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正式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Code for design of outdoorwastewater engineering2006-01-18 发布 2006-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09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14-2006,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6、4.1.4、4.3.3、4.4.6、4.6.1、4.10.3、4.13.2、5.1.3、5.1.9、5.1.11、6.1.8、6.1.18、6.1.19、6.1.23、6.3.9、6.8.22、6.11.4、6.11.8(4)、6.11.13、6.12.3、7.1.3、7.3.8、7.3.9、7.3.11、7.3.1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及《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1997年第12号)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六年一月十八日前言本规范系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2号文《关于印发“二OO二~二OO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由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管,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对原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进行全面修订。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增加水资源利用(包括再生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术语和符号、非开挖技术和敷设双管、防沉降、截流井、再生水管道和饮用水管道交叉、除臭、生物脱氮除磷、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曝气生物滤池、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污泥处置、检测和控制的内容;调整综合径流系数、生活污水中每人每日的污染物产量、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间距、土地处理等内容;补充塑料管的粗糙系数、水泵节能、氧化沟的内容;删除双层沉淀池。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条文说明征求意见稿目次1 总则 (1)3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 (5)3.1 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 (5)3.2 雨水量 (6)3.3 合流水量 (8)3.4 设计水质 (9)4 排水管渠 (11)4.1 一般规定 (11)4.2 水力计算 (13)4.3 管渠 (14)4.4 检查井 (16)4.5 跌水井 (18)4.6 水封井 (18)4.7 雨水口 (19)4.8 截流井 (20)4.9 出水口 (20)4.10 立体交*道路排水 (21)4.11 倒虹管 (22)4.12 渠道 (23)4.13 管道综合 (23)5 泵站 (25)5.3 集水池 (28)5.4 泵房设计 (30)(I) 水泵配置 (30)(II) 泵房 (31)5.5 出水设施 (32)6 污水处理 (34)6.1 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 (34)6.2 一般规定 (38)6.3 格栅 (39)6.4 沉砂池 (41)6.5 沉淀池 (1)(I) 一般规定 (1)(II) 沉淀池 (3)(III) 斜板(管)沉淀池 (4)6.6 活性污泥法 (5)(I) 一般规定 (5)(II) 传统活性污泥法 (6)(III) 生物脱氮、除磷 (7)(IV) 氧化沟 (14)(V)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16)6.7 化学除磷 (18)6.8供氧设施 (20)(I) 一般规定 (20)6.9 生物膜法 (23)(I) 一般规定 (23)(II) 生物接触氧化池 (24)(III) 曝气生物滤池 (25)(IV) 生物转盘 (27)6.10 回流污泥及剩余污泥 (31)6.11 污水自然处理 (31)(I) 一般规定 (31)(II) 稳定塘 (32)(III) 土地处理 (34)6.12 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 (37)(I) 一般规定 (37)(II) 深度处理 (38)(III) 输配水 (39)6.13 消毒 (40)(I) 一般规定 (40)(II) 紫外线 (40)(III) 二氧化氯和氯 (42)7 污泥处理与处置 (43)7.1 一般规定 (43)7.2 污泥浓缩 (44)7.3 污泥消化 (46)(I) 一般规定 (46)(II) 污泥厌氧消化 (47)(III) 污泥好氧消化 (51)7.4 污泥机械脱水 (54)(I) 一般规定 (54)(II) 压滤机 (56)(III) 离心机 (57)7.5 污泥输送 (58)7.6 污泥干化焚烧 (59)7.7 污泥综合利用 (64)8 检测与控制 (68)8.3 控制 (71)8.4 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 (72)1 总则1.0.1说明制订本规范的宗旨目的。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局部修订的条文及条文说明

的规定取值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国雨水管渠 的设计重现期 ,并与发达国家标准基本一致。
1人 口密集 、内涝 易发且经济 条件较 好的城镇 ,宜采用
本次修 订 中表 3l2.4的城 镇类 型根据 2014年 11月 20
规 定 的上 限 :
日国务 院下发 的 《国务 院关于 调整城 市规模 划分 标准 的通
环境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保 障安全 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较 大,城镇雨 水管渠设 计重现 期一般 采用 5年 ~10年。 美
国各 州还将 排水 干管系 统的设计 重现期 规定 为 1O0年 ,排
3设计流 量和设计水质
水 系统 的其他设施分别具有不 同的设计重现期。 日本也将 设 计重现期不断提高 ,《日本下水道设计指南 》(2009年版 )
3l2雨 水 量
中规定 ,排水系统设计 重现 期在 10年 内应提高到 10年 ~15
3.2.4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应根据汇水地 区性质 、城镇类 型、 年。所 以本次修订提 出按照地区性质和城镇类型 ,并结合 地
地形特 点和气候 特征等 因素 ,经技术经 济比较后按 表 3.2 4 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 因素 ,经技术经济比较后 ,适当提 高我
