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肝癌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癌 患 者 血 浆 中的 c M t 平 明显 高 于 慢 性 肝 炎 患 者 和 正 常 人 群f P 0 5 肝 癌 组 织 中 的 c Me 水 平 明 显 高 于 慢 性肝 — e水 均 <. ) 0 — t 炎 组 织 和 正 常 肝 组 织 ( P O 5。结 论 :— t 肝 癌 组 织 及 血 浆 中呈 高 表 达 , 均 <.) 0 c Me 在 可能 与肝 癌 的 发 生 、 展 有 关 。 发
( 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 江 检验 科 , 肝 胆 外 科 , 通 2 6 0 ) 南 2 0 6
[ 摘
要 1 目的 : 究 肝 细 胞 生 长 因 子受 体 c Me 在 肝 癌 患 者 组 织 及 血 浆 中 的表 达 , 讨 c M t 肝 癌 发 生 、 展 研 — t ) 探 — e在 发
所 起 的作 用 。 方 法 : 肝 癌 及 慢 性 肝 炎 患 者进 行 调 查 , 且 设 立 正 常 对 照 组 , 用 酶 联 免 疫 吸 附法 检 测 各 组 血 浆 c Me 对 并 应 — t 水平 : 应用 半 定 量 R — C T P R法 和免 疫 组 织 化 学 法 分 别 检 测 各 组 肝 组 织 中 的 c Me mR A及 c M t 白的 表 达 。 果 : — t N — e蛋 结 肝
HU G H in AN a i ,WU Y e i jg upn f,C I We u2 A i a h
( e ate to l i lL brtr,2eat eto H p t ia p r n fCi c a oa y D pr n f eao l r D m na o m biy
The sudy f r t xpr s i n o pa oc e gr t o he e e so fhe t yt owt f c or r c pt r i h e un d is s h a t e e o n t e s r lan ts ue i te s wih pa i a c no a n pa i nt t he tc c r i m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肝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肝病治疗中的应
用备受关注。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脏器之一,其功能非常重要。
肝细胞是肝脏
的主要细胞类型,肝细胞生长因子可以刺激肝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促进肝脏再生和修复。
因此,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治疗肝病方面具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肝细胞生长因子可以增加肝细胞的数量,促进肝脏再生和修复。
在肝脏损伤或肝病恶化的情况下,肝细胞生长因子可以刺激肝细
胞的再生和生长,从而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
肝细胞生长因子还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代谢和解毒能力。
肝脏是
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能够代谢许多有害物质,使之变得
无害并排泄出体外。
肝细胞生长因子可以刺激肝细胞代谢和解毒
能力的提高,加快有害物质的代谢和排泄,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
作用。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
些研究表明,长期使用肝细胞生长因子可能会导致肝癌的发生。
此外,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治疗肝病时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
头痛、恶心、呕吐等。
因此,在使用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肝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严格掌握使用剂量和
时长,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对促进
肝脏再生和修复、提高肝细胞的代谢和解毒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在使用肝细胞生长因子时,需要注意其使用的剂量和时长,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探究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探究肝癌是一种以肝细胞为起源的癌症,它是全球第四大癌症死因。
肝癌的预后通常很差,因此,研究肝癌的发病机制以及探究潜在的治疗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是一个研究的热点,下面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简介生长因子是一类内源性蛋白质分子,它们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起关键作用。
生长因子分泌到周围的细胞或直接与受体结合,调控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如增殖、分化、凋亡等。
目前已知的生长因子有很多种,例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
生长因子的作用是通过结合相应的受体来实现的。
受体是负责接受生长因子信号的膜蛋白。
它们属于跨膜受体家族,通过膜内外的区域进行信号传递。
感受到生长因子的受体会成为激活状态,从而引发生物学反应。
二、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肝癌细胞的角度来看,它们的表达经常异常增加,这一现象与肝癌的发生和进展有关。
