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核心数据库

合集下载

国内七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国内七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一、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一、“北大核心”: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即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每四年修订一次,目前是2008版。

二、“南大核心”: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五、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七、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目前国内公认的比较权威的三个核心期刊体系:中文核心、CSSCI、CSCD。

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主评的一个核心刊物数据库,又称作北大核心。

这个数据库是国内最全面的,它包含各行各业。

四年评选一次,暂时以2008中文核心为准。

中国科技核心,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评的一个核心期刊数据库,又称作统计源核心。

这个数据库,主要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刊物。

另外,有行业限制,比如科技核心,医学的都承认,但是其他行业,很多不认可的,只是按照普通刊物算。

两年评选一次,暂时以2010年科技核心为准。

你可以到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官方网站上下载最新的核心目录。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两年评选一次,来源期刊(2010-2011年)527种,扩展版来源期刊(2010-2011年)172种。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每两年评选一次。

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

扩展库的来源期刊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优秀的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共遴选了1124 种期刊,其中英文刊110种,中文刊1014种;核心库期刊751种(以C为标记)扩展库期刊373种(以E为表记)。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什么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什么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应用程序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组成。

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用户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维护数据库。

它可以支持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通过不同的方法同时或在不同时间建立,修改和查询数据库。

数据库的研究涵盖三个领域: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和理论。

其中,应用促进了新系统的发展,新系统带来了新的理论研究,而理论研究在前两个领域起着指导作用。

数据库系统的出现是计算机应用程序的一个里程碑。

它使计算机应用程序从科学计算变为数据处理,并使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甚至家庭。

文件系统之前可以处理持久数据,但是文件系统不能提供对数据任何部分的快速访问,这对于增加数据量的应用程序非常重要。

为了快速访问数据的任何部分,需要研究许多优化技术。

这些优化技术通常非常复杂,普通用户难以实施,因此它们由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

扩展数据数据库系统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1)数据库(DB)是长时间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且可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的,具有较少的冗余,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可扩展性,并且可以由各种用户共享。

(2)硬件: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物理设备,包括存储所需的外部设备。

硬件配置应满足整个数据库系统的需求。

(3)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

它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工作。

它解决了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以及如何有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操作管理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4)人员:主要有四类。

第一类是系统分析师和数据库设计人员:系统分析师负责需求分析和应用系统规范。

他们与用户和数据库管理员一起确定系统的硬件配置,并参与数据库系统的常规设计。

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被生成和收集,数据分析和处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成为支持大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及其应用。

一、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大数据平台的核心技术之一。

一个好的数据存储方案可以提高数据处理和管理的效率,同时可以减少硬件和配置的成本。

数据存储的主要技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NoSQL 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等。

1. 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是传统的数据存储方式。

它采用SQL语言作为数据操作语言,可以实现数据的结构化存储和高效查询。

在大数据平台中,关系型数据库主要应用于数据的事务处理和分析报表等场景。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Oracle、MySQL和Microsoft SQL Server等。

2. NoSQL数据库NoSQL(Not Only SQL)数据库是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相比,具有可扩展性强、数据类型灵活、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等特点。

NoSQL数据库主要应用于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实时数据处理等场景。

常见的NoSQL数据库有MongoDB、Cassandra和Redis等。

3. 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是一种高度可扩展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存储和处理大容量的数据。

它具有高容错性、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等特点。

分布式文件系统常用于海量数据的读写和分布式计算等场景。

常见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有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HDFS)和GlusterFS等。

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大数据平台的另一个核心技术。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计算、数据生成和数据存储等。

数据处理的主要技术包括:MapReduce、Spark和Flink等。

1. MapReduceMapReduce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型,由Google公司提出,可应用于大规模数据处理。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什么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什么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DBMS)、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数据库系统DBS(Data Base System,简称DBS)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

其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宿主语言、实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数据的插入、修改和检索均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

数据管理员负责创建、监控和维护整个数据库,使数据能被任何有权使用的人有效使用。

数据库管理员一般是由业务水平较高、资历较深的人员担任。

数据库系统的个体含义是指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用它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它的学科含义是指研究、开发、建立、维护和应用数据库系统所涉及的理论、方法、技术所构成的学科。

在这一含义下,数据库系统是软件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常称为数据库领域。

数据库系统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

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和大容量存储器提供了实现数据管理自动化的条件。

数据库研究跨越于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和理论三个领域,其中应用促进新系统的研制开发,新系统带来新的理论研究,而理论研究又对前两个领域起着指导作用。

数据库系统的出现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里程牌,它使得计算机应用从以科学计算为主转向以数据处理为主,并从而使计算机得以在各行各业乃至家庭普遍使用。

在它之前的文件系统虽然也能处理持久数据,但是文件系统不提供对任意部分数据的快速访问,而这对数据量不断增大的应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实现对任意部分数据的快速访问,就要研究许多优化技术。

这些优化技术往往很复杂,是普通用户难以实现的,所以就由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完成,而提供给用户的是简单易用的数据库语言。

由于对数据库的操作都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所以数据库就可以独立于具体的应用程序而存在,从而数据库又可以为多个用户所共享。

国产数据库 主流技术参数、质量标准

国产数据库 主流技术参数、质量标准

国产数据库主流技术参数、质量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产数据库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数据库产品,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国产数据库的主流技术参数、质量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国产数据库产品。

