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同志的先进事迹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学习谷文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学习谷文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学习谷文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一)学习谷文昌先进事迹,我受益匪浅。
谷文昌是一位温州高级中学的高中生,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学业和社会活动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他的事迹让我深受鼓舞和启发,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首先,谷文昌的成功充分展现了勤奋和才华的重要性。
他在学业上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成绩,不仅仅是因为他天赋出众,更是因为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他坚持默默地自习,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同时,他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能,在各种比赛和竞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的成功告诉我,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积累,才能成就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其次,谷文昌的事迹也提醒我要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尽管他在学术方面非常出色,但他从不炫耀和自满。
相反,他非常谦虚和低调,在他的成功背后隐藏着坚持和付出的努力。
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踏实的心,不懈追求进步和完善自己。
他的事迹告诉我,成功不仅仅是一时的荣耀,更是一种持续的追求和努力。
只有保持谦逊、虚心和努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最后,谷文昌的事迹也给我带来了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谷文昌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成就,他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进步”的道理。
他的事迹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受过教育和成长起来的个体,我应该通过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总之,学习谷文昌先进事迹让我对学习和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他的成功不仅是对自己努力的回报,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贡献。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进步,秉持谦逊和奉献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学习谷文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二)学习谷文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近日,我有幸了解到了学习谷文昌先进事迹。
谷文昌同志是我校的优秀教师,他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自己,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成为社会栋梁。
谷文昌

谷文昌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体会顶上村林龙顺一、学习谷文昌同志的先进事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谷文昌,是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
1950年5月随军渡海解放东山岛,先后担任城关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1964年调任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
“文革”期间下放宁化县农村劳动,1972年后曾任龙溪行署林业局长、农办主任、副专员。
1981年1月因患癌症病逝。
他虽然去世22年了,但他的名字一直铭记在人民心中,并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淡忘,也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淡忘。
谷文昌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在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他的先进事迹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谷文昌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对党员干部深入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的好典型。
