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合集下载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四 标点符号的使用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四 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正确使用顿号1.定义: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停顿的符号。

2.使用顿号应注意以下几点:(1)顿号与连词不能同用。

并列短语中如果有“和”“与”“及”“或”等连词,前面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2)相邻数字,概数不用,确数用。

①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

如:三四里三五天十五六岁五六十种十分之八九。

②如果这个数字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

如:全文共六部分,其中第三、四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3)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中间不用顿号。

即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不用顿号。

如:①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②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4)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顿号。

即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如:师生员工、公安干警家属、中小学校等。

(二)正确使用逗号1.定义: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的符号。

2.使用逗号应注意以下几点:(1)句子主语较长、主语虽短但需要强调、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后面要用逗号。

如:十年客居的酸甜苦辣,使他变得更加沉稳,刚毅。

(2)用在动词与宾语(较长时)之间。

如:我曾想,蝴蝶会大概是云南所特有的自然环境的产物。

(3)用在句首状语后。

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用在倒装句的成分之间。

如:怎么啦,你?(主谓倒置)(5)用在并列成分之间。

如: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物资。

(6)用在关联词语后。

如: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7)用在句子中某些特殊成分前后。

如:①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

(同位语)②这孩子的嘴多巧,你听。

(插入语)(8)用在复句中各分句之间。

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三)正确使用分号1.定义: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与后文之间停顿的符号。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国家标准(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用法1范围标点符号用法本标准规定了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的用法.本标准适用于汉语的书面语(包括汉语和外语混合排版时的汉语部分).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标点符号pnnctuation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句子sentence前后都有较大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复句complexsentence由两个或多个在意义上有密切关系的分句组成的语言单位,包括简单复句(内部只有一层语义关系)和多重复句(内部包含多层语义关系).分句clause复句内两个或多个前后有停顿、表达相对完整意义、不带有句末语气和语调、有的前面可添加关联词语的语富单位.语段expression指语言片段,是对各种语言单位(如词、短语、句子、复句等)不做特别区分时的统称.3标点符号的种类点号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用于句末的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用于句内的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4标点符号的定义、形式和用法句号定义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句号的形式是“.”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值得尊敬的.问号定义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请语气.形式问号的形式是“”基本用法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示例4:(他看着我的作品称赞了我.)但到底是称赞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示例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示倒1;马致远(1250 -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示例2:钟嵘(——518),颖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示例3: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很不认真.叹号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叹语气.4. 形式叹号的形式是“”.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闯语气等.使用叹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示例1:才一年不见,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示例2:你给我住嘴示例3:谁知道他今天是怎么搞的示例1: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示例2:咚咚咚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叹号.示例1:轰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示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同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示例1:这么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示例2: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材逗号4. 定义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逗号的形式是“,”.示例8:“的(de)”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示例1:[英]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示例2:[唐]杜甫着示例:新华社南京消息示例:国发C2011J3号文件示例1:〔奇观〕奇伟的景象.示例2:爱因斯坦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移居美国.示例;〔茸(rong)毛〕很细很细的毛.4. 10破折号4. 定义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释、补充说明或语音、意义的变化.4. 形式破折号的形式是“——”.4. 基本用法示例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示例2: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示例: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示例1: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示例2:孤家开始娓娓道来——数年前的一个寒冬,……示例:“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示例:“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示例1:“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示例2,“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爱您.