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章在线测试试题

《法理学》章在线测试试题
《法理学》章在线测试试题

《法理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0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在对中世纪神学法律观的批判过程中形成的法学流派是

A、实证主义法学派

B、古典自然法学派

C、社会学法学派

D、经济分析法学派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是在哪一年载入我国的宪法的?

A、1993

B、1996

C、1999

D、2004

3、中国古代关于法学一词也称

A、刑名法术之学

B、法律的科学

C、法律的知识

D、先见的系统法律知识

4、

A、B、

C、D、

5、

A、B、

C、D、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日本《万有百科大辞典》关于法学的分类中,其中的公法包括

A、行政法

B、宪法

C、刑法

D、国际法

2、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思想主要有哪些?

A、民主立国论

B、民主法制关系论

C、依法治国理论

D、法律权威论

3、法律与利益有密切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正确说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A、由于利益的多样性,因而法律价值之间会发生一定的冲突

B、法律确认利益主体,规定利益范围

C、德国学者赫克认为,法是权力行使和利益保护的工具

D、法将社会利益转化为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进行规定、运用,利益是法律的基础

4、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的表述是哪些?

A、法律条文是表示法律规则的形式

B、正当防卫不属于法律责任减轻与免除的条件

C、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第一次将法律划分为公法与私法

D、法不溯及既往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公民权利

5、“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更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下列哪些选项正确理解了这一段话?

A、法律受到客观规律的支配

B、法律完全是客观规律的翻版

C、法律既可以反映客观规律,也可以不反映客观规律

D、法律是否能反映客观规律,完全受立法者自身素质所决定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法是经过国家机关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客观化为法律规定

正确错误

2、法是以技术为媒介的。

正确错误

3、离开了法律,利益就无从产生,也无从存在。

正确错误

4、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正确错误

5、

正确错误

交卷

《法理学》第0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被称为“构成法律的最基本细胞”的是

A、法律原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规则

D、规范性法律文件

2、按照所设定的行为模式的不同,法律规则可分为授权性规则和

A、调整性规则

B、强制性规则

C、义务性规则

D、禁止性规则

3、当代中国法律渊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下列哪一选项

A、习惯法

B、宪法

C、法规

D、不成文法

4、《深圳经济特区禁止使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第4条:“餐饮业经营者不得以禁止使用的野生动物一起产品的名称、别称制作招牌、菜谱来引导顾客。”这一规范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授权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确定性规范

D、刑事规范

5、下列哪一个选项是对作为我国法律渊源之一的国际条约的正确理解

A、国际公法所承认的国际条约

B、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或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条约

C、我国同外国缔结的国际条约

D、所有国际条约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当代中国法律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

A、浙江省的地方性法规

B、深圳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

C、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判例

D、国务院指定的行政法规

2、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我国法律的非正式渊源

A、判例

B、学说

C、法理

D、习惯

3、下列关于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区别的表述正确的是

A、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的内容是一般的行为模式和标准,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是特定的事项

B、规范性法律文件适用的对象是不特定的人,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件适用特定的人

C、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具有普遍的效力,非规范性的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

D、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可以反复使用多次,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不可以

4、与法律规则相比,法律原则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更具宏观指导性

B、更加稳定,不易变动

C、更加具体

D、使用方面更为明确

5、

A、

B、

C、

D、

E、

F、

G、

H、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都属于一国法律制度的前提性和基础性要素。

正确错误

2、发的编纂实在法的清理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将各种法或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

正确错误

3、按照法的适用范围为标准法可以分为特别法与普通法。

正确错误

4、标准性规则是指规则的内容明确,肯定和具体。

正确错误

5、按照法律原则的内容不同,可将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正确错误

交卷

《法理学》第0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6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诉讼法属于

A、公法

B、私法

C、社会法

D、宪法

2、《立法法》属于

A、行政法

B、商法

C、社会法

D、宪法性法律

3、“徒法不足以自行”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4、《律师法》属于

A、宪法

B、社会法

C、程序法

D、行政法

5、法律作用于法律价值具有不同的方面,下列哪一个选项没有指明这一点

A、法律价值指导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法律作用仅是

法律实施的结果

B、法律价值强调一般性,法律作用强调灵活性

C、法律价值具有明显的主观性,法律作用不表现出主观性

D、法律价值具有应然性,而法律作用主要表现为实然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 )构成的整体。

A、全部现行法律

B、将要制定的法律

C、本国承认的国际法

D、尚未生效的法律

2、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

A、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B、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C、法律原则

D、主观判断

3、下列属于法的规范作用的有(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强制作用

D、消极作用

4、体现法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作用的法律有()

A、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的法律

B、有关推动社会科技发展的法律

C、有关解放生产力的法律

D、兴修水利保护环境的法律

5、法律是一种判断标准,一种评价尺度。因此运用法律可以评价人们行为的下列哪些方面

A、是否合法或者违法

B、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C、是否合理或者不合理

D、是否好或者坏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成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正确错误

2、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包括部门性原则、均衡原则、以现行法律为主兼顾即将指定的法律。

正确错误

3、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法的总体作用就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正确错误

4、法对千姿百态、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的涵盖性和适应性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限度。

正确错误

5、价值存在于且仅仅存在于主体与客体之中。

正确错误

交卷

《法理学》第0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我国军事法规的制定主体是

A、国务院

B、中央军委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防部

2、下列属于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的是

A、习惯

B、判例

C 、政策

D 、规章

3、下列活动中具有立法性质的是

A 、法律编纂

B 、法律汇编

C 、法律统计

D 、法律整理

4、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不能成立?

