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剖面图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地质剖面图判读

地质剖面图判读
4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 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 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5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 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 1 中Ⅲ岩层位 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 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 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 的垂直剖面图,包括:
1
图 1 地质地貌示意图
图 2 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
2
图 3 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
3
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 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 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 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 矿产分布状况等。
D.三叶虫残骸沉积、甲处岩浆侵入、恐龙残骸沉积、断层、
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18
(2)关于图中岩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岩石一定为花岗岩
B.乙处岩石是由丁处岩石转化而来的
C.丙处岩石由沉积作用形成
D.乙处岩石形成于丙处岩石之后 解析:第(1)题,沉积地层下部岩石形成早,上部岩石形成晚,
所以地质过程从早到晚为三叶虫残骸沉积、恐龙残骸沉积、大
图 2 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 图 3 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
11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 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 1 中左侧岩层Ⅰ的 存在。
图 1 地质地貌示意图
12
图 2、图 3 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 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 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1,2-构造地质学-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图

1,2-构造地质学-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图

图名: 图名: 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图的类型。 一般采用 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图的类型 。 图内主要市镇、 居民点、 山岭等名称。 如果比 图内主要市镇 、 居民点 、 山岭等名称 。 例尺较大, 图幅面积较小, 地名不为人们所知, 例尺较大 , 图幅面积较小 , 地名不为人们所知 , 则在地名前要写上所属的省( 区 ) 、 市或县名, 则在地名前要写上所属的省 ( 市或县名 , 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 周口店第四纪地质 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 、 图和湖北大冶黄荆山水文地质图等。 图和湖北大冶黄荆山水文地质图等。 比例尺: 比例尺: 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 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 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 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 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水平岩层:没有经过构造变动, 水平岩层:没有经过构造变动,仍然保持成岩后 的原始水平状态的沉积岩。 的原始水平状态的沉积岩。 特征: 特征: 1)下老上新 2)地形地质图上:岩层顶底之间垂距=厚度 地形地质图上:岩层顶底之间垂距=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岩层厚度是其顶底面的高差; 岩层厚度是其顶底面的高差; 岩层出露宽度是其顶底面的水平距,其大小 岩层出露宽度是其顶底面的水平距, 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有关. 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有关.
实验作业要求
请使用“长江大学实验报告”纸完成作业; 1 请使用“长江大学实验报告”纸完成作业; 写明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内容; 2 写明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内容; 如需要,请粘贴原始图件; 3 如需要,请粘贴原始图件; 如需要,对作图步骤请写相关说明; 4 如需要,对作图步骤请写相关说明; 剖面图用标准作图纸(米格纸)完成; 5 剖面图用标准作图纸(米格纸)完成; 学习委员按学号收齐所有学生作业,及时上交。 6 学习委员按学号收齐所有学生作业,及时上交。

实习一编制地形地质剖面图

实习一编制地形地质剖面图

责任表位置:右下角
责任表
单 位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武——汉 )011041班
图 名 太 平 山 南凌坡河O地1m质-P剖2y面实图测 剖 面 图
制图
王平
图号
04
清绘
李明
比 例 尺 1:1000 2.5cm 2.0cm
2.5cm
预留空间
图名 比例尺
(二)读图方法与步骤
◆阅读地质图总体原则是:先图外,后图内;先地形,后地质 (先地层……,后构造);先整体,后局部;先略读,后详读。
1.读图名、比例尺,了解图的地理位置,图的类型,推算图 幅面积和工作详细程度。 2.读图例,了解图内地层、岩石、构造发育情况。 3.读地形等高线,了解图内地形地势,帮助认识地层、岩石、 地貌与构造之间关系。 4.概读地质内容,了解图内地层、三大岩分布、构造特征。 5.重点详读,对重点相关地区,进行有针对性详读。 6.边读边对照,边读边记录,即在读图时要对照综合地层柱 状图、剖面图和图例,这样才能加深理解。
3.按实际地形 用平滑曲线连 接各点,即可 得到地形剖面。
4.完成地质剖 面,将剖面线 与地质界线各 交点投到地形 剖面线上,按 岩层倾角和大 小作出地质界 线。
5.在界线之间 绘上岩性花纹 和注上地层时 代,并补上图 例。标注重要 地名、控制点。 6.整饰图面。
基本格式
图名 方位
(m)
地A
(三)复习:岩层产状类型及其出露特征
根据岩层倾角α的大小可分为:
水平岩层
α<5°
倾斜岩层 5°<α<85°
直立岩层
α>85°
(1)水平岩层 发育特征:
层面与水平面基本平行;一般为原始产状,通常上新下老。 成图显示特征:

