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知识

合集下载

中学生安全教育内容100条

中学生安全教育内容100条

中学生安全教育内容100条1. 学习交通规则,遵守交通信号。

2. 不乱穿马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3. 骑自行车要戴安全帽,不超速,不逆行。

4.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站稳扶好,不在车厢内奔跑打闹。

5. 不乘坐无牌无证的摩托车、电动车。

6. 上下楼梯要靠右走,不拥挤,不推搡。

7. 不在楼梯扶手上滑行,不从窗户、阳台往下扔东西。

8. 不攀爬围墙、栏杆等危险设施。

9. 不玩火,不乱丢烟蒂。

10. 学会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材。

11. 遇到火灾,迅速报警,保持冷静,有序疏散。

12. 不私自下河游泳,不在无救生员的水域游泳。

13. 学会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技能。

14. 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喝陌生人给的饮料。

15. 遇到陌生人搭讪,要保持警惕,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16. 遇到危险情况,大声呼救,寻求帮助。

17. 学会拨打报警电话:110、120、119。

18. 不参与打架斗殴,遇到矛盾要冷静处理。

19. 不携带危险物品上学,如刀具、棍棒等。

20. 不参与赌博、吸毒等违法活动。

21. 不沉迷网络游戏,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22. 保护眼睛,正确使用电子产品,预防近视。

23.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4. 学会自我保护,遇到性骚扰要勇敢拒绝和报警。

25. 不参与欺凌行为,关爱同学,尊重他人。

26. 学会与人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

27. 不传播谣言,不信谣传谣。

28. 学会自我保护,遇到不良信息要抵制和举报。

29. 不泄露个人和家庭隐私信息。

30.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遇到困难要积极面对。

31.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

32. 学会防暑降温,预防中暑。

33. 学会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34. 学会预防手足口病、流感等传染病。

35. 学会预防食物中毒。

36. 学会预防意外伤害,如摔伤、烫伤等。

37. 学会预防溺水事故。

38. 学会预防触电事故。

39. 学会预防煤气中毒。

40. 学会预防校园暴力事件。

中学生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知识大全

中学生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知识大全

中学生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知识大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普及,交通安全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都可能面临各种交通安全隐患。

为了帮助中学生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交通安全知识。

一、步行交通安全知识1. 在红绿灯下过马路:当红灯亮起时,应该停下等待;当绿灯亮起时,要注意观察车辆的情况,确认安全后才能过马路。

2. 注意安全通行:走人行道,尽量不要走马路中央或靠近马路边缘,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道路上没有人行道,应该选择离路边远的一侧行走。

3. 不插队过马路:在过马路时,不要追赶或者插队,以免发生意外。

4. 注意交通标志:要认识和遵守交通标志,比如禁止通行、停车、限速等标志的含义。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自行车交通安全知识1. 使用安全的自行车:确保自行车的刹车、车灯、铃铛等设备是否完好,并经常检查自行车的状态,保持合适的气压和轮胎充气量。

2. 正确骑乘姿势:骑自行车时,要保持身体平衡、双手握稳把手、脚踩实踏板,并保持注意力集中,不要分散注意力。

3. 遵守交通规则:要了解并遵守自行车行驶的规则,比如使用人行道骑行、遵守红绿灯等。

如果没有人行道,应该走靠近马路右侧的自行车道。

4. 注意转弯和超车:在转弯和超车时,要先确认安全,使用手势示意自己的行驶意图,并保持规定的转弯和超车距离。

5. 增加可见度:在夜晚或者天气不好的情况下骑车,要穿戴明亮的衣物,并开启车灯以增加自己的可见度。

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安全知识1. 排队上下车:在等候公交车时,要排队等候,不要挤抢。

上下车时,要等车停稳后再进行。

2. 注意站稳扶好:乘坐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时,要站稳扶好扶手,以防止受伤。

3. 不随意乱动:乘坐交通工具时,不要随意向外伸手或者伸头,避免危险。

4. 不乱扔垃圾:乘坐交通工具时,要保持车厢内的整洁,不乱扔废纸、果皮等垃圾。

中学交通安全教育内容(3篇)

中学交通安全教育内容(3篇)

