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美国纽约的华尔街
华尔街Wall Street

Wall street1概述(Summary)It runs east from Broadway to South Street on the East River , through the historical center of the Financial District . It is the first permanent home of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 over time Wall Street became the name of the surrounding geographic neighborhood. Wall Street is also shorthand for the "influential financial interests" of the American financial industry, which is centered in the New York City area. Several major US stock and other exchanges remain headquartered on Wall Street and in the Financial District, including the NYSE , NASDAQ , AMEX , NYMEX , and NYBOT .华尔街是一个街头曼哈顿下城,纽约市,纽约,美国。
它运行向东从百老汇到南街的东河,通过历史中心金融区。
这是第一个永久的家,纽约证券交易所,超过时间成为华尔街附近周围的地理名称。
华尔街也是简写的“影响力的金融利益”的美国金融产业,是区域中心在纽约市。
[2]几个主要的美国股票和其他交易所仍设在华尔街和金融区,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和纽约期货交易所。
2 历史(History)The name of the street derives from the 17th century when Wall Street formed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New Amsterdam settlement. In the 1640s basic picket(原木)and plank fences(木板围墙)denoted(记为)residences(居留)in the colony. Later, on behalf of the Dutch West India Company, in part using African slaves, the Dutch l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er stockade.(寨子)There was a strengthened 4 meters wall against attack from various Native American tribes(美[traɪb]). In 1685 surveyors laid out Wall Street along the lines of the original stockade(寨子). The wall was dismantled (美[dɪs'mæntl])by the British colonial government in 1699.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there was a buttonwood(梧桐)tree at the foot of Wall Street under which traders and speculators(投机商,美['spɛkjə,letɚ]) would gather to trade informally. In 1792, the traders formalized(使…成为正式;使具有一定形式,美['fɔrmə,laɪz])their association with the Buttonwood Agreement. This was the origin of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In 1789, Federal Hall and Wall Street was the scene of the United States' first presidential inauguration (美[ɪn,ɔɡjə'reʃən]). George Washington took the oath of office(宣誓就职) on the balcony of Federal Hall overlooking Wall Street on April 30, 1789. This was also the location of the passing of the Bill Of Rights. In 1889, the original stock report, Customers' Afternoon Letter, becam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日报), named in reference to(参照)the actual street, it is now an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daily business newspaper published in New York City.该街道的名称源自17世纪时,华尔街形成了北部边界的新阿姆斯特丹定居。
描写纽约繁华的唯美的句子(精选2篇)

描写纽约繁华的唯美的句子(篇一)纽约,这座振奋人心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氛围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景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地方,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和古老的建筑物交相辉映,繁忙的街道上人们匆匆而过,流淌着无尽的活力和创造力。
以下是我为您带来的纽约繁华的唯美句子,用文字来描绘这座城市的美丽。
1. 麦迪逊大道上,霓虹闪烁的灯光勾勒出一个梦幻的城市。
2. 时间的车轮在纽约的中央公园中静静地转动着,带走了人们的烦忧和纷杂。
3. 百老汇大街上,音乐和舞蹈绽放成一朵朵夺目的花朵,让人们欢笑和沉醉。
4. 自由女神像高高矗立在哈德逊河畔,她的眼睛闪烁着梦想的光芒。
