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全面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全面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2,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educate,其中“e”的意思是“引出”或“引导”。

3,最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4,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5,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①永恒性(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②历史性③长期性④相对对立性⑤继承性⑥生产性⑦民族性6,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7,教育者的特征:①主体性②目的性③社会性8,教育者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二者构成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9,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10,教育功能作用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11,教育功能的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12,教育功能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非预期性功能)13,教育的起源分为:①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朱熹)②生物起源说③心理起源说④劳动起源说14,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法国利托尔诺和英国沛西能15,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代表是美国的孟禄16,心里起源和生物起源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17,根据教育系统所赖以生存的时间标注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18,教育的历史发展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19,原始教育的特征:非独立性、原始性、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差异性(平等性)和无阶级性20,古代社会教育指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教育21,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①阶级性②与劳动相脱离③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④学校教育制度不健全22,封建社会的教育也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并具有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23,古代西方教育的特点:阶级性、刻板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象征性(占主导地位)24,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于埃及25,中国最到的学校出现夏朝,称为“校”和“序"26,商代学校的名称:“大学”“小学”“庠”“序”27、西周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学在官府”,并有了“国学”“乡学”之分28,西周教育的最显著特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是六艺的中心29,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特点是学术自由30,汉朝最高教育机构是太学。

教师招聘重点知识点梳理

教师招聘重点知识点梳理

教师招聘重点知识点梳理导言:教师招聘考试是教师资格认定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大家需要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等相关知识进行全面了解和准备。

本文将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三个方面对教师招聘考试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希望能为广大教师考生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育学的定义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教育学的特点和方法2. 教育思想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古代教育思想学派:儒家、道家、法家等- 现代教育思想学派:进化主义、实用主义、进步主义等-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 课程与教学- 课程的定义和类型- 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方法的分类和选择原则4. 学科教学内容与特点- 语文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数学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英语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特点和方法第二部分:心理学1. 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等- 青少年发展的主要理论: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保罗·巴尔第青春期危机理论等- 成人发展的主要理论:利维-斯特劳斯中年危机理论等2. 教育心理学-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等-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 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生态系统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启示和指导意义4.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辅导-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和成因- 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估方法和教育干预策略第三部分:教育法律1. 教育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育法律的定义与教育法的关系- 教育法律的研究范畴和内容2. 中国教育法律体系- 教育法律的层次和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的内容和要点3. 教育行政法律法规- 教育行政法律法规的概念和作用- 《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条例》等教育行政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点4. 教育法律实施与监督- 教育法律制度的实施机制和监督机构- 教育法律违法行为的处理措施和程序结语:教师招聘重点知识点的梳理对于备考教师招聘考试非常重要。

教师招聘常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常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常考知识点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 教育学原理: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育原则等。

2. 教育心理学: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心理、教育评价等。

3. 教育法律法规:熟悉《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4. 教育政策与改革:了解当前的教育政策动向和教育改革趋势。

二、教学法与教学技能1. 教学方法:掌握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2. 教学设计: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3. 教学媒体运用: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4. 课堂管理:具备有效的课堂管理和学生行为管理能力。

三、学科知识与教学1. 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本学科知识基础,能够准确传授学科概念和原理。

2. 教学内容更新:关注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3. 学科教学法:了解并运用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

4. 跨学科教学:能够进行跨学科整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学生评价与辅导1. 学生评价:掌握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方法。

2. 辅导策略:能够根据学生差异进行个性化辅导。

3. 学生心理辅导: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

4. 学生激励:运用有效手段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育科研与专业发展1. 教育科研能力:具备基本的教育科研知识和研究方法。

2. 教学反思:能够进行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

3. 专业发展:注重个人专业成长,参与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

4. 教育创新:积极参与教育创新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六、沟通与合作1. 家校沟通: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2. 同事合作: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3. 社区协作:能够与社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丰富教学内容。