2016年第7期 ·工程建设标准化 37
1 总 则
1.0.1为使我国的排水 工程设计 贯彻科技发展观 ,符合国家的
表 3为我 国 目前 雨水 管渠设 计重现 期与 发达 国家和地
法律法规,推进渔绽 直建遮 达到防治水污染,改善和保护 区的对 比情况。美国 、日本等国在城镇 内涝防治设施 上投入
2~5 2~3 5~1O 2~3 2~3 3~5
2O~3O 10~2O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十问十答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十问十答《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十问十答问一:什么是《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答:《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是中国国家标准,旨在规范室外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确保城市和农村区域的排水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良好,提高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问二:为什么需要《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答:室外排水系统作为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少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污染、维护公共卫生和城市形象至关重要。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的目的是提供科学、合理、安全、经济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保障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环境和水资源的需求。
问三:哪些方面的内容包含在《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中?答:《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包含了室外排水系统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施工要求、验收评定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和维护的基本要求,以及针对不同区域和用途的排水系统的特殊要求。
问四: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答: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该考虑城市和农村的规模、发展需求、地质条件、气候条件、降水量、土地利用、地形地貌、水资源保护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区域和用途的要求,合理确定排水系统的规模、布局、管径和设备选型等。
问五:排水系统的施工要求是什么?答:排水系统的施工要求包括基础施工、管道敷设、设备安装、工艺配置、验收评定和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设计方案和相关技术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同时保证施工安全。
问六:排水系统的验收评定标准是什么?答:排水系统的验收评定标准包括施工质量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两个方面。
施工质量验收需要评估工程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质量、施工工艺的合规性等;工程竣工验收需要评估工程的实际性能和运行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条文解读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 B50014-2006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 (1)3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 (3)3.1 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 (3)3.2 雨水量 (3)3.3 合流水量 (5)3.4 设计水质 (5)4 排水管渠和附属构筑物 (7)4.1 一般规定 (7)4.2 水力计算 (8)4.3 管道 (8)4.4 检查井 (9)4.5 跌水井 (10)4.6 水封井 (11)4.7 雨水口 (11)4.8 截流井 (12)4.9 出水口 (12)4.10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 (12)4.11 倒虹管 (13)4.12 渠道 (13)4.13 管道综合 (14)5 泵站 (15)5.1 一般规定 (15)5.2 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 (16)5.3 集水池 (16)5.4 泵房设计 (18)5.5 出水设施 (19)6 污水处理 (20)6.1 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 (20)6.2 一般规定 (22)6.3 格栅 (23)6.4 沉砂池 (24)6.5 沉淀池 (26)6.6 活性污泥法 (28)6.7 化学除磷 (34)6.8供氧设施 (35)6.9 生物膜法 (37)6.10 回流污泥和剩余污泥 (41)6.11 污水自然处理 (42)6.12 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 (45)6.13 消毒 (46)7 污泥处理和处置 (49)7.1 一般规定 (49)7.2 污泥浓缩 (49)7.3 污泥消化 (50)7.4 污泥机械脱水 (54)7.5 污泥输送 (2)7.6 污泥干化焚烧 (3)7.7 污泥综合利用 (6)8 检测和控制 (9)8.1 一般规定 (9)8.2 检测 (9)8.3 控制 (11)8.4 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 (11)1 总则1.0.1说明制订本规范的宗旨目的。
1.0.2规定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只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关于村庄、集镇和临时性排水工程,由于村庄、集镇排水的条件和要求具有与城镇不同的特点;临时性排水工程的标准和要求的安全度比永久性工程为低,故不适用本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中,合理设计和安装排水设备,以有效避免降雨水或其他排水对建筑物和其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和污染。
下面是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一些重要原则和要求:
1.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排水的规定和要求,如《建筑排水设计规范》等。
