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报纸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的秦朝。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业也逐渐壮大起来。
以下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些重要历史时期:
1.清朝(1644~1911):
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正式开展报刊业。
最早的报纸是位于上海的《上海字林洋行大报》,该报刊于1872年。
2.民国时期(1912~1949):
1912年,清政府被推翻,中国进入民国时期。
这一时期,中
国的报刊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有很多著名的报纸和杂志在这一时期创立,如《民国日报》、《燕京日报》、《新民报》等。
3.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闻事业开始
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并成立了一系列国营报纸和新闻机构,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4.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
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新闻事业也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媒体形式不断丰富,电视、广
播、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总的来说,中国新闻事业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发展,既见证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兴起和发展,也为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宣传和支持。
报纸是怎么做成的1

报纸是怎么做成的
报纸概述
报纸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传媒之一。很多人养成了看报 的习惯,读报已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了。和纸的发明一 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中国的邸报可以说是世界上 第一种报纸,它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西汉王朝实行郡县制,各 郡在长安设立办事处,称为邸。邸传送的奏章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 用,是萌芽中的报纸。唐朝时驻邸官员通称为邸吏,中国原始报纸 的雏形就在邸吏向藩镇传抄消息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了,邸吏是最早 的新闻报道者。现存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的一份中国唐朝时的 邸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它产生于唐僖宗光启三年(887 年),距今已1100年了。这份邸报长97厘米,宽28.5厘米,由手工 抄写在质地坚韧的白色宣纸上。这份报纸是通过传抄官方文书的形 式来传播新闻消息。唐朝已有了传递官方文书的庞大交通网,报纸 通过邮驿发送到全国各地,这和现在的报纸发行网很相似,传送速 度也较快。中国最早的报纸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这个报纸 有多少个 栏目
多长时间出一期, 报纸名含义
为什么会 有这么多 种楼不同 的报纸
1.分组设计并制作报纸 2.老师指导 3.多关注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4.多拍摄照片
报纸编辑的一般流程
• • • • • 策划内容, 安排时间 记者采写 征集稿件 编辑加工 校队 排版 编辑审阅 发行宣传
中国最早的报纸——邸报

暮 ,同职 皆 报之物 , 唐代可资征引的材料 只有《 开元 读
不 举 庶几可信 。至于《 事诗 》 留邸状 本 中“ 邸报是 中国最早 的报 纸。邸报是指 由 新 进 后 生 , 能 知 韩 , 目为 恶 诗 。韩 邑 邑 杂报》 报 ” 语则不足 为凭 , 一 尽管看 上去 “ 留邸状 邸吏向地方传 达朝政的官方文书“ 报告 ” 或 殊不得 意 , 多辞疾在家 。唯末 职韦巡 官者 ,
是 文末多出一节韩翎在开封李勉幕府 中任 何 也?《 ’曹辅 传》 政和后 , 多徽行 。始 民 : 帝 职的逸 闻 ,而正是此段文字 由于涉及 邸报 间犹未知 , 及蔡 京谢表 有 ‘ 轻车小 辇 , 赐 七 而为新 闻史 家所关注 。“ 后事罢 , 闲居将 十 临幸 ’ 自是 邸报 闻四方。邸报字见于史 书, ,
“ 邸报 ” 中国新 闻事业 通史 》 邸报 在《 “
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 名称的 出现” 中记载 邸报这 一名称 , : 最早 住所 , 后来作为地方官员驻京 的办事机构 , 无处不飞花 , 出现于宋朝 。这是古代人对封建官报最经 是地方 和中央之 间沟通信息 、传播 信息 的 蜡烛 , 轻烟散人五侯家。 又批 日: 与此韩掬 。
与“ 似 “ “ 情报” 总称【 l 时也 叫“ 】 。有 朝报 ” “ 、 杂报” 亦知名士 , 、 与韩独善 。 日, 一 夜将半 , 韦扣 门 报 ” 邸报 ” 乎相类 。事实上 ,开元 杂 韩 贺 ‘ 知 报 ” 不管算不算 邸报 , 作为封建官报之当形 “ 条报 ” “ 、 邸抄 ” “ 、 阁钞 ” “ 奏 院状报 ” 急 , 出见之 , 日 : 员外 除驾部 郎 中 、 、进 、 “ ”“ 状 、报状 ” “ 、京报 ” 等。邸报的主要 内容 制浩 。’ 韩大愕然 日:必无此事 , ‘ 定误矣 。’ 都 与后世 的正规 邸报 具有 最直接 、最亲近 而韩翊除宫一事 中提到的 “ 留 为皇帝谕 旨 、 谕书 , 朝廷 的法令 、 公报 , 臣僚 韦就座 曰: 留邸状报 制诰阙人 .中书两进 的血缘关系 ; ‘
最早可回溯到1949年的报纸是什么

