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备考
湖北公考数资考情分析

湖北省考考情分析兼备考指导—数资篇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自2011年以来,均与全国上半年多省联考保持一致。
从近五年(2020-2024年)考试题目来看,湖北省考中数资题量较为稳定,总题量一直稳定在35道。
其中数学运算15道,数字推理近五年并未涉及,资料分析20道,并且在题型分布上有规律可循,近五年考点相对集中,每年的变化不是很大。
因此只有提前了解湖北省的考试特点和高频考点,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数量关系、资料分析模块的考情及备考建议。
一、数量关系湖北省考数量关系共15题,全部为数学运算,近五年考点分布如下:表12020-2024年湖北省考数学运算题型及题量考情分析考点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总计几何问题6436625和差倍比问题2242414排列组合问题3223313概率问题2321210统筹规划问题1113工程问题112最值问题112行程问题11不定方程问题11函数最值问题11余数与同余问11题数列问题11分段计算问题11总计151515151575从图1、表1中可以看出:几何问题、和差倍比问题、排列组合问题以及概率问题是湖北省考的常考题型,共考查62题,占总题量的80%以上,建议考生将以上高频考点逐一攻克,重点复习。
(1)几何问题。
近五年共考查了25道,每年必考,且题量在3-6道不等,是考查频率最高的题型。
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考频相差不大,近五年分别考查15道、10道。
几何问题整体思维难度较高,但从湖北省考中可以看出,大多考查平面、立体图形基本理论和公式,难度相对来说不是很大,因此建议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要着重复习此模块,在考场上遇到考查基本公式和套路的几何题目可尝试去做,但若是考查空间立体等较难的题目,可适当舍弃。
另外,湖北省考几何问题通常与行程问题、最值问题等结合考查,有些题目甚至需要先根据题干信息画图,才能进一步计算求解,但此类题目,通常难在画图上,只要图画出来,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
2024年湖北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地市卷(Word版)

2024年湖北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地市卷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0分钟)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
关于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几项?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②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④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A1项B2项C3项D4项【答案】D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
下列关于建设农业强国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农业科技创新要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促进大规模经营为导向②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③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④扩大耕地面积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B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切实解决广大百姓关心关切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于调查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①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②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③检验调查研究成效,要看是否摸清社情民意、是否解决实际问题④调查研究是了解情况的主要渠道,不能通过二手材料了解情况A1项B2项C3项D4项【答案】C4.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后,经过艰辛探索和实践,成功在中华大地上制定和实施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宪法,在我国宪法发展史乃至世界宪法制度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下列有关我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①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我国宪法最显著的特征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③要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每一个立法环节都把好宪法关④必须坚持宪法监督制度化法规化,宪法的生命在于监督,宪法的权威也在于监督A1项B2项C3项D4项【答室】C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考行测历年真题及答案

湖北省考行测历年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024年3月5日上午开幕,()闭幕。
A.3月10日下午B.3月12日下午C.3月11日下午D.3月13日下午【答案】:C2.2024年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
A.节能降碳,你我同行B.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C.绿水青山,节能增效D.绿色低碳,美丽中国【答案】:D3.经过近1个月的漂移及业务调试,2024年3月5日,()B星成功接替A星,继续为全球()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天气服务。
A.实践十号、113个B.高分八号、125个C.北斗二号、130个D.风云四号、129个【答案】:D4.总台龙年春晚以"()"为主题,歌舞、戏曲、相声、小品、杂技、魔术等各类型节目通过讲述真挚动人的百姓故事,展现神州大地的蓬勃生机。
A.龙行龘龘,欣欣家国B.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的更美好生活C.欢乐祥和迎新春,同心共圆中国梦D.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答案】:A1/ 155.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压紧压实防止返贫工作责任,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
