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镇发电厂锅炉运行五班QC成果
提高锅炉运行可靠性QC成果

3、利用考试检测培训效果。
4、公司培训制制度及部门培训制度完善。
培训成果
历次考试中成绩平均均达到了80分以上。
确认人
张柯
确认时间
是否要因 非要因
2010年3月11日 确认地点 发电运行部
要因确认 确认二:燃烧器设计不合理
提高#3锅炉运行可靠性
发电运行部QC小组
活动背景
• 锅炉灭火是影响电厂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严重事 故,它不仅导致发电量的减少、降低机组寿命, 而且还能引发其它事故。
• 2008至2009年,姚电公司#3锅炉灭火停机次数达 到了11次,严重的威胁着#3机组的安全经济可靠 运行。
• 为改善#3锅炉的运行现状,公司组织技术力量成 立了攻关小组,决定提高#3锅炉的燃烧稳定性和 运行可靠性,杜绝灭火事件的发生。
未见异常
煤质差,燃烧恶化灭火。
2008.5.26/01:25
未见异常
原因不明
2008.7.25/14:20
未见异常
原因不明
2008.8.19/18:27
未见异常
制粉系统故障。
2009.5.19/ 22:48
未见异常
煤质差,制粉系统故障。
2009.06.28/ 23: 30
未见异常
原因不明
2009.7.12/ 21:48
电厂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生产需要
非停事件严重影响到#3锅炉正常运行。
选定课题
提高#3锅炉运行可靠性
目标制定
经小组全体成员讨论分析,本着对企业安全、经济运行 高度负责的精神,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保证#3锅炉运行稳定, 杜绝灭火现象。
发电部QC成果发布

发电部QC成果发布1. 引言本文旨在总结和发布发电部在质量控制(QC)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发电部作为公司的重要一环,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和安全的关键因素。
为了满足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本部门一直致力于不断改进和突破,以提高电力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我们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成果,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控制措施的优化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为了有效掌握和管理质量,发电部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我们采用了下列几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2.1 质量目标设定通过分析电力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战略,我们确定了一系列与质量有关的目标,包括提高电力供应可靠性、减少停电时间、降低能源浪费等。
这些目标为我们制定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提供了指导。
2.2 流程优化与改进我们对发电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和隐患。
通过合理调整和优化工艺流程,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和反馈各个环节的质量风险,降低发电过程中的质量变异和故障率。
2.3 设备维护与更新为了保证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质量稳定,我们加强了设备维护和更新工作。
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修,能够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故障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3. 质量控制措施的优化除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发电过程的质量稳定和可控。
以下是我们对质量控制措施的优化和调整:3.1 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数据分析软件,我们能够实时监测发电过程中的参数和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监控。
这使得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潜在的质量问题。
3.2 建立质量反馈机制我们建立了质量反馈机制,在发电过程中及时收集和记录质量问题和故障信息。
这些信息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和优化质量控制措施。
3.3 培养质量意识和技能我们注重培养全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通过组织培训、知识分享和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员工的质量控制能力。
QC成果申报材料(降低一二次风机单耗)

分 结
析 论
#2 锅炉实际效率高于设计效率。
非要因
确认时间 2010-2-20
