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三单元课内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主题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主题阅读训练第三单元阅读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组成,并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并能运用所学,在习作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阅读方法1.通过用朗读、默读等方式反复读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都情感真挚,朴实自然,只有在深入品味文字时才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片真情。
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感人至深;作家史铁生在《那个星期天》中用细腻生动的语言回忆等待过程中心情的起伏变化,令人动容;《别了,语文课》中少年对祖国对母语的深深眷恋打动人心;《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肖复兴用质朴的语言、朴实的事例表达对母爱的深深感恩,深情溢于言表。
这些真情实感都要通过反复阅读文章才能真切体会得到。
教学时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课文。
2.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并能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每篇课文作者都表达了对人生、对生活、对人事的不同情感,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提炼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并结合课堂练笔进行及时地运用,为后面的初试身手和习作积累优秀的语言和写作方法,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精彩片段阅读《那个星期天》片段。
①走吧?洗完衣服。
这一次不能原谅。
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
我一声不吭,盼着。
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
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那个星期天》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那个星期天》课后作业及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一个阳光mínɡ mèi()的午后,我在大树下玩耍,看到一群mǎ yǐ(),有的好像搬着东西走来走去,有的好像被bàn dǎo()了,显出十分jīnɡ huánɡ()的样子,非常有趣。
二、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耽.搁(zhén dān)绽.开(zhàn dìnɡ)揉搓.(cuōchuō)依偎.(wēi wèi)三、补充词语,并根据提示答题。
空空()()念念()()冷冷()()马马()()1. 因为我做事总是(),所以每次被老师提醒时,我都羞愧难当。
2. 奶奶一天到晚(),说的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
四、品析句子。
1.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句中的“__________”交代了时间变化,“__________”写出了随着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表现了“我”完全沉浸在伤心与失望之中。
2. 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这是一个________句,生动地表现了“我”的________________,联系全文可知,句中的“她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
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
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
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
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三单元课内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精选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及答案(1)第三单元课内阅读练习题8.解释词语人忐忑不安:自作自受:十一、穷1、《穷人》是国作家写的,课文记述了渔夫和妻子桑娜主动收养已故邻居9、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和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10、第二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和。
的美好品质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赞美了和他们2、课文通过对人物和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1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3、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描写,表现桑娜的。
而文中细致的描写,表现了动妇女形象。
的矛盾心理,刻画了一个的穷苦劳张又担忧桑娜既紧4、人物对话,个性鲜明,渔夫的话显示他、的品质,桑娜说话断断续,表明她段,回答问。
人》选题穷《十三、阅读_ 、,同样反映了她、的善良品质。
抱回家里。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桑娜用头样做不可。
她把这得非这同自己的孩子睡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人要这样做,但是觉十二、穷?自己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是闹着玩的吗(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什么呢?这是闹?自白,神情激动着玩的吗。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色苍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什么把他们没来!⋯⋯为抱过来啊?⋯⋯桑娜脸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来抱过也好!”己的五个孩子已经我一顿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他会揍,揍,肃忧题!”他搔搔后,是个问虑。
“嗯严得(二)渔夫皱变(zòu zhòu ) 起眉,他的脸也好!”,揍我一顿,我自作自受⋯⋯嗯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你看怎么办?得(děi dé)把他们说勺,“嗯脑来了。
