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化学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20130107(1)
食品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A. 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种类B. 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C. 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象D. 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答案:B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酶的辅因子?A. 金属离子B. 辅酶C. 辅基D. 核酸答案:D3. 脂肪在体内的主要功能是:A. 提供能量B. 构成细胞膜C. 储存能量D. 调节酸碱平衡答案:C4. 下列哪种维生素属于脂溶性维生素?A. 维生素BB. 维生素CC. 维生素DD. 维生素K答案:C5. 糖类物质的单糖单位是:A. 葡萄糖B. 果糖C. 半乳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脂肪酸D. 单糖答案:B7. 下列哪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A. 丙氨酸B. 精氨酸C. 亮氨酸D. 谷氨酸答案:C8. 蛋白质的等电点是指:A. 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种类B. 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C. 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时的pH值D. 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象答案:C9. 酶的催化机制中,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包含:A. 金属离子B. 辅酶C. 辅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维生素B12的活性形式是:A. 钴胺素B. 甲基钴胺素C. 腺苷钴胺素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A. 温度B. pH值C. 底物浓度D. 酶浓度答案:A、B、C2.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A. α-螺旋B. β-折叠C. 转角D. 无规则卷曲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糖类的分类?A. 单糖B. 双糖C. 多糖D. 复合糖答案:A、B、C4.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A. 维生素AB. 维生素DC. 维生素ED. 维生素K答案:A、B、C、D5. 核酸的组成成分包括:A. 磷酸B. 五碳糖C. 碱基D. 蛋白质答案:A、B、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由________形成的。
食品生物化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食品生物化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7题,每题1分,共67分)1.体内一碳单位代谢的载体是A、叶酸B、二氢叶酸C、四氢叶酸D、维生素B12E、维生素B6正确答案:C2.下列有关DNA复制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新链合成的方向与复制叉前进的方向相同者,称为领头链B、DNA复制是全保留复制C、领头链是不连续合成的D、随后链是连续合成的正确答案:A3.人体的非必需氨基酸是A、苏氨酸B、甲硫氨酸C、苯丙氨酸D、色氨酸E、谷氨酸正确答案:E4.胰蛋白酶对下列那种酶原无激活作用A、糜蛋白酶原B、羧基肽酶原C、胰蛋白酶原D、胃蛋白酶原E、弹性蛋白酶原正确答案:D5.1分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可生成(A、2C02+2H20+36ATPB、2C02+2H20+38ATPC、2C02+3H20+10ATPD、2C02+4H20+12ATP正确答案:D6.在三羧酸循环中下列哪一反应属于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A、柠檬酸→异柠檬酸B、琥珀酰CoA→琥珀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D、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正确答案:B7.纯化酶制剂时,酶纯度的主要指标是()A、酶量B、蛋白质浓度C、酶的比活性D、酶的总活性正确答案:C8.ATP对磷酸果糖激酶的作用:A、酶的底物B、酶的抑制剂C、既是酶的底物同时又使酶的变构抑制剂D、1,6—二磷酸果糖被激酶水解时生成的产物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9.作用物浓度达到饱和后,再增加作用物浓度()A、反应速度不再增加B、如增加抑制剂反应速度反而加快C、随着作用物浓度的增加酶逐渐失活D、反应速度随作用物增加而加快正确答案:A10.