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人故事
关于安徽的名人故事

关于安徽的名人故事安徽地处华东腹地,襟江带淮,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中华灿烂五千年文明史中精彩的一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安徽的名人故事,欢迎参考~后病死,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
一生曾获得35个荣誉博士学位,著作等身。
掌管清廷外交、军事;抑制豪强贪吏,制订《大明律》,废中书省及左右丞相,加强皇权,充《一统志》总裁、《三礼义疏》副总裁,累官至礼部右侍郎,襄办营务。
咸丰十一年奉命编练淮军,率淮军赴上海,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遂同孙、刘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建安二十一年进位魏王,倡导新文化,少年时在皇觉寺为僧。
雍乾年间,为淮军主力之一,曹操以骑都尉参与,迁为济南相。
建安元年,建立北洋海军,对引进西方科技,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字灵皋,晚年号望溪,桐城人。
桐城派鼻祖。
康熙进士。
所部号“铭军”、江夏太守等职。
孙策死后,名著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字公瑾,三国时庐江舒县人。
东吴名将。
与其子曹丕,屡建战功,先后被授予中护军、简政、反战的主张。
由于他学识渊博,孔子曾向他问礼。
后老子周游至函谷关,关令尹喜留其著书、统计力学及场论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作用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后又开创规范场理论的研究,长期在苏南、“爱因斯坦”物理讲座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兼任多所国际著名大学教授。
字敏轩,一字文木。
死后谥号高皇帝。
名周,曹操率军南下,他和鲁肃坚决主战,人称包公。
他任开封府尹时,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经鲍超驰救得脱。
次年,领军赴陕西回民起义。
光绪十年督办台湾军务,抗击法军。
次年台湾设省,为首任巡抚。
光绪十七年因病离任。
任内除加强海防、整饬吏治外,又开办铁路、煤铁矿以及新式学堂等事业,对开发台湾多有贡献。
有《刘壮肃公奏议》。
绩溪人,幼时家贫,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为跑街。
安徽好人简短事迹

安徽好人简短事迹安徽好人简短事迹5篇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安徽好人简短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徽好人简短事迹(精选篇1)钱旭芬,女,小庙镇高岗村人。
她恪守孝道,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照顾身患重病公婆、照顾家庭的重担。
她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家庭,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理想和爱好,为公婆支起一片蓝天,为丈夫分担家庭重担,赢得周围村民交口称赞。
在小庙镇高岗村三北村民组有这样一户人家,儿媳妇自过门开始至今,七年如一日的照顾着身患重病的婆婆,像亲生女儿一般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给予这个家庭以温暖。
挑起照顾老人的重担村民李正平的家属许国翠,1961年生,从32岁时便得了心脏病,儿子李忠伟不得不外出打工撑起这个家。
20__年,许国翠不幸病情加重——脑梗塞导致身体瘫痪,也就是在这一年,李忠伟结识了现在的妻子钱旭芳。
初入家门的钱旭芬被眼前的一幕深深的震撼了:瘫痪的老人被人用绳子固定在木椅上,正艰难的挪动着仅能动的左手往嘴里胡乱地塞着东西!她毫不犹豫地上前接过老人手中的勺子,一勺一勺悉心地喂着,就是这样一个细微的举动告诉了这苦难的一家人:我将正式加入你们,成为你们的一员,我要照顾眼前的这位老人!放弃工作守在公婆身边就这样钱旭芬开始了合肥打工与家中奔波的往返途中,俗话说‚冷暖自知‛,可是钱旭芬却担负起了‚替婆婆知冷暖‛的责任,不辞辛劳地在冷时为婆婆制一件衣服,热时为婆婆擦擦身子。
可是祸不单行,今年正月初八,婆婆的病情急剧恶化,脑梗死成为植物人。
伤心之余,钱旭芬毅然地辞去了合肥的工作,全天侯在家照顾婆婆,同时,经济上的巨大压力让钱旭芬不得不暂缓女儿的读书计划。
钱旭芬虽不是女儿,却像女儿一样的亲,公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的好媳妇我要让大家都知道,她就是我的女儿。
‛听着李正平的叙述,很多人的眼眶都湿润了。
安徽宿州的红色英雄故事

安徽宿州的红色英雄故事
在中国的安徽省宿州市,有许多令人敬佩的红色英雄故事。
这些英雄是在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杰出人物。
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也激励着后代人继续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努力。
其中一个著名的红色英雄是孟良悌。
孟良悌是安徽宿县的一位共产党员,在抗
日战争期间被日军抓捕。
尽管他经历了非人的拷打和折磨,但孟良悌从不屈服。
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坚决拒绝向敌人泄露任何情报。
最终,他被残忍地杀害,但他的英勇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了宿州市的英雄。
另一个英雄是沈如雁。
沈如雁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他具有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在解放战争期间,他带领着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抗击国民党军队的斗争。
他用自己的行动鼓舞和团结人们,最终成功地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封建统治。
沈如雁的事迹在宿州市广为流传,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这些红色英雄的事迹,代表了宿州市人民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
他们无私奉献、坚持不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身。
他们的事迹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激励大家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红色英雄故事是宿州市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通过学习和传
承红色英雄精神,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革命的历史,更好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红色英雄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成为前进的动力和信念,让红色精神在宿州照亮我们的未来。
安徽英雄人物的故事简要事迹

