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0345 --2005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流动时间法)
ac-5目标配合比设计

津沧高速公路AC-25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GTM配合比设计方法)1. 任务来源受天津市天永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委托,进行津沧高速公路下面层AC-25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2. 依据主要技术规范、试验规程2.1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2 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3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3. 原材料性质分析津沧高速公路下面层采用AC-25型沥青混合料。
各原材料产地为:蓟县产石灰岩粗、细集料及矿粉;沥青为滨州70号石油沥青。
试验样品由委托方提供。
3.1 沥青对沥青按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了规定项目的试验检测。
试验检测结果见表1。
检测结果表明该沥青样品符合70号A级沥青技术要求。
表1 70号A级沥青检测结果检测项目单位70号、A级沥青技术要求试验结果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 60~80 75 T 0604—2000 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46 46.0 T 0606—2000 延度(5cm/min,15℃)cm 不小于100 >100 T 0605—1993 含蜡量(蒸馏法)% 不大于2.2 1.2 T 0615—2000闪点℃不小于260 286 T 0611—1993 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99.5 99.96 T 0607—1993 密度(15℃)g/cm3实测记录 1.036 T 0603—1993TFOT后残留物(163℃,5h)质量变化% 不大于±0.8 0.10 T 0609—1993 针入度比% 不小于61 74.7 T 0604—2000 延度(10℃)cm 不小于6 12 T 0605—19933.2 矿料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
3.2.1 粗集料粗集料10mm~25mm、10mm~20mm、5mm~10mm、 3mm~5mm石灰岩,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2。
沥青路面面层用集料技术要求

道路工程材料作业李诗琪12534321.沥青路面面层用集料技术要求(参考“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一.粗集料1.沥青层用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得使用筛选砾石和矿渣。
粗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或施工单位自行加工。
2.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表4.8.2的规定。
当单一规格集料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而按照集料配比计算的质量指标符合要求时,工程上允许使用。
对受热易变质的集料,宜采用经拌和机烘干后的集料进行检验。
根据百度百科,查阅以上各个指标的定义:石料压碎值:压碎值是集料抵抗压碎的性能指标,它是按规定试验方法测得的被压碎碎屑的重量与试样总重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洛杉矶磨耗损失:是以洛杉矶磨耗机的磨耗指标表示碎石道碴抵抗冲击、磨耗和边缘剪切等联合作用能力的参数。
吸水率吸水率:是表示物体在正常大气压下吸水程度的物理量。
坚固性:砂、卵石与碎石在自然风化和其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值应小于有关规定。
针片状颗粒含量:粗集料颗粒的最小厚度(或直径)方向与最大长度(或宽度)方向的尺寸之比小于0.4的颗粒水洗法:将两类不同溶解性物质,同时通过水,其中一类能够溶解在水中,另外一类不能溶解,然后利用分液的方法将水层除去。
二.细集料1.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
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
2.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表4.9.2的规定。
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mm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或0~0.15mm)表示。
含泥量:指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微米的颗粒含量。
砂当量:测定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各种细集料中所含的粘性土或杂质的含量,以评定集料的洁净程度。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1 目的与适用范围1.1 本方法测定一定量的细集料通过标准漏斗,装入标准容器中的空隙率,称为细集料的棱角性,以百分率计。
1.2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使用于路面的细集料性,以预测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的内摩擦角和抗流动变形性能及对拌制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影响。
2 仪具与材料2.1 细集料棱角性测定仪:如图1所示,上部为一个金属或塑料制的圆筒,容积不少于200mL,下面接一个高38mm的金属制的倒圆锥筒漏斗,角度为60度±4度,漏斗内部光滑,流出孔开口直径12.7mm±0.6mm。
测定仪下方放置一个100mL的铜制的容器,容器内径39mm,高86mm。
此容器镶嵌在一块厚6mm的金属板上,容器与底板之间用环氧树脂填充固结。
金属底板底部的正中央有一个凹坑,用尺与底座位置对路。
欠图1 细集料棱角性测定装置2.2 标准筛:孔径为4.75mm、2.36mm的方孔筛或孔径为5mm、2.5mm的圆孔筛。
2.3 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2.4 烘箱:能控温在105±5摄氏度。
2.5 玻璃板:60mm*60mm,厚4mm。
2.6 刮尺:带刃直尺,长100mm,宽20mm。
2.7 其它:搪瓷盘、毛刷等。
3 试验步骤3.1 用水标定容器的容积V。
3.2 称取接受细集料的容器质量m0。
3.3 将从现场取来的细集料试样,按照最大粒径的不同选择2.36mm(或2.5mm)或4.75mm(或5mm)的标准筛过筛,除去大于最大粒径的部分,通常对天然砂或0~3mm(或5mm)石屑采用2.36mm(或2.5mm)筛,对0~5mm 石屑或人工砂可采用4.75mm(或5mm)筛。
3.4 取约2kg试样放在搪瓷盘中,加水浸泡24h,仔细清洗,漂去混水。
然后分数次用0.075mm筛用水仔细冲洗过筛。
将上部分放入105±5摄氏度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
按照四分法称取190±1g的试样不少于3份。
jtg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Test Methods of Aggregate for High ωay EngineeringJTG E42—2005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施行日期:2005年08月01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北京ww w .bz fx w .co m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告第3号关于发布《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 E41—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的公告现发布《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原《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 054-94)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2000)同时废止。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与《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主编。
规程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规程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98号,邮政编码:430052),以便修订时参考。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二〇〇五年三月三日ww w.bz fx w .co m前 言原《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2000)(以下称原规程),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是在1994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细集料棱角性测定仪(流动时间法)内部核查操作规程

