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教师进修学校高中政治《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12.1价值与价值观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及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4.通过学习,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学习难点:人的价值是什么及如何评价人的价值【课前预习自主探究】预习任务:一、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1)内涵: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______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__________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特征: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_______和__________。
试判断: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回事。
()提示错误。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人的价值(1)人的价值就在于________,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又是价值的______。
①人生活在社会中,用自己的劳动创造_______和_______来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即为个人的_________。
②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______和_______的需要,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_______。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______了什么。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________和_______。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现阶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______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________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________层面的价值准则。
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________,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价值与价值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价值与价值观课标要求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一、人的价值知识梳理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1)内涵: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特征: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试判断: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回事。
( )提示错误。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人的价值(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2)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①人生活在社会中,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即为个人的社会价值。
②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试判断:①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的价值就在于享受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满足。
( )②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 )提示①错误。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错误。
既要看物质贡献,也要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重点突破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典例运用典例1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对于沉湎于游戏中的人来说可以价值千金,但是对于局外人来说却是一文不值。
这说明( )A.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是不能确定的B.价值是一事物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C.一种事物的价值都是可有可无的D.人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答案 D解析对于虚拟财产,有人珍视,有人不屑一顾,说明人们对虚拟财产的价值有不同的看法,D符合题意;事物的价值是可以判断的,A错误;B是价值的含义,与题意不符;C“可有可无”表述错误。
高中政治 12.1《价值与价值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课堂总结
社会历史的主体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在学习新课前,大家看以下几张照片(多媒体展示丛飞、任长霞、王顺友、成克杰、卢万里的照片)。请你简要说说对他们的认识?
你可以从以下方面谈:他们从事的职业;在人生道路上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对社会、他人和自己产生什么影响。(提问)
不同的人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对社会、他人和自己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有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却苟且偷生或者生不如死。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价值和价值观的问题,共同寻找生活的真谛。
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什么是价值,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学生自习看书解决以上问题
学生看书回答齐读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学生看书齐读
教后反思
问题设置逻辑性不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时间的把握不够好,导致后面时间紧张,来不及收尾
价值与价值观
课题
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
学习
目标
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重难点
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
方法
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流程
活动记录
复备栏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教师小结
讲授新课
思考:(1)短片中的主人公的价值观是什么?
(2)该价值观对他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3)如果在与之相反的价值观的指引下,他的人生将会怎样呢?
(短片播放后,多媒体显示)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学习目标定位】框题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识记理解分析价值与价值观1、价值的含义2、人的价值的含义3、价值观1、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其贡献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联系实际,分析科学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影响,树立科学价值观的必要性培养比较辨别能力,理解不同的价值观对人的不同影响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前预习填空】1.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的积极意义。
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的属性和功能。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既是价值的者,又是价值的者。
人是价值的创造者,是指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满足他人。
人是价值的享受者,是指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了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3)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对社会的和。
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4)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5)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和。
(6)价值观作为一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7)价值观对人们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另一方面,是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8)价值观对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发生的。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9)价值观是人生的,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高中政治《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教案

价值与价值观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根据高中政治教学大纲,国家新课程标准以及洋思教学模式的有关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遵循本学科学习的规律,运用合适的教学法而进行。
【教法和学法】
1.教法:事例教学法、启发式讲授法、分析归纳法、师生互动。
2.学法: 自主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
2.理解人的价值及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联系实际,通过师生探讨来分析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
2.汇集实例,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人和物的价值之不同,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够实现自我,满足自我需求。
承认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是学习这一课后应有的重大收获。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难点:人的价值
【教学用具】多媒体、幻灯片和黑板
【教学过程】。
高中政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教师进修学校高二政治必修四《12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记价值判断的含义。
2、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3、明确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4、运用相关原理,说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最高的价值标准的合理性。
5、重点: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6、难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二、课前自主导学。
看课本做资料81页填空。
三、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元代大学者许衡有一天外出,因为天气炎热,感到口渴难忍,而路边恰好有一排梨树,同行的人纷纷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
“何不摘梨解渴呢?”有人问许衡。
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说:“世道这样乱,梨树的主人是谁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的顾忌吗?”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1.谈谈你对“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理解。
2.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许衡为什么会作出上述选择?探究点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及影响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因素观察漫画《抉择》,合作探究回答:1.漫画中的医生正面临什么抉择?这体现出个人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中的什么特点?2.假如你是该医生,应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四・考点诠释考点1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内涵。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
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具备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具体情形。
【例题1】右面漫画体现的哲理是()。
①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②个人只有在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③指导人们行动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考点2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性。
高中政治 4.12.1 价值与价值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1课时价值与价值观【学习目标】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讨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导学提纲】一、价值与价值观1、人的价值(1)价值的基本含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
(2)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及自己的需要。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人们在③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这就是价值观。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含义: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
