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 第1章 绪论

合集下载

江苏省计算机二级考试基础知识题

江苏省计算机二级考试基础知识题

江苏省计算机二级考试基础知识题省计算机二级考试基础知识题(吉根林《大学计算机教程》高教2016年12月第4次印刷)第1章绪论1.1 计算机概述1 . 长期以来,人们都按照计算机主机所使用的元器件为计算机划代,安装了高性能Pentium4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属于(B)计算机。

A、第五代B、第四代C、第三代D、第二代2 . 一般认为,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4代,第1~4代计算机使用的主要元器件分别是(B)。

A、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光纤B、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激光器件,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D、电子管,数码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激光器件3 . 一般说来,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代”的划分是以计算机的(C)为依据的。

A、运算速度B、应用围C、主机所使用的元器件D、功能4 . 从计算机诞生以来,其应用模式发生了几次变化。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模式主要是(C)。

A、集中计算模式B、分散计算模式C、网络计算模式D、数据计算模式5 . 计算机是一种通用的信息处理工具,下面是关于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的叙述:①它不但能处理数值数据,而且还能处理图像和声音数据②它不仅能对数据进行计算,而且还能进行分析推理③它具有极大的信息存储能力④它能方便而迅速地与其它计算机交换信息。

上面这些叙述(C)是正确的。

A、仅①、②和④B、仅①、③和④C、①、②、③和④D、仅②、③、④6 . 电子计算机与其它计算工具相比,其特点是(A)。

A、能够储存大量信息,可按照程序自动高速进行计算B、能高速进行运算,可求解任何复杂数学问题C、能进行逻辑判断,具有人的全部智能D、算术运算速度快,能正确识别图像和声音7 . 银行使用计算机实现个人存款业务的通存通兑,这属于计算机在(C)方面的应用。

A、辅助设计B、科学计算C、数据处理D、自动控制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 . 计算机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不断扩展,计算机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计算机导论第一章绪论

计算机导论第一章绪论

1.22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ü 1993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曙光一号计算机 ü 1995年以后,研制成功曙光1000/2000/3000/4000A ü 2008年6月,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研制成功,使用了 6600颗AMD巴塞罗那型4核处理器,峰
值运算速度达到每秒230万亿次,世界高性能计算机排名第十
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 。 ü 至今绝大部分的计算机还是采用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式。
John von Neumann 冯•诺依曼
1.21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8年) ü 逻辑器件使用电子管 ü 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 ü 没有计算机软件,使用机器语言编制程序 ü 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计算 ü 体积大、耗能高、速度慢
1.1 计算机的产生
1.1 计算机的产生
1.1 计算机的产生
1.1 计算机的产生
1.1 计算机的产生
美籍华裔科学家朱传榘1919年生于天津,1939年 赴美留学,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与其他5人 共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获得电子和 电 气 工 程 师 协 会 ( IEEE ) 的 “ 计 算 机 先 驱 奖 ” (Computer Pioneer Award)。
1.1 计算机的产生 发展历程 Ø 算筹: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
,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
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纵式 横式
1998
1.1 计算机的产生 发展历程 Ø 算盘:通过手动完成从低位到高位的数字传送,数字由算珠的数量表示,数位则由算珠
1.22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章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章
Android
基于Linux的移动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智 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操作系统的功能
资源管理
操作系统负责分配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资 源,如CPU、内存、磁盘空间等。
用户界面
操作系统提供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 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任务调度
操作系统根据任务优先级和系统负载 情况,合理分配CPU时间,确保任务 高效执行。
THANKS
感谢观看
03
Excel
学习电子表格的制作,掌握单元 格的编辑、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等。
02
Word
掌握文档的创建、编辑、排版和 打印等操作,学习使用样式、表
格、图片、超链接等功能。
04
PowerPoint
了解演示文稿的制作,掌握幻灯 片的编辑、动画效果和放映设置
等操作。
操作系统的维护
总结词
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对计算 机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操作系统
Windows
由微软公司开发的桌面操作系统,广泛应用 于个人和商业领域。
Mac OS
苹果公司开发的专有操作系统,主要用于苹 果设备。
Linux
开源的操作系统,适用于服务器、桌面和移 动设备,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涵盖计算机体系结构、操 作系统、编程语言、数据结构和算 法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目标
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 念和原理。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 成和功能。
掌握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 言和开发工具。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02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后答案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后答案

2019年4月第一章绪论1【多选题】关于信息社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唯一标志。

