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棱角性试验(间隙率法) 记录表
细集料试验检测记录表(水泥混凝土用)

水温修正系数
表观密度 (g/cm3)
平均 (g/cm3)
松散堆 积密度
筒与试样的总质量(g)
筒质量(g)
筒容积
(ml)
松散堆积密度 (g/cm3)
平均 (g/cm3)
亚甲蓝 试样质量(g) 吸附量
加入亚甲蓝总量(mL)
人工砂 的石粉
含量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
天然砂 含泥量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
试样前1.18mm筛上的烘干质量(g) 泥块 含量
MBV(g/kg)
亚甲蓝 快速评价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是否出现色晕 评定
石粉含量 (%)
平均(%)
含泥量(%) 平均(%)
泥块含量 (%)
平均(%)
空隙率(%)
筛孔尺寸 (mm)
第1组干燥试样总量(g)
筛上重(g) 分计筛余(%)
1
2
1
2
9.5
4.75
012345678
Mx1-Mx2<0.2 砂
筛孔尺寸(mm) 级配曲线图
检测:
记录: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细集料试验检测记录表(水泥混凝土用)
检测单位名称: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信息 试验检测日期
检测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
名称及编号 产地
记录编号:
试验条件 判定依据 集料种类
表观 密度 (容量 瓶法)
试样的烘干 质量(g)
瓶、水总质 量(g)
瓶、水、试样 总质量(g)
试验时水的温 度(℃)
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

(g/cm3)
试验前试样干质量G1(g)
烘干轻物质+烧杯总质量G2(g)
烧杯质量
G3(g)
轻物质含量Qd(%)
单值
平均值
备注:
复核: 试验:
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
管理编号:-137试验编号:第1页共1页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样描述
主要仪器及编号
规格/型号
试验环境
温度: ℃湿度: %
试验地点
来样日期
试验依据
试验日期
试验单位
坚固性
试样公称粒径
(mm)
试验前试样干质量
G1(g)
试验后试样的筛余量G2(g)
各粒级试样占试样总质量百分率αi(%)
各粒级质量损失百分率Pi(%)
总质量损失百分率P(%)
0.30~0.60
0.60~1.18
1.18~2.36
2.36~4.75
试样质量(g)
筛孔尺寸(mm)
筛上质量(g)
占试验质量百分率(%)
%)
云母含量
烘干试样质量G1(g)
挑出云母质量G2(g)
云母含量Qc(%)
单值
平均值
轻物质含量
8-试验原始记录

标准击实试验原始记录承载比(CBR)试验原始记录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原始记录土颗粒分析试验原始记录(筛分法)土有机质含量试验原始记录含水率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筛分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掺配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密度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针片状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压碎值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坚固性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粗集料软弱颗粒含量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破碎砾石含量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化学试验原始记录细集料筛分试验原始记录细集料密度原始试验记录细集料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原始记录细集料坚固性试验原始记录细集料棱角性试验原始记录细集料压碎值试验原始记录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JL-2015-TKY- 试验日期:水泥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混凝土芯样劈裂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泌水率试验原始记录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试验原始记录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原始记录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混凝土抗渗试验原始记录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JL-2015-SKY- 试验日期:水泥浆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物理性能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金属力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JL-2014-GYC- 试验日期:金属焊接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钢筋挤压连接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试验:复核:试验负责:无机结合料含灰量试验原始记录(EDTA) 记录编号:试验日期: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无机结合料标准击实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无机结合料含灰量标准曲线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石灰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验证原始记录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水泥砂浆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浆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用料计算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一、1.取样地点: 6.实测原材料风干含水量2.稳定材料种类:①W砂砾=3.配合比:②W土=4.击实筒体积:③.W石灰=5.最大粒径:④.W粉煤灰=二、计算:1.确定每份混合料干质量(G)=2.计算每份混合料各原材料的风干质量:G×百分比×(1+W风)①②③3.拟定最佳含水量及每点的加水量计算:复核:试验负责人:。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记录表

试验次数
1
2
3 流动时间法 试验次数 细集料表观 相对密度 洗去小于0.075mm颗 细集料从漏斗开口处 粒的干试样质量 流出时间测值 (g) (s) 细集料流动时间 (s)
1
2
3
4
5
备
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JJ0213
页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安阳市恒达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试验检测中心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间隙法 接受容器 干质量 (g) 水+接受容器 质量 (g) 细集料+ 接受容 器质量 (g) 细集料 松装相对 密度值 细集料 松装相 对密度 测定值 细集料 毛体积 相对密 度 细集料 间隙率 (%)
细集料试验报告记录表

