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癣菌病汇总.

合集下载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真菌学皮肤病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真菌学皮肤病

甲真菌病 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念珠菌
头癣
发内孢子
黄癣
头癣
白癣
发外孢子
头癣-黑点癣
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
头癣
脓 癣Biblioteka 头癣-治疗原则 剪发 洗发 搽药 服药 消毒
股癣
皮疹特征:中心炎症减轻,色素沉
着,边缘由丘疹、水庖、痂和鳞屑 连接成环形隆起。
体癣
体癣
同心圆样损害
手足癣
鹅口疮
生殖器念珠菌病
念珠菌病
皮肤念珠菌病 黏膜念珠菌病 内脏念珠菌病
肠道念珠菌病
消化不良、腹泻,大便呈黄绿色水 样,混有泡沫粘液或乳酪样物
食道窥镜,肠镜:食管肠粘膜散小 白色斑块,周围潮红
肺念珠菌病
支气管炎,肺炎 痰多呈黏稠胶质样,偶带血丝
肺念珠菌病
处理原则
去除促发因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加强支 持疗法
水疱鳞屑型
浸渍糜烂型
角化过度型
可同时或交替出现,或以某一型为主
红色毛癣菌
手足癣
手足癣
手足癣
手足癣-治疗原则
水疱型-温和搽剂和霜剂 角化过度型-先角质剥脱剂,再用
抗真菌霜剂 浸渍糜烂型-粉剂收干,抗继发感
染,再温和抗真菌
远端甲下型
甲癣
甲癣
全 甲 营 养 不 良 型
甲癣-治疗原则
注意皮肤清洁卫生 积极局部或全身用药
心理护理
护理评价
病人是否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皮 肤是否恢复正常
病人能否正确对待外表的变化
是否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避免 复发
健康教育
生活用品进行消毒杀菌 足量、规则用药

常见真菌性皮肤病课件

常见真菌性皮肤病课件
复发原因:治疗不彻底、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 源等
预防措施: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接触传染源、提 高免疫力等
复发治疗:及时就医,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避免自行用药
4
常见真菌性皮肤病的案 例分析
足癣
1
足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皮 肤病,主要表现为足部皮肤
瘙痒、脱皮、水疱等。
2
足癣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 潮湿的环境、足部多汗、鞋
03
真菌性皮肤病 具有传染性, 可通过接触、 共用物品等方 式传播
04
真菌性皮肤病可 引起皮肤瘙痒、 红肿、脱屑等症 状,严重时可导 致皮肤溃烂、感 染等并发症
常见真菌性皮肤病的分类
01
浅部真菌病:如足癣、 股癣、体癣等
03
系统性真菌病:如念珠 菌病、隐球菌病等
05
皮肤癣菌病:如头癣、 体癣、股癣等
02
深部真菌病:如孢子丝 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等
04
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如 鹅口疮、阴道炎等
06
皮肤真菌病:如足癣、 手癣、甲癣等
真菌性皮肤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01
真菌感染:皮肤接触真菌, 导致皮肤感染
03
环境因素:潮湿、高温、不通 风的环境容易滋生真菌
05
遗传因素:部分真菌性皮肤 病具有遗传性
07
激素水平:激素水平失衡可 能导致真菌感染
治疗方法:抗真菌药物治疗、局 04 部外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3
常见真菌性皮肤病的治 疗和预防
常见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口服药物:如 抗真菌药物等
手术治疗:如 切除病灶等
01
02
03
04
05
外用药物:如抗 真菌药膏、洗剂

