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100名人

合集下载

安庆的历史名人

安庆的历史名人

安庆的历史名人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安庆的历史名人,这些你肯定知道陈独秀(1879-1942)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人之一,“五四运动”总司令。

安徽安庆怀宁人,中共“一大”至“五大”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历任中央执行委员长、总书记。

邓稼先(1924-1986)物理学家,“两弹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安庆怀宁人。

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

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生于1964年3月24日,安庆怀宁人,在农村长大。

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

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

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9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张恨水(1895-1967)现代着名作家。

安庆潜山人。

其代表作品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等。

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

张恨水是着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

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

安庆桐城人。

中国着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邓石如(1739-1805)清代着名书法家、篆刻家。

安庆怀宁人。

精四体书,有《完白山人印谱》等行世。

李公麟(1049-1106)北宋中国第一画家。

字伯时,号龙眠居士。

庐江郡舒州(今安庆桐城)人。

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

安徽简介

安徽简介

1.安徽简称“皖”:源于春秋时期古皖国,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又称皖山。

2.徽商:徽商文化是安徽的骄傲,也是中国和世界的骄傲,300年前,古老的徽州大地上,曾经上演过一幕徽商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历史剧,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并不是指所有安徽商人)。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

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3.A.徽商流长的原因:1、与日俱增的人口和山多地少的客观环境压力,这正如明嘉靖年间微州一村妇所说的:“吾郡在山谷,即富者无可耕之田,不贾何待。

”2、丰富的物产、便捷的水路交通刺激徽人经商;3、徽人思变精神的内部动力加上当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外部契机。

而其三者,最主要的也是最本质的是徽人的思变精神。

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打破“重农抑商”,冲破世俗偏见,才使许多徽民变为徽商,与正是这种转变才产生了徽商的鼎盛。

B. 徽商产生条件1、古徽州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

汉代前人口不多,而晋末、宋末、唐末及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潮,给皖南徽州送来了大量人口,人口众多,山多地少,怎么办?出外经商是一条出路。

2、丰富资源促进了商业发展。

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和外地粮食。

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运的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绿名品。

外出经商主要是经营盐、棉(布)、粮食等。

3、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

4、明清是我国商品经济较发展的时期,明清已有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徽商鼎盛之时。

4.徽文化: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六安市历史名人

六安市历史名人

六安市历史名人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名人。

这些名人在各个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为六安市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学领域
六安市历史名人之一是明代文学家徐祯。

徐祯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官员,他的代
表作品《采菱赋》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徐祯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
卓越的成就,还在官场上表现出色,被誉为“文武全才”。

他的文学成就为六安市的
文化传统增添了璀璨的一笔。

历史学领域
另一位六安市历史名人是清代史学家钱大昕。

钱大昕是清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
著有《明史疏证》等重要著作,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有着深远影响。

钱大昕不仅在学术
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在地方政务上有出色表现,被誉为“精研明史、治民有方”。

他的学术贡献为六安市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美术领域
六安市还涌现出著名的画家李可染。

李可染是20世纪著名的中国画家,擅长山水画,作品被誉为“可染山水”。

他的画风清新脱俗,独具匠心,深受人们喜爱。

李可
染的艺术成就为六安市的美术事业增添了瑰丽色彩。

这些六安市历史名人在各自领域的杰出成就,为六安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增
添了独特的光彩,他们的影响力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永存于人们心中。

安徽名人馆导游词第六展区

安徽名人馆导游词第六展区

安徽名人馆导游词第六展区
摘要:
一、安徽名人馆简介
二、第六展区的主题和内容
三、第六展区的重点展示人物
四、第六展区的特色与亮点
五、参观第六展区的建议
正文:
安徽名人馆是一座集历史、文化、教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致力于展示安徽自古以来涌现出的杰出人物和特色文化。

馆内从远古、秦汉、唐宋元明清到民国、新中国,汇聚了八百多位安徽名人及特色文化风采。

初步计划展出安徽名人超过800 位,其中重点展示100 多位。

除了安徽籍的名人外,在安徽留下重要足迹的人物也会展出。

在安徽名人馆的第六展区,主题为“文化名家”,主要展示的是安徽籍或在安徽留下重要足迹的文化名家。

这一展区重点展示的人物包括古代文人墨客、现代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等,他们为安徽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第六展区,你可以看到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这些作品都出自安徽文化名家之手。