试验性质:合同号:编号:
标准值
//
4.75
2.361.180.60.30.15<0.15细度模数
细集料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取样日期:施工单位:试验日期:监理单位:试验单位:使用部位报告编号集料产地报告日期取样地点
规格及品种
代表数量(m 3)
试验规程
评定标准
试验项目试验结果
标准值
试验项目试验结果表观密度(kg/m3)有机物含量(%)堆积密度(kg/m 3)云母含量(%)空隙率(%)SO 3含量(%)含泥量(%)坚固性(%)泥块含量(%)碱活性(%)轻物质含量(%)
>10mm含石量(%)颗粒组成
标准级配
上限(%)
下限(%)
备注
试验结论
试验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签字:日期:年月日
试验:复核:审批:
孔径(mm)分计筛余(%)
通过率(%)
级配区
0.0
4.75
2.36 1.18 0.6 0.3 0.15 <0.15
累计筛余百分率
筛孔尺寸
筛分曲线图。
细集料检验记录表(三) - 模板

细集料检验记录表(三)
一、检验项目:□堆积密度□紧装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 委托(记录)编号:
检验依据:□JGJ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共 页 第 页
检验编号
样品名称、规格
试验室温度(℃)
检验日期
堆积密度
紧装密度
试样质量(g)
容量筒质量m0(g)
容量筒和砂总质量m(g)
容量筒容积V(mL)
堆积、紧密密度 ( )(g/cm3)
空隙率(%)
堆积
密度
1
2
紧装密度Βιβλιοθήκη 12含水率
试样质量
(g)
干燥容器质量m1(g)
未烘干的试样与容器
总量m2(g)
烘干称量(g)
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总重m3(g)
含水率 (%)
1
2
检验1
检验2
含泥量
缩分前试样
质量(g)
缩分后试样
质量(g)
试样质量
m0(g)
设 备
仪器编号
仪器名称
型号规格
仪器编号
仪器名称
型号规格
仪器编号
仪器名称
型号规格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新标准方孔砂石筛
电子天平
电子计重天平
砂检测用标准漏斗
容积升
备 注
1、计算公式:堆积密度: ( )=(m-m0)/V(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含水率: =(m2-m3)/(m3-m1)×100(精确至0.1%),
2、(1)含泥量:Qn=(m0-m1)/m0×100(计算至0.1%,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5%,重新取样试验。(2)泥块含量:Qk=(m1-m2)/m1×100(计算至0.1%,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4%,重新取样试验。3、检验依据、仪器设备编号前□中打“√”的代表选中。
细集料试验记录

平均值 2.618
大于 结果差不 2500kg/c 超过0.01
平均值 1.9
平均值
两次结果
结果差不 超过0.5
的差值不 <C30<5
C30C60<2
0.0
结果差不 超过1
平均值 0.7
两次结果
结果差不 超过0.4
的差值不 <C30<2
C30C60<1
≥C60<1 ≥C60<0
图 2021.5
准确至 0.5g
1.8 (mm1)/m1*100
(%) 泥块含量 m:试验前存留1.18mm筛上
的质量(g)
200
m1:试验后烘干试样重(g) 198.8
(mm1)/m*100
0.6
(%)
200
孔隙率
198.6
0.7
颗粒级配
筛孔 筛余质量
分计 累计
平均
100
尺寸 1
2
筛余 筛余
90
9.5 0
0
0 0.0 0.0
80
承包 单监理 单 堆积密度
g/cm3 表观密度
g/cm3 含泥量
(%) 含水量
细集料试验记录
合同号:
v:容量筒容积(mL) 1000
试验日期:
m:容量筒与试 m1:容量筒重
样合重(kg)
(kg)
1826
343
(m-m1)/v 1.483
1000 mo:烘干试样重(g)
300
1824 m1:水、瓶合重
(g) 1235.2
343
m2水样瓶合重 (g)
1420.4
1.481 m/(m+m1-m2)
S229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

堆积密度 kg/m3
容器容积V(L)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
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
合 同 段:
本表编号:
施工路段
试样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规程
用途
试验负责人
容器质量m0(g)
容器和堆积砂总质量 m1(g)
(m1-m0)/V
S229
平均值 g/cm3
表观密度 kg/m3
试样总质量m0
பைடு நூலகம்
试验后的烘干 试样质量m1
含泥量
m0-m1 m0
×100% 平均值%
挑出的云母质量(g) 烘干试样质量(g)
×100%=
×100=
%
试剂注入时间:
时
分;
判定时间:
日
时
注:如有白色沉淀物产生,须另进行定量试验
备注:
试验:
复核:
监理工程 师:
日期:
m2(g)
m2-m1
×100%
平均值 (%)
毛体积 密度 kg/m3
饱和面干试 饱和面干试样+ 水+瓶总质量 烘干试样质量m6(g) (m6/(m3+m5-m4)-аt)
样质量m3(g) 水+瓶质量m4(g) m5(g)
平均值 g/cm3
含泥量
(冲洗 法) (%)
云母含量 (%) SO3定性 结果: 结论:
试样的烘干质量 试样+水+容量瓶总质量 水+容量瓶总质量 〔m0/(m0-m1+m2)-аt 平均值
m0(g)
m1(g)
m2(g)
〕
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