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通州商务园控制性详细规划_图文.ppt

合集下载

【规划】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朝阳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规划】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朝阳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朝阳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前言一、导语1993年10月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是首都政治、文化、经济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总蓝图。

依据总体规划确定北京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功能、城市布局、产业结构、发展规模以及建设原则。

为了进一步实施深化总体规划,更具体地控制城市的建设,有必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朝阳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二、目标与任务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朝阳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以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体现北京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对本区的城市用地范围内的建设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其目标与任务,是通过对用地功能进行再细划,对各类的建筑及道路、市政、绿化等各种用地进行合理的安排,建立符合本区特点的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保护和弘扬古都风貌,为本区域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充分、合理的条件。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报告一、朝阳区基本概况1.历史沿革朝阳区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从秦至隋唐,该地区隶属于广阳郡,后属于幽州所辖的蓟县,辽时归属南京(即燕京)道析津府,金时属中都路大兴府,元代将中都路大兴府改为中都路大兴县。

明清属京师顺天府,仍为大兴县辖。

民国14年(1925)设东西南北四个郊区,此为设区之始,时称北京市东郊区。

民国17年(1928)改称北平市东郊区。

1945年将东郊区划分为两个区:以朝阳路为界,以北为郊一区,以南为郊二区。

同年分别更名为第十三区和第十四区,将原通县所辖的驹子房村划归该区。

1950年8月易名第十区,1952年恢复东郊区名,并将原八区所辖的德胜门至清河公路以东地区划入管辖。

1954年将安定门外公路以东、转角楼以西、土城以南地区划出,归入东四区。

翌年6月,将朝阳门关厢、东便门关厢划归东单区;广渠门关厢、福州义园北墙外土道以北地区划归崇文区。

直到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东郊区正式更名为朝阳区。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目录序言第一部分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二、发展环境三、面临挑战第二部分思路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思路三、发展目标第三部分行业发展导向一、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三、加快发展消费性服务业第四部分空间布局重点一、首都核心服务区二、科技商务拓展带三、新城融合服务带四、生态旅游休闲带第五部分主要保障措施一、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环境二、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竞争能力三、推动政策聚焦,健全政策体系四、加强组织协调,强化基础工作序言“十一五”时期,是首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

加快服务业发展,对于带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首都综合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是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专项规划,是对《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内容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规划期限:2006年—2010年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4.《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5.《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注:本规划中的服务业是指第三产业。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十五”时期,全市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服务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进入稳定增长的内涵式发展阶段。

目前,服务业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充分就业、提升生活品质的主导行业,在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服务业快速发展,对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发挥了主体支撑作用。

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编制技术要点

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编制技术要点

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编制技术要点(第二稿)目录一、主要任务 (3)二、规划内容 (4)(一)街区划分 (4)(二)现状 (5)(三)功能与规模 (6)(四)三大设施安排 (10)(五)城市设计框架 (11)(六)规划实施 (13)三、成果要求 (13)(一)规划文本 (14)(二)规划图纸 (14)(三)街区图则 (19)(四)附录:相关标准 (22)1.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与规划用地性质 (22)2.主要图纸绘图标准 (23)3.人口容量及就业岗位的估算标准 (26)附表:北京市土地使用功能规划图例与绘图规范 (28)一、主要任务(一)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城规划,统筹综合考虑新城不同类型街区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有序安排新城土地储备、一级开发和现有建设项目的整合,尽快搭建新城全面实施的综合平台。

(二)分解落实新城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与规模,合理确定各街区的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和公共设施安排等规划内容,为分步、分街区、有重点的加快地块层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提出上位要求。

新城街区层面控规是市政府批复新城规划的具体细化落实,新城规划确定规模、结构、框架等重大内容不得进行调整变更,原则上只能对一些具体和细部进行优化完善。

必须调整的,应做专题说明,并按规划调整法定程序上报市政府决定。

(三)加强对新城建设项目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提高规划审批效率,支持新城整治改造、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并合理调控已有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为加快新城建设项目的安排提供基础依据。

新城街区层面控规的编制,核心是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探索新思路,运用新理念,采取新方法,促进控规逐步由纯粹的物质层面的空间安排转向公共政策,增强控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新城街区层面控规的编制,目的是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就是要区分好控规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

北京首都城市区域规划ppt课件

北京首都城市区域规划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29
(3)城市发展新区
❖ 包括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5个区和亦庄 开发区。该区域涵盖通州、顺义、亦庄三个重点 新城,平原面积广阔,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资 源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北京发展制造 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也是北京疏散城市中 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是未来北京经济重 心所在。
❖ 1、注重涵养生态,保护水资源,转移影响生态和 水源涵养功能的产业,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 开采型产业。
❖ 2、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 提高农业总体效益。
❖ 3、发展服装加工、食品饮料、包装印刷等都市型 工业,发展消耗低、污染少的现代制造业和物流 业。
❖ 4、发挥山区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民 俗旅游业,合理拓展观光休闲功能。
市政府统筹协调,依照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关于
“两轴-两带-多中心”
和城市次区域划分设想,
遵循“优化城区、强化
郊区”的原则,将全市
从总体上划分为首都功
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
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
生态涵养发展区四类区