此外,展区还展示了安徽籍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如黄宾虹、刘海粟等人的画作,以及安徽籍教育家陶行知、陈独秀等人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成果。

第六展区的特色与亮点在于通过实物、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安徽文化名家的精神风貌和成就。

在这里,你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生平事迹,感受他们为文化事业付出的努力和执着。

同时,展区还设有互动环节,让游客更加直观地体验安徽文化的魅力。

参观第六展区时,建议你带着一颗探索和敬畏之心,去欣赏那些珍贵的文物和作品,了解这些文化名家背后的故事。

同时,可以尝试参与互动环节,亲身体验安徽文化的韵味。

安庆的历史名人

安庆的历史名人

安庆的历史名人,这些你肯定知道陈独秀(1879-1942)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人之一,“五四运动”总司令。

安徽安庆怀宁人,中共“一大”至“五大”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历任中央执行委员长、总书记。

邓稼先(1924-1986)物理学家,“两弹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安庆怀宁人。

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

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生于1964年3月24日,安庆怀宁人,在农村长大。

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

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

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9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张恨水(1895-1967)现代著名作家。

安庆潜山人。

其代表作品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等。

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

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

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

安庆桐城人。

中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邓石如(1739-1805)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

安庆怀宁人。

精四体书,有《完白山人印谱》等行世。

李公麟(1049-1106)北宋中国第一画家。

字伯时,号龙眠居士。

庐江郡舒州(今安庆桐城)人。

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

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

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

邮票上的安徽名人

邮票上的安徽名人

邮票上的安徽名人作者:苏芃芃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第11期摘要:安徽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安徽籍的名人对中国甚至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宣传这些安徽名人,中国邮政发行了多套相关的邮票及邮品。

这些邮品题材多样,设计独具匠心,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关键词:安徽;名人;邮票安徽简称“皖”,于1667年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的首字,省会合肥,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安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纵观历史,出生于安徽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层出不穷,他们都对中国甚至世界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名人多次登上我国的“国家名片”。

安徽拥有丰富的道教资源,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老子(约前571—前471),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安徽省涡阳县郑店村,另一说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

他是伟大的思想家,被道教尊为教祖。

庄子(约前369—前286),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也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

2000年11月11日发行2000-20“古代思想家”(T)邮票,全套6枚,其中第3枚和第4枚分别为老子和庄子。

安徽诞生了许多三国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这些人物多次登上我国邮票,具体包括:①1992-9《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三组)》(T)邮票。

1992年8月25日,为了反映中华民族伟大的古典文学遗产,邮电部发行了1992-9《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三组)》(T)邮票,全套4枚。

第3枚《蒋干盗书》,画面中睡在床上的人是东汉末年的名将周瑜。

他是庐江舒(今合肥庐江舒县)人,曾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

②1994-9《中国古代文学家(第二组)》(J)邮票。

1994年6月25日发行的1994-9《中国古代文学家(第二组)》(J)邮票,第2枚为《曹植》。

安徽100位历史文化名人之画家类人物简介

安徽100位历史文化名人之画家类人物简介

安徽100位历史文化名人之画家类人物简介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号梅壑散人,懒老。

安徽人,流寓江苏扬州。

明末生员,家富收藏,故精鉴别,擅画山水,为海阳四家之一。

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

与孙逸、汪之瑞、僧弘仁等书画家一起被称为''新安四家''。

渐江(1610-1664年),俗姓江,名韬、舫,字六奇、鸥盟,为僧后名弘仁,自号渐江学人、渐江僧,又号无智、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是新安画派的开创大师,和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为''海阳四家''。

他兼工诗书,爱写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于时,属''黄山派'',又是''新安画派''的领袖。