—还有你,我的孩子”示例:——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当然想了示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动力学.示例:飞向太平洋——我国新型号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示例1: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示例2t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汉书示例3:很多人写好信后把信笺折成方胜形,我看大可不必.(方胜,指古代妇女戴的方形首饰,用彩绸等制作,由两个斜方部分叠合而——编者注)省略号定义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等.省略号的形式是“……”.4. 基本用法示例: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示例1: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这都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示倒2:他气得连声说:“好,好……算我没说.”示例1: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示例2:你这样干,未免太……示例;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示例:“还没结婚吧”“……”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示例:只要……就……示例1:从隔壁房间传来缓缓而抑扬顿挫的吟咏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示例2:该刊根据工作质量、上稿数量、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表现,评选出了高校十佳记者站.还根据发稿数量、提供新闻线索情况以及对刊物的关注度等,评选出了十佳通讯员.4. 12着重号4. 定义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重要的或需要指明的文字.4. 形式着重号的形式是“.”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4. 基本用法示例1:诗人需要表现,而不是证明.示例2: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示例:下边加点的字,除了在词中的读法外,还有哪些读法着急子弹强调4. 13连接号4. 定义标号的一种,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4. 形式连接号的形式有短横线“—”、一字线“一”和浪纹线“~”三种.4. 基本用法a)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插图的编号.示例1:3-戊酮为无色液体,对眼及皮肤有强烈刺激性.示例2:参见下页表2-8、表2-9.b)连接号码,包括门牌号码、号码,以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等.示例3:安宁里东路26号院3-2-11室示例5:2011-02-15c)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示例6:吐鲁番一哈密盆地d)某些产品的名称和型号.示例7:WZ-10直升机具有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e)汉语拼音、外来语内部的分合.示例8:shuoshuo-xiaoxiao(说说笑笑)示例9: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示例10:让一雅克·卢梭(“让-雅克”为双名)示例11:皮埃尔·盂戴斯-弗朗斯(“盂戴斯-弗朗斯”为复姓)a)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示例1:沈括(1031-1095),宋朝人.示例2:2011年2月3日—10日示例3:北京-上海特别旅客快车b)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示例4:25~30g示例5:第五~八课4. 14间隔号4. 定义标号的-种,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分界.4. 形式间隔号的形式是“·”.4. 14.基本用法示例1:克里丝蒂娜·罗塞蒂示例2:阿依古丽.买买提示例;淮南子·本经训示例1:沁园春·雪示例2:天净沙·秋思示铡3:七律·冬云示例:天·地·人示例1:“九一八”事变“五四”运动示例2:“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示例3:“3·15”消费者权益日“9·11”恐怖袭击事件4. 15书名号4. 定义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出现的各种作品的名称.4. 形式书名号的形式有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两种. 4. 基本用法4. 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示例1:红楼梦(书名)示例2:史记·项羽本记(卷名)示例3:论臂峰塔的倒掉(篇名)示例4:每周关注(刊物名)示例5:人民日报)(报纸名)示例6: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文件名)4. 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示例1:渔光曲(电影名)示例2:追梦录(电视剧名)示例3:勿忘我(歌曲名)示例4:沁园春·雪(诗词名)示例5:东方欲晓(雕塑名)示例6:光与影(电视节目名)示例7:社会广角镜(栏目名)示例8:庄子研究文献数据库(光盘名)示例9:植物生理学系列挂图(图片名)示例: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电脑卫士杀毒软件.示例:我读了念青唐古拉山脉纪行一文(以下简称念),收获很大.示例:教育部关于提请审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4. 16专名号4. 定义标号的一种,标示古籍和某些文史类着作中出现的特定类专有名词.4. 形式专名号的形式是一条直线,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4. 基本用法示例1:孙坚人马被刘表率军围得水泄不通.(人名)示例2:于是聚集冀、青、幽、并四州兵马七十多万准备决一死战.(地名)示例3:当时乌孙及西域各国都向汉派遣了使节.(国名、朝代名)示例4:从咸宁二年到太康十年,匈奴、鲜卑、乌桓等族人徒居塞内.(年号、民族名)4. 17分隔号4. 定义标号的一种,标示诗行、节拍及某些相关文字的分隔.4. 形式分隔号的形式是“/”.4. 基本用法4. 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示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或”.示例:动词短语中除了作为主体成分的述语动词之外,还包括述语动词所带的宾语和/或补语.“和”.示例1:13/14次特别快车示例2.羽毛球女双决赛中国组合杜婧/于洋两局完胜韩国名将李孝贞/李敬元.示例: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省辖市(地级市)/县(县级市、区、自治州)/乡(镇)/村(居委会).5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横排文稿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略短,占半个字位置;一字线比汉字“-”略长,占一个字位置;浪纹线占一个字位置.连接号上下居中,不出现在一行之首.间隔号标在需要隔开的项目之间,占半个字位置,上下居中,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10标点符号排在一行末尾时,若为全角字符则应占半角字符的宽度(即半个字位置),以使视觉效果更美观.竖排文稿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5.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下偏右.“﹃”“﹄”和单引号“﹁”“﹂”,括号改用“t鹏.“,标在相应项目的上下.“一一,标在相应文字的左侧.5.横排文稿中关于某些标点不能居行首或行末的要求,同样适用于竖摊文稿.。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一、类型(常用的16种):1、点号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句内点号,句末点号。