下列何者是DNA复制的底物?A、dTTPB、dUTPC、ATPD、dGDP正确答案:A11.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是不对的?A、呼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B、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C、线粒体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D、ATP酶可以使膜外H+返回膜内E、H+返回膜内时可以推动ATP酶合成ATP 正确答案:B12.转运外原性脂肪的脂蛋白是A、CMB、VLDLC、LDLD、HDLE、IDL正确答案:A13.通常不存在于生物膜中的脂类是A、糖脂B、卵磷脂C、脑磷脂D、甘油三酯正确答案:D14.嘌呤合成时环上的九个原子中,不含有A、来自甘氨酸的三个原子B、来自天冬氨酸的一个原子C、来自谷氨酸的两个原子D、来自CO2的一个原E、来自一碳单位的两个原子正确答案:C15.胆固醇不能转变成的激素是A、雌激素B、肾上腺皮质激素C、雄激素D、胰岛素E、醛固酮正确答案:D16.含胆固醇最多的脂蛋白是A、CMB、VLDLC、LDLD、HDLE、IDL正确答案:C17.Km是()A、作用物浓度饱和时的反应速度B、反应速度达最大反应速度50%时的作用物浓度C、是最大反应速度时的作用物浓度D、作用物浓度达50%饱和时的反应速度正确答案:B18.肝中能直接进行氧化脱氨基作用的氨基酸是A、丙氨酸B、天冬氨酸C、缬氨酸D、谷氨酸E、丝氨酸正确答案:D19.下列化合物中不含甘油的是A、脂肪B、鞘磷脂C、脑磷脂D、卵磷脂正确答案:B20.参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维生素包括()A、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PP、维生素B12B、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泛酸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硫辛酸、泛酸D、维生素Bl、维生素B2、生物素、维生素PP、维生素E正确答案:C21.属于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剂是()A、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B、有机磷化合物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C、磺胺药类对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D、ATP对糖酵解的抑制作用正确答案:B22.将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联系起来的枢纽化合物是:A、CoASHB、SAM和FH4C、磷酸吡哆醛和生物素D、FAD和NAD+E、乙酰CoA和丙酮酸(SAM即S—酰苷蛋氨酸)正确答案:B23.下列有关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最适温度不是一个固定值,而与酶作用时间长短有关B、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最适温度时,酶反应速度最快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常数D、一般植物酶的最适温度比动物酶的最适温度稍高E、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不仅包括升高温度使速度加快,也同时会使酶逐步变性正确答案:C24.酶分子中使作用物转为变为产物的基团称为()A、酸性基团B、催化基团C、结合基团D、碱性基团正确答案:B25.谷氨酸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的共同碳架来源是:A、EMP途径生成的丙酮酸B、TCA途径生成的草酰乙酸C、TCA途径生成的α-酮戊二酸D、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正确答案:C26.卵磷脂合成时,胆碱的活性形式是A、ADP-胆碱B、CDP-胆碱C、UDP-胆碱D、GDP-胆碱E、TDP-胆碱正确答案:B27.乙酰CoA羧化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A、丙二酰CoAB、丙酰CoAC、琥珀酰CoAD、乙酰乙酰CoAE、乙酰CoA正确答案:A28.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六大类的主要根据是()A、酶促反应性质B、酶的理化性质C、酶的结构D、酶的来源正确答案:A29.不参与常见甘油磷脂组成的化合物是A、脂肪酸B、甘油C、胆胺D、丙氨酸E、胆碱正确答案:D30.能使唾液淀粉酶活性增强的离子是()A、碳酸氢根离子B、锌离子C、铜离子D、氯离子正确答案:D31.关于变构酶的结构特点的错误叙述是()A、催化部位与别构部位都处于同一亚基上B、有与作用物结合的部位C、有与变构剂结合的部位D、常有多个亚基组成正确答案:A32.蛋白质在肠中的腐败产物对人体无害的是A、有机酸B、胺C、吲哚D、氨E、酚正确答案:A33.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来源是A、在体内可由糖转变生成B、在体内能由其他氨基酸转变生成C、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需从食物获得D、在体内可由脂肪酸转变生成E、在体内可由固醇类物质转变生成正确答案:C34.