确认人
确认原因二: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大
标 准 《火力发电厂节能和指标管理技术》要求管式空气 预热器漏风率不大于 5%。
小组成员对#2 锅炉空气预热器出入口烟气氧量进行测试,测得 空气预热器入口氧量量为 2.5%,出口为 3.6%。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空 气预热器漏风率。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测试项目 压力 温度 静压 温度 静压 温度 动压 流量测量面 静压 温度 转速 电动机 电流 电压 功率
符号 Pamb tamb Psf1 t1 Psf2 t2 Pd3 Ps3 t3 n I U PE Pa ℃ Pa ℃ Pa ℃ Pa Pa ℃ r/mi n A KV kW
公司要求将一、二次风机单耗之和降至 8kW.h/t 以下
四、确定目标
将一、二次风机单耗之和降至 8kW.h/t 以下
五、原因分析
要 因 确 认 计 划 表
序 号
1
原因
锅炉效率低
确认方法
测量、计算
标准
日期
确认人
DL/T 904-2004《火力发电厂经济指 2010-2-20 标计算方法》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与能源审计 手册》 DL/T748.8-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 2010-2-26 组检修导则》 第 7 部分:空气预热 器检修 GB1236-2000《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 2010-3-6 风道进行性能试验》 气流进入风机的阻力应力求最小 2010-3-6
2 1
+t3) Pa m/s m2 m3/s kg/s Pa 测量平均值 ℃ kg/m3 m
丰镇发电厂锅炉运行四班质量信得过班组事迹材料

丰镇发电厂锅炉运行四班质量信得过班组事迹材料第一篇:丰镇发电厂锅炉运行四班质量信得过班组事迹材料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共创和谐------丰镇发电厂锅炉运行四班质量信得过班组事迹材料巍峨壮丽的丰镇发电厂,宛若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塞北高原,矗立在内蒙古丰镇市西南古长城脚下,她西与蒙西电网连接,东送电力至首都北京。
锅炉运行四班是丰镇发电厂运行部所辖的一个班组,与其他运行班组一起担负着担负我厂六台机组的启、停、正常运行调整、维护及事故处理等工作。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全班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班组建设、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该集体共有成员35名,平均年龄37岁,其中党员6人,是一支充满朝气,技术全面,经验丰富,有着顽强战斗力的队伍,出色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一、全面细化班组管理制度,提高班组管理水平。
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一直是炉运四班坚持的原则,首先从班组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6小时工作时间,把工作做细,做到位。
在基本上实现了班组日常培训、班组月度安全活动、班组月度技术培训、班组月度民主管理、班组月度班委会、班组月度培训计划和总结、班组月度节能计划和总结、班组月度人员考勤、班组月度安全性评价、个人月度安全统计、班组QC小组月度活动,同时还不断探索提高事故处理操作技术水平和锅炉运行优化的有效机制,休假考核等办法,并制订出适合班组各项工作的小制度二十余种:如《奖金分配》、《材料工具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各岗位安全职责》、《炉运四班安全文明生产制度》、《炉运四班工作汇报制度》、《炉运四班定期工作制度》、《炉运四班安全职责》、《炉运四班反违章措施》、《巡回检查制度》、《三违处罚制度》、《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炉运四班现场安全设施专责》、《炉运四班经济责任制》、《炉运四班核心小组及工作职责》、《炉运四班考勤制度》、《炉运四班民主管理制度》、《炉运四班班组小安规》、《炉运四班设备卫生专责分工》、《炉运四班“个人控制差错”办法》、《炉运四班工具使用制度》、《炉运四班消防管理制度》、《三票三制》等等,实现了班组人员分工明确、设备专人负责、责任落实到位、考核制度落实到底,并结合创建“一流班组”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人员的思想积极性和加强人员自身的绩效管理,从而全面的提高了班组管理工作。
QC成果200MW机组锅炉燃烧技术攻关成果报告

200MW机组锅炉燃烧技术攻关成果报告 XXXX发电厂200MW机组锅炉燃烧技术攻关QC小组1 小组概况1.1 小组名称:200MW机组锅炉燃烧技术攻关QC小组1.2 成立时间:XXXX年1月8日1.3 注册时间:XXXX年3月3日1.4 注册编号:LYDC-QC-0021.5 小组成员:(见下表)200MW机组锅炉燃烧技术攻关QC小组成员表2 课题的提出XXXX电厂一期工程装有两台200MW机组,分别于1988年6月和1989年11月投产。
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HG-670/140-WM10型四角切园燃烧锅炉,配有四套钢球磨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的制粉系统;设计燃用煤种为XXXX地区劣质无烟煤,且要求在正常运行时掺烧5%(热量比)的油助燃。