对()的农户,符合政策规定的可先行落实帮扶措施。
A.存在因灾返贫风险B.因人口增长出现返贫C.因劳动力减少出现返贫D.存在因病返贫风险【答案】:D6.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是()。
A.扬雄B.庄周C.戴震D.朱熹【答案】:D7.为了开展文明城市评选活动,荆江市人民政府向省政府呈送了《关于加强荆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请示》,其符合公文撰写要求的一项是()。
A.应正确标注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B.采用叙述描写的方式C.同时要求对名城周边景区加以保护D.直接报送领导个人【答案】:A8.有一部名著,曾经有过许多个名字,如《情僧录》《风月宝鉴》《石头记》《金陵十二钗》等,这部名著是()。
A.《镜花缘》B.《金陵春梦》C.《西厢记》D.《红楼梦》【答案】:D9.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著名言论对应错误的是()A.梁启超一一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B.林则徐一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 15C.曾国藩一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D.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答案】:C10.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
湖北省考2024行测真题及答案

湖北省考2024行测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3月25日,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在珠江口盆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创造下水重量、作业水深等多项亚洲纪录。
A.“海基二号”B.“海基一号”C.“海深二号”D.“海柱二号”【答案】:A2.国家统计局2024年2月29日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经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
A.5.2%B.6.5%C.6.7%D.5.5%【答案】:A3.2024年2月6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太阳物理团队基于"()"全日面光谱成像,分别构建了一个太阳暗条和一个日珥的三维速度场。
A.鸿雁号B.祝融号C.羲和号D.句芒号【答案】:C4.《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
A.2024年5月1日B.2024年3月1日C.2024年1月1日1/ 14D.2024年6月1日【答案】:C5.2024年3月7日中午,()首相克里斯特松向北约文件保管国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递交加入北约的文件,标志其正式入约。
A.芬兰B.瑞典C.丹麦D.瑞士【答案】:B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把()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归宿。
A.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B.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C.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D.解放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答案】:B7.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是()。
A.市场的自发调节B.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C.价值规律的作用D.企业对利润的追求【答案】:D8.小明在某网络平台预订酒店时,发现同一酒店同一房型的情况下,该平台给自己的价格比新用户的贵,这种“大数据杀熟”行为属于产品定价中的()。
A.心理定价B.渗透定价C.差别定价D.成本加成定价【答案】:C9.在工作中,要做到办事公道,就可能会失去自己的一些利益,就需要()。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对于考生取得理想成绩起着关键作用。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在这个模块中,有一些重点题型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掌握。
首先,增长率相关的题型是必考且重点的。
增长率的计算和比较是常见的考查形式。
增长率的计算,一般会给出现期量和基期量,我们需要通过公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来得出结果。
而增长率的比较,可能会给出多个数据,让我们判断增长速度的快慢。
这时候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计算技巧,比如先观察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倍数关系,如果倍数关系明显,直接通过倍数大小来判断增长率的大小;如果不明显,再进行具体的计算。
其次,比重问题也是高频考点。
比重的定义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在题目中,可能会让我们计算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或者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
计算现期比重相对简单,直接用部分值除以整体值即可。
基期比重的计算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的部分值和整体值,再进行相除。
对于比重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来判断,如果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再者,平均数的计算和比较也是常考题型。
平均数的计算要明确总数和个数,然后相除得出结果。
平均数的增长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需要我们掌握其计算公式“平均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100%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 +份数增长率)”。
在比较平均数时,同样要注意观察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另外,倍数问题也不容忽视。
倍数可以分为现期倍数和基期倍数。
现期倍数直接用两个量相除即可,基期倍数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量再进行相除。