(句号,问号,叹号)>(分号,冒号)>(顿号)2、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二、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1、顿号(、)分隔的只能是词或短语。

例如:该机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性能稳定、操作方便。

*顿号其他要注意的地方:使用顿号隔开的并列词语,一般最后两个之间应用“和”连接。

并列的阿拉伯数字之间和并列的外文序号之间的停顿,应用西文状态的逗号而不用顿号。

2、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1]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

例如: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若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干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2]句子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例如: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3]句子谓语是主语短语,主语后面有时要停顿,就用逗号。

例如:这样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的。

[4]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

例如: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

[5]状语的句首,状语之后用逗号。

例如: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草已经准备好![6]用在倒装句子成分之间。

例如: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定语后置)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胜利的道路。

(状语后置)[7]用在并列词组之间。

例如: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8]关联词之后。

例如: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9]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他们和别的成分隔开。

例如: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

(同位语)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考点四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考点四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考点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突破一了解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用。

②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③直行文稿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

④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⑤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⑥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

⑦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

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波浪线“”。

突破二用法相近的标点符号区分1.括号与破折号的异同二者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又有区别:当解释说明内容比较重要,属于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影响,要读出来时,就应当在解释说明的内容的前后都用破折号(两个破折号的作用相当于括号),否则用括号。

如:(1)中年人读书学“术”,做事讨巧,难以凭信念——如果他原先有的话——拼命做去。

(2)拿一颗豆子(蚕豆、豌豆、黄豆都可以)来说吧……分析:(1)可以把注释的内容都读出来,而(2)不必读出来。

2.冒号与破折号的区别当后面的内容是分项列举时用冒号,是解释说明时用破折号。

如:几年来,她自学了以下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

分析:本句冒号以下的内容是分项列举,而不是解释说明,所以只能用冒号而不能用破折号。

3.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的区别(1)一个远在异乡的人想起自己的家,就想起那景象:“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分析:括号里的话注释的仅仅是冒号后面的话,而不是整个句子的。

因此,这里的括号属于句内括号,应放在句号前、引号后。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分析:本句中的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诗句出处的,并且诗句又是独立的,故此括号为句外括号。

4.顿号与逗号用法的不同二者都可表示并列关系,但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规范书写)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规范书写)

,
,
,
错误用法:
?
?
?
顿号与逗号
•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谓语与宾语
之间、状语与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它 的层级高于顿号低于分号。
顿号的正确用法:
`
逗号的错误用法:

`
`
`

,,


表示概数的数字之间不用顿号
正确
错误
、 、
正确
、 错误

• 连续几个并列词语都用了书名 号或引号,书名号与书名号之间、
(4)表示静默或思考。如:
(5)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如: (6)表示语言的中断。如:
(7)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如:
使用省略号应注意:
(1)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后后面不 必再用“等”、“等等”。 (2)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一共六个圆点。如果省 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或诗行,可以用十二个圆点 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部分引用,正确标示:
“ ’
部分引用,错误标示:
“ ’
‘ ”。
‘ 。”
引文末是问号或感叹号的, 无论直引、夹引都放在引 号之内。 • 正确用法:
! !
问号?
• 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或 反问中)才用问号。
• 问号的正确用法


问号的错误用法 ?