投产初期,由于锅炉燃用低挥发份劣质无烟煤、输煤系统及燃烧系统设计不完善等问题,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差,每年锅炉灭火达100多次。
后来通过与对输煤系统、制粉系统、燃烧系统进行完善化改造,锅炉运行的稳定性明显好转,锅炉灭火次数逐年下降,到2001年,锅炉灭火只有20多次,年燃油量仍达4000吨多,与同类型先进机组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锅炉灭火,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造成机组油耗、煤耗升高。
国外解决低挥发份劣质无烟煤燃烧问题,倾向于采用“W”型、“U”型火焰燃烧技术,国际上普遍认为当煤的挥发份Vadf<13%时,不宜采用四角切圆燃烧锅炉。
鉴于我厂两台670t/h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实际运行状况,在燃用低挥发份劣质无烟煤时稳定性较差,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掌握锅炉燃烧性能,控制锅炉灭火,节约燃油,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特成立200MW机组锅炉燃烧技术攻关QC活动小组。
3 目标充分掌握锅炉燃烧特性,控制助燃油耗低于30t/亿kw.h,两台炉全年锅炉灭火小于8次。
4 影响锅炉稳定性的主要因素4.1 影响锅炉稳定性因果图4.2影响锅炉稳定性柱形图不考虑锅炉设计因素,从运行管理、设备可靠性、司炉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工作心方面来考虑,如因素报占比例如下图:5 攻关的内容5.1 了解锅炉运行情况,分析投产以来锅炉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影响锅炉燃烧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锅炉部点检办2010QC成果报告

课题报告《提高电厂烟气脱硫用石灰石制浆系统出力,降低制浆单耗》点检办QC小组2010年8月25日一、小组概况:锅炉部点检办QC小组成立于2009年3月,所有组员从事锅炉主、辅机检修和设备技术管理工作均在10年以上,他们多年来一直工作在锅炉设备检修维护和技术革新的第一线。
组员情况列表如下:二、课题名称:《提高电厂烟气脱硫用石灰石制浆系统出力,降低制浆单耗》三、选题理由:在火力发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石灰石浆液是进行脱硫化学反应的原材料,其中石灰石浆液中石灰石颗粒的细度、石灰石浆液的浓度、石灰石浆液的单位时间制浆量(制浆系统出力)等因素影响着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和安全运行。
我厂脱硫公用制浆系统采用济南重工生产的FGDM3264型单筒湿式球磨机,采用南非MULTETEO公司制造的VV165-8-1/A-A/45型旋流器,磨尾浆液循环泵为江苏法尔制造的125J-TL-250型离心泵。
系统投产初期运行比较稳定,设备投运一年以后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循环泵故障率高,泵轮、泵壳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磨机及管道故障率高等,设备可靠性仅仅能达到80%左右,严重制约了制浆系统出力,系统设计出力为26.5t/h而制浆系统实际出力徘徊在14-16t/h,制浆电耗、水耗、钢耗偏高,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烟气脱硫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本小组在对设备进行长期点检定修和运行参数跟踪的基础上确定了提高制浆系统出力降低制浆单耗为本次QC活动的研究课题,计划通过设备系统改进改造提高设备工作可靠性,通过设计试验确定系统最优工况从而降低制浆电耗、水耗、钢耗达到降本增效和提高脱硫系统可靠性的目的。
四、目标确定经过小组成员在现场调查和对制浆技术考察的基础上初步确定目标为:制浆系统出力提高33%即5t/h,制浆单耗降低30%。
五、原因分析:小组围绕制浆系统出力低的问题多次现场研究、分析、讨论,初步确定了设备运行中制浆系统出力的影响9大因素:1、给料量;2、湿磨机给料粒径:3、湿磨机入口进水量;4、钢球装载量及钢球大小配比:5、旋流器进口压力:6、磨机出口旋流器分离效果及系统是否有杂物堵塞;7、原料中的杂物含量;8、物料的可磨性系数。
丰镇发电厂节能降耗措施的实施及效果

[收稿日期]2005-10-15[作者简介]仝孝忠(1963-),男,内蒙古人,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发电厂管理工作。
・专题论述・丰镇发电厂节能降耗措施的实施及效果ImplementingandEffectonMeasuresofSavingEnergyandReducingLossinFengzhenPowerPlant仝孝忠(内蒙古丰镇发电厂,内蒙古丰镇012100)[摘要]介绍了丰镇发电厂通过多方位实施节能降耗管理措施以及进行设备治理等方面的措施、提高机组的经济和技术水平的经验,同时提出了下一步节能降耗工作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节能降耗;设备治理;技术管理;经济性;技术改造[中图分类号]TK0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218(2005)06-0001-04丰镇发电厂现有6台200MW国产机组,是20世纪80、90年代的产品,限于当时的设计、制造技术水平,装备相对落后。
