED+∠BEF=∠AEF+∠BEF=90°,∴∠BED=∠AEF.在△AEF和△BED中,∵,∴△AEF≌△BED(AAS),∴BD=AF;故③正确;④∵AD=BC,BD=AF,∴CD=DF.学科&网∵AD⊥BC,∴△F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CE,∴EF=CE,∴S△AEF=S△ACE.∵△AEF≌△BED,∴S△AEF=S△BED,∴S△BDE=S△ACE.故④正确.故选C.【关键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本题中求证△BFE≌△CDE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等边三角形ABC边长是定值,点O是它的外心,过点O任意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B,BC于点D,E.将△BDE沿直线DE折叠,得到△B′DE,若B′D,B′E分别交AC于点F,G,连接OF,OG,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ADF≌△CGEB.△B′FG的周长是一个定值C.四边形FOEC的面积是一个定值D.四边形OGB'F的面积是一个定值【答案】D【解析】A、连接OA、OC,由折叠得:∠BDE=∠ODF=(∠DAF+∠AFD),∴∠OFD+∠ODF=(∠FAD+∠ADF+∠DAF+∠AFD)=120°,∴∠DOF=60°,同理可得∠EOG=60°,∴∠FOG=60°=∠DOF=∠EOG,∴△DOF≌△GOF≌△GOE,∴OD=OG,OE=OF,∠OGF=∠ODF=∠ODB,∠OFG=∠OEG=∠OEB,∴△OAD≌△OCG,△OAF≌△OCE,∴AD=CG,AF=CE,∴△ADF≌△CGE,故选项A正确;B、∵△DOF≌△GOF≌△GOE,∴DF=GF=GE,【关键点拨】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和四边形面积及周长的确定以及折叠的性质,有难度,本题全等的三角形比较多,要注意利用数形结合,并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还要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逆定理的运用,证明FO平分∠DFG是本题的关键. 12.如图,点 D 是等腰直角△ABC 腰 BC 上的中点,点B 、B′ 关于 AD 对称,且BB′ 交AD 于 F,交 AC 于 E,连接 FC 、AB′,下列说法:①∠BAD=30°;②∠BFC=135°;③AF=2B′ C;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答案】B【解析】∵点D是等腰直角△ABC腰BC上的中点,∴BD=BC=AB,∴tan∠BAD=,∴∠BAD≠30°,故①错误;如图,连接B'D,∴BF=CB'=B'F,∴△F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FB'=45°,即∠BFC=135°,故②正确;由△ABF≌△BCB',可得AF=BB'=2BF=2B'C,故③正确;∵AF>BF=B'C,∴△AEF与△CEB'不全等,∴AE≠CE,学&科网∴S△AFE≠S△FCE,故④错误;故选B.【关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3.如图,点E在△DBC的边DB上,点A在△DBC内部,∠DAE=∠BAC=90°,AD=AE,AB=AC.给出下列结论:①BD=CE;②∠ABD+∠ECB=45°;③BD⊥CE;④BE2=2(AD2+AB2)﹣CD2.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A【关键点拨】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14.如图,在△ABC中,P是BC上的点,作PQ∥AC交AB于点Q,分别作PR⊥AB,PS⊥AC,垂足分别是R,S,若PR=PS,则下面三个结论:①AS=AR;②AQ=PQ;③△PQR≌△CPS;④AC﹣AQ=2SC,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如图【关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及三角形全等的性质.15.如图,AB=AC,BD⊥AC于D,CE⊥AB于E,BD、CE交于O,连结AO,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A.2对 B.3对 C.4对 D.5对【答案】C∴△AOE≌△AOD(HL),∴∠OAC=∠OAB,∵∠B=∠C,AB=AC,∠OAC=∠OAB,∴△AOC≌△AOB.(ASA)∵∠B=∠C,BE=CD,∠ODC=∠OEB=90°,∴△BOE≌△COD(ASA).综上:共有4对全等三角形,故选C.学科*网【关键点拨】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做题时要从已知条件开始结合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一验证,由易到难,不重不漏.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已知:点A(0,0),B(,0),C(0,1)在△ABC内依次作等边三角形,使一边在x 轴上,另一个顶点在BC边上,作出的等边三角形分别是第1个△AA1B1,第2个△B1A2B2,第3个△B2A3B3,…,则第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等于__________.【答案】【关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从而归纳出边长的规律.17.如图,∠MON=30°,点B1在边OM上,且OB1=2,过点B1作B1A1⊥OM交ON于点A1,以A1B1为边在A1B1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1B1C1;过点C1作OM的垂线分别交OM、ON于点B2、A2,以A2B2为边在A2B2的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2B2C2;过点C2作OM的垂线分别交OM、ON于点B3、A3,以A3B3为边在A3B3的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3B3C3,…;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A n B n+1C n的面积为__.(用含正整数n的代数式表示)【答案】()2n﹣2×…,△A n B n+1C n的边长为()n﹣1×,∴△A n B n+1C n的面积为×[()n﹣1×]2=()2n﹣2×,故答案为:()2n﹣2×.【关键点拨】本题考查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得出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已知等边△ABC的边长是2,以BC边上的高AB1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一个等边△AB1C1;再以等边△AB1C1的B1C1边上的高AB2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二个等边△AB2C2;再以等边△AB2C2的B2C2边上的高AB3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三个等边△AB3C3;…,记△B1CB2的面积为S1,△B2C1B3的面积为S2,△B3C2B4的面积为S3,如此下去,则S n=_____.【答案】【关键点拨】本题考查了规律题,涉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解本题的关键.19.如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C是OB的中点,D是AB上一点,四边形OEDC是菱形,则△OAE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A(,0);∴OA=,设D(x,) ,∴E(x,- x+2),延长DE交OA于点F,∴EF=-x+2,OF=x,在Rt△OEF中利用勾股定理得:,解得:x1=0(舍),x2=;学*科网∴EF=1,∴S△AOE=·OA·EF=2.故答案为:.【关键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y=kx+b,(k≠0,且k,b为常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也考查了菱形的性质.20.如图,等腰△ABC中,CA=CB=4,∠ACB=120°,点D在线段AB上运动(不与A、B重合),将△CAD 与△CBD分别沿直线CA、CB翻折得到△CAP与△CBQ,给出下列结论:①CD=CP=CQ;②∠PCQ的大小不变;③△PCQ面积的最小值为;④当点D在AB的中点时,△PDQ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答案】①②④.③如图,过点Q作QE⊥PC交PC延长线于E,∵∠PCQ=120°,∴∠QCE=60°,在Rt△QCE中,tan∠QCE=,∴QE=CQ×tan∠QCE=CQ×tan60°=CQ,∵CP=CD=CQ,∴S△PCQ=CP×QE=CP×CQ=,∴CD最短时,S△PCQ最小,即:CD⊥AB时,CD最短,过点C作CF⊥AB,此时CF就是最短的CD,∵AC=BC=4,∠ACB=120°,∴∠ABC=30°,∴CF=BC=2,即:CD最短为2,∴S△PCQ最小===,∴③错误;④∵将△CAD与△CBD分别沿直线CA、CB翻折得到△CAP与△CBQ,∴AD=AP,∠DAC=∠PAC,∵∠DAC=30°,∴∠APD=60°,∴△APD是等边三角形,∴PD=AD,∠ADP=60°,同理:△BDQ是等边三角形,∴DQ=BD,∠BDQ=60°,∴∠PDQ=60°,∵当点D在AB的中点,∴AD=BD,∴PD=DQ,∴△DPQ是等边三角形,∴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21.如图1,△ABC中,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叠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剪掉重叠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 n A n C的平分线A n B n+1折叠,点B n与点C重合,无论折叠多少次,只要最后一次恰好重合,我们就称∠BAC是△ABC的好角.(1)如图2,在△ABC中,∠B>∠C,若经过两次折叠,∠BAC是△ABC的好角,则∠B与∠C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最小角是20°,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角为______时,该三角形的三个角均是此三角形的好角。