A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B 、法律行为是指由法律规定和调整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C 、法律规范并不仅仅是国家权力的产物,它也是价值需要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D 、凯尔森指出:“法律责任是与法律义务相关的概

念。一个人在法律上要对一定行为负责,或者他为此承担法律责任,意思就是,他作相反行为时,他应受制

裁”

5、郝某的父亲死后,其母季某将郝家住宅独自占用。郝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季某提供生活费。季某将郝某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费300元。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理解是正确的?

A 、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

B 、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

C 、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

D 、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从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形态可划分为

A 、应有权利和义务

B 、习惯权利和义务

C 、法定权利和义务

D 、现实权利和义务

2、根据权利和义务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社会关系)的重要程度、亦即它们在权利义务体系中的地位、功能及社会价值,可划分

A 、基本权利和义务

B 、普通权利和义务

C 、法定权利和义务

D 、现实权利和义务

3、根据权利主体依法实现其意志和利益的方式,权利与义务可划分为

A 、行动权利和消极义务

B 、接受权利和积极义务

C 、第一性权利和义务

D 、第二性权利和义务

4、根据权利主体的不同,权利与义务可以划分为

A 、个人权利和义务

B 、集体权利和义务

C 、国家权利和义务

D 、人类权利和义务

5、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的法律是

A 、国家赔偿法

B 、民事诉讼法

C、专利法

D、婚姻法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正确错误

2、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社会的权利总量大于义务总量。

正确错误

3、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

正确错误

4、权利人在权利行使过程中故意超越权利界限损害他人的行为是权利的滥用。

正确错误

5、中国是复合的立法体制。

正确错误

交卷

《法理学》第0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执法的特征不包括

A、多样性

B、被动性

C、等级性

D、广泛性

2、法律适用具有自身的特点,下列哪一选项不是法律适用的特点?

A、交涉性

B、被动性

C、单方面性

D、终极性

3、某法官在审理一起刑事案件时,接受被告人家属的贿赂,对刑法条文进行了过于狭义的解释,导致该被告人被无罪释放。该法官的解释为下列哪一项

A、限制解释

B、字面解释

C、历史解释

D、体系解释

4、下列表述中不能成立的是那一项

A、立法体制是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的体制

B、司法具有被动性和中立性

C、执法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而执法活动具有单向性

D、守法是与违法相对的一种状态

5、合法性原则是指法律执行主体的设立和法律执行活动不仅要有法可依,而且行使行政职能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其要求不包括下列哪一选项

A、法律执行的价值要合法

B、法律执行的主体要合法

C、法律执行的内容要合法

D、法律执行的程序要合法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下列哪些选项表现了当代中国的行政执法原则

A、依法行政原则

B、实事求是原则

C、讲求效率原则

D、平等对待原则

2、下列哪些选项为中国法律适用的原则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合理判断、科学裁决

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D、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

3、下列哪些论述说明了司法与执法的区别

A、主体不同

B、内容不同

C、程序性要求不同

D、主动性不同

4、人们的行为是否合乎法律的要求,是否严格依法办事,受到下列哪些客观条件的影响

A、自然环境

B、经济状况

C、政治状况

D、文化修养

5、下列哪些选项表现了法律监督的必要性和意义

A、法律监督是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的重要制度

B、法律监督是制约权力、防止腐败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C、法律监督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D、法律监督是为了更好的对外开放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执法又称法的适用,是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正确错误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

正确错误

3、我国的执法机关主要是行政机关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正确错误

4、守法的要求不仅包括履行法定义务,还包括积极行使法律权利。

正确错误

5、普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养成守法的品质。

正确错误

交卷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在大陆法系法官断案时主要的推理方法是(),英美法系法官断案时主要的推理方法是()

A、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B、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C、演绎推理类比推理

D、演绎推理实质推理

2、下列哪一社会关系属于法律关系

A、未经国家认可的收养关系

B、金嗓子合唱团内部的团长与团员间的关系

C、父女之间的监护关系

D、老金与小孙的忘年交关系

3、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而且还需要道德、习俗等其他社会规范,这说明了哪一选项

A、法律是可有可无的

B、法律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

C、法律是非常重要的

D、法律与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完全相同

4、法律案审议的结果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A、提付表决

B、搁置

C、终止审议

D、表决

5、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学理解释

A、法学院教授古某对学生解释

B、律师向向某在法庭上发表的辩护意见

C、法官黄某在日常审判工作中对案件如何适用法律

D、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的解释

所作出的解释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某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对“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中子女的含义进行的解释属于

A、司法解释

B、学理解释

C、限制解释

D、有权解释

2、下列哪些选项表现了法律推理的特点

A、法律推理是一种寻求结论正当性证明的推理

B、法律推理要受现行法的约束

C、法律推理要受历史上法律的约束

D、法律推理是一种实践理性

3、下列选项中哪些选项说明了法律权利的特点

A、法律权利的本质是由法律规范所决定的

B、法律权利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C、法律权利与利益是紧密相连的

D、法律权利与义务总是相关联的

4、下列哪些选项不形成法律关系

A、研究生与大四学生租房同居

B、贾某欠王某赌款1200元

C 、张某对李某说他要去抢银行

D 、方某贩卖黄色光碟的行为

5、下列哪些法律行为还需要其他法律事实,才能导致有关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A 、甲与乙纸上协议离婚

B 、某公司到保险公司为其职工丙办理投保手续

C 、小于将自己的私房卖给小孔

D 、万先生参加所在选区的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法律关系不能体现意志性。

正确

错误

2、法律关系应该具有合法性。

正确 错误

3、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的发挥法的调整作用的法律关系是保护性法律关系。

正确

错误

4、归纳推理是指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正确

错误

5、法律方法是法律人寻求法律问题的正确答案的专门方法。

正确

错误

交卷

《法理学》第07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9:56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根据我国法律,下列不属于法律责任免除情形的是