最早可回溯到1949年的报纸是什么
在70年前的今天,1949年6月16日(农历1949年5月20日),《光明日报》创刊。
1949年6月16日,中国民主同盟的机关报--《光明日报》在北京创刊。
毛泽东题词:“团结起来,光明在望”。
章伯钧任社长,胡愈之任总编
创刊背景是我国经过了30年的解放运动,特别是3年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打垮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取得了震撼全世界的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
在建国的前夕,《光明日报》诞生了。
光明日报初由中国民主同盟主办。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都为光明日报创刊题词。
1949年7月起,光明日报就陆续开始创办《经济》、《文学》、《文学评论》、《学术》、《新语文》等各种专刊,开始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
1953年起由中国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合办。
1957年改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统战部领导。
1978年以来,光明日报几次调整办报方针,但以知识分子为主的读者对象始终没有改变。
1982年11月,光明日报明确为中共中央领导和主办。
1994年8月,经党中央批准的光明日报社编制方案明确规定:光明日报社是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央宣传部代管的新闻机构。
此报的顺序号从创刊第一号“号”的称谓一直延续至今,区别于其他某些报纸“期”的称谓。
此报当时的零售价为旧币制20元,后升至200元一份。
在发刊词《团结一致建设民主新中国》中阐述办报方针为:“第一是负责的态度”,“第二是服务的精神”,“第三是建设的批评”,“第四是忠实的报道”。
该报以科学、教育、理论等为主要内容,反映国内外科学、教育、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中国最早的报纸

中国最早的报纸过去我们在互联网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一直通过报纸关注时事,但你们知道中国最早的报纸是什么吗?店铺现在分享有关资料。
中国最早的报纸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邸报”是否最早出现于汉朝,目前在新闻史研究工作者中还有不同的看法。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
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
但有史可依的中国最早的报纸,起源于唐朝的邸报。
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但这个称呼出现,是从宋朝开始的。
中国的报业中国的《邸报》是世界最古老的报纸。
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却是舶来品。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诸多机构出于方便传教的目的,在中国建立报馆。
但当时的报纸多为宗教性质的。
并无太多新闻性质。
直到19世纪末,中国官办、民办的报纸才逐渐多了起来。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是中国报业的鼎盛时期,仅北京就有报馆一百多家,发行报纸三百多种。
也一时间正处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期,民主思想,人文精神通过大大小小的报纸被人们深入理解,渐入人心。
其中共产主义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以传播,其中报纸功不可没。
《新青年》、《国民》、《每周评论》、《京报》、《新生活》等报刊为中国的革命点燃了最初的星火。
《晨报》每期的发行量更是创记录的达到了一万份。
今天,中国的报业发展已经不仅仅用迅猛就可以形容。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 中国最早的报纸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中国最早的报纸报纸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能让人们随时了解最新的消息与社会舆论。
小编收集整理了世界上最早的报纸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邸报”最早出现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一说源于唐代进奏院状报)。
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
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机构,这个住处叫作“邸”(类似现在各省市的驻京办事处),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连接全国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
“邸报”之称即由此而来。
“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宫门抄”“辕门抄”,这实际上就是最早的一种新闻发布方式。
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
大约到了宋代,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的牟利商人。
官员们为求省事,都乐于花些钱去购买。
大概后来由于花钱即能购到,无须再去缮抄,因此到了清代末期邸抄之外又有了“京报”,“京报”已有了专门的报房来管理经营,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发行部门了,开始有了初步的报纸的雏形。
明代,官报由通政司负责传发,16世纪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封建政府的监督下,编选一部分从内阁有关部门抄来的一部分邸报的稿件公开发售,这一类报房大多设在北京。
它们所发行的报纸,通称“京报”(有时也混称“邸报”。
报房在京城,又从京城向外传发。
内容由皇帝谕旨,朝廷政事,官吏的奏折三部分组成)。
报纸简史