昔日东山,风沙肆虐,旱涝为害,一片荒凉。
谷文昌和县委一班人带领全县军民拼搏奋战了14个春秋,植树造林防治风沙,打水井、建水库抗旱排涝,修公路、筑海堤、建海港、造盐田……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山旧貌,为今天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东山县的人民称赞他是“东山翻身解放的带头人,幸福富裕的奠基人”,“共产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书记”。
(二)谷文昌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对党员干部深入进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好教材。
谷文昌同志,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领导干部去世22年了,当地干部群众仍然是那样深情地怀念他,崇敬他。
每逢清明、春节等尊老敬宗的传统节日,当地群众“先祭谷公,后祭祖宗”。
1987年7月,即谷文昌同志去世6年后,百姓自发捐资,为他建造了一座雕像,干部群众中长久地传颂着他的故事。
这一切都证明着一个朴素的真理:热爱人民的人,必然得到人民的热爱。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造福社会、造福百姓的好干部。
谷文昌同志的先进事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是实实在在的,经过了历史的检验,为群众所公认。
同时,也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伟大情怀、高风亮节的精神风貌。
(三)谷文昌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回答共产党人“三个为什么”的好榜样。
谷文昌事迹简介

谷文昌事迹简介谷文昌是一位伟大的中国数学家,他的事迹在中国数学界和国际数学界都有很高的声誉。
谷文昌出生于1934年,是陕西省蒲城县人。
1952年,他考入西北大学数学系,开始了他的数学学习之旅。
1956年,谷文昌毕业后就留校任教,这也是他最初步入数学研究领域的起点。
谷文昌的博士论文《用代数拓扑方法处理拓扑流形的奇异同调问题》获得了数学博士学位,这篇论文创造性地提出了代数拓扑中的“格调定理”,成为了代数拓扑的经典之作。
谷文昌在代数拓扑领域的贡献也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他成为第一个获得国际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兹奖的中国数学家,这也引发了当时整个中国数学界的轰动。
不仅仅是代数拓扑,在其他数学领域,谷文昌也有精深的造诣。
在代数几何领域,他对塔的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个工作引起了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代数数论领域,他在广义费马猜想方面做出了有影响力的工作,这也是他获得荣誉的重要依据之一。
此外,谷文昌还对离散的数学和概率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此领域的深入研究让数学发展变得更加广泛和丰富。
谷文昌的学术成果是他人生辉煌的集中体现,但他的人生并不仅仅围绕着学术。
他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喜好和关注,他对家庭、当地社区和中国数学界的贡献也都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谷文昌非常注重家庭和妻子,他同样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人。
他的妻子比他小三岁,但是一起经历了大大小小40年的风风雨雨,他们的关系非常牢固和平衡。
虽然他成名后的学术活动非常繁忙,甚至在世界各地奔波,但是他总是保持与妻子的联系,给她写信,这种温馨的感情让人感动。
其次,谷文昌非常关注当地社区,他积极参与当地政治并主持组织了50余次的小型数学讲座,让依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的中国社会受益。
他也赞助了脑瘫儿童的教育和医疗事业,这些社区活动让他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和尊敬。
最后,谷文昌对中国数学界的发展和教育也非常关注,他积极投身于数学普及教育,为全民数学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很多贡献。
典型人物事迹1

第一节优秀个人篇九、谷文昌(一)人物事迹谷文昌1950年随解放军南下至福建省东山岛,任东山县县长、县委书记。
东山岛东南部原有3.5万多亩荒沙滩,狂风起时飞沙侵袭村庄,吞噬田园。
谷文昌发出誓言:如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他带领干部群众筑堤拦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种树防沙,在194公里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实现粮食亩产过千斤,群众称他为“谷满仓”。
(二)总书记点赞福建东山县的县委书记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这种“潜绩”,是最大的“显绩”。
——《之江新语》“潜绩”与“显绩”(2005年1月17日)(三)命题思维1.适配话题四有干部、名利观、公仆精神......2.习式思维谷文昌身上,集中体现了“四有”品质。