A 、自首、立功

B 、民事方面的协议

C 、超过诉讼时效

D 、身体状况糟糕

2、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的历史类型是

A 、奴隶制法

B 、封建制法

C 、资本主义法

D 、社会主义法

3、财产私有权不可侵犯这一原则首次出现在

A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B 、1215年英国大宪章

C 、1804年法国民法典

D 、1896年德国民法典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A 、依法治国

B 、公平正义

C 、党的领导

D 、契约自由

5、下列选项中那一项不是现代法治所要求的法律意识

A 、法律至上

B 、程序意识

C、义务本位

D、权力制约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出现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依次有四种反映不同阶级意志的历史类型的法,即

A、奴隶制法

B、封建制法

C、资本主义的法

D、社会主义的法

E、原始社会的法

2、大陆法系(Continental Family)也称

A、罗马法系

B、民法法系

C、法典法系

D、普通法系

3、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有

A、加拿大魁北克省

B、西班牙、葡萄牙

C、日本、土耳其

D、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

4、英美法系又称

A、英国法系

B、普通法系

C、判例法法系

D、民法法系

5、法律责任归结的基本原则有

A、责任自负

B、责任法定

C、因果联系

D、罚责相当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只包括惩罚一种。

正确错误

2、在我国,时效可以成为免责的事由。

正确错误

3、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特征。

正确错误

4、法律责任的本质有道义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规范责任论三种。

正确错误

5、法律责任是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正确错误

《法理学》第08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法律移植的最高形式

A、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法律移植

B、落后国家移植发达国家的法律

C、区域性法律统一运动和世界性法律统一运动

D、发展中国家移植发展中国家的法律

2、法的本质和特征归根结底取决于

A、国家结构

B、意识形态

C、经济基础

D、文化传统

3、法所反映的道德,不可能是

A、全社会的道德

B、具体的道德

C、历史的道德

D、统治阶级的道德

4、关于法律的起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的起源伴随着国家的出现

B、奴隶主同奴隶阶级的出现是法律产生的阶级根源

C、法律产生之日就同道德截然分开了

D、最早的法律是原始习惯

5、明确提出法治应优于一人之治的观点的是

A、潘恩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衡量法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否具有进步性,主要是看

A、法所保护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是否具有进步性

B、法律是否吸收了科学领域的发展成果

C、法律制度是否健全

D、发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如何

2、我国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A、政策高于法

B、法高于政策

C、政策与法各自独立

D、政策与法相辅相成

3、法律继承的原因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连续性

C、法律的相对独立性

D、统治者的选择

4、法的现代化体现在法律领域各个方面:包括

A 、法律制度

B 、法律运行

C 、法律观念

D 、法律物质设施

5、法治生成的基础

A 、市场经济

B 、民主政治

C 、理性文化

D 、政府推进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法律继承的内容不包括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与管理的法律规定。

正确

错误

2、社会发展和法律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移植的必然性。

正确

错误

3、法律和道德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正确

错误

4、

正确

错误

5、

正确

错误

交卷

《法理学》第09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9:56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1)在中国法律解释体制中,拥有国家立法解释权的是()。

A 、国务院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最高人民法院

D 、最高人民检察院

2、关于宪法和法律本身的界限的问题,解释主体是()。

A 、全国人大

B 、全国人大常委

C 、最高人民法院

D 、国务院

3、最高效力的法律解释的主体是()。

A 、全国人大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最高人民法院

D 、国务院

4、在审判体制中具有法律解释权力的是()。

A 、最高人民法院

B 、各个高级人民法院

C 、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法院

D 、专门法院之外的人民法

4、(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司法过程中的辩证推理一般产生于下述具体情况()

A、完整的法律规范

B、原则的法律规定

C、矛盾的法律规定

D、滞后的法律规定

2、在我国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有()。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3、司法解释包括()。

A、审判解释

B、检察解释

C、审判和检察联合解释

D、判例解释

4、在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

A、宪法

B、行政法规

C、基本法律

D、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5、关于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的表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前者具有法律效力,后者在我国不具有法律效力

B、后者具有法律效力,前者在我国不具有法律效力

C、二者均具有法律效力

D、二者均不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法的创制的主要方式有创制和认可两种方式。()

正确错误

2、在普通法国家中,除制定法外,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还有正义和公平概念。()

正确错误

3、法的性质有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且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正确错误

4、法由经济基础决定,只要经济基础没有根本变化,法就不会有任何变化。()

正确错误

5、

正确错误

交卷

《法理学》第10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6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A、统治阶级意志

B、阶级斗争状况

C、社会物质条件

D、历史传统

2、根据内容不同,法律规则可划分为()

A、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型规则

B、调整型和构成性规则

C、强行性和指导性规则

D、规范性和标准型规则

3、根据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为标准,法可分为()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程序法和实体法

4、大陆法系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文献是()

A、《德国民法典》和《德国刑法典》

B、《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C、《法国民法典》和《人权宣言法》

D、《国民法典》和《德国刑法典》

4、(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综合各家关于法律要素的学术,法的要素包括()

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解释

2、法与道德区别,表现在()

A、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

B、表现形式不同

C、调整的范围不同

D、实施的方式不同

3、划分部门法的标准有()

A、法律的调整方法

B、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C、法律制定的时间

D、社会关系法律所调整的机制

4、根据权利和义务的主体不同,可将权利和义务划分为()

A、个体权利和义务

B、集体权利和义务

C、人类权利和义务

D、国家权利和义务

5、(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划分法律部门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人们了解和掌握本国历史上和现行的法。()

正确错误

2、没有无义务的权力。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说明他们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正确错误