下列关于酮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肝脏可以生成酮体,但不能氧化酮体B、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中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合成酮体的起始物质是乙酰C、oAD、酮体包括-羟丁酸E、机体仅在病理情况下才产生酮体正确答案:E35.影响柠檬酸循环活性的因素是:A、细胞内[ADP]/[ATP]的比值B、每个细胞中线粒体数目C、细胞内核糖体的数目D、细胞内[cAMP]/[cGMP]的比值正确答案:A36.糖原合成时,作为原料在糖原引物非还原末端250上加葡萄糖基的是()A、6—磷酸葡萄糖B、1—磷酸葡萄糖C、二磷酸胞苷葡萄糖D、二磷酸尿苷葡萄糖正确答案:D37.脂肪酸β-氧化没有的反应是A、硫解B、脱氢C、加水D、再脱氢E、还原正确答案:E38.脂酰基载体蛋白(ACP)的功能:A、脂肪酸合成酶系的核心B、激活脂蛋白脂肪酶C、转运胆固醇D、转运脂肪酸正确答案:A39.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一碳单位A、CO2B、-CH2-C、-CH=D、-CH=NHE、-CHO正确答案:A40.下列激素具有抗脂解作用的是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ACTHD、胰岛素正确答案:D41.各种酶都具有最适pH,其特点是()A、大多数酶活性的最适pH曲线为抛物线形。
食品生物化学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20130107(1)

⾷品⽣物化学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20130107(1)⾷品⽣物化学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题三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物氧化:⽣物⼤分⼦在体内氧化分解最终转变为⼆氧化碳和⽔的过程,同时释放能量。
2、氨基酸的等电点:对某种氨基酸在某⼀特定的pH时,氨基酸以两性离⼦的形式存在,正负电荷相等,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不向任何⼀⽅移动。
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3、呼吸链:⼜脱氢酶、传递体及末端氧化酶体系组成的传递链。
4、冈崎⽚段:以5’→3’为模板,复制合成不连续的逆着前⾏⽅向的DNA⽚段。
5、蛋⽩质的变性:在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下,使蛋⽩质的理化性质和⽣物学性质都发⽣变化的过程,称蛋⽩质的变性,其主要特征是⽣物活性的丧失。
6、必需氨基酸:为维持机体⾃⾝功能,⽽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物供给的氨基酸。
7、酶的活性中⼼:酶分⼦中能直接与底物分⼦结合并催化发⽣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酶的活性部位或活性中⼼。
8、密码⼦:3个连续的碱基序列为1个密码⼦9、底物磷酸化底物分⼦在脱氢、脱⽔或分⼦内原⼦重排时,会⽣成⾼能磷酸键,⽣成的⾼能磷酸键可使ADP转化成ATP的过程。
:10、蛋⽩质的⼆级结构:在⼀级基础上,主链相互折叠盘绕形成的空间构象。
主要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及⽆规则卷曲。
⼆、填空1、⽆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2、α-氧化,β-氧化,ω-氧化3、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和pH值抑制剂和激活剂4、尼克酸、尼克酰胺,NAD+、NADP+5、AMP、GMP。
6、T、27、NADH氧化呼吸链、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三、问答题1、写出1分⼦软脂肪酸彻底氧化供能的反应过程并计算产⽣ATP的分⼦数。
1)、脂酰CoA的⽣成(活化、在胞液(cytosol)中)2)、脂酰CoA(acyl- CoA)进⼊线粒体:帮助物:⾁毒碱(carnitine)、脂酰⾁毒碱、2、脂酰CoA的a-氧化过程⑴、脱氢:烯脂酰CoA的⽣成RCH2CH2CH2CO~ScoA→RCH2CH=CHCO~SCoA⑵、⽔化:羟脂酰CoA的⽣成RCH2CH=CHCO~ScoA→RCH2CHCH2CO~SCoA⑶、再脱氢:酮脂酰CoA的⽣成RCH2CHCH2CO~ScoA→RCH2COCH2CO~SCoA⑷、硫解:在硫解酶(thiolase)作⽤下,⽣成少2个碳的脂酰CoARCH2COCH2CO~ScoA→RCH2CO~SCoA重复⑴~⑷可使偶数碳脂肪酸转化为⼄酰CoA⼄酰CoA进⼊三羧酸循环1分⼦软脂酸彻底氧化产⽣的ATP数为:(1)活化:-1ATP(2)(2)⼀次β-氧化:FADH2+NADH +5A TP(3)1分⼦硬脂酸进⾏7次β-氧化,产⽣8分⼦⼄酰CoA(4)1分⼦⼄酰CoA产能:12A TP所以产能:5×7+8×12-1=130ATP(129)2、氨基酸脱氨代谢的⽅式?1)氧化脱氨(oxidative deamination)—L-Glu的脱氨⽅式(1)氨基酸氧化酶(黄素酶类)(amino acid oxidase)①D-氨基酸氧化酶:活⼒⾼,⼈体D-氨基酸含量低。