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样我们他说醒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做⋯⋯如今我怎么对,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句子与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A.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B.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C.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D.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一字千金”是很明显的夸张手法A.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是对自己人生导师的话的肯定也是夸张手法B.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是类比和对偶C.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是对仗D.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是借喻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爸爸的一席开导立马将他的满腔委屈和不满undersetcdot化undersetcdot为undersetcdot乌undersetcdot有B. 芳芳收敛了自己的玩心开始undersetcdot弄undersetcdot巧undersetcdot成undersetcdot拙、脚踏实地地学习起来C.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解散团队那不就undersetcdot前undersetcdot功undersetcdot尽undersetcdot弃了吗?D. 他俩虽然是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双胞胎但是性格undersetcdot迥undersetcdot然undersetcdot不undersetcdot同【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及运用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多注意遇到不懂的词语就要去查字典并且把字词含义写在课本上或者笔记本里A正确化为乌有意思是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B错误弄巧成拙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与语境不符C正确前功尽弃意思是指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组是()A. “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万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 四面都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桥C. 面对疫情举国上下心系武汉各地人民踊跃捐贈谱写了一曲“青山一道同云雨”的壮歌【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AC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桥》课文主要写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断地指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表现了他无私无畏、无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原文“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而不是“四面都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桥”说法错误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包袱师傅桅竿海鸥B. 停泊哗笑街接轻蔑C. 丝绒骏马搔痒秽物D. 轰然荫凉蹦带拳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所选词语均是生活中常用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是同音字和形似字A.有误“桅竿”的“竿”应为“杆”B.有误“街接”的“街”应为“衔”C.全部正确D.有误“蹦带”的“蹦”应为“绷”5.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A. 对偶引用夸张B. 引用对偶夸张C. 引用拟人比喻D. 对偶比喻拟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1)运用了引用的修辞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本题引用了“禽有禽言兽有兽语”这句谚语指飞禽走兽之类的低级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交流方式(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句中通过“怨”一词可知将“羌笛吹奏的杨柳曲”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本题是将船头和船崩向上翘起的形状比喻成挂在天边的新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6.(1)居高声自远 ________6.(2)________ 夜半钟声到客船6.(3)________ 穿尽红丝几万条6.(4)九州生气恃风雷 ________6.(5)青箬笠绿蓑衣 ________6.(6)盛年不重来 ________6.(7)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6.(8)________ 不弃功于寸阴6.(9)风一更雪一更 ________ ________6.(10)________ 学而不厌 ________【答案】(1)非是藉秋风【解析】(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本句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原文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答案】(2)姑苏城外寒山寺【解析】(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本句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答案】(3)家家乞巧望秋月【解析】(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本句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原文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答案】(4)万马齐暗究可哀【解析】(4)“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本句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原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答案】(5)斜风细雨不须归【解析】(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本句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原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答案】(6)一日难再晨【解析】(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本句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陶渊明的《杂诗·人生无根蒂》原文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答案】(7)问渠那得清如许【解析】(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句出自于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答案】(8)不饱食以终日【解析】(8)“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本句出自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勖学》意思是不要整天吃饱喝足没啥正事不要因为懒惰而浪费时间温水煮青蛙一般败得很惨时间不多了赶紧珍惜吧【答案】(9)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解析】(9)“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本句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原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答案】(10)默而识之, 诲人不倦【解析】(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句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7.