真菌性皮肤病

真菌性皮肤病

体癣和股癣
(Tinea coporis,Tinea cruris)
一、定义:发生在平滑皮肤上的真菌感染,多由红色毛癣菌引 起。 二、感染源:可由手足癣自身传播而来或接触小动物后感染 三、临床表现: 1、体癣:多见于面部、躯干和上肢,为环状、多环 状或不规则形红斑,边缘隆起或小丘疹、水疱,离心 性扩大,中心可有自愈现象。 2、股癣:发生于腹股沟、股内侧及臀部,多见于男性, 皮损围绕着阴囊呈半环状或不规则的红斑,离心性扩 大,愈后可留有色素沉着,易在夏季反复发作。
4、系统性念珠菌病:肺部感染、念珠菌败血症等:临床症 状及体症与其它微生物感染难以鉴别,相应部位取材真 菌镜检及培养可确诊。
三、诊断:镜检阳性可以确诊,培养多次为同一菌种可确菌种。 四、治疗: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去除诱发因素; 3、支持疗法:加强营养、减少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4、药物治疗: 皮肤:有糜烂:外涂龙胆紫,1日2次 红斑脱屑:外用抗真菌药物,各种霜剂 口腔粘膜损害:龙胆紫外涂、洗必泰液漱口 外阴阴道炎:制霉菌素栓剂,5-10万单位,每日1 次塞入阴道 系统性念珠菌病: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脓癣
儿童 小孢子菌属
化脓性毛囊炎, 形成溃疡,可继 发细菌感染。
愈后
青春期自愈,不留 疤痕。易发展为脓 癣。
可遗留疤痕
真菌镜检 伍氏灯 治疗
发外孢子 亮绿色荧光 服药3周
发外孢子
服药4周,需联 合抗菌素、激素
三、治疗: 原则:口服药+外用药、剔头、洗头、消毒 口服药: 1、灰黄霉素:儿童:15-20mg/(kg.d) 成人:0.6-0.8g/d 疗程:3-4周 2、伊曲康唑:100mg/d,疗程4周 3、特比奈芬:疗程2-4周 体重小于20mg:62.5mg/d; 体重20-40kg:125mg/d; 体重大于40kg,250mg/d 外用药:5-10%的硫磺软膏、2%碘酊、各种抗真菌的霜剂; 治愈标准:治疗结束后取患处头发做真菌直接镜检,以后每1-2周复查 一次,连续3次阴性后方可认为治愈。

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与常用药物介绍

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与常用药物介绍

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与常用药物介绍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及常用药物介绍皮肤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及深部二大类。

浅部真菌病主要包括皮肤癣菌病如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甲癣及头癣等,还有念珠菌病和花斑糠疹等,临床很常见。

深部真菌病主要是皮下真菌病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等,较为少见。

绝大多数限局性浅表的真菌感染都可使用外用抗真菌制剂治疗。

这类外用药物较多,常用的有咪唑类药物如咪康唑、联苯苄唑、益康唑、酮康唑和克霉唑等。

丙烯胺类药物如特比萘芬、萘替芬等,还有吗啉类阿莫罗芬和环吡酮胺等。

水酸、苯甲酸、十一烯酸、冰醋酸等兼有角质溶解和抑真菌作用,也常用于治疗。

剂型有乳膏、软膏、散剂、凝胶剂、溶液剂等(关于制型的选择)。

为了防止复发,治疗在感染症状消失后需再维持1~2周。

为了减轻炎症反应,抗真菌外用制剂可与糖皮质激素配合成复合制剂,如益康唑曲安奈德软膏,复方酮康唑软膏等,由于并用的是中效至强效激素,因此此类复方制剂不能用于皮肤薄嫩处,更不能长期使用,以免产生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对于顽固、泛发或有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例,可选用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

如伊曲康唑一日100mg,连续15日,或100~200mg/次,一日2次,连续7天。

也可用特比萘芬250mg/日,1~2周。

头癣及其药物治疗头癣(tinea capitis)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所致的疾病。