B、信息社会中所有的工业生产都是自动化的。

C、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催生大批新兴产业,同时,传统产业也普遍实行技术改造。

D、信息社会中信息产业高度发展,在产业结构优势的地位日益突出。

E、在信息社会,信息、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

F、计算机的发明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正确答案: AB2【多选题】关于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广义而言,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术都可称为信息技术。

B、现代信息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技术。

C、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D、在信息社会,所有的信息处理中都用到了信息技术。

E、在信息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使用信息技术。

F、信息技术无法对工业社会形成的传统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成为智能设备。

正确答案: AB3【多选题】在人体器官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脑的思维是对外部事物的直接反应。

B、大脑是一种直接感觉器官。

C、人体器官可分为直接感觉器官和间接感觉器官。

D、大脑具有记忆和思维功能。

E、大脑是一种间接感觉器官。

F、大脑是人体的思维器官。

正确答案: AB4【多选题】二进制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A、莱布尼兹B、布尔C、巴贝奇D、图灵E、冯•诺依曼正确答案: A5【多选题】对于计算思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计算思维是计算机科学家独有的思维方式。

B、计算思维是一种借助于计算能力进行问题求解的思维和意识。

C、计算思维的产生与信息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有关,工具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

D、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

E、计算思维并不是继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后的人类思维的第三种形态。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图文 (1)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图文 (1)

⑦ HPCC:利用双精度矩阵乘法、傅立叶变换、并行矩阵 转置等七个子项全面评价系统的性能。
⑧ SAP SD:测试系统的响应时间及每小时完成的订单数, 用以衡量系统同时执行应用程序及数据库的能力。
第1章 绪 论
32
2) SPEC CPU 2000基准测试程序 SPEC成立于1988年,其全称最初是Syst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operative(系统性能评估合作社),现在已经更名 为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rporation(系统性能评估 公司),先后开发出一系列的测试程序,其主要版本有SPEC CPU 89、SPEC CPU 92、SPEC CPU 95、SPEC CPU 2000等。
9
1.3 计算机的层次概念
1.3.1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可用图1.2来表示。
第1章 绪 论
10
图 1.2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第1章 绪 论
11
1.3.2 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 1. 计算机系统结构 今天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所指的计算机的属性主要包括: ·数据的表示形式; ·寻址方式; ·内部寄存器组; ·指令集; ·中断系统; ·处理器工作状态及其切换; ·存储系统; ·输入/输出结构; ·信息保护及特权; ·高性能设计等。
解 因为
所以
PA TB 20 4 PB TA TA
即A完成该任务用时5 s。
TA=5 s
第1章 绪 论
28
3. 用测试程序来测评计算机系统性能
1) 基准测试程序 以往对计算机的测试采用过如下几种程序: ① 实际应用程序,即计算机工作的真实程序。 ② 修正的实际应用程序,即对真实程序进行其些修改构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第1章绪论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技术发明之一,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晶。

第一台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

目前计算机及其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力的推动了整个信息社会的发展。

在21世纪,掌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是现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1.1.1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取名为“电子数值积分器和计算器(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简称埃尼亚克(ENIAC),如图1-1所示。

这台计算机占地167m2 ,重达30余吨,运算速度只有5000次/秒。

这台计算机从1946年2月开始投入使用,到1955年10月最后切断电源,服役9年多。

虽然它每秒只能进行5000次加减运算,但它预示了科学家将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

至今人们公认,ENIAC 机的问世,表明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具有划时代意义。

图1-1 ENIAC机ENIAC机本身存在两大缺点:一是没有存储器;二是用布线接板进行控制,计算速度也就被这一工作抵消了。

在ENIAC尚未投入运行前,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图1-2)就已开始准备对这台电子计算机进行脱胎换的改造。

在短短10个月里,冯·诺依曼迅速把概念变成了方案。

他和他的同事研制了人类第二台计算机,新机器方案命名为“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英文缩写EDV AC。

