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陆军兵种色速查表
德国二战军服一览表

德国二战军服一览表陆军下士,肩章镶白边表示步兵,领子上一圈灰白镶线表示军士身份。
从质地来看,这套制服应该是用42型野战服改制的36型野战服。
戴42~43年发放的40型便帽,便帽兵种色线于1942年9月取消。
右臂佩带步兵击毁坦克纪念章,银色表示击毁1辆,金色则代表击毁5辆。
陆军坦克兵/驱逐坦克兵/装甲列车兵。
身穿40型装甲车黑色战斗服,35型领章,兵种色粉红。
在普通中士肩章佩2道白杠表示他是候补准尉(优秀技术军士),如获推荐可以直接升任少尉。
戴35型装甲兵黑色便帽,有兵种色线。
陆军炮兵代理下士,穿35型礼服,士兵用大檐帽(黑色皮风带)。
绶带为礼服用,礼服在39年后除了警察外一般不使用同上,绶带为检阅用。
左襟佩2级铁十字勋章三色勋标,其他勋章为:上:一级铁十字勋章;下左:坦克突击银章;下右:西班牙内战干涉章(是老兵了)陆军代理下士,非制式热带工作服,纽扣为廉价的树脂制,在南欧及北非使用,左臂佩有军阶臂章。
35型便帽,步兵兵种色为白。
标准36型陆军野战服,上衣灰绿、裤子铁灰色,黑色中长靴(士兵用)。
携带短望远镜,毛瑟98K步枪及黑皮弹盒(褐色为一战式样或波兰特许制造), 后来军士多装备MP40冲锋枪。
陆军炮兵上尉,标准36型军官用野战服(领子尖长),兵种色正红。
勋章:左胸衣袋上方依次为(读者视角)左-二级铁十字勋章、中-41~42年东线冬季战章、右-罗马尼亚战功章。
左胸衣袋为:上-一级铁十字勋章、中-金质战伤勋章、下-金质突击章。
右胸衣袋为:金质德意志十字勋章。
第2纽扣佩有2级功勋十字章的勋标。
领口佩有:骑士勋章。
戴36型军官大檐帽。
勋章的解释:1)战伤勋章:分黑、银、金3级,以受伤次数或伤情而定。
金质表示5次以上负伤或1次重伤。
1943年起发给空袭中受伤的平民(银),战争末期发给所有军人及警察。
2)突击章:授予在1天内突击3次以上的军人,1943年6月22日开始在最下方的方格内写有突击次数。
亦分黑、银、金3级,照片里的突击次数应超过90次。
二战德国士兵军服详细图解03

二战德国士兵军服详细图解03一、三六型SS黑色装甲服最早出现的三六型SS装甲服〔黑色〕与陆军三四型〔第一号设计〕和三六型〔第二号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它虽然和陆军三六型一样为了能把宽大的下襟收起而设置了钮扣,但是SS型的下襟比陆军型的短粗,而回转斜度小得多,这使得SS型的下襟边几乎与下摆垂直〔陆军型从前面看是向右倾斜〕,在后来整个战争中这被作为两者区分的根本特征。
而且陆军各级别装甲服在一九四○年以前都在领子上带有粉红色的装甲兵种色镶边,而三六型SS装甲服的士兵级别没有领子镶边、SS军官级别的领子则镶有银边。
陆军装甲服两侧领章相同对称、不论级别都镶有粉红色边、内有嘴咬交叉腿骨的正脸银色髑髅〔根据制造地的不同有十九种样式,但都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鼻孔〕,而SS装甲服采用了常服领章,SS军官的装甲服领章镶有银边,SS士兵的装甲兵领章大部分和常服领章一样没有镶边、但是有小部分的镶有粉红色边〔非常稀少〕,而且有些部队的SS装甲服领章也不是和常服领章完全一样:比如当时SS德意志团和日耳曼团的常服右领章的闪电下面分别有“1”和“2”的银色编号,但是这两支部队的装甲排官兵装甲服右领章都没有编号,只有双闪电标志。
比较特殊的髑髅师装甲连最早在自己的装甲服上使用的右领章里带有脸向下的垂直型髑髅,而在一九四○年五月后使用脸向左的水平型髑髅,这两种髑髅有时候会同时佩戴在左右领章上〔这种情况在该师的摩托化步兵中常见〕,大多数时候左领章为军衔记号。
而右领章规定使用双闪电的SS部队也使用过一种瘦长的正脸髑髅作为装甲服右领章的标志,不过也十分稀少。
三六型陆军和三六型SS装甲服的军士级别衣领都没有象常服上那种表示军士身份的粗白镶边。
到了一九四○年,武装SS的兵力大幅度的膨胀导致战斗服装供应不足,因此出现了武装SS部队穿用陆军野战服和装甲服的情况。
被挪用的基本都是陆军三六型装甲服,武装SS穿用时将原有的领子镶边取下,SS军官使用的陆军三六型装甲服无银色镶边。
二战德军编制(精确至班排一级)

二战德军编制(精确至班排一级)二战德军编制老编制步兵师(共17200人)辖师部、侦察营、通信营、3个步兵团(3营/团)、炮兵团、反坦克营、工兵营、师辎重队。