食物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食物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A. 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B. 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象C. 蛋白质分子的亚基组成D. 蛋白质分子的四级结构答案:A2.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 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的区域B. 酶分子上与辅酶结合的区域C. 酶分子上与抑制剂结合的区域D. 酶分子上与激活剂结合的区域答案:A3. 下列哪种维生素是脂溶性的?A. 维生素B1B. 维生素CC. 维生素DD. 维生素E答案:C4.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 氨基酸B. 核苷酸C. 糖D. 碱基答案:B5.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碳水化合物?A. 葡萄糖B. 蔗糖C. 甘油D. 淀粉答案:C6. 蛋白质的等电点是指:A.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总电荷为零时的pH值B.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总电荷为最大正值时的pH值C.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总电荷为最大负值时的pH值D.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总电荷为零时的温度答案:A7. 下列哪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A. 赖氨酸B. 异亮氨酸C. 谷氨酸D. 色氨酸答案:C8. 脂肪酸的合成主要发生在:A. 线粒体B. 内质网C. 细胞核D. 细胞质答案:D9. 维生素B12的主要功能是:A. 促进脂肪代谢B. 促进蛋白质代谢C. 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D. 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答案:D10. 核酸的碱基配对遵循的规律是:A. A-T, G-CB. A-G, T-CC. A-C, G-TD. A-G, T-A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α-螺旋、β-折叠2. 酶的催化作用机制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供合适的反应环境3. 核酸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磷酸、五碳糖、碱基4.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食品生物化学试题答案

此答案的试题,请点击/view/1bef7ed95022aaea998f0f61.html?st=1此链接,即可看到第一章绪论一、单选1C 2D二、多选1 ABCD2 ABCDE3 ACD三、简答1食品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答:食品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食品的化学组成、主要结构、性质及生理功能;生物体系中的动态生物化学过程;食品在加工、贮运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品感官质量和营养质量的影响。
2请简要说明食品生物化学在食品科学中的地位。
答:食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主要以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为基础。
食品资源的开发、加工方法的研究等,都必须建立在对人及其食物的化学组成、性质及在生物体系内外种种条件下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了解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和适应人体的生理特点。
因此,生物化学在食品科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章水一、单选1C 2B 3D 4D 5 B 6B 7D 8D 9B 10C11D 12B 13C 14A 15 B 16C 17 A 18C 19 C 20D二、单选1ABCD 2 AC 3ACD 4ABCD 5ABCD 6ABC 7ABCD 8AC 9BD 10ACD11ACD 12BCD 13ABC 14ABCD 15ABD 16ABC 17ABC 18BCD19ABCD 20ABCD三、名词解释1水分活度:水分活度是指食品的水蒸气分压和在同一温度下纯水的蒸气压之比。
2吸湿等温线:在恒定的温度下,以食品的水分含量为纵坐标,以水分活度为横坐标做图得到水分吸湿等温线。
四、填空1自由水结合水毛细管水2 AW =P/PAW=ERH/1003水分活度每克干物质的含水量4细菌酵母菌霉菌5水分的总含量自由水的含量6物理吸附力(毛细管力)化学力(氢键)7小于18单分子层结合水区多分子层结合水区毛细管凝集的自由水区9反S10 11五、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六、简答题1食品得水分状态与吸湿等温线中的分区有什么关系?答:吸湿等温线分为三个区域,I区是单分子层结合水区,水分多与食品成分中的羧基和氨基等离子基团结合,且结合力最强,形成单分子层结合水。