3、法律体系和法系的概念相同。()

正确错误

4、法没有局限性。()

正确错误

5、任何一个法律部门都是由一部法典或者一部法律构成。()

正确错误

交卷

《法理学》第1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来源于()

A、古希腊

B、古罗马

C、英国

D、法国

2、英国的法律属于()

A、大陆法系

B、民法法系

C、普通法系

D、法典法系

3、徒法不足以自行说明()

A、法律万能

B、法律可有可无

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

D、法律有局限性

4、下列哪个不属于法的规范功能

A、指引

B、强制

C、教育

D、保护

5、违法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主观存在过错

B、应受法律制裁性

C、违法性

D、社会危害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我国当代司法主体包括()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军队保卫部门

2、执法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效率原则D

D、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原则

3、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A、宪法原则

B、民主原则

C、法治原则

D、科学原则

4、司法的生命和灵魂是()

A、司法平等

B、司法公正

C、司法正义

D、司法独立

5、狭义的执法主体包括()

A、行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

D、公职人员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因此从起源上看,一般是先有国家后有法。()

正确错误

2、法律草案正式通过以后就有了法律效力。()

正确错误

3、在我国行使违宪制裁权的是人民法院。()

正确错误

4、习惯法是由原始习惯演化而来的,因而不具有阶级性。()

正确错误

5、公民守法仅因为法的强制。()

正确错误

交卷

《法理学》第1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6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根据法律关系发生的方式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A、纵向法律关系与横向法律关系

B、调整性法律关系与创设性法律关系

C、双边法律关系与多边法律关系

D、第一性法律关系与第二性法律关系

2、道义责任论的理论基础是()

A、决定论

B、非决定论

C、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3、法律责任产生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原因是()

A、违法行为

B、违约行为

C、违法行为和违约行为

D、行为

4、在我国违法者的民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权属于()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D、全国人大

5、法律的表现形式是()

A、国家意志

B、社会意志

C、法规

D、社会公约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以下哪些不能进入流通领域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A、人类公共之物

B、文物

C、枪支、弹药

D、假药

2、法律责任承担的方式可分为()

A、惩罚

B、补偿

C、强制

D、强制扣缴

3、法律应从哪些方面注意尊重市场经济的内在法则()

A、主体平等原则

B、财产权一体保护原则

C、合同自由原则

D、公平竞争原则

4、法律解释的原则包括()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法治统一原则

D、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原则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包括()

A、所有自然人的法律人格一律平等

B、所有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力和有区别的义务

C、所有人都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D、法律平等的对待同样的行为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任何一种法律关系都包含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构成要素。()

正确错误2、公民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灭的。()

正确错误3、法律事件可以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

正确错误4、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承担替代责任。()

正确错误5、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可转让,但可以放弃。()

正确错误

交卷

【原创】法理学案例分析

本文我就一则我所闻所见的劳动争议案例中的法理学问题进行阐述。 案例如下: 2012年6月1日,赵某签署某媒体公司的《员工登记表》后于6月14日起开始工作,主要从事人事管理工作。合同中约定,其每月基本工资为5000元,另有根据绩效支付的绩效工资。6月20日,公司法定代表人将劳动合同文本在邮件上传送给赵某,让其办理为新员工订立劳动合同的事项。2012年12月1日,劳动监察机构来公司核查用工资料,公司让赵某整理相关资料用于检查,发现资料中没有赵某自己的劳动合同。公司要求尽快与赵某订立劳动合同,否则将无法继续与其维持用工关系。同日,赵某离职。赵某诉至仲裁,请求判令公司按照其离职前的平均工资每月8000元,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等。 分析: 本案属劳动合同纠纷。本案争议焦点是公司是否应当支付赵某二倍工资。但是归根结底,裁判的依据在于法理学上的分析。本案涉及到法律规则和法律规定的运用,合法性原则的运用,本案是一则利用法理学知识解决实际纠纷的典型表现, 首先,我们来看下《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

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从以上法律规定我们可以看出,似乎,只要用工单位没有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工单位就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那本案也是这样处理吗?我们必须从法理学的角度,对案例中做出评价 我们看本案中,公司未与赵某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赵某进入工作,负责人力资源工作,其工作职责之一是代表公司一方与员工及时办理签订劳动合同,理应知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及国家关于劳动和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公司除赵某外均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可见赵某既未向公司提出自己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身份冲突事宜,也未履行自己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职责,造成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客观事实,赵某有重大失职。 劳动合同法设置二倍工资的目的在于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事实上,《劳动法》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其立法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所以,劳动者要取得上述法律条文规定的二倍工资首先必须具有合法性。如果采取欺诈手

数据库期末考试习题及答案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C 200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试题一、选择题(15分,每空1分): 1.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____。 A.数据存储量太大 B.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数据冗余 2.相对于其他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库系统有①、减少数据冗余、保持数据的一致性、②和③的特点。 ①A.数据统一 B.数据模块化 C.数据结构化 D.数据共享 ②A数据结构化 B.数据无独立性 C.数据统一管理 D.数据有独立性 ③A.使用专用文件 B.不使用专用文件 C.数据没有安全与完整性保障 D.数据有安全与完整性保障 3.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____。 A.投影 B.选择 C.笛卡尔积 D.除 4.关系数据库用①来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的数学定义是②。 ①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指针链 D.二维表格数据 ②A.若干域(domain)的集合 B.若干域的笛卡尔乘积(Cartesian product) C.若干域的笛卡尔乘积的子集 D.若干元组(tuple)的集合 5.集合R与S的连接可以用关系代数的5种基本运算表示为________。 A.R-(R-S) B.σ F (R×S) C.空 D.空 6.在关系代数中,对一个关系做投影操作后,新关系的元组个数____原来关系的元组个数。 A.小于 B.小于或等于 C.等于 D.大于 7.下列SQL语句中,创建关系表的是____。 A.ALTER B.CREATE C.UPDATE D.INSERT 8.关系数据库设计中的陷阱(pitfalls)是指________。 A.信息重复和不能表示特定信息 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 C.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 D.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 9.数据库的____是为了保证由授权用户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不会影响数据一致性的损失。 A.安全性 B.完整性 C.并发控制 D.恢复 10.事务是数据库进行的基本工作单位。如果一个事务执行成功,则全部更新提交;如果一个事务