萧云从(1596-1673) ,字尺木,号于湖老人、无闷道人、默思。

安徽芜湖人,明末清初芜湖著名画家,姑孰画派创始人。

其父肖慎余,为明乡饮大宾,懂绘画。

云从幼而好学,''笃志绘事,寒暑不废''。

丁云鹏(1547-1628)明代画家。

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

天启五年尚在作《白马驭经图》,瓒子,詹景凤门人。

书法学钟、王。

画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无不精妙。

白描酷似李公麟,丝发之间而眉睫意态毕具,非笔端有神通者不能也。

供奉内廷十余年。

他与董其昌、詹景凤诸人交游,故流传作品多有董其昌、陈继儒等人的题赞。

董其昌赠以印章,曰''毫生馆''。

其得意之作,尝一用之。

江南春扇,伙溪渔隐图。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

字伯时,号龙眠居士。

汉族,安徽桐城人。

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

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

李公麟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

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维摩诘图》等。

安徽介绍ppt

安徽介绍ppt
安徽因春秋时 期有古皖国和 境内的皖山、 皖河而简称"皖 "省会合肥,位 于中国大陆东 部,属于华东
地区.
安徽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 腹地。
地形地貌
• 地势由山地核心向 谷地渐次下降,山 地多呈北东向和近 东西向展布,其中 最高峰为黄山莲花 峰海拔1873米。
名字、气候
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 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
道教:老子的诞生地---道教祖庭天静 宫,庄子,齐云山
伊斯兰教:宋元时期传入
基督教:清末传入,教堂、慈善机构。
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
黄山、西递和宏村古民居群、京杭大运河(通 济果一新下河)
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 一奇山。 •千古名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胡光墉
• 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 名顺官, [1] 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 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 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 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 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 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 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 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 并做情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 告左宗棠。备受欢迎时,官居二品,赏穿黄马 褂。
凤阳花鼓
•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 花鼓”、“花鼓小锣”、“双 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 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 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 汉族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 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 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凤 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汉族民间 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 绝”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100位文化名人安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大省:徽山皖水孕育出来的徽派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进程中是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

各朝各代的文学、学术以及科技名人对人类历史的前进,也曾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其中不乏曾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学者等等,历史上的安徽可谓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为您了解安徽的文化历史名人,加深对安徽的认识。

遴选出安徽历史上100位文化名人:1、管仲(?—前645)名夷吾,一称敬仲,颍上人。

春秋时期政治家,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今存有《管子》一书。

2、老子(生卒不详)传说为李氏,名耳,字伯阳,或称即老聃,涡阳人,一说河南鹿邑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今存有《老子》一书。

3、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人,一说河南商丘人。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

著有《庄子》一书。

4、文翁(生卒不详)庐江人。

西汉教育家,曾任蜀郡守,创立官学,大兴教育,风气影响全国,垂范后世。

5、刘安(约前179—前122)寿县人。

西汉思想家、文学家。

袭封淮南王。

善鼓琴,尤工词赋,曾集宾客编写《淮南子》一书。

6、桓谭(约前20—56)字君山,淮北人。

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又好音律,善鼓琴。

著有《新论》29篇。

7、华佗(约141—208)又名旉,字元化,亳州人。

东汉医学家,精通诸科,以创“麻沸散”和“五禽戏”闻世。

8、曹操(155—220)字孟德,亳州人。

东汉末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有治才,精兵法,又善诗文,开启独具风骨的建安文风。

著有《魏武帝集》。

9、曹丕(187—226)字子桓,亳州人。

三国时期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善诗文,尤擅文学批评,所著《典论》开中国文学批评之先河。