师部:158人,轻机枪2挺,摩托17辆,轮式车辆31辆侦察营:625人,轻机枪25挺,重机枪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门,20毫米防空炮3门,50毫米迫击炮3门,81毫米迫击炮4门,75毫米leIG18型轻步兵炮2门,装甲车3辆,摩托45辆,轮式车辆30辆,马车3辆,马213匹。
通信营:474人,轻机枪17挺,摩托32辆,轮式车辆103辆,马车7辆,马52匹。
炮兵团:2500人,轻机枪32挺,105毫米榴弹炮36门,105毫米火炮4门,150毫米榴弹炮8门,摩托40辆,轮式105辆,马车229辆,马2274匹。
反坦克营:550人,轻机枪1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6门,摩托45辆,轮式114辆。
工兵营:843人,轻机枪34挺,反坦克枪9支,火焰喷射器20支,摩托44辆,轮式87辆,马车19辆,马52匹。
师辎重队:2300人,轻机枪30挺,20毫米防空炮8门,摩托88辆,轮式车辆253辆,马车245辆,马735匹。
3个步兵团:各3250人,轻机枪123挺,重机枪36挺,反坦克枪27支,75毫米反坦克炮12门,50迫27门,81毫米迫击炮18门,75毫米leIG18型轻步兵炮6门,150毫米SIG33型重步兵炮2门,摩托47辆,轮式车辆73辆,马车210辆,马683匹。
1944年步兵师编制1944年步兵师(共计12352人)辖师部、燧发枪营、通信营、3个步兵团(2营/团)、炮兵团、反坦克营、工兵营、师辎重队。
师部:军官34名,军士87名,士兵106名,装备步枪121支,手.枪92支,冲锋枪12支,轻机枪5挺,轮式车辆32辆,摩托21辆,拖车(trailer)1辆。
师部:军官33名,军士61名,士兵92名,装备步枪95支,手.枪81支,冲锋枪7支,轻机枪2挺,轮式车辆25辆,摩托21辆,拖车1辆。
德军军旗、兵种色和标志一览

德军标志一览目录第一部分德军军旗 (2)一、陆军旗帜 (2)三、海军旗帜 (7)第二部分德军兵种色 (10)一、陆军 (10)二、空军 (10)三、党卫军 (11)第三部分陆军作战部队标志 (12)一、集群、集团军标志 (12)二、军标志 (13)三、师标志 (14)四、重装甲营标志 (24)第四部分海军作战部队标志 (25)一、水面舰艇标志 (25)二、士官生实习队标志 (25)三、潜艇舰队标志 (26)四、U艇标志 (27)第五部分武装党卫军标志 (29)第六部分德军身份识别牌 (31)关键词:德军军旗兵种色标志第一部分德军军旗一、陆军旗帜二、空军旗帜三、海军旗帜第二部分德军兵种色除了海军通过标志区分部队种类外,其他军种一般使用颜色加以识别。
主要使用在军帽的边线、领章和肩章的底版或边线的颜色上。
一、陆军二、空军三、党卫军第三部分陆军作战部队标志二战德国陆军部队的标志可谓五花八门,事实上,它们的确没有具体的设计规则。
许多标志是依据所在部队番号或是指挥官偏好来确定的,甚至曾出现士兵即兴绘制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因在某区域参加过作战役而把地名做为该部队标志。
一般来说,此类标志属于非正规的识别性符号。
大多时候,仅用在车辆、重型武器以及路向指示牌上。
一、集群、集团军标志四、重装甲营标志第四部分海军作战部队标志一、水面舰艇标志二、士官生实习队标志三、潜艇舰队标志四、U艇标志第五部分武装党卫军标志党卫队机动队在战争爆发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陆军中的特殊部队;在希姆莱的努力下,党卫军逐渐成为具备30多个包括海外志愿师团的纳粹亲信武装力量。
以下的标志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党卫军的信仰来源——古代北欧神话、德意志容克传统、纳粹思想,以及一些仆从国或占领国的传统信仰。
所有图形均附在一个盾形标志里;而这些盾本身亦具备各种含义:如缺口在左代表装甲掷弹兵,右边代表装甲部队,中间代表骑兵部队或山地部队,而没缺口则代表一般的掷弹兵部队。
二战德国陆军军衔标志

二战德国陆军军衔标志元帅——陆军元帅将官——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一级上士、二级上士、中士军士——一级下士、二级下士兵——二等兵(服役6年以上)、二等兵(服役不满6年)、三等兵、上等列兵、列兵以上共7等22级。
一、元帅1936-1939陆军元帅肩章,交叉的元帅权杖比较大,金银线各三股编织而成1940年的陆军元帅肩章,交叉权杖缩小,且权杖上的图案更加详细,添加了帝国之鹰和反万字标记。
