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人介绍

合集下载

安徽文化100名人

安徽文化100名人

安徽100位文化名人安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大省:徽山皖水孕育出来的徽派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进程中是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

各朝各代的文学、学术以及科技名人对人类历史的前进,也曾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其中不乏曾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学者等等,历史上的安徽可谓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为您了解安徽的文化历史名人,加深对安徽的认识。

遴选出安徽历史上100位文化名人:1、管仲(?—前645)名夷吾,一称敬仲,颍上人。

春秋时期政治家,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今存有《管子》一书。

2、老子(生卒不详)传说为李氏,名耳,字伯阳,或称即老聃,涡阳人,一说河南鹿邑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今存有《老子》一书。

3、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人,一说河南商丘人。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

著有《庄子》一书。

4、文翁(生卒不详)庐江人。

西汉教育家,曾任蜀郡守,创立官学,大兴教育,风气影响全国,垂范后世。

5、刘安(约前179—前122)寿县人。

西汉思想家、文学家。

袭封淮南王。

善鼓琴,尤工词赋,曾集宾客编写《淮南子》一书。

6、桓谭(约前20—56)字君山,淮北人。

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又好音律,善鼓琴。

著有《新论》29篇。

7、华佗(约141—208)又名旉,字元化,亳州人。

东汉医学家,精通诸科,以创“麻沸散”和“五禽戏”闻世。

8、曹操(155—220)字孟德,亳州人。

东汉末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有治才,精兵法,又善诗文,开启独具风骨的建安文风。

著有《魏武帝集》。

9、曹丕(187—226)字子桓,亳州人。

三国时期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善诗文,尤擅文学批评,所著《典论》开中国文学批评之先河。

10、曹植(192—232)字子建,亳州人。

三国时期文学家,诗文冠当世,尤工五言诗,与父操、兄丕并称“三曹”。

著有《陈思王曹植集》。

11、嵇康(223—262)字叔夜,濉溪人。

三国时期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

安徽名人

安徽名人

安徽名人胡锦涛:原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安徽绩溪人吴邦国: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安徽肥东人李克强: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安徽定远人汪洋: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安徽宿州人王胜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安徽宿州人刘奇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长,安徽宿松人汪光焘:原中共中央委员建设部部长安徽休宁人储波:原中共中央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安徽桐城人王珉:辽宁省委书记安徽淮南人赵正永,陕西省委书记。

安徽马鞍山人。

骆惠宁:青海省委书记安徽当涂人罗世谦: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上海市委副书记安徽望江人乔传秀:女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浙江省委副书记安徽寿县人王华元:原广东省委副书记安徽宣城人(落马死缓)曹洪兴:原贵州省委副书记安徽全椒人杨多良:原安徽省政协主席安徽颖上人程幼东:黑龙江省副省长安徽宁国人胡晓华:辽宁省副省长安徽泾县人张来武: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安徽铜陵人周坚卫: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安徽铜陵人王厚宏:海南省常务副省长安徽宁国人江泽林:海南省三亚市委书记安徽安庆人张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安徽萧县人贾成炳:中央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安徽合肥人李从军:中宣部副部长安徽六安人袁贵仁:教育部副部长安徽固镇人蒋作君:卫生部副部长安徽怀宁人张穹: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安徽蚌埠人张俊九:中共中央委员中国全国总工会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安徽阜南人倪岳峰: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安徽岳西人袁曙宏: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安徽舒城人鲁炜:新华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安徽巢湖人崔济哲:新华社副社长安徽萧县人李家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安徽肥西人刘德培: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安徽阜南人洪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安徽金寨人车俊:河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安徽巢湖人郑少三: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安徽凤阳人孙安华:江苏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安徽长丰人徐立全: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安徽合肥人叶冬松: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安徽无为人沈北海: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安徽无为人詹夏来:安徽省委常委、芜湖市委书记安徽怀宁人军界:洪学智:上将(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总后勤部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安徽金寨人孙大发:上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党委副书记,安徽金寨人王克:上将安徽萧县人原总后勤部部长丁文昌:上将安徽宿州人原空军政委温宗仁:上将安徽巢湖人原军事科学院政委李伦:中将安徽巢湖人原总后勤部副部长沈荣骏:中将安徽合肥人原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原神舟一号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现中国航天基金会名誉副会长周衣冰:中将安徽巢湖人原北京军区司令员郑贤斌:中将安徽庐江人原成都军区副政委韩德彩:空军中将安徽凤阳人原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段曙光:中将安徽潜山人原新疆军区副司令员陈传阔:武警中将安徽淮南人原武警部队副司令员辛明:空军中将萧县人原空军指挥学院政委徐承栋:芜湖人中将空军副政委(现任)曾任空军政治部主任温光春:肥东人中将后勤部副部长(现任)徐承云:肥东人中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现任)汪致远:嘉山(现明光市)人中将总装备部副主任(现任)夏长法:中将安徽定远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指挥(现任)组建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安徽历史名人