在解决资料分析重点题型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是快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
2024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市直)

2024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市直)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超()人,作品总量超3000万部。
A.3.8亿B.4.5亿C.5亿D.3.5亿【答案】:C2.国家医保局消息,2023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元,总支出22043.12亿元,整体运行平稳。
A.26110.66亿B.27110.66亿C.20110.66亿D.25890.66亿【答案】:B3.2024年4月9日从中国能建获悉,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压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并网成功,电站储能容量达1500兆瓦时,转换效率接近70%,每年可发电约5亿千瓦时。
A.河南安阳B.湖北应城C.安徽宿州D.浙江杭州【答案】:B4.商务部消息,2023年前11个月,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4351.5亿元,同比()。
A.增长7.3%B.增长7.58%C.增长6.3%D.增长8.3%【答案】:D1/ 155.国家邮政局消息,2024年全国将新增()个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
A.8万B.10万C.9万D.9.5万【答案】:B6.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应该这样认识——()。
①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它根源于现阶段的客观事物③它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④它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D7.调查报告与工作总结的共同点是()。
A.用材料证明观点B.阐明方法经验C.目的D.人称【答案】:A8.李某夫妇育有二男一女,子女都已成家,李某夫妇现寄住其大儿子家;因李某夫妇长期不和,李某欲与其老伴离婚,但其子女坚决反对。
按照我国法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赡养李某的大儿子有权反对其李某B.李某子女有权反对其离婚C.李某子女无权反对其离婚D.若子女意见一致则有权反对其离婚【答案】:C9.下列中国人民银行不能从事的业务是()。
A.经理国库B.对大型国有企业提供贷款2/ 15C.公开市场业务D.再贴现【答案】:B10.2014年清明节期间,云南省高速公路免费通行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
湖北省考2024行测真题及答案

湖北省考2024行测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下列不属于“五经”的是()。
A.《周易》B.《尚书》C.《诗经》D.《论语》【答案】:D2.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是()。
A.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树立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答案】:A3.古代官职的变化有一系列的特定词语与之对应,下列对应错误的是:A.左迁——降职B.擢——提拔C.拜——授予D.除——罢免【答案】:D4.《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要全面实现的目标不包括:A.农贸兴B.农业强C.农民富D.农村美1/ 13【答案】:A5.下列属于城乡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措施是()。
A.地方政府对外来人口购买商品房准予办理本地户口B.国有企业对农民工实行同工同酬C.城市下岗职工到农村创业获得银行优惠款D.农民工子女在城里上学也一样享受基础教育阶段的免费教育【答案】:D6.在金融领域中,“()”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其特征是概率很高,破坏力巨大,但可以预测,可以防御。
A.独角兽事件B.黑天鹅事件C.老鼠仓事件D.灰犀牛事件【答案】:D7.下列说法中,物体的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A.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B.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C.被“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D.密闭容器内的冰融化成水【答案】:C8.下列关于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的观点,错误的一项是()。
A.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是公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目标B.公共行政权力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C.提高行政效率是公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D.慎独自律是加强公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答案】:C9.《汉书》所属的历史编纂体例是:()A.编年史B.断代史C.国别史2/ 13D.纪传体通史【答案】:B10.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物理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公务员考试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考试,尤其是对于行政职能类的公务员,行测考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而要想在行测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资料分析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一、掌握公共基础知识首先,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公共基础知识,比如一些基本的数学、语文和逻辑知识,这些知识都是行测考试中的重点。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留意这些知识点,遇到有关的问题,要适时地回忆和应用。
在考前,我们也要认真地复习这些知识点,在考试中轻松应对。
二、分析资料问题其次,我们需要学会提取和分析资料问题。
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其中的重点,资料题是同样的题目类型,但是在不同年份的考试中,资料题的内容和形式是可能会有所变化的。