中考数学 精讲篇 中考压轴题重难点突破七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 类型二

中考数学 精讲篇 中考压轴题重难点突破七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 类型二

设 M(0,m),直线 BM 的解析式为 y=k2x+b2, 将点 M,B 代入,得m0==b-2,2k2+b2,解得kb22==m2m.,
m ∴直线 BM 的解析式为 y=2x+m,∵点 P为直线 BM 与抛物线的交点,
m y=2x+m, ∴联立方程组得y=-14x2+32x+4,化简得(x+2)(x-8+2m)=0,
∵S△ACD=3,∴-32t2-92t=3,解得 t1=-1,t2=-2.
当 t=-1 时,点 D 的坐标为(-1,-4), 当 t=-2 时,点 D 的坐标为(-2,-3).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 D 的坐标为(-1,-4)或(-2,-3).
【思路点拨】 第一步:设点 D 的横坐标为 t, 用含 t 的式子表示△ACD 的面积; 第二步:利用面积关系 S△ACD=3,列关于 t 的方程求解,进而得出点 D 的 坐标.
(4)如图,已知点 P 是直线 AC 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设点 P 的横坐标为 m,求四边形 APCO 面积的最大值;
解:由(1)(3)可知点 A(-3,0),C(0,-3), lAC:y=-x-3, 设直线 x=m 与直线 AC 交于点 F, 则点 P 的坐标为(m,m2+2m-3), 点 F 的坐标为(m,-m-3). 则 PF=-m-3-(m2+2m-3)=-m2-3m.
∴S 四边形 APCO=S△ACP+S△ACO=12OA·PF+12OA·OC=12×3×(-m2-3m+3) =-32(m2+3m)+92=-32m+322+683.
由题意可知,-3<m<0,
3
63
∴当 m=-2时,S 四边形 APCO 最大值为 8 .
【思路点拨】 第一步:设直线 x=m 与直线 AC 交于点 F,用含 m 的式子表示出 PF 的长; 第二步:由 S 四边形 =S +S APCO △ACP △ACO 列出式子,即可得到最大值.