安徽历史名人

安徽历史名人全集先秦两代管仲庄子甘罗陈胜范增英布张良文翁桓谭桓荣范滂华陀左慈刘馥三国魏晋曹操周瑜小乔桓范曹洪曹仁鲁肃吕蒙曹真曹丕曹植嵇康王蕃刘伶恒温桓伊戴逵南北朝何尚之何敬容隋唐耿询汪华汪伦张籍李绅杜荀鹤陈抟曹霸五代十国朱温朱友贞杨行密宋陈翥包拯高太后李公麟方腊吕本中宗杲张孝祥罗愿吕祖谦吴潜胡仔胡舜陟毕昇梅尧臣鲁宗道元明朱升李善长汤和朱元璋常遇春徐达胡惟庸蓝玉沐英朱棣朱权程繁政汪机傅友德邓愈何震胡宗宪朱有汪道昆许国程大位戚继光注迁讷左光斗胡正言阮大铖吴应箕清萧云从汤鹏杨光先弘仁方以智钱澄之查士标汪昂施闰章梅清梅文鼎张英戴名世方苞方观承张廷玉汪士慎程兰如刘大戴震鲍廷博姚鼐罗聘邓石如曹振镛王贞仪高朗亭包世臣郑复光姚莹王茂荫张乐行张守禹程长庚胡光墉年羹尧李鸿章张树声刘瑞芬孙家鼐丁汝昌刘铭传汪莱近代杨文会周馥吴汝纶杨月楼孙多森程家柽吴樾范传甲施从云吴谷宋玉琳张汇滔倪映典韩伯棠詹天佑李经方段祺瑞周学熙倪嗣冲徐谦许世英叶春善柏文蔚杨小楼王揖唐张敬尧陈独秀冯玉祥孙多钰方振武朱蕴山刘文典梅光迪当代黄宾虹柏文蔚汪孟邹方振武王亚樵张治中陶行知胡适张恨水朱光潜陈延年王步文林散之李克农阿英田间蒋光慈乔年刘开渠戴安澜王稼祥赵朴初吴作人张曙黄镇侯学煜姚依林杨振宁邓稼先严凤英胡锦涛吴邦国李克强先秦:老子 (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聃,今安徽亳州市涡阳县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

曾出任周朝守藏室的史官(图书馆馆长),后弃官归隐。

传说老子归隐时骑青牛路经函谷关,函谷关守令请求老子著书,于是有《老子》五千多言留于后世。

《老子》即《道德经》,分“道”与“德”两部分,基本反映了老子的思想。

道是“无”,但这个“无”并非不存在,道是“虚”,因其有巨大的包涵性。

“德”就是得到道。

小国寡民是老子道在社会的再现。

老子的道家思想开启了中国几千年来崇尚自然,努力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内涵。

庄子 (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著名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安徽近现代名人

安徽近现代名人

近现代名人‎(1823-1901):清合肥人,字少荃,道光进士,洋务派领袖‎。

1853年‎办团练抵抗‎太平军,1858年‎入曾国藩幕‎,襄办营务,1861年‎编练淮军,在他主持下‎,淮军逐步实‎现了近代化‎,先后镇压了‎太平军、捻军,最后成为清‎政府国防军‎主力。

1862年‎升任江苏巡‎抚,1865年‎为两江总督‎,1867年‎授湖广总督‎,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派‎领袖。

自60年代‎开始,先后开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主要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等‎企业,利用海关税‎收购军火和‎军舰,创立北洋水‎师学堂,主持向海外‎派遗留学生‎活动,建立北洋海‎军。

有《李文忠公全‎集》。

(1836-1895):清庐江人,字雨亭,海军提督。

参加淮军后‎随从刘铭传‎镇压太平军‎、捻军,升任参将,1874年‎李鸿章筹办‎海军,1875年‎受命赴英国‎购买军舰。

归国后即统‎领北洋水师‎,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率舰队护送‎运兵船只到‎鸭绿江口,回程时于大‎东沟海面突‎遭日舰队截‎击,发生黄海海‎战,他指挥应战‎,重创日寇两‎舰,1895年‎日寇以海陆‎两军围攻威‎海卫,他因力战失‎利拒绝投降‎而自杀。