第1篇一、引言交通安全是关系到每个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强中学交通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学交通安全教育内容进行阐述。

二、交通安全基本知识1. 交通信号(1)红灯:表示停止,车辆和行人必须停止。

(2)绿灯:表示通行,车辆和行人可以通行。

(3)黄灯:表示警告,车辆和行人应减速慢行。

2. 交通标志(1)禁止标志:表示禁止某种交通行为。

(2)指示标志:表示道路方向、地点、地点距离等。

(3)警告标志:表示道路危险,提醒车辆和行人注意。

3. 交通标线(1)实线:表示禁止跨越。

(2)虚线:表示可以跨越。

(3)导流线:表示车辆应按指定路线行驶。

4. 交通规则(1)遵守交通信号,不闯红灯。

(2)行人过马路走人行横道,遵守交通规则。

(3)自行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遵守交通规则,不逆行、不占用机动车道。

(4)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注意安全,遵守乘车秩序。

三、交通安全注意事项1. 行人安全(1)过马路时,应走人行横道,不要翻越护栏。

(2)不要在道路上嬉戏打闹,追逐车辆。

(3)夜间行走,穿着鲜艳的衣服,手持发光物体。

2. 骑自行车、电动车安全(1)佩戴安全头盔,确保头部安全。

(2)遵守交通规则,不逆行、不占用机动车道。

(3)不在道路上追逐打闹,不载人。

3.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安全(1)排队候车,不要拥挤。

(2)乘车时,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3)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4. 乘坐校车安全(1)排队上下车,不要拥挤。

(2)不与同学追逐打闹。

(3)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四、交通安全教育方法1. 课堂教学(1)讲解交通安全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分析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

(3)讲解交通规则,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交通行为。

2. 课外活动(1)组织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中学生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知识(3篇)

中学生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知识(3篇)

第1篇一、引言交通安全是关系到我们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的大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日益增多,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时刻关注交通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交通安全知识,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

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1. 保障生命安全:交通安全事故是导致青少年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可以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2. 维护家庭幸福:交通安全事故不仅给受害者本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关注交通安全,关爱生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3. 促进社会和谐:交通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三、交通安全知识1. 遵守交通规则(1)行人:行人应走人行道,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遵守交通信号灯。

不要在道路上嬉戏、打闹、翻越护栏。

(2)自行车:自行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遵守交通信号灯。

不要逆行、载人、骑行过程中双手离把。

(3)机动车:机动车应按照规定车道行驶,遵守交通信号灯。

不要超速、酒驾、疲劳驾驶。

2. 注意车辆盲区车辆盲区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地方。

行人、非机动车在车辆盲区内容易发生事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车辆盲区:(1)A柱盲区:车辆左侧A柱遮挡视线,驾驶员难以观察到A柱盲区内的行人、非机动车。

(2)B柱盲区:车辆右侧B柱遮挡视线,驾驶员难以观察到B柱盲区内的行人、非机动车。

(3)后视镜盲区:驾驶员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交通情况,但后视镜存在盲区,驾驶员难以观察到盲区内的行人、非机动车。

3. 注意夜间行车安全夜间行车时,驾驶员视线受到限制,难以观察到路面情况。

以下是一些夜间行车安全注意事项:(1)开启近光灯:夜间行车时,开启近光灯可以照亮前方路面,提高行车安全。

(2)保持车距:夜间行车时,视线受限,要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追尾事故。

中学生_交通安全教育(3篇)

中学生_交通安全教育(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日益便利,但随之而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中学生作为交通参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交通安全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加强中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对于构建和谐交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交通安全知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行为三个方面对中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二、交通安全知识1. 交通规则交通规则是保障交通安全的基础,中学生应掌握以下基本交通规则:(1)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行人须靠路边行走。