5. 帝国大厦宛如一枚巨大的玻璃宝石,撒满了整个城市的灿烂。
6. 纽约,不仅仅是一个城市,更是一个无尽的梦想舞台。
7. 街头巷尾,在晨曦中透露出黄沙般温暖的光芒。
8. 纽约的夜晚是如此的美丽,星光闪烁,照亮了繁忙的街道。
9. 时尚的名牌店在第五大道上一座座宏伟的建筑中若隐若现。
10. 中央公园四季如画,每个角落都弥漫着花香和自然的气息。
11. 自由女神留下的足迹,融入了纽约人对自由的渴望。
12. 街头涌动的人潮,构成了一部永不停歇的城市交响曲。
13. 世界贸易中心新大楼屹立在天空中,象征着纽约的不屈精神。
14. 哈德逊河的波澜壮阔,映衬着纽约的活力和繁华。
15. 在曼哈顿的高楼之巅,大都会博物馆安静地守望着整个城市。
16. 街头艺术家的作品点缀着纽约的每一寸空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艺术气息。
17. 华尔街的股市报价如同潮水般起伏,曲线勾勒出这个城市经济的脉搏。
18. 高傲的摩天大楼,在灼热的阳光下闪耀着未来的希望。
19. 千姿百态的出租车穿梭于街头,带来了一份熟悉却又充满新鲜感的都市生活。
20. 时代广场的霓虹闪烁灯光,宛如一个现代版的仙境。
21. 纽约人的步伐有节奏感,每一步都带着对梦想的追逐。
22. 高楼大厦之间流动的人们仿佛在一幅现代绘画中溶解。
美国华尔街

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头顶一幅巨大的美 国国旗
早在二十年前,许多金融机构就已经离开地理意义上 的华尔街,搬迁到交通方便、视野开阔的曼哈顿中城区去 了。华尔街附近挤满了古旧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道路也 像蜘蛛网一样难以辨认,实在不太符合金融机构扩张业务 的需求。“911”事件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华尔街周围的格 局,有些机构干脆离开了纽约这座危险的城市,搬到了清 静安全的新泽西。 现在,除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之外,没有任何一家银行或 基金把总部设在华尔街。在著名的“华尔街巨人”中,只 有高盛和美林还坚守在离华尔街不远的地方,其他巨人都 已经搬迁到洛克菲勒中心、时代广场或大中央火车站周围 的繁华商业区;即使是高盛和美林,也已经在曼哈顿中城 区购置了新的豪华办公室,不久就要彻底离开旧“华尔街” 了。
华尔街最早是荷兰人的殖民地,他们为防止印第安人进攻, 在那里修了一堵木墙,后来美国人来到这里,拆了围墙,建 立起金融街,但在早时期把华尔街的英文名字翻译过来还是 “墙街”。
华尔街
后拆除了围墙,但“华尔街”的名字却 保留了下来。然而,它却以“美国的金融 中心”闻名于世。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 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 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在这 里。 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
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 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全长 不过三分之一英里,宽仅11米,是英文 “墙街”的音译。 街道狭窄而短,1792年荷兰殖民者为抵 御英军侵犯而建筑一堵土墙,从东河一直 筑到哈德逊河,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 而得名Wall Street(墙街)。
华尔街上的著名建筑——联邦国家纪念堂,美国首 任总统华盛顿就是在这里宣誓就职的。华盛顿的雕 像注视着证券交易所。
Wall Street介绍华尔街英文PPT

The History of Wall Street
Early years Nineteenth Century
Time
Twentieth Century Regulation Twenty-first Century
Early years
• In the 1640s, basic picket and plank fences denoted plots and residences in the colony.[13] Later, on behalf of the Dutch West India Company, Peter Stuyvesant, using both African slaves[14] and white colonists, collaborated with the city govern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re substantial fortification, a strengthened 12-foot (4 m) wall. In these early days, local merchants and traders would gather at disparate spots to buy and sell shares and bonds, and over time divided themselves into two classes— auctioneers and dealers.[16] The rampart was removed in 1699. •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there was a buttonwood tree at the foot of Wall Street under which traders and speculators would gather to trade securities. In 1792, traders formalize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the Buttonwood Agreement which was the origin of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 In 1789, Wall Street was the scene of the United States' first presidential inauguration when George Washington took deral Hall on April 30, 1789. This was also the location of the passing of the Bill Of Rights.