(1836-1895):肥西人,字省三,号大潜山人‎,淮军名将,抗法英雄,台湾首任巡‎抚。

1854年‎为对抗太平‎军在乡办团‎练,1862年‎编为李鸿章‎淮军,开赴上海镇‎压太平军,升参将,所部号“铭军,为淮军主力‎之一,1864的‎以功升至直‎隶提督。

1884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抗击法军八‎个月,取得胜利。

1885年‎台湾设省,被任命为第‎一任台湾巡‎抚,在台湾修铁‎路、开煤矿及新‎式学堂,筹划加强军‎事防务,对开发台湾‎多有贡献。

著有《刘壮肃公奏‎议》等。

(1861-1919):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县人,铁路工程师‎。

安徽名人录

安徽名人录

安徽名人录皋陶: 安徽六安东夷族首领舜时被任为掌管刑法的官中华民族的法律之祖被孔子列为上古“四圣”之一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谥敬仲。

安徽颍上县人。

老子-生卒年不详。

名耳,字伯阳,谥号聃。

生活于春秋后期,楚国相县曲仁里人(今涡阳人,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

战国时蒙(今属安徽蒙城,一说河南商丘和山东曹县)人。

甘罗 ; 战国末期下蔡(今属颍上县甘罗乡)人。

秦左丞相甘茂之孙。

12岁为秦相吕不韦家臣。

秦使张唐去燕国为相,唐因曾为秦昭王讨伐赵国,恐路讨赵国时赵王挟恨报复。

吕不韦亲请张唐,仍不肯出使。

甘罗别出奇讨,先以利害说服张唐,又逢愿为秦为大使赴赵,说服赵王,先割五城与秦,以广河间,再联秦攻燕,取得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30城,献11城给秦。

由于是甘罗深受嘉许,封为上卿。

死后葬于颍上城东35华里的颍水河畔,今穆岗子南侧。

陈胜;(?~前208)字涉。

阳城(今属安徽固镇县人,一说河南登封东南)人。

范增;(前277~前204)西汉居巢(今安徽巢湖市人,一说安徽桐城)人。

英布;(?~前195) 秦时六县(今六安县)人。

少受黥刑,又称黥布。

初为骊山役徒,修筑秦始皇陵墓。

秦末率骊山刑徒起义,响应陈胜、吴广。

寻归附项梁,从项籍救赵,渡河击秦军,获巨鹿大捷。

常为军中先锋,威震一时。

秦亡后,项羽封其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县城北)。

楚汉战争中归汉,以淮南之众与韩信、彭越会师,灭项羽于垓下。

封淮南王。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因韩信、彭越相继被杀,遂举兵反汉,战败逃亡江西,为长沙王吴臣诱杀。

张良;(?~前189)字子房。

秦城父(今属安徽亳州市)人。

华陀;(?~208)又名旉,字元化。

东汉末年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

左慈;字元放。

庐江郡(郡治今潜山县)人。

东汉末年著名方士。

旧方志称其在“天柱山精思学道,得石室丹经”。

为曹操军吏时,常在酒宴中摄取菜肴作乐,曾当众多宾客之面,即时钓苏州松江鲈鱼,取得四川生姜,并寄语川中购缎人增加购数,灵验如神。

安徽历史名人

安徽历史名人

洪学智(1913~2006)1913年2月2日生于河南商城县汤家汇(今属安徽省金寨县).1929年3月参加赤城县游击队。

同年5月参加商(城)南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随起义军编入红军第一军独立旅第五团。

933年7月起历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二师、九十三师和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等作战。

1935年5月随部参加长征,之后随红四方面军南下进入川康边。

1946年1月起历任辽西军区副司令员、黑龙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等职,参加四平保卫战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战役。

1948年11月起历任第四十三军军长、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率部参加了辽沈、平津、湘赣、广州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协助彭德怀指挥第一至第五次战役。

1951年6月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员,领导反"绞杀战"等斗争,出色完成后勤保障任务,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1977年起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

参与领导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

王稼祥(1906--1974)原名嘉祥,又名稼蔷,泾县人。

1930年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和《红旗》、《实话》总编辑,苏区中央局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4年参加长征。

遵义会议会后任中央三人军事小组成员。

1937年赴苏联,任中共驻第三国代表。

次年回国,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席和军政学院院长。

建国后,曾首任驻苏联大使,后历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长,全国政协常委,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七、十届中央委员,著述集为《王稼祥选集》。

安徽历史名人

安徽历史名人

安徽历史名人安徽,一个位于中国东部的省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名人,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为安徽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安徽历史名人。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安徽籍的当代文学大师贾平凹先生。