根据致病菌种类和宿主反应性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以及脓癣。

头癣应采取综合治疗,即口服药物,外用药物以及剃发消毒联合应用。

各项措施需配合进行,不可偏废,以免造成治疗失败。

口服药物灰黄霉素为首选药,儿童一日15~20mg/kg口服,成人0.6~0.8g/日,分3次口服,连续服药3~4周。

若对灰黄霉素过敏或治疗失败的病例,可采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或氟康唑口服。

伊曲康唑成人一日100~200 mg,儿童一日3~5 mg/kg,餐后立即服用,疗程4~6周。

特比萘芬成人一日250mg,儿童体重小于20kg 者,一日62.5mg,体重20~40kg,一日125mg,疗程4~6周。

皮肤癣菌病的科普知识

皮肤癣菌病的科普知识
不当用药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产生耐药性。
何时就医?
治疗方案
根据医生的建议,采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可 能包括外用药和内服药。
治疗期间需遵循医嘱,避免频繁更换药物。
如何预防皮肤癣菌病?
如何预防皮肤癣菌病? 保持干燥
保持皮肤干燥,特别是易出汗的部位,如脚 趾间、腋下等。
使用透气的鞋袜,避免长时间穿湿鞋。
谁容易感染皮肤癣菌病? 个人习惯
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共用毛巾、鞋子等 ,容易导致癣菌的传播。
保持个人物品的清洁和干燥是预防的关键。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表现
若发现皮肤出现红斑、脱屑、瘙痒等症状,应及 时就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病情加重和传播。
何时就医?
自我诊断
切勿自行用药,症状相似的皮肤病需专业医生确 诊。
谁容易感染皮肤癣菌病?
谁容易感染皮肤癣菌病?
易感染人群
儿童、宠物主人、运动员及免疫力低下的人 群更容易感染皮肤癣菌病。
这些人群通常与感染源接触的机会较多,或 因汗水等原因导致皮肤湿润。
谁容易感染皮肤癣菌病?
生活环境
潮湿、温暖的环境更容易滋生癣菌,增加感 染风险。
例如,公共游泳池、更衣室等场所是高风险 区域。
如何预防皮肤癣菌病?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勤换衣物,避免共用个人物品。
使用个人专的毛巾和洗漱用品,降低感染 风险。
如何预防皮肤癣菌病?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特别是有高风险接触史 的人群。
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确保早期发现和处理 。
皮肤癣菌病的误区
皮肤癣菌病的误区 误区一:癣是传染病
许多人认为癣是一种严重传染病,实际上只是在 特定条件下才会传播。

皮肤癣菌病的科普知识

皮肤癣菌病的科普知识

了解皮肤癣菌病
传播途径: 皮肤癣菌病可以通过直接接 触感染者的皮肤、共用毛巾、睡觉用具 等途径传播。
皮肤癣菌病的 症状
皮肤癣菌病的症状
红斑: 皮肤癣菌病初始阶段, 患者皮肤上会出现红斑,呈圆 形或椭圆形。 糜烂: 随着病情发展,红斑区 域的皮肤可能会发生糜烂,形 成溃疡或鳞屑。
皮肤癣菌病的症状
看医生的时机
看医生的时机
如果出现皮肤症状: 如果皮肤 出现红斑、糜烂、瘙痒等症状 ,应尽早就医,以明确诊断并 获得正确的治疗方案。
如果有传染史: 如果曾经和感 染者接触过或使用过感染者的 物品,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谨 慎起见咨询医生。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皮肤癣菌病的 科普知识
目录 了解皮肤癣菌病 皮肤癣菌病的症状 预防和治疗方法 看医生的时机
了解皮肤癣菌 病
了解皮肤癣菌病
什么是皮肤癣菌病: 皮肤癣菌 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 见皮肤病,通常表现为皮肤出 现红斑、糜烂、瘙痒等症状。
病因: 皮肤癣菌病的病因主要 是感染皮肤上的癣菌,包括多 种真菌如扁平孢子菌、毛癣菌 等。
瘙痒:
预防和治疗方 法
预防和治疗方法
保持清洁: 经常用温水和肥皂 清洗身体和衣物,保持清洁干 燥的环境,减少真菌滋生的机 会。
避免共用物品: 不与感染者共 用毛巾、睡觉用具等个人物品 ,避免直接接触感染源。
预防和治疗方法
使用抗真菌药物: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抗真菌药物,如外用抗真菌药膏、口服 抗真菌药物等,以消灭真菌感染。 预防复发: 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应继续 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感染再次发生。

皮肤癣菌病,皮肤癣菌病的症状,皮肤癣菌病治疗【专业知识】

皮肤癣菌病,皮肤癣菌病的症状,皮肤癣菌病治疗【专业知识】

皮肤癣菌病,皮肤癣菌病的症状,皮肤癣菌病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皮肤癣菌病(dermatophytosis)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毛发、皮肤和指(趾)甲的浅部感染,但目前也有其引起深部感染的报告。

临床上常见者为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及癣菌疹等。

偶可累及深部组织。

引起深部感染。

皮肤癣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可引起病灶外皮肤的变态反应,称癣菌疹(dermatophytids)。

皮肤癣菌病是一组常见病和多发病。

在皮肤科就诊病例中,次于皮炎和湿疹,而在感染性皮肤病中则居首位。

在我国,患病人数至少以亿计算,所以积极防治皮肤癣菌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皮肤癣菌具嗜皮肤角蛋白特性,目前约有45种,大部分对人类致病。