《华尔街》(央视大型纪录片)解说词(全)

央视大型纪录片——《华尔街》1~10解说词第一集资本无眠华尔街是美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它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
现在,绝大多数金融机构与这条500米长的街道不再发生直接的物理关联,华尔街人也完全成为了一种精神归属,资本已经进入无眠时代。
不仅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贪婪与疯狂似乎是上天专门为华尔街设下的魔咒,它始终弥漫在华尔街的每一处空间。
华尔街在不断为他人创造着财富,但又在不断地剥夺着他人的财富,华尔街在固守着自己的生存法则,但又在不断冲破传统的束缚。
华尔街是矛盾的结合体,它在自身双面性的较量中,不断遭到毁灭,又不断得到重生。
【主题】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如何影响着世界?13万亿的日交易量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这些钱是属于哪些国家、机构和个人,谁在操纵着这些钱?华尔街这张300年编织的“网”,有多广,多深?有多大的力量,又有多么地脆弱?【序】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和印度君主的国书,率领船队经过70昼夜的艰苦航行,终于发现了陆地,这块被哥伦布坚持认为是印度的大陆,现在被称为亚美利加洲。
1609年,荷兰商人继续寻找通往富庶中国的航海道路,但犯了与哥伦布同样的错误,他们的商船几经展转,最终驶入了现在的纽约港。
荷兰人给当地印第安人送上了他们不曾见过礼物——美酒,荷兰人也因此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曼哈顿。
“曼哈顿”在特拉华印第安人的语言中就是“与君同醉的地方”。
华尔街街口的石碑上,刻着这样一个看上去像是“与君同醉”后的算术公式:24美元x 370年=300亿美元,它记载了曼哈顿发生的第一笔大交易。
荷兰人当年用了24美元的饰物,从印第安人那里买下了整个曼哈顿地区,现在仅曼哈顿的华尔街土地价值就达到300亿美元以上。
其实不仅是土地,这个算术公式在今天的华尔街到处都行得通,华尔街所能聚集的财富甚至是这样的计算方式都无法满足。
370年间,曼哈顿从一片荒芜变成了现在的金融森林,它主人也从最初的荷兰人,变成了英国人,又变成了美国人,现在成了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人。
美国曼哈顿景点大全

美国曼哈顿景点大全
曼哈顿是由一个岛组成的,它是美国纽约市最小的行政区。
曼哈顿作为纽约市的市中心,理所应当的是整个纽约最繁华的地区。
曼哈顿是游客们来到纽约必定会去的一个行政区,那么就跟着纳美旅游一起来看看美国曼哈顿旅游景点介绍的都有哪些景点吧。
1.美国曼哈顿旅游景点介绍之一---华尔街:华尔街是曼哈顿南部的一条街,来到曼哈顿一定要去华尔街转一转,华尔街是美国主要金融机构的所在地。
在这里所呈现出的生活节奏是非常繁忙的,每当人们谈到世界的金融中心,那么想到的一定就是华尔街了。
2.美国曼哈顿旅游景点介绍之二---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像是美国国家纪念碑,有着引人注目宏伟造型的自由女神像可以说是全世界民主自由的一个象征,自由女神像是曼哈顿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可以说是我们来到曼哈顿必看的景点。
我们还可以进入女神像的顶部,在那里的观光台可以远眺纽约市的美景。
3.美国曼哈顿旅游景点介绍之三---中央公园:中央公园是纽约曼哈顿的一个象征性的旅游景点,它是都市之中最美的一个城市公园,位于曼哈顿岛正中央的中央公园。
在中央公园有着露天的剧场,有着可以划船的人工湖,有着网球场,有美术馆,而且这里还经常回举办音乐会,而且这里还有两座小型的动物园,小森林、庭院等等都是应有尽有。
4.美国曼哈顿旅游景点介绍之四---大都会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一个艺术类博物馆,而且也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一个博物馆,在这里展出了许多从古到今的艺术品,其中还有很多都是世界级的文明制作,来到这里一定要去欣赏一下那些珍贵的艺术品,2460年前的埃及古墓是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而且里面还展出了很多中国的珍宝。
博物馆可以说是去到每个国家都应该去了解的地方。
美国最牛的街道——华尔街

美国最牛的街道——华尔街每一个城市都有非常多的街道,美国亦是如此,但是在那样多的街道中,美国最牛的街道,还当属华尔街。