这幅肩章来自曼施坦因元帅,因时间关系,银质权杖已经变色。
1941年版本的陆军元帅肩章,肩章上的编织线已经改为全部金线。
42年前德军陆军元帅领章,与将军级别的领章完全一样,红色衬底,金线编织,两片矢车菊42年后陆军元帅领章,红色衬底,金线编织,矢车菊已增添为三片。
这幅领章来自包克元帅附二战德国19位陆军元帅领口佩带着一战时获得的蓝色麦克斯勋章1:Werner von Blomberg——瓦尔纳·冯·勃洛姆堡,1936年4月20日晋升为陆军元帅,他是希特勒提升的第一位陆军元帅,也是第一个被希特勒免职的元帅。
勃洛姆堡元帅被免职的原因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曾做过“不体面的职业”(妓女),这使希特勒大为光火,认为自己被欺骗了。
希特勒解除勃洛姆堡的职务时曾许诺“一旦发生战争将再次委任他为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但希特勒没有兑现诺言。
整个战争期间,勃洛姆堡一直住在巴伐利亚无所事事,1945年3月13日,勃洛姆堡元帅作为证人死于纽伦堡监狱。
2:Walter von Brauschitsch——瓦尔特·冯·勃劳希契,1940年7月19日晋升为陆军元帅,勃劳希契元帅于1938年至1941年间担任第三帝国陆军总司令。
1941年冬季的莫斯科会战,德军筋疲力尽,第一次大踏步后退。
这次后退导致一大批高级将领退休或被免职,其中包括伦斯德、包克、古德里安等。
二战德国军旗

【绝版史料】二战德军各兵种军旗和各部队标志(2009-12-03 07:24:58)转载标签:二战德国德军国防军党卫军分类:二战寻踪军旗识别色部队标志军师数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喜爱二战史的我从一个网站找到了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详细介绍。
其中详细列举了德军各部队的旗帜、部队标志、勋章、军衔、鹰徽(帽徽)、领章、肩章、臂章、袖标、军服、军帽等资料,图文详实,实为不可多得的二战史料——据我搜索目前已经没有这方面如此详实的二战德军资料。
因此——此史料库堪称绝版!!!由于其中内容实在过于丰富,只能分篇介绍。
作为第一篇,此文将详细介绍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军旗、兵种识别色、各兵种作战部队标志、身份识别牌。
其他内容将后续推出,敬请关注。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德军1933-1945”网站,非本人版权。
欢迎收藏、转载,以此表达对该网站工作者辛苦工作的感激和怀念。
提醒:此史料库仅用作历史和军事研究参考,绝无意识形态方面的错位,请参阅者务必注意立场!德军军旗陆军旗帜空军旗帜海军旗帜德军兵种色除了海军通过标志区分部队种类外,其他军种一般使用颜色加以识别。
主要使用在军帽的边线、领章和肩章的底版或边线的颜色上。
陆军空军党卫军陆军作战部队标志二战德国陆军部队的标志可谓五花八门,事实上,它们的确没有具体的设计规则。
许多标志是依据所在部队番号或是指挥官偏好来确定的,甚至曾出现士兵即兴绘制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因在某区域参加过作战役而把地名做为该部队标志。
一般来说,此类标志属于非正规的识别性符号。
大多时候,仅用在车辆、重型武器以及路向指示牌上。
集群、集团军标志军标志师标志重装甲营标志海军作战部队标志水面舰艇标志潜艇舰队标志士官生实习队标志U艇标志武装党卫军标志党卫队机动队在战争爆发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陆军中的特殊部队;在希姆莱的努力下,党卫军逐渐成为具备30多个包括海外志愿师团的纳粹亲信武装力量。
以下的标志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党卫军的信仰来源——古代北欧神话、德意志容克传统、纳粹思想,以及一些仆从国或占领国的传统信仰。
二战德国党卫军军帽识别

二战德国党卫军军帽识别党卫军山地部队党卫军集中/劳动/灭绝营看守部队党卫军通讯部队武装党卫军装甲部队党卫军炮兵部队党卫军技术兵种,勘测部队武装党卫军先遣部队党卫军侦察部队武装党卫军风纪警察/宪兵武装党卫军步兵党卫军军医武装党卫军骑兵部队党卫军M32黑制服用大檐帽党卫军M32白制服用大檐帽党卫军各兵种代表色纳粹德国党卫军各只部队的番号及代号党卫军——原文“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原意为“近卫军”。