他对党忠诚,“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他公仆情怀,“对群众有利的事,再难也要办,有损党形象的事,再小也不为”;他敢于担当,“党要求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他清廉公正,恪守“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
3.案例运用担时代使命,心系群众、为民造福。
谷文昌同志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率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他不仅把“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写在纸上,立下“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的誓言,更是大事小情想到群众心底里,干到群众心坎上。
我们青年人应以谷文昌同志为榜样,学习其身上人民公仆的精神,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未来可期。
谷文昌先进事迹

谷文昌先进事迹谷文昌先进事迹谷文昌(1915年——1981年),原名程栓,河南省林县郭家庄人,一九四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林县的区长、区委书记,中共东山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龙溪地区林业局长,龙溪地区农办主任,龙溪地区革委会副主任,龙溪行政公署副专员等职。
谷文昌于一九五O年五月十二日随军解放东山岛。
从此,他在东山这个美丽的海岛上辛勤耕耘了十四个春秋。
东山岛东南部几十里风沙滚滚,侵袭村庄,吞噬田园,埋没房舍,严重破坏生产,威胁人们生存。
谷文昌担任东山县长时,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排除群众的疾痛,为造福东山人民,他把治理风沙害列为政府工作重点。
他亲自带领工作人员。
多次探风口、查风源,摸清“沙老虎”来龙去脉,制定治理风沙的规划。
一九五四年,谷文昌调任县委书记,他与县委一班人,在三年的时间里,组织全县人民先后八次在沙滩上筑堤挡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造林防沙,这些办法,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谷文昌同志矢志不移,来回于张牙舞爪的沙滩,寻找制伏沙害的有效办法。
不久,林业干部在白埕沙滩上发现了几株屹立于风沙中的木麻黄树。
谷书记获悉后,立即组织林业技术员到实地研究、分析,证实木麻黄具有耐旱耐咸、抗风力强的特点,是制伏风沙的好武器。
就这样,谷文昌同志下了决心,召开各种会议,倡导栽种木麻黄运动,他说:“不种活木麻黄,制伏风沙,就把我这副老骨头埋在东山岛。
”他一面呈请中央林业部进口木麻黄树籽,一面派林业干部到广东电白县学习木麻黄的种植技术。
之后,他亲自在下溪村建立了一个试验苗圃,在白埕村大园埔搞了一个试验林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谷文昌同志的关心下,大面积试验林初步成功。
一九六O年,一场“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的战斗打响了,党政军民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风雨无阻,鏖战数年。
全县四百多座大小山头,三万多亩赤白滩,种上树,造了林,三十公里长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昔日‘沙老虎”制伏了。
谷文昌先进事迹-谷文昌先进事迹

谷文昌先进事迹|谷文昌先进事迹谷文昌先进事迹下面是WTT整理的谷文昌先进事迹,供大家参考!东山人民被风、沙、旱、涝压得抬不起头、喘不过气。
那里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
一年四季里,季季都有灾。
”“微风三寸土,风大石头飞。
”据解放时的记载,东山一年中刮六级以上大风的时间长达150多天,在全岛1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仅为0.12%。
解放前的近百年间,风沙吞没了13个村庄,1000多座房屋,3万多亩耕地。
1949年全岛6万多人,有2000人死于天花,外出当苦力、当乞丐的占1/10。
地处风口的山口村共900多人,讨饭的就有600多人。
山口、湖塘两村的1600人中因风沙为害而患红眼病、烂眼病的400多人,失明或半失明的90多人。
海岛东南部横亘着 30多公里长的沙滩,茫茫一片,寸草不生,还有40多个流动沙丘,沙随风势不断向人们进逼。
有田无法种,种了无收成。
粮囤空空,锅里煮着青菜,一年到头缺吃缺烧,许多人扶老携幼,拿着空篮破碗外出讨饭,乘船过海到大陆上割草砍柴。
面对多灾多难的群众,谷文昌流下了泪水,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做梦也在想着战胜风沙,根治旱涝,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反复思考一个问题:“群众希望共产党给他们带来幸福,如果我们不为民造福,要我们到这里来干什么?群众分到了土地,但种不出粮食,分地又有什么用?”“不解除群众疾苦,我们心里有愧啊!”在这样一个世代受苦的地方,谁不想改变面貌呢?但是,怎么改?怎么变?很多人感到无能为力。
谷文昌动情地说:“共产党人,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不能听天由命,不能在困难面前退缩!”“要向风沙宣战,条件再差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经过多次讨论,县委、县政府的思想统一了:“挖掉东山穷根,必先制服风沙。
”他们带领群众踏上了治理风沙的漫漫征途。
在一个飞沙走石的冬天,谷文昌率领林业技术员吴志成等同志,探风口,查沙丘,在风沙扑打中前进,用血肉之躯,感受狂风的力度,飞沙的流向。
学习谷文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