食品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食品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食品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蛋白质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碳B. 氢C. 氧D. 氮2. 酶的催化作用主要依赖于()。
A. 金属离子B. 辅酶C. 辅基D. 活性中心3. 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A. 核苷酸B. 核苷C. 核苷酸对D. 核苷酸链4. 脂肪在体内的主要功能是()。
A. 提供能量B. 构成细胞膜C. 储存能量D. 调节生理功能5. 维生素B1缺乏症会导致()。
A. 坏血病B. 脚气病C. 佝偻病D. 夜盲症6.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是()。
A. 构成细胞结构B. 提供能量C. 储存能量D. 调节生理功能7.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
A.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 蛋白质的空间构象C. 蛋白质的亚基组成D. 蛋白质的解离状态8. 酶促反应中,酶与底物结合的部位是()。
A. 活性中心B. 底物结合位点C. 辅酶结合位点D. 辅基结合位点9. 核酸的变性是指()。
A. 核酸分子的解离B. 核酸分子的降解C. 核酸分子的构象变化D. 核酸分子的复制10. 维生素C的化学名称是()。
A. 抗坏血酸B. 核黄素C. 硫胺素D. 视黄醇**答案:**1. D2. D3. A4. C5. B6. B7. A8. A9. C10. 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蛋白质的功能()。
A. 结构物质B. 催化作用C. 信号传递D. 能量储存2. 以下哪些属于脂类物质()。
A. 脂肪B. 磷脂C. 胆固醇D. 碳水化合物3. 以下哪些是核酸的功能()。
A.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 催化作用C. 能量储存D. 细胞识别4. 以下哪些是维生素的特点()。
A. 需要量小B. 不能合成C. 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D. 不提供能量5. 以下哪些是酶的特性()。
A. 高效性B. 专一性C. 稳定性D. 可逆性**答案:**1. ABC2. ABC3. ABD4. ACD5. AB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食品化学各章习题答案

食品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第1章(绪论)1、简要回答:食品、食品化学、营养学、营养、营养素与营养价值的定义,并指出食品化学与生物化学研究内容有何异同点?2、现代食品化学中规定食品有哪些基本属性?普通食品有哪些功能?营养素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试述:1)食品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食品营养学的研究内容;3)二者有何共同点?4、简答:食品化学与食品科学各学科及其它学科的关系?第1章:绪论答案1答:食品:food,不同专著对食品定义不同,根据我国199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是一门研究食品(包括食品原料)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营养与安全性以及它们在食品贮藏加工运输中产生的化学变化、应用或控制这些变化的科学。
营养学:Nutriology,是研究食品中各种营养素对人体的营养生理功能、人体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不同条件下对营养的需要水平,从而揭示食物与生命现象的关系的生物科学分支。
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Nutrition,是指人类摄取食物并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必要的生物学过程或者指人体从食物中获得并利用所必需的物质与能量的过程。
营养素:Nutrients,是指食物中能为身体所利用的有效成分,它们可以为身体提供构成机体的原料和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并对机体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热能和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包括营养素是否种类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和相互比例是否适宜,并且是否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食品化学与生物化学的异同点:①相同点:从研究对象上看,食品化学与生物化学有一致之处。