正确用法:
错误用法:
正确用法:
(1)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 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 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2)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 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如:

4-1 标点符号用法规范

4-1 标点符号用法规范

五标点符号第二十六条1995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是判别标点符号正误的依据。

第二十七条句号(。

)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是句末点号,只能用在句子的末尾,而不能用在句子的里面。

句号的误用主要有两种情形。

(一)是句子而不句断。

常见一段文字一逗到底。

例如:已经25岁了,我终于成为专业歌剧演员,遗憾的是,没唱几年歌剧,领导却让我改唱评剧,由于唱法路子不对而毁了嗓子,终于被迫离开我喜爱的舞台。

(这一段文字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的,“演员”和“评剧”后的标点应改为句号。

(二)不是句子而用了句号。

常见把一个句子拆成几个句子。

例如:1.电视短剧《荷花》通过一个卖扇子的小女孩同小偷勇敢斗争的故事。

表现了小女孩的纯洁、善良、勇敢的性格。

反映了小女孩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这是一个单句,句子中间的两个句号应改为逗号。

)2.产生经费紧张的原因,一个是实在缺得多。

另一个是在经费使用效率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是一个复句,句中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第二十八条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逗号的误用有五种情形。

(一)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应当用顿号,而误用了逗号。

例如:笑声,歌声,嬉闹声,响彻了山谷。

(前二个逗号应改为顿号,第三个逗号应删。

)(二)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应当用分号,而误用了逗号。

例如: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要靠理论来指导。

(“来源于实践”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三)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应当用冒号,而误用了逗号。

例如:我一面按照他的指示挖战壕,一面想,总司令身经百战,这一仗一定会打胜的。

(“一面想”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四)不该停顿的地方用了逗号。

例如:总之,这部文集,触及了当代一系列重大的学术问题,相信有心的读者,会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文集”和“读者”后面的逗号应删。

)(五)该停顿的地方没用逗号。

例如:我在武汉听了毛委员演说三个月之后又在郑州听到谭延对湖南农民运动的恶毒攻击……(“演说”、“之后”后面都应加逗号。

4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背诵。 C. 我问那个买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当的一项是(B )
A.“诺曼底”号上有25名船员,1名女服务员;21名乘客, 其中12名是妇女。
B.今年三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
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承接较密的,中间可用逗号)。
例:可爱的,我将用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出呢?
2.选择问句,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例: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3.主谓倒装的句子,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例:领到新书了吗,那几个刚来的同学? 问 使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号 用 例:(1)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点号。
1.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
能只管到句中。如果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用序次语或引号注明。
例:(1)必须重申党的纪律:㈠个人服从集体;㈡少数服从多数;㈢
下级服从上级;㈣全党服从中央。
(2)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
澳洲的“生态住宅”吧。 B.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如水,亦有欧阳
修的夜读之凉。 C.他听了我的话,笑了:“明天就开始吧。当然,今天开
始最好不过。” D.“卖蟹了”!小姑娘又亮开了又甜又脆的嗓门。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 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B. 像《论语(十则)》这样的古代经典诗文,一定要能够
C.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大会。 D.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1 考点4 标点符号与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1 考点4 标点符号与