报纸简史
报纸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公元前60年,古政治家把罗马市以及国家发生的事件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
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汉代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1450年,欧洲的德国人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于是印刷的报纸开始发行。
1493年,罗马发行的报纸上刊登了哥伦布航海的消息。
当时的报纸只是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时才发行。
1609年,德国率先发行定期报纸,虽是周报,但很快波及整个欧洲。
世界上第一张日报在1650年发行于德国,法国1631年才出现报纸,而英国由于当时发生了政治事件,报纸才得以发行。
美国的第一张报纸是独立前的1704年,由邮局局长发行的《波士顿通讯》。
历史发展到欧洲时期,报纸已在欧洲各国相继发行,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报纸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
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
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时代的来临。
这一次“飞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顶峰。
我国最早的报纸

我国最早的报纸填空(10*2)名解(4*5)简答(4*)论述(1*)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1、我国最早的报纸——唐朝官报2、小报始见于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
3、检查制度(定本制度):所谓定本,指的是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过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们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
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定本进行发报。
宋代的定本制度,起始于真宗咸平二年,一直沿用到宋末。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刊物,创刊于1815年8月5日地点为马来半岛的马六甲。
报道内容——1 带宗教性质,以传教为宗旨,主要介绍《圣经》;2 宣讲伦理道德,如《论仁》;3 介绍天文学等科学文学知识,如《论日食》;4 后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5 体裁:有论说,短论,杂句,书信,编者按,插图,也有故事,寓言等。
2、中文商业报纸的崛起:《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
除《香港华字日报》、《香港中外新报》外,还有其他中文报纸。
3、在传教士所办的中文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1968年9月5日创刊,由传教士林乐知主编。
4、《上海新报》是上海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
其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重信息的商业化阶段;重教化的综合化阶段;重经营的娱乐化阶段。
《上海新报》是国内最先使用白纸印刷的报纸。
其所刊登的新闻大多译载或转载自沪、穗、港等地出版的中外文报纸,有时也摘录一些《京报》上的消息。
5、《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由英国商人美查同伍华德、普莱尔、麦基洛等人合资创办,最后产权归美查一人所有。
是上海的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
为提高新闻的实效性,《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了电报。
1876年后,《申报》开始使用新闻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最早的报纸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最早的报纸》的内容,具体内容:过去我们在互联网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一直通过报纸关注时事,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我现在分享有关资料。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
过去我们在互联网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一直通过报纸关注时事,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我现在分享有关资料。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邸报"是否最早出现于汉朝,目前在新闻史研究工作者中还有不同的看法。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
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
但有史可依的,起源于唐朝的邸报。
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但这个称呼出现,是从宋朝开始的。
中国的报业
中国的《邸报》是世界最古老的报纸。
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却是舶来品。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诸多机构出于方便传教的目的,在中国建立报馆。
但当时的报纸多为宗教性质的。
并无太多新闻性质。
直到19
世纪末,中国官办、民办的报纸才逐渐多了起来。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是中国报业的鼎盛时期,仅北京就有报馆一百多家,发行报纸三百多种。
也一时间正处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期,民主思想,人文精神通过大大小小的报纸被人们深入理解,渐入人心。
其中共产主义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以传播,其中报纸功不可没。
《新青年》、《国民》、《每周评论》、《京报》、《新生活》等报刊为中国的革命点燃了最初的星火。
《晨报》每期的发行量更是创记录的达到了一万份。
今天,中国的报业发展已经不仅仅用迅猛就可以形容。
据权威机构测定,北京每天的报纸印刷量超过了700万份。
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拥有一份报纸。
以北京最为著名的《北京晚报》为例,其每日都有百万份的定额。
2005年,全国拥有报纸近2000种,年用纸量也超过了三百万吨,这一数字达到了世界之最。
报纸2000年以前起源于中国,2000以后,中国是世界第一报纸大国。
邸报发行
邸报编订后,经由驿递"传之四方"。
驿递的方式分为步递、马递、急脚递、水运递等几种。
南渡以后,为适应国防上的需要,又创设了摆铺制度,用于传送军机要务和赦书。
邸报发出以后,允许传抄和复制,并允许复制件以邸报的名义在社会上公开发售。
宋代的邸报是否印刷,没有明确的记载,也缺乏留存下来的实物作为佐证。
但至少有一部分邸报或邸报中的一部分材料是用雕版印刷的。
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
子。
现存的宋代文献资料中,保存了不少有关这些人读报情况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