贾平凹,生于1952年,安徽霍山县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

他的作品充满哲思,深邃动人,被誉为“大地的泪点、心灵的共鸣、生活的映像”。

贾平凹的小说《废都》、《怀念狼》等作品深刻反映了中国乡村的沧桑变迁和人性的悲欢离合,影响深远,堪称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其次,我们还应该了解清代著名思想家王念孙。

王念孙,字法堂,号钓翁,安徽合肥人,生于清康熙年间。

他是一位思想家、经学家,与程朱理学、阳明心学齐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念孙的主要学术著作有《南学集义》、《南学日记》等,弘扬了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强调人的本性善良,主张“知行合一”,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古代文化名人。

另外,就让我们回顾一下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芝田,生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安徽怀宁人。

他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被称为“本草纲目之父”。

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药学著作之一,对中国传统药物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中国药物学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还在医学实践中提出了“依方名不依病机”的理论,对后世的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最后,让我们一起怀念安徽籍革命烈士郭沫若。

郭沫若,原名郭殿阁,安徽芜湖人,生于1892年。

他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考古学家、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者之一。

郭沫若的主要文学作品有《古体诗选》、《灵山》等,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巨匠。

他还是中国现代诗歌运动的开创者之一,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总的来说,安徽历史名人众多,每一位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安徽名人

安徽名人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 庐江舒县人[1] 。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 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 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 交好,2赴丧,以中护军 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 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 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 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 阳),年仅36岁。
管仲(公元前719-[1] 公元前645年),姬姓,管 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2] 。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 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 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 驱”、[3] “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 “华夏第一相“。大唐李靖有云“若乐毅,管仲, 诸葛亮,战必胜,守必固,此非查天时地利,安能 迩忽?”,[4]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1] ),字孟德,一名吉利, 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 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2] ,三国中曹魏 政权的奠基人。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 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 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 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 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名人介绍
主讲人:白冰
• 老子、庄子、管仲、曹操、曹植、曹丕、周瑜、 • 大乔、小乔、包拯、朱元璋、李鸿章、华佗、海子、 • 丁汝昌、李鸿章、陈独秀、胡适、朱光潜、程长庚、 • 李克农、冯玉祥、陶行知、孙立人、段祺瑞、詹天佑、 • 胡锦涛、李克强、杨振宁、吴邦国、王稼祥、 • 王祖贤(祖籍)、成龙(祖籍)、费玉清(祖籍)、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
苦县厉乡曲仁里人,[1]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 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 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 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 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革命后期
• 在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 为右倾机会主义,对农民、城市小资 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 其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国 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 • 1929年11月,因为他在中东路问题上 发表对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而被开除 党籍。 • 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 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 • 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 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 于四川江津。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 中逝世
•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 号实庵,安徽怀宁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 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 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革命前期
• 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 习, 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 清言论被书院开除。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 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 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 •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 年后改名《新青年》)。 • 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 义。1920年初潜往上海,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 首先成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 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 主要创始人之一。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虽然没有出席,但被选 为中央局书记。
道家思想
• • • • • • • • • • • • •
道生一 无极:道; 太一:炁; 两仪:阴、阳; 一生二 三宝:精、气、神; 三才:天、地、人; 二生三 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五行:金、水、木、火、土; 六合:上、下、东、南、西、北; 三生万物 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八卦:乾、坤、艮、兑、震、巽、坎、离; 九宫: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 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 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他创办的 《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 整一代人。
• 所谓一个表率,是说他一生一心为公,光明磊落,丝毫不 搞阴谋诡计,不以权谋私,即使在艰苦困顿的晚年,他不 接受敌人的馈赠,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刚强骨气和高尚人 格。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生毫不妥协,坚决地揭露和批 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和社会种种弊病,代表了社会 良心,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
后世评价
• 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近来随着越来越 多的史料出现,对这位清末重臣也逐渐评价多元化。 • 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 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以义和团叛 乱挟持清廷为外交借口,不割地而平息事件。 • 英国及美国对李鸿章最为著名的评价:不仅是中国在当代所孕育的最 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纪中 最为独特的人物。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 的战役中为国家做出了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 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 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其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 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 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1901年)本名章桐,字渐甫
或子黻,安徽合肥人。名字出自《周易·渐卦》“鸿 渐于陆”,号少荃(泉),汉族人,世人多尊称李中 堂,李傅相,亦称李合肥,被西方人称呼为“东方的 俾斯麦”。其先祖本姓许,从江西湖口迁至安徽省庐 州府合肥县。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将次子慎所过继 给姻亲李心庄。李家到李鸿章高祖时,终于勤俭致富, 有田二顷。父亲李文安(1801年-1855年)经多年苦 读,终于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 同榜进士,使李氏家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