学习谷文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3篇篇一:学习谷文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焦同梅目前,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的活动正在蓬勃展开。
谷文昌与焦裕禄一样,都是县委书记的榜样,备受百姓的爱戴。
1950年,在参加了解放东山岛的战斗之后,他的名字就和东山人民紧紧相连。
1954年,谷文昌任东山县委书记,从此踏上了制服风沙、战胜干旱、救民众于贫穷落后之中的漫漫征途。
一连串的努力、一连串的失败,没能摧垮他的信心。
“全县人民,每人种100株木麻黄!”冬天,一条绿色的长城,蜿蜒在141千米海岸线上,肆虐的风沙低头了。
1981年,谷文昌病逝,他的骨灰被安葬在东山密林深处。
如今,那里立起了谷文昌塑像,建起了谷文昌事迹展览馆,这是民心所向,象征着谷文昌精神代代相传。
谷文昌虽然去世24年了,但他的名字一直铭刻在人民心中,并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泯灭,也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淡忘。
他和东山县人民共同创造的业绩,至今在东山大地上闪耀着熠熠光辉。
随着东山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日俱增。
在学习谷文昌的这一股热潮中,我通过报纸、政治学习等多种渠道不断了解了谷文昌的感人事迹,加深了对谷文昌精神的理解。
伟大出于平凡,这是所有时代先进人物产生和成长的鲜明特色和普遍规律。
谷文昌精神的本质特征即: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xx致力发展的宗旨意识。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不断思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致力发展、励精图治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
谷文昌非常重视发展,把抓好发展作为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最重要的工作。
在刚到东山工作时,面对满目荒凉、风狂沙飞的景象,于是,他和县委一班人带领东山军民踏上了治理风沙的漫漫征途。
他们一边绿化造林,一边建水库、修水渠,引进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种植业,大力发展制盐、捕捞养殖等多种经营,还在滚滚怒涛之上筑起了一条联结东山岛与大陆的海堤,创造了奇迹,促进了东山岛对外的联系。
谷文昌先进事迹及心得体会

谷文昌先进事迹及心得体会谷文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卓越功勋。
解放军南下时,随大军南下,加入到解放福建的战斗中。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先进事迹及心得体会,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谷文昌先进事迹谷文昌(1915年——1981年),原名程栓,河南省林县郭家庄人,一九四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林县的区长、区委书记,中共东山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龙溪地区林业局长,龙溪地区农办主任,龙溪地区革委会副主任,龙溪行政公署副专员等职。
谷文昌于一九五O年五月十二日随军解放东山岛。
从此,他在东山这个美丽的海岛上辛勤耕耘了十四个春秋。
东山岛东南部几十里风沙滚滚,侵袭村庄,吞噬田园,埋没房舍,严重破坏生产,威胁人们生存。
谷文昌担任东山县长时,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排除群众的疾痛,为造福东山人民,他把治理风沙害列为政府工作重点。
他亲自带领工作人员。
多次探风口、查风源,摸清“沙老虎”来龙去脉,制定治理风沙的规划。
一九五四年,谷文昌调任县委书记,他与县委一班人,在三年的时间里,组织全县人民先后八次在沙滩上筑堤挡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造林防沙,这些办法,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谷文昌同志矢志不移,来回于张牙舞爪的沙滩,寻找制伏沙害的有效办法。
不久,林业干部在白埕沙滩上发现了几株屹立于风沙中的木麻黄树。
谷书记获悉后,立即组织林业技术员到实地研究、分析,证实木麻黄具有耐旱耐咸、抗风力强的特点,是制伏风沙的好武器。
就这样,谷文昌同志下了决心,召开各种会议,倡导栽种木麻黄运动,他说:“不种活木麻黄,制伏风沙,就把我这副老骨头埋在东山岛。
”他一面呈请中央林业部进口木麻黄树籽,一面派林业干部到广东电白县学习木麻黄的种植技术。
之后,他亲自在下溪村建立了一个试验苗圃,在白埕村大园埔搞了一个试验林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谷文昌同志的关心下,大面积试验林初步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文昌同志的先进事迹
谷文昌(1915年——1981年),原名程栓,河南省林县郭家庄人,一九四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林县的区长、区委书记,中共东山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龙溪地区林业局长,龙溪地区农办主任,龙溪地区革委会副主任,龙溪行政公署副专员等职。
谷文昌于一九五O年五月十二日随军解放东山岛。
从此,他在东山这个美丽的海岛上辛勤耕耘了十四个春秋。
东山岛东南部几十里风沙滚滚,侵袭村庄,吞噬田园,埋没房舍,严重破坏生产,威胁人们生存。