选词填空真心真切真实真诚真挚1.我对祖国有着最为(________)的感情2.他这个人待人处事一直都是很(________)的3.我(________)地盼望祖国能够早日统一4.愿祖国早日实现“中国梦” 这是我对祖国(________)的祝福5.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历史是(________)存在的【答案】真挚, 真诚, 真心, 真切, 真实【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真心真实的心意真切清楚确实真诚恳切真实跟客观事实相符合不假真诚真实诚恳真挚真诚恳切(多指感情)8.(1)卖火柴的小女孩 ________次擦然火柴分别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奶奶、飞走了8.(2)一粒种子也有自己的梦想长成一棵________ 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3)蟋蟀可以在________【答案】五, 烤鹅, 火炉, 圣诞树【解析】出自《卖火柴的小女孩》【答案】大树, 手推车, 椅子, 木地板【解析】出自《那一定会很好》【答案】这平台上弹琴【解析】出自《蟋蟀的住宅》9.(1)《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我们可以由此联想到梅兰竹菊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________)9.(2)高尔基的《童年》是一部有关成长的小说主人公是小茨冈(________)9.(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________)9.(4)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进行演讲可以引用名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来增强说服力(________)【答案】(1)v【解析】【答案】(2)×【答案】(3)v【解析】【答案】(4)v【解析】10.(1)船上满\underset\cdot载着银光闪闪的鱼(________)10.(2)爸爸在北京工作一年半\underset\cdot载才回一次家(________)10.(3)大家\underset\cdot载歌\underset\cdot载舞沉浸在欢庆的海洋里(________)2.闹①发泄(感情)②不安静③干弄搞④发生(灾害或不好的事情)(1)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underset\cdot闹起来(________)(2)他的家乡\underset\cdot闹水灾很多庄家都被淹死了(________)(3)她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又\underset\cdot闹情绪了?(________)3.闻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出名④用鼻子嗅气味(1)晚上爸爸准时收看新\underset\cdot闻联播(________)(2)你\underset\cdot闻一\underset\cdot闻这是什么味道?(________)(3)百\underset\cdot闻不如一见西湖的景色真令人陶醉(________)【答案】(1)③【解析】(1)略【答案】(2)④【解析】【答案】(3)②, ②, ④, ①, ②, ④, ①【解析】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尽平生之力”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__来形容11.(2)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提按扒揪11.(3)“铁锤”在选段中指什么?这样比喻的好处是什么?________11.(4)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1.(5)从选段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松________的特点【答案】(1)竭尽全力【解析】【答案】(2)扒按揪提【解析】【答案】(3)指武松的拳头写出了武松的拳头坚硬有力【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5)勇武、机敏【解析】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2.听短文《故乡的芦苇》完成练习故乡的芦苇!因为你给过“我”不少______的欢乐所以“我直对你怀有一种特殊的______之感每当想起你“我”就会沉浸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之中……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1)“我”的故乡在长江口外东海之滨(________)(2)“我”喜爱故乡的芦苇是因为它特别的名贵(________)(3)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季“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________)【答案】童年亲切【解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听力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时注意一定要先把每一道题提供的关键信息记住然后注意听听力内容根据题目提供信息进行填空即可1.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可以从最后一段找到答案2.此题考查对短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我”喜爱故乡的芦苇并不是它特别的名贵而是因为芦苇给过不少童年的欢乐13.(1)“杏花酒”是我国的名酒之一其名字的由来和古诗《清明》中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13.(2)杜甫的《绝句》中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13.(3)这事不用发愁 ________ ________到时候自有对付的办法13.(4)赵州桥坚固赵州桥美观(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13.(5)雯雯完成了老师所有布置的作业(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13.(6)枣核说“大家不用怕我有办法”(改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13.