在纽约的华尔街这条全长仅有500多米、街面非常狭窄的小马路上,云集着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联邦储备银行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正是这些呼风唤雨的知名机构,使其成为国际金融界的“神经中枢”。
“牛”气冲天华尔街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一座建筑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来争取最大的收益。
由于建筑的间距非常小,走在街上有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感。
这种氛围不禁使人联想到这里的股市每天上演的激烈博弈。
据统计,在纽约从事金融业的职员中,有10万在华尔街工作。
因此,每天的上下班时间,整条街都拥堵不堪。
华尔街的快节奏生活使这里的人们步履匆匆,无暇顾及身边事。
不过由于是白领和顶级富豪的聚集地,人们的衣着都非常时髦光鲜,只要看到他们的穿戴,就能捕捉到这个季节的流行脉搏了。
众所周知,华尔街的标志是一座身长5米、体重6300公斤的铜牛塑像。
设计者迪莫迪卡最早为它挑选的立足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的人行道。
当时,为了保证铜牛的安全,警察每晚8时在铜牛周围巡逻察看。
当人们第一次看到这个身体健硕、鼻孔发光的庞然大物时,都被它浑身透着的“牛”气震住。
不过,铜牛还是被搬到与华尔街斜交的百老汇大街上安了家。
如今,它已成为“力量和勇气”的象征,似乎只要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
证券交易所大门难寻大名鼎鼎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就坐落于华尔街11号。
不过有趣的是,交易所的地理位置和名气有点不成正比:许多初来乍到的人都要在华尔街上转一圈才能找到交易所的入口。
原来,它的正门并不在华尔街主道上,而是“藏”在了旁边一个不起眼的支道上。
在占地3700平方英尺的交易所大厅里,每天的股票交易高达25亿股,而每笔交易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华尔街制造着一夜暴富的神话,但也不乏令人心酸的回忆。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许多家最有名望的企业股票突然急剧下跌,失去控制,最终导致几百万人破产,引发了那场美国著名的经济大萧条。
华尔街——精选推荐

华尔街金融的代名词华尔街-------资金无眠读后感华尔街是美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它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
现在,绝大多数金融机构与这条500米长的街道不再发生直接的物理关联,华尔街人也完全成为了一种精神归属,资本已经进入无眠时代。
不仅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贪婪与疯狂似乎是上天专门为华尔街设下的魔咒,它始终弥漫在华尔街的每一处空间。
华尔街在不断为他人创造着财富,但又在不断地剥夺着他人的财富,华尔街在固守着自己的生存法则,但又在不断冲破传统的束缚。
华尔街是矛盾的结合体,它在自身双面性的较量中,不断遭到毁灭,又不断得到重生。
吴敬琏说“华尔街的地位,他是全球最大的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在于背景是金融在整个经济中的作用,金融的全球化在整个经济全球化的地位。
”可以说,现在的华尔街的钟声牵动的不止是华尔街,他牵动的是整个世界,资本进入无眠时代。
华尔街的人才工资,竞争压力大,华尔街的创新意识,纪录片中的例子是应用计算机做出交易决策,这使得交易更容易,骑士公司,是电子交易成功的典范,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2010年5月6日道琼斯指数5分钟下跌了998点。
说明电子交易是把双刃剑。
华尔街资金资本市场的作用:高效融资,分散风险。
华尔街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各类储蓄,储蓄主要来自养老基金,保险公司,这部分资金需要回报。
美国家庭与华尔街的关系:美国家庭三分之一的资产投资到了华尔街,通过养老基金、退休基金、社保基金等各种类型的基金形式。
这些普通的投资者一般都通过专业的投资机构来完成。
华尔街成为世界各地资金流入的其中的原因:流动性高,成交量大,交易成本相对低。
2008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思考:当人类乘坐资本列车飞速前行的同时,也在品尝着金融危机的摧残。