②表现:第一,价值观对人们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第二,价值观对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巩固练习】一、判断题1、价值观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3、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4、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所做的贡献5、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单项选择6、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②这些花儿很漂亮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④这些水果真香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7、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一个世界”的袁隆平获得“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的荣誉称号。
这说明()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②人生价值是通过荣誉体现出来的③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必然成正比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8、对价值观的理解错误的是()A.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B.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D.价值观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9、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12.1《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1

《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1【学习目标】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2.通过学习,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3.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考点解读和要求,15分钟内速记重点原理。
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一. 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1)内涵: (2)外延:2.人的价值(1)含义:(2)衡量标准①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②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温馨提示:价值是一种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的作用(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观。
(2)具体说来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温馨提示:正确的、积极的、进步的、崇高的价值观能够引领人迈向光明而美好的人生路途,对人的活动及人生选择、认识和改造世界起积极作用;而错误的、消极的、自私自利的、贪图享乐的价值观则容易让人滑向个人主义的泥潭,对人的活动及人生选择、认识和改造世界起消极作用。
【预习自测】1.什么是人的价值?2.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3. 什么是价值观?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有哪些?【课堂探究案】【自主探究】(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自主思考完成)1.哲学意识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目标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探讨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
4、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5、难点:评价人的价值。
二、课前自主导学。
(看课本,做资料78页的填空。
)三、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人的价值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标准像”是美国著名画家斯图亚特早年画的,它几乎张挂于美国的千家万户。
斯图亚特一生中画过许多华盛顿的肖像,其中他最满意的一幅是在一块画布上只画了华盛顿的头像作品。
有人挑剔地指出为什么不画全衣服,斯图亚特回答道:“人的价值不在衣着上。
”1.想一想:材料中的斯图亚特提到的“价值”的含义是什么?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含义个人对社会的和社会对个人的地位居于首位,是人生的居于从属地位联系的实现是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只有在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目标和归宿,社会必须尽可能地为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各种条件探究点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但丁说过这样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现在的高二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上来不得半点偏差。
3.运用所学的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思想上来不得半点偏差的认识。
四、考点诠释考点1 价值和人生价值(1)哲学上的价值的含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的价值:①含义: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
③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3)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例题1】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
这说明()。
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例题2】爱因斯坦说:“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是看社会对他满足的程度②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④对社会贡献越大,摆脱“自我”的程度才越大,个人价值才越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考点2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3)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之分。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发生的。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和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所作出的不同选择。
不同的幸福观、家庭观和恋爱观,也决定着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
(4)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我们所倡导的正确价值观。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主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集体利益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它强调集体利益即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它不排斥个人利益,而是重视和发展个人正当利益,强调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使之成为推动整个国家、民族进步的动力。
【例题3】“天空没有星子照耀,她会黯然无光;人间没有温情搀扶,她会萧萧落木。
爱老人和小孩吧,像爱自己-样!”“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从哲学的角度看,材料说明()。
A.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B.社会文明和哲学发展不可分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考点3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区别含义自我对自己本身的肯定关系,即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关系个体的人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表现社会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满足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意义是肯定的方面,如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自己尊重自己,以及个人的自我完善等。
恰当的自我价值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很重要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联系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个人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就为实现自我价值打下了基础;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又可以激发个人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②人的价值在于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1.哲学上讲的价值是指()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B.事物自身的客观属性C.主体的主观喜好D.人的需要和事物属性间的一种特定关系2.下列关于人的价值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他的回报②人的价值在于缔造一番伟大的事业③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④人的价值可以在默默无闻中实现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④3.马克思说“如果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人不应该为自己劳动B.人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C.这里的“完人和伟人”是指那些取得了巨大物质成就的人D.这里的“完人和伟人”是指为工人阶级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的人4.20年前,神农架的少女赤手空拳打死金钱豹,传为美谈;现在,神农架地区的人们主动搬迁,把家园主动让给野生动物,也被传为美谈。
这表明( )A.价值观没有客观标准,只要人们觉得对自己有好处的事物就有价值B.价值观对社会和个人有积极的导向作用C.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评价和态度也就不同D.原来的价值观是错误的,现在的价值观是正确的5.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经受着强烈的冲击和考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传统美德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腐朽落后观念也影响着一些人的行为。
针对该现象,我们必须( )A.充分发挥科学文化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B.要重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C.加强价值观教育,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D.要认识到不同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6.漫画《爱的链接》说明人生价值 ( )。
爱的链接A.即是对社会的无私奉献B.是舍弃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C.其主要标志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D.其基本标志为先索取后贡献7.2010年,我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但一旦除以人口总量,人均GDP仍然排在靠后位次;而且一味追求GDP总量,容易导致“GDP崇拜”,甚至助长不科学发展。
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③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④分析事物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A.③④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③④8.2011年8月31日,当49岁普通农民王正甫听到落水儿童的呼救声,他纵身跃入急流,托举起了别人的生命,但由于体力消耗过大,自己却再也没有力气爬上岸来。
一位普通农民的纵身一跃,画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
这告诉我们(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精神贡献与物质贡献是统一的③集体主义是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的价值取向④人生价值体现在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例题答案:【例题1】【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上价值的含义。
所谓价值,一般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人的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构成价值,故①③④入选。
“生长在野外”的西红柿虽然具有满足了人的需要的属性,但在人们认识和利用它之前,它没有“满足人的需要”,故没有价值;而人们拿来“观赏和食用”之后,西红柿的可观赏和食用的属性满足了人的需要,故它才有价值,因此②说法错误。
【答案】C【例题2】【解析】本题考查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的意思是说能否把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把自我价值放在第二位,而不是否认自我价值,故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B【例题3】【解析】公益广告给社区居民的广告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体现了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促进作用。
【答案】C课时练习二十三1——8 DCBCC CAC9.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道德模范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道德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进的社会意识。
学习道德模范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重视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人生道路上作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