其闪电标志由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在1932年设计,他以两道闪电作为SS象征,在北欧神话中一道闪电(其实它的意义代表太阳)代表胜利。
其作战师一般分为三类:SS-师(SS-Division):由纯德国人(Deutsche)组成,被定为一级战斗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1”,被用于战场主要位置或担当“消防队”(Feuerwehr)挽救前线紧张局势。
SS-志愿师(SS-Freiwilligen-Division):由欧洲日尔曼裔人和德意志裔人(Volksdeutsche)组成,被定为二级作战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2”,主要用于非主要方向和防御战。
SS-武装师(Waffen-Division der SS)由东欧人(德国称之为东方人-Ostl?nder)和巴尔干人组成。
虽为党卫军控制,但是名义并不正式属于党卫军部队序列,主要执行主战线后游击队的清扫和占领区的控制等工作。
这是理论情况,大战时期党卫军的人员组成及其复杂,例如SS第一装甲师内就有部份匈牙利人,而SS-志愿师和武装师里的军官大部份都是德国人。
党卫军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1.SS-Panzer-Division "Leibstandarte Adolf Hitler"党卫军第二“帝国”装甲师2.SS-Panzer-Division "Das Reich"党卫军第三“骷髅”装甲师3.S-Panzer-Division "Totenkopf"党卫军第四“警察”装甲掷弹兵师4.SS-Polizei-Panzergrenadier-Division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5.SS-Panzer-Division "Wiking"党卫军第六“北方”山地师6.SS-Gebirgs-Division "Nord"党卫军第七“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7.SS-Freiwilligen-Gebirgs-Division Prinz Eugen党卫军第八“弗洛里安·盖依”志愿骑兵师8.SS-Kavallerie-Division Florian Geyer党卫军第九“霍亨斯陶芬”装甲师9th SS-Panzer Division "Hohenstaufen"党卫军第十“福隆德斯伯格”装甲师10th SS-Panzer Division "Frundsberg"党卫军第十一“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11.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ordland党卫军第十二“希特勒青年”装甲师12th SS-Panzer Division Hitlerjugend党卫军第十三“弯刀”武装山地师(克罗地亚第一)党卫军第十四武装掷弹兵师(乌克兰第一)党卫军第十五武装掷弹兵师(拉脱维亚第一)党卫军第十六“党卫队全国领袖”装甲掷弹兵师16.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Reichsführer SS党卫军第十七“古兹·冯·伯利辛根”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第十八“霍斯特·维瑟尔”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第十九武装掷弹兵师(拉脱维亚第二)党卫军第二十武装掷弹兵师(“爱沙尼亚第一”)党卫军第二十一“斯坎德培”武装掷弹兵师21st WAFFEN-GEBIRGS DIVISION DER SS Skanderbeg党卫军第二十二“玛利亚·特雷西亚”志愿骑兵师党卫军第二十三“卡马”武装山地师(克罗地亚第二)党卫军第二十三“尼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尼德兰第一)党卫军第二十四“卡斯特猎手”武装山地师24.Waffen-Gebirgs-(Karstjager) Division