2017司法考试法理学真题

2017 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 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 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 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 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 罪 D. 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答案】ABCD 【解析】法律意识是一 种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民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的看法,对现行法的理解、解释、态度的情绪,对自己喝他**** 利、义务的认识,对人民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的知识修养等,故ABCD选项均应入选。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 .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 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 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答案】ABC 【解 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 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 中国声明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生甲的论点是:①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和法律规 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 。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表现为法 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 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 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 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此法的构成 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5[单选题]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 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A.法律事件 B. 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答案】B 【解析】法律事实就是 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是意志行为,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的表现。题中魏明与桂敏登记结婚的行为引起婚姻关系的产生,是一种法律行为。 6[单选题]“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 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这段话是由谁阐述的?A.马克思B.恩格斯C. 列宁 D. 亚里士多德

《数据库程序设计》在线测试汇总

《数据库程序设计》第01章在线测试 A B C D 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 B C D 、多用户数据库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A B C D 、除了能存储已知的事实外,还能存储用于逻辑推理的规则的数据库为: A B C D 中能从管理上对项目的开发与维护给予有效支持的的辅助设计工具为: A B C D

D、弹出式菜单平时不显示,仅当使用时才弹出。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 A、数据定义功能 B、数据操作功能 C、数据通讯功能 D、控制和管理功能 3、VFP的交互操作方式有 A、批处理 B、命令执行方式 C、图形界面操作 D、程序执行方式 4、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 A、能实现数据共享 B、数据结构化更强 C、数据独立性 D、可控冗余度 E、适合网络传送 5、项目管理器可以对项目中的进行管理。 A、文档 B、数据表 C、程序 D、菜单 E、类库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正确错误、菜单项为灰色表示该项暂时不能使用。 正确错误、分布式数据库使用时没有集中式数据库存取速度快。 正确错误、数据库设计时,冗余度越小,质量越高。 正确错误、访问分布式数据库,需要指明数据的存放地点。 正确错误《数据库程序设计》第02章在线测试 A B C D 、通用型字段的嵌入和链接可以区别在于 A、嵌入的对象不会随原对象的变化而变化,链接的对象会随原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B 对象会随原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C链接和嵌入的对象都不会随原对象的变化而变化。D 、如果需要将一个表 A B C D Sb表中“

A、dele for 部门=“21” B、dele for 部门=“21” pack C、pack for 部门=“21” D、zap for 部门=“21” 5、删除SB表中的“部门”字段,命令为 A、drop 部门 c(2) B、alter table sb drop 部门 C、alter table sb drop 部门 c(2) D、drop 部门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一个表打开时,那些文件会被打开 A、.dbf文件 B、相关的所有文件 C、备份文件 D、如果有备注,相应的.fpt文件也被打开 2、命令窗口不显示时,要使它再现,可以用 A、窗口菜单 B、SHIFT+F2 C、CTRL+F2 D、数据工作期 E、项目管理器 3、能获得当天日期的表达式或函数为 A、_diarydate B、date() C、time() D、year(date()) 4、在SB表中,显示编号首位为1的设备信息。 A、list for left(编号,1)=1

法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法理学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阶级社会中,法的实施主要依靠( D ) A.自觉遵守 B.领导威信 C.社会舆论 D.国家强制力保证 2.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B ) A.法律规范 B.法律概念 C.法律原则 D.法律技术性规定 3.在当代中国社会,正义和利益的关系是( A ) A.一致的 B.对立的 C.矛盾的 D.对等的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中一个突出问题是( C ) A.无法可依 B.法律滞后 C.不依法办事 D.违法不纠 5.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 B ) A.一般人的行为 B.人们相互的行为 C.每个人本人的行为 D.违法者的行为 6.法的消亡是如何实现的( B ) A.国家领导人废除 B.自行消亡 C.由国家公布法律予以废除D.全民公决废除

7.社会主义的法是怎样产生的?( A ) A,在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B.在已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C.以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D.不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 8.美国法属于哪一法系?( D ) A.大陆法系 B.法典法系 C.罗马一日耳曼法系 D.普通法系 9.资产阶级法律的核心是( A ) A.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B.维护资产阶级专政 C.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D.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和平等10.下列哪项不是法治所蕴涵的法律精神? ( A ) A.依法办事 B.法律至上 C.权力制约 D.权利本位 11.在中国古代,下列哪一项是儒家的主张( B ) A.依靠圣君贤人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B.由掌权者通过强制性法律来治理国家 C.贤人政治 D.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12.下列对法律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对法律的需求就越多 B.法律保证商品生产和流通 C.商品经济越发展,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强,法律作为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增强

法理学历年真题(2012-2000)

法理学历年真题(2012-2000)

法理学简述题 ◆{2012}(非法学)64.简述执法的基本原则。 ◆{2012}(法学)31.简述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2011}(非法学)64.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 ◆{2011}(法学)3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2010}(非法学)64.简述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2010}(法学)31.简述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 ◆{2009}(非法学)64.简述法律事实的含义和特征。 ◆{2008}(非法学)64.简述资本主义法律的基 本特征 ◆{2007}(非法学) 64.简述我国司法解释的基本作用。 ◆{2006}64、简述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的区别和联系。(8分) ◆{2005}65.简述当代中国法律监督体系内国家监督的内容。8分