(2)横过马路,须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

(3)穿越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

(4)骑自行车、电动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不得逆行。

(5)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遵守乘车秩序,不争抢座位,不携带危险物品。

2. 交通标志和标线交通标志和标线是交通管理的辅助手段,中学生应熟悉以下交通标志和标线:(1)禁令标志:表示禁止或限制交通行为的标志,如禁止通行、禁止停车等。

(2)指示标志:表示道路方向、地点、距离等的标志,如直行、左转、右转、单行线等。

(3)警告标志:表示道路前方有危险情况的标志,如注意危险、注意儿童等。

(4)路面标线:表示道路宽度、车道划分、车辆行驶方向等的标线,如车道分界线、停车线等。

三、交通安全意识1. 遵守交通法规遵守交通法规是保障交通安全的前提,中学生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做到不闯红灯、不逆行、不乱穿马路、不翻越护栏等。

2.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中学生在参与交通时,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遇到突发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3. 遵守交通信号交通信号是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中学生应严格遵守交通信号,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4. 避免危险驾驶行为中学生应避免在道路上追逐打闹、乱扔垃圾、边走边玩手机等危险驾驶行为。

四、交通安全行为1. 安全行走(1)横过马路时,要左顾右盼,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初中交通安全教育资料(3篇)

初中交通安全教育资料(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工具日益增多,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交通安全教育资料。

二、交通安全知识1. 遵守交通规则交通安全规则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依据。

同学们在道路上行走、骑车、乘车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1)行人应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走,靠右侧行走。

(2)横过马路时,应走人行横道,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不得翻越、钻越、跨越道路隔离设施。

(3)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时,应左右观察,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4)不得在道路上追逐打闹、嬉戏,不得翻越、钻越、跨越道路隔离设施。

2. 骑自行车安全(1)骑自行车应年满12周岁,不得在道路上骑车带人。

(2)骑行时,要佩戴安全头盔,确保头部安全。

(3)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不逆行、不闯红灯、不占用机动车道。

(4)保持车距,注意观察周围交通状况,避免发生碰撞。

3. 乘车安全(1)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排队候车,有序上下车。

(2)上车后,应坐稳扶好,不得在车内乱跑、嬉戏。

(3)严禁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确保乘车安全。

(4)乘坐私家车时,应系好安全带,遵守交通规则。

三、交通安全警示教育1.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初中生过马路时,未观察周围交通状况,被一辆逆行车辆撞伤。

(2)案例二:某中学生骑自行车逆行,与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导致两车受损,学生受伤。

2. 交通安全警示语(1)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2)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

(3)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4)珍惜生命,拒绝违章。

四、交通安全教育措施1. 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交警部门或交通安全专家,为师生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师生交通安全意识。

2. 举办交通安全主题班会各班级定期开展交通安全主题班会,通过观看交通事故案例、讨论交通安全问题,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中学生交通安全安全教育内容

中学生交通安全安全教育内容

中学生交通安全安全教育内容一、交通安全基础知识1. 交通信号:红绿灯、黄灯、闪烁灯等。

2. 道路安全设施:斑马线、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

3. 交通规则:直行、转弯、停车、超车等规则。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1. 遵守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减速。

2. 保持安全距离:保持与前车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追尾事故。

3. 禁止酒后驾车:饮酒后严禁驾车,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三、交通信号与标志识别1. 认识各种交通信号:红绿灯、黄灯、闪烁灯等。

2. 认识道路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等。

3. 认识交通标线:禁止掉头、禁止停车、人行横道等。

四、安全过马路与行走规则1. 走人行横道:在人行横道上行走,避免横穿马路。

2. 注意车辆盲区:在车辆盲区内行走时要特别小心。

3. 禁止翻越栏杆:不要为了省时间而翻越栏杆过马路。

五、骑车安全注意事项1. 佩戴安全头盔:骑车时必须佩戴安全头盔。

2. 遵守交通规则:如转弯时要伸手示意等。

3. 保持车距:骑车时要保持与前方车辆足够的安全距离。

六、乘坐车辆安全常识1. 乘坐正规车辆:只乘坐正规运营的车辆,避免乘坐黑车。

2. 注意安全带: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避免发生意外时受伤。

3. 不在车内站立:乘车时不要在车内站立,以免发生意外。

七、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1. 遇到交通事故: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然后报警等待救援。

2. 遇到紧急情况:如突然发病等,要立即报警并寻求帮助。

3. 遇到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雪等,要减速慢行或寻找安全地点停车等待。

八、交通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1. 预防交通事故:遵守交通规则,不酒后驾车,不疲劳驾驶等。