1945年6月,冯·诺依曼与戈德斯坦等人,联名发表了一篇长达101页纸洋洋万言的报告,即计算机史上著名的“101页报告”。

这份报告奠定了现代电脑体系结构坚实的根基,直到今天,仍然被认为是现代电脑科学发展里程碑式的文献。

《unix-os教学课件》第一章-绪论

《unix-os教学课件》第一章-绪论

1.2.2 处理器单元——指令处理操作
❖取指令期
CU将指令从内存读到CPU的指令寄存器 CU增加指令指针寄存器的值,以指向内存中下一条指令
的位置 CU给ALU发信号,通知ALU执行该指令
1.2.2 处理器单元——指令处理操作
❖指令执行期
ALU访问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操作码,以确定要执行的 功能并得到指令的输入数据
(3)
: 为一次只执行一个进程设计Leabharlann ,用于单用户环境(4)
: 一次能执行一个用户的多个程序
(5)
: 多个用户可以使用同一个主机
(6)理解分时和虚拟空间的概念
3、UNIX系统的主要特性 了解
❖ 可移植性 可运行各种类型的计算机上,支持不同的硬件
❖ 多用户性能 多个用户同时共享计算机资源
❖ 多任务性能 允许多个任务同时运行,前台、后台
❖ 寄存器、内存、外部存储器的区别
存储器类型
在系统中的位置
寄存器 速度最快的是?
内存
外部存储器
用途 存储哪些数据?
1.2 计算机硬件
❖1.2.5 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声音设备、绘图仪等
1.2 计算机硬件
❖1.2.6 性能评价指标 针对每台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各部件间的通信能力 和所有性能指标的综合测量 CPU速度: 指令的执行速度,MIPS/MFLOPS 访问时间: 反映CPU从存储器或I/O设备检索数据 的速度,us/ns 通道容量: 数据传输速率反映CPU与设备间的通 信通道支持的数据传输能力 总体性能指标: 指CPU速度、存储器和I/O设备的 访问时间,以及存储器和I/O设备与CPU间传送 通道的通道容量的综合。
补充1:Unix/Linux环境搭建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全部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全部习题答案)

对每章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必须尽量做一遍,记忆答案。

第1章绪论一、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缩写名为(A)。

A.ENIAC B.EDV AC C.EDSAC D.MARK-I2.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现代计算机的( D )。

A.第一代产品B.第二代产品C.第三代产品D.第四代产品3.早在现代计算机诞生100多年以前,就提出了程序控制设计方案的科学家是(B)。

A.莱布尼茨B.巴贝奇C.图灵D.阿塔纳索夫4.世界科学家(C)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论。

A.诺贝尔B.爱因斯坦C.冯·诺伊曼D.居里5.曙光5000A计算机属于(A)。

A.高性能计算机B.微型计算机C.工作站D.小型计算机6.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这属于(B)方面的应用。

A.数值计算B.数据处理C.过程控制D.人工智能7.物质、能量和(B)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原油B.信息C.煤炭D.水8.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D)。

A.CAT B.CAM C.CAI D.CAD二、填空题1.电子计算机主要是以(所采用的逻辑元器件)来分代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电子管)作为电器元件,第二代采用(晶体管),第三代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当时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3.世界上最先设计的存储程序计算机是(EDV AC),首次实现的存储程序计算机是(EDSAC),第一台商用计算机是(UNIV AC-I),第一台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的计算机是(CRAY-I)。