10、曹植(192—232)字子建,亳州人。

三国时期文学家,诗文冠当世,尤工五言诗,与父操、兄丕并称“三曹”。

著有《陈思王曹植集》。

11、嵇康(223—262)字叔夜,濉溪人。

三国时期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

正始文学代表人物,竹林七贤之一。

著有《嵇中散集》12、刘伶(生卒不详)字伯伦,濉溪人。

魏晋之际玄学家,力倡“无为之化”,为竹林七贤之一。

又以嗜酒闻名,作有《酒德颂》。

13、王蕃(228—266)字永元,庐江人。

三国时期天文历算学家,曾确认一年为365.25天,回归线为24度。

著有《浑天图记》、《浑天象注》。

14、戴逵(?—396)字安道,濉溪人。

东晋画家、雕塑家。

擅画山水人物。

所塑瓦官寺《五世佛》,首创中国雕塑夹纻技术。

15、曹霸(约704—770)亳州人。

唐画家,擅画马,尤以鞍马为妙。

代表作有《逸骥图》、《九马图》、《人马图》等。

16、张籍(约768—830)字文昌,和县人。

唐诗人,擅乐府,与王建并称“张王乐府”。

著有《张司业集》。

17、曹松(约830—903)字梦征,潜山人。

唐诗人,擅长铸字炼句。

著有《曹梦征诗集》。

18、杜荀鹤(846—907)字彦之,石台人。

唐诗人,擅采近体,通俗切理,自成一家。

著有《唐风集》。

19、冯延巳(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寿县人,一说扬州人。

五代时期诗人、官员。

工诗词,擅乐府。

著有《阳春集》。

20、陈抟(?—989)字图南,号扶摇子,亳州人。

五代宋初道士。

精通百家,尤好《周易》,作有《无极图》、《先天图》。

其学说经宋人推演成理学重要组成部分。

21、陈翥(982—1061)字子翔,号虚斋,铜陵人。

北宋学者。

潜心研究油桐竹桑等,所著《桐谱》是我国第一部泡桐专著。

22、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人。

北宋诗人、官员。

诗作深远古淡,间出奇巧,一改靡丽时习。

著有《宛陵先生集》。

23、杜默(生卒不详)字师雄,和县人,一说山东鄄城或泰安人。

北宋诗人。

诗作多不守格律,后人因称“杜撰”。

著有《杜师雄诗》。

24、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人。

北宋画家。

书工行楷,画擅白描,鞍马、佛像、山水、人物,被推为宋画第一。

25、朱弁(1085-1144)字少章,婺源人。

南宋文学家。

诗文直追前代,著有《聘游集》、《曲洧旧闻》、《輶轩唱和集》等。

26、程大昌(1123-1195)字泰之,休宁人。

南宋学者。

笃学多才,精于考证,著有《禹贡山川地理图》、《禹贡论》等。

27、朱熹(1130-1200)字元晦,晚年号晦翁,又号紫阳先生,婺源人。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宋明理学代理人物。