目前研究发现,EGF、FGF、HGF、IGF等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EGF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EGF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与EGF受体结合后,可以引起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促进肝癌的增殖和转移。
研究表明,EGF及其受体(EGFR)在肝癌中的表达量与肝癌的发生、病程、转移等密切相关。
因此EGFR被视为肝癌表面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2. FGF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FGF是另一种常见的生长因子,它的受体与制动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血管生成、调控肝癌转移等。
研究表明,FGF和其受体(FGFR)信号通路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HGF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HGF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可以通过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结合,促进肝癌的增殖和转移。
研究表明,c-met是一种重要的促进肝癌增殖和转移的信号通路,是新一代抗肿瘤药物的潜在治疗靶点。
肝癌的基因表达谱与生物标志物

肝癌的基因表达谱与生物标志物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
在肝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基因表达谱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肝癌的基因表达谱与生物标志物,并对其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基因表达谱分析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基因表达谱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细胞内各个基因的表达水平。
通过对肝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与肝癌发生相关的基因变化,从而揭示肝癌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过程。
肝癌的基因表达谱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因的上调与下调通过对肝癌组织与正常组织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以发现大量的与肝癌相关的基因在表达水平上发生明显变化。
一些促癌基因(如c-Myc、Ras等)可能会表达升高,而一些抑癌基因(如p53、p16INK4a 等)则可能会表达降低。
这些基因的变化,既反映了肿瘤细胞的异常生长特点,同时也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2. 细胞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肝癌的发生发展与多个细胞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
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以揭示肝癌细胞中细胞周期调控、凋亡逃逸、血管新生等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情况。
例如,Wnt/β-catenin、PI3K/AKT、Raf/MAPK 等信号通路在肝癌中的激活与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3. 生物学分类的建立和预后指标的发现通过对不同基因表达谱的聚类分析,可以将肝癌患者分为不同的亚型,并进一步探索每个亚型的疾病特点和预后表现。
例如,Shibuya等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将肝细胞癌分为三个亚型,发现不同亚型在转录因子活性、癌干细胞特性以及分子靶向治疗敏感性方面存在差异。
这种分类和预后指标的研究有助于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
二、生物标志物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生物标志物是指在生物体内可以测定的特定分子或指标,可用于诊断、疾病进展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方面。
肝癌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维普资讯
山东医药 20 年第 鲞 鱼 08 璺 塑
肝 素结 合 表 皮 生 长 因子 及 其 受 体 在肝 细胞 癌 中 的表 达 及 意 义
霍 亮, 李建 华 , 张 弓 , 文涛 , 永福 , 水军 李 赵 张
( 州大 学第一 附属 医院 , 南郑 州 4 05 ) 郑 河 50 2
[ 摘要] 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肝 素结合 表皮生长 因子 ( ・ G ) HBE F 及其受体 ( G R) 4 E F 在 6例肝 0例正常肝组织 中的表 达。结果 H - G BE F在 H C组织 、 C 癌旁及 正常肝组 织 中的平 均积分 光 密度分别 为 7 .7±84 、6 9 4 5 77 . 56 .5± . 3和 6 .6±60 , B E F在 H C中的表达与癌旁 和正常肝组织 比较均具 08 . 2 H .G C 有统计学差异 ( P均 < .5 。E F 0 0 ) G R在正常肝组织 、 癌旁肝组织和 HC C中的平均积分光 密度分 别为 7 .3± .3 88 8 1、 7 .7± .4和 6 . 3± .9 H C组织 和癌 旁组 织 E F 57 7 1 68 5 0 , C G R的表 达与 正 常肝组 织 相 比具有 有统 计学 差异 ( P均 <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人肝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_何勇