4.图灵提出了理想计算机的通用模型,人们称这种模型为(图灵机),图灵还设计了著名的机器智能测试标准,被称为(图灵测试)。

5.信息技术常被称为4C技术,其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三、问答题1.写出下列英语单词缩写的含义。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ACM: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IBM:国际商用机器(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公司PC: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EC: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OA: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2.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按所用的逻辑元器件的不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代变迁:(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年~1958年)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其主存储器采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纸带、卡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 (5)程序控制自动工作:
计算机的分类
❖ 按所处理的信号分为:
(1)电子数字计算机 (2)电子模拟计算机 (3)数模混合计算机
❖ 按用途分为:
(1)专用计算机 (2)通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分为:
1.巨型机 2.微型机 3.工作站
主要用于国防顶尖技术及具有超高速大型计算任务的应用领 域.如天气预报、材料分析、金融预测等
2. 数据处理
已广泛地应用于办公室自动化、情报检索、电影电 视动画设计、图书管理、医疗诊断等各行各业
3. 过程控制
微机控制系统除了应用于工业生产外,还广泛应用 于交通、邮电、卫星通信等
4. 计算机辅助系统
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明了算筹法,这使 生活在南朝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了当时最精确的圆 周率。
唐朝末期,标志着古老东方文明的算盘又在我国 诞生。
差分机
18世纪下半叶,法国政府决定在数学上采用十进制,因而大量数表, 特别是三角函数表及有关的对数表,而要重新计算,这是一项浩繁的计算 工程。
法国政府的这一改革虽然没有得到全面实施,但却引起了英国人巴贝 奇的兴趣。他认为可以使机器按照一定的程序去做一系列简单的计算,代 替人去完成一些复杂,繁琐的计算工作。于是巴贝奇萌发出了采用机器来 编制数表的想法。
8英尺高、3英尺宽、100英尺长 16种型号的18000个真空管 1500多个继电器 70000多个电阻 18000多个电容 重30吨 占地170平方米
1946年6月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 Von Neumann 提出了三个重要的
概念:
➢存储程序:存储器不仅要存储数据,而且
要存储程序
➢二进制:计算机使用二进制
➢程序控制:从存储器中取指令或数据,
由控制器解释由运算器完成计算
Von Neumann备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 并提出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这一原理
ENIAC缺点: 内存小 速度慢 精度低 手工操作
1949年英国剑桥大学完成了第一台“存储程序”控
制的实验室 计算机EDSAC(延迟存储自动计算机) 1951年第一台“存储程序”控制的商品化 计算机
简称PC机,可分为:台式微型计算机、便捷式计算机、手持 PC机、单片微型计算机
是高档微机,主要用于图形图象处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中
4.服务器
在网络环境中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5.嵌入式计算机 作为一个信息处理部件,嵌入到应用之中的计算机
1.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 科学计算
在自然科学,在工程技术中用于的计算工作量是非 常大的
经过10年的努力,设计出一种能进行加减计算并完成数表编制的自动 计算装置,他把它称为“差分机”。1822年,他试制出了一台样机。
巴贝奇,剑桥大学, 毕业后留校,担任” 路卡辛讲座”数学教 授。发明了火车使用 的速度计。假若巴贝 奇继续在数学理论和 科技发明领域耕耘, 他本来是可以走上鲜 花铺就的坦途。然而, 这位旷世奇才却选择 了一条无人敢于攀登 的崎岖险路。
1822 差分机 1822年,英国人,巴贝奇,差分机
1834年,巴贝奇又完成了一项新计算装置的构想。考虑到计 算机装置应该具有通用性,能解决数学上的 各种问题,不仅
可以进行数字运算,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巴贝奇把这种装 置命名为“分析机”,它是现代数字计算机的前身。
人工智能之父
➢1936年,图灵提出了一种 抽象的计算模型 ─ 图灵机
1. 巨型化: 速度极快,存储容量很大,功能极强 2. 微型化: 性能优越,集成度高,体积小,价格便宜,
使用方便
3. 网络化: 资源共享 4. 智能化: 具有“逻辑判断”和“直感”功能
著名计算机公司与厂商
IBM Intel AMD Microsoft Borland 联想 北大方正 金山软件
1.1.2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本教材主要内容:
第一篇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篇 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基础知识 第三篇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第四篇 办公自动化 第五篇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
第一章 绪论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 1.2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 1.3 计算机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1.1.1 计算机诞生与发展
1.诞生
• 存储器 • 一种语言 • 扫描 • 计算意向 • 执行下一步计算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1946年2月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 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诞生是基于军事的考虑,是为 了精确计算复杂的弹道特性和火力射程表。
应用范围 代表产品 软件
数值计算 ENIAC
数值计算 数据处理
IBM-7000系 列机
数值计算 数据处 理
IBM-360 PDP-11
数值计算 数据处理 信息处理
微机, 巨型机和工作 站
机器语言 高级语言 QBasic和C语言 数据库、网络等 汇编语言 提出OS概念 OS开始广泛运用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存在时间 逻辑元件 内存储器 外存储器
第一代
电子管计 算机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 机
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 Nhomakorabea计算机1946至 1957
电子管
水银延迟 线或磁鼓 磁带
1958至1964
晶体管 磁芯
磁盘, 磁带
1965至1970
中、中小规模 半导体存储器
高速磁盘
1971至今
大、超大规模 高集成度半导体存 储器 大容量磁盘和光盘
UNIVAC-I(通用自动计算机)问世 1952年冯.诺依曼领导的研制小组研制成功并投入使 用了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EDVAC(离散变 量自动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
SSI MSI
LSI VLSI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
时代 时代 电路
第四代 大、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
名称
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处理能力强: 高速电子器件,存储程序
的设计思想。巨型机运算速度达万亿次/秒,PC机也有数亿次/ 秒
(2)运算精度高: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记数,运算精度
随字长位数增加而提高,目前PC机的字长已达32位
(3)具有“记忆”功能:
内存、硬盘容量飞速递增
1Byte=8bit 1KB=1024Byte 1MB=1024KB 1GB=1024M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