◆{2004}64、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 规范? ◆{2003}50、简述法律责任的分类。10分 ◆{2002}41.简述法的指引作用的种类。5分 ◆{2002}42.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5分 ◆{2002}43.简述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及其要素。5分 ◆{2001}简述法的社会作用与规范作用之间 的区别。5分 法理分析题 ◆{2012}(非法学)67.2008年7月,某省会城市人大常委会第S次会议审议了该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该草案第N条规定,公交车乘客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驾驶员、售票员有权劝导其让座:对于拒不让座者,可以拒绝其乘坐,市政主管部门还可处以50元罚款。 在草案讨论过程中,甲认为该规定具有合理

性,其根据可以从法与道德的联系中找到:乙认为该规定不具有合理性,其根据可以从法与道德的区别中找到。 请结合上述材料,从甲、乙观点中选择您较为认同的观点(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依据法与道德关系的理论进行分析。 ◆{2012}(法学)34.(15分)某高校新生小张在自学法理学知识后,对我国《物权法》进行了分析,并写了如下四点学习体会: ①物权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文件,从法律渊源角度分析,该法应属于我国的根本法。 ②物权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因此物权法属于民商法部门。 ③物权法第10条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从法律归责的角度理解,该条规定属于准同性法律规则(规范)。

数据库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 数据库系统 B. 文件系统 C. 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数据库三级视图,反映了三种不同角度看待数据库的观点,用户眼中的数据库称为(D)。 A. 存储视图 B. 概念视图 C. 内部视图 D. 外部视图 3(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 A. 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E-R图 C. 信息世界 D. 现实世界 4(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 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5(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A)。 A. 不可再分 B. 可再分 C. 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惟一 D.以上都不是 6(下面的两个关系中,职工号和设备号分别为职工关系和设备关系的关键字: 职工(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工资) 设备(设备号,职工号,设备名,数量) 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存在一个外关键字为( C )。

A. 职工关系的“职工号” B. 职工关系的“设备号” C. 设备关系的“职工号” D. 设备关系的“设备号” 7(以下四个叙述中,哪一个不是对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的主要目的( C )。 A. 减少数据冗余 B. 解决更新异常问题 C. 加快查询速度 D. 提高存储空间效率 8(关系模式中各级范式之间的关系为( A )。 A. B. C. D. 9(保护数据库,防止未经授权或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泄漏、非法更改或破坏。这是指 数据的( A )。 A. 安全性 B.完整性 C.并发控制 D.恢复 10(事务的原子性是指( B )。 A.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B.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C.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 事务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11(下列哪些运算是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 D )。 A. 交、并、差 B. 投影、选取、除、联结 C. 联结、自然联结、笛卡尔乘积 D. 投影、选取、笛卡尔乘积、差运算 12(现实世界“特征” 术语, 对应于数据世界的( D )。 A(属性 B. 联系 C. 记录 D. 数据项 13(关系模型中3NF是指( A )。 A.满足2NF且不存在传递依赖现象 B.满足2NF且不存在部分依赖现象

2020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 【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 【答案】ABCD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 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 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 生甲的论点是:①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 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 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 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 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 【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 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数据库选择测试题

【自测题1:绪论】 测试总分:100分 1.单选题: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b )。 A. 数据独立性高 B. 数据冗余度高 C. 数据完整性 D. 数据共享 2.单选题:概念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c )。 A. 网状模型 B. 关系模型 C. 实体-联系模型 D. 层次模型 3.单选题: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真正存在的是(b )。 A. 子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模式 4.单选题:下述(a )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B. 定义数据库模式 C. 数据库安全 D. 完整性约束说明 5.单选题: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c )。 A. 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B. 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C. 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D. 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6.单选题: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 A. 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现实世界 C. 信息世界 D. E-R图

7.单选题: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 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B.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8.单选题: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分别是(b )。 A.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C. 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 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9.单选题: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d)。 A. 模式 B. 三级模式 C.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D. 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射 10.单选题: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c)是不正确的。 A. 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 B. 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C. 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D.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11.单选题:模式和内模式(d )。 A. 可以有多个 B. 最多只能有一个 C. 至少两个 D. 只能有一个 12.单选题:数据库系统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d )组成。 A. 系统分析员 B. 操作员 C. 程序员 D. 数据库管理员 13.单选题:一般地,一个数据库系统的外模式(c )。 A. 只能有一个 B. 至少两个 C. 可以有多个