光蛋白的表达 , 用免疫组化方 法进一步 证实了 HGF 蛋白在细 胞中的 表达。 [ 3H] T 转导 HGF 的 肝细 胞的 DNA 合成明显增加 ( 转染 96 h 后 , [ 3H] TdR 掺入量为对照 组的 7 倍 ) 。PCNA 免疫组化 结果显示 转导 HGF 的肝细胞阳性率明显增加 , 肝细胞 增殖活 性增加。转 导 HGF 的肝 细胞抗 CCl4 损伤 的能力 明显增强 , 肝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 ( 83% 与 61% , P < 0 05) , 细胞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LT ) 、 K+ 的漏 出显著降低 ( 分别为 35 16 U L - 1 与 65 31 U L- 1, P < 0 01, 5 59 mmol/ L 与 6 02 mmol/ L, P < 0 01) 。 另外从转导的肝细胞提取的培养液可对其他非转染细胞起促增殖作用 , 而这种作 用可被 HGF 抗体封 闭 , 提示 HGF 可被转导的肝细胞分泌到培养液中 , 并且分泌的 HGF 具有活性。结论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 载体蛋白质类 ; 肝细胞 ; 基因转移 转染的 HGF 可 在肝细胞中表达并有促细胞分裂活性 , 而且转 染 HGF 后的肝细胞抗肝损伤能力增强。
[ 2, 3] [ 1]
GFP 的细胞发绿色荧光。细胞铺片作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 , HGF 多克隆抗体 1 50 稀释 , 采用 SABC 法进 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操作方法 按 SABC 试剂盒说 明书进行。PBS 代替一抗为对照, 阳性标准为胞浆 内棕黄色颗粒。 5 3H TdR 掺入法检测细胞 DNA 合成情况: 测定 DNA 合成前 24 h, 每孔加入 H TdR 185 kBq/ ml。测 定前用 PBS( pH7 4) 洗 2~ 3 次, 再加 0 25% 胰蛋白 酶和 0 02% 依地酸 ( EDTA) 混合液 ( 1 3) 消化, 待细 胞全部悬浮后, 将细胞收集于纤维滤纸上 , 红外线烤 干 , 置于微杯中 , 加闪烁液 , 用全自动液闪计数器计 数。以 cpm/ 孔代表3H T dR 掺入 DNA 的量。 6 PCNA 指 数的 检 测: PCNA 的免 疫 组 织化 学 ABC 法实 验操作方法见试 剂盒说明书。以一抗用 PBS 替代作为空白对照组。 实验结果判定 : PCNA 阳性染色呈棕黄色颗粒, 主要分布肝细胞核内。在显微镜下随机观察 10 个 视野 / 片 , 100 个 细 胞/ 个 视 野。按 下 列 公 式 计 算 PCNA 的指数 :
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Thrombin和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vnr ua u ci nmi [ ] A J P yilHer e tc l fn t n i c J . m h s at i r o e o
Ci h so ,2 0 r P y i l 0 8,2 4 3 :H 1 3 8 H1 4 6 c 9() 9一 0 .
质重构 及相 关 调 节 因子 变 化 的 研 究 [] 天 津 医药 , J.
2 1 3 ( ) 4 24 4 0 1, 9 5 : 5 - 5 .
[] 吕汝 西 , 家 卓 , 2 黄 刘 强. 状 动 脉 结 扎 制 备 大 鼠 心 肌 冠 梗死模 型 及 血流 动 力 学 检 测 [ ] 广东 医学 院学 报 , J.
心 肌 血 管 内皮 生 长 因 子 及 其 受 体 表 达 的 影 响 [] 中 国 J.
中西 医结 合 急 救 杂 志 , 0 9 1 ( ) 1 6 1 8 2 0 , 6 3 :4 — 4 .
si srt J . Am J P y i Her Cr P yi , e u as[ ] o hs l o at i h s l c o
南 宁 5 0 2 ) 3 0 1
( 西 医 科 大 学 附 属肿 瘤 医 院 广
摘 要 目的 : 究 凝 血 酶 ( ho i) 血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 ( GF 在 人 肝 细 胞 性 肝 癌 ( C 组 织 中 的 表 达 情 况 , 析 其 与 研 T rmb 和 n VE ) HC ) 分 HC 临床 病 理 特 征 的关 系 。方 法 : 用 Wetr lt 测 5 C 应 senbo 检 5例 HC C组 织 及 其 癌 旁 肝 组 织 中 T rmbn和 V GF蛋 白 的 表 ho i E 达 。结 果 : C组 织 中 Tho i HC rmbn和 VE F蛋 白的 表 达 水平 明显 高 于 癌 旁 肝 组 织 ( < O 0 ) 而 且 T rmbn和 V G G P .5 , ho i E F表 达 呈显著正相关( r一0 3 3 P <O 0 ) .3 , . 5 。HC C组 织 中 T rmbn的表 达 与有 无 门静 脉 癌 栓 有 关 (P< O 0 ) V GF的表 达 与 包 ho i .5 , E 膜 完 整 性 有 关 ( < O 0 ) ho i P . 5 。T rmbn高表 达 患 者 中位 生 存 时 间 显 著 低 于 低 表 达 患 者 ( < o 0 ) P . 5 。结 论 : ho i T rmbn和 VE F G 在 HC C组 织 中 的表 达 水 平 明显 升 高 , 两 者 的表 达 水 平 呈 正 相 关 , 示 两 者 在 HC 且 提 C的 发 生 发展 过程 中有 着 密 切 关 系 。
VEGF-B及其受体Flt-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a c
to
r
B
a n
d Its
e c e
p to
u
F it
n
1 in H
e p a
n le
,
tOc
e
l Ju l a
a
, ,
Ca
r c
u n
in
ij i n
om a
,
TA N G R Co
r re s
if e
n
g
,
Y U A N J ia
a u
i Q I S hu
u
i T IA N G E
—
S UN Cha
p le
s
f
l liv e
t is
.