|解题示例| 【例 6】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的括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在能看见东西的第一天下午,我将在森林里作一次长时间的漫步,让自己的眼睛陶 醉在自然界的美色里,在这有限的几小时内我要如醉如痴地欣赏那永远向有视力的人敞 开的壮丽奇景。结束短暂的森林之旅,回来的路上可能经过一个农场,这样我便能看到 耐心的马匹犁田的情景(或许我只能看到拖拉机了!)和那些以土地为生的人的宁静满足 的生活。
C.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在汉代,这里却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兽”(《汉 书·匈奴传》)的地方。
D.望帝死了之后,忽然化为杜鹃,到了春天,总要悲啼起来,使人听了心酸。据 说,杜鹃的啼声,是在说“不如归去”。
解析:选 A A 项与文段中的引号用法一致,表示着重指出。其余三项都表示直接 引用。
2.下列语句中的问号,与文段中的两处问号的用法,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一根网线、一个好的教育产品,就能实现学生与来自全国各地优质师资的实时互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触手可及。如何结合教育技术推 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化?怎样处理好技术与教育的关系,进行因材施教?随着在线教育 行业的发展,挑战也接踵而至。 A.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这样的夜晚,同家人围 炉而坐,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B.我们的船开向哪里?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是堕入地府还是飞上仙界?我 不知道。
|解题示例| 【例 2】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针对现代都市文明来说,作为人类文化记忆的传统遗产,是旧有生活方式的智慧结 晶,是祖先留下的文化基因,我们需要保存住这些文化符号,以延续自己的民族血脉。 然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却又是消灭这些文化符号的罪魁祸首——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 发展悖论。 A.这边的事我早晚是要走的。——太太,说不定今天要辞掉我。 B.啊,我死了!——你倘有几分仁慈,打开墓门来,把我放在朱丽叶的身旁吧! C.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D.——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某些歌剧中缺乏革命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规范用法一、标点符号的种类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

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句内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表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一)句号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是用于陈述句末尾的标点,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

句号还用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句号的误用主要有两种情形:1.是句子而不句断。

常见一段文字一逗到底。

2.不是句子而用了句号。

常见把一个句子拆成几个句子。

例如:(1)电视短剧《荷花》通过一个卖扇子的小女孩同小偷勇敢斗争的故事。

表现了小女孩的纯洁、善良、勇敢的性格。

反映了小女孩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这是一个单句,句子中间的句号应该改为逗号。

)(2)产生经费紧张的原因,一个是实在缺得多。

另一个是个在经费使用效率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是一个复句,句中的句号应该改为逗号。

)3.“虽然……但是……”“尽管……但是……”两种句式。

“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

4.用来叙述生活实际情况和说明自然现象,应该用句号。

例:“下雪了。

”“开车了。

”等等。

5.表示格言警句的应该用句号。

例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问号1.问号的形式问号的形式为“?”。

凡是表疑问的句子,不论是询问,还是责问、反问、选择问、商量、设问或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2.问号的误用情况(1)把非疑问句误作疑问句。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谁”“哪”“什么”“怎么”“怎样”等疑问词语和带有“是……还是”疑问结构的句子里。

例如: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第一个问号应该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应该改为句号。

)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前面的问号应为逗号。

)(2)选择问句中,句号应只用在句末,分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请问:到底是生来就盲的人比半道才盲的人幸福呢,还是恰恰相反?(3)选择问句中,问号应只用在句末,分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去北京哪天动身啊,张主任?选择问句中,选择项较短,选择项较短,选择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例如:主持这个项目的是你还是我?(三)叹号1.叹号的形式为“!”。

2.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

例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3.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也适用叹号。

(注:祈使句为表达命令、请求、劝告、警告、禁止等的句子。

)(四)逗号1.逗号的形式为“,”。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间隔。

2.逗号误用的五种情形(1)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应当用顿号,而误用了逗号。

例如:笑声,歌声,嬉闹声,响彻了山谷。

(前2个逗号应改为顿号,第3个逗号应删除。

)(2)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应当用分号,而误用了逗号。

例如: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要靠理论来指导。

(“来源于实践”后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分号。

)(3)不该停顿的地方用了逗号。

例如:总之,这部文集,触及了当代一系列重大的学术问题,相信有心的读者,会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文集”和“读者”后面的逗号应删。

)(4)该停顿的地方没有逗号。

例如:我在武汉听了毛委员演说三个月后又在郑州听到某人对湖南农民运动的恶毒攻击……(“演说”“之后”后面都应该加逗号。

)(5)稿件写作中,为了……,作目的状语用逗号,不能用句号。

例如:为丰富广大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集团举办了职工运动会。

3.注意事项“第一”“第二”“第三”“其一”“其二”“其三”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逗号。

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或“及”进行连接,“以及”或“及”之前应用逗号。

示例: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以及忽视营养均衡等,均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下降。

(五)顿号1.顿号的形式为“、”。

句子内部并列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比如: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2.顿号误用的六种情形(1)非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