近年来,丰镇发电厂从企业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强化节能管理,不断加强设备治理、改造,持续开展技术攻关活动,使机组经济、技术指标得到大幅度提高,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显著,为创建节约型发电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下一步节能降耗工作积累了经验。
1节能降耗管理措施的实施及效果1.1基础管理方面1.1.1完善管理制度近年来,丰镇发电厂在节能降耗方面做了大量基础工作,特别是在厂内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下,完善修订了“丰镇发电厂节能管理制度”、“丰镇发电厂节能工作手册”;同时,不断充实节能管理网络,充分发挥3级网络管理人员的作用,规范了节能管理基础工作,使节能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节能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
1.1.2进行机组效率测试深入开展热力试验工作,为优化运行及设备治理提供依据。
每月对锅炉漏风、排烟温度、真空严密性、凝汽器端差等进行试验,定期对机组效率进行测试,为机组大小修提供依据,同时指导运行调整。
发电厂QC小组成果报告模板

成果三:优化运行管理
01
运行规程优化
对发电厂运行规程进行全面梳理 和优化,提高运行操作的规范性 和安全性。
人员培训
பைடு நூலகம்02
03
节能环保
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运行人 员的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确保发电厂安全稳定运行。
积极推行节能环保措施,降低发 电厂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企业社 会形象。
CHAPTER 04
未来展望
01 02 03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QC小组将继续关注新 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拓展QC活动的应用领域。例如, 探索智能化技术在发电厂运维中的应用,提高运维效率和 质量。
加强团队建设
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QC小组将加强团队 建设,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培训、 交流和引进优秀人才等措施,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 QC团队。
团队协作
QC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了高效的团队协作。定期 召开会议,讨论问题、分享经验和制定计划,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经验教训
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例如,对于某些复杂问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和技术;在实施改进措施时,应充 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可行性。
其他成员
包括生产、运营、维护等部门人员 ,共同协作推进项目。
04
工作职责和分工
组长
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和目标,监督项目实施, 协调各方资源。
数据分析师
收集和分析数据,提供改进建议,评估实施 效果。
技术专家
研究新技术和方法,提出改进方案,指导实 施过程。
其他成员
参与项目实施,提供现场支持和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少#5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发布人:梁国爱单位名称: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丰镇发电厂小组名称:锅炉运行五班QC小组报送时间:2015年4月10日目录一、小组概况 (3)二、系统简介 (4)三、选题理由 (5)四、现状调查 (6)五、确定目标 (9)六、原因分析 (9)七、要因确认 (10)八、对策优化 (22)九、制定对策 (25)十、对策实施 (26)十一、效果检查 (33)十二、经济效益 (37)十三、巩固措施 (38)十四、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39)一、小组概况成果简介:2009年课题《降低#4炉飞回可燃物含量》成果获得2010年度《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
2011年课题《降低#4炉排烟温度》成果获得2012年度《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
2012年课题《减少#4干渣机过滤器布袋烧损条数》获得2013年度《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