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使用中的细集料棱角性测定仪(流动时间法)的核查。
2.1 仪器应带有铭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
2.2 表面应平整,内壁应光滑,无明显缺陷和锈蚀。
2.3 漏斗:为可更换的金属或硬质塑料漏斗,开口角度为(60±0.5) °,流出孔开口直径为(12±0.1)mm ,上部由螺纹与圆筒连接成一整体。
2.4 试料筒:内径为(90±0.1)mm ,高为(125±2)mm 。
3.1 外观检查。
3.2 漏斗开口角度、流出孔开口直径。
3.3 试料筒内径、高度。
4.1 核查环境:核查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25±10)℃ , 相对湿度不大于 85% ,核查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核查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
4.2 核查器具:
4.2.1 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 200mm ,分度值 0.01mm 。
4.2.2 万能角度尺:分度值 2 ′。
5.1 外观检查:按照本方法 2.1 条、2.2 条要求对仪器的外观进行检查。
5.2 用万能角度尺测量漏斗开口角度,重复测量 3 次,取平均值。
5.3 用游标卡尺测量漏斗流出孔开口直径、试料筒内径及高度,分别测量 3次,取平均值。
核查周期一般不超过 12
个月,使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核查次数。
填写内部核查记录表(表 GRJC-JLHC-005),提交审核确认。
表GRJC-JLHC-005 记录编号:
2。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o 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 054-94)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J 058-2000)同时废止。
.c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与《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由中交第二公路勘 察设计研究院主编。规程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规程主编单位
w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 8 号,邮政编码:100088;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
2.1 术语………………………………………………………………………………2 2.2 符号………………………………………………………………………………5 3 粗集料试验……………………………………………………………………………7 T 0301-2005 粗集料取样法……………………………………………………………7 T 0302-2005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10 T 0303-2005 含土粗集料筛分试验……………………………………………………17 T 0304-2005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告
第3号
关于发布《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 E41—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的公告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流动时间法)

(g)
总质量(g)
水及容量总质量 (g)
表观相对密
表观相对密度
度
平均值
省
1
交
2
通
试验次数
1
2
厅
3
4
5
工 试样的质量(kg)
程
流动时间(s)
质 流动时间平均值(s)
量
结论:
监
督
站
监
制
自检评鉴: 试验人:
日期: 复核人:
监理评 鉴:
主管:
日期:
第1 / 1 页
料棱角性试验(流动时间法)
表观相对密度(容量瓶法)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流动时间法)
工程名 称:
岱山县江南山至牛轭岛公路工程
合同号:
委托单位
01 试验编号: 试验规程
监理单位 山东恒建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委托单号
样品描述
样品名称
现场桩号
环境条件
工程部位
试验设备
试验单位
试验日期
试样规格(mm)
漏斗孔径(mm)
表观相对密度(容量瓶法)
浙 试验次数
江
试样的烘干质量 试样、水及容量瓶
表观相对密 度
平均值
5
:
主管:
日期:
第1 / 1 页
普通国省道预防养护工程施工图设计—路面说明