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为标志,美国多家银行破产,通用汽车破产、加拿大北电网络破产、冰岛政府濒临破产,全球大量人员失业,全球经济开始衰退。
人们开始反思,也许现在的金融体系存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起美国纽约的华尔街,在国际金融业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它以其魔幻般的巨大威力,对世界经济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它是梦想家的天堂,不知有多少暴发户一夜之间从这里跨入了金融巨子的宝座;它也是企业家的地狱,又不知有多少知名企业家一夜之间也是从这里破产身亡。
这时是天堂与地狱的交汇处,这里是魔鬼与天使的聚集地。
巨大的诱惑,巨大的实力,使它无愧于国际金融业神经中枢的地位。
华尔街位于被誉为美国的象征、纽约的精华的曼哈顿岛最南端,与纽约世界艺术表演中心“百老汇”毗邻,同著名的纽约唐人街也仅一箭之遥。
华尔街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
街道的名字,全长仅三分之一英里,宽仅11米,是英文“墙街”的音译。
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
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于此。
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至今仍是几个主要交易所的总部:如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等。
“华尔街”一词现已超越这条街道本身,成为附近区域的代称,亦可指对整个美国经济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华尔街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一座建筑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来争取最大的收益。
由于建筑的间距非常小,走在街上有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感。
这种氛围不禁使人联想到这里的股市每天上演的激烈博弈。
据统计,在纽约从事金融业的职员中,有10万在华尔街工作。
因此,每天的上下班时间,整条街都拥堵不堪。
华尔街的快节奏生活使这里的人们步履匆匆,无暇顾及身边事。
不过由于是白领和顶级富豪的聚集地,人们的衣着都非常时髦光鲜,只要看到他们的穿戴,就能捕捉到这个季节的流行脉搏了。
众所周知,华尔街的标志是一座身长5米、体重6300公斤的铜牛塑像。
设计者迪莫迪卡最早为它挑选的立足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的人行道。
当时,为了保证铜牛的安全,警察每晚8时在铜牛周围巡逻察看。
当人们第一次看到这个身体健硕、鼻孔发光的庞然大物时,都被它浑身透着的“牛”气震住。
不过,铜牛还是被搬到与华尔街斜交的百老汇大街上安了家。
如今,它已成为“力量和勇气”的象征,似乎只要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
华尔街两旁很早就已是摩天大楼竖立,街道如同峡谷,抬头只能望见一线天。
数不清的大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交易所都在这里驻足。
每天成千上万的白领阶级涌到这里上班。
而住在郊区的金融巨头们,则不必受挤车堵车之苦。
他们上下班乘飞机,直升机场就设在华尔街东端不远的东河畔。
华尔街是英语“WallStreet”的音译,但这个名称并非源于街道两旁大墙似的高楼。
根据华尔街街口大厦墙上镶嵌着的铜匾记载,1653年,荷兰人统治时期,这里是新阿姆斯特丹总督的驻地。
为方便警卫通行,总督下令用木头做围墙,筑起一条街,就地取名“墙街”,这就是最早的华尔街。
18世纪,24个商人代表聚集在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签订了梧桐协议,规定在他们之间可以进行证券交易,这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
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华尔街已经成为美国金融行业的象征。
只要一提股票,人们
便会联想到华尔街,就连一些并非在此办公的金融大公司,也被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是华尔街公司,可见其地位已经深入人心。