构造地质实训1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和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构造地质实训1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和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图框: 地质图的边界, 由较粗的线条 或花边构成。 当图内没有设 定正北方向时, 图框的竖框边 代表南北方向 线。
图签: 表明图件的类 型级别、责任 者和制图时间 等。用表格形 式放在图框内 的右下角,也 可放在右下角 的图框外。
剖面方向: 南端、东端、 北东端、南东 端在右边;北 端、西端、南 西端、北西端 在左边。
图名: 表明图幅所在 地区及图件类 型。写在图框 外正中部位或 其他适当的位 置,一般用美 术字。
比例尺: 表示图上所示 范围大小与实 际范围大小的 比例。
图例:
由一定的符号、花 纹和颜色组成。地 质界线、地质构造 和岩层产状及岩体 等用特定符号、颜 色表示。 (1)放在图框外 的右侧或下方,也 可放在图框内外缘。 (2)图例符号的 上方要写上“图例” 二字。 (3)先排地层图 例,从上到下,由 新到老,其次为岩 石图例,构造图例 排在最后。
构造地质学
实训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和读水平岩 层地质图
1、地质图与地质剖面图
地质图是一种平面图,它是用规定的图例将 调查区域的地质组成和地质现象按比例尺缩小, 概括投影到地形图或平面图上的一种地质图件。
地质剖面图反映剖面线所切过地区的地质构 造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情况。
一幅正式 的地质图包括 图名、比例尺、 图例、图框和 图签等内容。
2、地层柱状图
地层柱状图是综合某一地区内各种地质资料 的一种柱状图。
按工作区内所有出露地层的新老叠置关系和 各岩层的真厚度编制而成。
地层柱状图中应包括:地层系统栏、代号栏、 柱状图栏、厚度栏、岩性描述栏、化石栏及水文 栏、矿产栏等。
太阳山综合地层柱状图
比例尺 1:15000
3、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剖面图和断面图知识点总结

剖面图和断面图知识点总结

剖面图和断面图知识点总结一、剖面图的概念剖面图是一种图形表示方法,用来显示地表以下几公里深处的地质构造和地质情况。

在剖面图中,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通常以符号、颜色或形状等方式进行标注和描绘。

剖面图可以帮助地质学家更清晰地了解地质构造的垂直分布特征,从而有利于进行地质勘探和工程设计。

二、剖面图的制作方法1、数据采集:剖面图的制作首先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地质构造和地质情况的相关数据。

2、绘制图表:根据采集的数据,利用适当的比例尺和坐标系,绘制出剖面图的基本框架。

3、标注解释:在绘制的剖面图上标注地质构造的相关信息和含义,如断层、褶皱、岩性等。

4、完善绘图:对绘制的剖面图进行详细完善,使其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三、剖面图的应用范围1、地质勘探:剖面图可以用于地质勘探工作中,帮助勘探人员了解地层分布和地下构造特征,指导勘探工作的进行。

2、地质灾害评估:剖面图可以对地质灾害的可能影响范围进行预测和评估,有助于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3、基础设施建设:剖面图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时的地质条件评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四、断面图的概念断面图是地质学上描述地质体的垂直剖面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通过断面图可以了解地质体的立体形态、结构和构造特征。

断面图通常用于描述地貌、地层构造、岩性及地下水、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情况。

五、断面图的制作方法1、实地勘察:首先需要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地质体的垂直分布情况,并收集相关数据。