精选课件ppt
17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两轴
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十字轴
总体规划
两带
“东部发展带” “西部生态带”
❖ 2)高科技产业资本市场 中心;
❖ 3)高科技产品专业销售
市场的集散中心。ຫໍສະໝຸດ 精选课件ppt27
中关村
精选课件ppt
28
城市功能拓展区功能定位
❖ 1、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
❖ 2、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主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构建高新技术研发、创新与产业基地。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公告-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公告-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公告正文:----------------------------------------------------------------------------------------------------------------------------------------------------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公告为了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类用地,协调城乡区域土地利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有关文件和上级下达的指标要求,我区已编制了《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规划成果予以公告,《规划》中相关内容公告如下:(一)批准文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京政函〔2010〕119号)。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为通州区辖区范围,土地总面积905.81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06年-2020 年,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更新时点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三)主要规划调控指标1、总量指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到2020年,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6000公顷以内,其中城乡用地规模27500公顷(含城镇工矿用地19034.57公顷);耕地保有量33066.67公顷;基本农田指标为29600公顷,其中责任基本农田27733.33公顷、多划定基本农田1866.67公顷。

2、增量指标切实调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商业业态规划方案ppt课件

商业业态规划方案ppt课件
.6 某个项目的商业规模和市场定位 某个项目的商业规模和形象将对此项目的市场定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某个项目项目的商业面积约多少平方米,是一个大、中、小型规模的什么业态,是否能够提供齐全什么样的商品种类,包括时装,饰品,化妆品,运动用品以及图书,音像制品,展示和其他便利服务,有没有全面的国际餐饮,中餐和快餐以及休闲美容/美体设施。 7、商业市场定位的特别注意
Planned Line Metro line No.4 Metro line No.5 Metro line No.8 Metro line No.9 Metro line No.10 Metro line No.15 Airport Light Line Light Line Yizhuang Suburb Line (Xizhimen to Changping Suburb Line (East Sihui to Shunyi) Suburb Line (Yongdingmen to Liangxiang)
第二部分:商业业态规划及目标定位
商业业态规划及目标定位: 一、商业业态的分类: 商业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 目前商业业态的种类: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 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等(分类依据主要是零售业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 施、经营方式、服务功能等。) 不同的零售业态有不同的基本特征,对于每一个具体项目,都应在规划前期考虑引进什么样的零售业.对此有一个基本的市场定位。
目标顾客群:四大细分误区 一、过窄定位? 商业街的定位过窄,无异于是自取其辱。如秀水街改造后,客流量急转直下,原因是改造后,改变了以前个体户原地摆摊的格局,同时商店的租金随着建设投入的增加而水涨船高,商家销售的产品也比原来提高了一个档次,这样在原有商圈的销售结构和消费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人为的调高消费的档次,无疑将使商业街的市场定位转而集聚到占当地人口很少比例的高消费群体上。如此看来,形成“客流量剧减”“逛多买少”的尴尬局面也是势所必然,

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

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强城乡结合部地区规划与管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产业发展
-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依托通州区交通和地理优势,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作,实现互利共赢。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主体,打造科技创新引领区。
3.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构建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体系。
二、规划目标
1.建设国际化、高端化、人文宜居的城市副中心。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创新经济,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地。
3.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
4.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内容
1.空间布局优化
-按照功能分区原则,合理划分居住、商务、文化、教育、科研、生态等空间布局。
-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
4.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保护生态空间,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加强水环境治理,提升水系景观品质。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5.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优化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四、实施措施
1.政策支持
-制定支持通州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政策保障。
-加强与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2.组织协调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规划的实施与协调。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规划顺利推进。
3.资金保障
-争取国家和市级财政支持,确保规划实施资金需求。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第一节城市空间布局在北京市域范围内,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

两带:指包括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和包括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发展带”。

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

在“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构。

中心城是北京政治、文化等核心职能和重要经济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

其范围是上版总体规划市区范围加上回龙观与北苑北地区,面积约1085平方公里。

新城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具有相对独立性。

规划新城11个,分别为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

镇是建制镇的简称,是推动北京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重点镇和一般镇。

第二节次区域的划分与发展策略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为统筹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区域的现状发展特征、资源禀赋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划定次区域,通过对次区域的限制条件、开发强度、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分类指导,实施分区域的城市发展策略。

次区域的划分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划分四个次区域,并进一步划定管制区。

(1)中心城次区域:即中心城的规划范围(不含石景山五环路以西地区)。

(2)东部次区域:包括通州、顺义、亦庄以及怀柔、密云、平谷等的平原地区。

(3)西部次区域:包括大兴(除亦庄地区以外地区)、房山山前平原、丰台河西地区、门头沟山前平原、海淀山后地区和昌平(不包括回龙观、北苑北地区)的山前平原、延庆平原以及石景山五环路以西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