2011年10月12日,摩根大通位于曼哈顿的职员们,愁云惨雾地看着外面的数百名“占领华尔街”活动的示威者对金融蛀虫的抗议。
其实这些衣冠楚楚的华尔街普通工薪一族,也是美国经济衰退的受害者,“裁员”的利剑无时无刻不悬挂在他们头上。
当然比起游行的人,他们的情况好得多——2010年纽约证券业员工的平均年薪增至36.133万美元,比纽约私人企业平均薪水6.612万美元高出4倍多,这也是为什么全美国甚至全世界的精英们都愿意挤进华尔街的原因。
想当年,每年年底或年初是华尔街最兴奋的时候,华尔街公司一个接一个宣布发放奖金的数额,相比之下一家比一家绚丽多姿,这个公司每个员工平均20万美元,那个公司30万美元,媒体也跟着凑热闹帮着华尔街人数钱,弄得华尔街员工好似好莱坞明星。
记忆中最兴旺的一年,雷曼兄弟每个员工的平均奖金是52万美元,美林56万,高盛66万那一年全华尔街30多万员工,每人平均收入是30万,足足高出美国平均收入的7倍!那些交易员、基金经理和高管,每年一个百万红包稀松平常,上千万也不在话下。
而到了2007年年底,华尔街已然阴云密布,多家投行面临着巨额亏损,可他们的年终奖金却仍然以盈利创纪录的2006年为标准,其中一个对;中基金管理人保尔森(与美国现任财长无亲戚关系),竟然拿了一个35亿美元的大红包。
据统计,2007年单那五大投资银
行的全年薪水支出,就高达700亿美元,比2006年还高出18%。
这些巨额奖金直接导致各行的流动资金剧减,随着2008年次贷风暴的升级,各大投行开始捉襟见肘,运行困难。
结果昵,美国第一轮的救市计划(QE1),实际上是救助了引发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华尔街。
如今三年多过去了,成千上万失去了工作的百姓依然没有工作,越来越多的家庭失去家园,美国梦已演变成噩梦。
虽然官方通报的失业率在10%以下,但实际失业率却超过了17%,年轻人的失业率更越过了25%,人们对未来渐渐失去了希望。
而华尔街人依然我行我素,该拿的钱一分不少,该拿的奖金一分不缺,怎能不引发民怨呢?
想当年,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为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在华尔街工作而骄傲不已。
亲历“9·11”之后,我开始反思华尔街繁荣风光的背后存在的风险和危机,一直预感华尔街不久后将为其贪婪敛财的本性付出惨重的代价。
2007年我在金融危机前夜离开华尔街带着太太迁居加拿大,开始写作,思考和揭露华尔街贪婪本质。
有人觉得“占领华尔街”是否可视为“仇富”行动,当然不是!美国人从来不仇富。
美国是全世界移民的聚集地,大家就是冲着致富去美国的,只要在公平合理的竞争中致富,美国人非但不仇视你,反而把你视为榜样,会敬重你
就像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他个人的财富积累接近百亿美元,民众非但不“仇”他,他过世后人们反而自发地纪念他!而民众仇恨华
尔街大鳄,是因为他们宫得不合理,不公平一美国人从来不讲绝对平均,但崇尚公平竞争
不过虽然美国人不仇富,但一个社会贫富过于悬殊,必定会造成金融以至经济危机。
这次“占领华尔街”活动暴露了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深层次问题,凸显了时代背景下的美国式痛苦。
MlT教授最早提出,美国已进入金融资本主义。
多年来,美国企业一边把大量制造业转移到劳动力便宜的新兴发展中国家,造成美国本土的产业“空心化”,一边又在企业内部大力拓展金融业务,在赚取超额利润的同时,加剧美国经济的“泡沫化”。
1995年,六家最大的银行控股公司(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富国银行、高盛投资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公司)拥有的资产相当于美国GDP的17%。
到2006年年底,上升到55%,2010年(第三季度)则到了64%。
轻视制造业的结果,使工厂外迁人工低廉的国家,而靠金融业、服务业支撑的经济,又不可能提供那么多人就业,同时由于分配机制,社会财富不可能相对均衡地分配给99%的大众:同时金融资本主义也扭曲了贸易互通有无的初衷,实际上是浪费地球资源。
导致产能过剩,危机是必然的。
事实上,这些年来,美国发生的多次重大的金融危机,并没有令美国政府改造华尔街,反而一次次用纳税人的钱对金融业输入巨额救助金,使其他行业成了输家,暴富了1%的金融大鳄,牺牲了99%的广大民众利益。
这次“占领华尔街”活动,其实是美国民众质疑经济体制不再平等地把果实分给社会各阶层的诉求,是抗议社会发展方向出现了根本性错误,也是对近几十年美国金融模式的反思,只要美国对这种模式不改弦更张,经济危机便将不断发生,并持续下去。
占
领
华
尔
街
机电工程学院
10级机自本科二班
10050202011
申松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