中考数学 精讲篇 中考压轴题重难点突破七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 类型三

中考数学 精讲篇 中考压轴题重难点突破七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 类型三

解:(1)在直线 y=-2x+10 中, 令 x=0,则 y=10,令 y=0,则 x=5, ∴A(5,0),B(0,10),
∵点 C 是 OB 中点,∴C(0,5),
0=25+5b+c, b=-6,
将 A 和 C 代入抛物线 y=x2+bx+c 中,5=c,
解得c=5,
∴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y=x2-6x+5.
∴E(m,-2m+10), ∴DE=-2m+10-m2+6m-5=-m2+4m+5,
∴S△ABD=12×OA×DE=12×5×(-m2+4m+5)=425, 解得 m=2, ∴点 D 的坐标为(2,-3).
(3)抛物线解析式为 y=x2-6x+5, ∵△APB 是以 AB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设点 P(n,n2-6n+5), ∵A(5,0),B(0,10),∴AP2=(n-5)2+(n2-6n+5)2, BP2=n2+(n2-6n+5-10)2,AB2=125,
①若 AB 为斜边时, 点 Q 与点 O 重合,不符合题意,舍去;
②若 AB 为直角边时, 如图,当∠BAQ1=90°时, 点 Q1 在 x 轴上,∵∠ABQ1=45°, ∴△BAQ1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O⊥BQ1,∴OQ1=OB=6, ∴Q1(-6,0);
当∠ABQ2=90°时,点 Q2在 y 轴上,
y=-2x+10, x=-1, x=5, (2)联立y=x2-6x+5,解得y=12 或y=0, ∴直线 AB 与抛物线交于点(-1,12)和(5,0), ∵点 D 是直线 AB 下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设 D(m,m2-6m+5), ∴-1<m<5, 如解图 1,过点 D 作 DE⊥x 轴,交直线 AB 于点 E,
【思路点拨】 第一步:先确定点 C,F 的坐标,求出△ACF 的各边长; 第二步:判断△ACF 的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前言 (5)
第一讲:经典几何模型之最值模型 (6)
——最短路径模型 (6)
一、模型背景 (6)
二、模型应用 (6)
1.(点到点型——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 (6)
2.(点到线型——点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13)
3.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7)
4.折叠最值 (20)
中考真题再现——实践出真知 (23)
练习1:(2020年交大附中七模第25题) (23)
练习2:(2019年高新三中五模第25题) (24)
练习3:(2018年陕西中考25题) (25)
练习4:(2020年高新一中七模25题) (26)
练习5:(2018陕西副题12分) (27)
练习6:(2020年高新一中中考三模25题)(最值+隐形圆) (28)
练习7:(2019年中考信息卷(一)第25题) (29)
第二讲:经典几何模型之“费马点” (30)
一、模型的由来 (30)
二、模型建立 (30)
三、“费马点”模型解题步骤 (30)
四、例题解析 (31)
练习1:(2019年西工大附中中考自主招生数学试题) (35)
练习2:(2020-2021年行知中学中考七模第25题) (36)
练习3:(2019年陕师大中考六模25题) (37)
练习4:(2019年高新一中中考八模25题) (38)
总结 (39)
常考的十二个基本模型 (39)
第三讲:经典几何模型之“隐形圆” (43)
一、模型背景 (43)
二、模型建立 (43)
三、模型的应用 (44)
四、例题精讲 (44)
模型一、动态恒等型 (44)
例1:(2020年西工大附中九模第14题) (45)
模型二、定角定边型 (47)
例2:(2020年高新一中一模14题) (47)
模型三、点线最值型 (49)
例3:(2020年西工大中考七模14题) (49)
模型四、动点到定点定长型 (51)
模型五、四点共圆型 (52)
第四讲:构造函数法 (53)
第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