28、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和县人。

南宋词人。

作品风格豪放,为南宋词坛“双璧”之一,著有《于湖集》、《于湖词》。

29、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凤台人。

南宋理学家。

学主明理躬行,开浙东学派之先声。

著有《东莱吕太史集》等。

30、朱升(1299-1370)字允升,号枫林,休宁人。

元末明初学者。

精于经学,擅长训诂,著有《枫林集》。

31、程敏政(1444-1499)字克勤,号篁墩,休宁人。

明学者。

学问渊博,著有《篁墩文集》、《新安文献志》等。

32、汪机(1463-1539)字省之,祁门人。

明医学家。

善用参芪,医治瘟疫尤有奇验。

著有《医学原理》、《治痘图方》等。

33、吴廷翰(1491-1559)字嵩柏,无为人。

明学者。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影响及于日本。

著有《吴廷翰集》等。

34、汪道昆(1525-1593)字玉卿,号太函,歙县人。

明诗人、剧作家。

著有《太函集》、《高唐梦》等。

35、何震(1535-1604)字主臣,休宁人。

明篆刻家。

精于书篆治印,为徽派篆刻开创者。

著有《续学古编》。

36、朱载堉(1536-1611)字伯勤,凤阳人。

明乐律学家。

曾创造性地用等比级数音律系统阐明12平均律。

著有《律学新说》等。

37、丁云鹏(1547-1628)字南羽,休宁人。

明画家。

精于白描,工人物、佛像,兼擅山水花鸟,作有《待朝图》、《蕉林古佛图》等。

38、梅鼎祚(1549-1615)字禹金,宣城人。

明戏曲作家、文学家。

著有《玉合记》、《长命缕》、《青泥莲花记》、《鹿裘石室集》等。

39、程君房(生卒不详)字幼博,歙县人。

明制墨家。

首创烧漆取烟制墨法,为明代四大名墨家之一。

著有《幼博集》。

40、方维仪(1585-1668)字仲贤,枞阳人。

明女诗人。

桐城名媛诗社骨干,作品多反映乱世景象,著有《清芬阁集》等。

41、阮大铖(约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石巢,怀宁人。

明戏曲作家。

戏作有《石巢四种》,诗集有《咏怀堂集》。

42、萧云从(1596-1673)字尺木,号默思,芜湖人。

清初画家,姑熟画派创始人。

代表作有《离骚图》等。

43、程大位(1533-1606)字汝思,号宾渠,休宁人。

明数学家,珠算研究集大成者。

著有《珠算统宗》,流传海内外。

44、渐江(1610-1664)俗姓江,名韬,字六奇;法名弘仁,字无智,歙县人。

明末清初画家,新安画派创始人。

画作有《黄山图》、《松梅图》等。

45、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枞阳人。

明末清初学者。

学贯中西,主张“寓通几于质测”。

提出合二而一命题,影响深远。

46、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号梅壑,休宁人。

明末清初画家。

擅画山水,为“新安四大家”之一,画作有《狮子林册》等。

47、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合肥人。

清初诗人。

与钱谦益、吴伟业合称“江左三大家”,著有《定山堂全集》等。

48、施润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人。

清诗人、文学家。

诗为清初六家之一,文风绵密流畅,著有《愚山诗文集》等。

49、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宣城人。

清天文学家、数学家。

对方程、对数、三角等多有创获,时为世界三大数学家之一。

50、方苞(1668-1749)字灵皋,号望溪,枞阳人。

清学者,桐城文派开山祖。

学以宋儒为宗,论文首倡“义法”说。

著有《望溪集》等。

51、江永(1681-1762)字慎斋,婺源人。

清学者。

治学以考据为主,对“三礼”、音韵、历算研究尤精,著有《礼书纲目》、《推步法解》等。

52、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号巢林,歙县人。

清画家。

擅画花卉松竹,尤长于画梅,扬州八怪之一,代表作有《苍松偃寒图》等。

53、程廷祚(1691-1767)字启生,号绵庄、青溪居士,歙县人。

清学者。

博采百家,著有《清溪集》、《易通》等。

54、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耕南,号海峰,枞阳人。

清桐城文派代表人物。

为文讲究义法,尤重神韵,著有《刘大櫆集》等。

55、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文木,号粒民,全椒人。

清小说家。

所作《儒林外史》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讽刺小说。

56、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褐夫,号药夫、忧庵,桐城人。

清学者。

擅长古文写作,主张“以古文为时文”,著有《南山集》等。

57、戴震(1724-1777)字东原,号杲溪,休宁人。

清学者。

持“气”一元论,抨击宋儒“以理杀人”,著有《戴震集》等。

58、程瑶田(1725-1814)字易田,号让堂,歙县人。

清学者。

治学不依傍,涉猎甚广,尤精于仪礼等,著有《通艺录》59、梁巘(生卒不详)字闻山,毫州人。

清乾隆间书法家。

得何国宗、张照执笔法,楷书宗晋唐,草书法二王,与梁同书并称“二梁”。

60、姚鼐(1731-1815)字姬传,号惜抱,桐城人。

清学者、桐城文派代表人物。

著有《惜抱轩全集》等。

61、罗聘(1733-1799)字遯夫,号两峰,歙县人。

清画家。

擅画人物、山水、花卉,尤以画鬼与梅著称,为扬州八怪之一。

62、邓石如(1747-1809)原名琰,以字行,怀宁人。

清书法家、篆刻家“书从印入,印从书出”,书法与篆刻并称邓派或皖派。

63、王贞仪(1768-1797)字德卿、天长人。

清女历算学家。

曾阐释地圆说及月食理论,著有《地圆论》、《月食解》、《德风亭集》等。

64、俞正燮(1775-1840)字理初,黟县人。

清学者。

治学严谨,涉猎百家,著有《癸已类稿》、《癸已存稿》等。

65、包世臣(1775-1855)字慎伯,号倦翁,泾县人。

清学者。

讲求经世致用之学,著有《包世臣全集》等。

66、王茂荫(1798-1865)字椿年、子怀,歙县人。

清经济学家。

其发行可兑现纸币主张,曾被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及。

67、余三胜(1802-1866)潜山人。

清京剧演员。

擅长西皮、反二黄,与程长庚、张二奎合称“老生三杰”。

代表据目有“四郎探母”等。

68、程长庚(1811-1879)潜山人。

清京剧演员。

专攻老生,兼擅生、旦,被誉为“京剧鼻祖”,代表剧目有《文昭关》、《华容道》等。

69、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蜇生,寿县人。

清教育家。

1898年主持创办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孙家鼐成为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和中国历史上的首位教育部长,并创立了中国新型的小学、中学、大学、仕学(相当于研究生)教育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