按菌落特征及大分生孢子的形态,皮肤癣菌可分为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和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

真菌分类属于子囊菌门-爪甲团囊目-节皮菌属,部分已发现有性期。

宿主皮肤合适的环境对于皮肤癣菌病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除外伤外,浸渍皮肤的水分增多也适于皮肤癣菌生长。

二、发病机制宿主皮肤合适的环境对于皮肤癣菌病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除外伤外,浸渍皮肤的水分增多也适于皮肤癣菌生长。

不透气的衣物可增加皮肤局部的温度和湿度,干扰角质层的屏障功能。

皮肤癣菌侵入皮肤后,还要经过几个发展阶段,包括孵育期、在抗感染过程中增大和退化期。

孵育期皮肤癣菌在角质层生长,临床表现轻微。

一旦感染建立,皮肤癣菌的生长速度和表皮更新速度对于损害的发展是两个关键性因素。

前者必须相等或前者大于后者,否则皮肤癣菌数量将下降。

皮肤癣菌所产生的角蛋白酶和其他蛋白分解酶,不仅与其在皮肤定植和侵入,而且与其毒力相关。

真菌对角化组织直接损伤(主要是毛发和甲)和宿主炎症反应的结果,后者变化多样。

皮肤癣菌侵入头发引起头癣。

偶尔表现为大片隆起的化脓性损害称脓癣。

头发感染后枯黄或折断。

皮肤真菌病

皮肤真菌病
20/100
白癣
21/100
黑点癣(black-dot ringworm)
儿童及成人,以儿童为主。 皮损初起为丘疹,渐大成小片状灰白色鳞屑斑。
➢紫色T斑疹小,炎症轻。 ➢断发T斑疹大,炎症重。
毛发渐失去光泽、弯曲以至折断,病发刚出头皮经摩
擦即折断(低位断发) ,残发留于头皮内呈黑点状(故
名) ,镜检可见发内孢子,无菌鞘。
黄癣(tinea favosa)
黄癣俗称“瘌痢头” ,农村儿童多见。许兰氏T(癣 菌) 典型皮损为红斑、丘疹或小脓疱伴黄癣痂(硫磺色双 凹碟形痂,鼠尿臭,2~5mm,中央断发穿过)。 头发干枯、细黄、弯曲,断发参差不齐。黄癣菌溶组 织作用破坏毛囊常遗留萎缩性瘢痕,或黄癣痂压迫造 成毛囊萎缩,导致永久性秃发。发际边缘皮肤与毛发 多不受累,可有一正常发带。自觉轻度瘙痒。 广泛黄癣痂伴耳后淋巴结肿大。 黄癣菌侵犯面、颈、躯干称体黄癣。 黄癣菌侵犯指(趾)甲称甲黄癣。
24/100
脓癣
25/100
脓癣
26/100
诊断和鉴别诊断
镜检:黄癣发内菌丝,黄癣痂可见孢子和鹿角 菌丝。白癣菌鞘断发,可见发外密集成堆小孢 子。黑癣可见发内链状孢子。脓癣可见发内发 外孢子。
培养:病发、鳞屑或脓痂接种沙博培养基。黄 癣许兰黄癣菌生长,黑癣紫色毛癣菌、断发毛 癣菌生长,白癣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 偶见铁锈色小孢子菌生长。
42/100
足癣
43/100
足癣
44/100
浸渍糜烂型
45/100
足癣角化过度型
46/100
足癣鳞屑角化型
47/100
足癣水疱型
48/100
脚癣不是病,痒起来真要命
49/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癣菌病
皮肤癣菌病是由癣菌引起的皮肤真菌病。以出现脱 毛,皮肤损伤而有渗出液,结痂,鳞屑等为特征。
病原
流行特点
症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诊断
• 荧光性检查 • 镜检
治疗
• 局部用药
剪除患部及周边被毛,去掉痂皮,洗净毛屑, 用克霉唑软膏,咪康唑软膏等药物涂擦,每天两 次,直至痊愈。
• 全身用药
灰黄霉素,犬25~100 mg/kg体重,口服,每天1~2 次。直至痊愈,妊娠动物禁用。或者酮康唑 , 10mg/kg体重,口服。每天三次,连用2~8周。
预防
搞好犬场公共卫生,定期驱虫,定期 免疫,定期消毒,定期检查对犬病应早预 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对严重皮 肤病犬早淘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