因为,人类与动物的食物除了水分、空气与盐外,均来源于其它生物,目前以动、植为主。
不过人类食物的化学成分又不完全相同于自然生物的成分,因为食品中人为地引入了非自然成分-添加剂、污染物等。
智慧树知到《食品生物化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品⽣物化学》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品⽣物化学》章节测试答案第⼀章1、⾷品⽣物化学在介绍⾷品营养成分的化学组成、结构及作⽤的基础上,重点讲述⽣物⼤分⼦在机体代谢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变化。
A:对B:错正确答案:对2、⾷品⽣物化学理论与⾷品营养与机体健康等都密切相关。
A:对B:错正确答案:对3、膳⾷营养结构与机体健康息息相关。
A:对B:错正确答案:对4、通过研究⾷物营养成分在动物(例如,猪)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可以了解其在⼈体内的消化情况。
A:对B:错正确答案:对5、碳⽔化合物的摄⼊⽔平,与肥胖、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等的发⽣都密切相关。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第⼆章1、根据蛋⽩质的分⼦⼤⼩、电荷、极性及亲和⼒等特性,可对蛋⽩质进⾏纯化和检测A:对B:错正确答案:对2、蛋⽩质变性后不容易被蛋⽩酶⽔解。
A:对B:错正确答案:错3、所有的蛋⽩质都具有四级结构。
A:对B:错正确答案:错4、肽键是蛋⽩质分⼦中唯⼀的共价连接⽅式。
A:对B:错正确答案:错5、蛋⽩质在⼈体内消化的主要器官是胃和⼩肠。
A:对B:错正确答案:对6、各种蛋⽩质的含氮量接近于A:10%B:20%C:16%D:12%正确答案:16%7、某蛋⽩质的等电点为7.5,在pH6.0条件下进⾏电泳,其泳动⽅向是()A:原点不动B:向正极移动C:向负极移动D:⽆法预测正确答案:向负极移动8、蛋⽩质的氨基酸中没有旋光性的氨基酸是()A:蛋氨酸B:⽢氨酸C:异亮氨酸D:苯丙氨酸正确答案:⽢氨酸9、肽链中的肽键⼤都是( ) 。
A:顺式结构B:顺式和反式共存C:反式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生物化学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业题三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生物大分子在体内氧化分解最终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同时释放能量。
2、氨基酸的等电点:对某种氨基酸在某一特定的pH时,氨基酸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正负电荷相
等,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不向任何一方移动。
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3、呼吸链:又脱氢酶、传递体及末端氧化酶体系组成的传递链。
4、冈崎片段:以5’→3’为模板,复制合成不连续的逆着前行方向的DNA片段。
5、蛋白质的变性:在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都发生变化的过程,
称蛋白质的变性,其主要特征是生物活性的丧失。
6、必需氨基酸:为维持机体自身功能,而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7、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能直接与底物分子结合并催化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酶的活性部位或活性中心。
8、密码子:3个连续的碱基序列为1个密码子
9、底物磷酸化底物分子在脱氢、脱水或分子内原子重排时,会生成高能磷酸键,生成的高能磷酸键可使ADP转化成ATP的过程。
:
10、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在一级基础上,主链相互折叠盘绕形成的空间构象。
主要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及无规则卷曲。
二、填空
1、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
2、α-氧化,β-氧化,ω-氧化
3、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和pH值抑制剂和激活剂
4、尼克酸、尼克酰胺,NAD+、NADP+
5、AMP、GMP。
6、T、2
7、NADH氧化呼吸链、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三、问答题
1、写出1分子软脂肪酸彻底氧化供能的反应过程并计算产生ATP的分子数。
1)、脂酰CoA的生成(活化、在胞液(cytosol)中)
2)、脂酰CoA(acyl- CoA)进入线粒体:帮助物:肉毒碱(carnitine)、脂酰肉毒碱、
2、脂酰CoA的â-氧化过程
⑴、脱氢:烯脂酰CoA的生成
RCH2CH2CH2CO~ScoA→RCH2CH=CHCO~SCoA
⑵、水化:羟脂酰CoA的生成
RCH2CH=CHCO~ScoA→RCH2CHCH2CO~SCoA
⑶、再脱氢:酮脂酰CoA的生成
RCH2CHCH2CO~ScoA→RCH2COCH2CO~SCoA
⑷、硫解:在硫解酶(thiolase)作用下,生成少2个碳的脂酰CoA