一、主流技术参数1.存储引擎:国产数据库通常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存储引擎,如MySQL、SQLServer等。

存储引擎负责数据的存储和读取,是数据库的核心部分。

2.查询优化器:查询优化器是数据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优化查询语句的性能。

国产数据库通常会内置查询优化器,以提高查询性能。

3.并发性能:并发性能是衡量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数据库系统在处理大量并发请求时的能力。

国产数据库通常会采用多线程、分布式等技术来提高并发性能。

4.扩展性:扩展性是指数据库系统的可扩展性,包括硬件资源的扩展和功能的扩展。

国产数据库通常会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并支持多种数据模型和接口,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5.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数据备份、恢复、加密等。

国产数据库通常会采用数据加密、备份恢复等技术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二、质量标准1.稳定性:稳定性是衡量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数据库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国产数据库应该具备较高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避免出现故障和异常。

2.性能:性能是衡量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数据库系统在处理各种任务时的效率和能力。

国产数据库应该具备较高的性能,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

3.可维护性:可维护性是指数据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难度。

国产数据库应该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易于管理和维护,并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工具,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管理。

4.兼容性:兼容性是指数据库系统与其他系统和应用之间的兼容性。

国产数据库应该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各种系统和应用进行无缝对接,并支持多种数据模型和接口,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什么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什么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什么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DBMS)、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DBMS 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与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可视为电子化的文件柜——存储电子文件的处所,用户可以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新增、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

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

它的存储空间很大,可以存放百万条、千万条、上亿条数据。

但是数据库并不是随意地将数据进行存放,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否则查询的效率会很低。

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着数据的互联网世界,充斥着大量的数据。

即这个互联网世界就是数据世界。

数据的来源有很多,比如出行记录、消费记录、浏览的网页、发送的消息等等。

除了文本类型的数据,图像、音乐、声音都是数据。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4个部分组成:(1)数据库(database,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2)硬件: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物理设备,包括存储所需的外部设备。

硬件的配置应满足整个数据库系统的需要。

(3)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应用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是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工作,解决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获取和维护数据的系统软件。

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和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4)人员:主要有4类。

第一类为系统分析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系统分析员负责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范说明,他们和用户及数据库管理员一起确定系统的硬件配置,并参与数据库系统的概要设计。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数据库

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数据库2.数据库处理发展经过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和高级数据。

3.在数据库设计中用关系模型来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的结构是二维表结构。

4.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连接。

5.已知一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系别),规定学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这一规则属于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6.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将相关的数据组织在一起,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可为多个用户共享,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

7.数据是反应客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记录,是信息的载体。

8.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模式。

9.选择是根据给定的条件找到关系中的若干组组成新的关系,是对关系的元组进行筛选。

10.在一个关系中如果有这样一个属性,它的值能惟一地标识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称这个属性为码或键。

1. 数据库设计的内容有逻辑结构设计、E-R模型设计、需求分析。

2. 对于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属性。

3. 属于数据库对象的是视图、数据库、索引。

4. 属于SQL SERVER数据库文件类型的是主数据库文件、事务日志文件、次数据库文件。

5. 主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是mdf6. 若想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数据库,就要尽量满足关系规范化。

7. 设有“学生”和“班级”2个实体集,这些学生来自同一个班级,“学生”和“班级”2个实体间的联系是一对多。

8. 存储过程是存放于服务器的预先编译好的一组T-SQL语句9. 触发器是特殊的存储过程,当用户表中数据改变时,该储存过程被自动执行。

10. 数据库文件组分为主文件组和次文件组。

1.Record用于表示记录。

2.对于Unicode字符集中的字符,每个字符在计算机中用2字节存储。

3.位型相当于其他计算机语言中的逻辑性数据。

4.money数据类型在计算机中需要占用8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SCI、EI等各类数据库简介

SCI、EI等各类数据库简介

EI: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

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

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

旗下有两个数据库,核心数据库EI Compendex 和非核心数据库EI Page One。

目前,高校和科研机构多认可核心数据库。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也是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认可度最高的检索类别。

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 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

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

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

选择收录(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CA: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1907年创刊,由美国化学会所属化学文摘服务社(CAS)编辑出版, 现为世界上收录化学化工及其相关学科文献最全面,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文献检索工具。

属于专业性很强的特色型检索种类。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创建于1989年,1999年起作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系列数据库之A辑,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联合主办,并由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正式出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I : 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

例如:
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

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

旗下有两个数据库,核心数据库EI Compendex 和非核心数据库EI Page One。

目前,高校和科研机构多认可核心数据库。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
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也是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认可度最高的检索类别。

CA: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1907年创刊,由美国化学会所属化学文摘服务社(CAS)编辑出版, 现为世界上收录化学化工及其相关学科文献最全面,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文献检索工具。

属于专业性很强的特色型检索种类。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创建于1989年,
1999年起作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系列数据库之A辑,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联合主办,并由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正式出版。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

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

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

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南京大
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

简言之,CSSCI就是在人文社科类北大中文核心中经过影响因子分析之后,将影响力更显著的期刊入选其数据库之中。

CSSCI是核心中的核心!目前在人文社科中文期刊评价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