der SS党卫军第二十五“匈雅提”武装掷弹兵师(匈牙利第一)25.Waffen-Grenadier-Divison der SS Hunyadi(ungarnischeNr.1)党卫军第二十六“匈牙利人”武装掷弹兵师(匈牙利第二)党卫军第二十七“兰格马克”志愿掷弹兵师(弗来明第一)党卫军第二十八“华隆人”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第二十九武装掷弹兵师(俄罗斯第一)党卫军第二十九武装掷弹兵师(意大利第一)党卫军第三十三武装骑兵师(匈牙利第三)党卫军第三十三“查里曼大帝”武装掷弹兵师(法兰西第一)党卫军第三十四“尼德兰国土风暴”志愿掷弹兵师党卫军第三十五"警察"掷弹兵师党卫军第三十六“迭勒汪格”武装掷弹兵师党卫军第三十七“吕佐”志愿骑兵师党卫军第三十八“尼伯龙根”装甲掷弹兵师番号三十九至四十五的党卫军师因各种原因未能组建,德国已经战败……。
二战德军的指挥序列和德军战斗序列

德军的指挥序列和德军战斗序列德军的指挥序列一、德国武装力量统帅机构(1939—1945年)元首、帝国总理和国防军最高统帅希特勒党卫队指挥部领袖希姆莱(1939.1.6—1945.4.25) 国防军统帅部最高统帅希特勒参谋长凯特尔元帅(1939.9.1—1945.5.8)武器弹药部部长托特(1940.3.17—1942.2.8) 施佩尔(1942.2.9—1945.5.8)国防部部长戈林帝国元帅(1939.8.30起)二、战争初期国防军作战序列国防军统帅部元首和国防军最高统帅希特勒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元帅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大将国防处处长瓦利蒙特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元帅参谋长哈尔德中将集团军群司令部集团军司令部军司令部师海军总司令部总司令雷德尔元帅参谋长施尼温德海军集群司令部舰队司令分舰队司令海岸司令潜艇舰队司令驱逐舰舰队司令鱼雷艇舰队司令扫雷艇舰队司令巡逻艇舰队司令空军总司令部总司令戈林帝国元帅参谋长耶顺内克航空队司令部航空师侦察机、战斗机、歼击机、驱逐机、俯冲轰炸机编队空军省分区司令部三、1939年9月德国陆军战斗序列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元帅参谋长哈尔德中将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龙德斯泰特大将第8集团军总司令布拉斯科维茨上将第10集团军总司令赖兴瑙上将第14集团军总司令利斯特上将第4航空队(协同作战) 总司令勒尔上将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大将第3集团军总司令屈希勒上将第4集团军总司令克卢格上将第l航空队(协同作战) 总司令凯塞林上将西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勒布大将第1集团军总司令维茨勒本上将第7集团军总司令多尔曼上将A战役集群司令哈麦斯坦因上将—国内后备军总司令弗洛姆上将四、1940年5月10日德军西线战斗序列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元帅参谋长哈尔德中将B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大将第l8集团军总司令屈希勒上将第6集团军总司令赖兴瑙上将第2航空队(协同作战) 总司令凯塞林上将A集团军群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大将第4集团军总司令克卢格上将克莱斯待装甲集群总司令克莱斯特上将第12集团军总司令利斯特上将第16集团军总司令布施上将第3航空队(协同作战) 总司令施佩勒尔上将C集团军群总司令勒布大将第1集团军总司令维茨勒上将第7集团军总司令多尔曼上将五、1941年6月德军东线战斗序列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东线总指挥布劳希奇元帅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勒布元帅探16集团军总司令布施上将策18集团军总司令屈希勒上将第4装甲集群司令霍普纳上将第1航空队(协同作战) 