2、制作基本图表:根据实地数据,利用适当的比例尺和坐标系,绘制出断面图的基本框架。

3、标注解释:在绘制的断面图上标注地质体的构造特征和含义,如褶皱、断层、岩性等。

4、完善绘图:对绘制的断面图进行详细完善,使其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六、断面图的应用范围1、地质勘探:断面图可以用于地质勘探工作中,帮助勘探人员了解地层分布和地下构造特征,指导勘探工作的进行。

2、地质灾害评估:断面图可以对地质灾害的可能影响范围进行预测和评估,有助于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完整版)高中地理: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完整版)高中地理: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其缩小的程度。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各层是否含有化石;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有无侵入岩,是什么时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如图)
(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如图)
(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
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如图)
(4)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

(如图)
(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如图)
3.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

若没有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地质剖面

地质剖面
2.将测量数据和分层位置及时记入剖面记录表,并表示在平面上,二者相互对照互相吻合。
3.根据剖面测制的目的,按需要配合以物探、化探工作。
4.剖面上样品采集工作:应根据剖面研究的目的,系统采集岩石薄片样、各类标本、岩石化学、人工重砂、 古生物样等。特别注意矿化地段样品的采集,严防漏矿现象发生。
5.沿剖面线用定地质点的方法控制剖面起点、终点、转折点、重要地质界线、接触关系、构造关键部位和矿 化有利的地段等。地质点和分层号、化石及主要样品应用红漆在实地标记,并准确标绘在图上。
应基本垂直区域地层走向。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剖面线方向和地层走向夹角不小于60度。若地层产状平缓, 其剖面宜布置在地形陡坡处。
典型剖面
天津市蓟州区的地质剖面是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地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顶底清楚、构造简 单、变质轻微和古生物化石丰富等特点。
基本方法
0 1
剖面踏勘
0 2
6.居民点、河流、地形制高点、主要地物及探矿工程等,应适当标注于平面图和剖面图上。
地质剖面7.在剖面通过部位,遇到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应画素描图或拍照地质照片,并在记录上记明地点、时 间和要说明的内容、遇到构造、特别是可说明大褶皱构造的次级褶皱构造,应在小构造具体出现位置的剖面图上 方,用特写方式附上小构造形态特征特征素描图。
含义
地质剖面地质剖面(geologic cross section,geological section)又称地质断面,是沿某一方向,显 示地表或一定深度内地质构造情况的实际(或推断)切面。地质剖面又分实测地质剖面和路线地质剖面或随手地 质剖面。地质剖面同地表的交线,称地质剖面线(geological profile)。表示地质剖面的图件,称地质剖面 图。地质剖面是研究地层、岩体和构造的基础资料。根据剖面资料划分填图单位,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前提。测制 地质剖面,是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不同岩类特征可分别测制地层剖面、火山—构造剖面、花岗岩 单元超单元剖面、矿区(或矿床、矿体)剖面等。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高中地理知识点: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的定义地形剖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某条剖面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直观地反映出地出上沿剖面线方向的地势的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的知识扩展以等高线地形图某条剖面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直观地反映出地出上沿剖面线方向的地势的起伏状况。

1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第一步:根据剖面线的水平距离和沿剖面线的高度差确定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其中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相同,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原图大。

第二步:绘制水平基线和垂直高度坐标。

水平基线的长度宜和剖面线相同,坐标上标注的高度宜和等高线上的海拔相同。

第三步:把剖面线和等高线的各个交点确定在水平基线上,并标注在相应的高度坐标上。

第四步:把确定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2地形剖面图的画法方法一:引垂直线法方法二:量距离法3基本的地形的剖面特征(1)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2)山谷的剖面特征(3)山脊的剖面特征(4)山顶的剖面特征4、判读方法:(1)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2)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3)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

5、地形剖面图绘制应注意的问题确定地形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及水平比例尺是绘图中的难点及重点,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

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

在新图中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

6、两点间的直视问题直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否则不能直视。

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知识
————————————————————————————————作者: ————————————————————————————————日期: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及制作方法
一.目的
1.了解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学会编制地质剖面图。