(7)大熊猫怎么不是我国的国宝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________________【答案】(1)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解析】(1)考查古诗的识记及掌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代杜牧《清明》全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答案】(2)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解析】(2)考查古诗的识记和默写《绝句》作者是杜甫全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其中“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意思是“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答案】(3)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解析】(3)考查对成语的识记掌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意思是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答案】(4)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解析】(4)考查运用关联词合并句子要注意了解分句之间的关系本题可以运用关联词““不仅……而且” 表示递进关系【答案】(5)雯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解析】(5)考查修改病句本题属于语序有误将“布置的”和“所有”调换位置【解析】(6)考查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B人称的变化 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②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本题先将冒号改为逗号接着去掉引号然后将人称“我”改为“他”【答案】(7)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解析】(7)考查改写句子所给句子是反问句可以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一、基础达标。
(38分)1.我能根据拼音写词语。
(8分)shūjí() kǒnɡ bù() hónɡ máo() chuī yān()móɡuǐ() chou ti() kǔ xínɡ() xīnɡ wànɡ()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
(4分)僻静(pì bì)追悼(diào dào)利益(yì yí)匪徒(fěi fēi)剥削(bō bāo)围歼(qiān jiān)残暴(cán chán)脊梁(jǐ jī)3.选择合适的词语,用“√”标出来。
(4分)(1)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正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2)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偏僻)的小屋里。
(3)出版社的编辑正在一丝不苟地(审理审阅)稿件。
(4)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激烈剧烈)的阻击。
4.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两个分别造句。
(10分)精兵()政坚贞不()千()一发死得其()重()泰山()精会神(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
(每组关联词语只填一次)(5分)无论……都……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要……就……如果……就……(1)()周总理是国家的领导人,()他的生活非常简朴。
(2)()你说得对,我们()改正。
(3)()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4)()工作量有多大,总理()一丝不苟。
6.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3分)(1)下列词语搭配恰当的一项是()A.吼声粗陋B.生活简洁C.寄托哀思D.局势严厉(2)下列词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组是()A.乱蓬蓬B.热腾腾C.亮晶晶D.哗哗响(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素养阅读训练材料一:陈家祠被喻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是广东现存祠宇中最完整、最雄伟精美的建筑物。
它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平面呈正方形,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wǔ)巧妙地连接起来,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祠堂的整体布局左右对称。
中进大厅聚贤堂为书院建筑的中心,是当年族人举行春秋祭祀或议事聚会的地方,堂前有月台。
中进东西厅后金柱正间装设四扇双面镂雕隔扇,后金柱次间和厅前后设通花隔扇。
后进大厅三间是安设陈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厅堂。
东西斋和厢房略为低矮,是当年书院教学读书的主要用房。
材料二:陈家祠导览图材料三:陈家祠首进东西厅的水磨青砖檐墙上,共有六幅大型砖雕——《松雀图》《百鸟图》《梁山聚义图》《梧桐杏柳凤凰图》《刘庆伏狼驹图》《五伦全图》,是广东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砖雕之一。
_____________的花木、鸟兽图案装点着这座古老的建筑,赋予了它更多的灵性;_____________的人物图案则为人们呈现故事中的场景,砖雕中蕴含的故事沉淀着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
1.下列依次填入材料三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妙笔生花巧夺天工B.栩栩如生惟妙惟肖C.笔走龙蛇绘声绘色2.(语文要素)如果你想了解陈家祠的展厅设置和布局,可以重点阅读材料_____________;如果你想了解陈家祠的砖雕艺术,可以重点阅读材料________。
3.“上面雕刻有凤凰、仙鹤、鸳鸯、鹡鸰和莺,这五种禽鸟代表‘五常’,寓意社会伦常有序,吉瑞祥和。
”这段话描写的是材料三提及的砖雕图之一()A.《梧桐杏柳凤凰图》B.《百鸟图》C.《五伦全图》D.《松雀图》4.(生活实践)如果你们一家人计划游览陈家祠,请你设计一条参观路线,并写出这样设计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题阅读训练(一)竹蜻蜓①竹蜻蜓很简单,一根小小的木棍,一条长而薄的木片。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套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匆匆》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我不禁头涔.(cén chén)涔而泪潸.(sān shān)潸了。
2.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fùfú)返呢?3.去的尽.(jǐn jìn)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
4.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zāo zhāo)啊?二、看拼音,写词语。
nuó yí zhēnɡ rónɡ yóu sīkōnɡ xū nínɡ rán bó wù三、查字典,填空。
如果在字典中查“蒸”字,它的音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首是____。
“蒸”字的意思有:①利用水蒸气的热力使食物变熟或变热。
②热气上升。
词语“蒸笼、蒸气”中“蒸”字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
四、照样子,写词语。
头涔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千门万户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伶伶俐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五、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4.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六、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__;吃饭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_;默默时,便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阅读理解训练1. 课内阅读竹节人(节选)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棒棍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