2. 室外排水系统应考虑当地的降雨情况,合理确定排水能力和设计雨量,确保系统在重大降雨事件时能够正常工作。
3. 室外排水系统应合理布置排水设备,确保排水路径通畅,避免积水或倒灌现象发生。
4. 室外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和地势,采取相应的排水工程措施,如设置排水沟、排水坑等,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出。
5. 室外排水系统应选择合适的排水材料和设备,如使用耐腐蚀性能好、耐久性强的材料,安装适当的防腐蚀、防结垢等设备。
6. 室外排水系统的管道布置应合理,避免过长、过多的弯道,减少压力损失和阻力,确保排水顺畅。
7. 室外排水系统应设置适当的检查井、排气阀等设备,方便系统的检修、维护和排气。
8. 室外排水系统应采取防止漏水和防止地下水渗入的措施,确保地下室、地下管道等区域的干燥和安全。
9. 室外排水系统应注重环保,避免将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等自然水体,应通过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10. 室外排水系统的施工和验收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综上所述,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和卫生,并确保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长期使用价值。
只有按照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行,才能有效避免一些排水问题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GBJ14-8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 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
采用
第
条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宜按表
采用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表
污水平均日流量
总变化系数
注 当污水平均日流量为中间数值时 总变化系数用内插法求得 当居住区有实际生活污水量变化资料时 可按实际数据采用
第
条 工业企业内生活污水量 淋浴污水量的确定 应
与国家现行的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的有关规定协调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总 则
第
条 为使我国的排水工程设计 符合国家的方针 政
策 法令 达到防止水污染 改善和保护环境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
要求 特制订本规范
第
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 扩建和改建的城镇 工业企
业及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第
条 排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当地城镇 地区 总
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 从全局出发 根据规划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附录二 排水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 构筑物 的 最小净距
附录三 生物处理构筑物进水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附录四 习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
换算关系 附录五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录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 参加单位和
主要起草人名单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重要干道 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
地区 一般选用
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
注 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第
条 雨水管渠的设计降雨历时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降雨历时
地面集水时间
视距离长短 地形坡度和地面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GB50014-2006 房屋建筑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一、总则1、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建筑室外排水设计以及排水管网预留。
2、本规范规定了室外排水安装与设置要求,排水管道布置、连接方式、净水、疏水结构尺寸以及排水系统监测、保养与管理等。
二、排水管道布置1、室外排水管道应布置在地面以下,其高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2、施工现场应对地埋设的管道铺设进行定期巡检,以确保其位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事故发生。
3、室外排水管道布置应符合走向规律,尽量采用一直角管段,合理布置管道的连接段。
三、连接方法1、室外排水管道连接应采用封闭卡箍、压紧结合方法,尽量采用法兰接头。
2、排水管件及附件应与排水管道相匹配,安装和固定牢固,经接管端面处理清洁,接管埋灌灰浆应稠密、均匀,接管竿当满足使用要求。
3、室外排水管网与回路系统应以螺纹连接或焊接连接,非焊接连接部位应进行负压密封。
四、净水、疏水结构尺寸(1)配水管道的规格,应准确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支撑方式下,洗衣区、重装区和重装拐点起始,排水钢管不得or小于DN150,玻璃钢管不得or小于DN125。
(2)排水接头应采用封闭螺纹卡箍接口,有无拉胀装置可根据需要考虑采用,其规格应大于及等于排水管的外径。
(3)净水管应考虑来水口、下水口、厕洞、洗衣区结构尺寸及护坡要求,注意吊管的材料、规格设计。
(1)排水管的供水口,一般选用DN300以上的橡胶复合管。
(2)排水管的底部应考虑空行要求,通风孔,备用管检查、清洗及疏水结构尺寸要求。
由于排水管网连接要按照垂直或水平布置,不得有竖立曲管或竖立管路改变形式的设置,以免膨胀后出现破裂和渗漏。
五、排水系统监测、保养与管理1、室外排水系统监测应通过定期巡检及管道压力监测两部份组成,定期巡检应根据设计文件设计要求进行,压力监测应选取3处左右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并及时维护、更换传感器和监测仪表等,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