2.掌握不整合在剖面图及平面图上的表现特点。

二.实习内容
(一)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
1)地质剖面图的定义: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颜色按一定的比例,沿一定的方向,表示一定的距离内,地下一定深度内地质现象的图件。

地质剖面图分为实测剖面、信手剖面与图切剖面,但目前我们就了解两种。

2)地质剖面图的组成:地质剖面图由图名、比例尺(水平和垂直比例尺)、剖面方位、图例、责任表等组成。

(二)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1)剖面线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反映图内的构造特征,剖面线应尽量选择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线方向,以及地层出露最完整,构造最清晰的地段。

2)剖面基线的选择:所谓的剖面基线是指剖面所反映深度的一条基准线。

剖面基线的确定主要根据剖面线地形的起伏,比例尺的大小而定。

3)绘制剖面地形曲线。

4)投影地质界线
5)剖面方向与倾向夹角:ε=A(倾向)—C(剖面方向)
6)根据岩层产状勾绘地质界线(先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再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7)整饰图件:图名、方位、图例、颜色等的标注,各单元的合理布置。

一幅标准的剖面图各单元组成及布置如下。

见插图6。

(三)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特点
1.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在平面图上不整合线与新、老地层界线平行或重合,不整合面的产状与新、老地层产状相同。

在平面图上用实线加虚线(新地层一端)表示,剖面图上用虚线表示。

2.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在地质图与剖面图上的特点分两种情况:1)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不同,倾向大致相同时,不整合面(或界线)在平面图上与新、老地层大致平行,剖面图上与新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

2)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与倾向均不同时,则不整合面(或界线)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均与新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

见插图7
(四)勾绘角度不整合时注意事项:
1.先绘制不整合面界线,再绘制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最后绘制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

2.当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界线被不整合面所切时,应将老地层的界线适当用虚线延长至剖面线,再将其交点投影到剖面线上。

根据该交点的位置和老地层的倾角,可在
剖面图上勾绘出老地层的界线。

见插图8。

3.当面方向与岩层垂直或基本垂直时,剖面图上的岩层界线按真倾角绘制。

若剖面线方向与岩层走向不垂直时,二者所夹锐角<80º时,剖面图上岩层界线应按视倾角绘
制。

4.地质剖面图的比例尺一般要与地形图相同,如需放大,则水平比例尺也一致放大,避免歪曲剖面地形和岩层倾角。

如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只放大垂直比例尺,但要变换岩
层倾角。

1.剖面图纵横比例尺相同
岩层真倾角A 岩层走向与剖面夹角B岩层视倾角C
C =arctan(tanA*sinB)
2. 剖面图纵横比例尺不同
岩层真倾角A 岩层走向与剖面夹角B 岩层视倾角C纵横比例尺之比M C =arctan(tanA*sinB*(1/M))
地质图基础知识
一.地质图的种类
1.普通地质图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
4.工程地质图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
1.平面地质图主要包括地理概况,主要居民点,一般地质现象,特殊地质现象
(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饰变现象)
2.地质剖面图在平面图上,选择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面,以表示岩性、
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

3.综合柱状图主要表示平面图区内的地层层序、厚度、岩性变化及接触关系等。

4.比例尺
5.图例主要说明地质图中所用线条符号和颜色的含义,按照沉积地层层序、岩浆岩、地质构造和其它地质现象的顺序排列。

6.责任栏
三.地质条件在地质图上的表示
(一)地层岩性的表示
1.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形状不规则,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大多在河谷斜坡,盆地边缘,平原与山地交界处,大致沿山麓等高线延伸。

2.岩浆侵入体的界线形状不规则,无规律,需根据实地情况测绘
3.层状岩层的界线
(1)水平岩层其产状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呈封闭的曲线。

(2)直立岩层其地层界线不受地形的影响,呈直线沿岩层的走向延伸,并
与地形等高线直交。

(3)倾斜岩层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界线的弯曲方向(V字形弯曲尖端)和地
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地层界线的弯曲程度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小。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而且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
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地层界线的弯曲度比地形等高线的
弯曲度大。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而且倾角大于坡角时,地层分界线弯曲方向与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二)岩层产状的表示
(三)岩层接触关系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