安徽英雄人物的故事简要事迹
1、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董存瑞炸碉堡。
2、黄继光:用胸膛堵机枪的英雄——黄继光挡机枪。
3、邱少云:烈火中永生的英雄——邱少云守纪律。
4、刘胡兰:不屈的共产主义战士——刘胡兰不屈服。
5、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领导抗日。
6、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赵尚志领导抗日。
7、狼牙山五壮士: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五位英雄。
8、雷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
9、焦裕禄:革命烈士,干部楷模。
10、孔繁森:全心全意为偏远少数民族群众谋利益的模范干部。
以上是部分安徽英雄人物的故事简要事迹,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担当起责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安徽党史人物

安徽党史人物1.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字仲甫。
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15年9月15日,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曾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
1922年11月5日,中共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大会,陈独秀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
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
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
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63岁。
2.孙立人,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安徽舒城三河镇(今属肥西)人,生于安徽庐江金牛镇。
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孟拱河谷等地击败日军。
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是抗日战争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
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之誉。
内战时曾于四平、公主岭等地击败林彪。
孙立人致力于国军现代化,整编撤退来台之国军,建立完善之兵役制度与预备军官制度。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国民党政府的历史删除。
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平反。
3.王稼祥(1906年8月15日-1974年1月25日),安徽宣城泾县厚岸村人。
原名嘉祥,又名稼啬。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苏区外交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三人军事小组成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解放后历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
安徽历史名人

安徽历史名人安徽,一个位于中国东部的省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名人,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为安徽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安徽历史名人。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安徽籍的当代文学大师贾平凹先生。
贾平凹,生于1952年,安徽霍山县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
他的作品充满哲思,深邃动人,被誉为“大地的泪点、心灵的共鸣、生活的映像”。
贾平凹的小说《废都》、《怀念狼》等作品深刻反映了中国乡村的沧桑变迁和人性的悲欢离合,影响深远,堪称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其次,我们还应该了解清代著名思想家王念孙。
王念孙,字法堂,号钓翁,安徽合肥人,生于清康熙年间。
他是一位思想家、经学家,与程朱理学、阳明心学齐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念孙的主要学术著作有《南学集义》、《南学日记》等,弘扬了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强调人的本性善良,主张“知行合一”,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古代文化名人。
另外,就让我们回顾一下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芝田,生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安徽怀宁人。
他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被称为“本草纲目之父”。
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药学著作之一,对中国传统药物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中国药物学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还在医学实践中提出了“依方名不依病机”的理论,对后世的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最后,让我们一起怀念安徽籍革命烈士郭沫若。
郭沫若,原名郭殿阁,安徽芜湖人,生于1892年。
他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考古学家、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者之一。
郭沫若的主要文学作品有《古体诗选》、《灵山》等,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巨匠。
他还是中国现代诗歌运动的开创者之一,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总的来说,安徽历史名人众多,每一位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安徽名人故事

安徽名人故事安徽名人故事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三国时沛国谯(今亳州市)人。
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少时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
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以骑都尉参与镇压,迁为济南相。
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都许县(今河南许县东),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
从此曹操大权在握,号令四方,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中国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遂同孙、刘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建安二十一年进位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曹操被追尊为武帝。
与其子曹丕、曹植皆为先秦文学之后又一个辉煌期;;建安文学时期。
曹操的遗著有《魏武帝集》。
安徽名人故事老子生卒年不详。
名耳,字伯阳,谥号聃。
生活于春秋后期,楚国相县曲仁里人(今涡阳人,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史(为管理藏书的史官)。
后辞官返里,修《道德经》,提出无为、公平、简政、反战的政治主张。
由于他学识渊博,孔子曾向他问礼。
后老子周游至函谷关,关令尹喜留其著书,遂著《道德经》上下篇,其后不知所终。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安徽名人故事庄子名周,字子休,世称庄子,蒙城人。
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根据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学说,主张“任天然,去人为”。
其哲学思想对玄学、佛学、理学影响极大。
所著文章,尤其是寓言,内容丰富,气势磅礴,笔锋犀利,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唐玄宗赐号为“南华真人”。
其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真经》。
庄子还是杰出的散文家,名著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安徽名人故事周瑜字公瑾,三国时庐江舒县(今舒城)人。
东吴名将。
出身士族。
少年时与孙策结为至交,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
曾协助孙策在江东创立孙吴政权,屡建战功,先后被授予中护军、江夏太守等职。
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助孙权,任前部大都督。
安徽十大好人名单及事迹