但总的来说,都会先给出一段文字或一组数据,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要求我们结合给出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找出正确的答案。
在学习资料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数据的含义和单位。
在资料中,往往会涉及到许多数据,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些数据的含义和单位,尽可能了解它们所代表的真实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资料,提取其中的信息。
2.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
行测资料往往需要我们从一些数量或文字中提取重要信息,并通过整个文章和比较来判断结论的正确性。
那么,要抓住这些关键词,从而确定重要因素,快速提取出所需信息。
3. 精细阅读,仔细判断。
在做资料题时,要仔细地读文本,了解每个细节和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解出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十分注意问题的细节及其条件,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三、多做练习题最后,我们需要多做练习题,熟悉常见的资料类型和各类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进行练习时,我们要尽量选择来自不同企业的试卷作为参考资料,这样有助于深入理解题意。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审视自己在做题中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在做题过程中,我们也要结合一些实际案例研究、运用我们掌握的知识,在应试中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掌握公共基础知识、分析资料问题及多做练习题是我们在行测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备考
湖北华图化蒙
资料分析通常是作为省联考行测考试中的第五部分,一般是四篇资料20道题。
题目数量占比较大,分值较高,需引起大家的重视。
资料分析需要我们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结合题目要求对目标数据进行计算。
通过对近几年省联考资料的分析发现,出题人仍一如既往的注重对考生计算、估算能力的考察。
说到计算,很多考生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直除、估算,以往的做题经验仿佛也在时刻“提醒”我们做题的时候只需要计算一下首位(首一位或者是首两位),至于量级,管它干什么,who care?但是随着出题形式的多样化,有些题目考虑量级会给我们的做题节约很多时间。
说到量级,通常情况下是指一系列10的幂,即相邻两个数量级之间的比为10。
例如说两数相差三个数量级,也就是说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1000倍。
其实,说的通俗一点,位数相同量级就相同,举个例子110.3和968.678就属于同一个量级,因为都是三位数。
介绍完什么叫量级后,我们来看几道题目,来感受一下注意量级给我们做题带来的方便:【例1】(2015年国考题)2013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260个,比上年末增加384个,2013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数量同比约增长了:
A.8%
B.3%
C.0.9%
D.0.4%
通过读题,我们发现这是一道已知增长量和现期量来求增长率的一道题目,根据公式: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代入数据增长率=384/(44260-384),计算之前我们要先看选项,发选项A、B是一个量级,C、D是另外一个量级,且同量级之间选项差距很大。
我们先判断一下量级就可以排除两个,384/(44260-384)≈384/44000<1%,说明其量
级比0.01的量级小,故排除A、B。
再通过估算很显然首位应该是9,所以选择C选项。
通过这道题目,我们发现如果选项的量级不同,可以先通过判断其量级将一部分选项排除,然后再结合其他办法将答案求出答案。
除了在计算的时候可以通过判断量级达到排除选项的目的之外,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在做一些“比较”(比较增长率、比重或者平均数等)的题目时,也可以通过量级来排除选项,达到减少计算量的目的。
我们再来看一道例题:
【例2】(2014年国考题)
2008—2012年全国国道与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及年平均交通拥挤度2009—2012年全国国道日平均交通量同比增速最快的一年是:()
A. 2010年
B. 2009年
C. 2012年
D. 2011年
通过读题,发现这是一道已知现期量和基期量来比较增长率的题目,这类题目比单纯计算增长率难度要大。
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有如下等式:2010年的增长率=(11918-10765)/10765=1153/10765,2009年的增长率=(10765-10317)/10317=448/10317,2012年的增长率=(14515-12632)/12632=1883/12632,2011年的
增长率=(12632-11918)/11918=714/11918,通过观察得到的四个分数,很明显B、D 两个选项增长率的量级比A、C的要小,题目要求选出增长率最快的,故排除B、D。
在A、C中很容易看出A选项的1153/10765只比10%大一点,而C选项1883/12632接近15%,所以选择C选项。
例2是一道2014年的国考题目,近年来在国考题目中这种“比较”的题目越来越多,我们再来看一道出现在2015年国考中的题目吧:
【例3】(2015年国考)
项目活动次数(万次)增速(%)参加人数(万人次)增速(%)
展览13.82 20.4 9245 3.2 文艺活动74.06 7.6 31379 -1.8
公益性讲座 2.36 13.5 441 20.5 训练班39.08 0.9 3105 12.9
总计129.32 6.8 44170 0.3 2013年群众文化机构开展的活动中,平均每次活动参加人数最多的是:()
A.展览
B.文艺活动
C.公益性讲座
D.训练班
通过读题,不难看出这是一道比较平均数的题目,结合表格中所给数据。
有等式,展览平均每次活动参加的人数=9245/13.82,文艺活动平均每次参加的人数=31379/74.06,公益性讲座平均每次参加的人数=441/2.36,训练班平均每次参加的人数=3105/39.08,通过估算其量级,发现D选项的量级为几十,而A、B、C选项的量级均为几百,结合题目要求选出平均每次活动参加人数最多,那么排除D选项,通过直除首位得到A选项9245/13.82首位为6,B选项31379/74.06首位为4,C选项441/2.36首位为2,所以选择A选项。
通过上面三道道题目,相信大家对于量级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我们在计算或者是比较的时候,完全依靠直除和估算是有一点美中不足的,如果再能结合使用量级,对于我们提高做题速度是有帮助的。
希望本文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接下来还会给大家分享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