4. 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教育理念,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七、职业道德与素养1. 职业道德: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教师招聘教宗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教宗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教宗知识点总结一、教育教学知识1、教育学理论(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3)教育学的研究内容(4)教育学的学科性质(5)教育学的发展历程2、心理学理论(1)心理学概述(2)心理学的基本原理(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5)心理学的发展历程3、教学理论(1)教学的基本概念(2)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3)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技术(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5)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测试4、课程与教学设计(1)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2)课程设计的原则和要求(3)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4)课程设计的实施和评价(5)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6)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7)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8)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9)教学设计的实施和评价5、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的概念和目的(2)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学评价的内容和要求(4)教学评价的标准和程序(5)教学评价的实践和改进6、教育教学改革(1)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必要性(2)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向(3)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途径和方法(4)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成效7、教育教学管理(1)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要求(2)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育教学管理的组织和程序(4)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和改进二、学科教学知识1、教育学科基础(1)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3)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教育学科教学理论(1)教育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2)教育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育学科教学的内容和要求3、教育学科教学设计(1)教育学科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2)教育学科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教育学科教学设计的实施和评价4、教育学科教学评价(1)教育学科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2)教育学科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3)教育学科教学评价的实践和改进5、教育学科教学管理(1)教育学科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任务(2)教育学科教学管理的组织和程序(3)教育学科教学管理的实践和改进三、教育法律法规知识1、教育法律法规概述(1)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2)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范围(3)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改进2、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1)教育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和原则(2)教育法律法规的依据和权威(3)教育法律法规的目标和要求3、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1)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对象(2)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条件和程序(3)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和规定4、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1)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执行(2)教育法律法规的违规行为和处理(3)教育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检查四、当前教育政策和改革1、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内容(1)教育政策的立法原则和程序(2)教育政策的实施步骤和途径(3)教育政策的评价和改进2、教育改革的意义和目标(1)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3)教育改革的内容和实施3、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措施(1)教育结构的优化和调整(2)教育管理的科学和民主(3)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进4、教育改革的评价和展望(1)教育改革的成效和影响(2)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和规划以上是教师招聘考试常见的知识点总结,考生可根据具体的考试要求和考点进行备考和复习。

教师招聘中常考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中常考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中常考知识点总结教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业,他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素质的引路人。

因此,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理解教育教学理论和掌握教育教学实践成为了必备的技能。

下面是一些常考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教师招聘考试的备考有所帮助。

1.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理论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教育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理论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

2.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设计也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点。

考生需要了解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如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教学设计与学生发展特点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3.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教师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如测验、作业、观察和访谈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教学反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4.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作为一名教师,了解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是必不可少的。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如教育法、教师法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如教师的职业责任、职业操守等。

5.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成为了教师招聘考试的热点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如何运用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6.教育管理与领导教育管理和领导是教师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教育领导的特点和要求,如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等。

以上是教师招聘中常考的一些知识点的总结。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注重理论学习,加强实践操作,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

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才能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招教知识点总结

招教知识点总结

招教知识点总结一、教育理论知识点1. 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及教育的本质和本质属性的学科,它是关于教育方方面面的现象、事实、概念、原则和规律的科学总称。

2.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教育活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

3.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自由性、教育的理性性、教育的个性性、教育的实践性、教育的整体性、教育的历史性等。

4.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

5. 教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的基本知识等。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中的心理现象和过程,以服务于教育实践为目的。

2.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认知、情感、意志、注意、记忆、思维、判断、解决问题等。

3.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原理包括个体差异原理、发展原理、学习原理、记忆原理、思维原理等。

4.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原则、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应用等。

三、教育方法学知识点1. 教育方法学概述教育方法学是研究教育方法、教学技术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在不同的教育条件下,不同的教育目标、内容、对象和任务,选择、安排和使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一门学科。

2. 教育方法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手段、教育技术、教学技术、教育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

3. 教育方法学的教学原则包括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的原则、趣味性原则、交往性原则等。

4. 教育方法学的教学技巧包括讲授技巧、导学技巧、提问技巧、教材使用技巧、评价技巧等。

四、招生政策知识点1. 民办学校招生政策包括民办学校招生资格、招生计划、招生程序、招生对象、招生条件等。

2. 公立学校招生政策包括公立学校招生计划、学籍管理、招生章程、招生对象、招生条件等。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教师招聘考试是评估教师专业能力与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考生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教育领域的相关知识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对教师招聘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教师招聘考试的核心知识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派、教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等。