二、系统简介再热器位于尾部烟道,布置在水平烟道是高温再热器,垂直烟道是低温再热器,再热器利用烟气温度把汽机高压缸的排气加热到与过热蒸汽温度相等,然后再送至汽机中低压缸膨胀做功。
它可以提高热循环效率、提高汽轮机末级叶片干度。
在提高再热汽温同时就会出现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的问题,车间规定再热汽温提高到535℃以上绩效成绩为满分,高再出口蛇管壁温不高于568℃,超过570℃车间考核,高再出口蛇管壁温长时间超温很可能会使管子发生蠕变,甚至爆管。
(一)#5炉烟道受热面布置图、(二)高再出口蛇管壁温测点三、选题理由1、小组对2013年7月----12月份#5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进行调查,调查表如下:(单位:次)对应月份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值高再出口蛇管137 141 155 167 147 113 143 壁温超限次数数据来源:生产实时管理系统制表人:刘义2014.1.10 2、并与#3、#4、#6炉2013年7月----12月份的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进行调查对比,调查表如下:(单位:次)对应月份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值#3炉壁温超限次数45 33 64 57 70 67 56#4炉壁温超限次数59 69 47 58 69 67 62#5炉壁温超限次数137 141 155 167 147 113 143#6炉壁温超限次数68 74 78 67 76 82 74数据来源:生产实时管理系统制表人:刘义2014.1.15 3、由调查表绘制条形对比图如下:(单位:次)制图人:梁国爱2014.1.15由条形对比图可以看出: #5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最多,所以小组一致决定,将《减少#5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作为活动课题.四、现状调查1、小组对2013年7---12月#5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多的原因进行调查,调查表如下:(单位:次)项目月份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燃烧工况差46 48 51 54 49 53 301 受热面积灰11 12 8 9 13 12 65 带高负荷7 8 7 6 9 8 45 水冷壁结焦 4 3 2 4 3 4 20 升负荷太快 2 1 3 2 3 2 13壁温测点故障0 1 1 0 0 1 3数据来源:生产实时管理系统制表人:刘永胜2014.2.2序号项目频数(次)累计频数(次)累计百分比(%)1 燃烧工况差301 301 67.332 受热面积灰65 366 81.873 带高负荷45 411 91.944 水冷壁结焦20 431 96.425 升负荷太快13 444 99.326 壁温测点故障 3 447 100合计447制表人:刘永胜2014.2.2由排列图可以明显看出造成#5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多的问题症结是燃烧工况差4、(1)燃烧工况差到什么程度呢?小组从调查了燃烧工况差时的甲、乙侧水平烟温和对应负荷,并利用折线图进行分析,规程中热力计算总表规定:高温再热器烟气出口温度设计值767.2℃(校核煤种为773.5)。
时间负荷(MW)甲侧高再出口水平烟温(℃) 乙侧高再出口水平烟温(℃) 8:00 200 818 9179:00 182 741 850 10:00 180 741 850 11:00 167 717 828 12:00 160 698 827 13:00 144 670 816 14:00 145 677 807 15:00 140 670 802 16:00 137 667 798 17:00 133 662 794 18:00 123 650 790 19:00 121 643 780 20:00 120 648 773数据来源:生产实时管理系统 制表人:刘永胜2014.2.5由调查数据绘制排烟温度柱状图如下:制图人:刘永胜2014.2.5分析:燃烧工况差时高温再热器出口的水平烟温超过设计值。
(2)小组对共燃烧工况差时的再热汽温和壁温进行采集调查,调查表:时间负荷再热器出口温度 高再出口蛇管壁温备注:高再出口蛇管壁温以其中最高一点进行数据调查。
(绩效成绩中再热汽温满分为535℃,汽机打闸停机规定正常运行时再热汽温不得低于510℃)。
左侧℃ 右侧℃ 左侧℃ 右侧℃ 10:00 125MW 512.66 516.51 564.43 565.67 11:00 125MW 513.45 515.74 564.12 565.25 12:00 125MW 515.77 514.72 565.43 564.45 13:00 125MW 518.25 515.11 568.22 566.64 14:00 125MW 516.43 515.65 567.89 566.37 15:00 128MW 517.45 516.45 567.95 566.45 16:00 128MW 517.35 516.44 568.34 566.45 17:00 128MW 517.72 516.67 568.55 566.48 18:00 128MW 516.72 516.88 567.89 566.67 19:00 128MW 511.37 515.93 567.23 566.22 20:00 128MW 510.83 516.58 567.45 566.67 21:00 122MW 510.35 518.67 567.33 567.71 22:00 122MW 511.68 520.12 566.56 568.23 23:00122MW511.24 517.83 566.47 567.340:00 122MW 514.68 521.95 566.23569.341:00 122MW 514.35 514.34 566.35565.462:00 122MW 514.43 520.34 566.73568.983:00 122MW 514.74 522.25 566.57571.354:00 122MW 514.24 518.36 566.69567.915:00 122MW 514.46 519.57 566.67568.346:00 122MW 514.64 516.35 566.43566.567:00 122MW 519.46 516.36 570.67566.45#5炉参数操作监视微机制表人:刘永胜2014.2.10 由调查表绘制折线图如下:分析:高再出口蛇管壁温频繁超限,限值再热汽温提高,运行不经济。