f D if
s is
v iv a
e re n c e s
w a s
i n d is t r ib u t io
n
f VEG F B
te
—
d F it 1
te
,
w e re
a n a
—
d
in g t h e X
t
w a s u s e
te s t
.
K a p la pa
M e ie
r s u rv
iv
a
l
a n a
ly
u r
—
e m
p lo y e d t o
b e tw
e e n
e s t im a
s u r v
iv a l
s
a n
d the Lo g
a n
ra n
k t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质,以及钼靶对致密型乳腺,由于脂肪成分较厚,对腺体结构显示较差,造成钼靶诊断率降低,而超声对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明显提高PCM 的诊断准确率。
MRI 由于软组织分辨率高,对乳腺内部结构分辨率高,脂液性物质是PCM 特征性表现[6],脂液性物质在T1WI 呈高信号,在T2WI 呈高信号,在STIR 脂肪抑制像上呈低信号,较具特征性。
而MRI 不足之处是对钙化显示不佳。
因此,在临床上,对PCM 钼靶征象不典型或鉴别困难时,利用超声及MRI 联合诊断,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对诊断特别困难的病例,应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3.4治疗目前手术切除病灶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手术的选择应根据钼靶的表现,有时超声、MRI 及CT 也是一种补充,尤其是MRI 及MSCT [7]对分期有很大的帮助PCM 若能完全切除,基本不会复发[参考文献][1]罗志琴.浆细胞性乳腺炎钼靶X 线诊断(附15例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6,21(4):356-357.[2]周毅,马丽华,黄其敏.浆细胞性乳腺炎的X 线诊断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3):216-217.[3]闫少宁,平学军.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钼靶X 线表现[J].宁夏医学杂志,2007,29(8):706-707.[4]唐文,何山,郑轲,等.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11):810-811.[5]张梅,杨斌,李萍.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 线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J].医学研究生报,2011,24(4):390-394.[6]谭文莉,陆孟莹,黄学菁,等.MRI 在浆细胞性乳腺炎分期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4):492-495.[7]马海峰,王嵩,王夕富,等.浆细胞性乳腺炎MSCT 细化分型在临床治疗计划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2009,18(4):280-282.[收稿日期]2011-09-26*[作者简介]黄海静,女,汉族,生于1982年4月,江苏省南通市人,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学。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2012∶32(1)C-Met 蛋白是一分子质量为190ku 的异二聚体,由细胞外50ku 的α亚基和跨膜的145ku β亚基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
C-Met 受体包括3个功能不同的结构域,即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
α亚基肝癌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意义黄海静1*,吴月平2,蔡卫华2(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1检验科,2肝胆外科,南通226006)[摘要]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肝癌患者组织及血浆中的表达,探讨c-Met 在肝癌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
方法:对肝癌及慢性肝炎患者进行调查,并且设立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c-Met 水平;应用半定量RT-PCR 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肝组织中的c-Met mRNA 及c-Met 蛋白的表达。
结果:肝癌患者血浆中的c-Met 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患者和正常人群(均P <0.05)。
肝癌组织中的c-Met 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P <0.05)。
结论:c-Met 在肝癌组织及血浆中呈高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关键词]肝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免疫组织化学[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887(2012)01-0035-03The study for the expression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the serum and tissues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carcinomaHUANG Haijing 1*,WU Yueping 1,CAI Weihua 2(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2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Surgery ,the Third Hospital of Nantong ,Nantong 226006)[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c-Met)in the serum and tissues in pa -tients with hepatic carcinoma ,explore the role of c-Met in the tumori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human