例如:这几年,报刊上报道的因主持正义、被顶头上司打击报复的恶人,也不是个别的。

(“因主持正义”与“被顶头上司打击报复”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中间不应该用顿号。

)(2)没有停顿的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

例如:他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牛马”是合并式简称,没有停顿,不应用顿号。

)(3)不同层次的停顿都使用顿号,混淆了结构层次。

例如:集团副总经理、XX运营区总经理XX、XX公司总经理XX到XX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第二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4)并列成分中又有另一层次的并列成分时,不能都用顿号。

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禁毒决定,对制造、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原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严厉的处罚规定。

(“非法持有毒品”和“原植物”后面顿号应该改为逗号。

)(5)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不用顿号隔开。

例如:我们曾经去过六、七个这样的购物中心,看到二、三十位老人……(“六”“七”连用表示概数;“二三十”即“20以上30以下”,也表示一个概数,都不能用顿号隔开。

)(6)在一些题序后面误用了顿号。

例如:第一、第二、首先(顿号应改为逗号。

)(一)、(二)、(三)、(1)、(2)、(3)(序号用了括号,后面不必在加顿号。

)1、2、3、A、(顿号应改为下脚圆点号1.2.3.。

)3.几点提示(1)并列词语如果结合较紧,中间没有明显的停顿,不要用顿号分隔。

示例:长江中下游上下班父母亲男女青年中小学生离退休干部(2)相邻的两个数表示概数有时不是表示概述,二是一种缩略形式,中间要用顿号。

示例:初中一、二年级国棉六、七厂八、九两个月退居二、三线17、18号楼102、103路无轨电车(3)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1:“日”“月”构成“明”字。

示例2:《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要求。

示例3: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4)书名号内标示停顿时用空格根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市建制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的批复》(××规〔2012〕59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错误)根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市建制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的批复》(××规〔2012〕59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正确)(六)分号1.分号的形式为“;”。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示例: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为: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四、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3.分项列举的各项有一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示例:本市先后建立起三大农业生产体系:一是建立甘蔗生产服务体系。

成立糖业服务公司,主要给农民提供机耕等服务;二是建立蚕桑生产服务体系。

……;三是建立热作服务体系。

……。

(错误)示例:本市先后建立起三大农业生产体系:一是建立甘蔗生产服务体系。

成立糖业服务公司,主要给农民提供机耕等服务。

二是建立蚕桑生产服务体系。

……。

三是建立热作服务体系。

……。

(正确)4.写作中领导提出几点要求中用分号。

示例:XX领导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二是……;三是……。

5.并列词语间的停顿用顿号或逗号,不能用分号。

示例:《茶馆》中人物的对话;《红旗谱》中环境的点燃;《创业史》里的铺叙议论都十分富有特色。

(并列短语作主语,短语内的两个分号均应该为逗号。

)(七)冒号1.表示语段中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停顿。

形式是“:”。

2.冒号使用方法(1)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如“说”“例如”“证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示例1: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示例2:她高兴地说:“咱们去好好庆祝一下吧!”示例3:这一事实证明: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创造人。

(2)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示例:(水泥行业XX活动) 主办单位:中国水泥协会;承办单位:山水集团;时间:8月15日-20日;地点:XX。

(3)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示例:XX先生:……(4)一个句子里面不宜出现两个冒号。

示例: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研究表明后应为逗号。

)(八)引号引号只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形式有双引号“”和单引号‘’。

比如“山水杯”1.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2.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3.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示例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示例2: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示例3: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4.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5.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目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目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目一起标引。

示例1:“5·12”汶川大地震示例2:“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示例3: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6.“丛刊”“文库”“系列”“书系”等作为系列著作的选题名,宜用引号标引。

示例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示例2:“中国哲学典籍文库”(九)括号括号指语段中的注释内容、补充说明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语句。

主要形式是圆括号“()”。

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等。

1.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圆括号:(1)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示例1: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人。

示例2: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热烈鼓掌)(2)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示例1: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您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