RCH2COCH2CO~ScoA→RCH2CO~SCoA
重复⑴~⑷可使偶数碳脂肪酸转化为乙酰CoA
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
1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产生的ATP数为:
(1)活化:-1ATP(2)
(2)一次β-氧化:FADH2+NADH +5A TP
(3)1分子硬脂酸进行7次β-氧化,产生8分子乙酰CoA
(4)1分子乙酰CoA产能:12A TP
所以产能:5×7+8×12-1=130ATP(129)
2、氨基酸脱氨代谢的方式?
1)氧化脱氨(oxidative deamination)—L-Glu的脱氨方式
(1)氨基酸氧化酶(黄素酶类)(amino acid oxidase)
①D-氨基酸氧化酶:活力高,人体D-氨基酸含量低。
②L-氨基酸氧化酶:活力低,人体L-氨基酸含量高。
(2)L-谷氨酸脱氢酶(L-glutamate dehydrogenase)
2)转氨作用(transamination)—普遍存在的方式
3)联合脱氨—大多数氨基酸的实际脱氨方式
(1)与氧化脱氨联合
(2)与嘌呤核苷酸的联合(骨骼肌、心肌、肝脏及脑)
3、磷酸戊糖途径在生物体中有何意义。
(1)生成NADPH+H+ 在生物体内它的重要用途是为生物合成脂肪酸、类固醇等物质提供还原物(详见脂肪酸合成一章)。
因此,在脂肪等组织中磷酸戊糖途径进行的较活跃。
(2)产生5-磷酸核糖途径产生的五碳糖是体内合成核酸及NAD+、FAD、ATP等核苷酸衍生物的重要原料,体内核糖也通过此途径代谢,它将己糖、戊糖代谢相联系。
(3)当人体缺乏6—P—G脱氢酶(6—P—GDH)时,可引起疾病,这主要是由于此酶的缺乏,使磷酸戊糖代谢途径受阻,使NADPH2产生的量少。
而后者可使细胞内的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为GSH,此物对细胞有保护作用。
当缺乏时产生溶血。
4、简述1分子G生成乳酸的过程指出催化反应的酶及辅因子。
酵解途径(即全部化学过程)全部酵解反应从糖原开始分十几步,四个阶段。
如从葡萄糖开始减少一步。
因人体不能贮存葡萄糖,故在需要大量能量时,需分解糖原而葡萄糖不够用。
(1)第一阶段 糖原(Gn )→1,6二磷酸果糖(称磷酸己糖的生成)。
反应1—4步 (2)第二阶段 1,6二磷酸果糖→3—P —甘油醛(磷酸丙糖的生成)。
反应5—6步
(3)第三阶段 3—P —甘油醛→丙酮酸(pyruvate ) (高能磷酸键的生成与转移也称丙酮酸的生成)。
反应7—12步
(4)第四阶段 乳酸(lactate )的生成。
反应13步,其中仅1’、4、11反应为不可逆,其余全都可逆。
5、试述参与DNA 的合成的酶的种类。
(1)DNA 聚合酶:以单链DNA 为模板,以dNTP 为原料,合成完整DNA 分子。
该酶催化合成DNA 的四个条件为:Ⅰ、模板:解开的DNA 单链;Ⅱ、引物(primer):RNA 片段;Ⅲ、合成的方向:新链5’→3’方向;Ⅳ、底物:dNTP 、Mg2+为辅助因子。
原核生物DNA 聚合酶的类型有三种:酶Ⅰ:3’→5’外切,实现改正合成中出现的错误,消除错配的碱基;5’→3’外切,去除引物。
酶Ⅱ:含量多、活力小,酶Ⅱ在酶Ⅰ、酶Ⅲ不存在时发挥作用。
酶Ⅲ:主要聚合作用。
(2)DNA 连接酶:催化两个相临的DNA 片段以3’,5’-磷酸二 酯键连接起来。
要求:两条链是由双螺旋中互补的另一条链将它们固定,而不能是游离的单链。
(3)参与DNA 合成的其它蛋白
①、rep 蛋白(解链酶):解开DNA 双螺旋,并水解 ATP ,形成复制叉。
②、单链结合蛋白(螺旋降稳蛋白):结合到解开的单链DNA 分子上,起稳定单链的作用。
③、拓扑异构酶DNA 旋转酶):有利于DNA 双键在复制叉处分开。
Ⅰ 、无A TP 供能:通过切口,再封口,放出超螺旋应力。
Ⅱ 、有A TP 供能:把松弛型封闭的环状双链DNA 分子切开,引入负的超螺旋应力再封口。
④、引物酶:是RNA 聚合酶,用于合成RNA 引物,它能直接在单链DNA 模板上开始RNA 的合成。
6、什么是糖异生作用,其关键步骤是什么?
某些非糖物质(如乳酸、丙酮酸、甘油、或某些氨基酸)在肝脏中可转变为糖(G 或糖原),这个过程称糖异生作用。
1,6-二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 6-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
丙酮酸 草酰乙酸
2OH
2O P
++H 2Pi
二磷酸果糖酯酶
+
+
H 2O
Pi
2+
6
-磷酸葡萄糖酯酶
COOH C O
CH 3
+
+
+
++CO 2
ATP
H 2O
ADP
Pi
COOH C O
CH 2COOH
乙酰CoA Mg
2++
COOH C O
CH 2COOH GTP
GDP +CO 2
PEP 羧激酶
2+
+CH 2
CO COOH
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草酰乙酸
7、试述DNA的合成过程。
(1)复制的起始点:原核生物:从单一起始点开始,并形成两个在DNA上反向运动的复制叉。
复制叉形成时需要有rep蛋白及单链结合蛋白的帮助,前进时需要有拓扑II释放应力。
真核生物:有多个起始点,(2)RNA引物的合成;:没有引物就不能起始DNA的合成,引物是一小段RNA,由引物酶合成,此酶本身不需要引物。
合成的引物由DNA聚合酶III进行延长。
(3)在RNA引物上合成DNA——半不连续复制
以3’→5’为模板,沿复制前行方向合成延续链——前导链;以5’→3’为模板,复制合成不连续的逆着前行方向的DNA片段——冈崎片段;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将小片段连接成完整的子代链,此链称滞后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