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用铅笔剪一把偃(yǎn yàn)月刀,用铁丝系一绺(lǚliǔ)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chà zhà)风云的古战场。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
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mú mó)一样。
(1)在文中括号里给带点的字填上正确的读音,打“√”。
偃(yǎn yàn)绺(lǚliǔ)咤(chà zhà)模(mú mó)(2)根据意思写词语,从短文中找出填在括号里。
① 一声呼喊,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
形容威力极大。
(________)② 想方设法,费尽心机。
(________)(3)偃月刀、丈八蛇矛分别是《三国演义》中________、________的兵器。
请给第三自然段的竹节人分别起个响亮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了老师的两件事,分别概括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
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既________又________的老师。
(5)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体验吧!请你写出来。
2. 短文阅读,完成练习。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踩脚拍手,咋咋呼①(hòng hǒng)作鸟兽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三单元课内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
十一、穷人
1、《穷人》是国作家写的,课文记述了渔夫和妻子桑娜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赞美了和他们的美好品质。
2、课文通过对人物和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描写,表现桑娜的。
而文中细致的描写,表现了桑娜既紧张又担忧的矛盾心理,刻画了一个的穷苦劳动妇女形象。
4、人物对话,个性鲜明,渔夫的话显示他、的品质,桑娜说话断断续续,表明她
_ 、,同样反映了她、的善良品质。
十二、穷人
(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二)渔夫皱( zòu zhòu )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děi dé)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桑娜拉开了帐子。
1、“熬”是生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再查()画。
“熬”是的意思,说明了
2、根据原文的意思,给下列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3分)
严肃——()忧虑——()一动不动——()
3、用“”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词语,用“”画出描写渔夫动作的词语。
(1分)
4、“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下渔夫的话。
(注意:要尽量模仿作家的文笔,让你写的句子也生动、吸引人)(3分)
5、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对桑娜夫妇说些什么呢?(3分)
答:
6、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1分)
7、“嗯,是个问题!”这里的“问题”指是 ,因此说这是个问题.
为,“这样做”指的是。
桑娜觉得非这样做的原因是:。
从中你体会到。
9、“他会说什么呢?……嗯,揍我一顿也好!”这里的“他”是指,桑娜为什么会说“揍我一顿也好”?
答:。
10、文段最后说“桑娜深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请你发挥想像,说说这时桑娜可能在深思些什么?
十四、阅读《穷人》片段,回答问题。
(12分)
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
“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门。
她侧着耳朵,没有人答应。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
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
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缩句。
(2分)
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
2、课文写了桑娜几次敲门的经过,桑娜在这几次敲门中,心情是怎样变化的?(3分)
答:
3、“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作”
指“受”指:
十五、阅读《穷人》片断,回答问题(15分)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
她一动不动。
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
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平静宁静安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
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就在这死去的母亲的身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倦蜷)缩着身子,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宁静安静),他们睡得正香甜。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她把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账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顿也好!”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
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文字或词语画“√“(2分)
2、在第一段给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分)
3、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正确解释画上横线。
(2分)
生:①生存②发生③使柴、煤等燃烧④果实没有成熟⑤生硬;勉强
临:①靠着;对着②来到;到达③将要;快要④照着字画摹仿
4、从下面的三个词可以看出桑娜的心跳得厉害。
(3分)
十六、阅读《穷人》片断,回答问题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
没什么可抱怨的。
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1、用——线划出描写环境的语句。
用~~~线划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
2、摘录人物语言的句子:
3、摘录人物的行动或动作的语句:
4、这个文段的描写,虽然只字没提“穷”字,但也处处透出了“穷”,包括:(. )()()和
()。
5、也就是这个文段的描写,也可以看出桑娜是勤劳善良的,从()这句可以看出她的勤劳,从()这儿最能看出她的善良。
6、“勉强”的“强”字在这儿读该选的读音是“qiáng qiǎng”,这个字的部首是(),用部首查字法再查()画,读这个音时还可以组词:()。
读另一个读音时可以组词()和()。
它还有另一个音jiàng,可以组词()。
7、仿照最后一句,用上“一面……一面……”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