总司令凯勒尔上将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元帅第4集团军总司令克卢格元帅第9集团军总司令施特劳斯上将第2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大将第3装甲集群司令霍特上将第2航空队(协同作战)总司令凯塞林元帅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龙德斯泰特元帅第6集团军总司令赖兴瑙元帅第11集团军总司令舒伯特上将第17集团军总司令施因尔纳格尔上将第1装甲集群司令克莱施特上将第4航空队(协同作战)总司令勒尔上将甸牙利喀尔巴阡集群(协同作战)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协同作战)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协同作战)驻挪威集团军总司令福肯豪斯特上将第5航空队总司令施登夫上将(协同作战)2 德军战斗指挥序列芬兰军队总司令曼纳海姆元帅(协同作战)第2集团军(总预备队)六、1941年末一1942年夏德国国防军领率机构国防军统帅部元首和国防军最高统帅希特勒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元帅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大将国防军指撂参谋部副参谋长瓦利蒙特实施总指挥;此外,直接指挥下述下各战场及其陆军部队:挪威、芬兰北部、巴尔干、北非、西线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元帅希特勒(1941.12.19起)参谋长哈尔德只指挥东线和后备军海军总司令部总司令雷德尔元帅参谋长弗立克(1941.6起)空军总司令部总司令戈林帝国元帅参谋长耶顺内克七、1942年秋起德国国防军统帅机构国防军统帅部元首、国防军最高统帅、陆军总司令希特勒国防军参谋长凯特尔元帅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指挥东线外的所有战场副参谋长瓦利蒙特温特尔(1944.11.起)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希特勒只指挥东线战场参谋长蔡茨勒上将(1942.10.起)古德里安(1944.7.起)克莱勃斯(1945.3.起)海军总司令部总司令雷德尔海军元帅邓尼茨海军元帅(1943.1.30 —1945.5.1)冯•弗里德堡海军大将(1945.5.1 —5.8)参谋长迈泽尔空军总司令部总司令戈林帝国元帅格赖姆元帅(1945.4.25 —5.8)参谋长科尔登(1943.9起)克赖佩(1944.8起)科勒尔(1944.10起)八、1943年夏德军东线战斗序列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希特勒只指挥东线战场参谋长蔡茨勒上将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屈希勒元帅第16集团军总司令布施元帅第18集团军总司令林德曼上将第1航空队(协同作战)总司令克勒尔上将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克卢格元帅第2集团军总司令魏斯上将第4集团军总司令海因里希上将第9集团军总司令莫德尔上将第2装甲集团军总司令斯密特上将第3装甲集团军总司令莱因哈特上将第6航空队(协同作战)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曼施泰因元帅肯普夫战役集群司令肯普夫上将第1装甲集团军总司令马肯森上将第4装甲集团军总司令赫特上将第4航空队(协同作战) 