谷文昌担任东山县长时,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排除群众的疾痛,为造福东山人民,他把治理风沙害列为政府工作重点。
他亲自带领工作人员。
多次探风口、查风源,摸清“沙老虎”来龙去脉,制定治理风沙的规划。
一九五四年,谷文昌调任县委书记,他与县委一班人,在三年的时间里,组织全县人民先后八次在沙滩上筑堤挡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造林防沙,这些办法,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谷文昌同志矢志不移,来回于张牙舞爪的沙滩,寻找制伏沙害的有效办法。
不久,林业干部在白埕沙滩上发现了几株屹立于风沙中的木麻黄树。
谷书记获悉后,立即组织林业技术员到实地研究、分析,证实木麻黄具有耐旱耐咸、抗风力强的特点,是制伏风沙的好武器。
就这样,谷文昌同志下了决心,召开各种会议,倡导栽种木麻黄运动,他说:“不种活木麻黄,制伏风沙,就把我这副老骨头埋在东山岛。
”他一面呈请中央林业部进口木麻黄树籽,一面派林业干部到广东电白县学习木麻黄的种植技术。
之后,他亲自在下溪村建立了一个试验苗圃,在白埕村大园埔搞了一个试验林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谷文昌同志的关心下,大面积试验林初步成功。
一九六O年,一场“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的战斗打响了,党政军民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风雨无阻,鏖战数年。
全县四百多座大小山头,三万多亩赤白滩,种上树,造了林,三十公里长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昔日‘沙老虎”制伏了。
沙滩造林。
调节了气候,保持了水土,平衡了生态,沙滩变良田,一熟改三熟,粮食产量上去了,经济作物发展了,过去缺粮短柴的沙区人民,现在不仅柴米自给有余,还为工农渔业提供一定数量的生产和建设用材。
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造林制伏风沙的同时,谷文昌同志还发动人民群众挖塘、打井、修渠、筑水库,开发地下水源。
有效地利用水利资源。
为了便利交通,发展经济,谷文昌同志领导全县人民兴建八尺门海堤,从此天堑变通途,孤岛成半岛。
东山岛东南部几十里风沙滚滚,侵袭村庄,吞噬田园,埋没房舍,严重破坏生产,威胁人们生存。
谷文昌担任东山县长时,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排除群众的疾痛,为造福东山人民,他把治理风沙害列为政府工作重点。
他亲自带领工作人员。
多次探风口、查风源,摸清“沙老虎”来龙去脉,制定治理风沙的规划。
一九五四年,谷文昌调任县委书记,他与县委一班人,在三年的时间里,组织全县人民先后八次在沙滩上筑堤挡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造林防沙,这些办法,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谷文昌同志矢志不移,来回于张牙舞爪的沙滩,寻找制伏沙害的有效办法。
不久,林业干部在白埕沙滩上发现了几株屹立于风沙中的木麻黄树。
谷书记获悉后,立即组织林业技术员到实地研究、分析,证实木麻黄具有耐旱耐咸、抗风力强的特点,是制伏风沙的好武器。
就这样,谷文昌同志下了决心,召开各种会议,倡导栽种木麻黄运动,他说:“不种活木麻黄,制伏风沙,就把我这副老骨头埋在东山岛。
”他一面呈请中央林业部进口木麻黄树籽,一面派林业干部到广东电白县学习木麻黄的种植技术。
之后,他亲自在下溪村建立了一个试验苗圃,在白埕村大园埔搞了一个试验林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谷文昌同志的关心下,大面积试验林初步成功。
一九六O年,一场“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的战斗打响了,党政军民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风雨无阻,鏖战数年。
全县四百多座大小山头,三万多亩赤白滩,种上树,造了林,三十公里长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昔日‘沙老虎”制伏了。
沙滩造林。
调节了气候,保持了水土,平衡了生态,沙滩变良田,一熟改三熟,粮食产量上去了,经济作物发展了,过去缺粮短柴的沙区人民,现在不仅柴米自给有余,还为工农渔业提供一定数量的生产和建设用材。
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造林制伏风沙的同时,谷文昌同志还发动人民群众挖塘、打井、修渠、筑水库,开发地下水源。
有效地利用水利资源。
为了便利交通,发展经济,谷文昌同志领导全县人民兴建八尺门海堤,从此天堑变通途,孤岛成半岛。
东山地处海防前线,是对敌的桥头堡,也是对台工作、统一祖国的要地。
谷文昌同志经常教育干部、群众要提高警惕,保家卫国,加强民兵训练,重视对去台人员家属的政治工作。
一九五三年七月十六日,蒋军海陆空一万多人,向东山县进犯。
在谷文昌为首的县委领导下,会县党政军民全力以赴,坚守海岛,配合解放军作战,夺取了东山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谷文昌同志大半生都在和树林打交道,可是从没有向国家要过一根木材。
五十年代,组织部门建议提拔他老伴当副县长,他极力反对裙带风,坚决谢绝。
一九六三年,机关干部调整工资时,因提资名额有限,谷文昌说服了老伴,主动把名额让给其他同志。
一九六四年,谷文昌赴省任职之前,有关部门要把他在财政局当临时工的大女儿转为正式干部,随父一起调到省里工作,谷文昌不同意这样做,他说:“县委书记的孩子不能特殊,还是留在东山锻炼好。
”谷文昌同志于一九八一年元月三十日在漳州病逝,享年66岁,遵照他生前嘱咐,其部分骨灰由其子女撒在东山岛上。
“为表彰谷文昌老书记的功绩,激励后人,东山县委、县政府于一九八七年七月特立丰碑,以志纪念。
碑的正面写着:谷文昌同志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