hepatic carcinoma.Methods :Study the patients with hepatic carcinoma or hepatitis ,and establish normal control group ,measure the plasma c-Met concentrations in them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The expression of c-Met mRNA and protein were detected in liver tissue of them by using 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plasma c-Met concent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carcinoma was high -er than those in hepatitis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P <0.05).The expression level of c-Met in hepatic carcinoma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hepatitis and normal hepatic tissue(P <0.05).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c-Met in the serum and tissues in pationts with hepatic carcinoma was high ,c-Met may be involved in the tumori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hepatic carcinoma.[Key words]hepatic carcinoma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verse transcrip -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mmunohistochemistry35··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1)和β亚基的胞外区作为配体识别部位识别并结合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而胞内区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
HGF与c-Met结合后使酪氨酸激酶活化,导致受体发生自身磷酸化,从而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1-2],促进细胞的运动,促进细胞间的黏附作用,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
大量的实验研究[3-4]表明,HGF/c-Met的表达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1材料和方法1.1组织标本收集2007年7月-2010年6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癌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30~36岁,平均49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科肝活检标本38例;正常对照组标本15例。
所有组织立即送检验科-80℃保存。
40例肝癌病例均经过病理证实。
38例肝活检标本均经过病理证实为慢性肝炎,15例正常对照组标本为肝良性肿瘤切除时为暴露肿瘤而切除的正常肝组织。
1.2血液标本收集上述40例肝癌患者静脉血;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科50例慢性肝炎患者静脉血,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20~60岁,平均41岁;50例健康体检者静脉血,其中男25例,年龄20~60岁,女25例,平均45岁,作为正常对照组(每例各收集10mL)。
1.3主要实验试剂检测人血清c-Met浓度的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总RNA提取试剂盒(Tiangen公司),Bu-Script RT KIT (Biouniquer公司),BU-Tap2×Master PCR Mix(Bi-ouniquer公司),兔抗人C-MET多克隆抗体(Santa Cruz公司)。
1.4引物RT-PCR引物由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提供。
C-Met引物序列如下:引物1:5’-TGTGCGTTC CCCATCAAATATGT-3’,引物2:5’-GTCCCAGCCA-CATATGGTCA-3’,引物3:5’-GAAGTCATAGGAA-GAGGGCATT-3’;内参照物β-actin引物:5’primer: 5’-CTCCGCAGGGTGTGATGGTG-3’,3’primer:5’-AGAAGGGCGTGCTGAGAAGTTGA-3’。
C-Met及β-actin引物扩增产物长为674bp及307bp。
1.5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按照说明书配制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c-Met酶标单克隆抗体工作液。
分别将标本和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按照顺序加入反应孔,室温孵化2h。
抽吸后洗涤,加入c-Met酶标单克隆抗体,室温孵化2h。
抽吸洗涤,加入显色液,避光、室温孵化30min。
测OD值,c-Met浓度与OD450成正比,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标本中的c-Met浓度。
1.6RT-PCR总RNA的提取用总RNA提取试剂盒对肝癌组、慢性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总RNA的提取。
把提取的RNA逆转录合成cDNA。
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应:在PCR专用Ep管中依次加入下列试剂:DNA模板、2×Tap Master Mix、引物1(10μM)、引物3(10μM)、ddH2O。
将上述混合液置PCR仪(PTC-200型)上,在93℃预变性5min,进入循环扩增阶段:94℃30s→55℃30s→72℃30s,循环30次,再以第1次PCR 产物为模板,用引物1,引物2进行第2次多聚酶链式反应:94℃30s→55℃30s→72℃30s,循环30次,PCR产物电泳检测,紫外灯下观察并记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