法理学-主观题

案例分析题: (2003年) 案情:某市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日益混乱的交通秩序,决定出台一项新举措,由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通告,凡自行摄录下机动车辆违章行驶、停放的照片、录像资料,送经交通管理部门确认后,被采用并在当地电视台播出的,一律奖励人民币200 元-300 元。此举使许多市民踊跃参与,积极举报违章车辆,当地的交通秩序一时间明显好转,市民满意。新闻报道后,省内甚至外省不少城市都来取经、学习。但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有违章驾车者去往不愿被别人知道的地方,电视台将车辆及背景播出后,引起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紧张,甚至影响了当事人此后的正常生活的;有乘车人以肖像权、名誉权受到侵害,把电视台、交管部门告上法庭的;有违章司机被单位开除,认为是交管部门超范围行使权力引起的;有抢拍者被违章车辆故意撞伤后,向交管部门索赔的;甚至有利用偷拍照片向驾车人索要高额“保密费”的,等等。报刊将上述新闻披露后,某市治理交通秩序的举措引起了社会不同看法和较大争议。 问题:请谈谈你对某市治理交通秩序新举措合法性、合理性的认识。(注意:不能仅就此举引发的一些问题、个案谈具体适用法律的意见) 答题要求:1.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阐释你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理由;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述准确;3.答题文体不限,字数要求800 -1000字。 解题思路:这一题按照要求从合法性、合理性两方面进行认识。合法性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1)立法和执法的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2)法律渊源、法律效力方面,下位法不能违反上位法;(3)委托社会组织、个人执法的合法性。从这些方面衡量,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的这一通告应当说有合法性依据。 合理性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1)法律价值。如秩序与自由,维持秩序与限制自由关系的处理,是否考虑了价值排序原则、比例原则;如正义与效率,提高行政效率与实现社会正义关系的处理,是否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2)法律与道德。法律的道德基础,法律规定与社会常理的一致,善法与恶法的判断。(3)法治社会的权利保障。法治的目的、意义。从这些方面考虑,交通管理部门的这一做法缺乏合理性根据。 论述题 (2009年) 一、(本题20分) 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是封闭保守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法律面临挑战。清朝统治者迫于内外压力,于20世纪初下诏修律,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法的现代化从制度层面上在中国正式启动。 新中国成立后60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国法的现代化以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为建设目标,历经曲折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的法治思想和观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总结凝练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地指引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并推向深入,形成了以“三个至上”重要观点为精神实质和根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问题: 请结合中国法治现代化发展进程,简答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三个至上”重要观点的认识。 答题要求:

sql数据库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V 1. SQL Server中,保存着每个数据库对象的信息的系统表是( C)。 A. sysdatabases B. Syscolumns C. Sysobjects D. Syslogs 2. 在存在下列关键字的SQL语句中,不可能出现Where子句的是(D )。 A. Update B. Delete C. Insert D. Alter 3. 在查询语句的Where子句中,如果出现了“age Between 30 and 40”,这个表达式等同于(A )。 A. age>=30 and age<=40 B. age>=30 or age<=40 C. age>30 and age<40 D. age>30 or age<40 4. 如果要在一张管理职工工资的表中限制工资的输入范围,应使用(D )约束。 A. PDRIMARY KEY B. FOREIGN KEY C. unique D. check 5. 记录数据库事务操作信息的文件是(D )。 A. 数据文件 B. 索引文件 C. 辅助数据文件 D. 日志文件 6. 要查询XSH数据库CP表中产品名含有“冰箱”的产品情况,可用( C)命令。 A. SELECT * FROM CP WHERE 产品名称 LIKE ‘冰箱’ B. SELECT * FROM XSH WHERE 产品名称 LIKE ‘冰箱’ C. SELECT * FROM CP WHERE 产品名称 LIKE ‘%冰箱%’ D. SELECT * FROM CP WHERE 产品名称=‘冰箱’ 7. 储蓄所有多个储户,储户能够在多个储蓄所存取款,储蓄所与储户之间是(D )。 A. 一对一的联系 B. 一对多的联系 C. 多对一的联系 D. 多对多的联系 8. SQL的聚集函数COUNT、SUM、AVG、MAX、MIN不允许出现在查询语句的( D)子句之中。 A. SELECT B. HAVING C. GROUP BY… HAVING D. WHERE 9. 列值为空值(NULL),则说明这一列( C)。 A. 数值为0

2017司法考试 法理学真题

2017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答案】ABCD 【解析】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民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的看法,对现行法的理解、解释、态度的情绪,对自己喝他****利、义务的认识,对人民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的知识修养等,故ABCD选项均应入选。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生甲的论点是:①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5[单选题]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答案】B 【解析】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是意志行为,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的表现。题中魏明与桂敏登记结婚的行为引起婚姻关系的产生,是一种法律行为。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 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 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 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的制定主体D.法律的效力 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 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 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 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 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 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不选都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 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 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B.判决书 C.裁定书D.决定书 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 C.法律移植D.法律规范的认可 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定D.制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法的体系 2.法律制裁 3.法律寂的权利 4.法系 5.法的创制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法的产生的标志。 2.简述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征。 3.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4.简述违法构成的概念及要件。 五、论述题 试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法理学》历年真题 主观题

2002-2013年司法考试法理学历年真题解析——主观题 案例分析题: (2003年) 案情:某市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日益混乱的交通秩序,决定出台一项新举措,由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通告,凡自行摄录下机动车辆违章行驶、停放的照片、录像资料,送经交通管理部门确认后,被采用并在当地电视台播出的,一律奖励人民币200 元-300 元。此举使许多市民踊跃参与,积极举报违章车辆,当地的交通秩序一时间明显好转,市民满意。新闻报道后,省内甚至外省不少城市都来取经、学习。但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有违章驾车者去往不愿被别人知道的地方,电视台将车辆及背景播出后,引起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紧张,甚至影响了当事人此后的正常生活的;有乘车人以肖像权、名誉权受到侵害,把电视台、交管部门告上法庭的;有违章司机被单位开除,认为是交管部门超范围行使权力引起的;有抢拍者被违章车辆故意撞伤后,向交管部门索赔的;甚至有利用偷拍照片向驾车人索要高额“保密费”的,等等。报刊将上述新闻披露后,某市治理交通秩序的举措引起了社会不同看法和较大争议。 问题:请谈谈你对某市治理交通秩序新举措合法性、合理性的认识。(注意:不能仅就此举引发的一些问题、个案谈具体适用法律的意见) 答题要求:1.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阐释你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理由;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述准确;3.答题文体不限,字数要求800 -1000字。 解题思路:这一题按照要求从合法性、合理性两方面进行认识。合法性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1)立法和执法的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2)法律渊源、法律效力方面,下位法不能违反上位法;(3)委托社会组织、个人执法的合法性。从这些方面衡量,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的这一通告应当说有合法性依据。 合理性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1)法律价值。如秩序与自由,维持秩序与限制自由关系的处理,是否考虑了价值排序原则、比例原则;如正义与效率,提高行政效率与实现社会正义关系的处理,是否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2)法律与道德。法律的道德基础,法律规定与社会常理的一致,善法与恶法的判断。(3)法治社会的权利保障。法治的目的、意义。从这些方面考虑,交通管理部门的这一做法缺乏合理性根据。 论述题 (2009年)