总司令里希特霍芬上将A集团军群总司令克莱斯特元帅第6集团军总司令霍利德特上将第17集团军总司令耶内克上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山地第20集团军总司令迪特尔上将十、1944年6月德军西线战斗序列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西线总司令部总司令龙德斯泰特元帅B集团军群总司令隆美尔元帅第15集团军总司令萨尔穆特上将第7集团军总司令多尔曼上将独立第88军G集团军群总司令布拉斯科维茨上将第1集团军总司令谢瓦莱里上将第19集团军总司令松德施泰因上将西线坦克集群总司令施韦彭贝格上将法国军事总督辖区总督施图尔纳格尔上将比利时军事总督辖区总督福肯豪森上将空军总司令部第3航空队总司令施佩勒尔元帅海军总司令部西线海军集群司令克兰克上将司令部和集团军军群列表德国东线总司令部1939年10月3日在波兰组建,负责“保卫德国的东方领土以对付苏联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下辖德国第三集团军、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共计30个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军军犬和军鸽学校
S+HB
机械化侦察部队
28 October 1941 -
A+部队番号
铜褐色
(Kupferbraun)
摩托车部队
28 October 1941 -
部队番号
装甲部队司令部
司令部番号
粉红色
(Rosa)
装甲师参谋
D+师番号
步枪旅参谋
部队番号
装甲部队
部队番号
反坦克部队
P+部队番号
军医教导部队
L
军医部队
部队番号
后勤部队
墨丘利的权杖
运输部队
部队番号
浅蓝色
(Hellblau)
运输教导部队
L
运输后勤学校
哥特体“S”
工兵军官学院
齿轮
橙色
(Orangerot)
征兵人员
(1942年前)
罗马数字
宪兵
-
特种军官
-
灰蓝色
(Graublau)
陆军宣传部队
-
浅灰色
(Hellgrau)
机枪营
M+营番号
摩托车部队
K+部队番号
臼炮营
GW
陆军防空部队
Fl
步兵教导部队
L
非德国本土管理机构的军事分支中的军士和士兵
WB
战争学院
KS+学校番号
军士预备学校
罗马数字
军士学校
US+学校名称首字母
步兵学校
哥特体的“S”
陆军体育学校
哥特体的“SS”
陆军音乐学校
小竖琴+学校番号
骑兵部队
部队番号
金黄
(Goldgelb)
两个交叉的大炮
陆军军火总监
-
陆军地图和军事勘测人员
V
白色
(Weiss)
征兵办公室人员
(1942-45)
W+罗马数字的部门番号
陆军集团军群司令部
G+集
步兵师师部参谋人员
D+师番号
步兵团
团番号
“大德意志”步兵/装甲掷弹兵/装甲步枪兵团
绞接的“GD”
维也纳警备营
罗马字体的“W”
骑兵侦察部队
A+部队番号
摩托车部队
R+部队番号
“大德意志”装甲侦察营
绞接的“GD”
陆军骑兵学校
RS
骑兵学校
哥特体的S
军区骑兵学校
罗马数字
轻装师参谋
D+师番号
通信部队
部队番号
柠檬黄
(Zitronengelb)
要塞信号兵
Fp+部队番号
通信教导团
L
通信兵学校
哥特体的“S”+阿拉伯数字部队编号
通信兵军士学校
佩戴对象
肩章字母或标志
兵种色
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最高统帅部军官
-
洋红色
(Carmesin)
军事学院军官
KA
兽医军官和军士
蛇
兽医部队
部队番号
兽医研究和检察部门
罗马数字的部门番号
陆军兽医研究院
哥特体的“A”
兽医教导和研究机构
哥特体的“L”
将军
-
红色
(Hochrot)
炮兵团
团番号
“大德意志”炮兵团
绞接的“GD”
K+部队番号
草绿色
(Weisengrün)
装甲掷弹兵部队(1942 - 45)
部队番号
烟幕部队
部队番号
葡萄红
(Bordorot)
烟幕教导部队
L
陆军毒气学校
哥特体“S”
烟幕兵学校
哥特体“S”
陆军防化学校
GS+“I”或“II”
随军法官
短剑
军医学院
A
矢车菊篮
(KornblumenBlau)
军医军官和军士
蛇与医杖
“大德意志”装甲团
绞接的“GD”
装甲列车部队
E+部队番号
摩托车部队
K+部队番号
装甲教导团
L
装甲兵学校
哥特体“S”
陆军驾驶学校
MS
机械维护部队
J
山地师参谋
D+师番号
浅绿色
(Hellgrün)
狙击手和山地部队
部队番号
山地兵学校
哥特体“S”
摩托车部队
25 Nov 1939 - 28 October 1941
山炮部队
R+部队番号
炮兵观测部队
B+部队番号
炮兵学校
哥特体的“S”
炮兵军士学校
US+学校名称首字母
炮兵教导团
L
炮兵观测教导团
绞接的“BL”
军备技术学校
FS+阿拉伯字母“1”或“2”
技术兵学校
WS+阿拉伯字母“1”或“2”
Hillesleben实验司令部
VH
Kummersdorf实验司令部
VK
特种任务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