改造后路面结构为4cπι AC-13C沥青混凝土上面层+5Cm ACT6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0Cnl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5Cnl级配碎石垫层。
2.3路面结构设计2.3.1路面结构形式的技术经济比选根据拟建项目交通量、车型组成、服务功能、当地材料、自然条件和相关项目的经验,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结合路面病害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并参考同类地区已实施的其他项目的路面结构方案进行必选论证。
⑴微表处路面预防性养护微表处预防性养护的优点包括高抗滑性能,适应交通量大的路面,开放交通快,具有美化功能,同时施工方便等。
⑵修补后喷撒高粘含砂雾封层预防性养护修补后喷撒高粘含砂雾封层的优点能够有效解决沥青路面病害问题,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施工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
⑶对既有路面病害进行修复对既有道路病害进行修复,能够保证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廉,有利于快速通车的特点。
(4)结论本项目虽然交通量不大,路面病害破损不严重,既有沥青混凝土其路面病害主要集中在面层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的龟裂,沉陷,平整度较差,其行车舒适性和承载能力大大降低,因此考虑根据沿线路面材料的分布情况和材料性能,结合武隆区已建公路路面的经验教训和相应类似预防性项目路面技术的发展情况,并考虑到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和造价资金的需要,拟定的路面结构为对全线路面修补后使用封层车喷撒高粘含砂雾封层。
2.4路面病害处置2.4.1典型病害原因分析通过分析路面病害调查和检测结果,结合典型病害调查结果,总结出路面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⑴裂纹龟裂病害原因龟裂类病害的主要原因有:1)由于地基和填土在横向不可避免的不均匀性(例如半填半挖的交界处),特别是在有表面水渗入地基的情况下,导致的基层的开裂,在交通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渐渐反射沥1施工段划分情况本项目分为两段,武隆区G353三拐子至第匏圈段(K1940+800〜K1963+600)、白云乡红星村至界牌段(K2023+700-K2025+200),两段全长24. 3Km o2路面技术标准2.1路面现状根据现场调查项目路段总体较差,较多路段存在路面病害,主要路面病害为:裂缝、龟裂、沉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0345—2005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流动时间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测定一定体积的细集料(机制砂、石屑、天然砂)全部通过标准漏斗所需要的流动时间,称为细集料的棱角性,以s表示。
1.2本方法测定的细集料棱角性,适用于评定细集料颗粒的表面构
造和粗糙度,预测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的内摩擦角和抗流动变形性能的影响。
1.3当工程上同时使用不同品种的细集料,如将天然砂和机制砂、
石屑混用时,应以实际配合比例组成的细集料混合料进行试验,并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
2.仪具与材料
⑴细集料流动时间测定仪:上部为直径90mm,高125mm的金属圆
筒,下部为可更换的开口60°的金属或硬质塑料漏斗,漏斗内部应光滑,其流出孔直径有两种可更换的规格12mm或16mm,上部由螺纹与圆筒连接成一整体。
漏斗下方有一个可以左右转动的开启挡板。
测定仪下方放置一个足以存下3kg细集料的容器,如铝盘、搪瓷盘等。
⑵标准筛:孔径为4.75mm、2.36mm、0.075mm的方孔筛。
⑶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⑷烘箱:能控温在105℃±5℃。
⑸秒表:准确至0.1s。
⑹其它:搪瓷盘、毛刷等。
3操作步骤:
3.1将从现场取来的细集料试样,按照最大粒径的不同选择2.36mm 或
4.75mm的标准筛,除去大于最大粒径部分。
但当工程上同时使用不同品种的细集料,如将天然砂和机制砂、石屑混用时,应分别进行单一细集料品种的棱角性质量评定,同时以实际配合比例组成的细集料混合料进行试验,以评定其使用性能。
3.2按T0327方法以水洗除去小于0.075mm的粉尘部分,取0.075mm~2.36mm或0.075mm~
4.75mm的试样约6kg放入105℃±烘箱烘干至恒重,在室温下冷却。
3.3、按本规程T0328的方法测定表观密度r a,由分料器或四分法将试样分成不少于5份,每份的质量为表观密度除于2.70。
3.4根据试验的细集料选择漏斗。
对规格0.075-2.36mm的细集料选用漏出孔径为12mm的漏斗,对规格0.075-
4.75mm的细集料选用孔径为16mm的漏斗,将漏斗与圆筒联接安装成一整体。
关闭下方的开启门,在漏斗下方置接收容器。
3.5将试样倒入漏斗,表面尽量到平,但倒完后不得以任何工具扰动或刮平试样。
3.6打开漏斗开关,同时开动秒表,记取流完时间。
3.7取5次的平均值为棱角性的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