2. 处理交通事故:首先确保自身安全,然后报警等待交警处理事故现场。

在处理事故时,要积极配合交警调查取证等工作,以便尽快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保险公司赔偿等。

3. 学习交通事故案例:通过学习交通事故案例可以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从而增强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

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知识(3篇)

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知识(3篇)

第1篇一、引言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方面。

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知识进行阐述。

二、交通安全基本常识1. 遵守交通规则:中学生应熟悉并遵守交通法规,包括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等。

如红灯停,绿灯行,行人须走人行横道,不得随意穿越马路等。

2. 乘坐交通工具:乘坐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排队候车,不得强行插队。

上车后,应找座位坐下,不得在车厢内追逐打闹。

下车时,应提前准备,注意安全。

3. 行走安全:行走时,应靠道路右侧行走,不得在道路上嬉戏打闹。

横穿马路时,应走人行横道,不得随意穿越马路。

4. 骑自行车安全:骑自行车时应佩戴安全头盔,不得双手离把、逆行、在道路上嬉戏打闹等。

转弯前应提前减速,示意行人。

5. 乘车安全:乘坐校车时,应坐在指定座位,不得在车内追逐打闹。

下车时,应先观察路况,确保安全后再下车。

三、交通安全注意事项1. 上下学途中:上下学途中,要选择安全的路线,尽量避开交通繁忙、路况复杂的路段。

过马路时,要仔细观察路况,确保安全。

2. 雨雪天气:雨雪天气路面湿滑,行走和骑车时要注意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距离。

雨天出行,要穿着醒目的雨衣,方便司机识别。

3. 夜间出行:夜间出行,要穿着反光衣物,提高自身 visibility。

行走和骑车时,要注意观察路况,确保安全。

4. 陌生环境:进入陌生环境,要提前了解交通规则和路况,确保安全。

四、交通安全教育方法1. 课堂教学:学校应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交通安全学习的兴趣。

3.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交通安全,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等方式,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知识一、中学生不良的交通行为表现中学生的交通行为就是比较广泛的,但主要表现在行路、骑车、乘车乘船等方面,下面就这些方面中学生不良的交通行为作一列举。

1、中学生在路上的不良行为:在道路上行走时不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时,不就是靠路的右边行走,而就是在路的左边或中间行走。

横过车行道时不走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而就是任意横穿,或在车辆来临时突然横穿。

只顾行路,不注意道路与车辆信号的显示,不服从交通指挥与管理。

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玩耍、打闹、抛物、泼水等。

在铁路道轨上行走、坐卧、玩耍、放牧、拣拾杂物、摆放石块、木块等。

穿越、攀登或跨越道路与铁路的隔离设施。

从铁路桥梁、隧道与没有道口或其它平面交叉设施的铁路道轨上通过。

不听从铁路道口工作人员或信号的指挥,钻、爬、越道口栏杆(栏门),强行通过已经关闭的铁路道口。

2、中学生骑自行车的不良行为:未满12岁的中学生上路骑车。

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逆行道上骑车;在机动车道上学骑自行车。

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只顾自己行驶,不管前方情况与左邻右舍的安全,当机动车临近时也毫不相让。

骑车遇路口转弯时不减速,不向后望,不打手示,突然猛拐。

通过路口时猛蹬猛骑,遇有禁行信号时抢行或闯行。

骑车时双手离把或单手持物,或再牵引一辆车,或驮带她人。

骑车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打闹或曲线竞骑。

三五人骑车并列行驶或扶肩并行。

在沙土路面遇机动车辆为抢占风头,突然驶向路左或路或紧随机动车后面行驶,或手扒机动车行驶。

‘二、道路交通安全常识㈠行路常识行路就是中学生最基本、最常见的交通方式。

因此,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安全教育,掌握如下一些常识。

1、路上行走要走在人行道上,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群体行进要列队,横排不要超过两人。

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在没有这些标志、设施时,须直行通过,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长队伍横过车行道时可视情况分段通过,有条件的可佩带明显标志,如小黄帽等;不准横过划有中心实线的车行道。