2.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

考生需要掌握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细则》等。

二、教学设计与教育评价1.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础。

考生需要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设计原则以及各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应用。

2.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科学判断和客观评价的过程。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工具等。

三、教育心理学与学生发展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与学的心理过程和相关规律。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心理学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如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

2. 学生发展学生发展是指学生个体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

考生需要熟悉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影响因素和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1. 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媒体和设备来提高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等。

2.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基本应用方式、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等。

五、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方法1. 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指对教育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管理模式,以及教育管理中的相关问题与挑战。

2.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研究中用于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基本工具和技术。

教师招聘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知识点总结教师招聘考试是教育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对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教育理论知识点。

1. 教育学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基本原理。

2. 教育学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主义等不同的教育学理论流派。

3. 教育心理学知识,包括儿童心理发展、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二、教学设计知识点。

1. 教学设计基本原则,包括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等基本原则。

2. 教学设计步骤,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步骤。

3. 教学评价方法,包括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等不同的评价方法。

三、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

1. 《教师法》相关内容,包括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

2. 《教育法》相关内容,包括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的目标、义务教育的实施等内容。

3. 教育行政管理法规,包括学校管理条例、教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内容。

四、教育教学技术知识点。

1. 多媒体教学技术,包括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运用等相关技术知识。

2. 远程教育技术,包括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远程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相关技术知识。

3. 教育信息化技术,包括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等相关技术知识。

以上就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大家都能顺利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 19世纪20年代以前B. 19世纪80年代C. 20世纪20年代以前D. 20世纪80年代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3.()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工具B•教学环境C•教学设施D.教学媒体4.60 年代初,()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布鲁纳B.桑代克C.皮亚杰D.廖世承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6.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年。

A.1879B.1897 C.1789D.17988.()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9.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

A.测验法B.冋卷法C.观察法D.谈话法10.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

A .观察法B.谈话法C.实验法D.冋卷法二、多项选择题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 .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如何学B .如何教C .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D.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E.如何管理学生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

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D.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疾病E.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4.学生这一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A.群体差异B.年龄差异C•性别差异 D.学习方式差异E.个体差异5 .心理学研究的具体任务包括()。

A.描述和测量B.解释和说明C•预测和控制 D.探索和发现三、填空题1.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般表现为教学大纲分,2.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_____ 环境两部分,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等。

3.布鲁纳在1994 年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_ 、_____ 和社会文化研究。

4.____ 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5.教育心理学是___ 心理学中的一种。

四、名词解释五、简答题一、单项选择题1.C。

解析: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

2.B。

解析: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中可看出该研究方法为观察法。

3.D。

解析:教学媒体是教学中具有独特意义的因素,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4.A。

解析:成熟时期西方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年代初,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5.G解析:教学环境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对学生认知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6.A。

解析:在成熟时期,人本主义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7.A。

解析:1879年w•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一事件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8.B。

解析:四方面有各自的研究范畴,主动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过程;反恩性研究是研究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合作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学与教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社会文化研究是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

9.A。

解析:测验法是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

10. A o1.ABCDE解析: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主要包括五种要素,分别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2. ABC解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及教学间的相互作用3. ABCE 解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中主要体现为帮助教师了解问题、预测干预学生,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和为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方向。

4.AE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它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即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属于群体差异,而学习方式的差异属于个体差异。

5.ABC解析: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质和规律。

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

三、填空题1.教材课程2.社会3 .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4.评价/ 反思过程5.应用四、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我们通常所说的是狭义的教育心理学,它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自然实验法:就是在自然的情况下即教育情境下创设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4 .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 答案要点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这是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六、论述题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蜿蜒曲折的过程,从最初的被附庸于普通心理学或被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

这一着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这一时期特点:着作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2)发展时期(20世纪20 年代到5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 世纪20 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 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等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这一时期的特点:出版书目的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内容大多取自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各科心理学。

只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可以说,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60 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

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条件做了大量的研究。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随着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加之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人们对学习的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及其条件也研究得越来越深入细致,教育心理研究越来越注重为教学实践服务,发展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模式。

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

此外,80 年代后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 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 年或9 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着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 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着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