结论:燃烧工况差时会导致高再出口的水平烟温升高,从而导致高再出口蛇管壁温升高,为了使高再出口蛇管壁温不超限值,需要多投入减温水来降低壁温,十分的不经济且不安全。
五、目标确定小组以#3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月均超限56次为目标,预计可以解决#5炉主要问题的(143-56)/143×100%≈60%,小组成员一致认为解决主要问题的60%较为合理,所以小组活动目标定为#5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降低到月均(1-60%)×143≈57次。
制图人:梁国爱2014.2.15六、原因分析小组成员经过仔细调查分析,对造成#5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多的问题症结进行了查找分析,最终归纳并绘制树图如下:制图人:梁国爱2014.2.20七、要因确认为了找出以上末端因素中哪些是真正影响#5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序号末端原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标准负责人完成日期1 二次风压低调查机组运行氧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现场采集数据、对照标准规程规定氧量3%---5%胡永瑞2014.2.25以前确认一:二次风压低确认时间:2014年2月23日确认地点:#5炉集控室确认人:胡永瑞、确认方法:现场采集数据、现场验证确认标准:规程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二次风压的限值,但规定氧量3%----5%,确认过程:1 4.66 1.55 11 4.23 1.46 21 4.03 1.472 4.23 1.50 12 4.26 1.45 22 4.12 1.463 3.84 1.41 13 4.75 1.56 23 3.41 1.284 4.42 1.52 14 4.59 1.55 24 4.43 1.475 4.12 1.45 15 3.91 1.42 25 4.11 1.446 3.45 1.33 16 4.40 1.48 26 4.08 1.387 4.25 1.51 17 3.56 1.36 27 4.13 1.438 4.26 1.50 18 3.86 1.41 28 4.12 1.419 3.88 1.42 19 4.23 1.44 29 3.01 1.2310 4.01 1.46 20 3.55 1.45 30 3.99 1.47数据来源:#5炉参数操作监视微机分析:散布图的点子呈强正相关关系,说明二次风压高导致炉膛氧量高,反之则低。
所以调查氧量的数据是否达到运行规程的标准,可以充分反映出二次风压的调整是否满足运行规定。
编号采样时间采样数据1 8:00---8:10 3.70 4.04 4.32 4.16 4.132 8:10---8:20 4.53 4.05 3.79 4.13 4.123 8:20---8:30 3.88 4.02 3.81 4.49 4.164 8:30---8:40 3.71 4.35 4.02 3.73 4.235 8:40---8:50 3.65 3.42 4.11 3.94 4.496 8:50---9:00 3.98 3.92 4.13 3.29 3.817 9:00---9:10 4.16 3.98 4.32 4.06 4.308 9:10---9:20 4.11 4.01 3.92 3.92 3.469 9:20---9:30 3.96 4.02 3.95 4.39 3.7610 9:30---9:40 3.88 4.07 4.55 3.86 4.1311 9:40---9:50 4.44 4.08 4.02 3.64 3.7912 9:50---10:00 3.71 4.16 4.16 3.93 3.5613 10:00---10:103.654.33 4.11 4.02 4.05 14 10:10---10:20 3.89 3.64 4.12 4.31 3.79 15 10:20---10:30 4.03 4.32 3.84 4.13 4.32 16 10:30---10:40 3.48 4.02 3.96 4.01 3.98 17 10:40---10:50 3.91 4.22 4.41 3.98 3.94 18 10:50---11:00 4.02 4.15 3.50 4.03 4.72 1911:00---11:103.624.16 4.24 4.02 4.38 20 11:10---11:203.99 3.784.25 3.91 3.76数据来源:#5炉参数操作监视微机由调查数据绘制直方图如下:4.84.54.23.93.63.33.0TLMTUTL 3M 4TU5样本均值 4.013样本 N100标准差(组内)0.261928标准差(整体)0.264023过程数据组内整体氧量的过程能力X分析:直方图呈现正常理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