数据库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四、程序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对于教学数据库的三个基本表 学生student (sno,sname,sex,sage,sdept) 学习sc(sno,cno,grade) 课程course(cno,cname,cpno,ccredit) 试用SQL语句表示:下列语句。 (1)"查询全男同学信息情况"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ex='男'" (2)"查询选修了1号课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select sno,grade from sc where cno='1'" (3)"查询所有选修过课的学生的姓名,课程名及成绩" "select sname,cname,grade from student,sc,course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3f4161209.html,o=https://www.360docs.net/doc/3f4161209.html,o" (4)"查询选修了数据库原理课的最高成绩" "select max(grade) as '最高成绩' from student,sc,course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3f4161209.html,o=https://www.360docs.net/doc/3f4161209.html,o and cname='数据库原理'" (5)查询所有选修了1号课程的同学的姓名" "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sno in (select sc.sno from sc where cno='1')" 2.设有一个SPJ数据库,包括S,P,J,SPJ四个关系模式(20分)供应商表S(SNO,SNAME,STATUS,CITY); 零件表P(PNO,PNAME,COLOR,WEIGHT); 工程项目表J(JNO,JNAME,CITY); 供应情况表SPJ(SNO,PNO,JNO,QTY);SPJ表 J表 S表 P表 请用关系代数完成如下查询: 1.求供应工程J1零件的供应商号 SNO 2.求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吗SNO 3.求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码SNO 4.求没有使用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 5.求至少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 1.∏sno(σJNO=‘J1’(SPJ)) 2.∏sno(σJNO=‘J1’ΛPNO=’P1’(SPJ)) 3.∏sno(σJNO=‘J1’(SPJ)∞σcolor=‘红’(P)) 4.∏jno(SPJ)-∏jno(∏sno(σcity=‘天津’(S))∞∏sno,jno (SPJ)∞∏jno σcolor=‘红’(P)) 5.∏jno, pno(SPJ)÷∏pno(σsno=‘s1’(SPJ))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本大题共30分) 1. 学生运动会模型: (1)有若干班级,每个班级包括: 班级号,班级名,专业,人数 (2)每个班级有若干运动员,运动员只能属于一个班,包括:运动员号,姓名,性别,年龄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2012篇)

2019年国家法考《法理学》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在现代的法治社会,人们总是要求法律决定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同时具有高度的正当性。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对于特定时期特定国家的法律人而言,法律的可预测性具有初始的优先性 B、法律的可预测性是实质法治的要求,正当性是形式法治的要求 C、法的可预测性意在实现法律的安定性、确定性 D、法的可预测性和可接受性存在紧张关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3节>法适用的目标 【答案】:B 【解析】: 考查法律适用的目标。B选项错误,法律的可预测性是形式法治的要求,正当性是实质法治的要求。 2.关于法律责任,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被告人张某在刑事审理过程中突发心脏病死亡,对于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B、主债权因清偿、提存、抵销、免除、混同等原因而消灭,保证之债赖以存在的基础消失,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也自然归于消灭 C、李某持刀故意伤害王某,并致其重伤。王某如果以公开方式声称同意免除其责任的,李某的法律责任得以免除 D、徐某为军队高官,被控贪污罪、受贿罪等重大罪名。在审判开始前,徐某患病去世。此时,徐某的法律责任自然消灭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8节>规则与免责 【答案】:C 【解析】: 考查法律责任的消灭。王某可以免除李某的故意赔偿责任,但是司法机关依然需要追究其故意伤害的法律责任。因此,C项错误。 3.李某在某餐馆就餐时,被邻桌互殴的陌生人误伤。李某认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第1款中“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的规定,餐馆应负赔偿责任,据此起诉。法官结合该法第7条第2款中“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的规定来解释第7条第1款,

数据库在线测试试题

数据库在线测试试题 选择题 1。下述( C)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完整性约束说明 定义数据库模式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数据库安全 2.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 A ),它是模式的逻辑子集子模式 模式 内模式 物理模式 3。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C)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模式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三层模式 4。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 模式与外模式 模式与内模式 三层模式

5.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B) 外模式 模式 内模式 用户模式 6。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B )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7.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B ) 数据共享 数据冗余度高 数据完整性 数据独立性高 8.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D )。I。人工管理阶段 II.文件系统阶段 III.数据库阶段 I 和 II 只有 II II 和 III 只有 I 9.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它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软件和( D ) 系统分析员 程序员

操作员 数据库管理员 10.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C)。 DBMS包括DB和DBS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DBS包括DB和DBMS DB包括DBS和DBMS 2填空题 1。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2。DBMS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 , 之间的一层管理软件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维护维护等4个方面 4.数据独立性又可分为(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5。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变,而由DBMS处理这种改变,这是指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6。数据模型是由(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的 7。(数据结构)是对数据系统的静态特性的描述,_(数据操作)是对数据库系统的动态特性的描述8.数据库体系结构按照(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结构进行组织 9.数据库体系结构按照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三级结构进行组织 10.实体之间的联系可抽象为三类,它们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11。数据冗余可能导致的问题有(存储空间大)和(数据不一致) 12.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 、(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三个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