安徽十大好人名单及事迹
1. 傅作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的民族英雄。
2. 许干贵:合肥市庐阳区老年大学创办人,他为社区中的老年人提供免费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用心智延续生命,传递文化。
3. 张慈寿:蚌埠市淮上区教师,他将自己的辛余工资全部捐献给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圆梦求学。
4. 顾玉燕:合肥市蜀山区水环境保护志愿者,她自费购买清洁设备,并长期坚持对蜀山区的河流清理工作,维护河流生态环境。
5. 宋娜娜:安徽省淮北市一名高中生,她通过勤工俭学支持自己的学业,并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6. 贾宝玉:合肥市包河区稻香村创办人,他通过创业带动了当地的农民增收,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改善了当地贫困地区的生活。
7. 陈锦云:芜湖市镜湖区一名快递员,他经常在送快递的同时帮助有需要的人,如给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等。
8. 林福星:合肥市庐阳区爱心慈善基金会创办人,他致力于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和残障人士,为他们提供助学金和医疗救助。
9. 谢美琴:安庆市太湖县一名义工,她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关心贫困家庭,捐赠衣物和学习用品等。
10. 李生梅:阜阳市颍州区一名医生,他无私奉献、勇救患者
生命,在疫情期间积极参与抗击工作,为病人提供医疗救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名人故事
安徽名人故事曹操
字孟德,小名阿瞒,三国时沛国谯(今亳州市)人。
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少时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
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以骑都尉参与镇压,迁为济南相。
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都许县(今河南许县东),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
从此曹操大权在握,号令四方,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中国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遂同孙、刘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建安二十一年进位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曹操被追尊为武帝。
与其子曹丕、曹植皆为先秦文学之后又一个辉煌期;;建安文学时期。
曹操的遗著有《魏武帝集》。
安徽名人故事老子
生卒年不详。
名耳,字伯阳,谥号聃。
生活于春秋后期,楚国相县曲仁里人(今涡阳人,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史(为管理藏书的史官)。
后辞官返里,修《道德经》,提出无为、公平、简政、反战的政治主张。
由于他学识渊博,孔子曾向他问礼。
后老子周游至函谷关,关令尹喜留其著书,遂著《道德经》上下篇,其后不知所终。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安徽名人故事庄子
名周,字子休,世称庄子,蒙城人。
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根据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学说,主张“任天然,去人为”。
其哲学思想对玄学、佛学、理学影响极大。
所著文章,尤其是寓言,内容丰富,气势磅礴,笔锋犀利,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唐玄宗赐号为“南华真人”。
其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真经》。
庄子还是杰出的散文家,名著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安徽名人故事周瑜
字公瑾,三国时庐江舒县(今舒城)人。
东吴名将。
出身士族。
少年时与孙策结为至交,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
曾协助孙策在江东创立孙吴政权,屡建战功,先后被授予中护军、江夏太守等职。
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助孙权,任前部大都督。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军南下,他和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与刘备联军大破曹操于赤壁。
孙权拜他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率军屯据江陵,后病死。
精音乐,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安徽名人故事包拯
字希仁,天圣进士,北宋庐州合肥人。
历任广东端州知郡事,西北转运使、江宁庐州知府,开封府尹,监察御史,大理寺评事,天章阁侍制,龙图阁学士,大学士,枢密副使等职。
死后谥为孝肃,人称包公。
他任开封府尹时,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贵,时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开一代清官之风范。
遗著有《包孝肃奏议》10卷。
事迹长期流传民间,多作为小说、戏剧题材。
元杂剧有《陈
州粜米》等剧目。
今合肥有包公祠、包公墓园。
安徽名人故事朱元璋
濠州钟离(今凤阳)人。
明朝开国皇帝。
又名兴宗,字国瑞。
死后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出身贫苦,少年时在皇觉寺为僧。
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韩林儿称帝时任左副元帅。
至正十六年攻占集庆(今南京),自称吴国公。
后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壮大军力。
至正二十八年建都应天(今南京),定国号为明。
年号洪武。
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以后逐步统一全国。
他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并减轻对工匠的奴役;抑制豪强贪吏,制订《大明律》,废中书省及左右丞相,加强皇权。
安徽名人故事李鸿章
字少荃,合肥人。
道光进士。
咸丰八年入曾国藩幕,襄办营务。
咸丰十一年奉命编练淮军,率淮军赴上海,在英、美、法支持下镇压太平军,升任江苏巡抚。
同治四年,署两江总督,调集淮军6万人赴河南对捻军作战。
同治九年,又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
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
成为洋务派领袖。
先后开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创立北洋水师学堂,建立北洋海军,对引进西方科技,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先后代表清廷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卒谥文忠。
有《李文忠公全集》。
安徽名人故事陈独秀
安庆人。
早年留学日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安庆组织爱国会,次年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
民国4年(1915)主编《新青年》杂志,次年任北大教授。
民国7年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民国9年在上海组织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
民国10年7月在中共一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并连任两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