3、行路时要注意各种信号灯的指示,尤其就是路口红绿灯、人行横道信号灯与车辆转向灯的变化。

4、当公共汽车站设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设施上时,上下车要避让车辆,并直行通过非机动车道。

5、不要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不要在路上玩耍、抛物、泼水、散发印刷广告或进行妨碍交通的活动。

6、不要穿越、攀登或跨越隔离设施。

㈡骑自行车常识:目前我国中学生上、下学大多以骑自行车为主,有的学校甚至绝大多数学生都骑车上、下学,这就使得加强这方面的安全教育,掌握骑自行车的安全常识列为必要。

1、不满12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车;没有车闸或没有安全保证的自行车不能上路;不要在人行道、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不要在车行道上学骑自行车。

2、要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在混行道上要靠右边行驶,不能在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上行驶。

3、以过较大陡坡或横穿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时应当推车行走;雨、雪、雾等天气要慢速行驶,路面雪大结冰时要推车慢行。

4、转弯时要提前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要突然猛拐;超越前方自行车时,不要与其靠的太近,速度不要过猛,不得妨碍被超车辆的正常行驶。

5、不要手中持物骑车,不要双手离把骑车,不要两人骑一辆车;骑车不要曲折行驶,不要相互竞驶,不要两辆以上并排行驶。

6、两辆车行驶时,两人不要相互勾肩搭背,相互挤抹,相互追逐。

7、不要骑一辆车,再牵引一辆车,不要紧随机动车后面行驶,不要手失机动车行驶。

㈢乘机动车的常识:乘机动车就是学校组织师生外出活动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也就是广大中学生出行经常选择的交通方式,因此应该教育中学生掌握如下一些安全常识。

要选好车,特别就是学校组织学生的集体交通活动,要取得与交通管理部门的联系,并在她们的指导下,确认驾驶人员的准驾资格后,选择有交通管理部门认可的有准运资格的,质量优良的客运车;发现驾驶员患有妨碍安全行车的疾病或过度疲劳的,不要乘坐该车;发现驾驶人员无驾驶证或饮酒的不要乘坐该车;发现机动车不具备载客的准运资格或明显质量问题的不乘该车;不乘超载车。

不要在机动车道上等候车辆或招呼出租车,应该在车站台上或指定地点依次候车,车来后,待车停稳时,再顺序先下后上;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上车。

上车后,应找座位坐好,没有座位时,应该抓好把手站稳;乘坐小型客车,前排的要主支系好安全带;不要乘坐货车或拖拉机;乘坐二轮摩托车必须要12岁以上,并戴好头盔,在驾驶员身后两腿分开跨坐,不能偏坐或倒坐。

在车辆行驶中,不要与驾驶员闲谈或妨碍驾驶员操作;不要随意开启车门、车厢,不能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车外,不要向车外抛投物品;不要在车内随意走动、打闹。

车到站后,下车不可拥挤抢下;在车行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下车,开关车门时不能妨碍其它车辆与行人通行;下车后,需横穿车行道时,应在确定没有车辆过往时,从车尾部穿行,切不可从车头部贸然通过。

机动车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须在车行道停车时,除救险外,乘车人须迅速离开车辆与车行道。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主要内容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与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旨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与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与其她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她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它共有8章124条,它的发布就是我国道路交通法制建设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就是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全面走向法制时代的标志。

主要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与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与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她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予以处罚,对于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的,指出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后放行。

我们青少年都要养成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以确保道路上良好的交通秩序。

二、汽车的惯性与我们中小学生必须知道的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汽车在行驶中,如遇到危险情况,驾驶员踩刹车减速或停车就可能避免交通事故。

但就是,遇到紧急或突然情况,如行人或骑车人在车辆临近时横穿马路,尽管驾驶员采取紧急刹车的措施,也难免发生撞车、撞人的事故。

同学们,您们都知道惯性的原理,驾驶员从发现危险到采取紧急刹车到汽车完全停止,需要两个过程,即“制动停车过程”与“制动停车距离”。

这就如同您在奔跑中突然停下来,还受惯性的作用,不由自主地向前冲击几乎一样。

汽车行驶速度越快,惯性就越大,制动停车距离越长。

因此,汽车不就是一刹车就能停止的。

检测结果表明,当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进时,从司机发现情况急刹车到制动有效,车会向前继续行驶18、82米远,才能停住:而在雨、雪天气,由于路面较滑,会向前继续行驶达24米。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既不懂得汽车惯性的道理,又在思想上存在“车不敢撞人”错误认识,于就是便毫无顾忌地在行驶着的汽车前横过马路,结果被汽车撞倒了。

这种案例在我们身边时常出现,特别就是农村公路与小学生更为突出。

今年8月16日,一名花季少女抱着“车会让人”的意识肆意横穿公路,结果被一辆大货车避让不及而魂断车轮之下,真就是令人扼腕痛惜!同学们,懂得了汽车性能后,我们在横穿马路时,一定要“东瞧瞧、西望望”,始终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要知道,与疾驶的机动车赶时间就等于就是在“与死神共舞”。

另外,遇到转弯的车辆时,我们不能靠车辆太近,以免被车尾撞倒。

三、自行车使用常识我国《中华人民共与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文规定:未满十二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同学们,当您已达到法定的骑车年龄,准备骑自行车时,您必须认真学一学交通法规,掌握安全骑车要领。

当您已经掌握骑车技术,可单独骑车时,您还应该掌握以下几条安全骑车规则:1、在非机动车道内按顺序行驶,严禁驶入机动车道。

在没有划分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行驶,就尽量靠右边行驶(最好距路边边缘线1、5米以内),不要在公路中间行驶,不要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不要双手离把、攀扶其她车辆或手中持物,更不能逆向(在路左边)行驶。

2003年2月13日(春节气氛还未散尽),我省某中学学生柳某、周某下晚自习后,骑车在大道上互相追逐、逗打,结果被迎面疾驶的机动车撞倒,紧随其后的机动车因采取措施不力竟直接从两位鲜活的躯体上碾过,造成周某死亡、柳某严重受伤(双腿截肢),似锦前途因此而彻底葬送。

2、骑车至路口,应主动地让机动车先行,遇(红灯)停止信号时,应停在停止线以外(不得超越停止线)。

严禁越线闯红灯。

遇有陡坡或冰雪路段应以及车闸失效时要下车推行。

3、骑车转弯前,要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

左转弯前伸出左手示意。

同时要选择前后无来往车辆时转弯,切不可在前后有来往车辆进突然猛拐,争道抢行。

4、自行车在道路上停放,应按交通标志指定的地点与范围有秩序的停放。

在没有设置交通标志的路上停放也不要影响车辆、行人的正常能行。

5、在大、中城市市区或繁华道路上,不准骑自行车带人。

同学们,自行车作为您们上、下学的重要“伙伴”,希望您们经常请父母对自行车检查、修理,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状态,并牢记以上行车规则。

要知道“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就是您们父母最大的期望,同时也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四、乘车须知这里,我想向同学们作个现场了解,请每周必须要搭乘机动车上、下学的同学举手!既然,您们中有这么多同学要乘车,那么,您们就是否也了解社会公德与掌握应有的乘车常识呢?1、乘车须在站台或指定地点依次候车,等车辆停稳后先下后上。

上车后主动让座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或怀抱婴儿的乘客:下车后,应立即走上人行道,千万不要在车前或车尾急穿马路,以防被车撞倒。

2002年的一个夏天,一名乘客因为客车未停稳,就匆忙跳下车,结果站立不稳导致后脑着地,命归黄泉。

2、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车。

这些物品容易因受热、挤压或意外情况起火爆炸,造成人身伤亡与车辆损坏。

3、机动车在行驶中要坐稳扶牢,防止紧急刹车,不得将头、手伸出窗外,以免被来往车辆擦伤。

4、就我省而言,这里,我想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议:不搭乘坐无牌无证车,不坐超员、超速车。

您们要记住: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需要的不就是英勇无畏的斗士,而要做诚实守规矩的公民。

五、爱护公路与交通安全设施我们中学生,就是祖国的未来,新世纪的接班人,不仅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而且要做护公路及其设施的好少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